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轨安装作业指导书
- 格式:doc
- 大小:67.50 KB
- 文档页数:7
[作业指导书]更换道岔护轨作业指导书作业指导书:更换道岔护轨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道岔护轨是铁路交通运输中的重要设备,其正常运行对于列车的安全行驶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道岔护轨的正常运行,必须定期进行更换和维护。
本文将详细介绍更换道岔护轨的作业指导书,以确保作业的安全和高效进行。
一、准备工作1.1 确定更换道岔护轨的具体位置和数量。
1.2 准备必要的工具和设备,如扳手、螺丝刀、起重设备等。
1.3 确保作业人员具备相关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二、拆卸旧护轨2.1 使用扳手和螺丝刀将旧护轨上的螺丝拆除。
2.2 使用起重设备将旧护轨从道岔上移除。
2.3 检查旧护轨的磨损情况,确保及时更换以避免安全隐患。
三、安装新护轨3.1 将新护轨放置在道岔上,并使用螺丝固定。
3.2 调整新护轨的位置,确保与道岔的连接密切。
3.3 使用专业工具对新护轨进行固定和调整,确保其稳固可靠。
四、检查和测试4.1 检查新护轨的安装情况,确保没有松动和歪斜现象。
4.2 进行道岔的试车,测试新护轨的运行情况。
4.3 对道岔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整个更换过程没有遗漏和失误。
五、清理和记录5.1 清理作业现场,确保没有工具和杂物遗留。
5.2 记录更换护轨的具体过程和情况,以备日后查阅。
5.3 对作业人员进行总结和反馈,以提高作业效率和安全水平。
结语:通过本文的作业指导书,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更换道岔护轨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在实际作业中,务必严格按照指导书的要求进行,确保作业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希翼本文能为相关作业人员提供匡助,保障道岔护轨的正常运行。
[作业指导书]更换道岔护轨作业指导书[作业指导书]更换道岔护轨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道岔护轨是铁路交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正常运行对铁路安全和运行效率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长期使用或其他原因,道岔护轨可能会出现磨损、老化或损坏等情况,需要及时更换。
本文将详细介绍更换道岔护轨的作业指导书,以确保作业过程准确、安全、高效。
一、准备工作1.1 确认更换道岔护轨的具体位置和数量在进行道岔护轨更换作业之前,首先需要明确具体的更换位置和数量。
通过与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的沟通,确定需要更换的道岔护轨的具体位置和数量,并进行记录。
1.2 准备所需工具和材料在进行道岔护轨更换作业之前,需要准备所需的工具和材料。
常用的工具包括扳手、螺丝刀、电动工具等,而材料则包括新的道岔护轨、螺栓等。
确保所需工具和材料齐全,并进行检查,以确保作业过程中不会出现不必要的延误。
1.3 制定详细的作业计划在进行道岔护轨更换作业之前,需要制定详细的作业计划。
作业计划应包括作业时间、作业人员、作业顺序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制定详细的作业计划,可以提前预防和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确保作业过程的顺利进行。
二、更换道岔护轨的作业步骤2.1 拆除旧的道岔护轨首先,需要使用相应的工具将旧的道岔护轨进行拆除。
在拆除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确保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同时,要小心保护周围的设备和线路,避免对其造成损坏。
2.2 安装新的道岔护轨在拆除旧的道岔护轨之后,需要将新的道岔护轨进行安装。
在安装过程中,需要按照相关标准和要求进行操作,确保道岔护轨的安装牢固可靠。
同时,要注意保持道岔护轨的水平和垂直度,以确保列车的正常通过。
2.3 检查和测试在安装新的道岔护轨之后,需要进行检查和测试。
检查包括对道岔护轨的固定情况、连接情况、表面平整度等进行检查,确保道岔护轨的质量符合要求。
测试包括对道岔护轨的使用情况进行测试,确保道岔护轨的正常运行。
三、安全注意事项3.1 作业人员需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在进行道岔护轨更换作业时,作业人员需要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作业指导书]更换道岔护轨作业指导书[作业指导书]更换道岔护轨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道岔护轨是铁路交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到了保护道岔、确保列车安全行驶的作用。
