教师校本研修打分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1
学校校本研修考核评价方案一、考核目的校本研修是指以学校为单位开展的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活动。
通过校本研修,可以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学校整体的发展。
为了确保校本研修的效果和质量,需要进行相应的考核评价。
本方案旨在明确校本研修的考核目的、对象、内容、形式和评价标准,以及考核的程序和结果运用等。
二、考核对象校本研修的考核对象主要包括教师和学校。
对于教师,考核评价主要针对其参与校本研修的积极程度、实施效果和实践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估。
对于学校,考核评价主要侧重于校本研修的组织管理、配套支持和推动作用等方面进行评估。
三、考核内容1. 教师考核内容(1)参与情况:考核教师参与校本研修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包括教师参与的次数、研修内容的选择与适应等。
(2)实施效果:考核教师在校本研修中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和经验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应用情况。
包括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方面。
(3)实践能力:考核教师在校本研修中培养和提升的实践能力。
包括反思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
2. 学校考核内容(1)组织管理:考核学校在校本研修中的组织和管理能力。
包括教师参与的动员、活动的安排和资源的调配等方面。
(2)配套支持:考核学校提供的校本研修的配套支持和服务水平。
包括研修材料的准备、技术支持和教学资源的提供等方面。
(3)推动作用:考核学校在校本研修中的推动作用和示范引领能力。
包括影响力、引导力和支持力等方面。
四、考核形式1. 教师考核形式(1)问卷调查:通过开展问卷调查,征求教师对校本研修的参与意愿、学习需求和满意度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2)研修成果展示:鼓励教师将校本研修所取得的成果进行展示,如教学设计、教材研发和教学视频等。
(3)观摩评估:安排教师进行互相观摩,通过观摩评估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
2. 学校考核形式(1)评估报告:由专家组织对学校的校本研修活动进行评估和总结,形成评估报告。
(2)学术论文:鼓励学校推动教师将校本研修的实践经验和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写成学术论文。
校本研修考核标准和办法
一、合格学员及优秀学员评价
本次研修的课程评价以过程性评价为主。
评价指标以简单、可操作、反映实际情况为原则,依照研修学员的学习活动方式确立,以阶段成果和合作学习情况作为主要评价指标项,最终评价结果结合综合数据情况,学员成绩60分以上合格,80分以上具有评优资格。
研修评价标准如下表:
考核指标具体考核办法考核权重(分)
课程学习按研修要求完成所有必修课程的学习步骤且合格计80分,
以80%折算计入总成绩。
每缺少一个学习阶段步骤扣除相应
分数,扣完为止。
根据实际得分按照30%折算入总成绩。
30
作业保质保量提交四个阶段作业(共4篇作业)。
由校级工作坊
教师和校级管理员共同认证。
一篇优秀作业计100分,一
篇合格作业计60分。
如果发现作业抄袭,该作业以0分计,
每篇作业按照3%折算入总成绩,4篇作业总共占40%。
40
互动交流发布有一定价值的活动评论,每条加2分,最高50分;
发表有实际内容的活动评论,积极参与交流,每条评论1
分,最高50分
按照10%折算入总成绩。
10
研修总结学员在研修结束后,提交一份研修总结,由校级管理员评
分,最高100分,按照20%折算入总成绩。
20
合计100
备注:学员成绩60分以上合格,85分以上具有评优资格。
二、优秀学员评选标准
优秀学员从具备评优资格学员中择优产生。
具体要求:
1、参与“教师工作坊”教研活动不少于2次且完成相应任务。
1。
校本研训考核标准校本研训考核标准是为了评估教师在校本研训活动中的表现和成果,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以下是关于校本研训考核标准的700字介绍:校本研训考核标准是指针对教师参与校本研训活动进行综合评价的参考指标。
校本研训是以学校为单位组织的教师专业发展活动,主要目的是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校本研训考核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参与度:参与度反映了教师对校本研训活动的重视程度和积极性。
教师应按时参加培训活动,主动交流和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心得体会。
参与度考核主要从教师参加培训的次数和参与讨论的质量两方面进行评估。
2. 学习成果:学习成果是校本研训活动的核心目标之一,也是对教师参与活动投入的直接反映。
教师应能够准确理解培训内容,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教学问题。
学习成果的考核主要通过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和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估。
3. 教学能力提高:校本研训的重要目标之一是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教师在参与活动后应能够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教学能力的提高可以通过教师的课堂教学录像、教学反思和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估。
4. 团队合作:校本研训活动通常是以团队为单位进行的,教师需要与团队成员密切合作,共同完成研训任务。
教师在团队中的表现将直接影响团队的成效和研训效果。
团队合作的考核可以通过教师在团队中的协作能力、贡献和对团队目标的实现程度进行评估。
