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美术优质教案《美丽的菊花》
- 格式:doc
- 大小:10.34 KB
- 文档页数:3
中班优秀美术教案《美丽的菊花》中班优秀美术教案《美丽的菊花》精选3篇(一)课题:美丽的菊花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菊花的特点和美丽。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对自然的热爱和赏析能力。
教学准备:1. 菊花图片或幼儿育成菊花。
2. 彩色纸、剪刀、胶水、彩笔等绘画工具。
3. 录音机或音箱。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播放一段关于菊花的音乐,让幼儿感受到美妙的音乐,引起他们对菊花的兴趣。
二、呈现(10分钟)1. 呈现菊花的图片或实物,让幼儿仔细观察,并谈谈菊花的特点和美丽之处。
2. 引导幼儿使用感官语言描述菊花的颜色、形状、大小等特点,并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话语或绘画表达出来。
三、动手实践(25分钟)1. 给每位幼儿发放彩色纸、剪刀、胶水等绘画工具,让他们根据自己对菊花的印象和表达方式,自由绘制菊花。
2. 引导幼儿使用绘画工具将自己对菊花的美丽形象表达出来,可以画一朵或多朵菊花,可以选择适合的颜色和画法。
3. 在绘制过程中,教师会逐一巡视,给予幼儿指导和肯定,引导他们发现绘画中的美。
四、展示和分享(10分钟)1. 让每位幼儿把自己的画作展示给同学和教师看,并分享一下自己画菊花的想法和感受。
2.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相互赞赏和表达对彼此画作的喜爱之情,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艺术欣赏能力。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总结今天的课程,让幼儿再次回顾菊花的美丽和自己的绘画作品,加深对菊花的了解和喜爱。
2. 要求幼儿将自己的绘画作品带回家,和家人分享自己画菊花的经历和感受。
教学延伸:可以组织观察野外或校园中的真实菊花,以及参观专业的花展,深化对菊花的了解和赏析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和绘画的方式,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通过菊花的主题,让幼儿增加对自然的热爱和赏析能力。
同时,在课程结束后,让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带回家,与家人分享,促进了家园合作和幼儿综合素养的提高。
中班优秀美术教案《美丽的菊花》精选3篇(二)教案主题:《酷酷螃蟹哥》绘画活动教案目标:1. 培养幼儿对螃蟹的认知和兴趣。
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教案《美丽的菊花》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2.通过观察、操作和实践,培养幼儿的手工技能,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3.培养幼儿对菊花的认识,让幼儿了解菊花的形态、颜色和花瓣的形状。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1.让幼儿学会观察菊花的形态、颜色和花瓣的形状;2.学会用剪刀沿着轮廓线剪下菊花;3.学会用胶棒将剪下的菊花粘贴在纸上;4.学会用画笔给菊花添加颜色。
难点:1.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2.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特别是用剪刀剪下菊花的技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菊花图片、剪刀、胶棒、画笔、颜料等。
学具:每位幼儿准备一张白纸、一把剪刀、一支胶棒、一套画笔和颜料。
五、教学过程1.实践情景引入:向幼儿展示菊花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菊花的形态、颜色和花瓣的形状。
2.讲解与示范:讲解如何用剪刀沿着轮廓线剪下菊花,示范剪下菊花的步骤。
3.动手实践:让幼儿自己尝试用剪刀剪下菊花,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剪切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粘贴菊花:讲解如何用胶棒将剪下的菊花粘贴在纸上,示范粘贴菊花的步骤。
5.给菊花添加颜色:讲解如何用画笔给菊花添加颜色,示范添加颜色的步骤。
6.随堂练习:让幼儿自己动手完成一幅《美丽的菊花》作品。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菊花的形态、颜色、花瓣形状以及剪切、粘贴和涂色的步骤。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向家长介绍今天学习的《美丽的菊花》的制作过程,并尝试与家长一起完成一幅菊花作品。
答案:请家长协助幼儿完成一幅菊花作品,鼓励幼儿自己尝试观察菊花的形态、颜色和花瓣形状,并用剪刀剪下菊花,用胶棒粘贴在纸上,用画笔给菊花添加颜色。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回顾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观察幼儿在实践过程中的表现,思考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幼儿,是否需要改进。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家中多进行美术活动,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中班美术优质课教案《菊花》中班美术优质课教案《菊花》精选4篇(一)课题:《菊花》教材:美术教材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模仿和创作,了解菊花的形态特点和色彩特征。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表现和创造能力。
