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统计报表制度(2020)
- 格式:doc
- 大小:134.50 KB
- 文档页数:11
农村社会经济统计报表制度是为了获取、整理和分析农村社会经济数据而建立的一套规范。
该制度旨在提供全面、准确的农村社会经济信息,为政府决策、农村发展规划以及相关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以下是农村社会经济统计报表制度的主要内容和要点:
1.报表种类:根据统计需求,制定不同类型的报表,涵盖农村各个领域和方面的经济数据,
如农业生产、农民收入、农村就业、农村基础设施、农村社会保障等。
2.统计指标:明确各个报表所需要统计的指标和数据项,包括数量、金额、比例、增长率
等,以反映农村社会经济的各种情况和变化趋势。
3.报表填报:规定报表填报的时间、频率和责任部门,明确填报人员的职责和要求。
通常,
农村社会经济报表由地方政府、统计机构或农业部门负责收集、整理和报送。
4.数据采集:制定数据采集方法和调查问卷,组织人员对农村社会经济数据进行采集和调
查。
这可能包括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统计抽样等方法,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代表性。
5.数据处理和分析:收集到的数据经过处理和整理后,进行统计分析,并生成相应的报表
和统计指标。
这有助于了解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及时掌握动态变化。
6.数据发布与使用:将统计结果进行汇总和发布,使政府、企事业单位、学术界和公众能
够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以支持政策制定和决策参考。
农村社会经济统计报表制度的建立有助于提高农村社会经济数据的可靠性和权威性,为农村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推动农村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G县域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统计报表制度(简明版本)(2018年统计年报)国家统计局制定2018年10月本报表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七条规定: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调查所需的资料,不得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不得迟报、拒报统计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九条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本制度由国家统计局负责解释县域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统计报表制度(简明版本)- 1 -目录一、总说明 (2)二、报表目录 (3)三、调查表式 (4)四、主要指标解释 (6)- 2 -县域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统计报表制度(简明版本)一、总说明(一)统计目的为及时准确反映全国县域和农村社区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和规律,为各级政府制定县域社会经济发展政策和区域发展规划提供依据,为社会各界了解和参与县域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全面、系统的县域和农村社区社会经济信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制定本制度。
(二)统计内容本制度包括县(市)社会经济基本情况和乡(镇)社会经济基本情况。
县(市)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统计主要收集县(市)社会经济的年度基本统计资料;乡(镇)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统计主要收集乡(镇)社会经济的年度基本统计资料。
(三)统计对象县(市)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的统计对象,为辖区范围内除城区以外的全部县级行政单位(包括县、县级市、旗和辖区范围内有一个及以上乡(镇)的区)。
乡(镇)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的统计对象,为全国所有的乡、镇,以及县、县级市、旗所管辖的街道办事处和区级涉农街道办事处。
(四)统计方法县(市)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由各县级统计局按照所在地原则,根据本县(市)有关部门及其它专业统计资料整理填报本行政区的资料,有关部门或专业没有的指标进行现场调查收集取得。
xx县(市)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统计报表制度(20xx年统计年报)xxxxxxxxx20xx年11月目录一、总说明 (1)二、报表目录 (2)三、调查表式(一)县(市)社会经济基本情况表(G301—2表) (3)(二)县(市)社会经济基本情况有关指标表(G301—2F表) (9)(三)县级市社会经济基本情况补充资料(G301—3表) (12)四、附录(一)填报说明...............................................................................................................xxxx释.........................................................................................................xxxx照表 (29)一、总说明(一)为收集我省县(市)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为各级党委和政府制定国民经济区域发展战略,为社会各界参与和了解区域社会经济建设,提供全面、系统的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规模、结构和综合水平等基础情况方面的统计信息。
