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中学语文基本语法学习知识(词性和句子成分)
- 格式:doc
- 大小:27.70 KB
- 文档页数:12
初中语文基本语法知识(词性与句子成分)【名词】就是表示人或事物名称得词。
名词可分为:1、个体名词,又叫可数名词。
如:(一本)书、(三朵)花、(五条)河。
2、集合名词,不能加个体量词,与集合量词或不定量词"对,批,部分,些"等搭配,如:(一对)夫妇、(一部分)船只、(一些)车辆。
3、专有名词,如:北京、天安门、孔子、长江。
4、时间名词,如:春天、上午、现在、立春、星期二、刚才。
处所名词,如:颐与园、商店、亚洲、北京、中国。
方位词,如:东、西、上、里、前、内。
名词得主要语法特点:(1)不能用"不"来否定,如不能说"不帽子"。
(2)在句中经常充当主语、宾语、定语。
时间与处所名词可以做状语,如:小李昨天迟到了。
(3)名词一般不能重叠,只有带有量词性质得名词才可以重叠,如:人、年、天。
【动词】就是表示人、事物得运动或相互作用得词(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得词)。
动词可分为:1.及物动词,能够带宾语得动词就是及物动词,如:吃、打、敲、写,它们得宾语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
也有一部分动词必须带宾语,如:费(劲)、顾全(大局)。
2.不及物动词,不可带宾语,如:咳嗽、休养、毕业。
3.心理活动动词。
这类动词可以受"很、太"一类程度副词得修饰。
如:爱,想,同意,赞成,怀疑。
4.判断动词。
最主要得就就是"就是",表示判断或肯定。
在表示判断时,"就是"后边得成分就是"判断宾语",例如:"我就是中国人。
"5.能愿动词,又叫助动词,表示行为状况得可能性或意愿性。
例如:能够、会、可以、应该。
6、趋向动词,表示趋向性得动作或动作得状态。
如:(坚持)下来,(搞)上去,(走)进。
动词得主要语法特征:(1)动词可受副词"不"、"没"得修饰。
语文语法知识由于语文是我们学习的基础学科之一,掌握好语文语法知识对我们的学习和日常应用都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句子成分、词性、时态和语态等几个方面,详细介绍语文语法知识。
一、句子成分句子是语言的基本单位,句子由多个成分构成。
常见的句子成分有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等。
1. 主语:主语是句子中的核心,并且往往与谓语动词是一致的。
例如:“小明跑步。
”中的“小明”就是主语。
2. 谓语:谓语是句子中的动作或状态,它是句子的核心成分。
例如:“小明跑步。
”中的“跑步”就是谓语。
3. 宾语:宾语是句子中动作的承受者或影响的对象,它通常是动词的直接对象或间接对象。
例如:“小明听音乐。
”中的“音乐”就是宾语。
4. 定语:定语可以修饰名词,限定或补充名词的意思。
例如:“红红的花朵。
”中的“红红的”就是定语。
5. 状语:状语是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地点、方式、原因、条件等的成分。
例如:“昨天上午,小明在公园里跑步。
”中的“昨天上午”和“在公园里”就分别是时间和地点的状语。
6. 补语:补语是对主语或宾语进行补充说明的成分。
例如:“她是一位画家。
”中的“一位画家”就是对主语“她”的补语。
二、词性词性是指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和所表示的意义。
中文中常见的词性有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连词和介词等。
1. 名词:名词主要用来表示人、事物、地点、时间等具体或抽象的事物。
例如:“桌子”、“学生”。
2. 动词:动词主要用来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状态等。
例如:“走”、“吃”。
3. 形容词:形容词用来描述名词的性质、特征等。
例如:“漂亮的”、“高大的”。
4. 副词:副词主要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等。
例如:“很快地”、“非常”。
5. 代词:代词用来指代名词,代替具体的人或事物。
例如:“他”、“这”。
6. 连词:连词用来连接词语、短语、句子等。
例如:“和”、“但是”。
7. 介词:介词主要用来表示时间、地点、原因、方式等关系。
中学汉语语法知识点总结一、字词类1. 名词名词是指人、事物、地点等的名称,它可以表示具体的人或事物,也可以表示抽象的概念。
名词有单数和复数形式,也有专有名词和普通名词的区别。
2. 代词代词是用来替代名词的词,分为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关系代词等。
3. 数词数词是用来表示数量的词,分为基数词和序数词,可以用来表示多少、第几等概念。
4. 形容词形容词是一种修饰名词和代词的词语,用来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等。
5. 副词副词是一种修饰动词、形容词、其他副词等的词语,用来表示时间、地点、程度、方式等。
6. 动词动词是表示行为、状态、变化的词语,是一种实词,可以进行词法变化。
7. 介词介词是一种用来引导名词、代词、动词等的词语,用以表示关系、方位、时间、手段等。
8. 连词连词是一种用来连接词语和句子的词语,分为并列连词、递进连词、选择连词、转折连词等。
9. 叹词叹词是一种表示感叹、赞美、羡慕等情感的词语,一般没有词法变化。
二、句子成分1. 主谓结构主谓结构是句子的核心部分,由主语和谓语构成,主语是句子的主要话题,谓语表示主语的动作或状态。
2. 宾语宾语是动词行为的对象,表示动作的承受者或影响对象。
3. 表语表语是用来补充说明主语的成分,一般跟在系动词后面。
4. 定语定语是用来修饰名词或代词的成分,可以位于名词的前面或后面。
5. 状语状语是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等的成分,用来表示时间、地点、原因、条件、方式等。
