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单元检测题 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472.72 KB
- 文档页数:10
1.下列关于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A.刺激某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出神经,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B.反射弧中的感受器和效应器均分布于机体同一组织或器官C.神经中枢的兴奋可以引起感受器敏感性减弱D.任何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都位于脊髓2.用某种药物饲喂动物,一段时间后测得实验组比对照组动物血浆中血红蛋白含量明显增高,该药物的作用可能是()A.增强血红蛋白的合成能力B.提高血浆蛋白的含量C.增加红细胞的生成数量D.对红细胞有破坏作用3.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09年十一届全运会以及到2010年广州亚运会,其反兴奋剂的力度一届超过一届,检测手段也更为先进。
但高科技的力量却为许多服用者推波助澜,有些不容易检测出来的基因工程产品如类胰岛素生长因子),就可能诱惑一些运动员服用或使用。
以下关于胰岛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胰岛素可以注射,也可以口服B.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表现协同作用C.胰岛素能促进血糖合成糖原D.胰岛素是由胰岛A细胞分泌的一种激素4.小王因故没有吃早饭就去上学了,但到第四节课时仍然精神饱满地认真听讲和学习。
关于他体内血糖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低血糖可促进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B.肾上腺素促进糖原分解C.胰高血糖素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D.胰高血糖素可促进非糖物质转化成葡萄糖5.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在设计实验方案时,如果以正常小鼠每次注射药物前后小鼠症状的变化为观察指标,则下列对实验组小鼠注射药物的顺序,正确的是()A.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葡萄糖溶液B.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再注射胰岛素溶液C.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生理盐水D.先注射生理盐水,后注射胰岛素溶液6.(2011•日照)如图是反射弧示意简图,兴奋在反射弧中按单一方向传导,这是因为()A.在②中兴奋传导是单一方向的B.在③中兴奋传导是单一方向的C.在④中兴奋传导是单一方向的D.以上说法都正确7.(2011•日照)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可参与血糖平衡的调节②有调节躯体运动的高级中枢③可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④垂体通过下丘脑控制性腺的生长发育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8.用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连续喂养正常成年小白鼠4周,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小白鼠表现为()A.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B.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加C.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D.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9.(2011•海南)下列关于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细胞内葡萄糖的氧化利用发生障碍,可导致血糖持续升高B.糖尿病是由于经常摄入过量的糖所引起的C.胰岛细胞产生的激素均能降低血糖含量D.胰岛A细胞和B细胞协同调节血糖平衡10.(2011•日照)较大剂量注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渐反应迟钝、活动减少以至休克,该激素是()A.甲状腺激素 B.雄性激素C.肾上腺素 D.胰岛素11.在人体中,由某些细胞合成,并能影响其他细胞生理功能的物质是() A.血红蛋白 B.促胰液素C.淀粉酶 D.肝糖元12.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走路不稳、呼吸急促,在①大脑、②小脑、③脑干三个结构中,与此反应相对应的结构分别是()A.③②① B.②①③C.③①② D.①②③13.参与“植物人”的生命活动调节的神经结构主要有()①大脑皮层②小脑③下丘脑④脑干⑤垂体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14.2011年广州亚运会的足球赛时,球员踢球瞬间,在突触小体上完成的信息转换模式为()A.电信号→电信号B.电信号→化学信号C.化学信号→化学信号D.化学信号→电信号15.右图示神经元局部模式图。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练习题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1.在反射活动中能够起分析综合作用的部分是(C )A.传出神经 B.传入神经C.神经中枢 D.感受器2.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
下图表示刺激使膜内外电位变化和所产生兴奋的传导方向。