国家统计局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规定,制定了本报表制度。
根据国家统计报表制度的统一要求,结合我省实际情况,省统计局进行了补充和修订。
(二)本统计报表制度属于国家和省统计调查,调查内容包含地方政府和业务主管部门共同需要的基本统计指标。
各市、部门特殊需要的统计资料应通过市统计调查和部门统计调查收集,并尽量避免与全省统计调查重复。
本制度按所在原则根据同级各部门、系统现有的资料整理填报。
(三)本统计报表制度主要内容包括:县(市)社会经济基本情况表、县(市)社会经济基本情况有关指标表、县级市社会经济基本情况补充资料。
按照减轻基层负担的原则,能从省直部门、专业取材的指标不再下发各市,在此基础上,省制订县(市)社会经济基本情况有关指标表,作为县(市)社会经济基本情况表的基层报表。
村社会经济基本情况(试行)主要指标解释一、村社会经济基本情况行政村类型指填报本表的单位是村委会还是居委会,或者是具有村级行政管理职能的机构。
具有村级行政管理职能的机构指未设立村委会或居委会建制,但具有村一级行政管理职能的农、林、牧、渔场。
场村合一并已设立村委会的,按村委会填报,已设立居委会的,按居委会填报,村居合一按村填报。
地形地貌指本辖区内地理环境的主要特征。
地势分为平原、丘陵、山区。
平原指起伏小,海拔较低的广大平地,包括平川、平坝、湖区和牧区的草原等;丘陵指小山连绵成片的地区,包括半山区、近山、浅丘等;山区指多山的地区,包括牧区草山。
如果本辖区内有多种地理特征,按照面积较大的地理特征进行填报。
少数民族聚居村指本村辖区内的少数民族人口(户籍人口)数占全村人口(户籍人口)总数达到30%及以上的村。
少数民族是指汉族以外的民族。
村内少数民族人口包括全村除汉族人口以外的所有的少数民族人口。
进村主要道路路面状况指村外通达到本村村委会驻地的主要道路路面铺设的材料品质状况。
路面状况包括柏油、水泥、沙石、砖石板及其他路面。
如果村外通达本村村委会驻地的道路多于一条,按道路等级最高的路面状况填写。
村内主要道路路面状况指本村地域内的主要道路,如通向各自然村的道路,村中心和主要聚居点的道路路面铺设的材料品质状况。
路面状况包括柏油、水泥、沙石、砖石板及其他路面。
不包括国道、省道等进村公路在本村地域内的路段。
村内主要道路修建主要资金来源指本村地域内的主要道路修建的主要资金来源,资金来源包括政府、村集体、村民自筹及其他,如果都有按总额最大的来源填报。
生活垃圾集中处理指本村地域内有垃圾处理设施进行生活垃圾集中处理,或者虽然没有垃圾处理设施,但是对生活垃圾实行统一集中清运处理。
生活垃圾集中处理主要资金来源指本村地域内建设生活垃圾清运处理设施或设备的主要资金来源。
资金来源包括政府、村集体、村民自筹及其他,如果都有按总额最大的来源填报。
深圳市统计局关于布置2023年统计年报和2024年定期统计报表制度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深圳市统计局•【公布日期】2023.11.29•【字号】深统规〔2023〕1号•【施行日期】2023.12.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法正文深圳市统计局关于布置2023年统计年报和2024年定期统计报表制度的通知深统规〔2023〕1号各区(大鹏新区、深汕特别合作区)统计局,市直各有关部门,各有关驻深单位,各有关企事业单位:为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反映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做好国民经济和社会统计年报及定期报表工作,按照国家统计局2023年统计年报和2024年定期统计报表制度相关通知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了深圳市2023年统计年报和2024年定期统计报表制度。
现将深圳市2023年统计年报和2024年定期统计报表制度主要修订内容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各级统计机构、相关部门要严格贯彻执行各项统计调查制度,切实维护统计制度的严肃性,确保调查对象、统计人员严格按照统计调查制度规定填报、审核、验收数据,及时反馈制度执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要强化统计调查全过程质量控制,加强对各项统计调查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坚决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确保统计数据真实准确完整及时。
要围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工作实际,统筹谋划统计调查工作,积极开展统计监测分析,为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统计保障。
本通知自2023年12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5年1月31日。
深圳市统计局2023年11月29日附件2023年统计年报和2024年定期统计报表制度主要修订内容一、总体说明(一)本文未提及修订内容的各项报表制度继续执行,所列文号改为“国统字〔2023〕88号”。
(二)《一套表统计调查制度》中已纳入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方案的2023年统计年报,免报。
(三)各制度报表时间根据国家法定节假日安排适当调整。
○J调查单位基本情况统计报表制度(简明版本)(2019年统计年报和2020年定期统计报表)国家统计局制定2019年11月本报表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七条规定: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及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调查所需的资料,不得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不得迟报、拒报统计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九条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本制度由国家统计局负责解释。