6. 主谓宾结构主谓宾结构是由主语、谓语和宾语构成,是最基本的简单句结构。
7. 主谓宾补结构主谓宾补结构是由主语、谓语、宾语和宾补构成,宾补是对宾语进行补充说明的成分。
8. 主谓双宾结构主谓双宾结构是由主语、谓语和两个宾语构成,一个表示直接宾语,一个表示间接宾语。
9. 谓宾补结构谓宾补结构是由谓语和宾语补语构成,用来补充说明宾语的状态或特点。
三、句型结构1. 主谓、主谓宾句型主谓句型和主谓宾句型是最基本的简单句结构,由主语、谓语构成,宾语可以有可以没有。
初中语文句子成分讲解一)知识要点1什么是句子句子是由词或词组构成的,是具有一定语调并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运用单位。
根据用途和语气,句子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根据结构可分为单句和复句。
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是单句,要给它划分成分。
2.句子成分的名称及符号名称: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符号:主语= 谓语-宾语~定语()状语[ ] 补语< >①句子的基本成分是:主语、谓语、宾语。
其余:定语、状语、补语。
补充成分是:定语、状语、补语。
状语:修饰谓语动词中心语,在前放置(一般是副词)。
定语:修饰名词中心语,在前放置(一般是形容词)。
补语:补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连带成分,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动作.行为的情况、结果、程度、趋向、时间、处所、数量、性状等。
例如:(1)广大人民干得〈热火朝天〉。
(2)他写的字比原来不是好〈一点,〉而是好得〈多〉。
②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之间可用‖划开。
3.(1)划分句子成分,首先要研究主语、谓语、宾语。
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
谓语:是陈述主语,说明主语的,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
宾语: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类问题。
句子一般有两种情况:写人、写物(写事、写物)。
分析句子时,首先判断是“写人”还是“写物”。
①.写人格式:“谁”+“干什么”(主语)(谓语)(宾语)例:杨亚‖写字主谓宾注意:处理复杂的单句时,要抓主干。
.例:一中的杨亚║在课桌上写着毛笔字。
主谓宾②.写物格式:“什么事”或“什么物”+“怎么样”(主语)(谓语、宾语)例:猫‖捉鱼主谓宾例:一只小猫‖在盆边捉了一条大鱼主谓宾注意:“是”为典型的动词,一般是“谓语”。
例如:他‖是学生主谓宾(2)划分句子成分,还要抓住枝干(定语、状语、补语)定语:在句子中起着修饰、限制主语或宾语中心语的作用。
状语:修饰、限制谓语中心语,一般在谓语中心语前面,有的在句子最前面,交待时间、地点、范围、情况等。
初中语法知识(1)——词类、短语、句子一、词类划分(一)实词:实词:是具有实在意义,而且可以单独充当句子成分的词。
1、名词:表示人或事物、时间、方位,在句子中常作主语、宾语,时间名词、处所名词可以作状语:例如:[今天]咱们开个会。
[屋里]他们几个正在开会呢。
能被数量词、不被副词修饰,指人的名词+们表示复数,不能重叠(重叠后成为量词性质。
如:人人、家家、年年、天天、队队,表示“每一”的意思。
)2、动词:在句子中常作谓语或谓语中心语,多数能带宾语;动词后面一般可以带“着、了、过”等,表示动态。
助(能愿)动词在句子中一般做状语、趋向动词可做补语。
他[能]来吗。
你现在[应该]做作业。
3、形容词:大部分都能作定语,也能作谓语或谓语中心词,有的可作状语、补语,不能带宾语。
多数可受程度副词“很、太、非常”等的修饰,并且都可以修饰名词性成分。
(激烈)的战争开始了。
你坐下来,[慢慢]说。
这花〈美丽〉。
他走得〈慢〉。
4、数词、量词:数词经常和量词组合,构成数量短语,充当定语或补语。
(万里)长城去。
〈一趟〉医院。
5、副词:限制、修饰动词、形容词。
副词都能作状语、补语。
6、代词:代词和它所代替的实词或短语的用法大致相当,就是说所代的词语能做什么句子成分,那个代词就能作什么成分。
7、象声词:模拟声音,可以作状语、定语、谓语、补语、独立语,主要作状语。
8、叹词: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独立性最强,一般不同别的词语发生结构关系,常作感叹词或独立成句。
所、时间、条件等。
介词不能单独做句子成分,总要组成介词短语,介词短语主要作状语,有的还可以做补语、定语。
例如:在阅览室看书对人民负责同他说话按客观规律办事比过去更好他[在家]休息 [沿着山路]往前走有很多[关于月亮]的传说大家反复研究了[对这个问题]的处理2、连词:连接词、短语、分句和句子,不能成为句子成分。
3、助词:附着在词或短语后面表示某种语法意义。
4、语气词:普通话中最基本的有六个:的、了、呢、吧、吗、啊。
初中语文知识点句子成分的划分句子成分是指句子中的各个部分,用于表示不同的语法功能。
常见的句子成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表语、定语、状语、补语和宾语补足语等。
1.主语:句子中表示动作的执行者或所指称的人或事物的名称。
一般位于句子的谓语之前。
例如:-李明学习很努力。
(主语:李明)-这本书很有趣。
(主语:这本书)2.谓语:句子中表示主语动作、状态或存在情况的部分。
一般是动词或动词词组。
例如:-他跑步去了操场。
(谓语:跑步去了)-她是一位医生。
(谓语:是)3.宾语:句子中表示谓语动作所作用的对象或承受动作的人或事物。
一般位于及物动词之后。
例如:-我吃了一个苹果。
(宾语:一个苹果)-她买了一本书。
(宾语:一本书)4.表语:句子中表示主语状态、性质或特征的部分。
