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2019春一年级语文下册 阅读八《大熊猫》导学案 教科版
- 格式:doc
- 大小:73.50 KB
- 文档页数:5
小学语文《大熊猫》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大熊猫》,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引导学生了解大熊猫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运用分组讨论、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熊猫的喜爱之情,增强保护大熊猫的意识。
(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大熊猫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认读与运用。
(2)理解课文中的抽象描述。
三、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引导学生了解大熊猫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 互动式教学法:分组讨论、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问,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大熊猫的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
2. 生字词卡片。
3. 课文文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大熊猫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主题。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大熊猫的了解。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教师辅导学生认读生字词,讲解课文中的抽象描述。
3. 生字词学习(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
(2)学生分组讨论,运用生字词造句。
4.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大熊猫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5. 课后作业(1)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大熊猫的相关知识。
(2)布置生字词抄写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生字词掌握评价:通过课后作业的检查,评估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3. 课文理解评价:通过课后提问或小测验,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小学一年级语文《大熊猫》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大熊猫》一课,涉及教材的第三章节,详细内容主要围绕国宝大熊猫的外貌特征、生活习性以及保护意义展开。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大熊猫的基本知识,了解其生活习性和外貌特征。
2. 培养学生对大熊猫的喜爱之情,提高保护国宝的意识。
3. 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保护大熊猫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掌握大熊猫的外貌特征、生活习性以及保护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大熊猫图片、PPT、视频资料。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大熊猫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大熊猫的名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了解大熊猫的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
3. 例题讲解:以PPT形式展示例题,讲解大熊猫的特点,引导学生学会提取关键信息。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回答相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保护大熊猫的意义,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六、板书设计1. 大熊猫的外貌特征:黑白相间、圆脸、大眼睛、短腿、粗胳膊。
2. 生活习性:吃竹子、爱睡觉、活泼可爱。
3. 保护意义:国宝、珍稀动物、生态平衡。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你画一幅大熊猫的画,并写一段关于大熊猫的文字介绍。
2. 答案:大熊猫,我国的国宝,生活在四川、甘肃、陕西等地。
它们黑白相间,圆脸大眼睛,十分可爱。
大熊猫主要以竹子为食,每天需要吃掉大约30公斤的竹子。
由于生活环境的破坏,大熊猫的数量越来越少,我们要共同努力,保护这些可爱的动物。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了解了大熊猫的基本知识,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但在课堂讨论环节,部分学生的参与度不高,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让学生课后查找关于大熊猫的更多资料,了解它们的生活环境、保护现状等,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一年级语文《大熊猫》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大熊猫》。
教学内容包括:课文阅读、生字词学习、句子理解、课文朗读和课后练习。
具体章节内容:第一课时,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了解大熊猫的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第二课时,学习课文第三、四自然段,认识大熊猫的珍贵性以及保护大熊猫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熊猫的特点及保护意义。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对国宝大熊猫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课文生字词的学习,对大熊猫生活习性的理解。
