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合理用血培训
- 格式:ppt
- 大小:923.01 KB
- 文档页数:51
临床医师合理用血培训制度近年来,临床医生在使用输血治疗时普遍存在滥用血液的现象,这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医疗资源都造成了巨大的浪费。
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建立合理用血培训制度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将从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方式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合理用血培训的目标应是提高临床医生对于输血指征和血液成分等知识的了解,增强其对合理用血概念的认识,培养其科学合理用血的意识和能力。
培训内容应包括常见疾病的输血指征、血液成分选择、输血前的检查和评估、输血后的监测等,以及保护患者免受输血相关不良反应的措施。
培训方式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讲座、病例讨论、实践操作等,以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其次,合理用血培训应注重实践操作,通过实际操作能够巩固医生对于输血指征的判断和血液成分的选择等知识。
可以组织实验室人员、输血科医生和临床医生共同进行培训,以提高不同科室间的交流和合作。
此外,培训内容还应包括实施合理用血的指南和流程,以便医生们在临床实际工作中能够按照规范操作。
再次,合理用血培训还应建立起相应的评价体系,对培训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
可以通过考试、问卷调查、临床数据分析等方式进行评价,从而了解医生们对于合理用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实际应用情况,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此外,还可以借助专家指导和对照组等方式进行比对研究,验证培训效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最后,合理用血培训还需要建立长效机制,加强医务人员对于合理用血意识的培养和学习。
可以定期组织培训,将合理用血知识纳入医学生教育体系,并加强对于在职临床医生的培训。
此外,还应加强与临床实践的结合,鼓励医生们将合理用血理念运用于临床实践中,并进行定期的学术交流和分享。
综上所述,建立临床医师合理用血培训制度是非常必要且重要的。
通过培训可以提高医生们对于输血指征和血液成分的认识,培养其科学合理用血的意识和能力,从而减少血液的滥用和浪费,保护患者的身体健康,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同时,培训还需要注重实践操作和评价体系的建立,以及长效机制的维护和巩固。
2023年临床合理用血培训试题一、单选题:以下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你将正确的答案选出填在括号内。
(每小题4分)1.患者亲属互助献血,应到哪单位体检、化验、采血,亲属的血液能直接输给患者吗?()A.由省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血站采血和初复检,亲属所献血液由血站随机调配合格血液输注给患者I :)B.去所在医疗机构采血,血型配合后可直接输给病人C.由分管医生采血,血型配合后由护士输给病人D.分管医生提出输血申请,采血后由医护人员输注2.输血治疗同意书的签订需医患双方,如果病人无家属,又无自主意识的,输血该怎么办?()A.先输血抢救,后上报院领导B.用晶体胶体盐维持C.立即上报医院职能部门或主管领导同意备案并记录入病历川下D.等领导批准3.输血前临床医生应向患者或者其家属说明什么?OA.输血目的,经输血传播疾病的可能性,以及不可预测的输血不良反应等一B.输血支持疗法C.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的签订D.不同意输血可能发生的问题4.《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规范临床用血,下列哪项是错误的?OA.输血前应向输血科预约备血B.无家属无自主意识患者紧急输血,无需签署《输血治疗同意书》,也无需报批,即可输血。
(正确答案)C.血液取回后尽快输用,不得自行储血。
D.血液取回后,不得再退回。
5.我国健康公民自愿献血的年龄是OA.18至50周岁B.20至60周岁C.18至60周岁D.18至55周岁(I6.书写输血后评估内容应包括OA.症状体征改善及血红蛋白值、血小板、血凝结果的改善…卜B.症状体征改善C.血红蛋白值、血小板、血凝结果的改善D.血红蛋白值的改善7.临床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在800毫升至1600毫升的?OA.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经上级医师审核,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8.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上级医师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
C.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报医务部门批准,方可备血。
临床医师合理用血培训制度
根据卫生部《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要求,结合国家《献血法》、《传染病防治法》、《执业医师法》等,制定本制度。
1、临床工作的医务人员(包括医师护士、医技人员),均参加临床用血培训,了解临床用血的法律法规,掌握临床用血的相关知识。
2、临床用血全员培训,每年至少一次。
新入人员除参加专科医师的培训教程外,强化培训至少一次。
么培训内容:临床输血相关的法律法规、输血基本知识、科学用血、合理用血、有效用血的新知识、新技术。
4、培训师资:本院临床输血的有关专家、上级医疗机构的有关专家。
5、培训目标:临床医务人员对有关法律法规的知识全面了解,掌握临床用血的基本知识。
临床医师、输血科人员要掌握合理用血的基本标准,力争做到科学用血、合理用血、有效用血,在输血新技术、新领域要有所突破和发展。
6、临床输血知识培训,列入医务人员年度业务培训必须参加和完成的科目之一,相关记录及其考核由医务科执行。
1。
临床用血规范化培训及考核管理制度一、管理目的:为了维护患者生命健康,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严格执行《医疗机构用血管理办法》和《输血技术规范》,加强临床用血人员输血技能培训、合理用血的监督管理、落实考核责任,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医院成立临床合理用血考核评价小组,检查人员由输血科牵头、质控办组织,成员主要为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和输血委员会成员。
三、考核指标(一)临床科室1.输血适应证合格率100%2.成分输血比例N90%3.输血前检测率100%4.输血治疗同意书签署率100%5.执行输血文案书写管理制度及输血治疗病程记录规范之95%6.一次性输血N1600ml审批率100%7.执行临床用血申请分级管理制度100%8.输血不良反应处理、记录、回报率100%9.一次性输血耗材处理记录完整率100%(二)输血科1.临床医务人员对输血科服务满意率≥95%10输血科各种登记、记录合格率N95%11血液领取、运输、储存、保管合格率100%12交叉配血、合血、发血差错发生率013报废血液处置报告率100%14使用后血袋、标本等废弃物处置合格率100%15储血冰箱、仪器等设备维护保养、登记完整率100%16储血冰箱等温控设备的温度监测完整率100%四、考核方式考核由输血科对临床输血申请进行初步审核,每月质控办对对上一月的临床用血进行合理评估检查(用血例数少于10例的科室,全部检查;用血量大于10例的科室按20%比例进行抽查),对典型病例提请临床合理用血考评小组进行裁定,每月考核一次,总分为100分,实行缺陷扣分制管理。
考核分值占科室医疗质量绩效考核总分的10%,质控办在医疗质量分析会上对检查情况进行通报公示对检查不合格的医生进行通报,并将临床医师合理用血的评价结果用于个人业绩考核与用血权限的认定。
五、管理责任(一)医院实行分级管理负责制,院长是输血管理第一责任人。
各职能科室应履行对临床用血的监督和监管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