一般位于系动词之后。
例如:-我很高兴。
(表语:高兴)-这本书看起来很有趣。
(表语:有趣)5.定语:句子中修饰名词或代词的成分,用来描述或限定名词的内容。
例如:-那个高个子男孩是我弟弟。
(定语:那个高个子)-我喜欢的那本书很有趣。
(定语:我喜欢的)6.状语:句子中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和整个句子的成分,表示程度、时间、地点、原因等意义。
例如:-他昨天去了图书馆。
(状语:昨天)-她慢慢地走进了房间。
(状语:慢慢地)7.补语:句子中用来补充说明主语或宾语的成分。
例如:-我们选他为队长。
(补语:队长)-这个问题对我来说很重要。
(补语:重要)8.宾语补足语:句子中用来补充说明宾语的成分,常常表示宾语的状态、特征等,多由形容词、名词、介词短语等充当。
例如:-我认为她很漂亮。
(宾语补足语:漂亮)-她被评为最佳运动员。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点讲解中学语文语法知识点是学习语文的基础,在初中阶段,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语法知识,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初中语文语法知识点的讲解。
一、词语的基本概念和分类1.词语的概念:词语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是表达意义的最小单位。
2.词的分类:(1)实词:表示具体事物、动作或状态的词,如:人、跑、高兴等。
(2)虚词:在句子中不能单独充当谓语的词,如:的、了、着等。
(3)词的构成:单字词和词组词。
二、句子成分1.主语和谓语:句子的两个最基本成分,主语是说话或动作的执行者,谓语是说话或动作。
2.宾语:接在及物动词后面,说明动作行为的对象。
3.定语:修饰名词或代词的成分。
4.状语: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名词的成分。
5.补语:补充说明主语或宾语的成分。
6.同位语:对名词或代词进行解释或补充说明的成分。
三、时态和语态1.时态: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包括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等。
2.语态:表示动作的主体与动作的关系,包括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
四、句式结构1.简单句:只有一个主语和一个谓语的句子。
2.并列句:由两个或多个简单句并列构成的句子。
3.复合句:由一个主句和一个或多个从句构成的句子。
4.主从复合句:含有一个主句和一个或多个从句的复合句。
5.简单句的变化:主语、谓语的省略、插入成分等。
五、修辞手法1.比喻:用其中一种事物代替另一种事物来进行比拟。
2.拟人: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生命的形象,使读者产生共鸣。
3.夸张:对事物进行过分的渲染和夸张,以强调其中一种效果。
4.排比:使用连续的同类词、短语或句子,增强语气效果。
5.对偶:修辞手法的一种,通过对称的语言结构表达相对或相似的意思。
六、修辞格1.重复:将同一词或同一句重复出现,起到强调的作用。
2.倒装:将句子中的主语和谓语换位,以产生特殊的语言效果。
3.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直接引用别人的话,可以使用引号括起来;间接引用别人的话,可以使用宾语从句的形式。
第一讲语法知识:词性、句子成分一、导入有一天,王二狗父亲的朋友来他家里做客,这位叔叔看到王二狗之后,笑着问他:“吃饭了吗你?”王二狗听后,说这位叔叔说错话了,应该是“你吃饭了吗?”你怎么想呢?二、词性1、词语词语是组成句子的重要成分。
词语的性质就是我们常说的词性,词性是划分词类别的依据。
通常,词语可以分为和两大类。
2、实词实词,指表示实在意义,能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的词语。
每一个实词都可以详细解说其词义。
六大实词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________: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1)人、事名词:(表示人)妈妈、学生、姑娘、娃娃……(表示具体的事物)牛排、蝈蝈、油画、书籍……(表示抽象的事物)文化、思想、精神、爱情、传统……(2)时间名词:春天、下午、未来、过去……(3)处所名词:山东、中国、亚洲……(4)_____________:上、下面、东、北方、里、外面、以上、之下……★名词的判断方法:2.________:表示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可能意愿等意义的词。
(1)动作动词:坐、念、唱、打……(2)心理活动动词:想、爱、恨、怕、希望……(3)________动词(表示指使、命令或请求):使、令、叫、让……(4)________动词:增加、缩小……(5)________动词:存在、出现……(6)________(助动词,通常要与动词连用):能、会、可以、愿……(7)________动词:来、去、上、进、出、回……(8)________动词:是★动词的判断方法:3.________: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状态等。
(1)表示事物形状的:圆润、方正、高、矮、……(2)表示事物性质的:聪明、漂亮、结实、金黄……(3)表示事物状态的:快、慢、……★形容词判断方法:4.________:表示数目(包括确数、概数、分数、倍数和序数)。
现代汉语的词可以分为12类。
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
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和叹词。
