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考北影导演系研究生
- 格式:docx
- 大小:25.33 KB
- 文档页数:10
北京海翔智库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总部设立在首都北京,是一所专注北京地区985、211、及各个特色类艺术院校的考研培训机构。
主要从事考研辅导和专业课资料研发,并且花巨资聘请了各大名校硕士博士研究生,成立了专门的考研资料信息室,倾注了学长学姐们的大量心血和成功经验,致力于做考研专业课辅导机构第一品牌。
更多择校择专业信息请咨询海翔智库教育哦!北京电影学院参考书,最全文学系电影剧本创作及电影剧作理论研究方向备考书目1.剧作理论:《写电影剧本的几个问题》夏衍《电影剧作概论》电影学院文学系《通向电影圣殿》电影学院文学系《荣誉》苏牧《闲情偶寄》李渔《诗学》亚里士多德《美学》黑格尔《论戏剧和电影的编剧理论与技巧》劳逊《银幕的剧作》弗雷里赫《电影剧本写作基础》悉德·菲尔德《电影剧作者疑难问题解决指南》悉德.菲尔德2.电影学:《电影的元素》波布克《电影的语言》马尔丹《电影的观念》梭罗门《电影的本性》克拉考尔《电影是什么?》巴赞《电影艺术词典》《电影作为艺术》鲁道夫·爱因汉姆《论电影的编剧、导演和演员》普多夫金3.电影刊物:《世界电影》《当代电影》《电影艺术》外国电影史研究方向备考书目《外国电影史》郑亚玲、胡濒《中国电影史》钟大丰、舒晓鸣《世界电影发展史》沈嵩生《西方电影史概论》邵牧君《世界电影史》萨杜尔《电影理论史评》尼克·布朗《中外影视大词典》汪流、王志敏、陈山中国电影史(全球化与中国电影)研究方向备考材料:《中国电影发展史》程季华主编;《中国电影史1937—1945》李道新著;《中国电影艺术史教程》舒晓鸣著;《台湾电影史话》陈飞宝编著;《镜像与文化——港台电影研究》王海洲主编;《电影美学分析原理》王志敏著;《荣誉——北京电影学院影片分析课教材》苏牧著;《中外影视大辞典》汪流主编;导演系电影导演创作与研究方向备考书目《世界著名导演艺术家研究》《构筑现代影像世界——电影导演艺术创作理论》《艺术风格的个性化追求——电影导演大师创作研究》《银幕追求——与中国当代电影导演对话》《电影导演的艺术世界》以上书籍为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华语电影十导演》浙江摄影出版社纪录片导演创作与研究方向备考书目《纪录电影文献》单万里主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世界纪录电影史》(美)埃里克•巴尔诺《电影的本性——物质现实的复原》(德)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构筑现代影像世界——电影导演艺术创作理论》《艺术风格的个性化追求——电影导演大师创作研究》以上书籍由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电视剧导演创作与研究方向备考书目《世界著名导演艺术家研究》《构筑现代影像世界——电影导演艺术创作理论》《艺术风格的个性化追求——电影导演大师创作研究》《银幕追求——与中国当代电影导演对话》《电影导演的艺术世界》以上为中国电影出版社《中国电视剧发展史纲》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表演学院影视表演创作及理论研究方向备考书目《电影艺术词典》;《演员自我修养》(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艺术心理学》(美)格林·威尔逊;《表演艺术教程—演员学习手册》林洪桐《银幕技巧与手段》林洪桐《电影表演艺术》林洪桐;《中国电影美学1999 》胡克等主编《新中国电影五十年》胡克等主编《于是之论电影表演艺术》中国戏剧出版社《论北京人艺演技派》北京出版社《新世纪电影论坛》上、下中国电影出版社《谈演员的矛盾》(法)狄德罗;《电影表演》(美)奥勃莱恩;《文艺心理学》朱光潜;《电影表演艺术概论》李苒苒、刘诗兵、马精武、张建栋《好玩的游戏与好看的艺术》齐士龙;《电影戏剧中的表演艺术》齐士龙《明星之门—电影表演艺术论集》钱学格学苑出版社《影视表演艺术讲课笔记》刘诗兵南海出版公司《石挥、蓝马、上官云珠和他们的表演艺术》《电影艺术》编辑部主编中国电影出版社摄影系影视摄影艺术创作及理论研究方向备考书目《论电影艺术》林格伦《电影艺术词典》《电影作为艺术》爱因汉姆《电影摄影创作问题》《电影语言》马赛尔·马丹尔《电影摄影艺术概论》《电影摄影造型基础》《电视和电影照明技术》《摄影镜头和使用技巧》现代电影技术研究方向备考书目:与影视摄影相关的书籍、期刊。
