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功能检查的正常值讲解学习
- 格式:doc
- 大小:16.50 KB
- 文档页数:1
肺功能报告解读背景信息肺功能测试是一种用于评估肺部健康和功能状态的重要检查方法。
通过测量呼吸过程中的各项参数,可以对肺部疾病进行诊断和监测。
本篇文档将对肺功能报告进行解读,帮助您更好地理解您的肺部情况。
报告内容1. 肺活量肺活量是指一个人在最大吸气和最大呼气之间的气体交换量。
在肺功能测试中,通常使用峰值流速仪或肺活量计来测量。
肺活量的正常范围因年龄、性别和身高而有所不同。
低于正常范围的肺活量可能表示肺部功能受限,可能是由于肺部疾病(如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或其他原因引起的。
2. 呼气峰流速呼气峰流速是指在最大呼气过程中的最大流速。
它反映了呼气阻力和肺部气流动力学的状况。
呼气峰流速可以用来评估呼气功能和气流受限的程度。
降低的呼气峰流速可能提示存在肺部疾病(如哮喘、支气管炎等)或气道阻塞的风险。
3. 肺功能曲线肺功能曲线是通过测量肺活量和呼气流速绘制的曲线图。
根据曲线的形状可以分析肺功能的状态。
典型的肺功能曲线有正常型、限制型和阻塞性型。
正常型的曲线表明肺部功能正常,呼气流速与肺活量的变化较为平稳。
限制型和阻塞性型的曲线可能暗示存在肺部疾病或功能障碍。
4. 肺活量百分比预测值肺活量的百分比预测值表示个体测得的肺活量与正常预计肺活量的比值。
根据性别、年龄和身高等因素,可以计算出一个标准的肺活量预测值范围。
低于预测值范围的肺活量可能表示存在肺功能异常或障碍。
5. 气道阻力指数气道阻力指数是评估呼吸道通畅程度的一种指标。
通过测量呼气流速和肺活量的比例,可以计算气道阻力指数。
较高的气道阻力指数可能提示存在气道狭窄或梗阻。
结论根据以上分析,您的肺功能报告显示了您的肺部健康状况。
如果您的肺活量、呼气峰流速或肺功能曲线异常,建议您咨询医生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检查。
只有医生才能从综合角度分析您的肺功能报告,并给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及早发现和治疗肺部疾病,可以更好地保护和改善您的肺健康。
注意:本文档的解读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治疗或医疗建议。
肺功能正常值
肺功能是指肺部进行气体交换的能力,通常通过测量呼吸参数来评估。
以下是一般情况下成年人肺功能的正常值。
1. 肺活量(VC):简称为肺容量,是指在一次最大呼气后,
尽力吸气的最大气体容量。
正常情况下,男性的肺活量约为
3.5-
4.5升,女性约为2.5-3.5升。
2. 肺总量(TLC):指在最大吸气和最大呼气的情况下,肺部内含有的气体总量。
正常情况下,男性的肺总量约为5.8升,
女性约为4.2升。
3. 呼气峰流速(PEF):指呼气时气流的最大速度。
正常情况下,男性的呼气峰流速约为8.6升/秒,女性约为6.6升/秒。
4. 强迫呼气容积(FEV1):指在最大吸气后,以最快速度尽
力呼气的容积。
正常情况下,男性的强迫呼气容积约为3-4升,女性约为2-3升。
5. 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指在一次强迫呼气后,
FEV1与肺活量的比值。
正常情况下,FEV1/FVC比值约为70-80%。
6. 最大吸气流速(MIF):指在最大吸气时气流的最大速度。
正常情况下,男性的最大吸气流速约为9.7升/秒,女性约为
7.7升/秒。
以上数值仅为一般参考范围,具体数值会受到个体因素和测量方法的影响。
如果感觉呼吸有不适或疑似有肺功能问题,建议咨询专业医生进行进一步检查和评估。
常用肺功能指标(一)、肺通气功能肺通气指肺与外界环境所进行得气体交换。
1.肺容积肺容积指肺在不同呼吸水平所能容纳得气体量、由八部分构成,即潮气量(TV)、补呼气量(ERV)、补吸气量(IRV)、残气量(RV)、深吸气量(IC)、功能残气量(FRC)、肺活量(VC)与肺总量(TLC)。
