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小火车
- 格式:doc
- 大小:388.83 KB
- 文档页数:3
大班美术活动教案轰隆隆的小火车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小火车的基本结构,知道火车的轮子、车头、车身等组成部分。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绘画能力和手工制作能力,能够用画笔和废旧材料制作出属于自己的小火车。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幼儿在制作小火车的过程中体验到快乐和成就感。
二、教学内容:1. 小火车的结构认知:火车的轮子、车头、车身等组成部分。
2. 绘画技巧:学习如何用画笔描绘小火车的基本形状和特征。
3. 手工制作:利用废旧材料制作小火车的各个部分,并将其组合在一起。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小火车的图片、画纸、画笔、颜料、剪刀、胶水、废旧材料(如纸盒、瓶子、塑料片等)。
2. 环境:安静、舒适、光线充足的美术活动区。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小火车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火车的外观特征,引导幼儿说出火车的轮子、车头、车身等部分。
2. 讲解:教师讲解如何用画笔描绘小火车的基本形状和特征,教授绘画技巧。
3. 示范:教师利用废旧材料制作小火车的各个部分,并将其组合在一起,展示给幼儿。
4. 制作:幼儿根据教师的讲解和示范,自己动手用画笔和废旧材料制作小火车的各个部分,并将其组合在一起。
5. 展示: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其他幼儿,大家互相欣赏、交流。
五、教学评价:1. 教师评价:教师对幼儿的制作过程和作品进行评价,关注幼儿的绘画技巧、手工制作能力和创造力。
2. 同伴评价:让幼儿互相评价彼此的作品,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3. 自我评价:引导幼儿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我评价,让幼儿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六、教学拓展:1. 邀请家长参与:邀请家长来园参加幼儿的制作过程,让家长见证幼儿的成长和进步。
2. 环境布置:将幼儿的作品展示在幼儿园的公共区域,让更多的人欣赏到幼儿的作品。
3. 相关活动:组织幼儿参观火车站,了解火车的运行原理和火车司机的工作内容,让幼儿对火车有更深入的了解。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小火车》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 能够认得火车,了解其形态特征;2. 提高同学的手工本领;3. 培育同学的制造力和想象力;4. 加强同学的团队合作精神;5. 把握基本的颜色组合技巧。
二、教学准备:彩色纸、剪刀、胶水、铅笔、彩色笔。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老师向同学呈现一些不同形态的火车图片,引导同学谈论它们的形态特征,提高同学的察看本领和思考本领。
2. 手工制作老师向同学介绍今日的手工制作内容:制作小火车。
老师通过示范,向同学呈现如何剪纸、粘贴,引导同学进行自由组合。
3. 涂色加工同学完成制作后,老师引导同学选择彩色纸并进行涂色加工。
4. 团队共享同学完成涂色加工后,老师组织大班同学进行团队共享,激励同学对本身的作品进行共享和反思,同时也能够了解其他同学的作品。
5. 温故知新在共享过程中,老师对前一次制作火车可能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总结,促进同学对作品进行反思,并可在下一次制作时加以改进。
四、教学反思1. 教材选择本节课接受制作小火车的手工活动,既培育了同学的制造力和想象力,提高了同学的手工本领,也寓教于乐,使同学在自由创作中认得和了解火车。
2. 任务布置老师通过示范和引导,让同学自主组合出小火车的不同造型,培育了同学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本领。
然后再由同学进行颜色组合,提高了同学的艺术感受本领。
3. 教学时机本课是在为期一周的“交通工具”主题教学的最后一节课中进行,同学已经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对交通工具有了确定的了解,这样在最后一节课中进行手工制作,能让同学更好地将所学融会贯穿,并且通过制作小火车中认得火车,巩固了同学对“交通工具”的学习成果。
总之,在日常幼儿园教学中,应当重视同学的体验教学,予以同学充分的参加,培育同学的制造力、艺术感受本领、察看本领和动手本领。
同时,对于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老师都应当进行充分的布置、准备和反思,不断完善本身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
大班美术活动教案:小火车
教学目标
•培养儿童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提升儿童对颜色、形状和结构的感知能力;
•通过活动学习团队合作和分享。
教学环节及方法
第一步:介绍小火车的形态和构造
1.让儿童观察小火车图例,并询问他们对小火车的印象;
2.针对小火车的构造,让儿童观察车厢、车轮和机头等部分,并对照图例互相交流;
3.引导儿童思考,提出小火车的组成部分和需要注意的颜色和形状。
第二步:制作车厢和机头
1.提供铁质纸、颜料、笔和剪刀等材料,让儿童自由创作车厢和机头;
2.指导儿童将车厢和机头按照大致比例连接好。
第三步:制作车轮和连接车厢
1.利用色纸、颜料、铜丝等材料,让儿童自由创作车轮;