2.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了解大熊猫的特点及保护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大熊猫图片、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课本、生字词卡片、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大熊猫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大熊猫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大熊猫的外貌特征、生活习性等。
3. 生字词学习: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通过组词、造句等方式加强记忆。
4. 句子理解: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帮助学生理解大熊猫的特点。
5. 课文朗读: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大熊猫的可爱。
6.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课题:大熊猫2. 板书内容:(1)大熊猫外貌:黑白相间,圆圆的脸,短短的腿;(2)大熊猫生活习性:吃竹子,懒洋洋,喜欢爬树;(3)保护大熊猫:珍爱大自然,从我做起。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课文,掌握生字词;(2)用“大熊猫”造句;(3)谈谈你对大熊猫保护的看法。
2. 答案:(1)略;(2)示例:大熊猫是我国国宝,我们要好好保护它们;(3)略。
语文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大熊猫》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内容:教育科学出版社“注·提”实验教材第二册第十二课二、教学背景分析1、学情分析儿童对动物的喜爱仿佛是与生俱来的,这便为他们学习本课提供了情感、态度方面的支持。
并且学生通过玩具、电视、书籍、图片等对大熊猫有些了解。
另外,学生对学习注音课文也掌握了一些方法,为学习课文内容提供了保障。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贯彻了课改理念,学生具备了初步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对新知有较强的期待。
2、教材分析本课是一篇说明文,介绍了我国特有的珍贵动物大熊猫的可爱和它的生活习性。
本文语言浅显、易懂、富有知识性与趣味性。
教师在充分理解教材内涵的基础上,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
并且根据农村孩子的生活环境和孩子身边的一景一物,创造性的开展各类活动,使学生受到美育的熏陶和情感的升华。
三、教学目标1、会认读“耳、爪、竹、找、活、园”等九个字。
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运用“珍贵”、“喜爱”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巧设闯三关,合作感悟课文内容,了解大熊猫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4、根据学生实际生活的认知能力,拓展延伸,讲自己熟悉的小动物,在自由选择、自由表达、合作练说、登台赛讲的过程中,加深了学生对大自然和动物的喜爱之情和保护之意。
四、课程资源《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要“努力开发,积极利用”身边的课程资源,以其具体形象、生动活泼和学生能够亲自参与等特点,给学生多方面的信息刺激,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身临其境,在愉悦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
教学设计利用图片、录像、玩具、资料等激发学生情趣,使学生的学习始终处于亢奋之中。
并且充分利用学校选聘小解说员这一课程资源,以课文内容为载体,结合搜集的信息,以过关活动贯穿始终,旨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
五、教学策略的选择1、创设活动情境,激发参与意识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就是例子。
小学一年级语文《大熊猫》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大熊猫》。
教学内容包括:课文阅读、生字词学习、句子理解以及课文背诵。
具体章节为《大熊猫》全文。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课文中生字词的读音、结构和书写方法。
2. 培养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了解大熊猫的外貌、生活习性及其在我国的保护地位。
3. 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他们对自然和动物的关爱之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生字词的掌握。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大熊猫的兴趣,提高阅读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大熊猫图片、卡片、黑板。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大熊猫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大熊猫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阅读课文:让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教师给予指导。
3. 生字词学习:学习课文中生字词,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词义。
4. 句子理解:挑选课文中的重点句子,让学生分析句子结构,理解句子含义。
5. 课文背诵:分组让学生进行课文背诵,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和表达能力。
