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厕所》
- 格式:doc
- 大小:12.50 KB
- 文档页数:2
男厕所,女厕所(3课时)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A组:(1)学会认识厕所标志,区分男女厕所,能辨别四组男女厕所标志。
(2)能根据自己的性别找对厕所。
(3)能自主独立地完成巩固练习。
(4)能说出“我是男生/女生,我要去男/女厕所。
”B组:(1)能在老师的提示下认识厕所标志,辨别四组男女厕所标志。
(2)能根据自己的性别找对厕所。
(3)能在协同老师提示下完成巩固练习。
(4)能在老师的语言提示下说出“我是男生/女生,我要去男/女厕所。
”C组:(1) 课程的十五分钟能保持轻松良好的情绪。
(2) 能认识厕所标志,对男女厕所有初步的认识。
能辨别最基本的两组男女厕所标志(3) 能在老师的动作及语言提示下根据自己的性别找对厕所。
2、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文明用厕的观念,增强学生男女有别的意识,进一步认识自我,发展自我意识。
3、过程与方法通过教授法、演示法和情景法让学生区分男女厕所并能根据自己的性别上对厕所。
4、补偿目标提高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和表达自我需求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一)重点认识厕所标志,区分男女厕所的标志,并能自己上对厕所。
(二)难点能根据自己的性别上对厕所。
三、教学准备四、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开火车贴课表。
2、贴课前流程图。
3、点名。
4、认识日期、天气(二)课前操导入通过全班一起跳《男生女生操》来学习导入“男生”和“女生”师:上现在我们来跳《男生女生操》。
请大家跟着老师跳。
老师跳女生的部份,当说到男生的时候,请大家和我一起跳。
教师先示范一遍,再一起跳。
《男生女生》哈喽哈喽大家好,我是女生。
哈喽哈喽大家好,我是男生。
我是女生我是女生我拍手,我是男生我是男生我跺脚。
我是女生我是女生,我起立。
我是男生我是男生,我起立。
男生男生,请坐好。
师:下面我们来看一段视频。
(三)活动探索,知识新授1.请个别学生起来跳,其他学生鼓掌伴奏师:刚刚我们一起,学习了歌曲。
有哪位同学想来挑战一下挑一挑的,有代币奖励哦。
认识厕所一教学内容:认识厕所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认识几种常见的上厕用具:便池、大便池、小便池。
2能力目标:学会正确上厕所。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上厕所后冲厕所的良好卫生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辨认厕所标准,学会正确上厕所。
四教学设计1 谈话导入:出示本班教室图片,通过认识本班教室这个房间导入认识新的房间-厕所。
师:同学们来看看这是哪?里面有什么?师:对了这张图片是我们班的教室,那看看这张是哪呢?里面有什么?2 认识厕所:出示厕所的图片,并从中认识大小便池。
(1)认识大便池师:里面有小朋友拿着纸蹲着,那是哪呢?这是厕所。
师:图上的小朋友是在大便还是小便?(大便)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因为他蹲着,手上拿着纸。
师:观察得真仔细,这就是大便池。
(2)认识小便池师:这幅图片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呢?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这就是小便池。
3认识厕所标志:观看视频导出男女厕所,出示男女厕所的图片标志,认识男女厕所的标志师:通过视频我们知道男孩子和女孩子上厕所时,是到不同的厕所去上厕所的,那么男孩子应该进哪个厕所,女孩子应该进哪个厕所?出示男女厕所的图片标志,通过对自身性别来判断应该进哪个厕所。
师:这间房子和这一间房子都有什么?它们又有什么不同。
师:都贴有图片,但一个贴有穿裙子的人,这是女厕所的标志。
另一个就是没穿裙子的人,就是男厕所的标志师:通过看视频,我们知道女孩子上厕所要进贴有女厕所标志的图片,男孩子上厕所要进贴有男厕所标志的图片。
那么现在你知道自己上厕所应该进哪个房子了吗?4 判断对错师:视频中的小朋友们上完厕所后是怎么做的?这告诉我们上完厕所后要冲厕所,洗干净小手。
我们来看看下面图片中的几位小朋友做对没有。
教幼儿认识男女厕所的教案
活动目标:
1.教幼儿认识男女厕所的标志,会安全使用公厕设施.
