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练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1.71 MB
- 文档页数:34
第三章硫、氮及其循环3.2氮及其重要化合物1.液氮能长时间保存活体组织和生物样品,主要利用氮气的性质是A .密度小B .沸点低C .难溶于水D .无色无味【答案】B【解析】液氮能长时间保存活体组织和生物样品说明氮气的沸点低,故选B 。
2.我国科学家实现了用氮气、二氧化碳和水在常温下合成尿素。
该方法属于A .人工固氮B .自然固氮C .大气固氮D .生物固氮【答案】A【解析】用氮气、二氧化碳和水在常温下合成尿素,该方法是通过化学方法将氮气转化为化合态的尿素,属于人工固氮,答案选A 。
3.下列过程不属于氮的固定的是A .雷电时生成氮的氧化物B .工业上用氢气与氮气合成氨C .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铵根离子和硝酸盐D .豆科植物的根瘤把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硝酸盐【答案】C【解析】A .雷电时生成氮的氧化物,即N 2+O 2 放电2NO ,是将游离态氮转化为化合态氮,属于氮的固定,为自然固氮,故A 不符合题意;B .工业上用氢气与氮气合成氨,即N 2+3H 2 催化剂高温高压2NH 3,是将游离态氮转化为化合态氮,属于氮的固定,为工业固氮,故B 不符合题意;C .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铵根离子和硝酸盐,不是将游离态氮转化为化合态氮,不属于氮的固定,故C 符合题意;D .豆科植物的根瘤菌把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硝酸盐,是将游离态氮转化为化合态氮,属于氮的固定,为生物固氮,故D 不符合题意;答案为C 。
4.2NO 在火箭燃料中作氧化剂,下列有关二氧化氮的说法正确的是A .2NO 为红棕色且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 .2NO 属于酸性氧化物C .2NO 经转化被植物吸收,属于氮的固定D .常温下空气中2N 与2O 可以化合成2NO【答案】A【解析】A.NO2为红棕色且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A正确;B.NO2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钠、亚硝酸钠和水,故不属于酸性氧化物,B错误;C.氮的固定是指N2转化为化合物,C错误;D.常温下空气中N2与O2可以化合成NO,D错误;故答案选A。
第3节氮的循环第1课时自然界中的氮循环氮气和氮的氧化物必备知识基础练1.下列关于N2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任何物质在氮气中都不能燃烧B.氮气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C.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变成含氮化合物属于氮的固定D.氮气与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氮2.实验室收集NO、NO2两种气体,下列收集方法正确的是( )A.均可用排水法B.均可用向上排空气法C.NO用向上排空气法,NO2用排水法D.NO用排水法,NO2用向上排空气法3.(2021山东枣庄高一期末)下列关于自然界中氮循环(如下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氮元素均被氧化B.工业合成氨属于人工固氮C.含氮无机物和含氮有机物可相互转化D.碳、氢、氧三种元素也参加了氮循环4.(2022山东青岛高一期末)四氧化二氮和肼常用作火箭发射的推进剂,发生反应N2O4+2N2H43N2+4H2O。
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A.肼中N的化合价为-2价,表现还原性B.N2O4为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C.每生成8.4 g N2转移0.8 mol电子D.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之比为1∶25.对于NO2通入水中的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O2是氧化剂,H2O是还原剂B.N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每当有1 mol NO2参加反应时,则转移2 mol电子D.H2O是氧化剂,NO2是还原剂6.将充满NO2和O2的量筒倒立于盛有水的水槽中,经过一段时间后,水上升到量筒容积的一半处停止,则剩余气体的成分是( )A.NO2B.NOC.O2D.NO或O27.某无色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Cl2、O2、SO2、NO、NO2中的一种或几种。
