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东部毗邻地区旅游业合作浅析
- 格式:pdf
- 大小:323.43 KB
- 文档页数:4
“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俄地区合作的前景“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3年提出的倡议,旨在促进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打造一个由亚洲到欧洲的区域合作网络。
而中俄地区是“一带一路”倡议重要的组成部分,合作前景十分广阔。
一、贸易合作方面,中俄两国的经济互补性极强。
中俄地区的成千上万的企业可以通过“一带一路”这个平台来寻找商机,以此来激发中俄地区的经济发展。
此外,“一带一路”倡议也可以带动中俄两国间的数字贸易合作,以及拓展新的贸易渠道,带动了区域内的贸易增长和经济活力。
二、能源合作方面,中俄地区有着丰富的天然气、石油等资源,其中很多资源都集中在边境地区。
两国联手可以将这些资源有效开发,建设出更加高效清洁的能源生产方式,共同构建起独树一帜的能源产业。
三、科技合作方面,中俄两国之间的科技发展水平、技术储备、研发团队等方面都有相当高的水平,这为合作提供了很多机会。
中俄两国在高科技领域的合作,不仅可以加快双方技术的突破,还可以共同开展技术开发,推动技术转移和转化等。
四、人文交流方面,中俄两国分别拥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众多的旅游景点,这也为两国文化交流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促进区域内人员的文化互通、教育交流和旅游经济,增强了中俄两国间的人文关系。
综上所述,中俄地区合作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
然而,中俄双方仍然有许多合作问题需要解决。
比如,语言和文化上的障碍,难以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
同时,中俄两国在安全和政治方面也存在一定的矛盾,这需要双方进行共同协调,达成合作中共同的利益。
总之,中俄地区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合作,不仅将促进两国之间的贸易、能源和科技合作,也将为两个民族的相互理解和人文交流做出积极的贡献,未来合作将更加紧密。
中国东北与俄罗斯远东超前发展区对接合作研究近年来,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合作日益密切,两个地区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交流不断深化。
这种合作不仅有助于促进两国地区的经济发展,还有助于提升两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
从宏观角度看,中国东北与俄罗斯远东超前发展区的对接合作具有广阔的前景和深远的意义。
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地缘接近,资源互补性强,在经济发展中具有天然合作优势。
中国东北地区拥有丰富的资源和良好的产业基础,而俄罗斯远东地区则拥有广阔的土地和丰富的矿产资源。
双方在经济合作中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开发资源,促进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
此外,中俄两国政府还签署了一系列合作协议,加强了在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合作、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合作。
这些合作机制为中国东北与俄罗斯远东超前发展区的对接合作提供了保障和支持。
在经贸合作方面,双方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实现合作。
首先,可以加强经贸交流,促进贸易畅通。
中国东北地区可以通过铁路、公路和航运等多种渠道与俄罗斯远东地区进行贸易,拓展市场空间。
其次,可以建立产业合作园区,吸引更多的中俄企业共同投资兴办项目。
还可以研究建立中俄合资企业,共同开发资源、生产产品。
通过这些方式,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升双方的经济发展水平。
在科技创新方面,中国东北与俄罗斯远东超前发展区可以加强合作,共同探索先进技术和创新业务领域。
双方可以共同举办科技展览、技术交流会,促进科技人才的共享和交流。
同时,可以建立中俄联合研究机构,共同进行科研项目,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通过这些举措,可以提升双方在科技创新领域的竞争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文化交流方面,中国东北与俄罗斯远东超前发展区可以开展更多的文化活动,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双方可以举办文化节、艺术展,推广各自国家的文化产品。