3. 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1. 让学生观察和了解菊花的形态特点和色彩特征。
2. 培养学生的表现和创造能力。
教学准备:1. 菊花的图片或实物样本。
2. 绘画工具:彩色铅笔、水彩颜料、画笔等。
3. 纸张、画布或画纸。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向学生展示菊花的图片或实物样本,并引导学生观察菊花的形态特点和色彩特征,激发学生对菊花的兴趣。
2. 观察和模仿(10分钟)让学生观察图片或实物样本上的菊花,注意菊花的形态、线条和色彩。
然后让学生尝试用铅笔或水彩颜料模仿绘制菊花的外形和色彩,可以先在草稿纸上画出草图,再将草图转移到画纸上绘制。
3. 创作(20分钟)让学生自由创作关于菊花的画作,可以选择不同的绘画材料来创作,如彩色铅笔、水彩颜料等。
鼓励学生尝试用不同的色彩和技法来表现菊花,发挥他们的想象和创造力。
4. 分享和评价(10分钟)让学生分享他们的创作作品,互相欣赏和评价。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创作过程和感受,促进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同时,教师也可以给予学生一些建议和指导,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创作水平。
5. 总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回顾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困难,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发展自己的绘画能力。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尝试用其他素材或媒介来创作关于菊花的作品,如剪纸、塑料泥、拼贴等。
2. 学生可以多角度观察菊花,尝试用不同的视角和构图方式来表现菊花的美。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可以通过观察、模仿和创作,了解菊花的形态和色彩特征,并培养他们的观察、表现和创造能力。
同时,通过分享和评价的环节,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和学习,提高他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幼儿园中班优质教案《美丽菊花》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次教学活动选自幼儿园中班美术课程,具体内容为《美丽菊花》。
本节课主要围绕教材第四章“多彩自然”中第二节“花花世界”进行,详细内容为认识菊花外形特征、色彩搭配以及通过手工制作活动,培养幼儿观察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解菊花生长特点、外形特征和色彩。
2. 培养幼儿观察、表达、创造美能力。
3.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菊花色彩搭配和手工制作技巧。
2. 教学重点:观察菊花特征,培养幼儿审美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菊花实物、图片、彩泥、剪刀、胶棒、彩纸等。
2. 学具:手工制作材料(彩泥、彩纸、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展示菊花实物和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菊花外形、颜色,让幼儿说说自己对菊花认识。
2. 讲解菊花知识(5分钟)通过PPT展示,讲解菊花生长过程、外形特征、颜色种类等。
3. 例题讲解(5分钟)以彩泥为例,演示如何制作菊花,并讲解色彩搭配技巧。
4. 随堂练习(10分钟)指导幼儿动手操作,用彩泥、彩纸等材料制作菊花。
在制作过程中,鼓励幼儿相互交流、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5. 展示与评价(5分钟)让幼儿展示自己作品,大家共同评价,鼓励幼儿表达自己观点。
六、板书设计1. 展示菊花实物、图片。
2. 绘制菊花生长过程、外形特征、颜色种类等简图。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菊花,并用画笔记录下菊花美丽瞬间。
2. 答案:观察到菊花特征、颜色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实践、交流等环节,让幼儿对菊花有更深入解,达到预期教学效果。
但在教学过程中,对菊花生长环境介绍不够详细,可以在下节课进行补充。
2. 拓展延伸:带领幼儿参观附近植物园,实地观察各种菊花。
开展“我心中美丽菊花”绘画活动,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出独特菊花作品。