现将此混合气体通过品红溶液后,品红溶液褪色,向剩余气体中通入空气,很快变为红棕色。
下列对原混合气体成分的判断正确的是( )A.肯定只有SO2B.肯定没有Cl2、O2和NO2C.可能有Cl2和O2D.肯定只有NO8.将盛有N2和NO2(无N2O4)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立于水中,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试管内气体的体积缩小为原来的一半,则原混合气体中N2和NO2的体积比是( )A.3∶1B.1∶3C.1∶2D.1∶19.Ⅰ.氮在自然界中的转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地球上生物圈的方方面面。
化学氮练习题1. 下面是一些关于氮元素的化学问题,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氮元素的原子序数是多少?回答:氮元素的原子序数是7。
问题2:氮元素的原子量是多少?回答:氮元素的原子量是14.00674。
问题3:氮元素的电子构型是什么?回答:氮元素的电子构型为1s² 2s² 2p³。
问题4:氮气(N₂)是什么状态下存在?回答:氮气是在常温常压下为气体状态。
2. 接下来是一些关于氮化物的问题,请选择正确的答案:问题1:氨气(NH₃)是一种什么类型的氮化物?a) 金属氮化物b) 非金属氮化物c) 卤化物d) 水合物回答:b) 非金属氮化物问题2:硝酸盐是由哪两种元素组成?a) 氮和氧b) 氮和碳c) 氮和氢d) 氮和硫回答:a) 氮和氧问题3:以下哪个化合物不是一种氮化物?a) 氨水(NH₄OH)b) 氨气(NH₃)c) 硝酸(HNO₃)d) 硝酸铵(NH₄NO₃)回答:c) 硝酸(HNO₃)3. 现在是一些关于氮的化学性质的问题,请简要回答:问题1:氮气可以被直接吸入人体吗?为什么?回答:氮气不能直接吸入人体,因为氮气是一种惰性气体,不会与人体发生化学反应,无法为人体提供氧气,可能导致窒息。
问题2:氮气参与了哪个重要的循环过程?回答:氮气参与了氮循环(氮气循环)过程。
在这个循环中,氮气通过几种生物转化过程逐渐被转化为可供植物吸收利用的氮化物。
问题3:氮化物可以用于制造哪种常用肥料?回答:氮化物可以用于制造硝酸铵(NH₄NO₃),这是一种常用的氮肥。
4. 最后是一些关于氮化合物的应用问题,请回答:问题1:氮气在哪些行业中被广泛应用?回答:氮气在食品工业、电子工业、金属加工、冶金、医药、化工等多个行业中被广泛应用。
例如,氮气可以用于食品的保鲜和包装,用于半导体制造中的清洗和蚀刻,用于焊接和切割金属材料,以及用于医院手术室中的麻醉气体等。
问题2:氮化物在哪些领域中有重要的应用?回答:氮化物在光电子器件、材料科学、电力电子、照明技术等领域中有重要的应用。
高一化学氮知识点计算题氮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它广泛应用于农业、化工、医学等领域。
在高一化学学习中,我们将会学习氮的知识点和相关计算题。
本文将探讨一些高一化学中常见的氮知识点计算题。
一、氮的某种化合物分子中氮的原子数目计算1. 计算一摩尔一氧化二氮(NO2)分子中氮的原子数目。
一摩尔是指物质的量,其数目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摩尔质量)中含有的质量单位克的分子数。
一氧化二氮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g/mol。
NO2分子由一个氮原子和两个氧原子组成。
因此,一摩尔NO2分子中的氮原子数目为1。
2. 计算三氧化二氮(N2O3)分子中氮的原子数目。
三氧化二氮/Nitrogen trioxide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6g/mol。
由于分子中有两个氮原子,所以一摩尔N2O3分子中的氮原子数目为2。
二、氮的质量计算问题1. 计算含氮化合物的百分比氮含量。
百分比氮含量(%N)表示一个化合物中氮质量所占质量的百分比。
计算方法是将氮质量除以化合物的总质量,然后乘以100。
例如,如果一个化合物的质量为10g,其中含有4g的氮,则该化合物的百分比氮含量为40%。
2. 计算氮化钠(NaN3)样品中氮质量的含量。
氮化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5g/mol。
如果一份样品的质量为10g,则这10g样品中所含的氮质量可以通过计算它的百分比氮含量来得到。
如果它的百分比氮含量为40%,则这10g样品中的氮质量为4g。
三、氮化合物的化学计量问题1. 计算硝酸钙(Ca(NO3)2)分析为含有60%氮的样品所含的氮的质量。
硝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4g/mol。
