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是首叙事性歌曲,为带再现的三部曲式,具有很强的抒情性,曲调优美、动听、节奏舒展、感情真挚、富于口语化,深受少年儿童喜爱。

学生分析:

教学对象是四年级学生,这一年龄层次的孩子,他们理解记忆能力越来越强,思维方式由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形式逐渐向以抽象思维的形式过渡,情感和意志也都有所发展。太多的说教只会激发他们的厌烦甚至是反感的情绪,所以在教学中应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通过步步设疑,逐步引导学生自己去发掘、去探索问题,从而让他们自己从真正意义上去体会歌曲的内涵。

设计理念:

本课设计着眼于学生的主动发展,致力于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让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音乐教学有机的整合,使学生有更强的主动性、更多的实践性、更浓的创新性,使这首经典歌曲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起来。《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是首叙事性歌曲,歌曲通过今昔生活对照控诉了旧社会的黑暗、不平等,歌曲中所叙述的生活如今的孩子没有体验过,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我将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通过大量的感性认识和听觉艺术作为切入点,视听结合、寓教于乐,优化课堂教学效率,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乐学、会学、想学,从而培养学生感受、鉴赏、表现音乐的能力。

【应用信息技术的依据】

在教学中运用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课件,视听结合、声像一体的直观教学方法,大大地扩展了音乐教学的容量和空间,极大地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开阔了学生的音乐视野,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中获取知识,从而突破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在“乐中陶情、情中激趣、趣中学乐、乐中审美、美中提高”。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①通过歌曲的学习,了解叙事体歌曲的特点。

②能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并按照歌曲要求表现强弱。

(2)情感目标:通过歌曲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妈妈”在过去时代所遭受不平等遭遇,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让学生感恩祖国、感恩党,从而懂得现在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应倍加珍惜,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

(3)能力目标:

①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怎样运用不同的速度、力度,

演唱方法表达歌曲情感。

②培养学生的感受、鉴赏、表现音乐的能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速度、力度、演唱方法表达歌曲情感。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歌曲所表达意境,鼓励学生个人独立的感受和理解。

教学方法: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力求让学生在多听、多唱、多想、多做、多动的环境中学习歌曲。

1、情境教学法:采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音乐教学有机的整合,创设情境,配合板书与贴画,突出本课重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探究欲望。

2、听唱法:在学习歌曲中用听唱法,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便于学生学会歌曲。

3、小组讨论法: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分小组讨论为歌曲设计演唱形式,创编一个情景剧,或写一段“妈妈”对那过去时代的控诉,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

4、游戏法:采取“寓教于玩”、“寓教于乐”的方法,以“闯关游戏”的形式来学习、巩固歌曲演唱,把握歌曲情绪。

5、评价法:在教学中通过学生自评、互评、他评、师评等方式对学生的探究过程及取得的成果进行评价,让学生建立自信,促进音乐感知。

教学准备:音乐小博士头饰、录音机、磁带、多媒体课件、奖品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音乐进教室,师生音乐问好(将教室布置成宁静、安逸的小山村,墙上张贴几张草垛、谷堆挂图,把《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伴奏乐作背景音乐。

[设计意图:创设浓郁的音乐氛围,为歌曲教学作好铺垫]

二、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音乐课堂40分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音乐小博士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他将和大家一起玩闯关游戏,并用歌声讲个故事给大家听,你们想听吗?请大家边听边想,听后回答问题,答对的小博士可有奖励哦!比一比谁的耳朵最会听(师扮演小博士)(课件出示:闯关游戏一):播放录音范唱,让学生聆听两遍后,回答以下问题,答对的小博士给予奖励。

(1)你听到歌中唱了个什么故事?

(2)歌中的小朋友听了“妈妈”的故事有什么感受?你听了有什么感受,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吗?

(3)这道歌曲有什么特点?你以前学过象这类“叙述事情”的歌曲吗?课外你听过这种类型的歌曲吗?

学生回答以上问题。小博士给闯关勇士颁奖。教师引导学生复习、聆听《歌唱二小放牛郎》启发学生思考叙事性歌曲特点。

师揭示、板出课题及歌曲体裁(叙事歌曲)

[设计意图:课伊始,教师没有直接揭示课题和歌曲内容,而是设置悬念,让学生通过聆听了解歌曲的内容、情绪、体裁,并因势利导引导学生通过熟悉的歌曲等量代换,使学生明白像《歌唱二小放牛郎》这样讲述历史故事、生活中的事件或民间传说的歌曲就是叙事歌曲,使枯燥的说教定义化为形象理解,使学生很快掌握叙事歌曲的特点,并通过拓展课外知识,使课内外有机结合。」

三、新课教学

1、完整欣赏

师:同学们的耳朵可真灵,下面让我们再次聆听歌曲,小博士又要考考大家了。(课件出示:闯关游戏二):

出示问题:①歌曲分成了几个部分?