2.知道如厕后及时回到成人身边,不跟陌生人走.
活动准备:
1.多媒体教学资源;
男女公厕标志图1幅;
2.4开白纸、水彩笔,红色长形纸条若干。
活动过程:
1.谈话唤起经验,引导幼儿了解去公厕的基本常识,看标志学习区分男女公厕。
公厕分男厕、女厕。
男厕是男士、男孩使用的,用男士的人像做标志;女厕是女士、女孩使用的,用女士的人像做标志。
有的公厕门口还有“男厕”“女厕”这样的汉子。
亲爱的家长们,尊敬的小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如厕安全教育小班活动,旨在帮助小朋友们树立正确的如厕观念,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确保他们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中能够健康、安全地使用厕所。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如厕安全知识吧!一、活动背景近年来,幼儿园如厕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给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带来了严重影响。
为了加强幼儿园的安全教育,提高孩子们的安全防范意识,我们特开展如厕安全教育小班活动。
二、活动目的1. 帮助小朋友们了解如厕的基本知识,掌握正确的如厕方法。
2. 培养小朋友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个人卫生水平。
3. 增强小朋友们自我保护意识,预防如厕安全事故的发生。
4. 增进家园沟通,共同关注幼儿的身心健康。
三、活动内容1. 如厕基本知识(1)认识厕所:告诉小朋友们厕所是供人们排泄的地方,要爱护公共设施。
(2)了解排泄:讲解排泄的生理过程,让小朋友们知道排泄是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
(3)认识卫生纸:介绍卫生纸的正确使用方法,培养小朋友们节约用纸的好习惯。
2. 如厕正确方法(1)排队等候:教育小朋友们如厕时要排队等候,不争抢,不拥挤。
(2)注意个人卫生:教会小朋友们如厕前后要洗手,保持手部清洁。
(3)文明如厕:引导小朋友们养成文明如厕的习惯,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
3. 预防如厕安全事故(1)地面湿滑:提醒小朋友们如厕后要及时擦干地面,防止滑倒。
(2)冲水安全:教育小朋友们如厕时要注意冲水,避免水溅到身上。
(3)保持通风:告诉小朋友们如厕时要保持厕所通风,预防呼吸道疾病。
4. 家园共育(1)加强家园沟通:请家长们关注孩子的如厕情况,共同关注幼儿的身心健康。
(2)开展亲子活动:鼓励家长们与孩子一起学习如厕安全知识,增进亲子关系。
四、活动总结通过本次如厕安全教育小班活动,小朋友们对如厕安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正确的如厕方法,提高了自我保护意识。
同时,家长们也认识到了关注孩子如厕安全的重要性,为共同保障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奠定了基础。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厕所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
2. 培养学生良好的如厕习惯,提高个人卫生意识。
3. 通过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1. 厕所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
2. 良好的如厕习惯和卫生意识。
教学难点:1. 学生对厕所构造和使用的理解。
2. 如何将安全教育融入日常教学中。
教学准备:1. 厕所图片或实物模型。
2. 厕所使用方法PPT。
