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第4节力学单位制专题1
- 格式:doc
- 大小:58.00 KB
- 文档页数:9
2014年高考物理记忆口诀专题一描述物体的运动1、质点模型物体模型用质点,忽略形状和大小;地球公转当质点,地球自转要大小。
2、位移、速度、加速度物体位置如变化,准确描述用位移;运动快慢S比t ,a用Δv与t 比。
3、速度与加速度速度决定物体动,速变决定加速度;同向加速反向减,二者关系记心间。
4、加速度速度变化快和慢,加速度大小来体现,a大速度变化快,a 小速度变化就慢.加速度,是矢量,有大小,有方向.能分解,能合成,遵守平行四边形.物体直线运动中,a的正负要分清,初速方向定为正,反向为负同向正,a为负,是减速,a 为正时速度增.专题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1、处理直线运动的方法运用一般公式法,平均速度是简法;中间时刻速度法,初速度为零比例法,再加几何图像法,求解运动好方法。
自由落体是实例,初速为零a为g。
中心时刻的速度,等于平均速度值;求加速度有好法,ΔS等于a T2。
2、追及两物同向来追击,追上相遇用位移,速度相等关键点,距离最远或最近,草图图象方法好,审题分析求严密.3、自由落体运动只受重力静止始,加速度g 是定值,等时位移一三五,等距时速根号比,末速用时高度定,根号下边除以g .4、追及相遇问题解法画草图,想情景,选对象,建模型,分析状态和过程;找规律、列方程;检验结果行不行.专题三力1、力的图示法口诀要想表示力,办法很简单,选好比例尺,再画一段线;长短表大小,箭头示方向,注意线尾巴,放在作用点。
2、力的表示力是物间互作用,受力施力成对生,大小方向作用点,三个要素共决定;有向线段来表示,力的图示求细心,重力弹力摩擦力,性质分类记分明.3、重心决定重心两因素,几何形状和分布,二力平衡来应用,两次悬挂可得出.分布均匀形状定,对称图形即中心,心在物外不稀奇,分布变化位更新.4、弹力恢复形变生弹力,必要条件是接触,大小胡克定律定,方向要看咋恢复,与面接触垂直面,绳子拉力沿绳走5、摩擦力摩擦力,有两种,三具备,才产生,接触挤压和粗糙,相对运动和“想动”,想动没动静摩擦,相对运动是“滑动”.方向总跟相对反,常用假设来判定.静摩擦力被动力,欲求大小用平衡.滑动摩擦有公式,压力和μ来相乘,μ与面积没关系,压力并非恒物重.注:f滑= μ F N.6、物体受力分析(一)物体受力要分析,选好对象再开始,施力不画画受力,重力弹力先分析;然后才是摩擦力,摩擦方向难确定,相对运动和想动,多漏错假须鉴别。
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4.4 力学单位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单位制,什么是基本单位,什么是导出单位知道力学中的三个基本单位认识单位制在物理计算中的作用过程与方法回忆体会单位的重要性,知道单位换算的方法培养学生在计算中采用国际单位的习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理解建立单位制的重要性,了解单位制的基本思想★教学重点知道单位制的作用,即清楚物理公式和物理量的关系,掌握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教学难点通过今天的学习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自己推导物理量的单位。
★教学过程一、引入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讨论物理研究计算中如何使用单位的问题。
在进行新课之前,我们先来讨论下面几个问题。
1、什么叫做单位答:测量是将待测的量与一个选来作为标准的同类量进行比较,确定待测量是该同类标准量的多少倍的过程。
选来作为标准的同类量称之为单位,比如:1790年:巴黎会议约定:通过巴黎的地球子午线全长的四千万分之一定义为1米;千克(kilogram):1立方分米的水在其密度最大时的温度(约为4摄氏度)下的质量。
倍数称为测量数值。
测量值=测量数值×单位。
长度=8.00厘米2、位移、质量、时间、速度、加速度以及力的单位是什么?生:位移常用的单位有厘米、米、千米等;质量的单位有克、千克、吨等;时间单位有秒、分、小时等;速度单位有米每秒、千米每小时等;加速度的单位有m/s2、cm/s2等;力的单位有N。
二、单位换算师:那36km/h与12m/s两个速度相比较,哪个大?生:要比较两个速度的大小必须先统一单位,先把36km/h转化成多少m/s?师:那如何进行单位换算呢?生:数值不变,只将单位进行换算就行了,比如s m s mh km /103600100013636=⋅=10m/s<12m/s例1、完成下列单位换算:(1)0.1 mg=_____________kg (2)4.2t=_____________kg(3)54 km /h=____________m/s(4)=2/10s cm ____________2/s m带领学生看图片:姚明的身高各个国家、地区以及各个历史时期,都有各自的计量单位。
4.4力学单位制一、教材分析本节从牛顿第二定律数学表达式F=ma,各物理量单位必须使用统一的国际单位制出发,引入新课,探究物理量的单位,培养学生逻辑推理、探究、创新的思维能力。
由学生根据已学的物理量和日常生活中的事实,体验数量后面必有单位,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概念。
