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系统仿真课程设计任务书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4
实验一单边带调幅系统的建模仿真一、实验目的1. 了解单边带调幅系统的工作原理2. 掌握单边带调幅系统的Matlab和Simulink建模过程二、实验内容1、Matlab设计一个单边带发信机、带通信道和相应的接收机,参数要求如下。
(1)输入话音信号为一个话音信号,采样率8000Hz。
话音输入后首先进行预滤波,预滤波器是一个频率范围在[300,3400]Hz的带通滤波器。
其目的是将话音频谱限制在3400Hz以下。
单边带调制的载波频率设计为10KHz,调制输出上边带。
要求观测单边带调制前后的信号功率谱。
(2)信道是一个带限高斯噪声信道,其通带频率范围是[10000, 13500]Hz。
要求能够根据信噪比SNR要求加入高斯噪声。
(3)接收机采用相干解调方式。
为了模拟载波频率误差对解调话音音质的影响,设本地载波频率为9.8KHz,与发信机载波频率相差200Hz。
解调滤波器设计为300Hz到3400Hz的带通滤波器。
2、用Simulink方式设计一个单边带传输系统并通过声卡输出接收机解调的结果声音。
系统参数参照实例5.9,系统仿真参数设置为50KH三、实验结果1. 流程框图2. 代码说明程序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信号调制,信道中信噪比设置以及解调模块。
第一部分首先输入音频信号并计算声音的时间长度,并设置系统采样率,再将通过范围为300~3400Hz带通滤波器进行预滤波,然后通过希尔伯特变换与载波信号相乘得到上边带已调信号。
第二部分是先设定系统采样率,信道带宽以及噪声功率谱密度值,再测量得出信噪比,最后将信号从信道中输出。
第三部分是将经过高斯白噪声信道的信号与频率9.8 kHz载波信号相乘,这里设置成9.8 kHz,是为了模拟载波频率误差对解调话音音质的影响,与发信机载波频率相差200Hz,再对相干输出信号进行滤波,最后保存输出信号。
3. 模型说明参数说明:将系统仿真步长设置为1/50000s,Form Workspace的模块名字改成与M文件中名字相同的“source”,通过一个频率范围在[300,3400]的带通滤波器,其目的是将话音频率限制在3400Hz一下。
通信系统仿真课程设计1. 引言通信系统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在无线通信、互联网、电视、手机、卫星通信等方面都有广泛应用。
为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通信系统的性能,在通信工程领域中,仿真技术被广泛应用。
本课程设计将介绍通信系统仿真的相关概念、方法和工具,以及如何根据具体问题进行通信系统的仿真。
2. 通信系统仿真的目的和意义通信系统仿真是通过计算机模拟通信系统的运行和性能,以达到理解系统特性、优化设计和解决问题的目的。
它在通信工程领域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广泛的应用。
通信系统仿真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理解系统特性:通过仿真可以深入了解通信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信源、信道、调制解调器、信道编码和解码等,从而更好地理解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优化设计:通过仿真可以评估不同的系统设计方案,找到最佳的参数配置和算法,从而提高系统的性能,降低成本。
•解决问题:通过仿真可以模拟通信系统在不同情况下的性能表现,从而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比如干扰问题、误码率改善等。
3. 通信系统仿真的基本原理通信系统仿真的基本原理是模拟和计算。
通信系统仿真通常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的模拟和计算:•信源:通过模拟产生各种类型的信号,比如正弦波、随机信号等。
•信道:通过模拟产生不同的信道特性,比如传输损耗、多路径效应、噪声等。
可以通过添加白噪声、多径信道模型等方式来模拟实际信道的特性。
•调制解调器:通过模拟调制解调过程,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或者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信道编码和解码:通过模拟编码和解码过程,对信号进行编码和解码,提高抗干扰性能。
•误码分析:通过模拟接收端信号的误码情况,分析误码率和误差传播等指标。
通信系统仿真的计算过程需要使用编程语言和相关工具,比如MATLAB、Python等,以及通信系统仿真平台,比如NS-3、OPNET等。
4. 通信系统仿真的步骤通信系统仿真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仿真目标:明确仿真的目标,包括仿真对象、仿真精度和仿真场景等。
通信系统仿真课程设计c语言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通信系统仿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C语言进行通信系统的仿真分析。