由于分子中有两个氮原子,所以一摩尔Ca(NO3)2分子中的含有的氮质量为2×14g/mol=28g。
如果一份包含60%氮的样品的质量为10g,则其中所含的氮质量为10g×60% = 6g。
2. 计算一份含氮化合物的样品中氮的摩尔数。
如果我们知道了一份样品的质量和该样品的百分比氮含量,可以通过计算氮质量除以氮在样品中的相对原子质量来得到氮的摩尔数。
5.2氮及其化合物1氮与氮的氧化物 ........................................................................................................ - 1 - 2氨和铵盐 ................................................................................................................... - 8 - 3硝酸、酸雨及防治 .................................................................................................. - 18 - 4 含氮化合物的转化、计算和综合实验 .................................................................. - 25 -1 氮与氮的氧化物 学 习 任 务 1.结合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原子结构,理解N 2的主要性质和氮的固定,培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核心素养。
2.根据实验认识NO 与NO 2的主要性质,培养“科学探究与科学态度”的核心素养。
知识点一 氮气及氮的固定1.氮元素的位置、结构与存在(1)氮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第ⅤA 族。
氮原子的最外电子层有5个电子,既不容易得到3个电子,也不容易失去5个电子。
因此,氮原子一般通过共用电子对与其他原子相互结合构成物质。
(2)氮元素在自然界中主要以氮分子的形式存在于空气中,部分氮元素存在于动植物体内的蛋白质中,还有部分氮元素存在于土壤、海洋里的硝酸盐和铵盐中。
2.氮气的物理性质N 2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ρ(N 2)<ρ(空气),难溶于水。
氮及其化合物一、选择题1.氮元素在地球上含量丰富,氮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
下列叙述与氮元素的循环无关的是( )A.工业合成氨的过程是固氮的过程B.自然界中,氨是动物体特别是蛋白质腐败后的产物C.为防止粮食、罐头、水果等食品腐烂,常用氮气作保护气2.电闪雷鸣的雨天,N2与O2会发生反应并最终转化为硝酸盐被植物吸收同温同压下,两个等体积的干燥圆底烧瓶中分别充满①NH3,②NO2,进行喷泉实验,如图所示,经充分反应后,瓶内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①>②B.①<②C.①=②D.不能确定3. 已知NH3难溶于CCl4,如下图所示,下列装置中,不宜用于吸收氨气的是( )4. 下列反应中,浓硝酸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出酸性的是( )①浓硝酸中滴入石蕊试液并微热②氧化亚铁与浓硝酸反应③氢氧化铝与浓硝酸反应④碳与浓硝酸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5. 某元素的单质与足量浓HNO3反应时,参加反应的单质与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则反应后的产物中,该元素的价态可能为( )A.+1B.+5C.+3D.+46.把SO2通入Fe(NO3)3溶液中,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但立即又变为棕黄色,这时若滴入BaCl2溶液,会产生白色沉淀。
在上述一系列变化过程中,最终被还原的是( )A.SO2B.Cl-C.Fe3+D.NO-3 7.(2009·宁夏高考)将22.4 L某气态氮氧化合物与足量的灼热铜粉完全反应后,气体体积变为11.2 L(体积均在相同条件下测定),则该氮氧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NO2B.N2O3 C.N2O D.N2O48.“绿色化学实验”已走进课堂,下列做法符合“绿色化学”的是()①实验室收集氨气采用图1所示装置②实验室中做氯气与钠的反应实验时采用图2所示装置③实验室中用玻璃棒分别蘸取浓盐酸和浓氨水做氨气与酸生成铵盐的实验④实验室中采用图3所示装置进行铜与稀硝酸的反应A .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②④D .