3. 如厕习惯培养小故事。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厕所图片或实物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你们在幼儿园里是怎么使用厕所的呢?”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今天,我们要学习如何正确使用厕所,养成良好的如厕习惯。
”二、认识厕所1. 教师通过PPT或实物模型,向学生介绍厕所的基本构造,如:马桶、洗手池、纸巾盒等。
2. 教师讲解每个部分的用途和注意事项,如:马桶是用来排泄粪便的,洗手池是用来洗手和清洁的,纸巾盒是用来取纸巾的。
三、正确使用厕所1. 教师示范如何正确使用厕所,包括:排队等候、节约用水、正确使用纸巾等。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教师及时纠正错误动作。
四、培养良好的如厕习惯1. 教师讲述一个小故事,让学生了解良好如厕习惯的重要性。
2. 学生讨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养成良好的如厕习惯。
五、安全教育1. 教师向学生讲解如厕时的安全问题,如:不要在厕所内嬉戏打闹、不要将物品放入马桶等。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如厕时遇到的安全问题,教师给予解答和指导。
六、总结1.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内容,强调正确使用厕所和养成良好的如厕习惯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参与,通过互动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师应将安全教育融入日常教学中,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安全知识。
3. 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行为,及时纠正错误动作,确保学生养成良好的如厕习惯。
教学目标
1.知道大小便要去厕所。
2.认识男女厕所的标志。
3.保持厕所环境卫生。
4.了解保持个人卫生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5.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教学准备
1.教学PPT5页
2.幼儿用书
3.卫生纸一卷
教学过程
1.今天老师给大家上一节健康课,齐读课题三遍,讲如厕:上厕所
2.老师想起来,刚刚你们都去上厕所,把我丢下了,我现在想去小便(出示水沟、平原、森林、厕所的图片)
3.老师应该去哪里上?为什么?
4.出示男女厕所的标志,询问幼儿在哪里见过
5.两个标志有何不同?
6.男女生应该分开上厕所,男孩子不进女厕所,女孩子不进男厕所
7.在公共场合,不管多着急都要看好标志再上厕所
8.讲小便用纸折两折,大便用纸折三折
9.每次小朋友上完厕所老师进去都是捏住鼻子的,为什么?
10.讲如何保持厕所干净?
11.讲卫生,上完厕所要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病毒宝宝才不会和我们做朋友
12.结束教学
教学反思
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孩子们明白了怎样做才是一个爱清洁讲卫生的好孩子,同时帮助他们树立了良好的卫生习惯。
大班健康教案及反思《学会如厕》
教学目标:
1、知道大小便要去厕所。
2、认识男女厕所的标志。
3、保持厕所环境卫生。
教学准备:
1、自制PPT课件。
2、幼儿用书。
3、卫生纸一卷。
教学过程:
1、今天老师给大家上一节健康课,齐读课题三遍,讲如厕:上厕所。
2、老师想起来,刚刚你们都去上厕所,把我丢下了,我现在想去小便(出示马路边、花丛、草地、厕所的图片)
3、老师应该去哪里上?为什么?
4、出示男女厕所的标志图片,询问幼儿在哪里见过?
5、两个标志有何不同?
6、男女生应该分开上厕所,男孩子不进女厕所,女孩子不进男厕所。
7、在公共场合,不管多着急都要看好标志再上厕所。
8、讲小便用纸折两折,大便用纸折三折。
9、每次小朋友上完厕所老师进去都是捏住鼻子的,为什么?
10、讲如何保持厕所干净?
