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音乐欣赏课与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熏陶
- 格式:pdf
- 大小:271.83 KB
- 文档页数:3
用音乐陶冶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作者:马艳丽来源:《读写算》2011年第58期摘要:著名音乐家冼星海说:“我有我的人格、良心,不是钱能买的。
我的音乐,要献给祖国,献给劳动人民大众,为挽救民族危机服务。
”正如冼星海所说,音乐要为祖国服务,为人民服务。
因此,在音乐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如何实施呢?我认为我们可以做到“在讲述音乐家故事中进行爱国教育”、“ 在音乐欣赏中进行爱国教育”、“ 在歌曲教学中进行爱国教育”等。
关键词:音乐陶冶爱国主义情怀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对艺术,特别是音乐,道德内容是其灵魂,是其存在的意义,学校音乐课的一切形成都应当旨在发展学生的精神生活,帮助他们认识世界,形成他们的世界观,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学校音乐教育用潜移默化的方式,以它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发挥着独特的育人功能。
一、在讲述音乐家故事中进行爱国教育“音乐是没有国界的,但音乐家都有自己的祖国”。
古今中外,一个伟大的音乐家通常也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
我们在介绍中外音乐家时,可讲述他们的爱国事迹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忱。
俄国的鲍罗丁既是医生、化学家、又是音乐家,几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
贝多芬耳聋后,在痛苦的逆境中写出了许多传世之作。
如第九交响曲等。
如我国著名音乐教育家萧友梅在日本时掩护孙中山开展革命活动,回国后为振兴中华音乐创立了中国第一个西洋管弦乐队创办了中国第一所音乐学院。
我国著名的人民音乐家冼星海以优异的成绩从法国巴黎音乐学院毕业后,谢绝了法国音乐界殷勤的拘留和优厚的待遇,毅然回到灾难深重的祖国,为民族呐喊,为抗战怒吼!他曾自豪地说过:“我要写一部代表我们中华民族伟大英雄气魄的合唱,采用‘大合唱’形式,这将是中国第一部‘大合唱’……”他于1939年3月31日完成的大型声乐作品——《黄河大合唱》很快传遍整个中国。
通过介绍,使学生从他们的身上学会怎样学习、工作、生活和做人。
不断的探索进取,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音乐课与爱国主义教育郴州市七完小莫娅娟摘要:以音乐陶冶爱国主义的高尚情操音乐教育的最大特点是培养学生的审美。
通过美感教育来启发学生的道德情操,这是其他各门学科所不及的。
但是,通过音乐的美来陶冶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决非是空洞的政治说教,更不是生吞活剥式的灌输。
应更新过去唱一首歌就等于上好一堂政治课的错误观念,因此,音乐课的思想教育要体现在与音乐艺术的美感为一体来进行,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也是表演的艺术,音乐是感情艺术,又是时间艺术,音乐是通过有组织的乐音而形成的艺术形象,表达人的思想感情及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
优秀的音乐作品有强大的感染力,它不仅可以鼓舞人的斗志,还可以提高人们的思想境界,陶冶高尚的情超,音乐它更具有声情并茂,以情动人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
音乐元素、音高、力度、速度节奏、旋律进行方式等等,是构成音乐语言的基本材料,在流动的音乐中,可直接而自由地将情感通过音乐语言,贯注于形象之中,流溢在音乐中,而具有突出的情感感染性和情感陶冶性。
根据音乐这一特点,在音乐教学中应较好地运用音乐的美育心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一、根据教材内容化目的要求,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从音乐教材中的歌曲来看,不仅具有爱国主义教育的丰富内容,而且具有“声情并茂,以情动人”的情感教育功能,这一功能的发挥,学生既能了解到歌曲中蕴含的爱国主义情感,又能转化为他们自身的情感体验。
小学音乐教材中的歌曲丰富多彩,有的歌曲描绘了家乡美丽的大自然风光和祖国的壮丽河山,这就能培养学生对家乡、对祖国的依恋之情;有的歌曲颂扬了祖国的辉煌成就和家乡的日新月异的变化,这又能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有的歌曲歌颂和塑造了为祖国的独立自主,繁荣昌盛而呕心沥血、英勇献身的能人志士,这就能增强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历史的使命感。
不同的内容,不同的体裁,应确立不同的内容化目的,例如:《草原就是我的家》和《春天在哪里》这两首歌曲前,对这两首歌曲做了研究和比较,虽然这两首歌曲都表达了对祖国、对家乡、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但都存在着几个不同之处:1、作者不同;2、内容不同;3、题材不同;4、构成音乐语言而用的音乐材料音乐元素不同,因此,歌曲在抒发思想感情上也有所不同,所以,我在一定教学计划,确定教学目标时运用对比手法。