调查单位基本情况统计报表制度(简明版本)- 1 -目录一、总说明..................................................................... - 2 -二、报表目录.................................................................... - 4 -三、综合表式.................................................................... - 5 -四、指标解释.................................................................... - 6 -- 2 -调查单位基本情况统计报表制度(简明版本)一、总说明(一)为全面了解和反映规模以上工业、有资质的建筑业、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有开发经营活动的全部房地产开发经营业、规模以上服务业和其他有5000万元以上在建项目的法人单位的基本情况,及时维护更新全国基本单位名录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制定本制度。
(二)统计范围规模以上工业、有资质的建筑业、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有开发经营活动的全部房地产开发经营业、规模以上服务业、其他有5000万元以上在建项目的法人单位。
(管理制度)农村经营管理情况统计报表制度农村经营管理情况统计报表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批准2009年7月本报表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七条规定:国家机关、企业事业组织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调查所需的资料,不得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不得迟报、拒报统计资料。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和公民有义务如实提供国家统计调查所需要的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十五条规定:统计机构、统计人员对在统计调查中知悉的统计调查对象的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
组织单位名称网址用户名密码技术服务电话陇西县281104u1351920532-85930769乡镇级两年度的数据都要目录一、总说明4二、报表目录4三、调查表式7(一)农村经济基本情况统计表(农市经年综5表) (7)(二)农村经济收益分配统计表(农市经年综1表) (9)(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及管理情况统计表(农市经年综8表) (11)(四)农民专业合作社情况统计表(农市经年综11表) (14)(五)村集体经济组织收益分配统计表(农市经年综6表) (17)(六)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负债情况统计表(农市经年综7表) (19)(七)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管理情况统计表(农市经年综9表)21(八)农民负担情况统计表(农市经年综2表) (22)(九)农经机构队伍情况统计表(农市经年综10表)24(十)农村经营管理情况季报26四、主要指标解释28五、主要数据的收集方法和应注意主要问题59一、总说明(一)统计目的为真实反映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了解农村双层经营体制运行状况,为科学制定农村经济政策、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提供参考依据,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调查制度要求和农村经营管理工作实际需要,特制定本报表制度。
(二)统计对象和范围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所属(或所辖)经营单位、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基本经济情况和省以下各级农村经营管理机构的主要工作情况。
( 规章制度)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编号:YB-BH-0245562020统计报表管理制度2020 statistical report management system2020统计报表管理制度为加强全局统计工作,强化统计职能,发挥统计在各项工作中的作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上级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一、立足现有条件,切实加强统计现代化建设,逐步实现统计工作规范化,统计调查科学化,统计计算和输出处理现代化,统计服务优质化。
二、各职能部门要加强统计基础工作,不断建立健全各自原始记录、统计台账和统计资料管理及归档制度,为保证统计数据准确可靠奠定基础。
三、各单位要有明确的统计工作人员。
其基本职责是:(一)组织协调本局相关统计人员,认真贯彻《统计法》,执行和落实统计调查任务。
(二)组织协调本单位承担的统计工作,负责统计报表的催报、送审和报送工作。
(三)在工作范围内依法独立行使统计调查权、统计报告权和统计监督权。
(四)熟悉统计分类、指标含意、计算方法、统计编码,负责对本人承担统计工作的咨询、指导。
(五)开展统计分析,为上级提供有决策依据的统计资料。
四、各单位要认真贯彻执行上级制定的统计报表制度和统计标准,准确、及时地完成上级安排的各项统计报表上报和统计分析任务,不得虚报、漏报、瞒报、迟报、拒报。
五、凡属上级下达的临时性统计任务,由对口单位按照上级要求和统一标准,按时、按质搜集和整理、提供本单位基础数据。
六、本着减轻基层负担、减少工作环节和提高工作效率的原则,机关科室能够独立完成的统计任务,不再安排基层;通过电话能够了解的数据和情况,不再使用网络;通过网络可以上报下达的数据,不再使用纸张。
七、统计报表必须经过单位负责人核实,主管领导核准、签字后方能上报。
未经主管领导核准、签字,办公室不得加盖印章。
2024年统计报表制度一、目的1、全面运用各种统计调查方法,系统、准确、及时地反映公司各项工作基本情况,开展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为公司科学决策提供信息服务。
2、发挥统计监督作用。