中班美术优质教案《美丽的菊花》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美术教材第四章《花花世界》中的第二节《美丽的菊花》。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认识菊花,了解菊花的形态、色彩和结构特点;学习运用不同的绘画材料和技巧,创作一幅以菊花为主题的美术作品。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菊花的生长特点、形态结构和色彩变化,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运用不同绘画材料和技巧,创作美术作品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菊花的细节特点,并运用绘画技巧进行表现。
教学重点:认识菊花,学会运用不同的绘画材料和技巧进行创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菊花实物或图片、绘画材料(如水彩、蜡笔、彩铅等)、画纸、画板、投影仪。
学生准备:绘画材料、画纸、画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菊花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菊花的形态、色彩和结构特点,激发学生对菊花的兴趣。
2. 新课内容学习:(1)介绍菊花的生长特点、形态结构和色彩变化。
(2)示范如何运用不同绘画材料和技巧,创作一幅菊花作品。
3. 实践操作:(1)学生自主选择绘画材料,进行菊花创作。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指导学生观察和表现菊花的特点。
4. 随堂练习:(1)展示学生作品,进行互相评价和交流。
(2)针对学生作品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和示范。
(2)拓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尝试运用其他绘画材料和技巧,创作不同风格的菊花作品。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美丽的菊花》2. 内容:(1)菊花的生长特点、形态结构和色彩变化。
(2)绘画材料和技巧。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菊花为主题,创作一幅美术作品。
2. 答案:学生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发现生活中的美。
(2)鼓励学生尝试运用其他绘画材料和技巧,进行创作实践。
《美丽的菊花》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精选13篇)《美丽的菊花》幼儿园中班篇1活动目标1、在观察的基础上,能用语言表达出菊花的颜色和特征。
2、引导幼儿自主的选择材料,制作菊花。
3、激励幼儿积极主动展示自己,喜欢与人分享交流。
活动准备:收集各种菊花的图片,各种制作材料活动过程:一、引导幼儿观察菊花,讲出其颜色及特征。
菊花的花瓣是什么形状?它像什么?是什么颜色?二、观看图片《美丽的菊花》,边看边说说菊花像什么?它的花瓣是什么形状?1、了解菊花的用途。
可以让人观赏,美化环境;可以做清凉饮料,泡茶喝;菊花的香味能解决头痛……。
2、自主选择材料、制作美丽的菊花。
菊花可以美化我们的环境,使我们的生活增添美,今天我们也来开个菊花展,讨论:用什么材料制作菊花?彩塑、剪贴、棉签水彩画、蜡笔画。
师介绍刮蜡画的方法。
(可以用泥工笔在刮蜡纸上刮出菊花的样子三、幼儿活动,教师指导引导幼儿用不同材料制作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菊花。
四、请幼儿将自己完成的作品贴在版面上。
(1)同伴间互相介绍作品,。
(2)寻找你喜欢的作品、并讲出理由。
:为了让孩子对菊花有更深的了解,我制作了。
通过观看课件,孩子们在愉快的活动中对菊花的外形特征有了充分的感知。
这次活动采用了用铅笔卷菊花瓣的方法做出漂亮的菊花。
这种新的表现方式,不仅可以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也能让幼儿体会到不同的表现方式带来的乐趣。
《美丽的菊花》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篇2活动目标:1、仔细观察菊花的花瓣,尝试用棉签绘画放射状的花瓣。
2、掌握使用棉签画的方法。
3、将用过的棉签放回到颜料盘子里,保持干净整齐。
活动准备:1、带领幼儿观察过菊花,幼儿会用语言讲述菊花的外形特征。
2、范例一份,3、各色颜料和棉签等人手一份。
4、幼儿用书,练习册。
活动过程:1、进行有关菊花的谈话活动,回忆菊花的外形特征。
——教师:秋天来了,美丽的菊花开放了,小朋友看见过菊花吗?它是什么样子的?(菊花有长长的花茎,有绿色的大大的叶子,花开在最顶端,有花芯,还有花瓣,许多细细长长的花瓣,像太阳的光芒一样围绕着花芯。
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教案《美丽的菊花》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教案《美丽的菊花》(精选5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教案《美丽的菊花》,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教案《美丽的菊花》篇1活动目标:1.能用手工制作表现美丽的菊花。
2.体验手工制作过程带来的快乐。
3.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绘画,体验合作绘画的乐趣。
4.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活动准备:物质准备:PPT课件、材料袋(剪刀,铅笔、圆形卡纸、长方形彩色纸,绿色叶子,白乳胶等)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1.欣赏菊花PPT课件,引导幼儿观察菊花颜色及特征。
提问:(1)这些菊花有什么颜色?它的花瓣是什么形状?它像什么?(2)菊花有什么用处?2.利用PPT课件,引导幼儿学习制作菊花的方法。
(1)展示制作材料,提问幼儿这些材料分别可以怎么用?讲解:怎样使用铅笔把条纸卷一卷,让菊花花瓣卷起来,请能力强的幼儿示范操作。