《大学音乐鉴赏课》教案【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中西方音乐作品,体会作品的思想、背景、情感和精神,使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完善自己的人格,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和人文主义情怀,以提高大学生的全面的素质。
【教学方法】作品赏析贯穿全课,老师进行讲解、分析,学生参予,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见解,深入浅出,解决理论难点问题。
【教学内容】音乐理论常识、中西方音乐发展史、中西方音乐作品赏析、中西方音乐之美及不同特点。
【上课时间】10—18周周一。
【课程类型】艺术类选修课【课程进程】一周讲一个音乐专题。
【时间分配】作品赏析和老师讲解各占一半时间,并留少部分时间进行讨论。
【教具】钢琴。
【班级】全校各系【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多媒体。
【考试形式】开卷【课后自我分析】1、教学效果如何?2、学生接受情况如何?3、资料准备是否充分?4、还将探索的领域?第一讲绪论【教学目的】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教学方法】讲解、欣赏【讲授内容】什么是音乐音乐的起源什么是美为什么学习音乐【重点、难点的解决方法】教师仔细讲多做示范【时间分配】理论占一半时间欣赏占一半时间【教学手段】多媒体音响幻灯图像【要求】掌握音乐的概念音乐的起源一、音乐课堂要求:1、付出热情听音乐2、由于音乐是流动的音符在空中进行,所以尽量用“心”来听、来感受,体验音乐这一人类最美的语言,用心灵感受美的魅力。
3、“音乐鉴赏课”,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悟性,拓展学生创造性的思维,所以学生在课堂上应积极开动想象的翅膀,进入一个个音乐的殿堂里,感受不同的美感;而不是用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来限制美妙的想象力。
二、什么是音乐?音乐的起源?1、音乐是以声音为物质媒介,以时间为存在形式且诉诸听觉的艺术。
由于它在时间中展开,具有时间上的连续性和流动性,因此被称为时间艺术。
同时,由于声音对应于人的听觉器官,人们对音乐的把握靠听觉来完成,所以又被称为听觉艺术。
音乐包括的范围有声乐、器乐、歌剧、舞剧。
2、音乐的起源:音乐是怎样起源的呢?对这一问题,有各种各样不同的解释。
高校音乐课程爱国主义教育之策略一、丰富音乐教材,实现爱国主义情感的渗透音乐教材是教学的基础,丰富的音乐教材可以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上更好地领会爱国主义情感。
音乐教材中应该包含大量具有民族特色和爱国主义思想的音乐作品,如《义勇军进行曲》、《东方红》等。
这些音乐作品既有着浓厚的民族风格,又富含激昂的爱国主义情感,可以通过学习这些作品,引导学生了解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在音乐欣赏和表演中感受到祖国的伟大和荣耀。
音乐教材还应该向学生介绍与祖国有关的历史故事和文化传统,如《思想的旗帜》、《毛主席词曲》等。
这些音乐作品以历史事件和伟人事迹为题材,通过响亮的旋律和抒情的歌词,向学生展现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无私的爱国情怀,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音乐教材还应该围绕国家重大节日和纪念日进行编排,如国庆节、抗战胜利日等,选取一些具有纪念意义的音乐作品进行讲解和表演。
通过学习这些音乐作品,学生不仅可以了解国家的重大历史事件和英雄人物,还可以通过音乐的表达方式,感受到祖国的伟大和荣耀。
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在音乐课堂中更加深切地体味到祖国的美好,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二、引导学生感受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在音乐课程中,应该引导学生感受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
可以通过音乐作品的欣赏和演奏,向学生介绍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和韵味。
中国传统音乐源远流长,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如《二泉映月》、《茉莉花》等,这些音乐作品既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又融入了中国民族的传统情感和审美情趣,通过学习这些音乐作品,学生可以领略到中国传统音乐的博大精深,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可以引导学生参与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弘扬,传承中国传统音乐的精髓和魅力。