二、统计信息网的构成1、综合统计(包括上级各种统计报表要求等)2、专业统计(包括工程统计、财务统计等)3、基层统计(包括上级各种统计报表及班组原始记录,如:工长日记、机械班组记录等)三、统计人员要求1、各部门应安排素质好、责任心强的员工担任(专职或兼职)统计人员。
统计人员应按“统计法”的要求,认真负责地搞好各项统计工作,并应加强学习,参加培训,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2、统计人员享有所辖范围内的统计调查权、统计报告权及统计监督权。
被调查部门和人员应积极协助统计人员工作,及时提供真实可靠的资料和情况。
3、各部门统计人员要保持相对稳定,以保证统计工作的正常进行和连续性。
四、统计报表与统计台账1、统计报表是各部门通过统计数字向上级机构报告本部门在生产、业务、经济等方面活动情况的主要形式。
各级领导及统计人员都应重视统计报表的填制与报送。
各部门领导对上报报表均要签名,以示负责。
2、上级布置本公司填报的统计调查表,由公司统计人员及时、准确地填制,送呈总经理签发。
个别由上级专业管理部门直接布置给本公司有关专业部门的调查表,由专业部门按上级要求填写,同时抄送公司统计人员一份备案,保证本公司统计资料的统一性与完整性。
3、本公司内部的全面性统计调查表,其内容包括上级要求的项目、本公司领导所需的系统性资料及有关部门所需的重要数据。
由公司统计人员统一制订表格、统一编号,经董事长审批后统一下达。
其他任何部门均不得向各自以外的部门制发统计调查表。
4、本公司的统计报表分年报、半年报、季报、月报及不定期一次性报表五种。
5、各部门务必按规定认真提供统计资料,不要虚报、瞒报、迟报,也不准随意修改统计资料。
各级统计人员收到下级统计人员的统计资料后,及时进行审核,如发现问题,及时责成有关统计人员予以核实、订正。
市县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统计报表制度—1—目录一、总说明 (2)二、报表目录 (3)三、调查表式1.市、县(市、区)社会经济基本情况表一(G301-1 表) (4)2.市、县(市、区)社会经济基本情况表二(G301-2 表) (15)3.县级市城区社会经济基本情况表(G301-3 表) (19)—2—市县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统计报表制度一、总说明《市县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统计报表制度》以收集我市、市(县)、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为目的,为党和政府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为社会各界参与和了解区域社会经济建设,提供全面、系统的区域经济发展规模、结构和综合水平等基础情况方面的统计信息。
填报要求:填报人应熟悉表中所列指标的统计范围、统计口径和计量单位及资料来源和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资料的收集和处理。
各地不得改变指标的口径、范围、计量单位、录入代号等。
表中指标计量单位为“万人”、“万人次”、“万平方米”,请保留 2 位小数,为“%”者或指数,请保留 1 位小数,其他不保留小数。
各地要加强资料审核和评估,对指标数据进行缺值检查、逻辑检查,并与上年数据进行对比,对异常值须进一步核实并作详细说明。
市县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统计报表制度—3—二、报表目录—4—市县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统计报表制度三、调查表式市、县(市、区)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综合表表号:G301-1表制表机关:国家统计局江苏省统计局文号:苏统 [2009]108 号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市、县(市、区)名称:批准文号:国统制[2009]90 号区划代码:□□□□□□2009年有效期至:2010年6月市县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统计报表制度—5—续表一—6—市县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统计报表制度续表二市县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统计报表制度—7—续表三—8—市县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统计报表制度续表四市县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统计报表制度—9—续表五—10—市县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统计报表制度续表六市县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统计报表制度—11—续表七—12—市县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统计报表制度续表八市县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统计报表制度—13—续表九—14—市县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统计报表制度续表十单位负责人:填表人:报出日期:2010 年月日市县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统计报表制度—15—市、县(市、区)社会经济基本情况表表号:G301-2表制表机关:国家统计局江苏省统计局文号:苏统 [2009]108 号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市、县(市、区)名称:批准文号:国统制[2009]90 号区划代码:□□□□□□2009年有效期至:2010年6月—16—市县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统计报表制度续表一市县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统计报表制度—17—续表二—18—市县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统计报表制度续表三单位负责人:填表人:报出日期:2010 年月日市县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统计报表制度—19—县级市城区社会经济基本情况表表号:G301-3表制表机关:国家统计局江苏省统计局文号:苏统 [2009]108 号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县级市名称:批准文号:国统制[2009]90 号区划代码:□□□□□□2009年有效期至:2010年6月—20—市县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统计报表制度续表一市县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统计报表制度—21—续表二注:表中“城区”为县级市政府所在的城关镇范围,资料来源需向各专业统计部门搜集。