①③④9.(2010·广东调研)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提纯并收集表中的四种气体(a 、b 、c 表示相应仪器中加入的试剂),其中可行的是 ( )10.碳跟浓硫酸共热产生的气体X 和铜跟浓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Y 同时通入盛有足量氯化钡溶液的洗气瓶中(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碳酸钡B .从Z 导管出来的气体中无二氧化碳C .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亚硫酸钡D .在Z 导管口有红棕色气体出现11.足量铜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得到硝酸铜溶液和NO 2、N 2O 4、NO 的混合气体,这些气体与1.68 L O 2(标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气体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若向所得硝酸铜溶液中加入5 mol/L NaOH 溶液至Cu 2+恰好完全沉淀,则消耗NaOH 溶液的体积是A .60 mLB .45 mLC .30 mLD .15 mL二、非选择题12.(14分)如图所示,将甲、乙两个装有不同物质的针筒用导管连接起来,将乙针筒内的物质压到甲针筒内,进行下表所列的不同实验(气体在同温同压下测定).实验序号甲针筒内物质 乙针筒内物质 甲针筒的现象 1 10 mL FeSO 4溶液10 mL NH 3 生成白色沉淀,后变色 230 mL NO 210 mL H 2O(l) 剩有无色气体,活塞自动向内压缩 试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1中,沉淀最终变为________色,写出沉淀变色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2甲针筒内的现象有:有________生成,反应后甲针筒内有部分残留气体是入________.气体 a b c ANO 2 浓硝酸 铜片 浓硫酸 BSO 2 浓硫酸 Fe 浓硫酸 CNH 3 浓氨水 生石灰 碱石灰 D Cl 2 浓盐酸 MnO 2粉末 浓硫酸13. (12分)工业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常用氨催化吸收法,原理是NH3与NO x反应生成无毒物质。
氮及其化合物1.【易】下列物质不.能由单质直接化合生成的是()A.CuCl2B.NO2C.FeCl3D.Na2O2【答案】B【解析】N2和O2反应生成NO,不能直接生成NO2。
2.【易】(2012·高一检测)实验室收集NO、NO2两种气体,可用的方法是()A.均可用排水法B.均可用向上排空气法C.NO用向上排空气法,NO2用排水法D.NO用排水法,NO2用向上排空气法【答案】D【解析】NO不溶于水但易与氧气反应,不可用排空气法收集,只能用排水法收集;NO2不与空气反应但易溶于水,则不可用排水法收集,且NO2密度比空气的大,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3.【易】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A.除去CO2中少量CO,通过灼热氧化铜B.除去NO中少量NO2,气体通入足量水后,用浓硫酸干燥C.除去KCl固体中少量K2CO3,加入足量盐酸后,蒸发、结晶D.除去CuSO4溶液中Fe2(SO4)3杂质,加入足量铜粉,过滤【答案】D【解析】加入铜粉除去Fe2(SO4)3杂质的同时引入了新的杂质FeSO4,达不到除杂的目的。
4.【易】可用于区别溴蒸气和NO2气体的试剂是()A.淀粉碘化钾溶液B.FeCl2溶液C.AgNO3溶液D.NaOH溶液【答案】C【解析】用AgNO3溶液检验,能产生浅黄色沉淀的为溴蒸气。
5.【易】(2012·高一检测)以下有关氨及铵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如草木灰混合施用B.氨的喷泉实验体现了氨的溶解性和氧化性C.实验室里常用固体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反应制取少量氨气D.氨具有还原性,一定条件下可与氧化性的物质如氧气发生反应【答案】B【解析】氨的喷泉实验证明氨极易溶于水,不能体现氨的氧化性。
6.【易】(2012·天津一中高一检测)据报道,科学家已成功合成了少量N4,有关N4的说确的是() A.N4是N2的同素异形体B.N4和N2是同种物质C.相同质量的N4和N2所含原子个数比为1∶2D.N4的摩尔质量是56 g【答案】A【解析】同素异形体是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故A正确;N4和N2是不同的物质,B不正确;相同质量的N4和N2所含原子个数比为1∶1,C不正确;N4的摩尔质量是56 g/mol,D不正确。