然而,由于长期使用和环境因素等原因,道岔护轨可能会出现损坏或老化的情况,需要及时更换。
本文将详细介绍道岔护轨更换的作业指导书,包括作业准备、作业步骤、注意事项等内容。
一、作业准备:1.1 确定更换道岔护轨的时间和地点:在进行道岔护轨更换作业前,需要提前确定更换的时间和地点。
根据铁路运输计划和列车运行情况,选择合适的时间段进行作业,并在作业地点进行现场勘察,确保作业环境的安全和稳定。
1.2 确定所需材料和工具:在进行道岔护轨更换作业前,需要准备所需的材料和工具。
材料包括新的道岔护轨、固定螺栓、垫片等,工具包括扳手、锤子、电动钻等。
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所需的数量和规格,并进行充分的备货。
1.3 组织作业人员和分工:道岔护轨更换作业需要多人合作完成,因此需要组织作业人员并确定各自的分工。
根据作业难度和要求,合理分配作业人员,确保每个人员都能熟练掌握自己的工作内容,并做好安全措施的培训和指导。
二、作业步骤:2.1 确保作业现场安全:在进行道岔护轨更换作业前,需要确保作业现场的安全。
清理作业现场的杂物和障碍物,设置警示标志和安全围栏,确保作业区域的安全和通畅。
2.2 拆除旧的道岔护轨:首先,使用扳手和电动钻等工具拆除旧的道岔护轨。
先拆除固定螺栓,并逐个拆除护轨,注意避免对其他部件造成损坏。
拆除时要注意安全,避免受伤。
2.3 安装新的道岔护轨:在拆除旧的道岔护轨后,将新的道岔护轨放置在正确的位置上,并使用固定螺栓进行固定。
确保护轨与道岔连接紧密,且位置正确。
安装时要注意对材料和工具的选择,确保质量和安全。
三、注意事项:3.1 安全第一:在进行道岔护轨更换作业时,安全是最重要的。
作业人员要戴上安全帽、手套、护目镜等个人防护装备,并遵守作业规程和安全操作要求。
新戢路南川至涪皴作业鵜书铁路护轮轨中国中铁八局申铁臨南川至餓觸琛则缎解架舗二(H)年一月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铁路桥梁、立交、道口、高大挡墙上线路护轨的铺设。
2作业准备2.1材料:护轨主要材料有钢轨、鱼尾板、螺栓螺帽、垫板、道钉、扣件、塑料垫块等。
材料规格、数量应满足需要,并事先备齐,堆码在铺设地点附近。
护轨梭头应按规定预先弯制好。
2.3人员:护轨铺设应有足够的技术工种和劳动力。
既有线路上施工时,还应有经培训合格的防护人员。
最少人员数量和工种结构如下表:2.4机具设备:a.撬棍8把;b.活动扳手6把;c.螺纹道钉套筒4把;d.抬扛4根。
3操作方法3.1铺设要求3.1.1道口护轨轮缘槽宽度直线上为80-100mm (曲线里股应为90-100mm),深度应为45-60mm,护轨宜为连续的整体,并应保持轮缘槽平整,两端各做成喇叭口,距护轨端300mm 处弯向线路中心,其终端距钢轨工作边应不小于150mm 。
3.1.2其他处的护轨铺设,护轨与基本轨头部间距应为200mm (基本轨为60kg/m 及以上,采用分开式k 型扣件时为220mm ),允许偏差为士10mm。
护轨口高于基本轨面不宜大于5mm。
低于基本轨面不宜大于25mm 。
必要时,木枕上护轨底可加垫经防腐处理的木垫板,其厚度不得大于30mm ,并应加钉固定。
3.1.3护轨应比正线钢轨低一个等级,正线护轨不宜小于38kg/m, 可用旧轨。
3.1.4每根护轨在轨枕上应至少钉2 个道钉或扣件。
当木枕净距等于或小于150mm 时,可每隔1 根钉2个边钉。
铺设砼枕时,护轨底应铺设塑料垫板。
采用护轨扣板扣件。
扣板型号应与护轨类型配套,外侧(靠基本轨侧)用0号,内侧用2号。
直线段外侧螺旋道钉中心线,应向基本轨侧偏离锚固孔中心线5mm。
扣件扭矩可为30-40N.m。
3.1.5桥面护轨两端伸出桥台挡碴墙外不少于5m (在直线上桥长大于50m ,曲线上桥长大于30m 的桥上为10m )后应将其弯折交会于轨道中心,弯折部分的长度不得小于5m (困难条件下不小于3m )。
[作业指导书]更换道岔护轨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作业指导书是一种指导作业人员进行具体操作的手册,对于保障作业的安全和高效进行起到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针对更换道岔护轨作业指导书进行详细阐述,包括作业指导书的重要性、编写要点、内容结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等方面。
正文内容:1. 作业指导书的重要性1.1 提高作业效率1.2 保障作业安全1.3 统一作业标准2. 编写作业指导书的要点2.1 确定指导书的目标2.2 收集相关资料和信息2.3 制定作业流程2.4 确定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3. 作业指导书的内容结构3.1 封面和目录3.2 作业指导书的介绍3.3 作业流程和步骤3.4 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3.5 附录和参考资料4. 更换道岔护轨的操作步骤4.1 准备工作4.1.1 确定更换道岔护轨的需求4.1.2 准备所需工具和材料4.1.3 安全措施的准备4.2 拆除旧护轨4.2.1 确定拆除的顺序和方法4.2.2 使用适当的工具进行拆除4.2.3 检查拆除后的道岔状况4.3 安装新护轨4.3.1 确定安装位置和方向4.3.2 使用适当的工具进行安装4.3.3 检查安装后的道岔状况4.4 清理工作4.4.1 清理作业现场4.4.2 检查工具和材料的归位4.4.3 做好作业记录和整理资料5. 更换道岔护轨的注意事项5.1 安全第一5.2 注意操作规范5.3 注意细节问题5.4 注意作业环境5.5 注意作业记录和文件归档总结:作业指导书是进行更换道岔护轨作业的重要手册,通过编写准确的作业指导书,可以提高作业效率、保障作业安全,并统一作业标准。
