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金马寺简介
- 格式:docx
- 大小:15.07 KB
- 文档页数:3
昆明官渡古镇观音寺简介
昆明官渡古镇观音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寺庙,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官渡古镇内,建于明朝,距今已有近六百年的历史。
观音寺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00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山门、大雄宝殿、观音殿、藏经楼等。
其中,大雄宝殿是寺内最宏伟壮观的建筑,内有三世佛塔和大雄宝殿佛像。
观音殿供奉的则是观音菩萨像,寺内香火极为旺盛,吸引了众多信教人士前来朝拜。
此外,寺内还保存着一些珍贵的文物和历史遗迹,如明代“官渡三绝”之一的官渡古战场和明代石雕佛像等。
观音寺的建筑风格兼具南北特色,寺内的文物、建筑和佛教文化都充满着历史和文化气息,是一处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
如今,观音寺已成为昆明官渡古镇的一个重要景点,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参观和朝拜。
在这里,游客可以感受到历史的沉淀和佛教文化的底蕴,领略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 1 -。
昆明十大著名寺庙介绍说到昆明,大家脑海里头首先蹦出来的肯定是四季如春的好天气,还有那满城的鲜花。
但你知道吗?昆明除了这些,还有一座座古色古香的寺庙,藏在城市的角落,静静地诉说着千年的故事。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昆明那十大让人心静的寺庙,带你走进一场穿越时空的禅意之旅。
首先得提的,就是圆通禅寺。
这地儿,昆明人亲切地叫它“圆通山”,一到过年过节,那叫一个热闹。
进门就是个大大的广场,两边是郁郁葱葱的树木,中间一条石板路直通大雄宝殿。
一进门,一股子淡淡的香火味扑鼻而来,心里头那个烦躁啊,立马就消了大半。
圆通禅寺的佛像,一个个慈眉善目,看着就让人心里头暖洋洋的,仿佛能洗净一身的尘埃。
接着往东边走,就是筇竹寺了。
这寺庙啊,藏得深,得拐几个弯才能找到。
但一到了那,嘿,眼前一亮!那五百罗汉堂,简直是绝了!五百个罗汉,神态各异,栩栩如生,感觉每个都在跟你眨眼笑呢。
据说啊,这些罗汉像还是清朝时候的大师们,一刀一刀刻出来的,手艺那叫一个绝!再往南边走,就到了华亭寺。
这寺庙依山而建,走进去,感觉整个人都被山间的灵气包围了。
特别是那棵千年银杏,一到秋天,金黄色的叶子落满一地,美得让人心醉。
在华亭寺里走一走,听一听晨钟暮鼓,感觉整个人都安静了下来。
然后说说虚云禅寺,这名字听起来就挺有禅意的。
这寺庙建在山上,得爬一段路才能到。
但当你气喘吁吁地爬到山顶,看到那座庄严的寺庙时,所有的疲惫都烟消云散了。
虚云禅寺的和尚们都很和善,有时候还会教你几招打坐、念经的法门,让你感受一把真正的禅修。
还有西山太华寺,这可是昆明人春游秋游的好去处。
寺庙建在西山半山腰上,从那儿往下看,滇池的美景尽收眼底。
春天的时候,山花烂漫;秋天的时候,层林尽染。
在太华寺里烧一炷香,许个愿,感觉整个人都充满了力量。
再来说说昙华寺。
这寺庙啊,以牡丹花闻名。
每年春天,牡丹花开的时候,那叫一个壮观!红的、白的、紫的、粉的……各种颜色的牡丹争奇斗艳,把个寺庙装点得跟仙境似的。
官渡古镇的介绍
官渡古镇位于昆明市东郊,是昆明历史上第一个集镇,有着600年的历史,是昆明著名的历史文化古镇。
官渡古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
这里曾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和交通要道,有“滇南邹鲁”、“文化之邦”的美称。
古镇街道纵横,街巷交错,保存着明清时代的古建筑群。
古
镇街道全部由青石板铺就,路面由青石板砌成,两边的房屋都是
一层木结构的房屋。
这里的建筑风格古朴典雅、建筑色彩鲜明、
雕刻技艺精湛,每一栋房屋都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让人不忍心