同时,可以设置相互交流的文化交流基金,支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通过文化交流,可以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促进两国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
中国东北与俄罗斯远东农业合作问题的思考作者:董琳琳来源:《智富时代》2017年第01期【摘要】加强中国与俄罗斯远东合作,推动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成为当前中国对外区域经济合作战略的重要内容。
按照国务院批复的《中国东北地区面向东北亚区域开放规划纲要(2012-2020)》精神,中国东北与俄罗斯远东农业合作还面临着合作水平落后、合作效率低,合作机制不健全等障碍问题。
两国地区政府应明确合作重点,共同落实深化中国东北与俄罗斯远东农业合作的对策,加强交流,实现中国东北地区振兴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开发的联动效应。
【关键词】中国东北;俄罗斯远东;农业合作一、俄罗斯农业发展的概况受自然条件的制约,俄罗斯种植业部门较少,作物结构也比较单一。
2008年种植业产值为1448.8亿卢布,农作物耕地总面积为76923千公顷,其中粮食作物是种植业最重要的部门,播种面积为46742千公顷,占播种面积的60.76%。
粮食产量中90%集中在四大作物:小麦是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粮食播种面积一半以上,大麦约占1/5,其次是燕麦和黑麦。
经济作物耕种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11.33%,以向日葵和甜菜为主。
向日葵是最大的油料作物,播种面积接近800万公顷,占总耕地面积的8%;甜菜播种面积近82万公顷,占总耕地面积的1%。
土豆和蔬菜耕种面积占总面积的3.78%,土豆既是粮食作物又是饲料作物,地位十分突出,占总面积的2.74%。
现阶段俄罗斯的畜牧业发展的特征为畜牧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业经营模式逐步向集约化和规模化迈进,但是俄罗斯畜牧业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差距,2011年单位奶产量为3 851kg,远低于美国2007年9 200kg的单产量。
二、中国东北与俄罗斯远东农业发展的优劣势比较(一)俄罗斯远东农业发展的优劣势1.俄罗斯远东农业发展的优势俄罗斯远东地区地域辽阔,总面积620多万平方公里,占俄罗斯总面积的36.4%,农业用地660万公顷,可耕地280万公顷,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丰富的水资源,土地平坦便于农作物耕作,可以因地制宜种植多种农作物,事宜种植棉花、向日葵等多种经济作物。
中国对俄投资合作现状:规模、构成、投资行业与合作方式分析中国对俄投资合作现状:规模、构成、投资行业与合作方式分析2011-5-22 9:41:23中俄资讯网经济与管理2011 年第 5 期作者高欣·近年来,中俄经贸关系总体发展顺利,即使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两国经贸合作不断深化的大方向仍不会改变。
作为中俄经贸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俄投资合作越来越受到两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在两国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当前中国对俄直接投资的规模和质量均快速增长,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但与双边贸易额相比规模不大,仍处在起步阶段。
2009年 6 月 17 日,俄罗斯与中国两国元首批准了《俄中投资合作规划纲要》,将大力促进中俄相互投资作为中俄经贸合作的重点。
因此,深入研究当前中国对俄直接投资的现状及特点,可以准确把握中国对俄直接投资的动向,从而更好地促进中俄投资合作。
·一、中国对俄直接投资的现状· (一)中国对俄直接投资规模的变化分析·中国商务部统计显示,截至2009 年末,中国企业累计对俄罗斯直接投资22.2 亿美元。
从1992 年以来中国对俄直接投资的进程来看(如图 1 所示),起伏较大。
·俄罗斯联邦独立以来,中国对俄直接投资的流量1992—1995 年一直呈大幅下降趋势。
尤其是1995 年,中国批准的对俄投资企业仅为 1 家,中方投资额仅为 5 万美元,跌至历史最低点。
从1996 年中俄两国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开始,中国对俄直接投资开始螺旋上升,虽然跌宕起伏,但呈缓慢回升态势。
1997年俄罗斯经济形势开始好转,当年中国批准对俄投资企业7家,中方投资额 119.2 万美元,较1996 年上升了 1 390%。
但 1997 年下半年开始的俄罗斯金融危机使得经济增长势头很快消失, 1998 年和 1999 年中国对俄投资分别为250 万美元和 380 万美元,增势放缓,投资规模仍然很小。
俄罗斯来华旅游分析俄罗斯是我国一衣带水的邻邦。
随着中俄关系的不断发展,我国和俄罗斯的旅游合作逐步展开,由开始的边境短期的一日游、购物游,发展成为以边境旅游为主体,观光度假相结合的多种旅游形式。
