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书八个基本笔画的运笔步骤
- 格式:pptx
- 大小:8.62 MB
- 文档页数:155
一、硬笔楷书基本笔划之巴公井开创作(一)、横:由于人的视觉的错觉,横不克不及写成水平,而应写成左低右高,收笔时稍按一下笔,这样看起来才显得平稳。
横有长横、短横、左尖横、右尖横、腰粗横之分。
(二)、竖:竖要写垂直,因为竖在一个字中往往起着关键的支撑作用。
竖有悬针、垂露、短竖之分。
(三)、撇:撇有斜撇、竖撇、短撇、平撇之分。
(四)、捺:捺粗细分明,书写难度较大。
捺有斜捺、平捺之分。
(五)、点:点有左点、右点、挑点、竖点、长点之分。
(六)、提:提写法是:下笔较重,由重到轻向右上行笔,收笔要出尖。
提在分歧的字中角度和长短略有分歧。
(七)、钩:钩有竖钩、竖弯钩、戈钩、卧钩之分。
(八)、横折与横折钩:(注意两种形态变更)。
(九)、竖弯、竖弯钩、横折弯、横折弯钩:(十)竖提下笔写竖,到适当处略顿笔向右上写斜提,一笔写成,提的收笔处出尖。
(十一)横钩下笔向右写横,行笔至起钩处顿笔向左下轻快钩出,要把力量送到笔尖(防止出现双角)。
(十二)横撇、撇折、撇点。
(十三)竖折、竖折折钩、横折提。
(十四)横折折撇、横撇弯钩、横折折折钩。
(十五)竖折撇下笔写斜竖,略顿笔折向有写短横,再顿笔向左下撇出,要出尖。
从上面介绍的8种基本笔划及其衍生笔划的书写方法可以看出,汉字笔划书写的运笔规律,一般是:横、竖、撇的起笔较重,点的起笔较轻;转折处要略顿笔,稍重、稍慢;提和钩,开始要略顿笔、稍重,然后逐渐转为轻快,收笔出尖;撇、挑都要出尖。
所有笔划都是一笔写成,不克不及重描。
这些笔划在组成汉字时,有的形状会略有变更,因此,在书写时,要注意多观察,把笔划形状写准确。
二、汉字结构要点(1)上面是宝盖的字,其余笔划应帽于其下。
如:宇、宙(2)下面有底托状的字,其余笔划应托于其上。
如:至、孟⏹(3)以左半部为主的字,左高右低。
⏹如:部、即⏹(4)以右半部为主的字,右长左短。
⏹如:绩、议、读⏹(5)勾拿笔不该弯曲、短小。
⏹如:葡、萄、蜀、葛⏹(6)勾衄笔不该直长。
向背包括相向和向背两种形式,相向:两竖如向内弯,形如括号;向背:两竖如向外弯,形如反括号。
一般情况下,在一个字中,最后一笔是竖用悬针竖,竖画不在最后一笔,用垂露竖.中字是相向作字两竖是向背八种基本笔画的写法指导1.点的写法(1)点的特点:头尖、身体肥、尾部圆。
它的背部是拱起的,腹部是平的。
它既象分开的一瓣大蒜,又像飞溅出的一滴水珠。
(2)书写方法右下点:书写时起笔要轻,向右下侧按。
落笔慢而重,适度回锋收笔.左右点:左点是右点的反方向行笔,右点就是前边的右下点。
相向点:左点起笔轻,向右下侧按;右点起笔重按,转锋向左下轻出笔锋.三点水:第一、二笔都是右下点,第三笔则是提画。
四点底:第一点是左下点,其余三个点都是右下点,其中第二、第三点都要写小一些,第一、四点要大一些。
如京2.横的写法(1)认识横的特点:在几种基本笔画中,横画应用最多。
横在一个字中起横梁作用.所以,横在起笔、行笔、收笔,每一个动作都要交待清楚,不能含糊。