(横向箭头表示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C )3.(2017•海南卷.13)下列与人体神经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 )A.缺氧不影响肽类神经递质的合成与释放B.肌肉细胞的细胞膜上有神经递质的受体C.神经纤维上的电信号可引起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D.神经递质可将突触前神经元的兴奋传递给突触后神经元4.科研人员分别给三只大白鼠注射了Ⅰ、Ⅱ、Ⅲ三种激素,下表表示的是注射相应激素一段时间后出现的生理反应:A.胰岛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B.生长激素、胰岛素、甲状腺激素C.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生长激素D.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5.在人体内环境中可以发生的生理过程是( A )A.抗体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的结合B.血浆蛋白和血红蛋白的合成C.丙酮酸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D.食物中的淀粉经消化分解成葡萄糖6.手术摘除小白兔的垂体后,其甲状腺功能衰退的原因是( C )A.大脑功能异常B.缺乏促性腺激素C.缺乏促甲状腺素D.垂体与甲状腺之间的神经被切断7.下列与血糖调节有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D)A.血糖调节的机制是反馈调节B.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相互拮抗C.肾上腺素参与血糖调节D.肌糖原可分解为葡萄糖以维持血糖浓度8. 激素在人体内起调节作用,下列有关人体内激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C)A.激素具有微量和高效的特点B.激素通过血浆、组织液和淋巴运输C.激素种类多,但只能为机体提供少量能量D.激素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9.有三只生存状况一致的小狗,分别切除它们的下丘脑、甲状腺、垂体,然后测量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变化,结果如下表所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甲---乙+--丙++-(注:“+”代表增加,“-”代表减少)甲、乙、丙三只小狗被切除的器官分别是(D)A.垂体、下丘脑、甲状腺B.垂体、甲状腺、下丘脑C.甲状腺、垂体、下丘脑D.下丘脑、垂体、甲状腺10.体温调节中枢和体温感觉中枢分别在( B )A.大脑皮层,下丘脑B.下丘脑,大脑皮层C.下丘脑,下丘脑D.大脑皮层,大脑皮层11.下图为水平衡调节机理,请据图判断A、B、C依次为(C)A.抗利尿激素、渴觉中枢、肾小管B.渴觉中枢、抗利尿激素、肾小管C.抗利尿激素、肾小管、渴觉中枢D.渴觉中枢、肾小管、抗利尿激素12.大面积烧伤护理不当时,易发生感染而引起严重后果,这主要是由于( B )A.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B.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C.体液大量损失D.营养物质得不到及时补充13.当一个人突然遇见很危险的情境时,血中肾上腺素的含量立即上升,产生多种生理反应,这一生理调节过程属于( C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C.神经一体液调节 D.激素调节14.将大白鼠从25℃移至0℃的环境中,大白鼠将出现的生理反应是( B )A.耗氧量减少,竖毛肌放松 B.耗氧量增加,体表血管收缩C.耗氧量减少,心律变慢 D.耗氧量增加,体温升高15.某病原体第一次感染人体,人体不会产生相应的(C)A.浆细胞B.记忆淋巴细胞C.过敏反应D.免疫反应16.在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发挥免疫作用的机制是:( D )A.与抗原结合使其失去活性B.直接吞噬靶细胞将其分解C.将抗原呈递给B淋巴细胞D.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17.吞噬细胞在机体免疫中有多方面的作用,它参与了( A )①非特异性免疫②体液免疫③细胞免疫④合成并分泌抗体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① D.①③④18.若某种病毒已侵入人体细胞,机体免疫系统对该靶细胞发挥的免疫作用属于( B ) A.体液免疫 B.细胞免疫 C.自身免疫 D.非特导性免疫19. 下图表示人体细胞受到病毒攻击后发生的部分免疫反应。
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单元测试题班级:姓名:一、选择题:()1.吞噬细胞不参与的是A.非特异性免疫B.体液免疫C.细胞免疫D.合成并分泌抗体()2.某些麻醉剂是一种神经递质的阻断剂,当人体使用这些麻醉剂后,痛觉消失了,而其它大部分神经的传递功能正常。
这一事实说明:A.不同的神经纤维是以不同的递质传递B.不同神经元之间的递质可能不同C.所有的神经之间的递质可能相同D.麻醉剂能作用于大脑皮层,使人意识模糊()3.下列各组分泌腺产生的分泌物,均直接排放到内环境的是A.唾液腺、垂体、肠腺B.肾上腺、甲状腺、胰岛C.睾丸、汗腺、皮脂腺D.卵巢、胃腺、肝脏()4.右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B.①中内容物释放至②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主动运输C.①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处膜外为负电位D.②处的液体为组织液,传递兴奋时含有能被③特异性识别的物质()5.当抗原首次入侵机体时,分化为浆细胞的是A.吞噬细胞 B.T细胞 C.B细胞 D.记忆细胞()6.下列属于免疫预防和免疫治疗的分别是A.注射胸腺素,口服抗体B.注射卡介苗,输入抗体C.注射麻疹疫苗,口服球蛋白D.移植胸腺,输入淋巴因子()7.在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狗在听到铃声后分泌唾液这一反射活动中,唾液腺和支配它活动的神经末梢一起构成效应器B.