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备考资料:德州市情市况之历史名人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3
历史名人德州历史悠久,在美丽的传说中,后羿背着弓箭,从这里踏上了射日的征程;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在这里制服了汹涌的洪水波浪。
三国时期,刘备曾在平原任过县令;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任平原郡太守时留下千古书碑——《东方朔画赞碑》。
董仲舒、东方朔和田雯,也都在这里留下了流传千古的佳篇力作。
按出生年代的顺序先后介绍如下:1、后弈,出生于前21世纪,生活在夏朝。
《史记·夏本记》云:“帝羿有穷氏,未闻其先何姓。
帝喾以上,世掌射正。
至喾,赐以彤弓素矢,封之于鉏,为帝司射,历虞、夏。
羿学射于吉甫,其臂长,故以善射闻。
”帝弈即后弈,因其后来曾夺得夏朝国政,故名。
又称夷弈,则是因为他是山东夷族有穷氏部落长。
夏时有穷氏,即今德州。
2、廉颇,出生于前3世纪,生活在战国时期。
是今德州陵县人,赵惠文王时曾率军大败齐师,被拜为上卿,以勇力过人闻名于诸侯各国。
他被蔺相如顾全大局、忍辱负重的言行打动,负荆请罪,与之成为刎颈之交,同保赵国,传为佳话。
3、东方朔(前154-前93),字曼倩,平原厌次(今陵县神头镇)人。
深得汉武帝器重, 召为公车令(管理百官上书及皇帝征诏事宜)。
东方朔一生著述甚丰, 写有《答客难》、《非有先生论》、《封泰山》、《责和氏壁》、《试子诗》等, 后人汇为《东方太中集》。
4、祢衡(173-194),字正平,东汉平原郡般(今德州市临邑县德平镇小祢家村)人,汉末名士、文学家。
5、崔宏(?-418), 北魏大臣,字玄伯,清河郡东武城(今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人。
崔宏长于书法,草、隶之书,“特尽精巧”,可惜没有留下遗迹。
6、窦建德(573-621年), 出身农家,世代务农,性格豪爽,武力过人,行侠仗义,有勇有谋,在当地享有很高威信。
唐武德四年(公元620年),李世民率大军围攻洛阳的王世充,王世充向窦建德求救。
第二年,窦建德率10万大军援救王世充,不幸在荥阳虎牢为唐军所败,被俘牺牲。
窦建德死后,魏州(今河南安阳)人民为他建立了夏王庙,以忠纪念。
德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城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抬花杠武城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城架鼓武城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运河船工号子武城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城旋饼武城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四女寺的传说武城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古贝春酒传统酿造技艺武城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姑嫂坟的传说夏津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马堤吹腔庆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吴忠八极拳宁津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宁津杂技宁津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宁津剪纸陵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蹦鼓舞临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勾勾”乐陵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刘氏唢呐吹咔齐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河号子禹城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禹治水在禹城的传说现代德州文化名人宋清渭,原名宋清湖,德州陵县人,时任济南军区政委。
1945年6月参加八路军,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曾获三级解放勋章。
1988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1994年5月晋升为上将军衔。