具体目标如下:1.理解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和仿真方法。
2.掌握C语言的基本语法和编程技巧。
3.熟悉通信系统仿真实验的流程和技巧。
4.能够运用C语言编写简单的通信系统仿真程序。
5.能够分析仿真结果,对通信系统进行性能评估。
6.能够独立完成通信系统仿真实验,并撰写实验报告。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2.增强学生对通信技术的兴趣和热情。
3.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介绍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信号处理方法、调制解调技术等。
2.通信系统仿真方法:讲解通信系统仿真的基本方法,包括系统模型建立、仿真算法选择等。
3.C语言编程基础:介绍C语言的基本语法、数据类型、运算符、控制结构等。
4.通信系统仿真实验:进行一系列的通信系统仿真实验,让学生动手实践,掌握仿真技巧。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讲授法:讲解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和仿真方法,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的通信系统仿真案例,让学生掌握仿真技巧。
4.实验法:进行通信系统仿真实验,让学生动手实践,提高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教材:选用合适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实验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提供计算机、通信设备等实验设备,保障学生能够进行实际操作。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教学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时表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等,以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通信系统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的地位与任务本课程设计是通信工程专业的一项集中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学完《通信系统原理》、《信息论与编码》等课程后,进行的一次全面的综合训练,其目的是加深对有关通信系统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的理解。
通过本课程设计,培养学生具有对通信系统的单独模块、关键技术以及整体系统的设计和开发能力。
熟练掌握至少一种通信系统模块(如信道编码模块)或简易通信系统的设计方法;熟练掌握一种通信系统开发软件(如matlab、FPGA)的使用;为毕业设计和今后大型通信系统的研发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任务:1、掌握通信系统的设计方法;2、加深对通信系统的设计和仿真测试的了解和认识;3、掌握通信系统开发软件(如matlab、FPGA)的安装、使用;4、设计和开发至少一种通信系统模块或简易通信系统。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与基本要求内容:课程设计的题目可以从以下题目中选择一个,也可以自定题目,但必须征求指导老师的同意。
案例一:基于OFDM技术的无线局域网系统设计要求按照IEEE802.11a协议的要求,使用Simulink构建发送端和接收端。
首先在高斯噪声信道的要求下,产生它特有的帧格式。
并按照下图仿真研究并发送。
图1 发送端部分而接收端部分按下图所示(这里假设系统符号、载波已同步)。
具体参数指标参照IEEE802.11a 协议。
最后结果要求仿真出不同信噪比条件下的误比特率。
图2 接收端部分案例二:基于LTE 的4G 无线通信系统的设计要求按照LTE 协议的要求,使用MATLAB 平台构建发送端和接收端。
首先在高斯噪声信道的要求下,产生它特有的帧格式。
并按照下图仿真研究,具体参数参考LTE 协议。
最后结果要求仿真出不同信噪比条件下的误比特率。
案例三:基于WCDMA 的3G 无线通信系统的设计要求按照WCDMA 协议的要求,使用MATLAB 平台构建发送端和接收端。
首先在高斯噪声信道的要求下,产生它特有的帧格式。
一、课程设计背景通信系统是现代信息社会中至关重要的基础设施,其设计和性能分析对于信息传输和交换具有重要意义。
Matlab作为一种强大的科学计算软件,被广泛应用于通信系统的仿真设计中。
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Matlab软件进行通信系统的仿真设计,帮助学生掌握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和仿真方法,提高其工程实际应用能力。