兴奋传导时,往往是从一个神经元的树突传给下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或细胞体C.在人体反射活动过程中,神经元膜内电荷移动的方向与膜外电荷移动的方向相反D.体内大多数内分泌腺都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8.如图所示,神经纤维MB段距离长于MC段,在M处给以电刺激,在B,C处用电流计测其电位变化,电流计指针A.不动B.向左摆C.向右摆D.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摆动()9.在下列关于机体水和无机盐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血浆渗透压降低时,引起口渴B.血浆渗透压降低时,抗利尿激素增加C.机体失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D.机体失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10.下列属于特异性免疫的一组是A.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和接种卡介苗B.种牛痘预防天花与皮肤的屏障作用C.患过麻疹的人不再患麻疹和注射百日咳针后不再患百日咳D.溶菌酶的杀菌作用与服用小儿麻痹预防糖丸()11.取一只小鼠的皮肤,分别移植到切除和不切除胸腺的幼年小鼠身上,切除胸腺鼠的皮肤移植更易成功,这个实验结果说明对异体皮肤排斥起重要作用的是A.造血干细胞 B.T淋巴细胞 C.B淋巴细胞 D.吞噬细胞()12.下列关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 体液免疫具有特异性,细胞免疫没有特异性B. 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均能产生抗体C. 在细胞免疫的反应阶段主要进行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D. 人体中的特异性免疫是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共同完成的。
必修三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测试题一、非选择题1.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此图表示了细胞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其中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________(填标号)。
(2)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既有密切关系,又有一定区别。
一般情况下,②与③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3)正常人②内的pH通常维持在________之间,直接起调节作用的是血液中的_____ ___物质。
(4)内环境酶促反应进行需要的外界条件是________和________。
(5)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图中()________部分的液体会增多,其结果将会引起组织________。
(6)若某人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则形态发生变化的是图中()________,引起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若图示是肝脏组织细胞的内环境,那么肝炎病人化验时,需取图中的__________液体进行化验,会发现转氨酶的含量偏高,这是因为肝炎病人肝细胞膜的通透性________。
(8)肺气肿病人由于呼吸不畅,会使内环境中的pH变__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2.根据人体下丘脑、垂体调节的主要途径示意图回答问题:(1)图中TRH是,B是。
(2)寒冷环境中激素A和B在血液中的含量,作用于骨骼肌和其他组织后,形成Y产热的原因是。
(3)常温下,血液中A的含量有增加趋势时,TRH和TSH的分泌量将,这种调节属于调节。
(4)若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则由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的增加,从而促进对的重吸收(5)若人体血液中的血糖降低,可直接刺激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促使血糖含量升高:此外,一方面可通过下丘脑作用于胰岛A细胞使其分泌胰高血糖素,另一方面下丘脑可通过内脏神经作用于肾上腺,使其分泌,促使血糖含量升高。
人和动物的生命活动的调节单元检测一、选择题1.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可发生许多生物化学反应,其中有()A.蛋白质消化水解成氨基酸B.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C.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D.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2.高等动物细胞获得的O2,由体外到细胞内的途径是()①细胞②内环境③呼吸系统④循环系统⑤体外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②④⑤新课标第一网C.①②④③⑤D.⑤③④②①3.毛细血管壁和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分别是 ()①血液和组织液②血浆和组织液③淋巴和血浆④淋巴和组织液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③4.右图为反射弧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神经冲动在②和④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B. 兴奋传导方向是⑤→④→③→②→①C. ②受损时,刺激④仍能引起反射活动D. ③具有语言、学习、思维、记忆等方面的高级功能5.