是中共第十四届中央委员。
周子玉,德州武城人,时任总政治部副主任兼军委纪委书记。
1951年7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
195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8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1993年7月晋升为中将军衔,1996年1月晋升为上将军衔。
满文军原籍德州,生于北京郊区,1998年满文军异军突起,获得了各地传媒颁发的诸多奖项,包括中央电视台举办的中国音乐电视大赛最佳新人奖,《懂你》获得金奖;他的充满传奇色彩的经历和纯情激越的嗓音给歌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健康、朴实、诚恳,也许正是这份来自乡土的清新使他获得了成功。
杨传堂,德州禹城人,中共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
在职研究生学历。
先后担任齐鲁石化公司党委副书记兼乙烯指挥部党委书记、共青团山东省委副书记、共青团山东省委书记兼省青年干部管理学院院长、青海省省长李敏,德州市人,山东电视台主任播音员,首席主持人。
荣获第十届"山东十大杰出青年"称号,1995年,1997年分别获第二届、第三届"金话筒"奖银奖(均获金奖提名),被授予"全国百优栏目主持人"称号:1999年,获第四届"金话筒"奖金奖,被授予"全国十佳电视节目主持人"称号。
【押题】德州市情市况1、(多选)下列历史名人中,属于德州人士的是()。
A、孟郊B、董仲舒C、廉颇D、葛守礼2、(多选)2017年5月24日,2017年全国“最美家庭”揭晓,德州市()当选。
A、孙德智家庭B、明霞家庭C、李德智家庭D、赵明霞家庭3、(多选)发展全域旅游,打造一个核心、构建三大集聚区。
三大集聚区是指()。
A、夏武运河与生态田园区B、德陵运C、齐临禹D、乐庆宁4、(多选)德州市全面展开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推进大会提出,重点加强三大创新集聚区、()四大平台。
A、新能源产业园区B、化工专业园区C、各类特色园区D、省级以上经济开发区5、(多选)下列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
A、德州黑陶B、一勾勾C、德州扒鸡制作工艺D、宁津杂技答案解析1、答案:ABCD。
解析:孟郊(751-814年),字东野,祖籍平昌(今临邑县)。
董仲舒(公元前 179 ——公元前104 ),广川(德州汉时属广川)人。
廉颇(前327~前243年)战国时期杰出的军事家。
山东省陵县人。
葛守礼(?~1578年)明朝名臣。
临邑县人。
2、答案:AB。
解析:2017年5月24日,2017年全国“最美家庭”揭晓,我市陵城区安德街道孙大汉村孙德智家庭、宁津县柴胡店镇明家社区明霞家庭当选。
3、答案:ACD。
解析:三大旅游集聚区分别为乐庆宁集聚区、齐临禹集聚区和夏武运河与生态田园区。
4、答案:BCD。
解析:德州市全面展开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推进大会提出,重点加强三大创新集聚区、化工专业园区、各类特色园区、省级以上经济开发区四大平台。
5、答案:ABCD。
解析:德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四个:德州黑陶、一勾、德州扒鸡制作工艺、宁津杂技。
(疯子老师德州市情课里面讲了三个,还有一个就是宁津杂技)德州市情【押题】关于“2018年博鳌论坛”预测题关于“马克思诞辰200周年”测试题18年政府工作报告【50道测试题】【古代科技常识】考点汇总【常识、马哲、经济】测试题。
山东常考名人行测事业编考试必备1、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今山东曲阜)人。
春秋末年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开创私学,修订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后其和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被弟子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
2、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邹城)人。
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被称为“亚圣”。
孟子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思想,孟子的言论著作收录于《孟子》一书。
3、鲁班:姓公输,名般,春秋末期鲁国人。