北京电影学院研究生报考专业
北京电影学院(BFA)成立于1930年,是中国最早、也是世界上
最权威的电影高等学府。
它不仅致力于深入研究影视工作的传统基础
理论,而且将电影创作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成为拍摄、剪辑、演技、电脑特效等众多影视方面的综合高等学府。
作为一所世界顶级的电影学院,北京电影学院每年都为学生提供
了很多有竞争力的研究生报考专业。
这些专业分布在导演系、摄影系、影视剪辑系、艺术指导系、舞台管理系、影视动画系等几个方面。
他
们涵盖了影视创作的方方面面,如编剧、演员、导演、摄影等,既可
以深入研究电影的基础知识,也可以从批评思想、社会历史背景等方
面探索影视文化。
此外,北京电影学院也注重对专业技能的培养,如拍摄技巧、演技、数字特效等,更注重实践能力的提高。
学院设有数字拍摄演练中心、多媒体技术中心、灯光技术中心等,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丰富的实
践环境,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从理论到实际的转化能力。
由此可见,北京电影学院提供了丰富而多样的研究生报考专业,
不仅可以探索影视文化,更能提升实践技能。
在这里,不仅可以学习
到有关影视制作的基础理论,还能从实践中提高实践能力,走向影视
行业的未来。
北京电影学院是中国电影人才的摇篮,是目前中国高等艺术教育中的电影专业院校,在国内电影和文化艺术界享有盛誉,也是世界著名的电影艺术高等学府。
学员如果想进行报考,是先需要满足一些条件的,具体是:1、报考各专业的考生均要求听力正常。
2、报考戏剧影视导演专业的考生要求无色盲。
3、报考表演专业、影视表演专业的考生双目视力均应在5.0以上(经佩戴隐形眼镜矫正4.8以上,新视力表)。
男生身高不低于1.72米,女生身高不低于1.60米。
无肢体畸形,体表无疤痕、纹身、胎记及皮肤病。
4、报考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摄影专业各方向的考生双目视力均应在5.0以上(经矫正4.8以上,新视力表)且无色盲、色弱。
5、录音艺术专业、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动画专业、影视动画专业各方向的考生,均要求无色盲、色弱。
6、现役军人经大军区政治部批准,开具注明“同意报考”介绍信方可参加报考。
这时学员如还有不清楚的,可咨询河南蒙太奇教育的老师进行详细的了解。
我们创建于2008年,是一所专注艺考教育的培训学校,至今已有13年办学历史。
根据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总结并制定了一整套科学、系统的教学管理模式。
欢迎大家致电咨询。
2015关于北京电影学院研究生招生简章(2)3.在录取当年9月1日前可取得国家承认本科毕业证书的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凭颁发毕业证书的省级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或网络教育高校出具的相关证明方可办理网上报名现场确认手续。
4.未通过网上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在现场确认时应提供学历(学籍)认证报告。
5.所有考生均应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
报名信息经考生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
6.考生应按规定缴纳报考费。
7.考生应按报考点规定配合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
8.考生报名时须签署《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
经考生确认的报考信息在录取阶段一律不作修改,对报考资格不符合规定者不予录取。