2.指导儿童将车厢和机头固定,并增加连接车厢的部分。
第四步:加强细节和涂装
1.引导儿童对小火车的构造进行总体检查,并加强细节,提高小火车的表现力;
2.提供颜料、笔刷等工具,让儿童涂装小火车。
第五步:展示和分享
1.让每个儿童展示自己的小火车作品;
2.鼓励儿童对其他同学的作品进行表扬和分享。
注意事项
1.材料和工具要准备足够,避免儿童排队等待;
2.督促儿童注意细节和涂装时不弄脏衣服;
3.引导儿童尽量自主解决问题,并尽可能给予帮助和指导。
总结反思
1.对于这个主题,儿童的兴趣较高,参与积极;
2.需要老师引导一些儿童进行创新和尝试,追求更好的表现;
3.涂装环节需要更多的练习,提高绘画技巧和颜色选择能力。
以上就是本教案的详细介绍,如果需要进行活动,请把握好教学方法、环节、流程和注意事项,以提供更好的教学效果。
大班美术教案及教学反思《小火车》
教案:小火车
年级:大班
教学目标:
1. 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对小火车的兴趣和认知;
2. 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准备:
1. 小火车的图片或模型;
2. 彩色纸、剪刀、胶水等制作小火车的材料;
3. 色彩画笔;
4. 布景板或背景画;
5. 背景音乐。
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展示小火车的图片或模型,引导学生讨论和描述小火车的特点和功能。
2. 制作小火车:指导学生用彩色纸剪切、拼贴或折叠,制作自己的小火车模型。
3. 绘制背景:提供布景板或背景画,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用色彩画笔进行绘制。
4. 团队合作表演: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扮演一个小火车,围绕背景进行表演,并配合背景音乐。
5. 展示和评价:让学生围绕展示台展示自己的小火车模型和背景画,教师进行评价和鼓励。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制作小火车模型和绘制背景画的方式,激发了学生对小火车的兴趣和想象力。
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通过剪切、拼贴和折叠等动手操作,培养了他们的艺术创造力和空间想象力。
在团队合作表演中,学生不仅体验了合作的乐趣,还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创造性思维。
通过展示和评价环节,激励了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不足之处是在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弱,制作过程中遇到了困难,需要教师提供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另外,在背景绘制环节,部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较弱,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下一次可以加强个别辅导,提供更多的创作资料和示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表达。
大班美术教案及教学反思《小火车》一、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培养大班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2.让幼儿了解火车的构造和功能。
3.学会使用不同形状的图形进行拼贴。
教学准备:2.纸张、剪刀、胶水、彩色纸3.黑板、彩色粉笔教学过程:1.导入:老师向幼儿展示一张火车的图片,问幼儿这是什么?幼儿回答后,再问幼儿火车都有哪些部分?2.呈现:老师给幼儿介绍绘本《小火车》,并向幼儿展示绘本中描绘的火车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火车的构造和功能。
3.操作:给每位幼儿一张大纸,让他们以自己的想象画出一列火车。
然后给他们剪下火车的各个部分,如车头、车厢等,使用彩色纸进行拼贴。
在拼贴时,可以引导幼儿使用不同形状的图形,如圆形、矩形、三角形等,来表现火车的不同部分。
4.展示:让幼儿展示自己制作的火车作品,并互相欣赏和交流。
5.反思:老师和幼儿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幼儿谈谈自己在制作火车时的感受和困难,并鼓励他们多用想象力,勇于尝试。
二、教学反思:本节美术课以绘本《小火车》为起点,通过幼儿观察和讲述火车的构造和功能,引导幼儿进行创作。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以下几点:1.引入的方式:通过向幼儿展示一张火车的图片,提出问题引导幼儿回答,让幼儿主动参与以激发他们的兴趣。
2.操作:在幼儿进行制作时,我提供了彩色纸和图形的选择,让幼儿能够使用不同形状的图形进行拼贴,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3.展示和交流:在作品展示环节,我鼓励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互相欣赏和交流。
这样可以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并启发他们从其他同学的作品中得到灵感和启示。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以下几点:1.加强引导:在引入部分,我会更直接地向幼儿展示绘本中的图片,给予他们一些观察和思考的问题,以更好地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思维。
2.多样化的材料:除了彩色纸和图形,我还可以为幼儿提供其他材料,如贴纸、毛线等,让他们有更多的选择和发挥空间。