(2)出示菊花的制作方法,让幼儿说说菊花的制作步骤。
3.幼儿操作,教师观察并指导。
(1)提出操作的常规要求:(卫生、安全等)(2)重点观察并指导幼儿用剪、卷等动作技能使菊花的花瓣弯曲,使菊花更好看。
(3)做好了菊花,送到老师的花园里来。
4.展示作品,进一步引导幼儿感受菊花的美丽,体验创作活动表现美的乐趣。
花园里开满了美丽的菊花,你最喜欢哪一朵呢?为什么?教学反思:手工是幼儿非常喜欢的活动,是幼儿用他们的双手对材料进行加工改造的创造活动。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
”手工活动能促进幼儿手部小肌肉的发育、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以及幼儿心理和其他能力的发展。
为了让孩子对菊花有更深的了解,我制作了课件。
通过观看课件,孩子们在愉快的活动中对菊花的外形特征有了充分的感知。
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教案《美丽的菊花》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 能够认得和了解菊花的基本形态和颜色;2. 能够利用不同的颜色进行配色创意绘画,表达自我情感和意境;3. 能够体验绘画带来的乐趣和美感,提高审美本领。
二、教学准备:1. 菊花图片、不同颜色的颜料;2. 颜料盘、画刷、水杯、颜料布;3. 彩色制作纸;4. 茶杯、几个小象鼻杯、点心。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老师介绍“菊花”这莳植物,呈现菊花的图片,让孩子们察看、认得和描述它的形态特征和颜色,激发孩子们的艺术爱好和想象力。
2. 制作风车板(15分钟)老师教孩子们如何制作菊花风车板。
首先将彩色制作纸对折成对称的两部分,然后剪出大菊花形的花瓣和五颜六色的糖果条,将花瓣和糖果条一一粘在风车板上,最后将风车板固定在长长的木棍上,这样制作出来的风车板会转起来,给孩子们带来不一样的艺术体验。
3. 制作彩色菊花(50分钟)老师向孩子们呈现如何画出一朵美丽的彩色菊花。
首先用黄色颜料在纸张上打底,然后利用不同颜色的颜料,创意性地画出菊花的五瓣和中心。
最后加上细节和局部,让作品更加生动和丰富。
4. 茶歇和体验(15分钟)老师为孩子们倒上热腾腾的茶水,供给一些点心,让孩子们放松心情,赏识彼此的绘画作品,交流本身的心得和体验。
5. 总结(10分钟)老师带领孩子们整理和归纳今日所学的学问和技能,激励孩子们珍惜美好的学习和艺术体验,同时反思本身的不足之处和提高方法。
四、教学反思:通过这次美术活动,孩子们不仅学习了菊花这莳植物的形态和颜色特征,而且通过彩色绘画和制作风车板,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创意和审美本领。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我发觉一些不足之处:(1)教学时间过长,简单引起孩子们的疲乏和厌烦;(2)部分孩子的绘画技巧还不够娴熟,需要更多的练习和引导;(3)教学中的茶歇环节过短,孩子们的交流和体验比较匆忙,需要进一步完善。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重视教学的时间布置和孩子们的交流和体验。
幼儿园中班教案《美丽的菊花》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美术课程,教材为《幼儿美术教育与活动指导》。
教学内容为第四章第一节《美丽的菊花》。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将了解菊花的形状、颜色和特点,学会用彩泥、水粉等材料制作菊花。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幼儿认识菊花,了解菊花的形状、颜色和特点,学会用彩泥、水粉等材料制作菊花。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幼儿观察、想象、表达的能力,提高幼儿动手操作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幼儿对大自然、对美的热爱,培养幼儿的耐心和自信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学会用彩泥、水粉等材料制作菊花。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观察、想象、表达,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菊花实物或图片、彩泥、水粉、画纸、画笔、调色盘、剪刀、胶水等。
学具:每组一套彩泥、水粉、画纸、画笔、调色盘、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展示菊花实物或图片,让幼儿观察、讨论菊花的形状、颜色和特点。
(2)引导幼儿分享观察到的菊花的特点,如花瓣的形状、颜色的变化等。
2. 实践操作(15分钟)(1)教师示范制作彩泥菊花的过程,讲解步骤和注意事项。
(2)幼儿分组进行实践操作,用彩泥、水粉等材料制作菊花。
(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 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1)每组展示制作的菊花,其他幼儿进行评价,提出意见和建议。
(2)教师对每组作品进行点评,强调优点,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4.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出示一张菊花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分析菊花的形状、颜色和特点。
(2)教师示范如何用水粉绘制菊花,讲解绘制步骤和技巧。
(3)幼儿进行随堂练习,绘制自己的菊花作品。
(1)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菊花的特点和制作方法。