探究物理量单位如何确定及利用单位制对一些问题进行判断。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什么是单位制,知道力学中的三个基本单位;2.认识单位制在物理计算中的作用二、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认识到统一单位的必要性.2.使学生了解单位制的基本思想.3.培养学生在计算中采用国际单位,从而使运算过程的书写简化.4.通过学过的物理量了解单位的重要性,知道单位换算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理解建立单位制的重要性,了解单位制的基本思想.2.了解度量衡的统一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3.让学生了解单位制与促进世界文化的交流和科技的关系.4.通过一些单位的规定方式,了解单位统一的重要性,并能运用单位制对计算过程或结果进行检验三、教学重点1.什么是基本单位,什么是导出单位.2.力学中的三个基本单位.3.单位制.四、教学难点统一单位后,计算过程的正确书写五、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知道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展示张飞和姚明的图片师:大家都认识这两个人吧.生:认识,一个是张飞,一个是姚明.师:那么大家知道他们的身高是多少呢?生:《三国演义)上说张飞身高9尺.师:按照现在的计算方法,张飞的身高应该是多少?生:三尺是1 m,张飞的身高应该是3m.师:姚明在当代应该是身高很高的人了,他的身高是多少?生:2.26m.看起来张飞要比姚明高很多,打篮球一定挺厉害.师:并不是张飞比姚明高,而是古代的尺和现代的尺不一样.在我国有“伸掌为尺”的说法,我国三国时期(公元3世纪初)王肃编的《孔子家语》一书中记载有:“布指知寸,布手知尺,舒肘知寻.”两臂伸开长八尺,就是一寻;从秦朝(约公元前221年)至清末(约公元1911年)的2 000多年间,我国的“尺”竟由1尺相当于0.230 9m到0.355 8m 的变化,其差别相当悬殊.师:大家如果经常看NBA介绍时会发现姚明的身高并不是说成2.26m,而是怎样介绍的呢?生:我记得好像是几英尺几英寸,具体数值记不清了.师:1英尺等于0.304 8m,1英寸为2.54 cm.大家如果不记得的话可以重新计算一下,也可以计算一下自己的身高是多少.大家知道尺和英尺是怎样来得吗?生:不知道.多媒体介绍.在古代,人们常用身体的某些器官或部位的尺度作为计量单位.在遥远的古埃及时代,人们用中指来衡量人体的身长,认为健美的人身长应该是中指长度的19倍.各个国家,地区以及各个历史时期,都有各自的计量单位.仅以长度为例,欧洲曾以手掌的宽度或长度作为长度的计量单位,称为掌尺.在英国,1掌尺相当于7.62 cm而在荷兰,1掌尺却相当于10cm.英尺是8世纪英王的脚长, 1英尺等于0.304 8 m.10世纪时英王埃德加把自己大拇指关节间的距离定为1英寸.1英寸为2.54cm.这位君王又别出心裁,想出了“码”这样一个长度单位.他把从启己的鼻尖到伸开手臂中指末端的距离——91 cm,定为1码.到了1101年,亨利一世在法律上认定了这一度量单位,此后,“码”便成为英国的主要长度单位,一直沿用了1 000多年.在我国亦有“伸掌为尺”的说法.我国三国时期(公元3世纪初)王肃编的《孔子家语》一书中记载有:“布指知寸,布手知尺,舒肘知寻.”两臂伸开长八尼,就是一寻;从秦朝(约公元前221年)至清末(约公元1911年)的2 000多年间,我国的“尺”竟由1尺相当于0.230 9 m到0.355 8m的变化,其差别相当悬殊.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强调重难点。
高考物理第4节力学单位制专题12020.031,写出下列表格中物理量在国际单位中的单位:2,下列哪组单位都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A.千克、秒、牛顿 B.千克、米、秒 C.克、千米、秒 D.牛顿、克、米3,一列车的质量为800 t,以72 km/h的速度行驶,运动中所受的阻力是车重的0.05倍。
若欲使列车在200 m内停下来,制动力应多大?(g取10m/s2)4,现有下列的物理量或单位,按下面的要求选择填空A 密度B 米/秒C 质量D 牛顿E 加速度F 长度G 时间 H 千克(1)属于物理量的是。
(2)在国际单位制中,作为基本单位的物理量有。
(3)在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是,属于导出单位的是。
5,关于力的单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力的单位是根据公式F=ma和基本单位推导出来的B.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用“牛”是为了使牛顿第二定律公式中的比例系数k=1C.1N=100000g.cm/s2D.在力学中,N是最重要的一个基本单位6,下列关于单位制及其应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一起组成了单位制B.选用的基本单位不同,构成的单位制也不同C.基本单位采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其导出单位不一定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D.物理公式可以确定物理量间的数量关系,也可以确定物理量间的单位关系7,下列单位中,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加速度的单位的是()A.cm/s2B.m/s2C.N/kg D.N/m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以卵击鸡蛋,蛋破而石头没损伤,是因为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大于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B.物A静止在物B上,A质量小于B质量,所以A作用于B的力小于B作用于A的力C.一本书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书对桌面压力和桌面对书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D.一本书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9,下列哪组单位都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A.千克、秒、牛顿 B.千克、米、秒 C.克、千米、秒 D.牛顿、克、米10,质量为10g的子弹,以300m/s的速度水平射入一块竖直固定的木板,把木板打穿,子弹穿出的速度为200m/s,板厚10cm。