11、讲卫生,上完厕所要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病毒宝宝才不会和我们做朋友。
12、结束教学。
教学反思:
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孩子们明白了怎样做才是一个爱清洁讲卫生的好孩子,同时帮助他们树立了良好的卫生习惯。
幼儿园生活技能教育教案——如厕自理幼儿园生活技能教育教案——如厕自理一、教学目标1.认识厕所是用来方便大小便和保持卫生的场所;2.理解如厕的基本规范和卫生常识;3.掌握基本如厕技能,包括如何正确用厕所、如何使用厕纸、如何清洗身体等;4.培养幼儿自理能力,提高日常生活品质。
二、教学准备1.课件、图片、视频等教学辅助材料;2.幼儿专用马桶、马桶垫、纸巾、湿巾、手纸等日常生活用品;3.安全消毒液、洗手液、肥皂等清洁卫生用品。
三、教学过程1.引入与预热(10分钟)提问:孩子们,你们知道如厕是什么吗?厕所是什么样的地方?教师:介绍如厕是指要去厕所方便大小便,厕所是一个很特殊的地方,它是为了方便每个人的大便和小便,同时厕所也是一个公共卫生场所,我们需要保持它的清洁整洁。
那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厕所应该保持什么样的卫生和规范。
2.讲解如厕规范与基本技能(30分钟)(1)如厕规范教师:幼儿们,我们在厕所使用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规范?请举手说说。
幼儿:要把马桶盖子放下来,不能随地大小便,不用沾到水,要擦屁股等等。
教师:很好,所以,我们使用厕所时需要注意以下规范:1)在使用厕所的时候,要确保座圈干燥、干净,可以使用马桶纸或保护垫等;2)不要随地大小便,要在马桶里用厕纸擦干净后冲掉;3)在排泄过程中,要保持坐姿稳定,不可跳蹦、翻滚等;4)排泄结束后,要彻底冲洗干净,确保不残留粪便,避免留下臭味,同时还可降低传染疾病的风险。
(2)基本技能教师:那么,正确使用厕所,干净擦拭和清洗身体是如何操作的呢?接下来我们让小朋友来一个个学习。
1)正确使用马桶要做到下单用厕纸,勿用手直接接触马桶,防止把厕所传染病菌传到身体上。
2)正确使用厕纸取出适量的厕纸,先蹲下坐稳体位,再从正面到背面依次擦拭干净直到没有便便、拉纸残留等,然后再用水冲洗私处。
3)正确清洗身体洗手一定要用肥皂,先洗掌心,再洗指缝等处,手揉8-10下即可,再用清水将手冲干净,然后用干净的毛巾擦干即可。
认识男女厕所标志(大四班)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能分清男女厕所的标志,并运用于生活。
2、在活动中培养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游戏等活动树立自信心。
活动准备:
厕所标志图片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小朋友们,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段小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分清男女厕所》,请小朋友认真听故事,想一想怎样来帮故事中的小朋友?
二、探索新知
故事中的小朋友在厕所的门上看到的就是这两个标志(粘贴)谁能来帮帮他,告诉他应该进哪个门?为什么?
小朋友们,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男女厕所的标志图呢?
根据幼儿的汇报粘贴相应的标志图。
谁还见过这样的标志图再来给大家说一说。
小结:男女厕所的标志是根据男女的特点和不同之处来设计的,如比说:女孩穿高跟鞋,而男孩不穿,女孩穿裙子而男孩不穿裙子等。
三、游戏巩固
组织幼儿玩游戏:分清男女厕所
找个别幼儿说说为什么站这边?
四、总结
小朋友们这次活动你们表现得真棒,不但运用生活经验帮助小明找到了厕所,而且还找到了这么多男女厕所的标志图,我想在以后的生活中,你们会准确的认出男女厕所的标志,并且还会帮助很多的人,是吗?。
托班生活教案:我会自己上厕所
一、教学目标
1. 认识厕所,明白厕所的用途。
2. 能够正确掌握厕所的正确使用方法,并能够自己独立上厕所。
二、教学内容
1. 介绍厕所,让学生明白厕所的用途。
2. 教会孩子正确使用厕所的方法,如正确洗手、正确使用厕所纸等。
3. 教孩子正确使用厕所的安全措施,如拉门上锁、不乱扔垃圾、不踩脏地等。
4. 教会孩子自己上厕所的方法,如拉门上锁、洗手、使用厕所、洗手消毒等。
三、教学方法
1. 讲解法:通过讲解的方式,让学生明白厕所的用途和正确使用方法。
2. 游戏法: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厕所的用途和正确使用方法。
3. 实操法:让学生跟着老师一起实操,让学生更加熟悉如何自己上厕所。
四、教学过程
1. 引入:老师向学生介绍厕所,让学生明白厕所的用途。
2. 游戏:老师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厕所的用途和正确使用方法。
3. 实操:老师带领学生进行实操,让学生更加熟悉如何自己上厕所。
4. 总结:老师对学生进行总结,督促学生记住上厕所的正确使用方法。