进去。
古镇里有一座古寺叫官渡寺,建于明朝洪武年间(1368-1398)。
寺内有一口千年古井“官渡井”。
据说是因为这口井周围
种满了荷花,所以称为“官渡井”。
井水清澈甘冽、四季不竭;
还有一个传说呢!相传三国时期诸葛亮率兵南征时经过这里,见
井水清澈甘冽,就在井边洗脸洗手。
后来就在井旁建了一座寺庙
供人们饮用和洗涤。
这座寺庙至今还保留完好,也是昆明市重点
文物保护单位。
—— 1 —1 —。
官渡古镇的金刚塔的简介
官渡古镇的金刚塔,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官渡古镇,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金刚塔在公元八世纪建造,原是佛教圣地——麦加的圣殿,公元831年后建造了昆明的第一座佛寺。
金刚塔是一座木塔,共有九层,高约38米。
金刚塔建筑独特、造型优美,塔顶呈宝瓶状,整个建筑呈八角形,由一根粗壮的木柱支撑着塔身。
塔身外表用砖砌成,里面填满了糯米浆。
它的每一层都有不同的造型,每一层都是一个小小的故事。
在金刚塔的第一层上面有四尊佛像。
金刚塔第一层是观世音菩萨,第二层是大势至菩萨,第三层是弥勒菩萨,第四层是韦陀菩萨。
每一层都有不同的故事。
金刚塔最妙的地方在于它的每一层都有两个门。
金刚塔顶上的宝瓶状小塔从第一层到第七层都不相同。
这些宝瓶中间是空心的,所以你只要用手指轻轻一顶就会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
这声音就是因为宝瓶中间空心而产生的共鸣所致。
宝瓶内部是一个方形的空间,里面放着许多小雕像和佛像。
—— 1 —1 —。
云南十大最有名的寺庙介绍说起云南,那真是个好地方,山清水秀,人杰地灵,还有那数不清的寺庙,每一座都藏着故事,透着仙气。
今天,咱们就聊聊云南那些个有名的寺庙,不带啥算法,就纯粹用咱老百姓的话,说说它们的妙处。
首先得提大理的崇圣寺三塔,那可是云南的地标,远远望去,三塔耸立,就像是守护大理的三位老神仙,历经风雨,依旧庄严。
走在塔下,心里头那个肃穆劲儿,油然而生。
听说啊,这塔还跟大理国的历史扯上关系呢,走一遭,就像是穿越回了古代,感受了一把皇家气派。
再来说说昆明的圆通禅寺,这寺庙啊,名声在外,香火旺得很。
一进门,那股子檀香味儿就直往鼻子里钻,让人心里头一静。
寺里的圆通宝殿,金碧辉煌,佛像慈眉善目,看着就让人心安。
每到初一十五,这儿更是人挤人,大家都来求个平安,求个顺心。
丽江的玉龙雪山脚下,藏着个神秘的文峰寺,这寺啊,跟别的地儿不一样,它建在雪山脚下,四季都能看到雪山的雄姿。
走进文峰寺,就像是走进了一个世外桃源,空气里都是雪山的清新和寺庙的宁静。
在这儿,你可以放下一切烦恼,只管享受这份难得的平和。
西双版纳的勐泐大佛寺,那可是个气派的地方,金色的佛像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看着就让人心生敬畏。
寺里的和尚还会给游客们讲解佛教知识,让人在游玩的同时也能学到不少东西。
而且啊,这佛寺还跟傣族的文化紧密相连,来了这儿,你不仅能感受到佛教的庄严,还能领略到傣族的风情万种。
接下来咱们聊聊香格里拉的松赞林寺,这寺庙啊,被誉为“小布达拉宫”,一看就知道是个不简单的地方。
整个寺庙依山而建,错落有致,红墙金瓦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醒目。
走在寺里,就像是走在了一个迷宫里,每个转角都能发现新的惊喜。
而且啊,这儿的喇嘛们都很热情好客,他们会用最真诚的笑容和最温暖的祝福迎接每一位游客。
当然啦,云南的寺庙还有很多很多,比如普洱的梅子湖万寿寺、保山的卧佛寺、德宏的勐焕大金塔等等等等。
每一个寺庙都有它独特的魅力和故事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体验。
走在云南的这些寺庙里,你不仅能感受到佛教的庄严和神秘还能领略到云南这片土地上的多元文化和深厚的历史底蕴。
正定八大寺院简介正定县位于河北省南部,曾是河北本州八大经济文化中心之一,也是历史上著名的凤翔长城大军建于此地。
正定县的历史悠久,曾有许多历史文化名胜古迹,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八大寺院。
正定八大寺院指的是八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寺院:天竺寺、白马寺、金谷寺、太室寺、石凌寺、状元寺、正定寺和大禹寺。