(2)书写方法.长横:起笔稍重,然后略提起,由左向右收笔,取势左低右高,与水平线倾斜。
最后,回锋收笔。
左尖横:落笔轻,向右上用力移动,趋势稍微上翘,收笔重顿。
这个笔画看上去像平撇,但是,运笔则是由左向右.右尖横:落笔重,逐渐向右上滑去,呈上翘状,收笔时不作顿,顺势轻收,但不出锋。
斜横:起笔稍重,然后轻轻提起向右运笔。
横的斜度比长横要大.收笔略顿,重而缓。
如三王3.竖的写法。
(1)竖的特点:竖在一个字中起着支柱作用,因此,要写得平正,不歪,尽量做到垂直,挺拔有力。
有的还把竖画称之为直画。
只有这样写,才能做到不失重心,立地稳固.(2)书写方法垂露竖:起笔略重,向右作点画,顿后提笔向下缓缓行笔。
行至末端用力下顿后回锋收笔。
整个笔画做到直立而不僵,使它有轻重感.悬针竖:落笔向右重顿,而后转锋向下均匀行笔.中间要略慢一些。
待出锋时直下,略快,似悬针一般,锋要尖细。
短竖:落笔要重,顿后提笔下行,直到末端.收笔稍停,不用力作顿。
楷书笔画的写法和运笔要领楷书是现在很受欢迎的书法,那么你知道楷书笔画的一些知识吗?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楷书笔画的写法和运笔要领,来欣赏一下吧。
楷书笔画的写法和运笔要领1.横:横在永字八法中叫“勒”,勒是力度的一种形象描写。
行笔时,主要运用大拇指和食指、中指向右“勒笔”行笔中笔杆左倾。
横画包括:露锋起笔横和藏锋起笔横两种。
(1)露锋起笔横:笔锋顺势向右下入纸轻顿笔,迅速微提笔锋调顺成向右行趋势的感觉,同时再次顿笔,此次顿笔可比第一次力度稍重一点,之后,向右中锋缓行笔,行笔方向向右上微高一点行笔,最后,用笔锋向右下轻顿笔,然后再用笔锋向左上回锋至横画中心即可。
(2)藏锋起笔:欲左先右,笔锋逆势向右入纸,随即向右下以笔锋轻顿笔,然后微提笔锋调整成有右行趋势感觉的笔锋,再次在原处顿笔,力度可比第一次稍重,之后向右缓行笔,收笔方法与露锋起笔横相同。
熟练以后,藏锋起笔,有时可以处理成“意藏”,即笔锋在落纸同时较快速度的有欲左先右回旋笔锋之意。
露锋和藏锋只是在起笔上不同,中间行笔和收笔方法是相同的。
以上是横画的基本运笔方法,在实际创作时,要根据字形结构,灵活多变,比如:长短变化、粗细变化、水平角度、取势、起笔收笔的轻重变化等,有时也可引入篆、隶体的运笔方法以求多变。
关于变化性处理,是建立在基本写法熟练之后,灵活掌握的。
2. 竖:竖在永字八法中称“努”,主要用食指、中指,向下勾笔,大拇指同时慢慢向外弯曲而不可僵直。
竖有两种写法,一是垂露竖,二是悬针竖。
二者是起笔相同,而收笔不同。
(1) 垂露竖:笔锋向右上逆势着纸,顺即向右下轻顿笔,然后提笔回锋锋不离纸面,使笔锋在提笔时自然聚拢,有调顺笔锋之意,接着第二次顿笔,此次顿笔较之第一次顿笔稍重,然后顺势下行运笔,在下行中慢慢调成中锋,缓慢沉着行笔,注意力放于笔锋上,到收笔处时,很快略向右上提笔,然后顺即向右下顿笔后回锋向上自然收笔至竖画中。
(2) 悬针竖:悬针竖的起笔和行笔与垂露竖笔法相同,只是在快到收笔时保持中锋行笔、笔锋下按力度微微加重,然后再慢慢提锋收笔,收笔时笔锋不乱,速度不可突然变快,要随笔锋自然聚拢,最后出锋。