城市和村镇统计报表制度都市(县城)和村镇建设统计报表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批准2020年月本报表制度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七条规定: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调查所需的资料,不得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不得迟报、拒报统计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九条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隐秘、商业隐秘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目录一、总说明 (3)二、第一部分都市(县城)建设统计报表 (5)三、第二部分村镇建设统计报表 (97)一、总说明一、为全面了解和把握全国都市、县城和村镇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和村镇住宅的情形,给各级政府制定政策、进行宏观治理提供依据,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规定,特制定本统计报表制度。
二、本报表制度属于部门统计调查。
调查内容包括住房城乡建设行业主管部门和地点政府共同的差不多需要。
地点专门需要的统计资料应通过地点统计调查或地点部门统计调查收集,同时统计调查的标准、口径等应与本报表制度一致。
三、本报表制度的内容本报表制度包含都市(县城)建设和村镇建设两部分内容。
都市(县城)建设部分的统计内容包括人口和建设用地、都市爱护建设资金收支、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固定资产投资、供水、节约用水、燃气、集中供热、轨道交通、道路桥梁、排水和污水处理、园林绿化、风景名胜区与市容环境卫生等方面;村镇建设部分的统计内容包括村镇建设差不多情形、规划治理、房屋建筑、市政公用设施投资和市政公用设施差不多情形等方面。
四、本报表制度执行范畴为所有的设市都市和县。
统计报表按城区、县城和建制镇(乡、农场等)分别上报。
1、设市都市城区包括:市本级(1)街道办事处所辖地域;(2)都市公共设施、居住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等连接到的其他镇(乡)地域;(3)常住人口在3000人以上独立的工矿区、开发区、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等专门区域。
2020年统计工作制度一、引言统计工作制度是为了规范统计活动、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保障统计信息真实性、准确性和及时性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统计工作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为了更好地发挥统计工作的作用,加强统计管理,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制定本制度。
二、统计工作原则1. 真实性原则:统计工作应当真实、准确地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发展变化情况,不得虚报、瞒报、漏报和拒报统计数据。
2. 客观性原则:统计工作应当客观、公正、中立,不受任何人为干扰,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3. 科学性原则:统计工作应当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建立健全统计调查体系,提高统计数据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4. 统一性原则:统计工作应当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确保统计数据的统一性和可比性。
5. 法治性原则:统计工作应当依法进行,依法设置统计调查项目、统计报表和统计标准,依法保障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及时性。
三、统计组织机构1. 国家统计局:负责全国统计工作的综合协调和监督管理,制定统计工作制度、统计标准和统计规范,组织实施全国统计调查,统一发布全国统计数据。
2. 地方各级统计局: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统计工作的组织管理和监督,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内的统计调查,收集、整理、提供和管理统计数据。
3. 部门统计机构:负责本部门统计工作的组织管理和监督,组织实施本部门统计调查,收集、整理、提供和管理统计数据。
4. 企事业单位统计机构:负责本单位统计工作的组织管理和监督,组织实施本单位统计调查,收集、整理、提供和管理统计数据。
四、统计调查制度1. 统计调查项目:根据国家统计工作需要,由国家统计局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报国务院审批。
2. 统计报表:根据统计调查项目,由国家统计局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报国务院审批。
3. 统计标准:由国家统计局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包括统计指标涵义、计算方法、分类目录、调查表式等。