三、资格审查报名结束后,我校将根据教育部规定,对考生报考信息和现场确认材料进行全面审查,确定考生的考试资格。
考生填报的报名信息与报考条件不符的,不准予考试。
网上学历(学籍)校验未通过的考生,我校将要求其在规定时间内提供权威机构出具的认证报告,否则不准予考试。
考生应在12月15日至29日期间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
《准考证》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
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和复试。
四、考试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
(一)初试1.初试时间:2014年12月27日至28日(每天上午08:30-11:30,下午14:00-17:00)。
考试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
2.初试科目:12月27日上午思想政治理论(满分为100分)、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满分为200分);12月27日下午外国语(满分为100分);12月28日上午业务课一(满分为150分);12月28日下午业务课二(满分为150分)。
初试每科考试时间为3小时,初试方式均为笔试。
详细考试时间、考试科目及有关要求请见《准考证》。
3.考试大纲及命题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一、英语二、俄语、日语、数学二为全国统考科目;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为全国联考科目;业务课一、二由我校自行组织命题。
{干货}我是如何从文化课小白考进北京电影学院电影表演创作系第一名?关于北京电影学院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研究生,2018年以前一直不接受跨专业学生报考,而是只接受表演以及表演相关专业,例如导演,播音主持,武术表演,舞蹈表演等。
但2019级不再有此限制。
在此之前,想读名校的表演专业的跨考生大都集中在中戏,而中戏表演系名额少考生多,大多数考生还是没有深造机会。
北电取消了专业限制,可谓是为跨考生提高了机会。
关于录取人数:2017年表演学院(学术型4人,专业学位8人)只招收表演相关专业考生;接收推免限本系学生(学术型)表演学电影表演创作及理论计划录取4人(拟接收推免2人),实际录取2人(外加2名推免生):录取最低分341 、最高分350 实际参加初试的人数为20人、进入复试2人,进入复试最低分数要求:总分340,外语40政治45,专业课一105,专业课二120,实际复试最低分341,最高分350(艺术硕士)电影电影表演创作计划录取 8人(拟接收推免2人),实际录取4人(外加2名推免生),录取最低分345 最高分366 实际参加初试的人数为72人,进入复试4人,进入复试最低分数要求:总分340,外语40,政治45,专业课一90,专业课二135,实际复试最低分345,最高分366。
2017年表演学院(非全日制专业学位10人)只招收表演相关专业考生。
电影表演创作计划录取10人,实际录取12人(均为全日制转非全日制)录取最高分377 最低分340,报考非全日制的人数为30人,均为达到复试分数线,进入复试最低分数要求:总分335,外语35,政治35,专业课一53,专业课二53;少干总分245。
2018年招生信息变化:1、表演系具体研究方向分为三个的方向,电影表演创作及理论属于学术型硕士,电影表演创作、戏剧表演创作属于艺术硕士。
学硕最主要的就是从事一些研究性的工作,重在培养科研人才;专业学位以工作为导向,重在培养应用型人才。
导演系电影导演创作及理论专业2013年招生目录系别专业或学科领域以及类别研究方向招生导师初试考试科目招生对象姓名职称导演系电影领域(专业型)电影导演创作侯克明教授①政治②外语(英、日、俄)③导演创作及理论④电影剧本命题写作只招收应届、往届本科毕业生,以及已获得本科毕业证书的专升本人员章明教授导演系电影导演创作及理论专业2014年招生目录招生院系(拟招生人数)学科/专业学位专业/领域名称研究方向课题初试考试科目招生对象导演系(9人)戏剧与影视学(学术型)电影学电影导演创作及理论电影导演创作及理论①思想政治理论②英语、日语或俄语③电影导演创作及理论④命题创作只招收应届、往届本科毕业生,以及已获得本科毕业证书的专升本人员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电影领域故事片、纪录片导演创作故事片导演创作纪录片导演创作PS:在我校公布的《2014年北京电影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中,不列入导师姓名,考生根据报考专业和研究方向填报志愿。