一.名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的实词。
如:"黄瓜、白菜、拖拉机、计算机"。
1、表示专用名称的叫做"专用名词",如"云南、上海、李白、白居易"。
2、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做"抽象名词",如"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友谊、方法"3、表示方位的叫做"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中""东""西""南""北""前面""后边""东边""南面""中间"等。
二.动词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
1、有的动词表示一般的动作,如"来、去、说、走、跑、学习、起飞、审查、认识"等。
2、有的动词表示心理活动,如"想、重视、注重、尊敬、了解、相信、佩服、惦念"等,这样的动词前面往往可以加上"很、十分"。
3、有的动词表示能够、愿意这些意思,叫做"能愿动词",它们是"能、要、应、肯、敢、得(dei)、能够、应该、应当、愿意、可以、可能、必须",这些能愿动词常常用在一般的动词前面,如"得去、能够做、可以考虑、愿意学习、应该说明、可能发展"。
4、还有一些动词表示趋向,叫做"趋向动词",如"来、去、上、下、进、出、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过来、过去、起;,它们往往用在一般动词后面表示趋向,如"跳起来、走下去、抬上来、跑过去"。
初中语法基础知识点梳理与总结语法是研究语言结构的学科,它主要研究词、句和篇章的构成和变化规律。
在初中语法教学中,学生需要掌握一系列的基础知识点,这些基础知识点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以及提高语文学习成绩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梳理和总结初中语法基础知识点,帮助学生系统地了解语法的基本要点。
一、词汇知识1. 词的分类: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代词、连词、感叹词等。
2. 词的性质:实词和虚词的区别,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虚词包括介词、代词、连词、感叹词等。
3. 词的构成:词根、前缀和后缀的意义和运用。
4. 同形异义词:根据上下文判断词义。
二、词组和句子1. 词组:名词短语、动词短语、形容词短语等。
2. 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等。
3. 句子的种类: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等。
三、句子结构和语法关系1. 句子成分之间的语法关系:主谓关系、动宾关系、定状关系等。
2. 成分补充:主语补足语、宾语补足语、定语补足语、状语补足语等。
3. 句子结构: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主从句等。
四、时态和语态1. 动词时态: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现在进行时、过去进行时、现在完成时、过去完成时等。
2. 动词语态: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
3. 时态和语态的变化:动词的时态和语态在句子中的变化规律。
五、语法错误1. 主谓不一致:主谓在人称、数上的不一致。
2. 词序错误:句子结构和语序上的错误。
3. 时态和语态错误:动词时态和语态使用上的错误。
4. 冗余和啰嗦:句子中不必要的重复和冗长。
以上是初中语法基础知识点的梳理与总结。
掌握这些基本知识点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结构、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通过学习词汇知识、词组和句子的构成、句子结构和语法关系、时态和语态以及避免常见的语法错误,同学们能够在写作和阅读理解中更加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同时,学生在学习语法的过程中要注意多做语法练习,培养语感和触类旁通的能力。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词性语法是语言组合的规律和法则。
汉语语法可以按由小到大分为五级单位:语素(字)、词、短语、句子和句群。
研究语法可以帮助我们掌握语言的组合规律和规则,提高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
词是由语素(字)构成的。
根据语法功能和语法意义,词可分为实词和虚词。
实词有实在意义,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等六类。
虚词没有实在意义,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等六类。
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可分为普通名词、专有名词、抽象名词、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
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存在、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包括多种类型的动词。
形容词是表示人、事物的形状、性质或者动作、行为、发展、变化状态的词,包括多种类型的形容词。
数词是表示数目的词,包括基数、序数、分数、小数、倍数和概数。