7.【易】已知氨气极易溶于水,而难溶于有机溶剂CCl4。
下列装置中不.适宜做氨气的尾气吸收的是()【答案】C【解析】NH3极易溶于水,C装置吸收NH3时会倒吸。
8.【易】在实验室里,某学习小组设计了下列制取纯净干燥氨气的方案,简易、可行的方案是() A.加热氯化铵固体,再通过碱石灰B.在N2和H2的混合气体中加入铁触媒,并加热至500 ℃,再通过碱石灰C.加热浓氨水,再通过浓硫酸D.在生石灰中加入浓氨水,再通过碱石灰【答案】D【解析】方案中NH4Cl分解生成的NH3与HCl析易化合成NH4Cl;B方案中反应条件要求较高且不纯;浓氨水和生石灰混合可得到氨气;C方案中生成的NH3与浓硫酸反应,得不到氨气,D方案操作简便,并能提供大量NH3。
9.【易】现欲分离氯化钠和氯化铵的混合物,可采用的方法是()A.加入NaOH溶液B.加入AgNO3溶液C.加热并冷却D.加入水【答案】C【解析】加入NaOH溶液可以除去其中的NH4Cl,但却不能达到分离的目的;AgNO3溶液与NaCl和NH4Cl 均生成AgCl沉淀,因此无法将二者分离;两种物质均易溶于水,加入水也无法进行分离;因NH4Cl 受热分解为NH3和HCl气体,NH3和HCl气体遇冷又会生成NH4Cl,但NaCl受热不会分解,所以用加热并冷却的方法可以使两者分离。
10.【易】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铁与稀硝酸的反应:Fe+2HNO3======Fe(NO3)2+H2↑B.稀硫酸与Ag的反应:2Ag+H2SO4======A g2SO4+H2↑C.浓硝酸和碳酸钙反应:2HNO3+CaCO3======Ca(NO3)2+CO2↑+H2OD.稀硝酸和FeO反应:2HNO3+FeO======Fe(NO3)2+H2O【答案】C【解析】A项中金属与硝酸反应一般不会生成氢气;B项中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氢后的金属不能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D项中稀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与Fe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将FeO氧化为Fe(NO3)3,本身被还原为NO。
11.【易】以下非金属氧化物与其引起的环境问题及主要来源对应正确的是()氧化物环境问题主要来源A CO2破坏臭氧层化石燃料的燃烧B SO2温室效应汽车尾气的排放C NO2光化学烟雾工厂废气的排放D CO 酸雨汽车尾气和化石燃料的不完全燃烧【解析】破坏臭氧层的是氟立昂;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是CO2、CH4;造成光化学烟雾的气体是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CO有毒,能使人中毒,故选C。
12.【易】关于氮气的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氮在自然界中既以游离态存在又以化合态存在B.通常情况下,氮气性质很不活泼C.可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一氧化氮D.大气、陆地和水体中的氮元素在不停地进行着氮的循环【答案】C【解析】通常情况下氮气的性质很不活泼,在放电或高温条件下,能跟氧气反应。
13.【易】下列关于一氧化氮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氧化氮是一种红棕色的气体B.常温常压下,一氧化氮不能与空气中的氧气直接化合C.一氧化氮可由氮气和氧气在放电条件下直接化合得到D.一氧化氮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答案】C【解析】NO是无色的气体,不溶于水,可由N2与O2直接化合而得到,且易与空气中的氧气直接反应而生成NO2,故只有C项符合题意。
14.【易】关于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叙述正确的是()A.两种气体都是无色有毒的气体,且都可用水吸收以消除对空气的污染B.二氧化硫与过量的二氧化氮混合后通入水中能得到两种常用的强酸C.两种气体都具有强氧化性,因此都能够使品红溶液褪色D.两种气体溶于水都可以与水反应,且只生成相应的酸【答案】B【解析】二氧化氮跟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二氧化硫溶于水生成亚硫酸,硝酸氧化亚硫酸生成硫酸。
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不是利用强氧化性,二氧化硫也不具有强氧化性。
15.【易】如图为我国新疆阿勒泰大气背景监测点。
监测点安装的监测设备可日常监测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氮及臭氧等污染物。