○K社会综合统计报表制度(2019年统计年报)湖南省统计局制定2019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七条规定: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及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调查所需的资料,不得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不得迟报、拒报统计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九条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本制度由湖南省统计局负责目录一、总说明 (1)二、报表目录 (2)三、报表表式 (3)一、总说明(一)为监测湖南省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和民生改善情况,为政府管理部门宏观决策、政策制定以及社会发展规划编制提供统计依据,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制定本制度。
(二)本报表制度主要依据国家社会综合统计报表制度要求,结合省级社会统计工作日常需要而制定,各单位应按照制度统一规定的统计范围、计算方法、统计口径,资料来源,按时报送。
(三)本制度为年度报表,由省直相关部门负责填报,在对报表数据审核无误后,部门单位于年后的4月30日前以电子邮件或传真方式报送,统计公报于年后2月10日前以电子邮件或传真方式报送。
电子邮箱:hnskc@传真:82212236;电话;82212542、82212236;邮政编码:410011(四)本报表制度由湖南省统计局负责解释。
二、报表目录社会发展综合统计年报省级分组普通高等学校分学科情况表表号:湘K101-1表制定机关:湖南省统计局文号:湘统(2019)52号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批准文号:国统制(2019)174 号报送时间:年后4月30日报省统计局社科处;电子邮件:hnskc@;电话:82212542、82212236普通高等学校分类别教师情况(2018年)表号:湘K101-2表制定机关:湖南省统计局文号:湘统(2019)52号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批准文号:国统制(2019)174 号单位名称:湖南省教育厅 20 年有效期至:2020年6月填报单位负责人(签名):填报人:报送时间:年后4月30日报省统计局社科处;电子邮件:hnskc@;电话:82212542、82212236;传真:82212236普通高等学校、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教职工情况表号:湘K101-3表制定机关:湖南省统计局文号:湘统(2019)52号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批准文号:国统制(2019)174 号单位名称:湖南省教育厅 20 年有效期至:2020年6月填报单位负责人(签名):填报人:报送时间:年后4月30日报省统计局社科处;电子邮件:hnskc@;电话:82212542、82212236;传真:82212236中等职业教育分科专任教师和学生数表号:湘K101-4表制定机关:湖南省统计局文号:湘统(2019)52号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批准文号:国统制(2019)174 号单位名称:湖南省教育厅 20 年有效期至:2020年6月填报单位负责人(签名):填报人:报送时间:年后4月30日报省统计局社科处;电子邮件:hnskc@;电话:82212542、82212236;传真:82212236普通中学、小学按城乡和主办部门分组的情况(2018年)填报单位负责人(签名):填报人:报送时间:年后4月30日报省统计局社科处;电子邮件:hnskc@;电话:82212542、82212236;传真:82212236各级学校在校女学生和女教职工数表号:湘K101-5表制定机关:湖南省统计局文号:湘统(2019)52号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批准文号:国统制(2019)174 号单位名称:湖南省教育厅 20 年有效期至:2020年6月填报单位负责人(签名):填报人:报送时间:年后4月30日报省统计局社科处;电子邮件:hnskc@;电话:82212542、82212236;传真:82212236平均每万人口中在校学生表号:湘K101-6表制定机关:湖南省统计局文号:湘统(2019)52号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批准文号:国统制(2019)174 号单位名称:湖南省教育厅 20 年有效期至:2020年6月注: 1.本表未包括技工学校在校学生。
○G县域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统计报表制度(简明版本)(2019年统计年报)国家统计局制定2019年11月本报表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七条规定: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调查所需的资料,不得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不得迟报、拒报统计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九条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本制度由国家统计局负责解释县域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统计报表制度(简明版本)- 1 -目录一、总说明 (2)二、报表目录 (3)三、调查表式 (4)四、主要指标解释 (6)- 2 -县域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统计报表制度(简明版本)一、总说明(一)统计目的为及时准确反映全国县域和农村社区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和规律,为各级政府制定县域社会经济发展政策和区域发展规划提供依据,为社会各界了解和参与县域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全面、系统的县域和农村社区社会经济信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制定本制度。