考生在复试中由其所报考院系根据考生志愿及考生成绩等通过双向选择确定导师。
导演系电影导演创作及理论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和中国电影事业和电影产业发展的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专业人才。
具体要求是:1.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2.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正确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热爱祖国、热爱人民;遵纪守法,品德优秀;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有为国家的文化、电影事业献身、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精神。
3.在本学科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较宽的知识面;有较丰富的社会、文化、艺术知识和较强的电影创作研究能力;能熟练地运用外语阅读专业文献资料和撰写论文摘要,并具有初步的听说能力。
育明教育独家专注北京电影学院考研专业课辅导1【导演系】院系:导演系研究方向名称:纪录片导演创作研究方向介绍:培养专门的影视纪录片导演人才,系统学习纪录片创作手法和相关理论,具有较高的中外文化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熟练运用纪录片创作基本技能,独立完成纪录片创作工作。
业务课二名称:纪录片导演创作及理论业务课二介绍:要求考生具备基本的纪录片创作能力,了解纪录片创作的基本原则及创作手段,了解电影史上著名的纪录片导演及其创作主张。
能根据自身的知识准备判断纪录片的题材价值,预测未来纪录片的创作方向及拍摄方法。
2016年北京电影学院【艺术与电影基础理论】(专业学位)育明教育推荐阅读书目:《艺术学概论》彭吉象《艺术概论》王宏建《艺术概论》赵彬主编《艺术学基础知识》王次炤《中国电影史》钟大丰育明教育独家专注北京电影学院考研专业课辅导2《外国电影史》郑亚玲《认识电影》(美)路易斯.贾内梯著《电影理论与批评》王志敏《电影史:理论与实践》(美)艾伦、戈梅里著李迅译外加重要辅助资料育明教育独家内部笔记资料包含:【艺术热点】+【中西文论】+【文艺理论】+【艺术理论内部试题库】+【电影基础理论内部试题库】2016年北京电影学院【艺术与电影基础理论】(专业学位)考研重点内部资料艺术思潮: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特别在一定的社会思潮和哲学思潮的影响下,艺术领域所发生的具有广泛影响的思想潮流和创作倾向。
艺术作品:指艺术所生产的成果或产品,是艺术家运用一定的物质媒介和艺术语言,通过艺术构思和艺术创作,将头脑中形成的主客体统一的审美意象物态化,创造出来的审美鉴赏的对象。
艺术语言:指任何一门艺术都具有自己独特的表现方式和手段,运用独特的物质媒介来进行艺术创作,从而使这门艺术具有自己独特的美学特征和艺术特征。
育明教育独家专注北京电影学院考研专业课辅导3艺术意蕴:指深藏在艺术作品中内在的含义或意味,具有多义性,模糊性和朦胧性,体现为一种哲理,诗情或神韵,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需要欣赏者反复领会,细心感悟,用全部心灵去探索和领悟,它也是文艺作品具有不朽的艺术魅力的根本原因。
北影表演系研究生参考书目