智永楷书技法(千字文)研究书法,正确的握笔姿势非常重要。
正确的握笔姿势可以让你更加轻松自如地掌握笔的方向和力度,从而更好地书写字体。
握笔时,要将笔杆握在食指和拇指之间,中指和无名指轻轻支撑,保持手腕和手臂的自然放松状态。
同时,要注意笔尖与纸张的角度,保持一定的倾斜度,这样可以更好地掌握笔画的粗细和方向。
三、线条训练线条是书法的基本元素,是构成汉字的基本组成部分。
要想写好书法,必须掌握好线条的基本训练。
在线条训练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笔肚画线与笔尖画线:笔肚画线适合写粗体字,笔尖画线适合写细体字。
在练中,要根据需要灵活运用。
2.中锋与侧锋:中锋是指笔尖与纸张垂直的状态,适合写直线和横线。
侧锋是指笔尖与纸张成一定角度的状态,适合写曲线和斜线。
3.___与出锋:___是指笔毫露出笔套的状态,适合写粗体字。
出锋是指笔毫完全收入笔套的状态,适合写细体字。
4.提按与粗细:提按是指在书写过程中,手指轻轻提起笔尖或按下笔尖,控制笔画的粗细。
这是书法中非常重要的技巧。
5.手腕的运动训练:手腕是书写时的主要运动部位,需要进行适当的训练,以提高书写的稳定性和流畅性。
6.手指的运动训练:手指的灵活性对书写也非常重要,需要进行适当的训练,以掌握各种笔画的精细控制。
四、笔毫的运动方式笔毫的运动方式是书法中的重要技巧之一,包括直入法、切入法、侧入转中锋、收笔、翻笔、圆转和折笔等多种技巧。
掌握这些技巧,可以让我们更加自如地掌握笔画的粗细和方向,从而写出更加美观流畅的字体。
五、集字联句创作研究书法不仅仅是掌握基本技巧,还需要进行创作。
集字联句是一种非常好的创作方式,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汉字的内涵和意义,从而写出更加精彩的作品。
在创作中,我们需要注意字体的美观性和整体的协调性,同时也要注重字与字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意义。
研究书法,首先要掌握的是执笔的方法。
古人在传授书法时,就强调了握管执笔的重要性。
初学者就像处子一样,要从最基本的执笔方法开始学起,否则就会养成不好的惯,影响终身。
楷书基本笔画书法先由楷书练习开始,而基本笔画是写好字的关键,基本笔画会了,剩下的就美誉什么问题了,剩下的就是自己的悟性了。
无论学书法,还是任何事,悟性很重要。
我至今还记得我们的书法老师说的话:学书在法,而其妙在人!学习书法或任何东西,方法很重要,对于书法,基本笔画无疑是最重要的,我贴出来的是毛笔的写法,因为我觉得毛笔的写法更直观,笔画怎么写,也显得更详细。
结合钢笔,融汇贯通下就可以了。
钢笔中,又数金笔尖写出来的字最好看,因为金笔的弹性最好。
如他说的写竖时,不能写得太直,直则无力,缺乏韧性。
人生不也是如此,我们的人生应该是有韧性的,百折不挠的。
还是那句:学书在法,而其妙在人。
追寻,领悟吧!楷书基本笔画书写规律笔画是构成汉字的基本元素。
要想写好字,首先就要写好笔画。