求:子弹对木板的平均作用力。
11,给出以下物理量或单位,请按要求填空。
A.米B.牛顿D.加速度D.米/秒2E.质量F.千克G.时间H.秒I.位移J.厘米2K.千克/米2 L.焦耳(1)在国际单位制中作为基本单位的是__________。
(2)属于导出单位的是___________。
12,列车质量为800t,以72km/h的速度行驶,阻力为车重的0.05倍,欲使列车在200m内停下来,刹车的制动力应多大?13,如图所示,P和Q叠放在一起,静止在水平桌面上。
在下列各对力中属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是A、P所受的重力和Q对P的支持力B、Q所受的重力和Q对P的支持力C、P对Q的压力和Q对P的支持力D、Q对桌面的压力和Q对P的支持力14,在厘米•克••秒制中,力的单位达因是这样定义的:使质量是1g的物体产生1cm/s2的加速度的力,叫做1达因。
试证明:1牛 = 105达因15,下列关于单位制及其应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一起组成了单位制B.选用的基本单位不同,构成的单位制也不同C.基本单位采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其导出单位不一定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D.物理公式可以确定物理量间的数量关系,也可以确定物理量间的单位关系16,下列关于单位制及应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一起组成了单位制B 选用的基本单位不同,构成的单位制也不同C 在物理计算中,如果所有已知量都用同一单位制中的单位表示,只要正确应用物理公式,其结果就一定是用这个单位制中的单位来表示的D 一般说来,物理公式主要确定各物理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并不一定同时确定单位关系17,质量m = 1kg的物体,受到一个水平拉力F作用,由静止起沿水平面运动,第2s末撤去拉力F,物体运动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求:拉力F的大小及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素1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量是物理学中的基本物理量 B.长度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C.kg·m/s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导出单位 D.时间的单位小时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导出单位19,一个物体从10m长,5m高的斜面顶端自静止开始滑下,设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素为0.2,求:它滑到斜面底端所用的时间和末速度20,关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是()A 先有作用力后有反作用力B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与运动状态有关C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才大小与两个物体质量有关D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性质相同的力21,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质量不变,a正比于F,对F、a的单位不限B.对于相同的合外力,a反比于m,对m、a的单位不限C.在公式F=ma中,F、m、a三个量可以取不同单位制中的单位D.在公式F=ma中,当m和a分别用千克、米每二次方秒做单位时,F 必须用牛顿做单位22,下列单位中,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加速度的单位的是()A.cm/s2B.m/s2C.N/kg D.N/m23,写出下列表格中物理量在国际单位中的单位:24,关于力的单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力的单位是根据公式F=ma和基本单位推导出来的B.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用“牛”是为了使牛顿第二定律公式中的比例系数k=1C.1N=100000g.cm/s2D.在力学中,N是最重要的一个基本单位25,关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正确的说法是A.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合力为零B.某物体若只受一个力的作用,说明可以只有作用力,而没有反作用力C.凡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必定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D.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性质相同,总是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26,关于反作用力在日常生活和生产技术中应用的例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运动员在跳高时总是要用力蹬地面,他才能向上弹起B.