②哪两个部分相似?

③你能在歌曲不同部分之间用举手示意方法表现出来

吗?为什么这样分,能说说理由吗?它们在速度、力度、

情绪上有什么不同吗?

④歌中叙述了几种生活?应用怎样的情绪演唱?

学生聆听后,同桌讨论,请学生各抒己见(鼓励学生要有个人独立的感受和见解)师引导学生反复完整欣赏歌曲,解决以上问题,并对表现好的“闯关勇士”给予奖励。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欣赏、同桌讨论、举手示意,闯关游戏激发学生的听觉欲望、参与欲望及好胜心,并了解了歌曲为带再现的三部曲式及歌曲情绪为学唱歌曲做好准备。]2、分段欣赏,学唱歌曲

(1)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第一段亲切安逸的情绪。

A、播放课件(宁静、安逸的小山村,一群天真可爱的孩子围坐在丰收后的谷堆旁,听妈妈讲故事。徐缓的节奏、平稳起伏的旋律,长短不一的句子结构,有一种叙述的亲切感,勾画出现实生活中的甜美、幸福)让学生欣赏。

B、教师运用快速、中速两种不同的速度演唱歌曲第一乐段,请学生选择哪种速度的演唱更符合叙述故事的需要。

C、教师运用不同的力度演唱歌曲第一乐段,请生作出评论和选择。

(2)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第二乐段悲愤、凄楚的情绪。

A、教师分别运用低沉、轻飘两种不同声音演唱歌曲第二乐段,请学生选择评论。

B、教师运用不同的力度、速度演唱歌曲第二乐段,请学生评论选择。

[设计意图:通过老师运用不同的速度、力度、情绪演唱来引导学生掌握歌曲所表达的情感,从而培养学生感受、鉴赏音乐的能力。音乐是听觉艺术,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新课标提出要让学生反复聆听音乐作品,使学生在音乐审美过程中,获得美的体验和感悟,通过反复聆听音乐,并对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使他们有意识地听更利于集中注意力,听的效果好了,随之进行的唱歌教学水到渠成]

(3)教师弹奏,请生模唱歌曲旋律(将学生分成三大组,每组自学一个乐段)

(4)各组互教旋律

(5)全班完整演唱歌曲[教师适时指导学生运用不同力度、情绪、速度表情演唱歌曲][设计意图:学唱歌这一环节让学生“互教互学”,使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自学能力,自我调控能力得到充分培养,教师适时指导起到画龙点睛作用]

四、课堂拓展,升华情感。

(师播放课件并画外配讲解):“妈妈在那过去的生活”(解放前中国人民饱受列强欺侮的生活)及解放后改革开放三十年人民幸福生活的片段并请学生展示课外搜集的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故事和资料。

[设计意图]:通过视听结合、课外搜集资料的展示、今昔生活的对比,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让学生感恩祖国、感恩党,懂得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加倍珍惜的道理,让学生对歌曲内涵更进一步理解,情感体验得到升华,同时培养学生多渠道获取知识的习惯,实现“课外知识课内展示深化、课内知识课外巩固补充”的理念。]

六、互动评价,小结课业

师请生自评、互评、评选出本节课“闯关勇士”、“最佳表现”、“最佳创意”奖项,“小博士”颁发奖品,学生谈收获。

师小结并布置作业:革新开放谱鸿篇,岁月峥嵘三十年!中国上下,百业突飞、人民奋进,一片龙腾虎跃的昂然之气!三十年改革开放,谱写了千年不朽的壮丽史诗,我们也要为她而歌,更要在对祖国发展伟大历史的了解中汲取了奋进的力量。同学们,你们是幸福的一代,生在新时代、长在红旗下,课后请大家去寻找身边的新变化和新发展,用自己的方式来发现、触摸这种幸福,用歌声、用摄影机、用你们的笔……来表达幸福!下节课进行交流。

学生在《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音乐中下课。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更加体现了师生互动,让学生的学习成果得到评价;鉴赏能力得到培养,在《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音乐中结束课业,使学生从感性上真正体会了本课的真谛所在,情感得到升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