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和数学家的故事》(李学数着)
- 格式:doc
- 大小:17.50 KB
- 文档页数:4
2.书名新课标初高中解题思维方法系列作者周继光出版社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时间2007-5-13.书名为什么错:初中数学考题错解评析作者朱天元出版社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10-14.书名如何高效学数学(初中版)作者肖林元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6-15.书名孙维刚初中数学/孙维刚教育文丛作者孙维刚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5-1-16.书名中国教学的奇迹—成就奇迹的孙维刚"教学五部曲"作者赵国忠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 2013-12-17. 书名可怕的科学·经典数学系列作者(英)波斯基特原著,(英)瑞弗绘,彭薇达译出版社北京出版社出版时间2011-1-18. 书名优秀学生科普启蒙读物丛书作者《优秀学生科普启蒙读物丛书》编委会出版社朝华出版社出版时间2011-8-19. 书名课堂上听不到的数学传奇(初中版) 作者田廷彦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2-110.书名神奇的数学:牛津教授给青少年的讲座作者[英]Marcus du Sautoy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1-1 11.书名有趣得让人睡不着的数学作者(日)樱井进,陈晓丹译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9-112.书名课本上学不到de数学(1)作者:彭翕成//田廷彦//允霁| 出版社:上海科教出版时间:2013-01-0113.书名课本上学不到de数学(Ⅱ) 作者:彭翕成//田廷彦//允霁|主编:刘兵出版社:上海科教出版时间:2013-01-0114.书名中学生素质教育必读本世界科普经典读物:数学的奥秘伊库纳契夫、左鹏15.书名中小学生必做的经典益智游戏:提高判断力的101个数学游戏伊凡•莫斯科维奇、蒋励、康俊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2-08出版)16. 书名《数学和数学家的故事》(李学数著)17. 书名《数学我爱你:大数学家的故事》 (美)赖默尔(Reimer,L.),(美)赖默尔(Reimer,W.) 著,欧阳绛译18. 书名《一个数学家的自白》(英)哈代著,李泳译19. 书名《我身边的数学:巧破谜案》((英)文迪·克莱姆森 (英)大卫·克莱姆森 (英)凯·浦瑞切德 (英)艾里森·琼斯译者:宋雪梅20. 书名《无穷的玩艺:数学的探索与旅行》(数学科学文化理念传播丛书) 作者:(匈牙利)路沙·彼得译者:朱梧槚袁相碗等21. 书名《数字魔鬼——写给所有害怕数学的朋友》22. 书名《给讨厌数学的人———数学的奥秘与生活》23. 书名《魔法数学》白丁著,现代出版社出版。
《数学和数学家的故事》主要内容示例文章篇一:嘿,小伙伴们!今天我要和你们讲讲超有趣的数学和数学家的故事!你们知道吗?数学就像一个神秘的魔法世界,充满了各种奇妙的谜题和惊喜。
而那些数学家们,就像是勇敢的探险家,在这个魔法世界里不断地寻找着宝藏。
比如说,有个叫阿基米德的数学家,他可厉害了!有一次,国王让他判断一顶皇冠是不是纯金的。
这可难不倒聪明的阿基米德!他在洗澡的时候,发现水溢出来的体积和自己身体浸入水中的体积有关系。
哎呀,这可真是神奇!他就像突然找到了打开宝藏大门的钥匙,最后成功地解决了问题。
你们说,他是不是超级聪明?还有高斯,也是个了不起的数学家!老师让同学们从1 加到100,大家都在埋头苦算的时候,高斯一下子就得出了答案。
他就像拥有超能力一样,轻松地找到了规律,把大家都惊呆了!我有时候就在想,这些数学家的脑袋里是不是装着一个神奇的机器呀?怎么能这么快就想出别人想破脑袋都想不出来的办法呢?我们在学校里学数学的时候,有时候会觉得很难,很头疼,对吧?但是数学家们却把解决数学难题当成一种乐趣,这难道不令人佩服吗?就像我们玩游戏,遇到难关可能会想放弃,可数学家们从不退缩,一直勇往直前。
他们不怕困难,就像战士不怕敌人一样。
我还记得有一次,我们班做数学题,大家都愁眉苦脸的,感觉那些数字和符号就像一群调皮的小怪兽,怎么都抓不住它们。
这时候老师就给我们讲了数学家的故事,鼓励我们要像数学家一样勇敢去探索。
数学的世界真的是无边无际,数学家们的故事也一个比一个精彩。
他们的坚持和智慧,不就像一盏盏明灯,照亮着我们前进的路吗?小伙伴们,难道我们不应该向这些伟大的数学家学习吗?他们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敬佩吗?让我们也勇敢地走进数学的世界,去探索更多的奥秘吧!示例文章篇二:嘿,同学们!你们知道数学有多神奇吗?今天我就来给你们讲讲数学和数学家的那些超有趣的故事!我先问问你们,有没有觉得数学就像一座神秘的城堡,里面藏着好多好多的秘密?反正我以前是这么觉得的。
数学家的故事世界著名数学家的故事推荐度:数学家高斯的故事推荐度:数学家的名人故事推荐度:数学家的小故事推荐度:数学家小故事推荐度:相关推荐数学家的故事数学家的故事1李冶(1192-1279)是中国古代数学家,原名李治,字仁卿,号敬斋,金代真定府栾城县(今河北省栾城县)人。
李冶生于大兴(今北京市大兴县),父亲李通为大兴府推官。
李冶自幼聪敏,喜爱读书,曾在元氏县(今河北省元氏县)求学,对数学和文学都很感兴趣。
《元朝名臣事略》中说:“公(指李冶)幼读书,手不释卷,性颖悟,有成人之风。
”1230年,李冶在洛阳考中词赋科进士,任钧州(今河南禹县)知事,为官清廉、正直。
1232年,钧州城被蒙古军队攻破。
李冶不愿投降,只好换上平民服装,北渡黄河避难。
经过一段时间的颠沛流离之后,李冶定居于崞山(今山西崞县)之桐川。