就象盖房子要讲究材料的质量一样,偷工减料盖起来的房子必然是“豆腐渣”工程,写字的道理也是如此,那种不认真练习笔画就直接写字的学法是不符合毛笔楷书学习规律的。
王羲之说:“……一点失所,若美人之病一目;一画失节,如壮士之折一肱。
”充分说明了笔画质量与字的整体美的关系。
汉字的基本笔画共有四十余个,可分为点(斜点、竖点、左点、撇点、提点)、线(长横、短横、左尖横、悬针竖、垂露竖、短竖、长斜撇、短斜撇、短平撇、竖弯撇、竖撇、斜捺、平捺、反捺、提)、折(横折、竖折、撇折)、钩(横钩、竖提、竖钩、斜钩、卧钩、竖弯钩、竖左弯钩)及复合笔画(共10个,名字略)五大类,每一类笔画的写法都是有规律可循的,这些规律掌握起来并不难,以下就是我在学习和教学毛笔楷书过程中总结的规律。
一、起笔规律:点、带、转适用于一拓直下起笔法,之所以教这种写法是方便学生以后学习行书(见下图)点:任何笔画都由点起。
笔杆垂直,以斜势(45°)(缺省为这个角度,具体到不同风格楷体可作相应调整)下笔由轻到重写出前尖后圆的杏仁点。
要求下笔要轻,角度要斜,根据笔画的粗细写出点的长短,不可一味拉长以免给下一步带来麻烦。
书法的八个运笔方法一、中锋运笔中锋运笔是指笔锋在点画的中间运行,称为中锋运笔,亦即接触纸面的笔毛的运动方向与笔的运行方向相一致。
中锋运笔时,由于蓄于笔毛间的墨汁能随着笔的运行而顺利地注入纸内,因此能写出圆润浑厚,丰满充实的笔画线条。
蔡邕《九势》中云:“圆笔属纸,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
”说的九势中锋运笔。
毛笔笔锋呈圆锥状,接触纸面时,其中部最厚,贮墨多,所书线条能给人一种立体感。
但是毛笔在运行过程中也会出现于排笔刷子一样的“扁笔”现象,这时虽然仍属“中锋”范围,但所书线条薄怯枯扁,缺乏“圆笔属纸”的那种圆润感。
因此,用笔的技巧就在于调节笔锋,使其恢复、保持圆锥体状态。
一旦笔毫已开又到无法调节时,就需要用“舔笔”的办法使其变圆。
由于中锋运笔能写出浑圆有力的线条,使其产生三维空间的视觉效果,因此它是一种主要的用笔方法。
二、侧锋运笔侧锋运笔是指介于中锋与偏锋之间的运笔方法,这时接触纸面的笔毫方向与笔的运行方向呈约45度左右的夹角。
这个夹角越小越接近中锋运笔;越大,越接近偏锋运笔。
侧锋运笔时所书线条的形态和质感效果介于中锋与偏锋运笔之间。
由于侧锋运笔较随意,有利于承接上一个笔画的笔意,有利于书写速度的加快,古今书法家均大量采用侧锋运笔。
因此,侧锋运笔仍是"合法"的运笔。
但是,历代书家仍主张以中锋运笔为主,侧锋运笔为辅。
当然,是否采用侧锋运笔与所书的字体及书风有一定的关系。
明丰坊在《书决》中说:“古人作篆、分、真、行、草书,用笔无二,必以正锋为主,间用侧锋取妍。
分书以下,正锋居八,侧锋居二,篆则一毫不可测也”。
不过,这亦仅大概而言。
清金农曾自创“漆书”,横画居然笔笔偏锋,扁如排刷,突破了书家只用中、侧锋运笔的禁区,并自创新貌,就是一个特例。
行草书运笔时用偏锋过渡,紧接着以中、侧锋相承,既可省去笔笔换锋的麻烦,又可以变换一下趣味。
笔画过于单一纯正反会显得单调。
三、露锋起收(一)露锋起笔。