下图为人体内体温与水盐平衡调节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①当受到寒冷刺激时,a、b、c、d激素的分泌均会增加②c、d激素分泌增多,可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③下丘脑是感觉体温变化的主要中枢,是形成冷觉、热觉的部位④下丘脑能够合成和释放神经递质⑤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通过促进甲状腺的活动来调节体温⑥下丘脑具有渗透压感受器功能,同时能合成、分泌e激素⑦上图表示的神经调节过程中,肾上腺、皮肤均为效应器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⑥C.②③④⑤D.④⑤⑥⑦6.某人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浓度过高时会引起线粒体原有功能的改变,即虽然进行有机物的氧化及电子传递但无ATP生成。
根据这一事实,可以预料此人A.食量小,耗氧量低,肥胖,皮肤温度比正常人高B.食量大,耗氧量高,消瘦,皮肤温度比正常人低C.食量小,耗氧量高,肥胖,皮肤温度比正常人高D.食量大,耗氧量高,消瘦,皮肤温度比正常人高7.体温调节中枢和体温感觉中枢分别在( )A .大脑皮层,下丘脑B .下丘脑,大脑皮层C .下丘脑,下丘脑D .大脑皮层,大脑皮层8.关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之间的关系,不.正确的是 ( ) A .大部分内分泌腺的激素分泌不受神经系统的调控B .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C .生物各项生命活动一般同时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但以神经调节为主D .神经调节具有迅速和准确等特点9、下图表示反射弧和神经纤维局部放大的示意图,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甲图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有三种类型,兴奋传导方向可能依次为①③⑥⑤② B .若乙图表示神经纤维受到刺激的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则a 、c 为兴奋部位C .在兴奋部位和相邻的未兴奋部位之间,因电位差的存在而发生电荷移动,形成局部电流D .甲图的⑥结构中,信号的转换模式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10.实验室内有一群基因突变的老鼠,这些老鼠只要按时喂食并且不让它们运动,它们就能维持正常,当它们进食后,它们的血糖浓度会轻微上升,然后下降至一个恒定状态;然而只要让老鼠运动或禁食一餐,它们的血糖浓度就会迅速下降,进而昏迷。
单元测试十五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 下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ABCDE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反射弧B.当①处受刺激时,该处的膜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C.②处的结构决定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只能是单向的D.若从①处剪断神经纤维,刺激③处,效应器仍能产生反应2.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感受器和效应器应该分布于机体同一组织或器官中B、所有反射的中枢都位于大脑皮层,它是神经系统的最高级部位C、兴奋传导的速度主要取决于神经纤维的长度D、突触后膜可以是神经细胞膜,也可以是肌细胞膜等3. 根据右图,下列关于神经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静息电位的形成可能与膜上的b物质有关B.在c处给一足够强的刺激时,钾离子从上往下流C.假设这是突触前膜,则突触间隙位于图示膜的上部D.若将神经细胞膜的磷脂层平展在水面上,c会与水面接触4. 生活中存在以下现象:⑴婴幼儿经常尿床,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现象会明显减少;⑵由于惊恐而出现无意识排尿。
以上现象说明A、婴幼儿在夜间产生的尿液较白天多B、婴幼儿排尿反射的传入神经只到达脊髓C、无意识排尿不属于神经反射活动D、脊髓的生理活动依赖于大脑皮层的功能状态5. 将蛙的卵巢放入含有蛙脑垂体提取液的培养液中,同时检测某种激素的含量。
经过一段时间培养后,再检测培养液中该激素的含量,发现该激素含量增加,这种激素是A.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B. 促性腺激素C. 促甲状腺激素D. 雌性激素6. 当人体幼年缺乏碘时,其体内缺乏的激素和身高变化的曲线分别是图1中的A.S和甲 B、S和乙 C、T和甲 D、T和乙7. 图示生物体内的三个生理过程(a,b,c)。
在此三个过程中,Y代表的物质分别是A、激素、抗体、载体B、抗体、载体、酶C、载体、抗体、酶D、维生素、载体、抗体8. 许多淡水鱼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不产卵,常取同种鱼(雄鱼还是雌鱼)的垂体研碎注射到鱼体内,使之能正常排卵。
化钝市安居阳光实验学校生物人教版必修三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单元检测(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山东潍坊调研)下图为反射弧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冲动在②和④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B.兴奋传导方向是⑤→④→③→②→①C.②受损时,刺激④仍能引起反射活动D.③具有语言、学习、思维、记忆等方面的高级功能2.(安徽师大附中高二期中)与人体高级神经中枢无直接联系的活动是()A.上自习课时边看书边记笔记B .开始上课时听到“起立”的声音就站立起来C.叩击膝盖下面的韧带引起小腿抬起3.某人脑外伤后,可以看懂文字、听懂别人谈话,也能写字,但自己却不会说,受损的大脑皮层区域可能是()A.W区B.V区C.S区 D.H区4.