1234年初,金朝终于为蒙古所灭。
金朝的灭亡给李冶生活带来不幸,但由于他不再为官,这在客观上使他的科学研究有了充分的时间。
他在桐川的研究工作是多方面的,包括数学、文学、历史、天文、哲学、医学。
其中最有价值的工作是对天元术进行了全面总结,写成数学史上的不朽名著--《测圆海镜》。
他的工作条件是十分艰苦的,不仅居室狭小,而且常常不得温饱,要为衣食而奔波。
但他却以着书为乐,从不间断自己的写作。
据《真定府志》记载,李冶“聚书环堵,人所不堪”,但却“处之裕如也”。
他的学生焦养直说他:“虽饥寒不能自存,亦不恤也”,在“流离顿挫”中“亦未尝一日废其业”。
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李冶的《测圆海镜》终于在l248年完搞。
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系统讲述天元术的著作。
1251年,李冶的经济情况有所好转,他结束了在山西的避难生活,回元氏县封龙山定居,并收徒讲学。
1257年在开平(今内蒙古正蓝旗)接受忽必烈召见,提出一些进步的政治建议。
l259年在封龙山写成另一部数学著作-一《益古演段》。
1265年应忽必烈之聘,去燕京(今北京)担任翰林学士知制洁同修国史官职,因感到在翰林院思想不自由,第二年辞耿还乡。
与数学文化素养提高相关好书推荐[1][美]M.克莱因古今数学思想(1-4)上海科技出版社 2003[2][美]M.克莱因现代世界中的数学上海科技出版社 2004[3][美]M.克莱因西方文化中的数学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4][美]M.克莱因数学与知识的探求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5][美]M.克莱因数学:确定性能丧失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6][美]R.柯朗什么是数学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7][美]G.波利亚数学与猜想九章出版社 2000[8][美]G.波利亚数学发现九章出版社 2000[9][美]G.波利亚怎样解题九章出版社 2000[10][美]J.戴维斯数学经验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1[11][美]J.katz 数学史通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12][英]D.韦尔斯数学与联想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9[13][英]G.德夫林数学新的黄金时代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9[14][法]L.迪厄多内当代数学为了人类心智的荣耀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9[15][美]L.A.斯蒂恩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9[16][美]J.L.卡斯蒂 20世纪数学的五大指导理论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9[17][美]J.S.玛达其数学娱乐问题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9[18][美]K.A.约翰逊近代欧氏几何学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9[19][德]M.艾根游戏——自然规律支配偶然性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5[20][日]平山谛东西数学物语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5[21][德]A.恩格尔解决问题的策略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5[22][美]C.R.劳统计与真理科学出版社 2004[23][美]J.A.保罗士数盲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24][美]K.C.柯尔数学与头脑相遇的地方长春出版社 2004[25][日]小室直树给讨厌数学的人哈尔滨出版社 2003[26][波]H.施旦豪斯数学万花镜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0[27][美]西蒙辛格费马大定理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5[28][美]卡尔克劳森数学魔法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29][韩]李光延有趣的数学(1,2)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30][美]李学数数学和数学家的故事(1-4)新华出版社 1999[31][美]K.瑞德希尔伯特——数学世界的亚历山大上海科技出版社 2001[32][美]约瑟夫.马祖尔雨林中的欧几里德重庆出版社 2006[33][美]G.伽莫夫从一到无穷大科学出版社 2007[34][美]爱德华.伯格等数学爵士乐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35][美]H.W.伊夫斯数学圈(1,2,3)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36][美]马里奥.利维奥ϕ的故事长春出版社,2003[37][美]C.A.匹克奥弗果戈尔博士数学奇遇记上海科技出版社 2006[38][美]X.