(2)引导幼儿思考:还可以用哪些材料和方法来表现菊花的美?六、板书设计1. 美丽的菊花2. 内容:(1)菊花的形状、颜色和特点(2)彩泥、水粉制作菊花的步骤(3)菊花绘制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绘制一幅菊花作品2. 答案:(1)观察菊花,了解其形状、颜色和特点(2)选择适合自己的材料(如水粉、蜡笔等)(3)按照教师讲解的步骤,绘制菊花作品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实践、展示、评价等环节,使幼儿掌握了菊花的制作方法,提高了动手操作和审美能力。
《美丽的菊花》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材第四章《多彩的自然》,详细内容为《美丽的菊花》。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菊花的生长特点,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同时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菊花的生长特点,知道菊花的种类和颜色。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素养。
3. 培养幼儿合作意识,增进同伴间的友谊。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菊花的绘画技巧,表现菊花的层次感。
2. 教学重点:观察菊花的生长特点,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菊花实物或图片、画纸、画笔、水彩颜料、调色板、范例作品。
2.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调色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菊花实物或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菊花的生长特点,如花瓣的形状、颜色、层次等,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讲解与示范(10分钟)(1)讲解菊花的生长特点,让幼儿了解菊花的种类和颜色。
(2)示范菊花绘画步骤,讲解绘画技巧,强调菊花的层次感。
3. 幼儿实践(10分钟)(1)发放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材料,引导幼儿按照示范步骤进行绘画。
(2)鼓励幼儿大胆表现,发挥想象,创作出独具特色的菊花作品。
4. 随堂练习(10分钟)(1)组织幼儿相互欣赏作品,交流绘画心得。
(2)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幼儿在绘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个别指导。
(1)组织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介绍绘画心得。
六、板书设计1. 《美丽的菊花》2. 内容:(1)菊花的生长特点(2)菊花的绘画步骤(3)菊花的层次感表现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们在课后观察其他花卉,选择一种花卉进行绘画,并尝试用今天学到的绘画技巧进行表现。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菊花、绘画菊花,让幼儿了解菊花的生长特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应关注每个幼儿的绘画进度,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中班上学期美术教案《美丽的菊花》中班上学期美术教案《美丽的菊花》精选5篇(一)中班上学期美术教案《美丽的菊花》教案目标:1. 让幼儿了解和认识菊花的图像,并观察其形态和颜色。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创造力,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菊花的理解和感受。
3. 提供幼儿与自然亲近的机会,培养其对花卉的兴趣。
教具准备:1. 菊花的图片或实物(最好能准备一些菊花供幼儿观察)。
2. 画纸、颜料、画笔、水杯、毛巾等绘画用具。
教学过程:引入:1. 介绍菊花的外形特点和颜色,让幼儿观察并描述菊花的形态。
2. 展示菊花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幼儿观察菊花的颜色和纹理。
实践与创造:1. 让幼儿用画笔和颜料在画纸上画出自己眼中的菊花,可以参考菊花的形态和颜色。
2. 鼓励幼儿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可以画出多样化的菊花形式,例如:大菊花、小菊花,多种颜色的菊花等。
3. 观察和点评幼儿的作品,让幼儿分享自己绘画时的感受和想法。
总结:1.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并总结菊花的特点和颜色,让幼儿从中学到对菊花的更多认识。
2. 鼓励幼儿互相欣赏彼此的作品,让幼儿感受到自己的创作是被他人所认可和赞赏的。
拓展活动:1. 带领幼儿参观学校附近的花店或公园花坛,让幼儿亲自接触并观察各种花卉。
2. 组织幼儿参与园内的花卉种植活动,让幼儿亲自动手种植花卉,并观察花卉的生长过程。
评估:观察幼儿的绘画过程和作品,评估幼儿对菊花的认识和表达能力。