(1)肺活量(VC):指最大吸气后所能呼出得最大气量。
正常VC%>80%。
反映肺脏得扩张能力。
降低见于:肺扩张受限(如间质性肺疾病)、胸廓扩张受限(如脊柱侧突)、呼吸肌疲劳(如重度COPD)与神经肌肉病变(如脊髓灰质炎)等、(2)残气量(RV):指最大呼气后剩余在肺内得气量。
正常RV%为80%~120%、增加见于阻塞性肺疾病(如COPD),降低见于限制性肺疾病(如间质性肺疾病)。
(3)肺总量(TLC):指最大吸气后肺内所含得气体量、正常TLC%为80%~120%。
增加见于阻塞性肺疾病,降低见于限制性肺疾病。
4.残总比值(RV/TLC):指残气量与肺总量得比值,正常RV/TLC<35%。
肺气肿时RV/TLC增加。
2.通气量:(1)用力肺活量(FVC)、一秒量(FEV1、0)与一秒率(FEV1。
0%):FVC指最大吸气后以最大得努力与最快得速度呼气所得到得呼气肺活量、FEV1.0指做FVC时第一秒内所呼出得气量,实测值与预计值之比〉80%为正常。
FEV1、0与FVC之比为一秒率(FEV1、0%),FEV1、0%就是反映气道就是否阻塞得指标,正常〉70%,降低见于气道阻塞与/或肺气肿。
(2)最大自主通气量(MVV):在单位时间内以尽快得速度与尽可能深得幅度重复最大自主努力呼吸所得到得通气量、正常MVV%>80%、它就是反映肺通气功能得综合指标,降低见于:肺扩张受限、胸廓扩张受限、呼吸肌疲劳、神经肌肉病变、气道阻塞与肺气肿等、3.小气道功能小气道功能得主要测定方法为最大呼气流量—容积曲线、即受试者在最大用力呼气过程中,将其呼出得气体容积与相应得呼气流量描记成得一条曲线。
超详细肺功能报告解读教程,新手入门就看这个!本篇文章重点为肺功能的判读流程,也算是最实用、看完就可以上手的教程。
肺功能报告的组成不同医院的肺功能排版格式不完全一致,理论上应包含:•医院名称•受检者一般情况•肺功能检查方法•肺功能检查结果 (包括检查指标及其预计值、实测值、实测值占预计值 %)•主要检查的图形 (如 F-V 曲线和 T-V 曲线)•检查的结论•检查人员/诊断人员的签名比如下图这份肺功能报告:我们将以此为例,进行实战演练。
首先要判定肺功能结果的可靠性要想正确判读肺功能,数据的真实可靠性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
判断肺功能是否达到质量控制标准,一般从两个角度:单次操作的可接受性与多次操作的可重复性。
1. 单次用力肺活量的可接受性如何判断单次用力肺活量的可接受性?其实就两方面:(1)看图:升陡尖(F-V 曲线起始陡直,有 PEF 尖峰),降平滑(无顿挫),环闭合(吸气呼吸曲线闭合),平台六(V-T 曲线达到平台,且持续至少 6 s)。
(2)看数(简单点,可以只看外推容积):•外推容积(V back extrapolation,有的报告中写 EV 或者 Vexp,这个取决于肺功能软件)绝对值应 < 150 ml 或小于 FVC 的 5%(取较大值)。
•用力呼气开始至达到峰流速时间(FET-PEF)<0.12 s(和外推容积类似,反映呼气够不够猛)。
•用力呼气时间(FET)> 6 s(成人),V-T 曲线上也有反映。
「看图」和「看数」这两方面既有重叠又有相补。
前者重在主观判断,后者是客观标准。
本例肺功能 FV 曲线起始陡尖,曲线平滑,吸气呼气曲线闭合,V-T 曲线达到平台期,且持续时间大于 6 s,说明主观指标达标。
而外推容积(V back extrapolation)0.09 L < 0.15 L(150 ml),FET 7.4 s > 6 s 符合客观指标。
因此,单次肺功能质量控制达标。
肺功能检查结果评估标准一、通气功能
二、支气管激发试验
五、肺容积
I2M振荡气道阻力:R=气道阻力
R6 实测值/预计值小于150%
R20实测值/预计值小于150%
R6-R20 反映气道阻力频率依赖性。
正常值:成人接近0,儿童差值与年龄有关,年龄最小,差值越大。
气道阻塞病人该差值明显增大。
P0.
1为气遭关闭时,吸气0.1秒的口腔压力或胸腔内压力,又称口腔闭合压。
测胸腔内压力较气道压力更为敏感准确,它与膈神经及膈肌电图的改变呈线性相关,反映呼吸中枢的兴奋性。
正常值为示脱机困难。
P0.