帕帕斯数学的奇妙上海科技出版社 1999[39][美]X.帕帕斯数学走遍天涯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40][美]大卫.布拉特纳神奇的π汕头大学出版社 2003[41]张景中主编好玩的数学(注:共10本)科学出版社[42]张景中主编院士数学讲座专辑(注:共7本)[43]韩雪涛数学悖论与三次数学危机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6[44]韩雪涛从惊呀到思考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7[45]周述岐数学思想和数学哲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3[46]梁宗巨世界数学史(上)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1[47]杜瑞芝数学史辞典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0[48]王恩大,郭维亮主编数学教育辞典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0[49]郝宁湘数学历史文化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2[50]徐品方,张红数学符号史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6[51]沈康身数学的魅力(1-4)上海新书出版社 2006[52]刘培杰数学智力趣题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6[53]刘培杰数学奥林匹克与数学文化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6[54]欧阳维城寓言与数学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1[55]欧阳维城数学、科学与人文的共同基因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0[56]郑毓信数学文化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0[57]郑毓信数学教育哲学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0[58]郑毓信数学思维与数学方法论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0[59]张顺燕数学的源与流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60]张顺燕数学的美与理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61]张顺燕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应用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62]史树中诺贝尔奖经济学奖与数学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63]史树中数学与金融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64]淡祥柏数学与文史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65]李心灿当代数学大师北京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5[66]李心灿数坛英豪科学出版社 1989[67]张楚廷数学文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68]张楚廷数学方法论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9[69]王庚数学文化与数学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70]傅海伦传统文化与数学机械化科学出版社 2005[71]张维忠文化传统与数学教育现代化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72]丁石孙数学与教育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8[73]李浙生数学科学与辩证法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5[74]高隆昌数学及其认识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75]吴振奎数学的创造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76]盛立人社会科学中的数学科学出版社 2006[77]徐炎章,王剑峰敲开数学之门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3[78]邹瑾,杨国安开心数学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3[79]李蕊科学门——数学号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2002[80]陈敏寻找身边的科学——数学篇新疆人民出版社 2002[81]王志雄数学美食城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00[82]吴鹤龄娱乐数学经典名题科学出版社 2003[83]郭凯声等数学迷宫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5[84]葛帆数学的故事哈尔滨出版社 2007[85] 邱庆剑财富数学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86] 王之明数学是什么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3。