5. 专业素养提升:校本研训活动旨在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教育教学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
专业素养的考核可以通过教师的专业知识应用能力、教育教学研究和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进行评估。
校本研训考核标准的主要目的是评估教师在校本研训活动中的表现和成果,以便为教师提供进一步的发展和成长的机会和方向。
同时,校本研训考核标准也是对教师教育教学质量的一种监督和评价,有助于改进和提高教育教学工作。
校本研训考核标准应该科学合理,具体明确,并与校本研训活动的目标和内容相适应,以确保其有效性和公正性。
一、前言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定期开展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旨在通过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教育教学问题,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为确保教研活动的效果,特制定本评价打分标准。
二、评价打分标准1. 活动主题(1)主题明确,符合教育教学实际,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5分)(2)主题新颖,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能够引领教育教学发展方向。
(5分)(3)主题模糊,缺乏针对性,与教育教学实际脱节。
(0分)2. 活动准备(1)准备充分,资料齐全,包括教案、课件、教具等。
(5分)(2)准备较为充分,资料基本齐全,但部分内容不够完善。
(4分)(3)准备不充分,资料不齐全,影响活动开展。
(3分)3. 活动过程(1)活动组织有序,时间控制合理,参与者积极参与。
(5分)(2)活动组织较好,时间控制基本合理,参与者参与度较高。
(4分)(3)活动组织一般,时间控制不理想,参与者参与度一般。
(3分)(4)活动组织混乱,时间控制不佳,参与者参与度低。
(2分)4. 活动内容(1)内容丰富,具有深度和广度,能够激发教师思考和探索。
(5分)(2)内容较为丰富,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能够引起教师关注。
(4分)(3)内容单一,缺乏深度和广度,难以引起教师关注。
(3分)5. 活动效果(1)活动效果显著,教师教学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5分)(2)活动效果较好,教师教学水平得到一定提升。
(4分)(3)活动效果一般,教师教学水平提升不明显。
(3分)(4)活动效果不佳,教师教学水平未得到提升。
(2分)6. 活动反馈(1)反馈及时,针对性强,能够为后续教研活动提供有益借鉴。
(5分)(2)反馈较为及时,针对性较强,对后续教研活动有一定帮助。
(4分)(3)反馈不及时,针对性不强,对后续教研活动帮助不大。
(3分)三、评价打分方法1. 由教研活动组织者负责收集教研活动资料,包括活动主题、准备、过程、内容、效果和反馈等。
2. 组织者根据评价打分标准,对教研活动进行综合评价,并给出相应的分数。
一、学员考核标准
1.学科学员考核标准
本次研修学员的考核分为任务学习与拓展学习两项,任务学习占60%,以考核任务成果和课程学习情况为主;拓展学习以考核教师借助社区开展互动交流与协作学习等行为产生的学习积分为主,每10个积分累计转换成绩1分,最高
折合40分。
具体考核细则如下:
2.班主任学员考核标准
本次研修学员的考核分为任务学习与拓展学习两项,任务学习占60%,以考核任务成果和课程学习情况为主;拓展学习以考核教师借助社区开展互动交流与协作学习等行为产生的学习积分为主,每10个积分累计转换成绩1分,最高
折合40分。
具体考核细则如下:
二、助学辅导教师(坊主)考核标准
(1)采用百分制,60分合格。
(2)坊主成绩由两部分构成:一是本人的工作情况得分,占比50%,满分50分;二是本坊成员的平均得分,占比50%。
(3)坊主本人的工作情况得分(满分50分)如下表所示:。
第1篇一、目的为了规范教研活动的开展,提高教研活动的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特制定本评分办法及细则。
二、适用范围本评分办法及细则适用于我校所有教研活动,包括但不限于集体备课、教研组活动、学科研讨会、课题研究等。
三、评分原则1. 公平公正:评分过程公开透明,确保每位参与者的权益。
2. 客观公正:评分标准明确,评分过程严谨,确保评分结果客观公正。
3. 动态调整:根据教研活动的实际情况,适时调整评分办法及细则。
四、评分办法1. 评分内容(1)活动组织:包括活动策划、活动安排、活动宣传等。
(2)活动参与度:包括教师参与人数、参与积极性、参与态度等。
(3)活动效果:包括活动成果、教师成长、学生学习成效等。
(4)活动创新:包括活动形式、活动内容、活动方法等。
2. 评分标准(1)活动组织- 活动策划:策划方案合理、内容充实、目标明确,得分5分。
- 活动安排:时间安排合理,活动流程清晰,得分5分。
- 活动宣传:宣传方式多样,覆盖面广,得分5分。
(2)活动参与度- 教师参与人数:参与人数达到活动策划要求,得分5分。
- 参与积极性:积极参与讨论,提出建设性意见,得分5分。
- 参与态度:认真负责,积极参与,得分5分。
(3)活动效果- 活动成果:活动成果显著,对教学实践有指导意义,得分5分。
- 教师成长:教师在活动中有所收获,专业素养得到提升,得分5分。
- 学生学习成效: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有所提升,得分5分。
(4)活动创新- 活动形式:形式新颖,富有创意,得分5分。
- 活动内容:内容丰富,贴近实际,得分5分。
- 活动方法:方法独特,易于操作,得分5分。
3. 评分方式- 评分采用百分制,满分为100分。
- 每项评分内容满分为5分,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 评分由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学科带头人等组成评审小组进行评分。
五、评分细则1. 活动组织(1)活动策划:策划方案应包括活动主题、活动目标、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活动流程、预期成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