二、课程设计目标1.了解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结构;2.掌握Matlab编程基础及其在通信系统仿真中的应用;3.掌握通信系统常用信号处理技术;4.能够利用Matlab软件对通信系统进行仿真设计和性能分析。
三、课程设计内容1.通信系统基础知识介绍1.1 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1.2 通信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Matlab编程基础2.1 Matlab语言基础2.2 Matlab基本操作和常用函数3.通信系统仿真设计3.1 通信系统信号生成和处理3.2 信道模型和噪声分析4.通信系统性能分析4.1 误码率性能分析4.2 信噪比分析4.3 频谱分析5.通信系统仿真设计案例分析5.1 数字调制与解调仿真设计5.2 OFDM系统性能分析5.3 MIMO系统仿真设计及性能分析四、课程实践环节1.使用Matlab进行通信系统仿真设计的基本操作演练;2.利用Matlab开发和验证通信系统中的基本算法;3.对通信系统的性能进行仿真分析,并进行结果验证;4.辅助课程设计项目的实践环节,帮助学生加深对通信系统仿真设计的理解和掌握。
五、课程设计评价1.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1.1 学生对通信系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1.2 学生Matlab编程能力的提升情况1.3 学生通信系统仿真设计能力的提高情况2.课程设计效果的评价2.1 课程内容是否能满足学生学习需求2.2 课程设计项目实践环节的实际效果2.3 课程设计是否对学生的就业和科研有帮助六、课程设计具体步骤1.明确课程设计目标和内容,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2.准备教学资源和实践环节所需的软硬件设备;3.进行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对课程设计内容和实践操作的掌握程度;4.组织学生参与通信系统的相关理论学习和Matlab编程基础课程;5.根据课程设计内容和步骤进行实践操作演练;6.指导学生进行通信系统的仿真设计和性能分析实践;7.进行课程设计项目实践环节,辅助学生加深对通信系统仿真设计的理解和掌握;8.评价课程设计效果,总结经验和改进措施。
通信系统仿真实习任务书开课学院(章)2014年6 月13日课程设计报告书要求:撰写课程设计报告书是课程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每位学生必须按要求认真撰写课程设计报告书,未完成课程设计报告书的学生不得参加课程设计的考核和成绩评定。
课程设计报告书按照封面、正文、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的次序装订成册,报告书的封面由学生按学院统一格式打印,课程设计任务书由指导教师发给学生,正文由学生完成。
课程设计报告书的正文一般包括课程设计目的和任务的描述、设计任务分析、具体设计过程的描述、设计方案的确定、系统实施、结论等几方面,或按照指导教师提供的提纲进行写作。
学生应独立完成各自设计报告书的写作(每人一份),即使同组学生在设计过程中经过讨论得到的共同设计结果也应独立表述。
报告书的格式应统一规范,按照学院统一的课程设计格式要求用A4纸打印。
打印时的页边距为:上、下:2.54mm,左:3mm,右:2.5mm。
行距为单倍行距,其它具体要求请参见《附件1:课程设计报告书格式》在学生完成课程设计报告书后,指导教师应对每个学生的报告书进行认真细致的审阅,对报告书内容的正确性、真实性、是否类同以及报告书的格式、结构条理等进行重点的审查,对不符合要求的应要求学生进行修改。
在学生最终通过审阅的报告书上,必须有责任指导教师的签名、批阅评语和成绩。
上机时间及地点:17周周四,8-9节,214;周五,8-9节,214;18周周一,6-9节,218周二,1-4节,2186-9节,121 周三,1-4节, 2456-9节, 218青岛农业大学理学与信息科学学院X X X X 课程设计报告设计题目 (具体设计题目) 学生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完成时间实习(设计)地点年月日(设计报告正文)一、课程设计目的和任务课程设计题目(问题)描述和设计要求等目的: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实践,能进一步掌握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基本概念,掌握基本的程序设计方法;通过设计一个完整的小型程序,初步掌握开发软件所需的需求定义能力、功能分解能力和程序设计能力、代码调试技能;学习编写软件设计文档;为未来的软件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matlab通信系统仿真课程设计
MATLAB通信系统仿真课程设计是一个涉及到通信系统原理和MATLAB编程的设计项目。
在这个课程设计中,学生需要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掌握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和MATLAB的使用技巧,最终完成一个通信系统的仿真模型。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课程设计流程和内容:
1. 引言和背景知识:介绍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的数学知识,包括信号传输、调制解调、信道编码等概念。
2. MATLAB基础知识:介绍MATLAB的基本语法和常用函数,包括矩阵操作、图形绘制、信号处理等。
3. 信号传输模型:学生需要根据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设计一个简单的信号传输模型。
这个模型可以包括信号的生成、调制、传输和解调等过程。
4. 信道模型:学生需要根据通信系统的信道特性,设计一个适当的信道模型。
这个模型可以包括信道的噪声、衰落等特性。
5. 信号检测和解码:学生需要设计一个信号检测和解码的算法,以实现对传输信号的恢复和解码。
6. 性能评估和优化:学生可以通过改变信道模型、调制方式、编码方式等参数,来评估系统的性能,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优化。
7. 结果分析和报告撰写:学生需要分析仿真结果并撰写一个综合性的报告,包括系统设计和实验结果等内容。
在这个课程设计中,学生需要结合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掌握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和MATLAB的使用技巧。
通过完成这个设计项目,学生可以加深对通信系统的理解,并提升MATLAB编程和仿真分析的能力。
通信系统的计算机仿真设计任务书班级指导教师学期电子工程学院2011年5月20日一、设计目的本次课程设计是根据“通信工程专业培养计划”要求而制定的。
通信系统的计算机仿真设计课程设计是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学完通信工程专业基础课、通信工程专业主干课及科学计算与仿真专业课后进行的综合性课程设计。
其目的在于使学生在课程设计过程中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充分利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研究设计过程中出现的各类技术问题,巩固和扩大所学知识面,为以后走向工作岗位进行设计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设计任务1、设计题目:PCM通信系统的性能分析与MATLAB仿真2、设计内容:要求构建 PCM 通信系统,其中包括 PCM 编码、译码,采用均匀量化、 A 律、律非均匀量化编码。
经过传输后,接收端进行PCM译码。
抽样:低通连续信号采样,绘出信号时、频域图形量化:均匀量化及非均匀量化,给出编码器的输出码组序列编码:实现A律PCM编码。
画出经过PCM编码、译码后的波形与未编码波形;画出输入信号不同幅度情况下,PCM译码后的量化信噪比。
能够演示,测试其波形及量化信噪比。
学习有关MATLAB通信仿真方面的知识,掌握其相关内容与具体操作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以下内容:(1)建立系统模型(2)独立编写实现上述要求的M文件;(3)运行参数,进行系统仿真,得到误码率与信噪比的关系曲线图、星座图。
(4)分析运行结果三、提交的设计文件提交设计说明书一份。
要求按学校规定的文档格式编写,计算机打印。
四、时间安排时间内容分组情况时间内容分组情况6月13日指导教师布置设计任务全班6月14日查资料全班6月15日-6月21日讲课,计算、调试、写报告全班6月22日—23日答辩全班6月24日提交报告全班。
通信系统仿真实习任务书开课学院(章)2013年10 月8日
要求每个设计题目最多不超过10人选作。
请各班班长协调统计每人设计题目。
课程设计报告书要求:
撰写课程设计报告书是课程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每位学生必须按要求认真撰写课程设计报告书,未完成课程设计报告书的学生不得参加课程设计的考核和成绩评定。
课程设计报告书按照封面、正文、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的次序装订成册,
报告书的封面由学生按学院统一格式打印,课程设计任务书由指导教师发给学生,正文由学生完成。
课程设计报告书的正文一般包括课程设计目的和任务的描述、设计任务分析、具体设计过程的描述、设计方案的确定、系统实施、结论等几方面,或按照指导教师提供的提纲进行写作。
学生应独立完成各自设计报告书的写作(每人一份),即使同组学生在设计过程中经过讨论得到的共同设计结果也应独立表述。
报告书的格式应统一规范,按照学院统一的课程设计格式要求用A4纸打印。
打印时的页边距为:上、下:2.54mm,左:3mm,右:2.5mm。
行距为单倍行距,其它具体要求请参见《附件1:课程设计报告书格式》
在学生完成课程设计报告书后,指导教师应对每个学生的报告书进行认真细致的审阅,对报告书内容的正确性、真实性、是否类同以及报告书的格式、结构条理等进行重点的审查,对不符合要求的应要求学生进行修改。
在学生最终通过审阅的报告书上,必须有责任指导教师的签名、批阅评语和成绩。
上机时间及地点:
9、10周
周一,下午6-9节,123;
周二,上午1-4节,123;
周三,上午1-2,123
3-4,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