梁培基“泥腿子”数学家的幻方传奇作者:张盛秋来源:《中华儿女》2018年第11期在旅美数学家李学数2017年出版的著作《数学和数学家的故事》中,有一个章节用了整整40页专门介绍河南封丘农民梁培基。
写数学家的书为何会与农民扯上关联?原因其实很简单——这位农民几十年如一日疯狂研究的对象并非庄稼,而是数学——偏居于村野的梁培基,虽面朝黄土但心向数学,凭着对数学着魔般的热爱,他居然仅凭古老的算盘为计算工具,打破了组合数学研究中“幻方”的世界之最,并在《数学传播》《数学研究与评论》以及组合数学界的权威杂志加拿大温尼伯大学计算机系的JCMCC等国内外数学刊物上发表了几十篇论文,不得不令人称奇。
人的一生中会经历很多偶然,而某些偶然中,又似乎深藏着必然。
很多时候,不回头看一看,我们真的不知道它有多么奇妙。
梁培基虽自幼聪慧,尤其数学天分过人,但因家境贫寒,他仅读到初中二年级即回乡务农,成了一个地道农民。
上世纪80年代初,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买到一本冷门书,而这本书居然神奇地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那是1980年初夏,梁培基成为村办厂的一名采购员。
为此,他终于有机会离开他生活的小村走进郑州城里。
那天在完成采购工作后,他顺路拐进一家书店,准备给孩子们买点课外书辅导功课用。
他做梦也没想到,此次买回的一本书不但开阔了孩子们的眼界,还令他的人生大大地拐了个弯。
此后,他无法自拔地对迷宫般的数学幻方着了魔,开始几十年如一日如痴如醉的钻研。
那本具有魔力的书是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的《世界之最》,而令梁培基深陷其中的,则是书中介绍的奇妙的双重幻方。
双重幻方,因各线积和都相等而表现出一种双重的美妙,早已引起世界上很多数学研究者的兴趣。
在那本书中,收录有美国数学家霍纳(W.Horner)1955年创造出的8阶双重幻方——这是由64个数字组成的“方阵”,无论是按横方向、竖方向,还是按对角线方向,每组8个数之和均为840,其积也相等,均为2058068231856000。
数学和数学家的故事摘抄1、数学家的故事——苏步青苏步青1902年9月出生在浙江省平阳县的一个山村里。
虽然家境清贫,可他父母省吃俭用,拼死拼活也要供他上学。
他在读初中时,对数学并不感兴趣,觉得数学太简单,一学就懂。
可是,后来的一堂数学课影响了他一生的道路。
那是苏步青上初三时,他就读浙江省六十中来了一位刚从东京留学归来的教数学课的杨老师。
第一堂课杨老师没有讲数学,而是讲故事。
他说:“当今世界,弱肉强食,世界列强依仗船坚炮利,都想蚕食瓜分中国。
中华亡国灭种的危险迫在眉睫,振兴科学,发展实业,救亡图存,在此一举。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有责任。
”他旁征博引,讲述了数学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这堂课的最后一句话是:“为了救亡图存,必须振兴科学。
数学是科学的开路先锋,为了发展科学,必须学好数学。
”苏步青一生不知听过多少堂课,但这一堂课使他终身难忘。
杨老师的课深深地打动了他,给他的思想注入了新的兴奋剂。
读书,不仅为了摆脱个人困境,而是要拯救中国广大的苦难民众;读书,不仅是为了个人找出路,而是为中华民族求新生。
当天晚上,苏步青辗转反侧,彻夜难眠。
在杨老师的影响下,苏步青的兴趣从文学转向了数学,并从此立下了“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的座右铭。
一迷上数学,不管是酷暑隆冬,霜晨雪夜,苏步青只知道读书、思考、解题、演算,4年中演算了上万道数学习题。
现在温州一中(即当时省立十中)还珍藏着苏步青一本几何练习薄,用毛笔书写,工工整整。
中学毕业时,苏步青门门功课都在90分以上。
17岁时,苏步青赴日留学,并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东京高等工业学校,在那里他如饥似渴地学习着。
为国争光的信念驱使苏步青较早地进入了数学的研究领域,在完成学业的同时,写了30多篇论文,在微分几何方面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并于1931年获得理学博士学位。
获得博士之前,苏步青已在日本帝国大学数学系当讲师,正当日本一个大学准备聘他去任待遇优厚的副教授时,苏步青却决定回国,回到抚育他成长的祖任教。
读数学和数学家的故事有感
在阅读了《数学和数学家的故事》这本书之后,我深深地被其中的故事和人物所吸引。
这本书以丰富的历史细节和生动的人物描绘,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壮丽的数学发展画卷。
读完这本书,我对数学有了更深的理解,也对那些为数学事业付出巨大努力的数学家们产生了深深的敬意。
书中那些数学家的故事让我感受到了他们的坚韧和毅力。
他们面对困难和挫折,从未放弃对真理的追求。
他们的精神让我深深感动,也让我明白了,数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精神,一种追求真理、挑战未知的精神。
我被那些伟大的数学家的创新精神所折服。
他们敢于挑战权威,敢于挑战未知领域,他们的勇气和智慧为数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们的故事让我明白,只有勇于探索,才能发现新的知识,才能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阅读这本书,我不仅学到了数学知识,更学到了人生的智慧。