大炮发射炮弹时,炮身会向后倒退C.农田灌溉用的自动喷水器,当水从弯管的喷嘴里喷射出来时,弯管会自动旋转D.软体动物乌贼在水中经过体侧的孔将水吸入鳃腔,然后用力把水挤出体外,乌贼就会向相反方向游去27,完成下列单位换算:(1)5 t=________kg. (2)0.1 g=___________kg. (3)72 km/h=_________m/s. (4)20 cm/s2=_________m/s228,关于牛顿第三定律,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B.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同,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此作用效果可以相互抵消。
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定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且二力的性质一定是相同的。
29,物体静止于一斜面上,如图所示,则下述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 物体对斜面的摩擦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C 物体所受重力和斜面对物体的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D 物体所受的重力可以分解为沿斜面向下的力和对斜面的压力.30,完成下列单位换算:(1)5 t=________kg. (2)0.1 g=___________kg.(3)72 km/h=_________m/s. (4)20 cm/s2=_________m/s231,马拉车的作用力和车拉马的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为什么马还能拉着车前进?3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基本单位;B.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基本单位;C.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导出单位;D.在国际单位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导出单位33,一列车的质量为800 t,以72 km/h的速度行驶,运动中所受的阻力是车重的0.05倍。
若欲使列车在200 m内停下来,制动力应多大?(g取10m/s2)34,给出以下物理量或单位,请按要求填空。
A.米B.牛顿D.加速度D.米/秒2 E.质量F.千克G.时间H.秒I.位移J.厘米2K.千克/米2 L.焦耳(1)在国际单位制中作为基本单位的是__________。
(2)属于导出单位的是___________。
35,在国际单位制中,力学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量是物理学中的基本物理量 B.长度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C.kg·m/s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导出单位 D.时间的单位小时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导出单位37,关于两个物体间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有作用力才有反作用力,因此先有作用力后产生反作用力B.只有两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中,作用力与反作用才大小相等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只存在于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性质一定相同38,关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而合力为零②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同一性质的力③因为地球质量大于物体质量,所以地球对物体的作用力大于物体对地球的反作用力④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39,下列单位中属于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的:()①米②牛顿③秒④焦耳⑤瓦特⑥米/秒⑦千克A 只有①③B 都是C 只有①③⑦D 只有⑥不是答案1, s m/s m/s2 N J W2, B3, 4.0×105N4, (1)A C E F G (2)C F G (3) H B D5, ABC6, ABD7, BC8, C9, B10, f = 2500N11, (1)A、F、H (2)BDKL12, F = 4×105N13, C14, 略15, ABD16, A B C17, F = 3N μ= 0.118, AC19, t = 2.5s v t = 8m/s20, D21, D22, BC23, s m/s m/s2 N J W24, ABC25, D26, C27, (1)5×103(2)1×10-4(3)20 (4)0.2 28, D29, B30, (1)5×103(2)1×10-4(3)20 (4)0.2 31, 因为马的拉力大于马所受的摩擦力。
32, AD33, 4.0×105N34, (1)A、F、H (2)BDKL35, 米、千克、秒36, AC37, D38, C39,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