中班上学期美术教案《美丽的菊花》精选5篇(二)【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的美感和创造力,培养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2. 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培养幼儿的细心和耐心;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花瓣模板、彩色纸、剪刀、胶水、颜料、画笔、穿线针、穿线线。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幅花朵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其中的特点,引导幼儿感受花朵的美。
2. 演示(10分钟)教师向幼儿展示花瓣项链的样品,简单介绍制作步骤和所需材料。
中班美术优质教案:美丽的菊花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菊花的生长过程和特点。
2.学生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一幅形态美观的菊花画。
二、教学准备1.菊花图片、菊花图书等资料。
2.色彩纸、颜料、毛笔、水杯、白板等绘画工具和材料。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先播放一些关于花卉的短片或图片,以此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增强他们的视觉感知和趣味性。
2. 了解菊花1.老师向学生介绍菊花,包括菊花的分类、生长环境、生长过程、菊花的颜色种类等。
2.老师向学生展示各种颜色和形态的菊花,让学生可以全方位感知菊花的美妙之处。
3. 绘画菊花1.给每个学生发放一些颜色纸,同时向学生讲解各种颜色的搭配方法,组合出好看的菊花样式。
2.老师给学生示范毛笔画较大的菊花叶子,引导学生在白纸上练习。
3.老师根据学生的不同画画能力,适当引导和帮助学生提高绘画水平。
4.学生根据老师的示范完成自己的菊花作品。
4. 分享及作品展示1.请每个同学逐一上台用卡片或口头方式介绍自己的菊花作品。
2.老师可以和学生一起欣赏和品评每一幅作品,分享描述及收获体验。
5. 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我觉得自己做的还不够好,还需要提高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敬业精神。
首先,在导入环节方面,我的短片或图片可能有些单一,没有突出菊花生态的多元性和美丽。
这点我会加强日常观察花卉,在多平台浏览各类有关绘画的课程中,接受其他教师或文艺工作者的优秀作品。
其次,我在画菊花样式方面,给出的仅是少量的推荐画法,需要更根据每个学生的各自特征给出更多的建议和指导,或者发挥他们的盲点培育他们独特的画风。
最后,在学生作品展示环节,可能是因为我时限过短,或者没有把这个环节充分拓展,导致学生们的表述过于稀泥和繁杂。
下一次我会在分享交流方面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创意和情感,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展示和交流。
四、教学效果通过这次授课,学生们不但了解了菊花特征,并在涂鸦习惯中提升了自己的绘画能力和艺术鉴赏水平。
从课堂反应来看,学生们对于菊花作者的各色艺术构想和个性化的创作方式非常感兴趣,并对每个人的作品深表欣赏和欣赏。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美丽的菊花》3篇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美丽的菊花》3篇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美丽的菊花》1一、教材简介:说到秋天我们都会想到各种各样的水果,美丽的树林,丰收的景象。
可是到了秋天,别的花都凋谢了,惟独菊花开的轰轰烈烈。
瞧!秋天的菊花,红的像火,黄的像金,白的像雪,粉的像霞……在绿叶的衬托下,显得更加娇媚。
她们一个个扬着脑袋,挺着胸脯,不正像是我们的孩子吗?所以我觉得在秋天不赏菊是一种遗憾,在秋天不带孩子们画画菊花,也是一种欠缺。
所以,在活动中我先带幼儿欣赏各种美丽的菊花,再让幼儿用棉签画菊花,最后品尝菊花茶,了解菊花的其他用处。
棉签画作为诸多绘画方式中的一种,以其简单、取材方便而被幼儿园广泛应用,在活动中我选取了三种有代表性的菊花特征:曲线像豆芽形的、椭圆形的、长短直线形的,让幼儿通过自己的创作,发现菊花的美。
二、目标预设:1、引导幼儿在欣赏、认识菊花的基础上,学画不同形态的菊花,提高幼儿的绘画技能。
2、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感受菊花的美、秋天的美。
三、活动重点:重点:了解菊花的基本特征,感受菊花的美、秋天的美。
难点:学习用棉签以中心向外放射的方法画菊花的花朵。
四、设计理念:1、选择“菊花”这一题材,正是体现了“幼儿园新《刚要》在艺术领域指处: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
”这一理念。
2、活动中我利用棉签这个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来画另外一个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体现了“现实生活是幼儿园课程的基本源泉”的基本理念。
3、活动中我既让幼儿学画了菊花,还让幼儿了解了菊花的其他特征,这也是幼儿园新《刚要》中“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
要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
”理念的体现。
五、设计思路:在活动中,围绕着菊花,我调动起了幼儿的各种感官,先是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幼儿欣赏各种各样形态、颜色的菊花,让幼儿有好的视觉享受;接着,把菊花搬到孩子们的身边,让他们摸一摸,问一问,嗅觉和触觉得到满足;然后再利用我为孩子们准备的各种颜料、棉签让孩子们大展身手,画一画美丽的菊花。