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研究生的参考书目有很多,以下是一些经典的教材: 1.《演员的艺术》(作者: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这本书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表演理论代表作,对于演员的修养和表演技巧的提高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书中提出了“体验派”表演理论,强调演员应该深入体验角色的情感和心理状态,然后将这些感受转化为表演手段。
2.《话剧表演基础》(作者:曹禺)
这是一本关于话剧表演的经典之作,曹禺是中国现代戏剧的奠基人之一,他的表演理论对于中国话剧表演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书中提出了“角色创造”理论,强调演员应该通过自我体验和深入思考来创造角色,将角色的情感和心理状态展现得淋漓尽致。
3.《电影表演艺术》(作者:杰克·尼科尔森)
这是一本关于电影表演的经典之作,作者是美国著名演员杰克·尼科尔森。
书中介绍了演员在电影表演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包括身体语言、情感表达、角色塑造等方面。
作者通过自己的表演经验,提供了很多实用的技巧和方法,对于电影表演的学习和探索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4.《表演的技巧》(作者:马里奥·安德烈奥)
这是一本关于表演技巧的经典之作,作者是意大利著名演员马里奥·安德烈奥。
书中介绍了演员在表演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包括情感表达、身体语言、角色塑造等方面。
作者通过自己的表演经验,提供了很多实用的技巧和方法,对于电影表演的学习和探索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经典教材,比如《戏剧表演基础》、《电影表演基
础》等等,这些教材都是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研究生们必读的书籍。
这样考北影导演系研究生大话导研——导演系考研纪实(发表于《怎样考进北京电影学院》)北京电影学院2000级导演系研究生赵鹏你想要考导演系研究生啊?你要是想考的话你就说话嘛,你不说我怎么知道你想考呢,虽然你很有诚意地看着我,可是你还是要跟我说你想考的。
在北京电影学院攻读导演系硕士研究生的日子里,宿舍的门常常被各位不知来路的神仙敲开,造访者多是电影艺术爱好者,他们照例要掏心挖肺地表达一番自己对于导演事业的无限热爱,每逢这时,我就会唐僧般地重复上面的一席话。
考生的迫切心情我特能理解,当年我准备考研的时候也曾经病急乱投医,仿佛每位在校研究生身上都深藏神奇解药,我至今仍很感谢《小武》的副导演,这哥们毅然牺牲了自己睡懒觉的时间,导购员一般带着我周游各个研究生宿舍,让我看到一位导演系男生正在窗前长发飘飘颦眉吹箫,虽然曲调呕哑嘲哳,但是造型倒也古香古色,我十分捧场说:你真像搞艺术的。
他很实在地透了底儿:在下以前是学工业的,导演系招来的学生以前学什么的都有。
一语惊醒梦中人,我忽然明白,英雄不问出处,导演系的怀抱对每个人都敞开,投机取巧的捷径是不存在的,你只需走好自己的每一步,条条道路都可以通罗马。
话说回来,你不就是想了解考导演系研究生的有关程序吗?其实这并非什么不可泄漏的天机,不用着急,且听俺细细道来。
在决定考研之前,你一定要先问问自己到底想要做什么,这也是老师们在招生过程中反复要问的一个问题。
我总觉得,每个人都曾或多或少地有过自己的艺术理想,我小时候是看《大闹天宫》、《小兵张嘎》、《红色娘子军》长大的,对银幕的迷恋从儿提时代起就不可自拔了。
还记得有一年除夕夜,我们全家人在露天电影院看《雾都孤儿》,看着看着就有雪花悄然降临,而且越飘越大,全场几乎没有人离去,我一生都不会忘记那场面,所有的观众都坐在风中跺脚驱寒,痴迷地望着夜色中的雪花飞蛾一般扑向晶莹的银幕,那景象是我童年的一个代表性的记忆,它直接影响了我后来对于人生之路的选择。
真的,热爱艺术是不需要理由的,不热爱艺术才需要理由。
在入校后的第一节课上,导师就亲切教导我们说:什么叫爱?爱就是人家爱你你爱人家,人家不爱你你还爱人家。
我常想,对于电影也应该这样,你来学电影的首要前提应该是你真爱电影,你喜欢的是电影本身,如果你想出名或是发财,那也无可厚非,但你不妨去选择其他的学科,因为电影未必会给你带来那些东西。