厕所幼儿园教案范文**教案名称:厕所幼儿园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厕所,明白厕所的作用和意义;2.培养幼儿正确的厕所使用习惯和卫生习惯;3.提高幼儿自理能力,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二、教学内容:**1.厕所是什么,厕所的作用;2.厕所的基本设施和安全注意事项;3.厕所的卫生习惯养成。
**三、教学准备:**1.图片、图片卡片、实物模型等教具;2.清洁用品、手洗液、毛巾等实物;3.儿歌、游戏等教具。
**四、教学活动:****第一课:认识厕所**1.教师出示图片或实物模型,让幼儿认识厕所。
引导幼儿谈谈自己对厕所的认识和印象。
2.讲解厕所的作用,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要去厕所,厕所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
**第二课:厕所的基本设施**1.教师出示图片卡片,让幼儿逐一认识厕所的基本设施,如马桶、洗手池、厕纸等。
2.讲解每种设施的作用和注意事项,引导幼儿正确使用厕所设施。
**第三课:厕所的卫生习惯**1.教师播放儿歌或讲解关于厕所卫生的知识,带领幼儿学唱、模仿动作。
2.安排小组活动或游戏,让幼儿围绕厕所卫生进行讨论和分享,培养幼儿自我卫生意识。
**第四课:自理能力培养**1.教师示范正确的上厕所和洗手动作,引导幼儿模仿。
2.反复强调和练习正确的厕所使用和洗手习惯,培养幼儿自理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
**五、总结与延伸:**1.教师可结合游戏、手工等活动,巩固幼儿对厕所的认识和卫生习惯的养成。
2.可以邀请家长参与厕所教育,加强家园合作,共同关注幼儿的健康成长。
**六、教学反思:**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幼儿的参与性和体验感,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2.教师要及时对幼儿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和反馈,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调整;3.教师要耐心细致地帮助幼儿养成正确的卫生习惯,注重细节和反复强化。
通过本教案的实施,幼儿将会全面了解厕所,培养正确的厕所使用习惯和卫生习惯,提高自理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为他们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认识厕所》
一教学内容:认识厕所二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认识几种常见的上厕用具:便池、大便池、小便池。
2能力目标。
学会正确上厕所。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上厕所后冲厕所的良好卫生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辨认厕所标准,学会正确上厕所。
四教学设计1谈话导入。
出示本班教室图片,通过认识本班教室这个房间导入认识新的房间-厕所。
师。
同学们来看看这是哪。
里面有什么。
师。
对了这张图片是我们班的教室,那看看这张是哪呢。
里面有什么。
2认识厕所:出示厕所的图片,并从中认识大小便池。
(1)认识大便池
师。
里面有小朋友拿着纸蹲着,那是哪呢。
这是厕所。
师:图上的小朋友是在大便还是小便。
(大便)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因为他蹲着,手上拿着纸。
师。
观察得真仔细,这就是大便池。
(2)认识小便池
师。
这幅图片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呢。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这就是小便池。
3认识厕所标志:观看视频导出男女厕所,出示男女厕所的图片
标志,认识男女厕所的标志
师。
通过视频我们知道男孩子和女孩子上厕所时,是到不同的厕所去上厕所的,那么男孩子应该进哪个厕所,女孩子应该进哪个厕所。
出示男女厕所的图片标志,通过对自身性别来判断应该进哪个厕所。
师。
这间房子和这一间房子都有什么。
它们又有什么不同。
师。
都贴有图片,但一个贴有穿裙子的人,这是女厕所的标志。
另一个就是没穿裙子的人,就是男厕所的标志
师。
通过看视频,我们知道女孩子上厕所要进贴有女厕所标志的图片,男孩子上厕所要进贴有男厕所标志的图片。
那么现在你知道自己上厕所应该进哪个房子了吗。
4判断对错
师。
视频中的小朋友们上完厕所后是怎么做的。
这告诉我们上完厕所后要冲厕所,洗干净小手。
我们来看看下面图片中的几位小朋友做对没有。
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