3.学习反思:在课堂结束前,我会更具体地向幼儿询问他们在制作过程中的感受和困难,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好地解决问题和调整教学方法。
大班美术教案及反思《小火车》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小火车的形态特点和意义;2.掌握水彩涂抹和颜色调配的方法;3.了解火车的构造结构。
教学重点1.小火车的形态特点和意义;2.火车的构造结构;3.水彩涂抹和颜色调配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水彩涂抹和颜色调配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图片或幻灯片,让学生们先了解小火车的基本形态和构造结构。
二、提出问题老师可以根据小火车的构造结构,提出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
如:小火车的车厢是如何连接在一起的?火车的车轮和铁轨之间有什么联系?三、讲解画法老师可以讲解水彩涂抹和颜色调配的方法,如何使用画笔等。
四、操作让学生根据老师的讲解和示范,进行自己的练习,完成小火车的绘制。
五、评价教师可以展示学生的作品,并就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指出他们创作中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巩固练习老师可以设计一些小游戏或小讲座,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反思本次教学过程结束后,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反思。
从整个课堂气氛、内容设计、讲解方式和评价细节等方面进行了反思。
本次课堂我采用了简单易懂的导入方式,让学生对小火车的基本形态和构造结构以及涂抹和调配颜色的方法有了基本了解。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尝试用不同的方式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但是略显枯燥。
下一次我想采取更多的互动方式,让整个课堂更生动有趣。
在本次课堂中,我注重了学生们的绘制细节,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提供了详细的指导。
但是,我也发现了自己表达方式不够清晰,需要加强在语言表达上的细节。
在课堂展示环节,我的评价比较政治正确,我认为这是需要的鼓励,但是这种行为可能会导致过多并不明确的评论,让学生在评价上面会感到困惑,下一次我需要更加明晰地表达评论,让学生能够清楚地知道哪些方面需要改进。
总结起来,这次课堂的教学进程较为流畅,但存在不足的地方,下一次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更多的互动方式,加强语言表达细节,并更加明晰地表达评价。
大班美术优秀教案及反思《小火车》教案:小火车教学目标:1. 能够自主观察和描绘小火车的形状和颜色;2. 能够用简单的几何形状画出小火车;3. 能够独立完成小火车的涂色和装饰。
教学准备:彩色纸、剪刀、彩色笔、胶水、白色画纸教学过程:1. 通过课堂讨论和图片展示,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小火车的形状和颜色。
2. 给学生讲解用简单的几何形状画出小火车的方法,例如用长方形画车厢、圆圈画车轮等。
3. 让学生自己动手用剪刀剪出几何形状,并拼贴成一个小火车的形状。
4. 鼓励学生用彩色笔为小火车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5.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用彩色纸剪出车窗、车轮等装饰品,并用胶水粘贴在小火车上。
6. 学生完成后,可以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互相欣赏。
反思:本节课上,学生们通过观察和描述小火车的形状和颜色,学会了用简单的几何形状画出小火车,并将其涂色装饰。
整个教学过程比较生动有趣,学生们参与度较高。
然而,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教学目标的明确度需要进一步提高。
虽然在活动中学生能够完成简单的几何形状的剪贴,但他们对于观察和描绘小火车的形状和颜色的能力并没有得到充分发展,故后续的教学中需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其次,注重个别学生的能力培养。
在本次课堂中,有一些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差,故需要教师们给予更多的指导来帮助这些学生完成任务。
最后,课堂环境的打造也需加强。
在本次课堂中,因时间有限,学生在彩色纸的选择和装饰品的制作上缺乏充分发挥,容易出现资源共享不足的情况。
故接下来的教学活动中需要教师更好地布置和利用好教学资源。
总结起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该更好地明确教学目标,注重个别学生的能力培养,提高课堂环境的质量,以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有机会全面而有效地发展自己的潜能。
大班美术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小火车》教学背景与教学目标教学背景本次美术课是针对大班幼儿进行的。
本堂课的主题为《小火车》。
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1.学会用颜色辨别事物。
2.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体会自然和人类共同生存的状态。