以下依据神经细胞功能做出的判断,不正确的是()A.膝跳反射弧中传出(运动)神经元的轴突较长B.膝跳反射弧中传入(感觉)神经元的树突较多C.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如乙酰胆碱)始终不被酶分解D.分泌肽类激素旺盛的神经细胞核糖体较多5.(河南十所名校测试)下列有关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A.静息状态时神经元的细胞膜内外没有离子进出B.组织液中Na+浓度增大,则神经元的静息电位减小C.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经主动运输穿过突触后膜而传递兴奋D.神经纤维接受刺激产生的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6.(江西六所重点中学联考)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A.兴奋部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膜内为正、膜外为负B.神经细胞兴奋时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加C.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双向传递D.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7.(江西南昌一模)下图是突触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②④⑤共同构成突触B.①的形成需要高尔基体的参与C.③作用于④,只能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D.由于③只能由②释放作用于④,所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8.(江西师大附中、临川一中联考)下图是反射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刺激a点(a点为两接线端之间的),检测各位点电位变化。
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单元测试及答案.必修3 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一、选择题当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细胞免疫反应时,效应T细胞发挥 1.的作用是()A.产生抗体使靶细胞裂解B.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裂解 C.产生组织胺增强B细胞的功能 D.促进B细胞产生淋巴因子某些麻醉剂是一种神经递质阻断剂,当人体使用这些 2.麻醉剂后,痛觉消失了,而其他大部分神经的传递功能正常,这一事实说明()A.不同的神经元之间的递质可能不同B.所有神经元之间的递质可能相同 C.不同的神经纤维是以不同的递质传递 D.麻醉剂能作用于大脑皮层,使痛觉中枢失去功能人的下丘脑受损,不会影响()3.A.内分泌活动的协调 B.体温恒定的维持 C.躯体运动的精确性 D.血糖含量的相对稳定给病人输氧时,必须让病人同时吸入一定量的二氧化4.碳,以刺激病人的正常呼吸。
这种调节属于() A.激素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调节D.条件反射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5.A.血糖浓度过高时,会使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增强B.当人处于寒冷环境中时,温觉感受器产生兴奋 C.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 D.下丘脑通过垂体控制性腺的生长发育下列关于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6.() A.神经调节迅速而准确B.体液调节主要是激素调节 C.体液调节的作用范围广、时间长 D.神经调节以体液调节为基础某种病菌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内后,机体可以对该靶细7.胞产生免疫反应,其中有()A.效应B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胞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白细胞介素消灭B.效应B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胞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抗体消灭C.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胞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外毒素消灭D.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胞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抗体消灭激素在血液中的含量是相对稳定的,激素分泌的多少8.是受机体调节的。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单元测试题 4(100分 90分钟)一。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0分)1. 在一个以肌肉为效应器的反射弧中,如果传出神经遭到损伤,而其它部分正常,当感受器受到刺激后将表现为A.既有感觉又能运动 B.无感觉也无收缩反应C.有感觉但无收缩反应 D.无感觉但能运动2.下图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表示从树突到细胞体再到轴突末梢。
下列有关图中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 )图2-43A.刺激②点,能发生兴奋的有①、②、③、④、⑤、⑥B.刺激④点,能发生兴奋的只有③、④、⑤、⑥C.刺激③点,细胞内将出现电信号(电位变化)但突触间不出现化学信号(递质释放) D.兴奋在一个神经元上的传导是单向的,在两个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双向的3.人体中绝大部分神经元的兴奋传递是通过递质实现的。