这八座寺院位于正定县城以外4、5公里处,它们既集中又分散,相距数十里。
天竺寺,原名应昌寺,建于南朝,是八大寺院中建立最早的寺庙,修建历史由晋朝宋元以来,坐落在正定县城以北的晋代宗庙街中间,主要信仰释迦牟尼佛,历史悠久的天竺寺受到了河北省政府的大力保护,是正定历史文化的国宝。
白马寺,又称钱塘寺,始建于宋元,是正定八大寺院之一,位于石凌山下,有丰富的佛塔和寺院,是正定乃至河北省最大的佛教圣地之一。
金谷寺,原名宗明寺,始建于南北朝唐宋之交,位于正定县西部的石凌山上,是一座深得民间信仰的佛教寺院,被誉为“河北金谷”,是八大寺院中最为著名的神圣朝圣之地。
太室寺,又名南越太室寺,始建于南朝,是八大寺院之一,位于正定县西北部的太室山上,距离正定县城仅有7公里,太室寺建于太室山腰带,主要信仰佛教,被誉为“黄土佛山”。
石凌寺,也称为灵岩寺,始建于南北朝唐宋之交,位于正定县西部的石凌山上,距离正定县城仅有7公里,石凌寺是正定八大寺院之一,主要信仰佛教,是河北省著名的佛教古迹。
状元寺,又名安宁寺、河间寺,位于正定县中部的河间谷,是正定八大寺院之一,始建于南北朝,是正定山水佛教的殿堂,也是一座具有历史意义的寺院。
正定寺,创建于唐代,始建于唐肃宗年间,主要信仰释迦牟尼佛,历经多次重建,现为正定历史文化的瑰宝,建于正定县城西部,是正定八大寺院之一,是正定历史文化最具代表性的遗迹。
大禹寺,也称潮州大禹寺,建于晋朝,位于正定县东部的大禹山麓,大禹寺拥有悠久的历史,是正定县内著名的佛教寺庙,也是八大寺院之一。
正定八大寺院,是正定县悠久历史文化的象征,也是河北省佛教文化的丰碑,被誉为河北金谷众多佛教圣地之一,至今仍是当地信众朝圣的场所,弥漫着动人的宗教气息。
官渡古镇金钢塔的启示和感悟一、官渡古镇金钢塔的背景介绍官渡古镇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镇,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就是金钢塔了,这座塔始建于唐朝,历经宋、元、明、清等朝代的修缮和扩建,如今已成为官渡古镇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二、金钢塔的外观特点金钢塔高36米,共七层,每层都有不同的造型和装饰。
整座塔呈正方形,四面各有一个门洞。
塔身由青石砌成,外表覆盖着灰色砖瓦。
每层之间都有檐角挑出,并且在檐角处还有小佛像和莲花浮雕装饰。
三、金钢塔的内部结构进入金钢塔内部,可以看到中央是一根粗壮的木柱子支撑着整个塔身。
每层楼都有一个环形走廊,可以欣赏到周围美景。
最顶层的塔刹上有一个铜质的莲花宝座,上面放置着一尊金色的佛像。
四、金钢塔的历史价值金钢塔是官渡古镇最具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的建筑之一。
在唐朝时期,这座塔是为了纪念唐玄宗李隆基的母亲而建造的。
后来,金钢塔成为了佛教寺庙,吸引了众多信徒前来参拜。
在明清时期,金钢塔还曾被用作城防建筑,保卫着周边地区。
五、官渡古镇金钢塔给我的启示和感悟1. 历史文化是一座城市最珍贵的财富走进官渡古镇,可以感受到这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金钢塔了。
这座塔见证了官渡古镇从唐朝到现代的发展历程,也见证了中国文化从传统到现代的演变过程。
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不仅是对过去人们智慧的尊重,更是对未来人们智慧的传承。
2. 文化遗产需要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保护金钢塔虽然历经千年,但在现代社会中仍然面临着许多威胁。
城市化进程、自然灾害、人为破坏等都可能对其造成影响。
我们需要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并且让全社会参与到文化遗产保护中来。
3. 了解历史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走进金钢塔内部,可以感受到古人所留下的智慧和精神。
这些智慧和精神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我们今天生活的基础。