3.通过手工活动,让幼儿锻炼动手能力,提高其美术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教学内容1.学习颜色辨认。
2.认识火车的建筑结构、功能和地位。
3.用颜色画出火车并创新设计。
教学过程1. 学习颜色辨认(15分钟)自然活动中,家庭亲子读物中展现车辆的图片分享。
学生通过积极配合老师的要求,将学会的颜色表达出来并逐一命名,从而迅速将幼儿带入课堂氛围。
2. 认识火车(20分钟)播放儿歌《小火车》,请小朋友接龙,进一步引导幼儿学习到火车的基本构成和功能。
老师并在过程中出示大型建筑和运输工具图形卡片,从而提高学生对大型建筑物和运输工具认识。
3. 画出火车(25分钟)为孩子们准备马克笔、橡皮擦、彩色纸、剪子等丰富的材料,鼓励他们画出自己想象中的小火车。
与此同时,教师通过引导幼儿自主参与,进而自然形成小组课堂活动。
孩子们应该因学习到的火车结构和特征,将画出每个人心中所想的小火车。
4. 交流,分享(10分钟)在完成画画活动后,让孩子们在小组内及整个班级内交流和分享。
这有助于教学课程并促进幼儿在社群环境中更好的互动。
教学反思本课程针对大班幼儿的美术课程设计,全面提高了孩子们的创造力、想象力、观察能力及美感。
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在画画活动中得到锻炼,而交流分享磨砺了幼儿的沟通表达能力。
此外,开放式的课程设计,让学生们有了更多的自由发挥的机会,也更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和的好奇心。
教师贯彻温和引导的思路,带起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兴趣,在获得新的体验,享受课堂学习与社群合作的乐趣的同时,也体验美的魅力和温柔的美好世界。
大班美术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小火车》教学背景小学前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培养幼儿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对生活充满热情和兴趣,以及增加幼儿们的艺术修养,我们在大班的美术教学中,计划通过《小火车》这首童谣进行教学。
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童谣《小火车》的内容2.培养幼儿的绘画技巧和表现力3.提高幼儿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和自信4.通过合作,让幼儿体验美术创作的快乐教学内容课前准备1.教师要认真准备包括画纸、水彩颜料、笔和毛刷等绘画用具。
2.认真熟悉《小火车》这首童谣,为幼儿们提供更好的引导。
3.安排好教室环境和绘画时间,保证每个幼儿都有足够的时间完成自己的作品。
步骤1.引导幼儿们听取《小火车》童谣。
2.与幼儿们互动讲解童谣,使幼儿们能够了解其内容。
3.向幼儿们展示示范作品,让他们能够了解绘画方面的基础知识。
4.激发幼儿们的想象力,和大家协作,创作每一个环节。
5.帮助幼儿们建立艺术思维,借鉴自然环境,设计自己的火车车厢。
6.给予幼儿们鼓励,并注意他们的表现,细致指导,确保每个幼儿都能够画出自己满意的作品。
教学反思1.整个教学过程中,幼儿的兴趣和参与度都比较高,活动效果和预期相近。
2.教师可以根据一个季节的到来,根据生活中的一些场景或氛围安排作品题材,更能与幼儿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3.给予幼儿更多的自由空间,鼓励幼儿在绘画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最好引导幼儿们在创作过程中做些安排和想象。
4.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注重巩固和强化艺术课上幼儿所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
总结本次教学通过童谣《小火车》活动进行了美术教学,使孩子们获得了太阳雨雪等自然环境和场景创造灵感,触发了他们的美术创造的兴趣和自信心,让幼儿感受到绘画的快乐,给幼儿的美术修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小火车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一、教学目标:
1、在掌握火车外形特征的基础上,能画出有火车头(车灯、窗、驾
驶员)、一节节车厢和许多轮子的火车。
2、能在车厢里添加人、动物或各种货物。
二、活动准备:
实物火车,幼儿绘画用纸、笔。
三、教学过程:
一、游戏:开火车,引出课题。
老师带着幼儿边念儿歌边做开火车的游戏。
出示实物火车,观察火车。
使幼儿知道每一列火车都是长长的,都
有火车头、车厢、轮子等。
二、讲解示范。
1、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个连接着的长方形,然后在第一节长方
形上画出车窗、车灯、驾驶员等,使其变成火车头,并告诉幼儿,后面的
一节节长方形画上轮子就是一列货车,若再画上一排排窗门,画上人,就
是装满旅客的火车了。
2、引导幼儿讨论:火车有什么用?
三、幼儿练习。
1、鼓励幼儿大胆地用线条画出火车的外形,细心描绘车头和轮子。
2、启发幼儿在车厢里画上许多自己喜欢的东西,如小朋友、鲜花、玩具等,并大胆添加有关内容,如铁轨、田野等。
3、及时表扬在绘画过程中认真细致的幼儿。
四、讲评。
请先画好的幼儿互相参观,自由谈论自己画的火车,评议别人画的火车。
教学反思:
从小班开始,火车就一直是幼儿们谈论的焦点,只要一说到火车的话题,幼儿们就滔滔不绝,很开心的谈论起来,而自己画一辆火车,更加成为了许多孩子的愿望,所以在活动中,幼儿们大多很认真,能跟着老师的节奏进行,并掌握好尺寸,在进行装饰时,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添画上个中不同的东西。
不仅
掌握了画火车的技法,还能为主体进行装饰,进行大胆创新的绘画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