量词是表示人、事物或动作、行为的量的词,分为物量词和动量词。
物量词分为个体量词和集合量词,还有度量衡量词和临时量词。
个体量词包括个、只、条、张、件、间、棵、粒、头、座;集合量词包括双、群、副、套、班、组、伙、类、帮、批;度量衡量词包括丈、尺、寸、升、斤、两、吨、亩、顷;临时量词包括杯、车、筐、挑、捆、抱。
动量词也分为专用的和借用的。
专用的动量词包括遍、回、阵、顿、番、遭、次、趟;借用的动量词包括脚、拳、刀、眼、天、年、月、星期、人次、元吨。
此外,近几十年来还出现了一些复合量词,例如架次、人次、吨公里、吨海里、秒立方米等。
代词是具有代替或指示作用的词,分为人称代词、疑问代词和指示代词。
人称代词包括我、你、他、它、咱、自己、别人、人家、大家、大伙儿、彼此;疑问代词包括谁、什么、哪(些)、哪儿、哪里、几时、多会儿、怎样、怎么、怎么样、多少、几多、多么;指示代词包括这(些、儿、样、里、么、会儿)、那(些儿、样、里、么、会儿)等。
副词是表示动作或性状的程度、范围、时间、频率、情态、肯定、否定、语气的词。
常见的副词包括程度副词(很、挺、怪、更、最、太、极、非常、十分、特别、尤其、稍微、比较、格外)、范围副词(都、只、也、光、单、凡、净、一贯、一概、仅仅、大半、统统、通通、单单)、时间、频率副词(正、刚、才、就、常、便、曾、立刻、刚刚、常常、往往、逐渐、终于、马上、已经)、重复、反复副词(又、还、再、一连、再三、连续、反复、不断、屡次、重新)、情貌副词(猛然、忽然、欣然、居然、贸然、默默)、肯定、否定副词(必、准、一定、必定、必然、的确、准保、不、没、没有、别、甭)、估量副词(大概、大约、似乎、也许、恐怕、几乎)、语气副词(却、偏、岂、偏偏、难道、简直、反正、果真)和方式副词(悄悄、暗暗、亲自、一齐、互相)。
.语素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再不能分解成更小的有意义的单位。
例如:“禾”是一个语素,它的意义是“禾苗”;“坦克”也是一个语素,它的意义是“装有火炮机枪和旋转炮塔的履带式装甲战斗车辆”。
现代汉语的语素绝大多数都是单音节的,如:人、吃、大、十等。
也有两个音节的,如:沙发、坦克、玻璃、芙蓉;还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音节,如“法西斯、乌鲁木齐、奥斯特洛夫斯基”语素构成词。
语素可以单独成词,也可以与别的语素组合成词,例如:“人”;“人参”。
“吃”;“吃亏”。
如何判断语素?判断语素很简单,就看看它能否再分,分后有意义就是语素,否则不是。
语素的分类:自由语素:可以独立成词,位置自由。
如“分、好、高、低”;半自由语素:不能独立成词,只能组合,位置自由。
如“话、习、确、民”;不自由语素:不能独立成词,位置固定。
如“者、第、阿”。
2.词类词由语素构成,由一个语素单独构成的词叫作单纯词;由几个语素组合构成的词叫作合成词。
词的分类:词可分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实词表示实在意义,能够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一般能够独立成句。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它们的基本用途是表示语法关系。
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
(1)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例如:表人或事物(学生,教室,书本,友谊);表时间(早晨,明天,季节);表方位(前面,东面,左边等)。
(2)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的词。
例如:走,笑,支持,保卫,发展,扩大,提高,爱,喜欢,出现,使,鼓励,能够,肯,要,起来,进去,出来,是等。
(3)形容词:表示性质或状态的词。
例如:美丽,迅速,明媚,激动,伟大,诚实,甜,高,圆,直等。
(4)数词:表示数目的词。
例如:表确数(二,亿,二分之一);表概数(一些,许多,三四十);表序数(第一,初二,老大等)。
(5)量词:表示人、事物的单位或动作、行为的单位的词。
例如:物量词(尺,斤,个,辆);动量词(趟,次,遭,回等)。
语文语法知识汇总
【原创版】
目录
一、汉语语法基础知识
二、词性和词类
三、句子成分和句子结构
四、句子的类型和句子成分的位置
五、修辞手法
正文
一、汉语语法基础知识
汉语语法基础知识是学习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语音、词汇、句子等方面的内容。
了解汉语语法基础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汉语,提高汉语表达能力。
二、词性和词类
词性是指词语在句子中所具有的性质和功能,常见的词性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等。
词类则是指具有相同词性的词语的集合。
例如,名词类包括“桌子、椅子、书”等具有名词性质的词语。
三、句子成分和句子结构
句子成分是指句子中具有一定功能的词语或短语。
常见的句子成分有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等。
句子结构是指句子成分在句子中的排列顺序和组合方式。
汉语句子的基本结构是主语 - 谓语 - 宾语(SVO)。
四、句子的类型和句子成分的位置
根据句子的语气和句子成分的排列方式,汉语句子可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等类型。
句子成分的位置在句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不同的位置决定了句子的句法结构和意义。
五、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是指在表达过程中运用各种艺术手法,使语言更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排比、对偶、设问、反问等。