它让我明白,成功需要努力,需要坚持,需要勇气,需要创新。
这些品质不仅适用于数学领域,也适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然而,书中也有一些令人遗憾的故事,这些故事让我看到了数学研究的艰难和困苦。
这些故事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学术环境,更加明白每一个知识的进步都是无数人付出努力的结果。
总的来说,这本书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书籍,它不仅让我了解了数学的历史和发展,更让我感受到了那些为数学事业付出巨大努力
的数学家们的精神。
我相信,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会将这种精神发扬光大,为人类文明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希望每个读者在阅读这本书后,都能对数学有更深的理解,对数学家有更深的敬意,也能从他们身上学到更多的品质和精神,这些品质和精神将引导我们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七年级数学家的故事
《七年级数学家的故事》
嘿,大家好呀!今天我来讲讲我们七年级的数学家的故事。
在我们七年级,有个同学叫小李,他呀,对数学那可是痴迷得不行。
有一次上数学课,老师出了一道特别难的题,说谁要是能解出来就奖励一个小礼物。
大家都愁眉苦脸的,不知道该从哪儿下手。
只见小李同学眼睛放光,就像看到了宝贝似的。
他立马拿起笔,在草稿纸上不停地写写算算。
我们都在旁边小声嘀咕,觉得这题太难了根本没希望。
可小李完全不理会我们,就一个人在那儿专注地思考着。
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大喊一声:“我知道啦!”那声音,把我们都吓了一跳。
然后他就兴奋地跑上讲台,给老师讲他的解题思路。
老师听完后,脸上露出了笑容,直夸他厉害。
小李呢,得意洋洋地拿着老师给的小礼物,回到座位上还冲我们做鬼脸。
从那以后,小李就成了我们班的数学小明星。
每次有数学难题,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
而且呀,小李不仅自己数学好,还特别乐意帮助其他同学。
谁要是有不懂的数学问题问他,他总是会耐心地讲解,直到对方明白为止。
他常说:“大家一起学好数学才更有意思嘛!”就这样,在他的带动下,我们班好多同学都对数学越来越感兴趣了。
七年级的时光里,因为有了小李这个数学家,让我们的学习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他对数学的热爱和执着,也感染着我们每一个人。
我们都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小李一定会在数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取得更大的成就!哈哈,这就是我们七年级数学家的有趣故事啦!。
李学数的句关资料将其简介及争要事迹整理成500字
左右的文章
李学数,又名李信明,1945年出生于新加坡,毕业于南洋大学数学系,留学加拿大缅尼多巴大学,获得数学硕士学位。
1973年起在法国南巴黎大学从事7年半研究工作。
后到哥伦比亚大学攻读计算机硕士学位,1984年获得史蒂文斯理工大学数学博士学位。
现为美国圣何塞州立大学计算机系退休教授,发表多篇论文。
喜读中国史及文学名著。
写过很多数学普及文章,《数学和数学家的故事》是其代表作。
著有《代数趣谈》、《级数趣谈》、《天鹅座X—1868星球历险记》、《代数的用处》、《奇妙的自然数》、《从日本的猜想游戏谈到奇妙的数字“黑洞”》等儿童科普读物和科学幻想故事多种。
其系列丛书《数学和数学家的故事》是一部具有一定规模的科普著作。
相对于目前华人的同类作品,该作品内容更加丰富、语句更为生动、视角更为新颖。
作者李学数以深厚的功力,广博的知识,将一般人认为枯燥的数学问题,深入浅出、趣味盎然地展现出来。
该书是华人科普书中一部可以流传的佳作。
该书目录包括:数学和数学家的故事(1)一、我是李学数二、访李信明教授三、希腊邮票上的数学定理和中国的“商高定理”四、级数趣谈五、代数趣谈六、趣味的素数七、悬赏十万马克求解的数学问题八、卓越的女数学家苏菲·柯瓦列夫斯基九、挪威天才数学家阿贝尔十、地图四色问题。
数学家的小故事及启示
《数学家的小故事及启示》
嘿,今儿咱来讲讲数学家的小故事哈。
先来说说高斯,这可是个超级厉害的人物哟!据说他小时候上学,老师出了一道题,让大家算从 1 加到 100 等于多少。
其他小朋友还在那儿吭哧吭哧地一个数一个数加呢,高斯可好,小脑袋瓜一转,就得出答案啦!他发现首尾相加都等于 101 呀,这样一共有 50 对,答案不就出来了嘛,5050!这可把老师惊得下巴都快掉了。
你说这高斯是不是牛得很呐!从这故事咱能得到啥启示呢?那就是要善于观察和思考呀,别死脑筋地蛮干。
还有那个陈景润,他呀,对数学那叫一个痴迷。
整天就钻在那些数学题里,简直像着了魔似的。
据说他走路都在想题,有次还撞到了电线杆子上,哈哈!他为了证明哥德巴赫猜想,那是没日没夜地研究啊。
虽然过程很艰难,但他就是不放弃。
这告诉咱啥呢?就是要有执着的精神呀,认定了目标就往前冲,别轻易被困难打倒。
数学家们的故事真是太有意思啦!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努力,为数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我们虽然不一定能成为像他们那样伟大的数学家,但可以学习他们的精神呀。
遇到问题别退缩,多想想办法,就像高斯一样;认定了目标就坚持下去,像陈景润一样。
哎呀呀,说了这么多,咱也得好好琢磨琢磨这些数学家的小故事,让自己也变得更聪明、更有毅力。
以后遇到啥难题,咱也能像他们似的,脑筋一转,说不定就找到解决办法啦!嘿嘿,希望咱都能从这些故事里收获多多,让自己的人生也能像数学家们的成就一样精彩哟!