6. 例题讲解:结合课文内容,设计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7. 随堂练习:设计练习题,巩固学生对生字词和课文内容的掌握。
六、板书设计1. 《大熊猫》2. 内容:课文生字词、重点句子、课文结构图、保护大熊猫的意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课文生字词,每个写5遍。
(2)用课文中的句子,描述一下大熊猫的特点。
(3)谈谈你对大熊猫保护的看法。
2. 答案:(1)略(2)大熊猫长得胖乎乎的,身上有黑白相间的毛,喜欢吃竹子。
(3)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高课堂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拓展延伸:让学生收集关于大熊猫的资料,了解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和保护现状,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自然的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生字词学习和句子理解。
一年级语文《大熊猫》教学设计【内容简析】本篇课文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大熊猫可爱的外形,小时候和长大以后的生活习性,还介绍了大熊猫最爱吃竹叶。
课文配有大熊猫津津有味地吃竹叶的插图,学生通过读课文,看插图,能认识大熊猫、喜欢大熊猫。
【设计理念】本课设计力求体现自主、开放性,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到课堂外搜集感兴趣的资料,让学生选择喜爱的内容朗读,并学会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的感受。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学好知识,发展能力。
【教学目标】1.认识14 个生字,会写8 个字。
学习“言字旁、人字头”2个新部首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学习观察,并通过观察与学习,了解大熊猫,认识大熊猫,喜欢大熊猫。
【重点难点】重点: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
难点:认识大熊猫,用自己的话描述大熊猫。
【课前准备】老师:大熊猫生活录像片、大熊猫图片。
学生:到动物园去看大熊猫或搜集大熊猫的资料。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谈话激趣,引入课题1.同学们去过动物园吗?你喜欢动物园里的大熊猫吗?它是什么样的?2.齐读课题,哪种动物被称为“国宝”呢?3.出示大熊猫插图,让学生说说大熊猫的样子。
4.我们一起来读课文吧,大熊猫还有很多有趣的特点,同学们想更多地了解它吗?二、自读课文,认识生字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用笔把生字圈出来,遇到不会读的生字向老师或同学请教。
2.出示生字词,让学生开火车认读,提醒学生注意“数”在课文中读第三声。
3.同桌互读课文,相互学习,相互纠正。
三、指导朗读,感悟内容1.自由朗读课文,用笔标出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想想各个自然段各写了什么内容。
2.指名读出第 1 自然段,想想:读这个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最吸引人的动物是大熊猫)3.大熊猫哪些方面吸引人呢?请小组合作学习2〜4自然段。
要求:1)朗读2〜4自然段,讨论各段写了什么内容?2)你喜欢哪段?把它读给伙伴听。
快乐读书屋八大熊猫教材分析〔解题〕大熊猫是我国特产的一种珍稀动物,也叫猫熊、熊猫。
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我们的国宝大熊猫。
〔结构分析〕这篇课文共有四个自然段,根据内容可将其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写最可爱的动物是大熊猫。
第二部分(第二、三自然段)具体介绍大熊猫。
第二部分又可以分为两层:第一层(第二自然段)介绍大熊猫可爱的外形特征。
第二层(第三自然段)介绍大熊猫的生活习性。
第三部分(第四自然段)说明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我们要爱护大熊猫。
〔语意理解〕“动物园里有许多动物,最可爱的要数大熊猫了。
”这句是全文的开头,用对比的方式引出写作的对象大熊猫,于对比中表达了作者对大熊猫的无比喜爱。
“大熊猫身子胖,尾巴短,毛很光滑。
四肢和肩膀是黑的,身子和头是白的。
最有趣的是一双圆圆的黑眼圈,一对毛茸茸的黑耳朵。
”这段话介绍了大熊猫的外形特征,作者抓住了大熊猫的特点,从整体到局部,从视觉、触觉、感觉等几个角度来介绍大熊猫,使我们对大熊猫既有整体把握,又有形象的感觉。
“身子胖,尾巴短,毛很光滑”,连用几个短句,从整体上介绍。
“最有趣的”于整体中突出局部,“圆圆的”“毛茸茸”两个叠词把熊猫的样子描写得惟妙惟肖,而且读起来也琅琅上口,从这段描写中我们也能体会到作者对大熊猫的喜爱之情。
“大熊猫小时候很活泼,喜欢爬上爬下。
长大以后不大爱活动,常常用爪子抱着头,呼呼大睡。
它睡着的时候,你去逗它,它睁开眼睛看看你,又呼呼地睡了。
它睡醒了,就摆动着胖胖的身体,走来走去找东西吃。
”这段描写了大熊猫的生活习性,作者采用对比的手法,首先将小时与长大后两种不同时期的行为进行对比。
描写了活泼好动,机灵可爱的小熊猫,“爬上爬下”一个动词很形象地描绘了小熊猫好动的个性;描写了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形象,抓住了最有代表性的“睡觉”这一细节不惜笔墨进行描写。
“常常”表频率,说明经常,“抱着头”很形象地描摹睡觉的状态,“呼呼”更显出它睡得香甜。
尤其是“逗它”的细节的描写,更是活灵活现地把一个不大爱活动的憨态可掬的大熊猫摆在读者面前了。
大熊猫
教学目标:学习写字。
教具准备:课件、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请学生说一说大熊猫的样子。
生活习性。
2.指名读词语。
熊猫许多动物最胖胖乎乎很短黑眼圈时候
爬过来爪子抱着睁眼多香
二、学习写字。
1.出示生字:国物爱毛四耳两爪
2.指名读。
3.学生分析字的结构、笔画、笔顺。
4.认识竖弯。
5.师知道“四、爪”。
(1)先示范“四”的写法。
并用红笔标出竖弯这一笔。
(2)写“爪”字时,先课件演示,让学生说出笔顺再书空一遍。
6.学生在田字格里书写。
7.评比,奖励进步的同学。
教学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写了8个字,写时一定要注意“四”字中间一笔是竖弯,“爪”字第三笔是竖。
板书设计:
大熊猫
国物爱毛四耳两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