运用修辞手法,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词性初中语文语法知识一、什么是语法语法是语言组合的规律和法则。
汉语语法分析可以按由小到大分为五级单位,即语素(字)、词、短语、句子、句群。
二、为什么要研究语法为了掌握语言的组合规律、规则,提高理解语言的、运用语言的能力。
词性知识词是由语素(字)构成的。
词按语法功能和语法意义可分为实词和虚词。
实词是有实在意义的词,它可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等六类。
虚词是没有实在意义的词,它可为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等六类。
一、名词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1、普通名词:牛、人、学生、云、飞机、菜2、专有名词:中国、黄河、泰山、3、抽象名词:精神、文化、人生、思想4、时间名词:现在、去年、明天、星期一5、方位名词:上、前、东、以上、之南、之东、一旁、底下、跟前、当中、里外、左右二、动词: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存在、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
1、表示动作行为:看、听、笑、唱、跳、飞、劳动、研究、认识、安慰、团结、2、表示心理活动:爱、恨、怕、想、希望、喜欢、回忆、思考、理解、厌恶3、表示发展变化:增加、扩大、提高、降低4、表示存在、呈现、消失:存在、呈现、消失、出生、停、丢5、表示使令:叫、让、派、请、使、要求、命令、禁止、6、表示可能、意愿——能愿动词:能、能够、会、可以、可能、应该、应当、必须、要、愿意、需要、肯、敢、情愿7、表示动作趋向——趋向动词:上、下、来去、进、出、过、起来、回去8、表示判断——判断词:是3、形容词:形容词是表示人、事物的外形、性质或者举措、行为、发展、变革状况的词。
1、表示形状:大、圆、粗、滑、平、高、宽、窄、美、丑、温柔、平缓、笔直2、表示性质:好、冷、酸、甜、软、聪明、朴素、老实、正确、勇敢、特殊3、表示状态:快、忙、急、稳、轻松、高兴四、数词数词是表示数目的词。
数词可分为基数、序数、分数、小数、倍数和概数。
1、基数:一、二、三、……十、百、千、万、亿2、序数:第一…头一回、初一…老大…老幺3、分数、25‰、几分、几成4、小数:0.25、12.345、倍数:一倍…6、概数:几、两、来、多、把、左右、上下、以上、以下、成千、上万、近亿、三四个、两三年五、量词量词是表示人、事物或动作、行为的量的词。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一、初中语文语法知识----短语短语又叫词组,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按照一定的结构组合起来,能充当句子成分的语法单位。
短语按其词与词组合的结构关系,主要有五种类型: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动补短语和主谓短语。
名称构成方式短语成分间的关系举例并列短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词并列组成的,词性必须相同,主要有三种类型:名词+名词、动词+动词、形容词+形容词并列关系北京、天津和上海发明创造生动活泼偏正短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成分构成,前边的修饰限制后边的成分,即中心语被修饰语修饰或限制。
主要有三种类型:定语+名词,状语+动词,状语+形容词修饰关系复习提纲仔细观察批判地继承十分漂亮动宾短语由动词和其他的成分组合而成的,动词后面的成分是它所支配或涉及的对象,称为宾语,包括四种类型:动+名,动+代,动+动,动+形支配关系热爱祖国来这边爱打扮喜欢诚实动补(行补)短语由动词(形容词)和补语组成,动补包括动+形,动+数量两种类型,行补包括形+数量,行+副,行+得+短语补充关系说明白走一趟好得很高兴得跳起来主谓短语由主语和谓语组成,其类型包括:名+动,代+动,名+行,名+名,名+动宾短语陈述关系春天来了心情舒畅今天星期天党关心人民二、初中语文语法知识------句子成分1.什么是句子句子是由词或短语(也叫词组)构成的,是具有一定语调并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运用单位。
根据用途和语气,句子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根据结构可分为单句和复句。
2.句子成分的名称及符号名称: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符号:主语 = 谓语-宾语~定语()状语 [ ] 补语 < >①句子的基本成分是:主语、谓语、宾语。
补充成分是:定语、状语、补语。
②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之间可用“‖”划开。
3.句子成分的名称、种类及例句【1】、主语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
例如:(1)中国人民志气高。
中考语文语法知识 --- 句子成分词类:汉语的词能够分为 12 类。
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是实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和叹词是虚词。
句子成分及口诀句子的组成部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六种主语:1、定义:是句子中的陈述对象,说明是谁或什么。
2、特点: A 、经常由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充当。
B 、一般表示谓语所说的是“谁”或“什么”。
3、符号:双行线═。
谓语:1、定义:用来说明陈述主语。