怎么样,这些数学家的小故事是不是挺有趣又挺有启发的呀?咱可得好好记住,时不时拿出来回味回味呢!。
出版说明本书作者李信明教授,笔名李学数,青少年时代在新加坡读书,毕业于新加坡南洋大学数学系,继而赴加拿大、法国、美国深造,此后在美国大学数学系任教。
李信明教授热心数学普及工作,为香港广角镜出版社撰写《数学和数学家的故事》,自 80 年代初至今陆续出版七集。
由于内容丰富,讲述形式生动、多样,深入浅出,富有趣味性,深受读者欢迎,现已发行到第四版。
为满足大陆读者的需要,我们现在出版《数学和数学家的故事》一书的简化字版本。
简化字版本分为四集,由于篇幅的限制,内容包括原书前七集,并稍作删节。
原书注意介绍数学的新发展,但完稿时间距今已逾十数年,在此期间数学取得了进一步的巨大发展,如费马大定理(一个困惑了世间智者 358 年的谜)在 1995 年被证明。
这一类新发展原书不可能提及。
简化字版按原书付印,我们希望,在今后适当的时机出版增订版本。
古代巴比伦人的数学成就灿烂的古巴比伦文化发源于现在土耳其境内的底格里斯河(Tigris)和幼发拉底河(Euphrates),向东南方流入波斯湾。
河流经过现在的叙利亚和伊拉克。
5000 多年前这两河流域称为“米索不达米亚”(Mesopotamia)的地方,就有具有高文化水平的巴比伦民族在这里生活。
巴比伦人建立的巴比伦国在古代曾经非常强盛,它的国王曾建立令后人惊异的著名古代七大奇迹之一——空中花园。
现在我们生活的“星期制度”是源于古代巴比伦。
巴比伦人把 1 年分为 12 个月,7 天组成一个星期,一个星期的最后一天减少工作,用来举行宗教礼拜,称为安息日——这就是我们现在的礼拜日。
我们现在 1 天有24 小时,1 小时有 60 分,1 分有 60 秒这种时间分法就是巴比伦人创立的。
在数学上把圆分成 360 度,1 度有60 分这类 60 进位制的角度衡量也是巴比伦人的贡献。
古代巴比伦人的书写工具是很奇特的,他们利用到处可见的粘泥,制成一块块长方薄饼,这就是他们的“纸”。
然后用一端磨尖的金属棒当“笔”写成了“楔形文字”(cuneiform),形成泥板书。
《数学和数学家的故事》(李学数着)内容简介:本书记录了国内外许多知名数学家的故事,通俗易懂又励志。
推荐理由:如果想了解数学和数学家的故事,这是一本不错的科普读物。
(顾文琴老师推荐),是真善美。
争锋。
《我身边的数学:巧破谜案》((英)文迪·克莱姆森(英)大卫·克莱姆森(英)凯·浦瑞切德(英)艾里森·琼斯译者:宋雪梅内容简介:本书通过一桩桩谜案引领读者运用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去解密,内容比较宽泛,,发散性很强,给的条件基本没有约束,典型的西方式教育。
能极大地提高数学学习兴趣。
推荐理由:数学知识在人们的生活中是相当重要的--当我们玩游戏、骑自行车和去购物的时候,随时随地都要用到数学知识!每个人在工作中都要用到数学知识。
你大概意识不到,甚至侦探们都要使用数学知识来侦破案件。
读一读这本书吧!你将有机会利用生活中真实的数据以及侦探和法医们在工作中常碰到的实际情况来尝试着进行各种丰富多彩、趣味十足的活动。
展示一下你的数学技巧,体验一下破案的真实感觉吧!这本书浅显易懂,你快来看看里面到底讲了些什么吧!(黄培文老师推荐)《无穷的玩艺:数学的探索与旅行》(数学科学文化理念传播丛书)作者:(匈牙利)路沙·彼得译者:朱梧槚袁相碗等,趣味盎然。
(《给讨厌数学的人———数学的奥秘与生活》它是由日本的小室直树(日本当代全方位思想大师,研究范围涉及经济、数理、文学等不同学术领域,现任职于哈佛大学研究所。
)所着,由哈尔滨出版社出版。
推荐理由:这不是教你如何学数学,而是一本让你知道数学重要性的经典着作。
本书通过作者丰富的学识和精妙的剖析,从宗教、神学、历史等层面,通透地介绍了数学的渊源和影响,更进一步说明它对近代经济和日常生活起到的作用。