NO分子因污染空气而臭名昭著,近年来,发现少量的NO在生物体许多组织中存在,它有扩血管、免疫、增强记忆的功能,而成为当前生命科学的研究热点,NO亦被称为“明星分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NO 的危害在于________(填编号)。
A .破坏臭氧层B .高温下能使一些金属氧化C .造成酸雨D .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2)在常温下,把NO 气体压缩到1.01×108 Pa ,在一个体积固定的容器里加热到50℃,发现气体的压力迅速下降,压力降至略小于原压力23就不再改变,已知其中一种产物为N 2O ,写出上述变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氟利昂(如CCl 2F 2)可在光的作用下分解,产生氯原子,氯原子会对臭氧层产生长久的破坏作用(臭氧的分子式为O 3)。
有关反应如下:O 3光光O 2+O ;Cl +O 3―→ClO +O 2;ClO +O ―→Cl +O 2;总反应:2O 3―→3O 2。
在上述臭氧变成氧气的反应过程中,Cl 是________。
【答案】(1)ACD (2)3NO=====△N 2O +NO 2 (3)催化剂【解析】(1)NO 气体在破坏臭氧层的过程中起催化作用;NO 能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而使人中毒;NO 被O 2氧化生成NO 2,NO 2与水反应生成HNO 3可形成酸雨。
(2)T 、V 一定时,p 1p 2=n 1n 2,若气体反应为3 mol ,则生成的气体物质为2 mol ,已知生成物有N 2O ,它若为1 mol ,NO 应为3 mol ,根据质量守恒,生成的另1 mol 气体物质是NO 2,所以化学方程式为3NO===N 2O +NO 2。
16. 【易】能用如图装置进行喷泉实验的一组气体是( )A.HCl和CO2B.NH3和COC.O2和CO2D.NO2和NO【答案】A【解析】要利用该装置进行喷泉实验,所选气体必须易溶于NaOH溶液或易与NaOH反应,B中的CO,C中的O2,D中的NO都不溶于NaOH溶液也不与Na OH反应。
17.【易】有关氨气的实验较多,下面对这些实验原理的分析中,正确的是()A.氨气极易溶于水,可以用来做喷泉实验B.氨气的还原性可以解释氨气与氯化氢的反应实验C.NH3·H2O不稳定,实验室可用NH4Cl和石灰水制取氨气D.NH3液化时放出大量的热,因而,不能用氨作制冷剂【答案】A【解析】NH3与HCl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B项错误;因NH3易溶于水,实验室制NH3用NH4Cl固体和熟石灰加热,C项错误;液氨汽化时,吸收大量热,可用液氨作制冷剂,D项错误。
18.【易】关于铵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都是晶体B.都易溶于水C.铵盐都能与碱反应,不能与酸反应D.所有铵盐中,氮元素化合价都是-3价【答案】CD【解析】铵盐都是白色或无色晶体,都易溶于水,与碱共热时都能产生氨气,有些铵盐也能与酸反应,如NH4HCO3,铵盐中,氮元素化合价不一定都是-3价。
如NH4NO3中的NO-3中的氮元素是+5价。
19.【易】下列方法适合实验室制取氨气的是()A.N2和H2催化加热制取氨气B.加热NH4Cl制取氨气C.将浓氨水向碱石灰固体中滴加D.将NH4Cl溶液和NaOH溶液混合【答案】C【解析】A 适合工业制取氨气,不适合实验室制取氨气;加热NH 4Cl 分解生成NH 3和HCl ,遇冷又化合为NH 4Cl ,B 不合适;NH 3极易溶于水,D 不合适;只有C 选项因浓氨水易挥发,滴到碱石灰固体中放热,可用于快速制取氨气,故正确答案为C 。
20. 【易】下列关于硝酸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A .浓硝酸和稀硝酸都具有氧化性B .浓硝酸与金属反应不产生氢气,而稀硝酸与金属反应可置换出氢气C .因常温下铝和铁不与浓硝酸反应,所以浓硝酸可盛放在铝制或铁制容器中D .硝酸与金属反应时,只表现出氧化性【答案】A【解析】浓、稀硝酸都有氧化性,可与除Au 、Pt 之外的所有金属反应,且不产生氢气;在与金属反应时,硝酸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酸性;浓硝酸可盛放在铝制或铁制容器中,因为铝和铁在冷浓硝酸中钝化。
21. 【易】下列关于浓HNO 3和浓H 2SO 4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常温下都可用铝制容器贮存B .露置在空气中,容器酸液的质量都减轻C .常温下都能与铜较快反应D .露置在空气中,容器酸液的浓度都增大【答案】A【解析】浓硫酸吸水增重,浓硫酸常温下与Cu 不反应,露置在空气中,浓度都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