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土木建筑工匠和发明家,被后人尊为“匠师之祖”。
4、曾参:春秋时鲁国(今山东平邑或嘉祥)人,亦称曾子。
编著了《大学》、《孝经》两书,对教育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被后世称为“宗圣”。
5、扁鹊:姓秦,名越人,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卢邑(今山东长清)人。
发明望、闻、问、切等疗法。
现存《难经》系后人托名扁鹊之作。
被尊为我国古代医学的祖师。
6、孙膑:名伯灵,战国时期阿、鄄之间(今山东鄄城)人。
战国时著名军事家,著有《孙膑兵法》一书。
7、东方朔:字曼倩西汉平原郡(今山东德州)人。
西汉文学家,性诙谐滑稽,善辞赋。
主要著作有《答客难》、《非有先生论》等。
8、匡衡:字稚圭,东海郡承县(今山东枣庄峄城区)人。
西汉经学家,以说《诗》著称。
凿壁偷光读书的就是他,元帝时官至丞相。
9、郑玄:字康成,北海高密(今山东高密)人。
汉末著名思想家、经学家。
是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中国古代杰出的教育家之一,代表作品有《天文七政论》、《中侯》等。
10、孔融:字文举,鲁国(今山东曲阜)人。
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孔子的二十世孙、太山都尉孔宙之子。
孔融让梨,就是他四岁那年干的。
11、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城)人。
东汉末文学家,“建安七子”之12、刘桢:字公干,东汉末年东平宁阳(今山东宁阳县)人。
东汉末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
13、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珊阳都(今山东临沂)人。
德州的历史人物1.山东德州,有哪些历史名人廉颇山东德州陵县人,汉族,生于公元前327年卒于公元前243年,死时已是84岁高龄.战国时期赵国杰出的军事家。
战国末期赵国的名将,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
东方朔(前154-前93)字曼倩,平原厌次(今德州陵县神头镇人,一说山东惠民人,有误)人。
性诙谐幽默,善辞赋,武帝时大臣、文学家。
汉武帝即位,征四方士人,东方朔上书自荐,诏拜为郎。
后任常侍郎、太中大夫等职。
东方朔原有集2卷,久佚;明人张溥编有《东方太中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
程绍(明1557-1639),字公业,明工部尚书,德州市德城区人。
程绍为人严峻耿直,沉静稳重,雄才大略,蔑视权贵,亢直敢言,不徇私情,遇事果断,不以难易而回避屈服。
田雯,一代文宗,字纶霞,济南府德州人(今德州市德城区吕家街人)。
官至户部左侍郎,世称田侍郎。
田雯居官职任心强,政绩卓著,关心民疾,兴利除弊,受到人们的敬仰。
其居官从政的一生,也是著述的一生。
他学识广博,著述丰富,《古欢堂集》十二卷、《黔书》上下二卷、《长河志籍考》十卷、《幼学编》四卷和《诗传全体备义》等。
乾隆三十七年(1772)收入《四库全书》,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
管辂(公元210—256年),字公明,三国时期魏国术士平原郡(今德州平原县人),是历史上著名的术士,被后世卜卦观相的人奉为祖师。
管辂一生著述甚丰,主要有《周易通灵诀》2卷、《周易通灵要诀》1卷、《破躁经》1卷、《占箕》1卷,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死后葬于平原城西南周寨村西、尚庙附近。
旧志记载有墓,今已不存。
刘峻(462—521),字孝标,今德州平原县人。
南朝梁学者,文学家。
曾注《世说新语》,引证详确,为世所重,原有集已散失,明人辑有《刘户曹辑》。
祢衡(173-198)字正平,东汉末名士,文学家。
平原郡人(今临邑县德平镇小祢家村),幼聪敏好学;成年后博学多识,才华横溢。
甚受北海太守孔融赏识,说他“其才十倍于我”有恃才傲物、善辩好胜、不畏权势的性格。
明清时期德州文化名人辈出张明福德州文化有370多年的显荣期,时间跨度为明中期到清中期。
在这370年中,德州一直是以全国文化高地著称。
从明景泰年间开始,到清嘉庆年间止,德州区域进士蝉联,在科举史上曾创造过一榜五进士1次,一榜四进士1次,一榜三进士6次,一榜两进士15次。
德州区域出现过一门八进士的德州卢氏,一门六进士的德州田氏,一门五进士的孙氏(现为陵城区孙家洼的孙勷家族)、德州的北李家族等。
同时德州也出现了许多著名的诗人、文学家、经学家、史学家和书法家。
如明末清初诗人卢世傕、程先贞,康熙朝金台十子田雯、谢重辉和诗坛大木冯廷櫆,乾隆朝《国朝山左诗钞》的作者卢见曾、《山左明诗钞》的作者宋弼等。