该书少有涉及到高深的数学公式等,大多是形式逻辑的内容,其涉及的领域主要包括逻辑、宗教、政治、历史、探险、法律、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哲学、经济学等,作者利用数学之高妙的逻辑性深入浅出地打通这些领域的筋骨,弃异求同,使读者能在读过此书后深刻体悟出数学的在现实世界的威力及其内在的美。
数学家故事5篇精选荟萃 - 5068儿童网数学是需要人持之以恒的探索和不畏困难的突破才能形成属于自己个人的体系,这是一个美妙而奇特的世界。
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数学家故事5篇精选荟萃,供大家参考。
数学家故事5篇精选荟萃1贝叶斯贝叶斯提供了关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最重要的工具之一。
这个工具让我们对概率的研究能够进行更加艰巨的探索。
如果我们知道一个事件发生的内在机制,那么我们计算着事件的概率是非常简单的。
用基本的计算,我们能算出打扑克梭哈时,得到同花顺的概率,或者扔硬币时,连续5次都是正面的概率,再或者彩票中奖的概率。
但更多时候,我们更关心把上述问题反过来的情况。
我们不去计算基于知道发生机制的事件的概率,而是基于观察到的现象,想得到和了解不知道发生机制的事件的发生的可能性。
我们需要了解在一些情况下基于观测现象背后的关联性。
比如医学(如果检测为阳性,患病的可能有多大?)、比如社会科学(基于历史数据,最好的解释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关系的模型是什么?)、比如日常生活(如果女孩同意和我去另外一家酒吧,他对我有意思的可能性有多大?)。
贝叶斯定理提供了一个形式化的工具,让我们能回答这些问题。
当一种事情已经发生的条件下,定理让我们能计算这样的概率,当特定事件发生时,鉴于观测结果,基于我们把观测结果纳入特定事件看是否发生,这样能同时得到先前事件在特定事件下发生的可能性。
贝叶斯定理是一个分析信息缘由的强大工具,它还是整个统计学思想的底层框架。
数学家故事5篇精选荟萃2开普勒开普勒是一位天才的几何学家,他把他的数学能力强化了人们对太阳系的认识。
开普勒曾经是伟大的天文观测家的第谷·布拉赫助手,而布拉赫拥有一些在当时最细致的行星运动的记录资料。
通过分析这些资料,开普勒能够确定和改进哥白尼的太阳系观点:行星围着太阳转,而转动的时间是基于椭圆形状的行星轨道用并用精确定义的数学定律来描述的。
开普勒定律是一个伟大发现,因为它是对物理过程精确且简洁描述。
数学和数学家的故事一数学的发源地:古希腊华人中最杰出的数学家陈省身最近去世了。
在弥留之际,他一直在说:"送我去希腊。
"就像麦加是伊斯兰的圣地,恒河是佛教徒心中的圣地一样,数学家和哲学家心中的圣地就是希腊。
古希腊群星璀璨,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阿基米德这样的博学而又智慧的大家让其它民族望尘莫及。
有记载第一位哲学家和数学家是泰勒斯,哲学是从泰勒斯开始的,他预言过一次日蚀,所以我们就很幸运地能够根据这件事实来断定他的年代;据天文学家说,这次日蚀出现于公元前585年。
他第一次证明了在圆上,直径所对应的圆周角是90度,这也标志这几何学的诞生和证明的开始。
希腊人中能产生那么多哲学家和数学家,几乎可以肯定的是那里的公民有辩论的自由,他们崇尚逻辑思维而不是崇尚武力。
毕达哥拉斯算是希腊数学家中的一个杰出的人物,他创立的有理数的概念至今对于一些受过高等教育的中国人还是一个难的东西。
说它难,其实不难,关键是学习知识太功利,彻底搞清这个概念远远比背诵一段政治容易。
我上【高等数学】课时,几乎年年有人问我:"老师,学习这个有什么用?"希腊的欧几里德碰到谁问他这个问题,从兜里拿出一个硬币,告诉仆人:"把这个硬币给他,他问学几何有什么用,学几何不能赚钱,让他拿这个硬币走吧!"毕达哥拉斯是历史上最有趣味而又最难理解的人物之一。
