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课标要求:了解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认识在这一时期 在政治和军事方面的新变化
时空定位
北宋、辽、西夏对峙图(1111年)
靖康之变
金、南宋、西夏对峙图
960年 1004年 1069年 1127年 1141年 北宋建国 澶渊之盟 王安石变法 南宋建立 绍兴和议
——范祖禹:《转对条上四事 》材料二: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载 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陈寅恪:《邓广铭〈宋史职官 志考正〉序》。
利:强化了专制集权,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促进社会经济、 文化的繁荣发展。
二、困局:国朝大势,危机四伏
材料一:今内外上下,一事之小,一罪之微,皆先有法以待之。极 一世之人志虑之所周浃,忽得一智,自以为甚奇,而法固已备之矣。 是法之密也。虽然,人之才不获尽,人之志不获伸,昏然俯首一听 于法度,而事功日隳,风俗日坏,贫民愈无告,奸人愈得志。
富 国
农田水利法 均输法 方田均税法 市易法
强
取
兵 强兵措施如保甲法、 士
保马法、将兵法等
批判恩荫制度, 贯彻择优录取。
作 用
抑制地主兼并 减轻人民负担 促进经济发展
节省开支 增加武器
增加财政收入
提高战力
扩大基础 培养人才 推动改革
材料一“今介甫为政,尽变更祖宗旧法,先者后之,上者下之,右 者左之,成者毁灭之,弃者取之,矻矻焉穷日力,继之以夜,而不 得息。使上自朝廷,下及田野,内起京师,外周四海,士、吏、兵、 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扰,莫安其 居。
时 间:1043年—1045年 改 革 者:范仲淹 支 持 者:宋仁宗
改革目的: 整顿官僚机构 改革结果:失败 失败原因:触犯了官僚集团的既得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