中国传统音乐是中国民族的瑰宝,传统音乐作品在历史长河中传承了数千年,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音乐表现形式,可以通过音乐课程的教学,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历史渊源和艺术特点,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概念和内涵,增强学生对传统音乐的认同感和热爱之情。
如何在音乐课堂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阵地,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的基本任务之一。
音乐教师在教学中要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教学目标之一,贯穿于音乐教育之中,以音乐来陶冶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们应该责无旁贷地把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中,使他们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
一、用音乐来陶冶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欣赏音乐,可以准确地让我们去理解作品,在音乐课的教学中,注入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是新课改的要求。
在我们身边,表现爱国主义的音乐作品真象一颗颗晶莹的珍珠一样,枚不胜举。
每一位音乐教育工作者要利用这些音乐作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一方面选择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同时又有很强的思想性,能培养学生美感的优秀作品,另一方面教师要精心挖掘教材的内涵,并充分揭示作品中丰富的内容及艺术形象,才能使以音乐之美来陶冶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的目的得以实现。
适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教材是很多的。
《游击队歌》、《满江红》、《保卫黄河》、《在太行山上》等都是典型的抗敌御侮的爱国歌曲,《歌唱祖国》、《长江之歌》都是歌颂新中国,激励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的歌曲。
这些歌曲的内容深刻,艺术性强,感情真挚,易于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例如:《游击队歌》歌词为两段,它以第一人称自述的形式,描绘了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背景下栩栩如生的游击队生活,在自豪的乐观主义精神中表达了必胜的信心,通过歌曲的学唱,激发学生对游击队员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了解、对祖国的热爱。
教材中具有爱国主义教育的音乐作品实在很多,音乐教师要不断挖掘这些素材,有效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在欣赏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音乐教育最大的特点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美感教育来启发学生的道德情操。
音乐教育就是要以动人心魄的音响美及旋律美,多姿多彩的抒情美及结构美,来净化学生的心灵。
用音乐的“灵魂”,“流动的诗”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培养起最深厚的爱国主义热情。
音乐教育教学中如何融入爱国主义思想□何红云音乐是世界八大艺术之一,对学生进行音乐教育,不仅可以使学生受到艺术气息的熏陶,还能在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学生正视音乐学科的学习,这样才能有效地在课堂上渗透爱国主义思想,完成对学生的素质教育。
―、注重音乐课堂作品欣赏中爱国情感的渗透音乐教育中的环节之一是欣赏历史上一些著的歌曲、、音乐,教可以过教学中引导学生欣赏有爱国情怀的,学受到的爱国情怀,在这种情怀的熏陶下,巧妙地理解音乐中的内和情感所在,进音乐师教育的Y教师可以一些中国的。
这一,国正之,人能音乐中的人,思想的,的,一人国和斗的激情。
过欣赏这种,受中所的国情怀,使学生受到这种音乐的熏陶,能和生,解到一的,激发学生心 中的国情怀。
进行曲》进行国中。
进行的了中、的,激发中的国情怀。
进行的节奏刚劲有力,一经传唱很快成一首脍炙人口的Y这首达了坚韧不拔、意志坚的形象,通过传唱能有力激发全国的战斗zzb-o二、学习歌唱,感受民族情怀教在教学时,可以一些具有意义的,像(义勇进行、《没有党就没有新中国》、唱祖国》、烁方,仅要教授唱的技巧,还需要在音乐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国主义情怀。
通过对词的分析,了解到词曲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和情感表达,使学生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爱国情怀的培养。
此外音乐教师还要注意在课堂中渗透我国音乐的风格教育,使学生接触学习艺术歌曲,当然我们还要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等。
例如教师在讲述繳唱祖国》这一首歌曲时,首先进行词曲作者的介绍,这是一首十分重要的歌曲,一般会用在重大活动的2008会,的时是响起了繳唱祖国》的旋律。