当地文化名人程绍、李诚明、卢世傕、程泰、程先贞、李源、李浃、田雯、谢重辉、冯廷櫆、田霢、萧惟豫、孙勷、赵善庆、卢见曾、宋弼、李有基等,都属于全国知名的学者或诗人。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现存这一时期德州籍名人著述有254种,收入《四库全书》的有14种100余卷。
如清代德州的易学研究始终处在全国领先的水平。
就在德州这一区域,清代仅易学大家就出现了10多位,如李诚明、李源、卢见曾、卢谦、冯沛、吴廷荩、吴瑜、李有基、吴汝惺、吴楚椿、梁鸿翥等,收入《四库全书》的易学著作竟多达3种之多。
南城李氏家族李世垣在《重修长生阁碣记》中曾用“人文蔚起,科第联翩”形容德州的科举盛况。
民国初年的文字训诂学家胡朴安先生称德州“人文飚起,名卿蝉联,实甲之左”。
德州文化兴盛的具体表现为,学府书院数量多,中举人数多,文学世家多。
学府方面,州学、卫学合一,州学与卫学的廪生名额各为30名,贡额各4岁升3人,是其他县的2倍。
书院方面,有南湖书院、崇仁书院、醇儒书院(柳湖书院)、董颜书院、繁露书院、州卫书院、正谊书院等7处,一般同时存在3处。
举人进士方面,明清两朝科举进士114名,明代65名(明代山东县域进士平均17.5人),清代49名(清代山东县域进士平均22人);明清两朝举人349名,其中明代196名,清代153名,德州大大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德州乡土地理---历史名人姓名事迹王金铭南京国民政府追任王金铭为陆军上将。
左宝贵清末著名民族英雄。
卢荫溥历经乾隆、嘉庆、道光三朝,从政50多年,历任军机大臣,吏、户、礼、兵、刑、工各部尚书。
东方朔武帝时,为太中大夫,著名文学家。
时传祥全国劳动模范。
祢衡汉末文学家。
后羿夏朝东夷族首领。
董养性曾任宁国府通判。
颜真卿诗人、书法家。
宋九嘉金朝诗人。
12 田雯 清康熙三年进士。
卢见曾先后任清朝四川洪雅县知县、颍州(今安徽阜阳)知州、两准盐运使(治扬州)、直隶谏州知州、永平府知府。
宋哲元 抗日爱国将领。
王祝晨、王浩父子王祝晨是现代教育家。
王浩是世界著名数学家、哲学家、逻学家和计算机学家,系教育家王祝晨先生之三子。
田玉书 德州市武城县人,民国时期北方棋坛代表人物。
棋风绵密细致,被誉为“华北三杰”之一(和胡震洲、赵文宣并称)。
马天宇德州市武城县人,著名演员、歌手。
张雨绮 德州市德城区人,著名演员。
韩红德州市德城区人,出生于西藏自治区,著名歌手、音乐人、慈善家。
黄宏德州市齐河县人,出生于黑龙江省,著名小品表演艺术家。
张涵德州市德城区人,网名战乱夕阳,著名网络漫画家。
3尹力德州市临邑县人,现任四川省委副书记省长。
杨传堂德州市禹城市人,曾任交通运输部部长、党组书记,现任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交通运输部党组书记。
张全景德州市平原县人,曾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
贺荣德州市临邑县人,现任陕西省副书记。
王书坚 德州市武城县人,现任山东省副省长、党组成员。
于景涛山东省齐河市人,现任山东省纪委省监委驻省委组织部纪检监察组组长 任利成德州市陵城区人,现任山西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德州历史名人初步确认名单(共63人)一、先秦时期(4人)大禹——名垂千古的治水英雄禹,姓姒,名文命,蜀地羌人,史称大禹,为夏后氏首领,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的立国始祖。
尧帝时期,中原洪水泛滥,百姓苦不堪言,尧帝命禹治水。
禹在总结前人治水经验的基础上,改“堵”为“疏”导河川入海,疏通九河入海。
治水期间,禹身先士卒,不畏艰险,甚至三过家门而不入,经过十三年治理,终于消除了中原水患。
将中国划定为九州。
据《尚书》、《史记》记载,大禹治水足迹遍及九州,治水重地在古兖州以北的禹城,禹疏九河,其五在德,分别为马颊、鬲津、徒骇、漯水、胡苏、钩盘。
唐代改祝阿为禹城,即“以县西有禹息城而名”。
而禹息城则为禹以息壤填洪水筑城而作,为治水的总指挥部。
至今禹城仍保留具丘山遗址,相传是大禹为观察水势而筑。
有诗赞曰:“巍巍具丘向天头,禹皇雄风震九州。
千秋神功今犹在,不尽江河万古流。
”晏婴——足智多谋的战国名相晏婴(前578—前500年),字仲,谥平。
春秋后期齐国国相,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山东高密人。
齐河曾为其封地,故名晏城。
晏婴历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三朝,辅政长达50余年,谦恭下士、心胸坦荡,待人接物虚怀若谷,随和大度,能“见义而为”,“退思补过”;博闻强记,机智诙谐,善于辞令,对君主之失,敢谏且善谏,具有高度的政治智慧。
极力推崇“廉政”,“仁政”。
深受国君器重和人民爱戴。
他廉洁奉公,两袖清风,始终不置家产,从不接受礼物,生活简朴,粗茶淡饭。
孔子赞曰:“救民百姓而不夸,行补三君而不有,晏子果君子也!”。