幼儿园中班美术优质教案美丽的菊花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材第四章《多彩植物世界》第三节,详细内容围绕“美丽的菊花”展开,通过观察、描绘、创作,让幼儿了解菊花的形态、色彩,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菊花的生长特点,能够识别不同品种的菊花。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幼儿的绘画技巧。
3. 激发幼儿对美术的兴趣,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菊花的绘画技巧,如线条、色彩搭配等。
教学重点:菊花的生长特点,观察、描绘菊花的步骤。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菊花实物或图片、画纸、水彩笔、油画棒、教学PPT等。
学具:画纸、水彩笔、油画棒、调色盘、湿巾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展示菊花实物或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菊花的特征,引导幼儿关注大自然的美。
2. 新课导入(10分钟)(1)通过PPT展示不同品种的菊花,让幼儿了解菊花的多样性。
(2)讲解菊花的生长特点,如花瓣、花蕊、叶子等。
3. 例题讲解(10分钟)(1)以一幅菊花作品为例,讲解绘画步骤。
(2)示范线条、色彩的运用,引导幼儿关注绘画技巧。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幼儿在画纸上进行菊花绘画练习。
(2)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解答疑问。
(2)教师点评作品,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美丽的菊花2. 内容:菊花的生长特点、绘画步骤、色彩搭配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们在课后为自己喜欢的菊花画一幅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大自然,发现更多美丽的植物,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菊花的绘画技巧,如线条、色彩搭配等。
2. 教学过程: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
3. 作业设计:作业题目的具体性和可操作性。
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对幼儿在课堂上的观察和后续的个性化指导。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菊花的绘画技巧1. 线条:菊花的线条应流畅、自然,表现出花瓣的曲线美。
2024年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美丽的菊花》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材第四章《多彩植物世界》中的《美丽的菊花》。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菊花的外形特征,了解菊花的颜色和种类;学习使用彩纸、水粉等材料进行创作;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菊花的生长特点,培养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2. 培养幼儿的审美观念,提高他们的色彩搭配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激发他们的创作潜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菊花的折纸技巧和颜色搭配。
教学重点:菊花的观察和创作过程,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菊花实物或图片、彩纸、水粉颜料、画笔、剪刀、胶水等。
学具:彩纸、水粉颜料、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菊花实物或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菊花的外形特征,如花瓣、花蕊等。
邀请幼儿分享观察到的菊花的颜色和形状。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以简笔画的形式展示菊花的折纸步骤,并边讲解边示范。
讲解颜色搭配的原则,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彩纸和水粉颜料。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按照教师示范的步骤,动手制作菊花。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展示评价(10分钟)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邀请其他幼儿给予评价和鼓励。
教师对每个幼儿的作品进行点评,强调优点,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菊花折纸步骤简笔画。
2. 黑板右侧:颜色搭配原则和注意事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回家后,用自己的方式创作一幅菊花的画作,并分享给家人。