下列关于突触和兴奋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时发生的B.兴奋通过突触时由电信号(电位变化)转化为化学信号(递质释放),再转化为电信号C.构成实触的两个神经元之间是有间隙的D.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4.在动物体内两个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导方向最可能是()A.树突→轴突B.细胞体→轴突C.细胞体→树突D.轴突→树突5.已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递质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递质立即被分解。
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递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A.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兴奋B.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C.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抑制D.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抑制6.碘是甲状腺激素的组成成分,当食物中缺碘时,分泌量增加的激素是()A.促甲状腺激素B.甲状腺激素C.胰岛素D.生长激素7.在一段时间里,定时给大白鼠注射甲状腺激素,可能出现的症状是()A.食欲旺盛,身体消瘦B.停止生长和发育C.身体臃肿,反应迟缓D.尿中出现大量葡萄糖8.切除老鼠体内的甲状腺,10d后将其同没有切除甲状腺的老鼠相比,切除甲状腺的老鼠的代谢能力明显下降,并且无法检验出其血液中甲状腺激素。
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单元测试题班级:姓名:「、选择题:()1.吞噬细胞不参与的是A.非特异性免疫B.体液免疫C.细胞免疫D.合成并分泌抗体()2.某些麻醉剂是一种神经递质的阻断剂,当人体使用这些麻醉剂后,痛觉消失了,而其它大部分神经的传递功能正常。
这一事实说明:A.不同的神经纤维是以不同的递质传递C.所有的神经之间的递质可能相同)3.下列各组分泌腺产生的分泌物,A.唾液腺、垂体、肠腺B.肾上腺、B.不同神经元之间的递质可能不同D. 麻醉剂能作用于大脑皮层,使人意识模糊均直接排放到内环境的是甲状腺、胰岛C.睾丸、汗腺、皮脂腺( A B C )4.右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在a中发生电信号T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①中内容物释放至②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主动运输.①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处膜外为负电位D.②处的液体为组织液,传递兴奋时含有能被③特异性识别的物质)5.当抗原首次入侵机体时,分化为浆细胞的是A.吞噬细胞 B . T细胞C . B细胞D .记忆细胞)6.下列属于免疫预防和免疫治疗的分别是A.注射胸腺素,口服抗体B.注射卡介苗,输入抗体C.注射麻疹疫苗,口服球蛋白D.移植胸腺,输入淋巴因子 )7.在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狗在听到铃声后分泌唾液这一反射活动中,唾液腺和支配它活动的神经末梢一起构成效应器B.兴奋传导时,往往是从一个神经元的树突传给下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或细胞体C.在人体反射活动过程中,神经元膜内电荷移动的方向与膜外电荷移动的方向相反D.体内大多数内分泌腺都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8.如图所示,神经纤维MB段距离长于MC段,在M处给以电刺激,在B,C处—(用电流计测其电位变化,电流计指针A.不动B.向左摆C.向右摆D.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摆动)9.在下列关于机体水和无机盐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血浆渗透压降低时,引起口渴C.机体失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10.下列属于特异性免疫的一组是A.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和接种卡介苗B.血浆渗透压降低时,抗利尿激素增加D.机体失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E.种牛痘预防天花与皮肤的屏障作用C.患过麻疹的人不再患麻疹和注射百日咳针后不再患百日咳D.溶菌酶的杀菌作用与服用小儿麻痹预防糖丸)11.取一只小鼠的皮肤,分别移植到切除和不切除胸腺的幼年小鼠身上,切除胸腺鼠的皮肤移植(更易成功,这个实验结果说明对异体皮肤排斥起重要作用的是A.造血干细胞 B . T淋巴细胞 C . B淋巴细胞)12.下列关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体液免疫具有特异性,细胞免疫没有特异性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均能产生抗体在细胞免疫的反应阶段主要进行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人体中的特异性免疫是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共同完成的。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单元检测全卷共100分,45分钟完卷姓名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当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细胞免疫反应时,效应T细胞发挥的作用是 ( )A.产生抗体使靶细胞裂解 B.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裂解C.产生组织胺增强B细胞的功能 D.促进B细胞产生淋巴因子2.某些麻醉剂是一种神经递质阻断剂,当人体使用这些麻醉剂后,痛觉消失了,而其他大部分神经的传递功能正常,这一事实说明 ( ) A.不同的神经元之间的递质可能不同B.所有神经元之间的递质可能相同C.不同的神经纤维是以不同的递质传递D.麻醉剂能作用于大脑皮层,使痛觉中枢失去功能3.人的下丘脑受损,不会影响 ( )A.内分泌活动的协调B.体温恒定的维持C.躯体运动的精确性D.血糖含量的相对稳定4.给病人输氧时,必须让病人同时吸入一定量的二氧化碳,以刺激病人的正常呼吸。