所谓露锋起笔是指起笔时笔锋表露在点画外面的起笔方法,亦称为直下起笔、搭锋起笔。
1.硬笔书法楷书规则一、八种基本笔画的写法1、横:“”长横,起笔重,行笔快,收笔重。
“”短横,也叫左尖横。
起笔轻,行笔快,收笔重。
(回锋收笔)一二三2、竖:“”悬针竖,起笔重,行笔快,轻轻把笔抬起来。
(出锋收笔)“”垂露竖,起笔重,行笔快,收笔重。
(回锋收笔)“”短竖如柱。
十木丰来卜中平下不工土王悬针竖,针尖细,针鼻粗。
垂露竖,尾部象个小露珠。
3.长横在上压下。
长横在下托上。
下不万百丁五工土上正兰业坐4、长横在中间托上压下士去卡子云舌共壬青真5、撇:“”起笔重,行笔快,轻轻把笔抬起来。
(出锋收笔)平撇,短撇,长撇,竖撇 . 撇有头,捺有脚。
6、捺:“”起笔轻,行笔快,轻轻把笔抬起来(出锋收笔)撇如剑,捺如刀。
人入大木禾千夕厂月足起7、点:“”落笔按,莫伸展,再轻挑。
点如桃尖尖的嘴,站斜了。
是点就斜。
左点。
右点。
对点。
撇点。
长点。
(反捺)小字之主六立兴羊半来点头米8、提:“”起笔重,行笔快,出锋收笔。
冰次以衣长比虫9、钩:竖钩。
斜钩。
弯钩。
卧钩。
横折钩。
竖弯钩。
挑钩要快、钩要小。
我找成戏载栽武戌戍戊戎斜钩起笔要高,一般在竖中线——上探下延。
(折钗骨)10、短折斜。
左竖向右斜,右竖向左偏,形成一个扇面形,对称平衡。
口曰白田而向南四西11、长折直。
左边竖是直的,右边的折也要直,字才端正。
门日目自直真且同冈国圆二.笔画的组合规律汉字就是笔画的组合,组合的合理,字就好看。
否则,字就难看。
1.一字有多横,长短各不同,横距要相等。
(左右横最好别相冲)二:两横,上短下长。
(士除外)三:三横,中间一横最短,下边一横最长。
隹:四横,中间两横最短,下边一横最长。
三丰聿律重垂寺隹美童章2. 一字有多竖,长短各不同,竖距应匀称。
世册典荆舞川州顺3. 左右都有竖,右悬左垂露。
林种仲科律神伴斩祥仰样4. 一字不重撇,重撇不同向。
(不平行)夕多斤从炎反奏秦葵友及庆往形各须5. 一字不重捺,重捺捺变点。
食这迟从炎焱林森途秦奏奈泰迷送达退返速6.横长缩撇捺。
书法教程第三篇毛笔楷书第一课 运笔法运笔法指的是如何使毛笔的笔锋在汉字的笔画中,按照一定的法则运行的方法和技巧,通常又称 “用笔”或者 “用笔法”。
用笔是学习书法的关键,所以,古人有 “书法在用笔,用笔贵用锋”的说法。
本课从中锋与侧锋、起笔与收笔、提笔与按笔、方笔与圆笔、藏锋与露锋、转锋与折锋以及用笔的轻重快慢七个方面介绍运笔的基本要求。
一、 运笔的基本要求用毛笔书写汉字,每一笔画可分为起笔、行笔和收笔三个步骤。
1.中锋与侧锋毛笔的笔头分主毫和副毫,主毫又称主锋或中锋;副毫又称侧锋或偏锋。
书法要达到笔画的立体美,就必须用中锋行笔。
中锋行笔就是使笔头的中心锋芒尖始终运行在笔画的中心线上,即古人所说的 “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中锋行笔书写出来的笔画墨匀圆润,具有立体质感。
所以,古人笪重光在 《书筏》中说:“能运中锋,虽败笔的法则,中锋运笔如图3-1( a )所示。
与中锋相对立的是侧锋。