俄人境旅游者人数稳步上升,成为我国重要的海外客源市场。
一、俄罗斯客源市场状况改革开放以来,众多的俄罗斯民间旅游者跨越中俄边界,在边境进行贸易、旅游等活动,但真正的政府级别的旅游合作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
1992年,独立不久的俄罗斯与中国签订了《中俄两国互免团体旅游签证的协议》,促进了中俄两国的边境旅游。
但在该协议执行初期,边境旅游形式上表现为以旅游为名的边贸活动,真正的旅游者数量较少。
直到90年代后期,俄罗斯来华旅游的客源市场才逐步发展起来。
(一)我国是俄出境旅游主要目的地国之一俄罗斯出境游的目的地国家相对稳定,主要包括中国、土耳其、波兰、芬兰、西班牙、埃及、塞浦路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意大利、德国等国家。
根据俄罗斯旅游部门的统计,2011年上半年,按出境旅游人数排列,俄罗斯海外目的地前五位的国家分别是土耳其、中国、埃及、波兰、芬兰,其中到中国的旅游人数达253万,比2011年同比增长约7%。
近年来俄罗斯来华旅游人数总体上出现负增长速度。
2010年俄罗斯来华旅游人数为257.63万人,2011年俄来华旅游人数为253.63万人,2012年俄来华旅游人数为242.62万人,2013年俄来华旅游者达到218.63万人。
从这几年看可见,中国是俄罗斯出境旅游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国。
(二)俄游客在我国国际旅游市场中的地位从我国的国际客源结构看,俄罗斯是我国入境旅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位居日本、韩国之后的第三大旅游客源国。
从年到2002年,俄罗斯旅游者人数呈现较快的增长趋势,以64%的速度递增,俄罗斯旅游者人数占我国海外旅游者总量的比例一直保持在8%一10%。
同时从1997年开始,俄罗斯就超过美国,成为我国第三大客源国。
黑龙江省对俄温泉旅游业发展研究【摘要】黑龙江省对俄温泉旅游业发展研究的摘要:本文通过对黑龙江省和俄罗斯温泉旅游业现状的分析,探讨了两地温泉旅游业的合作情况和发展对策。
通过合作发展,可以促进双方温泉旅游业的互补和共同发展。
我们对黑龙江省对俄温泉旅游业的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并总结了本研究的意义和结论。
展望未来,随着双方合作的不断深化和推进,黑龙江省对俄温泉旅游业有望实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黑龙江省、俄温泉、旅游业、发展、研究、现状分析、合作情况、发展对策、前景预测、意义、结论、展望未来1. 引言1.1 研究背景黑龙江省位于中国东北部,是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旅游目的地之一。
近年来,随着中俄两国关系的不断加强,黑龙江省与俄罗斯的合作交流日益频繁,而对俄温泉旅游业也逐渐成为两国合作的一个重要领域。
俄罗斯是世界上温泉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拥有众多数量和种类繁多的温泉资源。
而黑龙江省作为中国拥有丰富温泉资源的省份之一,与俄罗斯地理位置接近,温泉文化也有着深厚的历史传统,具有很大的合作潜力。
对俄温泉旅游业的发展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旨在通过对黑龙江省与俄罗斯温泉旅游业现状的分析,探讨两地旅游业合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合作发展的对策和建议,同时对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预测,为促进黑龙江省对俄温泉旅游业的合作与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黑龙江省对俄温泉旅游业发展的深入研究,探讨该行业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分析俄罗斯温泉旅游业的现状,探讨黑龙江省与俄罗斯在温泉旅游业合作的实际情况,提出合作发展的具体对策和建议。
通过对俄温泉旅游业的发展前景进行预测,为黑龙江省俄温泉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本研究还旨在挖掘黑龙江省与俄罗斯在温泉旅游业合作中的潜在机遇,探讨合作发展的路径和方式,为俄温泉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促进黑龙江省和俄罗斯在温泉旅游业领域的合作交流,推动两地温泉旅游业的共同发展,实现互利共赢的局面。
2012年第12期总第222期Foreign Economic Relations &Trade【国际经贸】中国东北区域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经济合作分析杨学峰(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吉林长春130033)[摘要]东北亚作为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虽然区域经济合作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仍明显落后于世界发展步伐。