这种调节属于 ( ) A.激素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调节 D.条件反射5.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血糖浓度过高时,会使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增强B.当人处于寒冷环境中时,温觉感受器产生兴奋C.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D.下丘脑通过垂体控制性腺的生长发育6.下列关于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调节迅速而准确 B.体液调节主要是激素调节C.体液调节的作用范围广、时间长 D.神经调节以体液调节为基础7.某种病菌侵入人体细胞内后,机体可以对该靶细胞产生免疫反应,其中有 ( )A、效应B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胞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白细胞介素消灭B、效应B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胞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抗体消灭C、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胞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外毒素消灭D、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胞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抗体消灭8.激素在血液中的含量是相对稳定的,激素分泌的多少是受机体调节的。
下列关于激素分泌的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垂体能分泌促激素,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B.垂体是在大脑的直接影响下分泌促激素的C.下丘脑能直接控制各种内分泌腺,所以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D.通过反馈作用使血液中的激素含量维持在正常的相对稳定的水平9.右图为神经细胞的一部分膜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此图为突触后膜局部结构,则神经递质可被①识别B.静息电位的形成与膜上的②、⑤等载体有关,A面为正电位,B面为负电位C.若此图为突触后膜局部结构,则兴奋经过此处时的信号转换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D.若此图是突触后膜结构,则动作电位产生时,Na+可通过结构②由A侧进入B侧10.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激素的作用与神经的调节作用密切联系B.激素是由各种体细胞分泌的C.激素产生后一般作用于其它细胞D.有的激素是蛋白质11.当人吃了过咸的食物时,机体对细胞外液渗透压调节的正确顺序是 ( )①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②大脑皮层兴奋产生渴觉③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④摄水量增加⑤减少尿的排出12.下列关于浆细胞产生途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分化而成B.吞噬细胞将抗原直接呈递给B细胞分化而成C.T 细胞将抗原呈递给B细胞分化而成D.抗原刺激记忆细胞分化而成13.下列关于体液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B.抗体是由B细胞分泌的C.抗体一般可以直接杀死入侵的病毒D.记忆B细胞经迅速增殖分化,可形成大量的记忆细胞14.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B.神经纤维上已兴奋的部位将恢复为静息状态的零电位C.突触小体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15.下列属于免疫预防和免疫治疗的分别是 ( )A.注射胸腺素,口服抗体B.注射卡介苗,输入抗体C.注射麻疹疫苗,口服球蛋白D.移植胸腺,输入淋巴因子16.短跑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声后迅速起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起跑动作的产生是非条件反射的结果B.调节起跑动作的神经中枢是听觉中枢C.该反射有多个中间神经元先后兴奋D.起跑反应的快慢取决于小脑兴奋的程度17.神经元接受刺激后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过程中,发生了机械刺激(或其它刺激)转变为电信号、电信号转变成化学信号和化学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等变化,上述这些转变依次发生在 ( ) A.突触小体、突触前膜、突触后膜 B.刺激部位、突触前膜、突触后膜C.刺激部位、突触小体、突触后膜 D.刺激部位、突触间隙、突触后膜18.为了研究兴奋在神经元轴突上的传导是单向的还是双向的,取新鲜的神经-肌肉标本(实验期间用生理盐水湿润标本),设计了下面的实验装臵图(C点位于两电极之间的正中心)。