(二)统计内容本制度包括县(市)社会经济基本情况和乡(镇)社会经济基本情况。
县(市)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统计主要收集县(市)社会经济的年度基本统计资料;乡(镇)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统计主要收集乡(镇)社会经济的年度基本统计资料。
(三)统计对象县(市)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的统计对象,为辖区范围内除城区以外的全部县级行政单位(包括县、县级市、旗和辖区范围内有一个及以上乡(镇)的区)。
乡(镇)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的统计对象,为全国所有的乡、镇涉农街道办事处。
(四)统计方法县(市)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由各县级统计局按照所在地原则,根据本县(市)有关部门及其它专业统计资料整理填报本行政区的资料,有关部门或专业没有的指标进行现场调查收集取得。
乡(镇)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由各乡(镇)按照所在地原则,通过台账和乡(镇)有关部门及其它专业统计资料填报本行政区的资料,有关部门或专业没有的指标进行现场调查收集取得。
本制度采用统一的统计分类标准和指标编码,各级统计机构必须严格执行。
(五)数据采集各县(市)、乡(镇)通过联网直报方式,严格按照本制度规定的调查内容、上报时间报送数据。
(六)数据发布按年度通过《中国县域统计年鉴》发布部分统计数据。
县域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统计报表制度(简明版本)- 3 -二、报表目录综合表式- 4 -县域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统计报表制度(简明版本)三、调查表式(发布数据综合表式)XXXX年县(市)社会经济主要指标北京市县域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统计报表制度(简明版本)- 5 - XXXX年乡镇主要指标- 6 -县域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统计报表制度(简明版本)四、主要指标解释县(市)社会经济基本情况行政区域面积指辖区内的全部陆地面积和水域面积。
包括耕地、荒山、荒地、山林、草原、滩涂、道路和建筑物占地等陆地面积,以及河流、湖泊、水库等水域面积。
乡指本辖区内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乡一级行政区划。
镇指本辖区内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镇一级行政区划。
户籍人口指年末户籍在本行政区域内的人口数,即公安部门户籍人口。
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指主要从事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人员。
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指主要从事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人员。
地区生产总值指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三次产业划分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三次产业的划分标准: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业)。
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不含开采专业及辅助活动),制造业(不含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第三产业即服务业,是指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第三产业包括: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以及农、林、牧、渔业中的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采矿业中的开采专业及辅助活动,制造业中的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指国家财政参与社会产品分配所取得的收入,是实现国家职能的财力保证。
主要包括:(1)各种税收:包括国内增值税、国内消费税、进口货物增值税和消费税、出口货物退增值税和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印花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车船税、船舶吨税、车辆购置税、关税、耕地占用税、契税、烟叶税等。
(2)非税收入:包括专项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和其他收入。
财政收入按现行分税制财政体制划分为中央本级收入和地方本级收入。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指国家财政将筹集起来的资金进行分配使用,以满足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需要的支出。
主要包括:一般公共服务、外交、国防、公共安全、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体育与传媒、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节能环保、城乡社区、农林水、交通运输、资源勘探信息等、商业服务业等、金融、救援其他地区、国土海洋气象等、住房保障、粮油物资储备、政府债务付息等方面的支出。
财政支出根据政府在经济和社会活动中的不同职权,划分为中央财政支出和地方财政支出。
住户储蓄存款余额指住户在某一时点上,在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本(人民币)、外币储蓄存款总额。