随着中俄关系的深入发展,俄罗斯和我国毗邻地区在地缘上形成了一种相互依存的合作态势,加强中国东北区域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经济合作成为双方关注热点。
[关键词]中国东北区域;俄罗斯;经贸合作[中图分类号]F75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2)12-0014-02作者简介:杨学峰,男,吉林省社会科学院俄罗斯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研究方向:对俄经贸与合作。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趋势是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
东北亚作为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其区域经济合作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中国东北和俄罗斯远东地区位于东北亚的中心地带,彼此间的合作由来已久。
俄远东经中亚到高加索这一广阔的弧形地带以及中国东北区域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在两国以“优势互补”为主要特征的区域经济合作中发挥着得天独厚的地缘经济战略价值。
近20年来,中俄关系经历了“双方友好睦邻关系”、“建设性伙伴关系”直至确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这一新型国家关系。
2011年俄罗斯是中国的第十大贸易国,中国是俄罗斯的第一大贸易国。
但是,目前两国经贸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与两国的经济潜力、大国地位、双边政治关系很不对称。
从近20年来中俄贸易发展的历程看,尽管中俄贸易并非一帆风顺,存在着一些主客观的问题和制约因素,但是总体的发展趋势是好的,前景是光明的。
中俄两国战略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地缘战略地位,乃至在整个东北亚区域合作中也是举足轻重的。
因此,两国应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加强经济互补性合作,并借鉴国际上已有的自由贸易区发展模式,结合实际情况,以发展较好的局部地区为试点率先实施小区域经济一体化,毗邻地区积极参与,通过由点到面的自由贸易区路径实现中俄贸易区战略构想。
中俄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合作发展规划(2018-2024年)一、序言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迅速、稳定发展,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中国已连续 8 年成为俄罗斯的第一大贸易伙伴。
据俄海关统计,2017 年,中俄双边贸易额达 870 亿美元,同比增长 31.5 %。
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确立的原则,中俄各领域合作持续稳步发展,包括经贸、投资、基础设施建设、能源、高科技、农业、人文等领域。
鉴于远东开发已确定为俄罗斯 21 世纪的优先发展方向,双方认为,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发展经济贸易和投资合作是双边关系中的重要方向。
作为俄罗斯远东地区最大的贸易和投资伙伴国,中国是俄罗斯加快远东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合作对象。
在本文件中,中方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以及经授权支持中国投资者在俄远东地区实施项目的中国组织。
俄方指俄罗斯联邦远东发展部以及经授权支持中国投资者在俄远东地区实施项目的俄联邦组织。
2二、俄罗斯远东地区发展优势俄远东地区是快速发展的亚太地区的一部分,地理上比俄其他地区更接近中国,与黑龙江省和吉林省毗邻。
据俄方统计,俄远东地区分布着亚太地区规模最大的煤矿、锡矿和世界级的大型多金属矿,以及占整个亚太地区81%的钻石储量、51%的森林资源、37%的淡水资源、33%的水生生物资源,还有 32%的黄金储量、27%的天然气储量和17%的石油储量。
远东地区是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中心,正在形成全球性的石油化工中心,液化天然气出口量约占液化天然气国际市场份额的 5 %。
远东地区森林的设计年采伐量为 9380 万 m 3 木材,目前的采伐水平为 17.4 %。
远东地区还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包括 250 万公顷耕地以及超过 400 万公顷的牧场和草场,远东南部地区的植物生长期为 130-200 天。
远东地区是欧亚交通走廊中的重要一环,是俄最大铁路干线西伯利亚大铁路及贝阿铁路的起始端,合计运输能力超过 1 亿吨,并将在 2020 年前再提高 6500 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