通过了解历史文化,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并且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
金马寺的作文在城市的喧嚣中待久了,人总会想要寻一处宁静的角落,安放自己那颗疲惫的心。
而对我来说,金马寺就是这样一个特别的存在。
说起金马寺,它可不像那些闻名遐迩的大寺庙,有着宏伟壮观的建筑和络绎不绝的游客。
它就静静地隐匿在城市的一个角落里,仿佛一位淡泊世事的老者,默默地守望着岁月的变迁。
记得第一次去金马寺,是在一个阳光并不怎么明媚的下午。
那天,心情莫名地有些烦闷,就想着随便出去走走,不知不觉间,就来到了金马寺的门口。
寺庙的大门看起来有些陈旧,朱红色的油漆已经褪去了不少,露出了木头原本的颜色,带着一种岁月的沧桑感。
走进寺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小小的院子。
院子里种着几棵桂花树,正值花开的季节,那浓郁的花香瞬间就把我包围了起来。
我忍不住深吸了一口气,那香甜的味道顺着鼻腔一直沁入心底,让人心旷神怡。
院子的角落里,有一个石桌和几个石凳。
石桌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一道道深浅不一的纹路,仿佛在诉说着曾经在这里发生过的故事。
我走过去,轻轻抚摸着石桌,感受着那冰凉而又粗糙的触感,心中的烦闷似乎也减轻了几分。
再往里走,就是寺庙的主殿了。
主殿的建筑风格古朴典雅,飞檐斗拱,雕梁画栋,虽然没有那些大寺庙的金碧辉煌,但却有着一种独特的韵味。
殿内供奉着一尊金色的佛像,佛像庄严肃穆,让人不禁心生敬畏。
我在佛像前静静地站了一会儿,心中默默地祈祷着,希望能得到一份心灵的慰藉。
从主殿出来,我沿着一条小路往后院走去。
后院有一个小小的池塘,池塘里的水清澈见底,几条小鱼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
池塘边种着几株柳树,柳枝随风飘舞,仿佛是大自然舞动的画笔。
我坐在池塘边的一块石头上,看着水中的鱼儿嬉戏,听着柳枝随风摆动的声音,心情渐渐地平静了下来。
就在这时,一只小猫从旁边的草丛里窜了出来。
它浑身雪白,只有尾巴上有几点黑色的斑点,看起来十分可爱。
小猫似乎一点也不怕生,径直走到我的脚边,用它的小脑袋蹭了蹭我的裤脚。
我忍不住伸手摸了摸它的头,它舒服地眯起了眼睛,还发出了“喵喵”的叫声。
官渡古镇介绍
官渡古镇位于云南省昆明市东郊,始建于东晋咸和二年(公元337年),距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
官渡古镇是昆明历史最悠久的集镇,也是昆明现存最完整、最具规模的古建筑群。
古镇现存的官渡桥、永福桥、龙门桥等7座古石桥,长372米,宽3.2米,桥墩为石柱木柱,桥身为石栏杆。
其中官渡桥是昆明地区现存最长、最大的古石桥。
在古代,这里是昆明通往滇西和川、渝的交通要道。
在官渡古镇的老街上,可以看到很多有趣的建筑。
其中最有名的是“三官庙”。
“三官庙”由两个大土丘组成,大土丘前有一块面积为20平方米的草坪,其上建有一座由18根石柱组成的三层木楼。
“三官庙”的周围还建有9间厢房、4座楼,被称为“九楼四阁”。
据说这是由明初云南巡抚王锡衮所建。
王锡衮是元末明初人,其祖上世代为官,曾任云南按察使,后辞官隐居官渡(今官渡古镇)。
最有趣的是“石井巷”。
—— 1 —1 —。
官渡八景介绍-回复官渡八景是中国云南省昆明市的著名景点之一,以其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人文历史而闻名于世。
官渡八景是指官渡地区内的八个景点,分别是:[柳堤晴雪]、[抱犊崮]、[龙虎山]、[悬桥夕照]、[一线天]、[火塘晴雨]、[罗素河]和[金龙湖]。
这些景点各具特色,组成了官渡八景的独特魅力。
第一个景点是柳堤晴雪。
柳堤位于官渡区境内,其名由来是因为两岸柳树成荫,四季常绿,冬天下雪时更是风景如画。
在白雪覆盖下的柳堤,一派银装素裹的美景,给人们带来了别样的视觉享受。
第二个景点是抱犊崮。
抱犊崮是官渡区一座古老的山峰,传说中是古代善于藏匿抱婴的妇女在此地避难。
山势险峻,两侧峭壁如巨兽横卧,其间窄如掌缝的小路被称为"接生崎岖小路"。
站在山巅俯瞰,远处群山起伏,近处山谷深邃,景色壮丽。
第三个景点是龙虎山。
龙虎山位于官渡区的中心地带,以山体纵横、溪流纡曲的奇特地貌而得名。
山上群峰挺拔,植被茂密,让人感觉宛如置身仙境。