歌词里面写我们我们,是我们的我们了一,的,教师要学生深入分歌词,了作背景,这了的中国在的-这首歌曲的中国在的。
在学习的音乐作中地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在音乐的下、在快乐的教学中完成对学生的教育。
爱国主题音乐欣赏用音乐感受爱国主义情怀的独特力量音乐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能够通过美妙的旋律和动听的节奏,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
在中国,爱国主题的音乐作品一直以来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是对祖国深深的热爱表达,也是凝聚民族力量的象征。
今天,我们将通过欣赏爱国主题音乐,用音乐的力量感受爱国主义情怀的独特魅力。
一、《义勇军进行曲》《义勇军进行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它是中国革命和解放战争时期创作的一首充满激情的进行曲。
这首曲子中融入了浓厚的爱国情怀,激励着无数中国人为了祖国的独立和团结而奋斗。
当《义勇军进行曲》的旋律响起,激昂的乐曲让人们心潮澎湃,仿佛看到了英勇的军人和一个强大繁荣的祖国。
二、《我的祖国》《我的祖国》是中国民族音乐的经典之作,由包括《大海航行靠舵手》、《我爱你中国》、《春天的故事》等在内的数首原创歌曲组成。
这些歌曲通过优美动听的旋律、真挚感人的歌词,表达了人们对祖国浓浓的感情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每当这些歌曲在耳边响起,我们不禁眼含热泪,心中涌动着满满的爱国情感。
三、《红旗颂》《红旗颂》是一首由冯玉祥将军和周信芳先生共同创作的歌曲,歌词中洋溢着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坚定信仰和对祖国的无限热爱。
这首歌曲凭借其激昂奔放、庄严肃穆的节奏,成为了中国共产党党歌,并通过庆典、阅兵等场合广泛传唱。
每当我们听到《红旗颂》的声音,我们看到的不仅是那曾在战场上英勇杀敌的革命先烈,更是一个受人敬仰的伟大党派。
四、《咱们的中国心》《咱们的中国心》是一首由著名音乐家冼星海创作的歌曲,它以朴实的语言和动听的旋律,深入人心地表达了人们对祖国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首歌曲流传至今,仍然激励着每一个中国人团结一心,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五、《春天的故事》《春天的故事》是中国音乐家罗大佑创作的一首歌曲,它以富有诗意和深情的歌词,歌颂了中国人民在伟大的社会主义事业中取得的巨大成就。
这首歌曲充满了对未来的信心和对祖国的热爱,激励着每一个人为了实现祖国繁荣富强而奋斗。
在音乐课教学中如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弘扬民族精神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音乐课作为一门具有艺术性和感染力的学科,可以成为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下面是在音乐课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几点建议:1.选取具有爱国主题的音乐作品在音乐课教学中,选择一些具有爱国主题或展现民族精神的音乐作品进行研究和演唱。
这些音乐作品可以是经典的爱国歌曲,也可以是描述国家风景或历史传统的作品。
通过演唱这些作品,学生可以感受到爱国情感的力量,从而培养对祖国的热爱。
2.增加爱国主题的音乐活动在课堂上,可以组织一些与爱国主题相关的音乐活动,例如合唱比赛、演唱会等。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感受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同时又能够加深对爱国精神的理解和感悟。
3.利用音乐表现爱国情感音乐是一种充满情感表达的艺术形式,在音乐课中可以通过研究音乐表达技巧,引导学生用音乐来表达爱国情感。
例如,可以让学生通过演奏乐器、创作音乐等方式,来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敬意。
4.结合爱国主题的音乐故事在教学中,可以选择一些与爱国主题相关的音乐故事,让学生通过欣赏和讲述故事的方式,了解爱国英雄的事迹和精神。
这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爱国主义的情感共鸣,并激发他们的热情。
5.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除了课堂教学,还可以引导学生参与一些与爱国主题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参观纪念馆、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等。
通过亲身经历和参与,学生能够深入感受到爱国主义的内涵和重要性。
通过以上几点,在音乐课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体验爱国精神,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和责任感。
这将有助于他们成为有志向、有担当的新时代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