2、特点: A 、经常由动词、形容词充当。
B、一般表示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
3、符号:单行线_____。
宾语:1、定义:表示谓语动词的涉及对象的语言单位。
2、特点: A 、经常由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充当。
B、一般表示谓语“怎么样”或“是什么”。
3、符号:波浪线﹏﹏。
4、凡能愿动词,如“希望、想、能够、说”等词后边的一般都作宾语办理。
定语:1、定义:用在主语和宾语前面,起修饰和限制作用的语言单位。
2、特点: A 、经常由名词、形容词、动词、代词充当。
B 、一般定语与中心词之间有“的”字连接。
3、符号:小括号()。
状语:1、定义:用在动词、形容词谓语前,起修饰和限制作用的语言单位。
2、特点: A 、经常由副词、形容词、动词、表示地方和时间的名词和方向词充当。
B、一般状语与中心词之间有“地”字连接。
3、符号:中括号〔〕。
补语:1、定义:谓语后边的附加成分,对谓语起补充说明作用,回答“怎么样”、“多久”、“多少”(时间、地方、结果)之类问题的语言单位。
2、特点: A 、经常由动词、形容词副词充当。
B 、一般补语与中心词之间有“得”字连接。
3、符号:单书名号〈〉。
一般完满的句子成分的排列为:定语(修饰主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定语(修饰宾语)宾语句子成分符号:主语= 谓语-宾语~定语()状语[ ]补语< >绕口令主谓宾,定状补骨干枝叶分清楚骨干成分主谓宾枝叶成分定状补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状语有时位主前,逗号分快乐有数。
初中语文基本语法知识(词性和句子成分)【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名词可分为:1.个体名词,又叫可数名词。
如:(一本)书、(三朵)花、(五条)河。
2.集合名词,不能加个体量词,与集合量词或不定量词"对,批,部分,些"等搭配,如:(一对)夫妇、(一部分)船只、(一些)车辆。
3.专有名词,如:北京、天安门、孔子、长江。
4.时间名词,如:春天、上午、现在、立春、星期二、刚才。
处所名词,如:颐和园、商店、亚洲、北京、中国。
方位词,如:东、西、上、里、前、内。
名词的主要语法特点:(1)不能用"不"来否定,如不能说"不帽子"。
(2)在句中经常充当主语、宾语、定语。
时间和处所名词可以做状语,如:小李昨天迟到了。
(3)名词一般不能重叠,只有带有量词性质的名词才可以重叠,如:人、年、天。
【动词】是表示人、事物的运动或相互作用的词(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的词)。
动词可分为:1.及物动词,能够带宾语的动词是及物动词,如:吃、打、敲、写,它们的宾语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
也有一部分动词必须带宾语,如:费(劲)、顾全(大局)。
2.不及物动词,不可带宾语,如:咳嗽、休养、毕业。
3.心理活动动词。
这类动词可以受"很、太"一类程度副词的修饰。
如:爱,想,同意,赞成,怀疑。
4.判断动词。
最主要的就是"是",表示判断或肯定。
在表示判断时,"是"后边的成分是"判断宾语",例如:"我是中国人。
"5.能愿动词,又叫助动词,表示行为状况的可能性或意愿性。
例如:能够、会、可以、应该。
6.趋向动词,表示趋向性的动作或动作的状态。
如:(坚持)下来,(搞)上去,(走)进。
动词的主要语法特征:(1)动词可受副词"不"、"没"的修饰。
(2)动词经常作谓语,后面可以接宾语。
(3)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表示动作时间短暂或"尝试"的动态意义。
如:听听、想想,还有:讨论讨论、吵吵嚷嚷等。
【形容词】是表示性质或状态的词。
形容词可分为:1.性质形容词。
性质形容词能受"很"修饰。
如:红,甜,漂亮,干净,清楚。
2.状态形容词。
状态形容词不能受"很"修饰。
如:雪白,滚烫,亮晶晶,泪涟涟。
形容词的主要语法特征:(1)形容词一般都能做定语。
(2)形容词一般不能做宾语。
(3)一部分形容词可以重叠,如:好好,慢慢,结结实实,雪白雪白。
【数词】表示数目和次序。
数词可分为:1.基数词,表示数目多少的是,由系数和位数组成。
系数包括"零、半、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位数包括"十、百、千、万、亿"等。
二者合成数词,如:二,十二,六百六十六,一千。
2.序数词,表示次序前后。
序数词一般由基数前加"第、初"构成。
3.分数,小数,倍数,概数等。
如:三分之二,一点五,五倍,十几。
【量词】表示计量单位,量词可分为:1.名量词,是人和事物的单位,如:张、本、只、个。
2.动量词是动作行为的单位,如:次、回、声、趟。
数量词的主要语法特征:数词和量词经常组合在一起构成数量词组,充当定语、状语或补语。
比如:一张(纸)、三只(鸡)、一下(打响)、跑(三圈)。
【副词】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表示程度、范围、时间、频率、语气、情貌等。
表示程度的有:很、极、最、太、更、更加、格外、十分、极其、比较、相当、稍微、略微、多么等。
表示范围的有:都、全、单、共、光、尽、净、仅、就、只、一共、一起、一同、一道、一齐、一概、一味、统统、总共、仅仅、惟独等。
表示时间的有:刚、正、将、老(是)、总(是)、早就、已经、正在、立刻、马上、起初、原先、一向、永远、从来、偶尔、随时、忽然等。
表示频率的有:又、再、还、也、屡次、常常、往往、经常、不断、反复等。
表示语气的有:不、没、没有、别、未必、准、一定、必定、必然、却、倒、可、就、幸亏、难道、何尝、偏偏、索性、简直、反正、多亏、也许、大约、好在、敢情等。
表示情貌的有:百般、特地、互相、擅自、几乎、渐渐、逐渐、逐步、猛然、依然、仍然、当然、毅然、果然、差点儿等。
副词的主要语法特征:(1)副词一般只同动词、形容词相结合,例如"都去、常去、就去、很大、更大、多么大"。