2. 答案:根据幼儿的创意,完成一幅菊花的画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制作和展示,让幼儿对菊花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但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幼儿独立思考,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实地观察菊花,引导他们发现生活中的美。
幼儿园中班美术优质教案《美丽的菊
花》
一、教材简介:
说到秋天我们都会想到各种各样的水果,美丽的树林,丰收的景象。
可是到了秋天,别的花都凋谢了,惟独菊花开的轰轰烈烈。
瞧!秋天的菊花,红的像火,黄的像金,白的像雪,粉的像霞……在绿叶的衬托下,显得更加娇媚。
她们一个个扬着脑袋,挺着胸脯,不正像是我们的孩子吗?所以我觉得在秋天不赏菊是一种遗憾,在秋天不带孩子们画画菊花,也是一种欠缺。
所以,在活动中我先带幼儿欣赏各种美丽的菊花,再让幼儿用棉签画菊花,最后品尝菊花茶,了解菊花的其他用处。
棉签画作为诸多绘画方式中的一种,以其简单、取材方便而被幼儿园广泛应用,在活动中我选取了三种有代表性的菊花特征:曲线像豆芽形的、椭圆形的、长短直线形的,让幼儿通过自己的创作,发现菊花的美。
二、目标预设:
1、引导幼儿在欣赏、认识菊花的基础上,学画不同形态的菊花,提高幼儿的绘画技能。
2、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感受菊花的美、秋天的美。
三、活动重点:
重点:了解菊花的基本特征,感受菊花的美、秋天的美。
难点:学习用棉签以中心向外放射的方法画菊花的花朵。
四、设计理念:
1、选择“菊花”这一题材,正是体现了“幼儿园新《刚要》在艺术领域指处: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
”这一理念。
2、活动中我利用棉签这个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来画另外一个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体现了“现实生活是幼儿园课程的基本源泉”的基本理念。
3、活动中我既让幼儿学画了菊花,还让幼儿了解了菊花的其他特征,这也是幼儿园新《刚要》中“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应充
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
要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
”理念的体现。
五、设计思路:
在活动中,围绕着菊花,我调动起了幼儿的各种感官,先是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幼儿欣赏各种各样形态、颜色的菊花,让幼儿有好的视觉享受;接着,把菊花搬到孩子们的身边,让他们摸一摸,问一问,嗅觉和触觉得到满足;然后再利用我为孩子们准备的各种颜料、棉签让孩子们大展身手,画一画美丽的菊花。
最后,孩子们在欣赏作品时,品尝菊花茶,告诉孩子们菊花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它的根、茎及叶都可入药,花朵泡茶饮可以清肝明目,解气消热。
干菊花可以装枕头,做香包,制作成工艺花束,并且,它一直是餐桌上人们喜爱的菜肴。
整个活动下来幼儿对菊花就有了一个完整地了解,丰富了幼儿的生活经验,提高了幼儿的审美情趣,让幼儿真正感受到了菊花的美、秋天的美。
六、教学过程:
(一)通过多媒体课件,导入活动。
1、师: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秋天)你能看出秋天有哪些变化吗?
2、你知道秋天什么花开吗?
(二)欣赏美丽的菊花。
1、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秋天美丽的菊花。
播放PPT请幼儿观察。
2、师:哇!这些菊花这么漂亮,让我们来比一比:它们有什么不一样?(颜色、形状)。
3、师:菊花是什么样子的?(含苞待放的菊花,花瓣往里卷,像球形;盛开的菊花,花瓣有的往外卷,像妈妈的卷发;还有的菊花是线状的,像烟花。
)
4、看这些菊花真漂亮,老师也为小朋友带来了几盆菊花,请你们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把你的发现告诉我们。
(我闻到菊花的香了,菊花摸起来滑滑的,很舒服……)
(三)学习棉签画——菊花。
1、师:刚才小朋友在看的时候,我给桌子上的菊花画了一副画,猜猜是用什么画的?其实它们是用棉签画出来的。
(屈老师)你看!菊花的花瓣全都是围绕一个中心点向外盛开的。
它可以是直直的短线
条,像烟花一样绽放;可以是弯弯的线条;也可以是椭圆形的花瓣。
教师边说边指点对应的菊花。
2、师:那它的叶子是什么样的?——绿色的锯齿形的。
师示范画。
(四)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1、交代要求:今天,老师也为小朋友准备了棉签和颜料,你们也来给面前的菊花画张像,注意不能把不同的颜料混在一起,让我们一起画菊花吧!
2、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播放轻音乐《秋日私语》)
(五)作品展示,活动评价。
1、布置菊花展并欣赏。
师将幼儿画好的菊花布置在展板上。
2、师:你们画累了吧,在桌子上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杯水,请你们品尝一下。
和我们平时在幼儿园喝的水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有点甜、有点香的……)
3、师:好喝吗?老师告诉你,我们刚才喝的就是用菊花泡出来的茶。
4、小结菊花的其他作用。
菊花的花朵可以泡茶,人们喝了菊花茶可以清肝明目,解气消热。
它的根、茎及叶都可入药,干菊花可以装枕头,做香包,制作成工艺花束,并且,它还一直是餐桌上人们喜爱的菜肴,是人人都喜欢的一种花。
(六)结束活动。
秋天除了有美丽的菊花外,还有许多其他的景色,让我们去外面找一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