不包括住户的手存现金和工矿企业、部队、机关、团体等单位存款。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指年终时银行或其他信用机构根据必须归还的原则,按一定利率,为县域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统计报表制度(简明版本)- 7 -企业、个人等提供资金贷款的总额。
设施农业种植指利用特定的设施(连栋温室、日光温室),人为创造适用于作物生长的环境,以生产优质、高产、稳产的蔬菜、花卉、水果等农产品的一种环境可控制的种植活动,包括滴灌节水技术农业、现代灌溉设施农业和利用测土配方施肥、先进农业机械从事高技术、精细、科技、高效的农业活动;不包括仅提供大棚,无其他光照、保温、栽培、灌溉、施肥等技术措施的设施种植。
棉花产量按皮棉计算。
3公斤籽棉折1公斤皮棉。
不包括木棉。
油料产量指全部油料作物的生产量。
包括花生、油菜籽、芝麻、向日葵籽、胡麻籽(亚麻籽)和其他油料。
不包括大豆、木本油料和野生油料。
花生以带壳干花生计算。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工业法人企业。
固定电话用户指在电信运营企业营业网点办理开户登记手续并已接入固定电话网上的全部电话用户。
包括普通电话用户、公用电话用户、窄带综合业务数字网(N-ISDN)用户、智能网专用接入终端用户等。
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指学年开学后,在普通中学学习具有学籍的学生,包括留级生,不包括复读生和补习生。
普通中学在校学生包含初中和高中的学生、九年一贯制学校及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初中和高中阶段的在校学生。
小学在校学生指学年开学后,在小学学习具有学籍的学生,包括留级生,不包括复读生和补习生。
小学在校学生包含小学的学生、九年一贯制学校及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小学阶段的在校学生。
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指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年底的固定实有床位(非编制床位),包括正规床、简易床、监护床、正在消毒和修理床位、因扩建或大修而停用的床位,不包括产科新生儿床、接产室待产床、库存床、观察床、临时加床和病人家属陪侍床。
提供住宿的社会工作机构包括:养老机构、精神疾病服务机构、儿童福利和救助机构以及其他提供住宿机构。
(1)养老机构包括社会福利院、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机构、光荣院和养老公寓等其他养老机构。
A社会福利院:不以盈利为目的提供食宿的,主要以城市中无亲属子女赡养、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孤老、孤儿和残疾人为对象的综合性社会福利事业单位。
B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机构:已经在编办或者民政部门登记,为农村特困老年人等提供24小时集中居住和收留抚养照料服务的机构。
例如,已经登记注册的**农村敬老院、**五保之家、**托老所、**镇养老服务中心、**镇养老福利服务中心等。
C光荣院:收养照料孤老革命烈属或其他优抚对象安享晚年的机构。
D养老公寓等各类养老机构:指除了社会福利院、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机构、光荣院以外,在编办、民政或者工商部门办理了登记注册手续,为老年人提供24小时集中居住和照料服务的机构,例如**养老中心、**养老公寓、**颐养院等。
(2)精神疾病服务机构指社会福利医院。
社会福利医院:提供食宿的、不以盈利为目的、主要收治无亲属子女赡养、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的困难人群和低保对象中的智障和精神病人等的具有医疗机构资质的专门福利机构。
(3)儿童福利和救助机构包括儿童福利机构和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
- 8 -县域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统计报表制度(简明版本)A儿童福利机构:包括儿童福利院和设有儿童部的社会福利院等儿童福利机构。
B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对生活无着流浪乞讨未成年人实施救助,提供基本生活照料和教育、心理疏导、行为矫治等服务的专门机构。
(4)其他提供住宿机构包括生活无着人员救助管理站、安置农场、其他提供住宿机构。
A生活无着人员救助管理站:救助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的专门单位。
B安置农场:由民政部门管理、独立核算、企业化管理的农场(由救助类单位中的安置农场转移而来)。
C其他提供住宿机构:指上述之外不以盈利为目的、提供食宿的、具有收留抚养性质的社会福利机构。
提供住宿的社会工作机构床位指提供住宿的社会工作机构报告期末床位的实际收留抚养能力。
对于炕、通铺,以正常可容纳人员数量折算床位数。
县域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统计报表制度(简明版本)- 9 -乡(镇)社会经济基本情况行政区域面积指辖区内的全部陆地面积和水域面积。
包括耕地、荒山、荒地、山林、草原、滩涂、道路和建筑物占地等陆地面积,以及河流、湖泊、水库等水域面积。
居民委员会(社区)指根据宪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按城镇居住地区设立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村民委员会指经上级政府批准,在农村居住地区设立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户籍人口指年末户籍在本辖区的人口数,即公安部门户籍人口数。
工业企业指按行业划分标准为工业的企业单位。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
营业面积50平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指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的从事商品批发或者零售业务的商店或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