1增高常见的原因包括:
①呼吸肌机械负荷过重,呼吸中枢代偿性活动增强;
②呼吸肌功能未完全恢复,产生一定收缩力需较大的中枢驱动。
1;FVC 用力肺活量测试的要求方法为:开始平静呼吸五秒钟,接着,在医生的指示下开始用力猛然大口吸气,然后猛然快速用力把气呼出去,在呼气后的6秒钟后大口将气吸回来平静呼吸,此时,测试已基本完成。
2;SVC 测试的要求方法为:平静呼吸至画面下方出现提示:执行SVC 测试,此时用力猛然间吸一口气,吸至最大限度时,慢慢地将刚才吸入肺中的那一口气全部吹出来,吹到无法再吹后快速吸回一口气,回复正常呼吸。
以上正确完成后,这个测试项目便已基本完成。
3;MVV 测试的要求方法为:进行测试后就开始进行最大限度,最大呼出量,最大吸入量,快速的自由呼吸。
需要快、呼出量大、吸入量大。
这样进行直至系统自动弹出结果对话框。
以上便是这个测试项目所进行的步骤。
此测试病人最好处于坐在座位上的状态(以防止测试后产生头晕而发生意外)。
肺功能检查全掌握,这篇文章就够了!肺功能检查是一项无痛、无创、准确可靠的反映肺功能状态的检查。
通过肺功能检查可以对一些肺部疾病做出早期诊断,例如:肺间质疾病早期表现可以是弥散功能降低;小气道功能异常可以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功能障碍的早期表现;此外,肺功能检查还可指导临床治疗,如支气管哮喘病人应用支气管扩张剂后,肺功能检查可作为一项重要的疗效判断指标。
肺功能检查包括通气功能、换气功能、呼吸调节功能及肺循环功能等。
呼吸生理功能测定通过其测定可了解呼吸系统疾病对肺功能损害的性质及程度,对某些肺部疾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肺通气功能测定主要包括用力肺活量(F VC ),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等,慢阻肺表现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而肺纤维化、胸廓畸形、胸腔积液、胸膜增厚或肺切除术后均显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
这些变化常在临床症状出现之前已存在。
两种通气障碍的特点见表2-1-2 和最大呼气流量-容积曲线图(图2-1-2 )。
弥散功能测定有助于明确换气功能损害的情况,如间质性肺疾病、肺血管疾病多表现弥散功能障碍。
动脉血气分析可以了解是否存在低氧或呼吸衰竭、高碳酸血症和酸碱失衡。
呼吸肌功能和呼吸中枢敏感性反应测定,结合血气分析,可对呼吸衰竭的性质、程度以及防治和疗效等作出全面评价。
另外,呼气峰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 ra te ,PEFR )测定则是病人可以自行监测有无气流受限的一种常规方法。
常用指标VC:肺活量;TLC:肺总量;FVC:用力肺活量;FEV1:第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FVC:一秒率;DL:弥散量。
(在正常情况下,VC与FVC相等。
但在气流阻塞的情况下,用力呼气可致气道陷闭,从而导致FVC下降,VC可略大于FVC。
)适应症、禁忌症【适应症】①未明原因呼吸困难;②未明原因咳嗽;③支气管哮喘的诊断和评估;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和评估;⑤药物和其他治疗方法的效果评价;⑥肺功能损害的性质和严重程度评价;⑦胸腹部手术者及其他手术项目术前评估;⑧鉴别气道阻塞的类型;⑨职业性劳动力鉴定;⑩体格检查。
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反映肺通气功能的最常用的几项肺功能指标如下:
1.肺活量(VC):是深吸气末尽力呼出的气量,正常成年人约为2400~3400毫升。
阻塞性通气障碍时该值正常或轻度降低;限制性、混合性通气障碍时该值轻度降低~明显降低。
2.肺总量(TCL):是深吸气后肺内所含的气体总量,它等于肺活量加残气量。
阻塞性通气障碍时该值轻度升高;限制性:轻度降低,混合性:不定。
3.残气量(RV)/肺总量(TCL):残气量与肺活量之比用于判断有无肺气肿。
<25%为正常;26%~35%为轻度肺气肿;36%~45%为中度肺气肿;46%~55%为重度肺气肿;>55%为极重度肺气肿。
RV/TCL比值与年龄有关,随年龄增加残气量增大,但一般不应超过35%。
4.最大通气量(MVV):是每分钟最大速度与幅度呼吸测得的气量(或测15秒的气量×4)。
正常成年人约为80~106升/每分钟。
阻塞性、混合性:轻度降低~明显降低;限制性:正常或轻度降低。
5.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为深吸气末,第一秒用力呼出的气量。
临床常以一秒用力呼出量/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作判定,正常值为83%。
阻塞性、混合性;轻度降低~明显降低;限制性:正常或轻度升高。
通气功能检查:肺通气量(又分为每分钟静息通气量VE和最大通气量MVV);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MMF);肺泡通气量(VA)。
换气功能检查:气体分布;通气/血流比值;弥散功能。
小气道功能检查:闭合容积(CV);最大呼气流量-容积曲线(MEFV,V-V曲线);频率依赖性肺顺应性(FDC)。
精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