“晏子使楚”、“二桃杀三士”等历史故事至今流传。
为纪念晏婴,后人在晏城建有晏婴祠、晏公庙,岁时祭奉。
有诗赞曰:“辅政三朝五十经,国重民仰德言功。
问君哪得智如许?为有正气胆边生。
”赵胜——声名远播的战国公子赵胜(约前308—前251年),战国时期赵国宗室大臣,赵武灵王之子,赵惠文王之弟,先后三次任赵惠文王和赵孝成王的国相,受封于东武(今德州武城县),号“平原君”,与信陵君、孟尝君、春申君并称战国四大公子。
德州历史名人1、董仲舒:董仲舒(公元前179——公元前104),广川(德州汉时属广川)人。
西汉哲学家、今文经学家,专治《春秋公羊传》,曾任博士、江都相、胶西王相。
汉武帝元元年(公元前104年)下诏,各地推荐“贤良文学之士”,以备朝廷策问。
董仲舒以“天人三策”应对,提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的主张,为武帝所采纳。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此后两千余年封建社会以儒学为正统的先声。
董仲舒的学说体系中心是所谓“天人感应”说,将天道和人事牵强比附,主张“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的思想。
著有《春秋繁露》《董子文集》。
《汉书》有其传。
在德州小西门外四龙坝建有董子读书台,是董舒读书的地方,俗称董子台。
后因董子著《春秋繁露》,世人也称“繁露台”。
2、滑稽之雄东方朔:东方朔(公元前154——公元前93),字曼倩,西汉平原厌次(今陵县神头镇)人。
武帝时,为太中大夫,著名文学家。
东方朔博学广识,能言善辩,善于以诙谐的语言和方式,陈说国政大事,甚得汉武帝赏识。
其事迹在《史记》、《汉书》中均有记载。
东方朔一生著述甚丰,写有《答客难》、《非有先生论》,诙谐风趣,义理精辟,言辞才辩,独树一帜,文采风格,卓然一家。
他的文章,后人汇成《东方太中集》。
司马迁在《史记》中称他为“滑稽之雄”。
俗称东方朔乃当今相声之祖师爷。
现陵县文博苑有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的《东方画赞碑》亦述其生平大略。
3、不畏权势的东汉文学家祢衡:祢衡(173——198),字正平,后汉平原郡般人(今临邑县德平镇小祢家村)。
汉末文学家,原有著作两卷,早已史传,后世见到的只有四篇文章,即《吊张衡文》、《鲁夫子碑》、《颜夫子碑》、《鹦鹉赋》、其中《鹦鹉赋》写得“浩气坌涌”、“慷慨卓厉,是祢衡的代表之作。
祢衡自动聪明伶俐,对事物有辩认能力,有过目成诵,耳闻不忘之才能,成年后尤显博学多识,但却有不媚毫门,不畏权势,持才傲物的性格。
当时的大司马北海太守孔融,很器重祢衡的才华和抱负,曾曰:“其才十倍于我”。
德州,有德之州,厚德载物。
史迹漫漫,文化丰厚。
最能显示德州特点并使今天的人们赞叹不已的是那些精美的黑陶器物,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留下千古美谈;传说射日的后羿就生活在这里;三国时期,刘备曾在平原任过县令;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任平原郡太守时留下千古书碑——《东方朔画赞碑》;宋代古建筑——文庙,屹立在夏津县城里;元代大运河南北通航后,德州一度成为沿河四大漕运码头之一;苏禄国东王墓是目前我国唯一的一座外国国王墓,系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末波澜壮阔的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在德州平原爆发,所有这些都是德州历史悠久的象征。
1、禹王亭遗址禹城市区西北4000米处有一古迹,称“禹王亭”,该处有一高8米,东西宽50米的山。
后人为纪念大禹治水的功绩,在具丘山上修建了禹王亭,后几经扩建,改建成了宏伟的禹王庙,每年秋季在此举办庙会,远近闻名,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志士仁人瞻仰凭吊。
禹王亭遗址1977年2月被列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东方朔画赞碑东方朔画赞碑现存于德州市陵县文博苑颜碑亭内,为唐代平原郡太守颜真卿书,俗称碑,集楷、隶、篆为一体,字体端庄雄健,气势开张,为书法艺术珍品,为国家一级。
该碑原存陵县县政府院内。
1983年5月重新复制新碑,旧碑存陵县文化馆内。
碑2.6米,宽1.03米,厚0.22米,造型高大宽硕,四面刻。
正面和两侧正文为晋夏侯湛汉太中大夫东方朔先生画赞》正文,背面为唐颜真卿撰《东方先生画赞碑阴记》。
碑阳各15行,两侧各3行,每行30字,大字楷书。
碑文内容是对东方朔的高度赞誉,《东方朔画赞碑》。
颜真卿书此碑时正值盛年(45岁),笔法刚健雄浑,遒劲严正,碑中的珍品。
苏武云:颜鲁公平生写碑,恇东方朔画赞为清雄,字间栉比而不失清远。
3、德州苏禄国东王墓位于德州市城北北营村的苏禄国东王墓是我国历史上利用大运河对外交流留下的重址。
是我国唯一一座外国国王墓。