既然选择了学电影,你就要清醒地告诉自己,你已经决定把自己和电影绑在了一起,无论荣辱毁誉,都无怨无悔。
电影学院导演系并非每年都招生,每次招收研究生的导师、方向和名额也都会有所不同,所以你应该留意研招办的招生简章,你大概会在每年暑假的时候从简章中知道来年导演系招生的确切情况。
导演系的专业研究方向分故事片、纪录片、节目制作和广告等方面的导演创作及理论,你可能会在招生的导师名单中发现你十分熟悉甚至仰慕已久的名字,不过你不必紧张,导演系的老师一向都保持着平等待人的传统,无论是国际级的导演还是新近留校的年轻老师,大家都极富有亲和力和感染力,所以,你尽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去果断地选择好自己的专业报考方向。
我报考的那一年,导演系原计划只招收故事片方向的研究生,故事片专业的初试包括文艺及电影理论、影视导演理论及导演艺术创作、剧本创作等三项。
我决定试一试,因为我本科时曾是上海戏剧学院戏文系的所谓的优秀毕业生,曾经被各种系统的艺术理论熏陶得头晕脑胀,而且受过剧本写作的魔鬼训练,曾被逼着在半疯的状态下,一个通宵写完三万五千字的单本剧,而且居然欺世盗名凭此获得了一等奖学金。
虽然我对考故事片信心十足,可就在我要填报名表的时候,研招办的老师公布,导演系又临时增加了纪录片方向,于是我开始犹豫起来,不知该如何选择。
我当时正在北京电视台工作,担任过一个新闻栏目的责任编辑和专题记者,对纪录片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是我也深知报考纪录片有难度,这个领域的许多命题至今都在争议探讨之中尚无定论,有关的专著更是廖若晨星,备考肯定难度重重,而且如果报考纪录片,我以前学戏剧的这点优势也就没了,然而斟酌再三,我还是决定选择报考更富有挑战性的纪录片专业。
故事片是喧嚣而热闹的,纪录片是冷清而寂寞的,但我相信,好风景常伴着寂寞。
在报考电影学院的考生中,报考本科的当属表演系人数为众,而报考研究生的则首推导演系人数最多。
在考研方面,导演系历来都是人气最旺的一个系。
竞争很惨烈,东邪西毒南帝北丐,把酒论英雄,谁能最终笑傲江湖?我备考时的样子真可谓惨不忍睹,一不留神瞅见面镜子,自个儿能把自个儿吓着。
毕竟,我以前学的戏剧是以虚拟为主,而纪录片则是以真实为本,隔行如隔山。
为了拓宽知识面,我那时候一阵恶补,几乎什么书都看,只要有字的就拿来浏览一遍,连电线杆上的小广告都不放过:小说不能不读,无所谓雅俗,光看金庸全集那道行是远远不够的,红楼要看五个以上的版本,莎翁全剧也是必修课,陀氏托氏这两位俄罗斯巨匠不容怠慢,对博尔赫斯、乔伊斯、马尔克斯等等也要统统PASS;诗歌不能不看,海子和兰波的诗常放枕边,从“关关雎鸠”吟到“黑色枝条上湿漉漉的花瓣”,念得口吐白沫为止;必须能在星空下闭上眼睛就能够把凡高的向日葵画出个大概,还要仔细研究一下青绿山水、金碧山水和浅绛山水的不同意境,直到和八大山人一样“白眼向天”才罢;南昆北弋东柳西梆,多听点中国传统戏曲,梦中都别忘了做票友状,咿咿呀呀哼哼唧唧;不识工尺谱,现学古琴手指又笨得不开杈,但可以大量地聆听《下里巴人》直至《阳春白雪》,体味一下什么叫死笙活笛没良心的唢呐;字也要练,颠张醉素,颜筋柳骨,为了领略中国书法,多喝点墨水又何妨?喝茶时也别闲着,顺便探讨一下,讲究“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的中国茶道与日本茶道有哪些不同的旨趣;下棋也别瞎下,悟一悟金角银边草肚皮的围棋暗藏怎样的玄机,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在棋理上又有哪些异同?学几招花拳秀腿没坏处,对比一下陈杨吴武孙这五氏太极拳的短短长长也很有意思;南甜北咸东辣西酸,吃饭时问问自己是否知道中国各大菜系的特色;从战国时的爰金、蚁鼻钱到当下人民币对英镑法郎等的比价,你对经济也不能一问三不知;对于服装也要知冷知热,从汉代的冠弁巾帻到清朝的蟒袍朝褂,不同的朝代不可以张冠李戴......所以,你不要问,导演究竟还应该掌握哪些知识点,你只能问,还有哪些知识点是一个导演不应该掌握的。
当然,这些并非都是考试的内容,它们不过只是艺术素质的一部分而已。
如果经过上述的折磨,你依然没疯的话,那我要恭喜你了,你不来学导演还想干啥?不过且慢,电影这方面的训练还没有开始呢。
毕竟大家要考的是电影学院,不了解电影岂不太搞笑?这方面的准备可就一言难尽了,从卢米艾尔兄弟到科恩兄弟,这之间的电影你尽量别留下空白,伊文斯、格里菲斯、奥逊.威尔斯、安哲鲁普罗斯、阿巴斯,太多的大师值得你去注目深思。