不仅关于他的传说几乎是一堆难分难解的真理与荒诞的混合,而且即使是在这些传说的最单纯最少争论的形式里,它们也向我们提供了一种最奇特的心理学。
他建立了一种宗教,主要的教义是灵魂的轮回和吃豆子的罪恶性。
他的宗教体现为一种宗教团体,这一教团到处取得了对于国家的控制权并建立起一套圣人的统治。
但是未经改过自新的人渴望着吃豆子,于是就迟早都反叛起来了。
毕达哥拉斯教派有一些规矩是:1.禁食豆子。
2.东西落下了,不要拣起来。
3.不要去碰白公鸡。
4.不要擘开面包。
5.不要迈过门闩。
《数学和数学家的故事》(李学数着)
内容简介:本书记录了国内外许多知名数学家的故事,通俗易懂又励志。
推荐理由:如果想了解数学和数学家的故事,这是一本不错的科普读物。
(顾文琴老师推荐)
,是真善美。
争锋。
《我身边的数学:巧破谜案》((英)文迪·克莱姆森(英)大卫·克莱姆森(英)凯·浦瑞切德(英)艾里森·琼斯译者:宋雪梅
内容简介:本书通过一桩桩谜案引领读者运用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去解密,内容比较宽泛,,发散性很强,给的条件基本没有约束,典型的西方式教育。
能极大地提高数学学习兴趣。
推荐理由:数学知识在人们的生活中是相当重要的--当我们玩游戏、骑自行车和去购物的时候,随时随地都要用到数学知识!每个人在工作中都要用到数学知识。
你大概意识不到,甚至侦探们都要使用数学知识来侦破案件。
读
一读这本书吧!你将有机会利用生活中真实的数据以及侦探和法医们在工作中常碰到的实际情况来尝试着进行各种丰富多彩、趣味十足的活动。
展示一下你的数学技巧,体验一下破案的真实感觉吧!这本书浅显易懂,你快来看看里面到底讲了些什么吧!
(黄培文老师推荐)
《无穷的玩艺:数学的探索与旅行》(数学科学文化理念传播丛书)作者:(匈牙利)路沙·彼得译者:朱梧槚袁相碗等
,趣味盎然。
(
《给讨厌数学的人———数学的奥秘与生活》
它是由日本的小室直树(日本当代全方位思想大师,研究范围涉及经济、数理、文学等不同学术领域,现任职于哈佛大学研究所。
)所着,由哈尔滨出版社出版。
推荐理由:这不是教你如何学数学,而是一本让你知道数学重要性的经典着作。
本书通过作者丰富的学识和精妙的剖析,从宗教、神学、历史等层面,通透地介绍了数学的渊源和影响,更进一步说明它对近代经济和日常生
活起到的作用。
该书少有涉及到高深的数学公式等,大多是形式逻辑的内容,其涉及的领域主要包括逻辑、宗教、政治、历史、探险、法律、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哲学、经济学等,作者利用数学之高妙的逻辑性深入浅出地打通这些领域的筋骨,弃异求同,使读者能在读过此书后深刻体悟出数学的在现实世界的威力及其内在的美。
更关键的是,能化解“数学恐惧情结”,让讨厌数学的人也爱上数学,重拾学习数学的信心。
因为数学就是“神的逻辑”!
(曹洪老师推荐)
楼主是希望对数学感兴趣的话,那么我推荐你一本书,题目叫《从毕达哥拉斯到怀尔斯》
不想去复制书的简介了,那些一百度就都有了
我印象中这本书是讲费马大定理的出现以及在20世纪末被怀尔斯用惊天地泣鬼神的方式证明完毕等等的一些事情。
我是数学专业的,可以说已经十分厌倦数学了,但是这本书还是让我饶有趣味的读完了,并且第一次感到数学是如此有趣...希望楼主能喜欢
错在哪里
有一本数学书叫怎样解题是数学大师波利亚着的,我以前数学不太好,上了大学以后看了这本书。
感觉受益匪浅,解题思路开阔了很多。
有时间你看看吧,网上能下载。
但要经常看才行,写一些阅读笔记就更好了。
我现在是个数学老师。
你不必担心看不懂,初中生也能看懂的,是科普读物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