1998年1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山东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事业单位备考资料:德州市情市况之历史名人
一、廉颇,山东德州陵县人,汉族,生于前327年卒于前243年,死时已是84岁高龄.战国时期赵国杰出的军事家。
战国末期赵国的名将,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
二、东方朔,(前154-前93),字曼倩,平原厌次(今德州陵县神头镇人,一说山东惠民人,有误)人。
性诙谐幽默,善辞赋,武帝时大臣、文学家。
汉武帝即位,征四方士人,东方朔上书自荐,诏拜为郎。
后任常侍郎、太中大夫等职。
东方朔原有集2卷,久佚;明人张溥编有《东方太中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
三、程绍,(明1557-1639),字公业,明工部尚书,德州市德城区人。
程绍为人严峻耿直,沉静稳重,雄才大略,蔑视权贵,亢直敢言,不徇私情,遇事果断,不以难易而回避屈服。
四、田雯,一代文宗,字纶霞,济南府德州人(今德州市德城区吕家街人)。
官至户部左侍郎,世称田侍郎。
田雯居官职任心强,政绩卓著,关心民疾,兴利除弊,受到人们的敬仰。
其居官从政的一生,也是著述的一生。
他学识广博,著述丰富,《古欢堂集》十二卷、《黔书》上下二卷、《长河志籍考》十卷、《幼学编》四卷和《诗传全体备义》等。
乾隆三十七年(1772)收入《四库全书》,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
五、管辂,(公元210—256年),字公明,三国时期魏国术士平原郡(今德州平原县人),是历史上著名的术士,被后世卜卦观相的人奉为祖师。
管辂一生著述甚丰,主要有《周易通灵诀》2卷、《周易通灵要诀》1卷、《破躁经》1卷、《占箕》1卷,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死后葬于平原城西南周寨村西、尚庙附近。
旧志记载有墓,今已不存。
六、刘峻,(462—521),字孝标,今德州平原县人。
南朝梁学者,文学家。
曾注《世说新语》,引证详确,为世所重,原有集已散失,明人辑有《刘户曹辑》。
七、祢衡,(173-198)字正平,东汉末名士,文学家。
平原郡人(今临邑县德平镇小祢家村),幼聪敏好学;成年后博学多识,才华横溢。
甚受北海太守孔融赏识,说他“其才十倍于我”有恃才傲物、善辩好胜、不畏权势的性格。
祢衡著作原有两卷,已失传。
后世见到的仅《吊张衡文》、《鲁夫子碑》、《颜子碑》、《鹦鹉赋》等四篇文章。
八、李愚(?—935)字子晦,后唐渤海无棣县李太谱家(今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人。
因倾慕晏婴(字平仲)为人,初名晏平。
唐昭宗景福年间,代理安陵县主簿,去职后寄身关中。
唐天复元年(901)冬,李愚应试中举,任河南府参军。
三年(903),梁末帝即位后,拜李愚为左拾遗,后迁至崇政院直学士。
后唐庄宗灭梁,拜愚为翰林学士。
同光三年(925),以都统判官随魏王西征前蜀。
李愚认为蜀主王衍荒淫无道政局不稳,仓促之间
难于组织防御,急速进军为上策。
西征军势如破竹,所至之处相继归降。
李愚以军功升任中书舍人。
后唐天成元年(926)6月充任太常卿,翌年4月任中书侍郎同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后命为相。
九、张凝庆云人,宋真宗即位时,辽兵南侵,张凝升任北作坊使,率兵在流州西设伏,大获全胜。
《庆云县志》里记载张凝之子宋应州观察使张昭远等八位庆云籍的名人,供奉于明朝的庆云县城“乡贤祠”内。
十、李之仪(1038-1117)北宋词人。
男,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
沧州无棣(今属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人。
熙宁三年(1070)进士。
哲宗元佑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
元佑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
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
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
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
后遇赦复官,晚年就卜居其地。
《庆云县志》里记载朝请大夫李之仪等八位庆云籍的名人,供奉于明朝的庆云县城“乡贤祠”内。
李之仪以他的那首《卜算子》被后人铭记,在庆云县的北海公园就有李之仪的雕像。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这美好的词句带给后人多少的回味啊!