在图中A、B、C、D四点分别给以适宜的刺激,无法得出正确结论的刺激点是 ( )19.如图是缩手反射弧模式图,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图1中B处于静息状态时,若规定膜外为零电位,则细胞内表面的电位是负电位B.兴奋在由B→C→D的过程中至少有3次兴奋传导方式的变化C.在反射弧中,决定神经冲动单向传导的结构位于突触中D.图2是图1中B的一段,如果在电极a的左侧给予一适当刺激,电流计的指针会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20.下列有关健康成年人脑功能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控制排尿反射的高级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B.大脑皮层言语区的V区受损患者不能写字C.温度感受器位于下丘脑D.下丘脑不参与血糖平衡的调节21.如图表示人体内某些淋巴细胞的分化和某种免疫过程,数字表示过程,字母表示细胞或物质。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d细胞为浆细胞;②过程需要细胞膜上糖蛋白的参与B.④⑤过程是细胞的分裂与分化,⑥过程是抗原与抗体的结合C.由造血干细胞形成的a、b、c细胞内蛋白质的种类有所不同D.与Y合成和分泌直接有关的膜性细胞器是内质网和高尔基体22.下图为人体的体液免疫图解,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细胞①~⑤均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B.抗原可以直接作用于细胞⑤和④C.HIV主要侵入细胞②,使其大量死亡 D.阶段VI、VII为体液免疫的效应阶段23.如图是反射弧的组成模式图(虚线内为神经中枢,箭头为兴奋传递方向),据图分析不正确是 ( )A.图中共有五个突触B.中间神经元可能传递来自高级中枢的信号C.图中最可能标错的兴奋传递方向是箭头CD.④处的兴奋经过一系列传递必然引起①的兴奋24.如图2示意反射弧结构,若在实验条件下刺激部位a可引起b处产生冲动,效应器作出反应,而刺激b也可以引起效应器作出反应,但不能引起a处产生冲动,对此实验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刺激后,兴奋在感觉神经元上传导是单向的B.在神经中枢内突触传递兴奋的方向是单向的C.刺激后,兴奋在运动神经元上传导是单向的D.刺激a使突触传递兴奋,刺激b使突触传递抑制25.给某人踝关节处注入局部麻醉药,此处暂时失去了痛觉,但还能运动,该局部麻醉药作用的结构是 ( )A.神经中枢B.突触C.感受器和传入神经D.传出神经和效应器26.当人所处的环境温度从25℃降至5℃时,耗氧量、尿量、抗利尿激素及体内酶活性的变化依次为 ( )A.减少、减少、增加、不变B.增加、增加、减少、不变C.增加、减少、增加、不变D.增加、增加、减少、减少27.手偶然碰到针尖时产生的反应是 ( )A.痛和缩手同时出现 B.先感觉到痛,接着缩手C.先缩手,接着感觉到痛 D.无法确定先后顺序28.特异性免疫过程中,不与抗原发生直接接触的细胞是 ( )A.吞噬细胞B.记忆细胞 C.T细胞D.浆细胞29.神经电位的测量装臵如图所示,其中箭头表示施加适宜刺激,阴影表示兴奋区域。
用记录仪记录A、B两电极之间的电位差,结果如右侧曲线图。
若将记录仪的A、B两电极均臵于膜外,其它实验条件不变,则测量结果是 ( )30.如图是细胞分泌的某种物质与靶细胞结合的示意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分泌细胞产生的分泌物与靶细胞相互结合的原因是靶细胞膜上有载体蛋白B.如果分泌细胞为甲状腺细胞,那么靶细胞可能为垂体细胞C.如果分泌细胞是垂体细胞,那么此时的靶细胞不可能是性腺细胞D.如果分泌细胞产生的分泌物为胰高血糖素,则靶细胞可以为肌肉细胞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二、非选择题31.(每空1分,共5分)下图甲表示反射弧中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表示从树突到胞体,再到轴突及末梢(即一个完整的神经元模式);图乙表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联系图解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刺激d点,则除d点外,图中发生兴奋的点还有______(用字母表示)。
(2)图乙中二氧化碳浓度最高处在[ ] ________中,该结构的作用是为神经兴奋的传导提供_______________。
(3)手术过程中,使用某种局部麻醉剂,能使乙图中[⑨]___________中释放的_____________发生变化,从而暂时失去兴奋传导功能。
32.(每空1分,共6分)根据人体下丘脑、垂体调节的主要途径示意图回答问题:(1)图中TRH是___________,B是_____________。
(2)寒冷环境中激素A和B在血液中的含量___________,作用于骨骼肌和其他组织后,形成Y产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常温下,血液中A的含量有增加趋势时,TRH和TSH的分泌量将_________,这种调节属于_________调节。
33.(每空1分,共7分)下图是人体内某些免疫细胞的分化和体液免疫过程,数字表示过程,字母表示细胞或物质。
请分析回答:(1)写出下列字母代表的细胞名称: a _______________;d ________________。
(2)据图分析,机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则e细胞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⑥过程中,b细胞发挥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示细胞中,能识别抗原的细胞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只写字母)(5)形成d的途径有:①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每空1分,共8分)图一是神经元的结构示意图,A、B分别表示神经元的结构;图二是反射弧的组成示意图,①、②、③、④是反射弧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