少睡几个小时,多看几部影片吧,什么时候,等你看得眼冒金星,对电影由一般的欣赏变成一种纯理性的视听语言分析,你就达到专业水准了,丧失了普通观众看电影时的乐趣,这也是学电影专业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在每年的12月份,学校会开办考前辅导班。
我当时没有上,我一直觉得,学艺术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能够临时抱佛脚的。
我考本科的时候曾经多次通过中央戏剧学院和上海戏剧学院的专业考试,我的个人体会是,不要只是机械去背一些文艺小常识和鉴赏辞典之类的东西,如果你真的喜欢这些,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为什么不直接去亲近原著和原片呢?在上戏读书的时候,余秋雨教授曾以老校长的身份告诫同学们应该扎实掌握基础知识,他现身说法提到自己就经常被别人置疑为不懂学术,所以每天都要重新审视自己的知识结构。
记得93年在中戏口试的考场上,主考的晏学老师叫让我详细复述“抄捡大观园”的整个过程,我自感讲述的还算清晰,但是老师忽然让我说出到底探春打了谁一巴掌,我只记得那人是“谁谁家的”,可就是记不清是周瑞家的、来旺家的还是林之孝家的,最后老师告诉我:是王善保家的。
虽然后来老师给我的口试打了九十多分的高分,但是我依然惭愧于自己学风的不扎实,至今都不敢对学问二字稍做马虎。
听说现在国家已经下了文,不准高校再办类似的考前辅导班了,大家对此也不必太遗憾,只要按照老师提供的书目去提早准备,还是可以过关的。
文艺常识是全校统一试题,所以并不侧重于导演方面,这是要注意的。
涉及的面很广,包括中国电影史、中国电影理论、中国古代文论、外国电影史、西方电影理论、西方文艺理论、马列文论等等,比如问你“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是咋回事儿?此乃1891年恩格斯写给布洛赫的信中所提到的一个观点,你知道更好,不知道就承认不知道,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只是别不懂装懂乱发挥,愣说这是几何学上一个全新的概念、是射向数学界一支响箭云云,否则你死定了。
接下来考的是导演理论与创作,这里的理论偏重于导演这一领域,基本上都是一些常识。
还有剧本创作,要求写一个公益广告的分镜头本,题目是《举国欢庆迎澳门》,这个题目看似简单实则暗藏杀机,这类的创作最容易流俗,不信你打开电视,只要是欢庆性的节目除了舞龙就是舞狮,不是一脸沧桑地去天坛转一圈儿,就是去故作神秘地把故宫的大红门推开,剪点长城的画面,裁点黄河的镜头,齐活,反正中国有的是人,可以搞人海战术,动辄就是灯笼高挂,要不然就锣鼓喧天,艺术性根本谈不上,先把你弄得眼晕再说,我个人十分厌倦这种缺乏创意的假大空表现方式,那种抠像的效果更是让人不忍卒睹。
我考试时的构思是,澳门妈祖庙前一个婴儿在啼哭,他长大了依然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是谁,海面上先后漂来了五个漂流瓶,瓶中五块布分别绣着青龙、朱雀、黄人、白虎、玄武五种图案,各自叠显出代表东南中西北五个大陆地域文化的场景,接着是一叶小舟摆过来,上面是坐在五彩石上的女娲,她把五块布缝制成一件百衲衣给孩子穿上,画外响起《七子之歌》的旋律,孩子与女娲母子相认,俩人乘舟远去,返回大陆。
考试时间紧迫,必须要学会快速构思,在这里,我吸收了中国太极五行文化的营养,很快就定下了创意,而且还快速地画了12幅分镜头草图,几乎一分钟也没有剩余,还没来得及检查,交卷的铃声就响了。
第三项是剧本写作,题目是《本命年》和《生命如此多情》二选一,我把两个题目揉成了一个。
写了一个世纪婴儿出生后几周内全家人的悲欢离合。
考此项要注意的是写作的格式,至于故事的构思,要力求新颖,注意不要抄袭那些发酸到肉麻的三流煽情剧,否则一准没戏。
考试是严正的,没人管你平时准备的如何,你必须设法让自己保持最佳状态去淋漓尽致地发挥。
接下来等待发初试榜的几天同样是十分难熬的,就像一位被告在忐忑不安地等待着法庭的判决,随时都会被宣告死亡。
艺术院校的发榜自来都是最让人心惊肉跳的,在这里你可以亲眼看到一幕幕喜怒哀乐的活剧,我以前在考本科的时候,在上戏和中戏都曾榜上有名,但尽管有那几碗酒垫着底儿,我仍然心跳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