十一、邢侗,(1551-1612)字子愿,号知吾,来禽济源山主,晚号方山道民,临邑镇邢柳行村人。
幼颖慧,七岁能作擘窠大书。
善书、诗、画。
尤以书法名世。
朝人购邢书,“与黄金同价”。
其名与董其昌、张瑞图、米万钟同称明末四大书家。
与董其昌又称南董北邢。
墨迹为故宫博物院、台湾故宫及上海、苏州、西安、四川、沈阳、承德避暑山庄所收藏;日本也有收存。
山东历史博物馆藏有其著作与画品;著作有《来禽馆集》29卷,《南官县志》,《武定州志》15卷,《临邑县志》16卷。
其中《武定州志》被方志家誉为名志。
刻有《来禽馆帖》,其中以《十七帖》《澄清堂帖》最著名。
十二、孟郊,(751~814),唐代诗人。
字东野。
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平昌:今临邑德平,今德州临邑东北)。
孟郊早年生活贫困,以他为“清奇僻苦主”。
他和贾岛都以苦吟著称,又多苦语。
《游子吟》是其代表作,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十三、葛守礼,明朝德州临邑县人。
出身农家,自幼贫而好学。
1558年,乡试第一,次年成进士,授彰德推官。
时有长久未决冤狱,礼一审即破。
世宗爱其才,授职镇守山海山。
赴任后增补关法,力除积弊,不久迁兵部主事。
后来,升迁为南京礼部尚书。
隆庆元年,明穆宗重新起用葛守礼,任他为户部尚书。
葛守礼洞察时局,针砭时弊,竭力反对当时的“一条鞭法”及“一串铃法”。
万历三年(1575年),葛守礼告老还乡。
明神宗下诏,加授葛守礼太子太保封号。
万历六年(1578年),一代名臣葛守礼与世长辞,帝赠太子太保,谥号端肃。
十四、宋哲元,(1885-1940),著名抗日将领,字明轩,汉族,1885年10月30日生于山东省乐陵县赵洪都村,21岁考入北洋武卫右军随营武备学堂。
自21岁从军到56岁病
故,他治军严谨,作战勇敢,冯玉祥对他十分赏识,为西北军五虎之一,在三十多年中他历任连、营、团、旅、师、军长、方面军总指挥、集团军总司令、战区副司令长官等军职,并先后任热河省都统,西路、北路军总司令,陕西省政府主席,察哈尔省政府主席。
十五、承林江苏省江阴人他是古代的孔繁森一样的人物.真正的百姓的公仆.....
附录
2013年山东省公务员招考笔试阅卷工作结束,2013年5月14日上午9时也已经公布笔试成绩、笔试合格分数线和进入面试人员名单,面试通知书领取想必是近段时间广大山东2013年公务员考试考生所关注的热点,因此附录特提供山东2013年公务员面试信息,鉴于篇幅,这里仅列出部分省、市或单位的2013年公务员资格复审时间,大家可以查看2013山东公务员面试信息汇总(,山东公务员考试信息网|山东公务员考试网|山东公务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