如果代词"这样"、"这么"、"那样"、"那么"代替了动词,副词也可以用在它们前面,如"已经这样了"、"就这么着吧"。
名词数量词做谓语时,副词也可以同它们结合,如"这儿就三个人"、"今天才九号"。
(2)副词的主要功能是用来做状语,"极"、"很"可以做补语。
如"你太好了"、"他曾经来过"、"味道好极了"。
【代词】是有称代、指别作用的词。
代词可分为:1.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名称,包括第一人称:我、我们、咱、咱们;第二人称:你、你们、您、您们;第三人称:他、她、它、他们、她们、它们、别人、大家。
2.疑问代词,表示疑问点的,如:谁、什么、哪里、多少。
3.指示代词,指示或区别人、事物、情况。
包括近指的"这",远指的"那",以及由它们构成的合成指示代词,如:这里、那边、这阵子、那会儿。
【连词】连接词、短语、句子、句群、段落,能表示某些逻辑关系。
连接词可分为:1.连接词和短语的有:和、跟、与、同、或、既、等。
2.连接短语或句子的有:还是、不但、就是、不管、无论、除非、不论、等。
3.连接句子的有:要么、何况、况且、与其……宁可、然后、以致、于是、因为……所以、如果……就、虽然……但是、只有……才、只要……就,等等。
4.连接词、短语、句子的有:而、并、并且、而且、或者,等等。
5.连接句群、段落的有:至于、于是、但是、然而、因此,等等。
连词的主要语法特征:(1)连词是纯粹的虚词,只能在短语、句子、句群中起连接作用,表示被连接的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
(2)有部分连词在其他场合是副词,是连词和副词的兼类词,如:就、才、又、也、还、都、在、不、却,等。
这几个副词只能用在主语之后、谓语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位置比较固定。
而这几个连词即可用在主语前边,也可用在主语后边,位置不象副词那么固定。
【介词】介词本身起介绍作用,表示词语之间的语法语义关系。
介词可分为:1.施受动词,引出施事主体、支配客体的介词,如:把、被、叫、让。
2.方式介词,引出方式、方法、依据、工具,如:按、照、依照、本着、跟随等。
3.时空介词,引出起点、经由、终点、所在,如:由、打、从、经过、当。
4.关涉动词,引出范围、原因、论题,如:关于、至于、作为、论、就、除。
介词的语法特征:主要用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前面,共同组成"介宾词组",做动词、形容词的修饰成分或补充成分,表示处所、方向、时间、状态、方式、原因、目的、施受对象、比较对象、排除、范围、根据等。
【助词】:助词是附着在词或词组前后,表示语法意义的词。
助词都不能单说,一般读轻声。
助词可分为:1.结构助词,包括:的、地、得、所、似的、一样、一般。
2.动态助词,包括:了、着、过、被、给。
3.约略助词,包括:们、来、把、等、等等。
【叹词】:叹词又叫感叹词,是表示感叹或呼唤、应答声音的词。
叹词可以分为:1.表情叹词,前者用于表达个人情意,例如:"唉、糟了!"2.表意叹词用于向别人传达语意,例如:哼,嘘……叹词的语法特征:独立性很强,可以独立成句或充当独立语。
【拟声词】:拟声词又叫象声词,是模拟声音的词,如:轰、哗啦、劈里啪啦。
拟声词经常单独成句或做独立成分。
拟声词还可以作谓语、定语、状语、补语。
如:"泉水叮咚,泉水叮咚,泉水叮咚响。
""轰隆隆的开炮声震撼大地。
""小王呜呜地苦。
""他冻得呲呲哈哈的。
""他哎哟一声叫了起来。
【词的兼类】词具有两类或两类以上的语法功能,这就是词的兼类现象。
例如:1.只有发展科学,才能建设四化。
(名词)没有科学的态度,就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形容词)2.一匹白布(形容词)白吃白喝(副词)常见的兼类词如下:(1)兼属名词、动词的编辑、领导、创作、报告、教育、代表、总结、计划、参谋、组织(2 ) 兼属名词、形容词的困难、精神、经济、道德、卫生、科学、文明、矛盾、标准、错误(3)兼属动词、形容词的团结、丰富、繁荣、端正、充实、巩固、深入、方便、纯洁、明确(4)兼属连词和副词的就、才、又、也、还、都、在、不、却【句子成分口诀】主谓宾、定状补,骨干枝叶记清楚,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一)、主语1、主语的类型主语表示陈述的对象,能回答“谁/什么”之类的问题。
从语义关系上看,主语可以是动作的施事、受事、工具、范围、时间、处所等。
例如:他吃了西瓜(施事)西瓜被他吃掉了(受事)那个筐子啊,只能装白菜(工具)采访工作,他的经验很丰富(范围)以前发生过这样的事(时间)墙上挂着一幅画(处所)从构成材料上看,主语可以由体词性词语充当,也可以由谓词性词语充当。
最常见的是体词性词语(特别是名词)充当主语。
例如:A、老师马上就到B、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C、我借来一台录音机D、三个人坐一条凳E、九是三的三倍F、一斤等于十两谓词性词语作主语没有体词性词语那样普遍,而有一定的限制。
谓词性词语充当主语,其谓语一般是形容词,或是由“是”“使”等非动作性词语构成的词组。
例如:A、说说容易,做起来就难了B、开车不容易C、干净最重要D、坚持说英语很有必要E、谦逊是一种美德F、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2、时间主语和处所主语(1)时间名词、处所名词跟一般人物名词(包括代名词,下同)一样,也可作主语。
如:A、小王去了深圳(人物名词作主语)B、昨天来了一位新老师(时间名词作主语)C、屋里能住十个人(处所名词作主语)(2)时间名词或处所名词同人物名词一起出现在句法结构的开头时,人物名词作主语,时间名词或处所名词作状语。
例如:A、昨天小王去了深圳(“小王”作主语,“昨天”作状语)B、这里我们放了很多书(“我们”作主语,“这里”作状语)(3)时间名词、处所名词和人物名词三者一起出现在句法结构开头时,人物名词作主语,时间名词和处所名词都作状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