龙虎山还有一段陡峭的山路,被称为"猛虎咆哮",是游客前来探险的热门路线。
第四个景点是悬桥夕照。
悬桥位于官渡区境内的一座吊桥,横跨罗素河。
黄昏时分,夕阳西下,桥梁与河水交相辉映,景色非常迷人。
站在桥上,远望周围的田野和山川,仿佛回到了古代的水乡村庄。
第五个景点是一线天。
一线天位于官渡区的山区,是一条狭窄而险峻的山谷,两侧峭壁高耸,仅能容纳一人通过。
走在这里,仿佛置身于仙境,壮美的自然风光让人陶醉其中。
第六个景点是火塘晴雨。
火塘位于官渡区境内,是一座小山峰,因其形似一个火塘而得名,每年的雨季,山上的云雾缭绕,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第七个景点是罗素河。
罗素河是官渡区的一条河流,发源于龙虎山,流经山间狭谷,河水清澈见底,两岸青山环绕。
河畔常有渔船和渔民,给人们带来了朴实和宁静的感觉。
在罗素河上游还有一处叫做"千岩万壑"的景点,是由高耸入云的峭壁构成的一道独特的景观。
金马寺简介
金马寺历史回顾
根据现有资料我们知道,金马寺是昆明地区最早的佛教寺院,早在东汉,金马山上就有最早的建筑——金马神祠。
唐仪凤元年(公元676年),蒙舍威成王加封金马山神为“金马名山至德景帝”并命寺额“灵应寺”,这是金马寺最早的文献记载。
之后金马寺虽然兴废更替,但是香火终究绵延不绝,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腊月二十三日于明军攻克昆明,金马寺毁于战火;正统三年(公元1438年),已毁五十七年的金马寺在黔国公沐晟,征南将军、都督沐昂的支持下,住持法坚与乡贤何仲渊,阮振主持修复了金马山灵应寺。
据文史记载,修复后的灵应寺建筑雄伟、金碧辉煌;金马山上依次建有:三门殿、两庑厢房、中殿、大雄宝殿、祖堂、斋堂、禅堂、方丈室、僧寮、三贤祠、占地面积宏大,跃居昆明八大名胜之一——金马朝晖。
万历十九年(公元1591年)由于金马山灵应寺年久凋零,在住持兴成的操持下,云南巡抚陈永宾再次重修,并拨田地作为寺院永久香火田,寺院规模更胜于前,正统九年(公元1444年),官民人等襄助建成灵应寺塔。
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清庭平三藩之乱,金马寺毁于兵燹,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固山贝子彰泰施资,在云南布政使田启光,绥远将军、总督蔡毓荣,巡抚王继文的支持下,住持僧书定主持重建,恢复旧
观。
嘉庆九年(公元1804年)昆明知县和云贵督标副将再次修葺。
嘉庆二十一年(公元1861年)六营官兵新建神冀亭。
咸丰七年(公元1857年)滇西杜文秀起义攻陷昆明,由于金马山地处入昆要道,寺院再次毁于兵祸,只遗至德殿和灵应塔尚存,云贵总督岑毓英布施白银五十两,用以修复古刹,由于资金不足,虽历经二十载的复建,终未完成旧貌只建成四殿三庑一亭及山门,金马山灵应寺由此凋零败落。
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住持师训修葺。
从文献资料看,金马山灵应寺自蒙诏开山以来,虽然朝代更替,代有废兴,始终雄居昆明名胜古刹,据文献记载,旧时金马寺由三个部分组成,最古的是金马神祠,其它二部份分别是三贤祠和灵应寺,旧时建筑宏伟,古树参天,民国政府曾发布过保护金马山古树的政令。
金马山灵应寺虽然未复旧观,但在昆明地区的影响依然巨大,可惜“文革”期间像毁僧散,只遗旧殿改为学校,1983年12月昆明市官渡区人民政府公布金马山灵应寺的三太子殿、神骥亭和金马寺塔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金马寺现状及恢复建设情况
2010年7月,官渡区委、区政府决定对金马寺建筑群进行恢复重建。
一期工程于2010年9月20日前顺利完工。
根据《宗教事务条例》规定,2011
年4月,经请示官渡区人民政府同意,官渡区民族宗教事务局将金马寺委托官渡区佛教协会进行管理使用。
现存金马寺坐落金马片区,金马寺东临金马山,西临金马寺小学,南临金马街道办事处的办公区,北临官渡区第二中学。
占地面积狭小,建筑群落分为前后两进,每进平列二殿,二进四殿成平行排列,厢房五间由左至右平行,从而与配殿组成左右并列的两所四合院,占地面积约1360平方米,寺后右方是阿育王殿;左侧是三太子殿,左侧院内建有神驹亭,阿育王殿后有砖塔一座,系十三层密檐式建筑,即明代灵应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