所谓侧锋,是指运笔时,毛笔的笔尖主锋不在汉字笔画的中心线上运行,而是偏向一旁或一侧,侧锋运笔如图3-1 ( b )所示。
用侧锋写出的笔画扁平浮薄,墨迹不匀,初学者要尽量避免。
图3-1 运笔中锋与侧锋是既互相对立又互相依存的两种运笔方法。
古书上有 “凡书要笔笔中锋”的说法,其实也不尽然,具体要看侧锋形成的原因。
一种是书者用笔失控形成的,叫败笔;另一种是书者有意识而为之。
后者或由偏转中,或由中转侧,笔画爽健利落,圆厚与活泼相间,这是一种书法美的追求。
历代有卓识的书法家都主张中锋立骨,侧锋取妍,以中锋为主,侧锋为辅,达到 “正锋取劲,侧锋取妍”的艺术效果。
2. 起笔与收笔起笔就是汉字书写时一个笔画的开始,收笔就是一个笔画的书写结束起笔与收笔是中国书法表现笔法最明显的部位。
历代书法家形成了大同小异的基本法则,即欲右先左,欲下先上;以藏为主,藏露结合;以逆为多,逆顺相杂。
起笔与收笔的几种运笔法如图3-2所示。
图3-2 起笔与收笔3.提笔与按笔提笔与按笔是运笔过程中使笔锋作上下运动,而造成汉字笔画富有书法美的细与粗、轻与重的用笔技法。
楷书“八种基本笔画”书写方法:1、点:(斜点、斜长点)(例字:立、头、之;不、斥、补)从左上方向右下方,约45度,由轻到重顿笔而成。
2、横:(长横、短横)(例字:大、亚、可;正、本、生)下笔轻轻一点,顺势向右轻快运笔,收笔向右下方稍顿;短横要求短促,不必顿挫。
3、竖:(垂露竖、悬针竖)(例字:禾、个、下;呻、砰、韦)下笔倾斜一点,顺势向下,由重到轻,缓缓运笔,末端顿笔;悬针竖收笔轻轻提起。
4、撇:(短撇、竖撇)(例字:仁、午、徐;月、凡、周)下笔轻轻一点,顺势向下,略带弧度,轻快撇出。
5、捺:(斜捺、平捺)(例字:八、又、尺;达、过、走)由轻到重,向右下方倾斜而下,再向右方捺出,底刃取平。
6、挑:(提手挑、提土挑)(例字:执、抖、拒;址、培、坤)下笔向右下方一点,然后向右上方轻快挑出。
7、折:(竖折、横折)(例字:区、巨、医;史、央、皿)竖折在完成竖画后折笔向右作一横画;横折在完成横画后向下折笔,作一短中竖。
8、钩:(横钩、竖钩)(例字:买、官、宿;划、讨、何)横钩先横画,后折笔作一短撇,一笔完成;竖钩至钩的转折外稍顿,然后向上方轻快钩出。
楷书“八种基本笔画”书写方法:1、点:(斜点、斜长点)(例字:立、头、之;不、斥、补)从左上方向右下方,约45度,由轻到重顿笔而成。
2、横:(长横、短横)(例字:大、亚、可;正、本、生)下笔轻轻一点,顺势向右轻快运笔,收笔向右下方稍顿;短横要求短促,不必顿挫。
3、竖:(垂露竖、悬针竖)(例字:禾、个、下;呻、砰、韦)下笔倾斜一点,顺势向下,由重到轻,缓缓运笔,末端顿笔;悬针竖收笔轻轻提起。
4、撇:(短撇、竖撇)(例字:仁、午、徐;月、凡、周)下笔轻轻一点,顺势向下,略带弧度,轻快撇出。
5、捺:(斜捺、平捺)(例字:八、又、尺;达、过、走)由轻到重,向右下方倾斜而下,再向右方捺出,底刃取平。
6、挑:(提手挑、提土挑)(例字:执、抖、拒;址、培、坤)下笔向右下方一点,然后向右上方轻快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