在编写作业指导书时,要确定指导书的目标、收集相关资料和信息、制定作业流程,并确定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作业指导书的内容结构包括封面和目录、作业指导书的介绍、作业流程和步骤、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附录和参考资料等。
更换道岔护轨的操作步骤包括准备工作、拆除旧护轨、安装新护轨和清理工作。
在进行作业时,需要注意安全、操作规范、细节问题、作业环境以及作业记录和文件归档等方面。
[作业指导书]更换道岔护轨作业指导书作业指导书:更换道岔护轨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道岔护轨是铁路交通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确保列车在道岔处平稳运行。
为了保障铁路运输的安全和顺畅,道岔护轨需要定期检修和更换。
本文将介绍更换道岔护轨的作业指导书,帮助工作人员进行规范、高效的作业。
一、准备工作1.1 确认更换道岔护轨的具体位置和数量:在进行作业前,需要明确具体要更换的道岔护轨的位置和数量,以便安排人力和物资。
1.2 准备必要的工具和设备:更换道岔护轨需要使用各种工具和设备,如扳手、螺丝刀、吊车等,确保工作人员在作业过程中能够顺利进行。
1.3 制定作业计划:在进行更换道岔护轨作业前,需要制定详细的作业计划,包括作业流程、安全措施等,以确保作业顺利进行。
二、拆除旧护轨2.1 检查旧护轨的状况:在拆除旧护轨前,需要对其进行检查,确保没有损坏或变形,以免影响列车行驶安全。
2.2 使用合适的工具拆除旧护轨:根据旧护轨的固定方式,选择合适的工具进行拆除,确保拆除过程中不损坏道岔的其他部件。
2.3 清理现场:拆除旧护轨后,需要及时清理现场,清除残留的杂物和垃圾,为安装新护轨做好准备。
三、安装新护轨3.1 确认新护轨的型号和规格:在安装新护轨前,需要确认新护轨的型号和规格与原护轨相匹配,以确保安装的稳固性和可靠性。
3.2 使用正确的安装方法:根据道岔的具体情况和新护轨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安装方法,确保新护轨能够正确固定在道岔上。
3.3 进行调试和检验:安装新护轨后,需要进行调试和检验,确保其安装位置正确,不会影响列车行驶,保障铁路运输的安全。
四、检查和测试4.1 检查新护轨的安装质量:在安装完成后,需要对新护轨的安装质量进行检查,确保其固定牢固,不会出现松动或脱落现象。
4.2 进行道岔的测试:安装新护轨后,需要进行道岔的测试,检查道岔的切换是否顺畅,确保列车能够平稳通过。
4.3 记录和归档:对更换道岔护轨的整个作业过程进行记录和归档,为今后的维护和管理提供参考。
[作业指导书]更换道岔护轨作业指导书作业指导书是一种重要的工作文档,它为工作人员提供了详细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以确保工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在铁路交通领域中,更换道岔护轨是一项常见的维修工作。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份关于更换道岔护轨作业指导书的详细内容。
引言概述:更换道岔护轨是一项关键的维修工作,它能够确保道岔的正常运行,并提高铁路交通的安全性。
为了保证作业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我们需要遵循一系列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介绍更换道岔护轨的作业指导书。
一、准备工作1.1 清理现场:在开始作业之前,需要清理道岔周围的杂物和垃圾,并确保作业区域干净整洁。
1.2 检查工具和设备:检查所需的工具和设备是否完好,并确保其正常工作。
1.3 确定作业人员:确定参与作业的人员,并确保他们具备相关的技能和经验。
二、拆卸道岔护轨2.1 拆除固定螺栓:使用适当的工具,拆除固定螺栓,并将护轨从道岔上取下。
2.2 检查护轨状况:检查护轨的状况,包括是否有损坏或变形的情况,并记录下来。
2.3 清理道岔:在拆卸护轨后,需要彻底清理道岔,确保没有杂物和污垢。
三、安装新的道岔护轨3.1 定位护轨:根据道岔的设计要求,确定新护轨的位置,并进行标记。
3.2 固定护轨:使用适当的工具和螺栓,将新护轨固定在道岔上,并确保其稳固可靠。
3.3 检查安装质量:检查新护轨的安装质量,包括固定是否牢固和位置是否准确,并记录下来。
四、测试道岔运行情况4.1 手动操作道岔:在安装完新护轨后,进行手动操作,确保道岔的运行是否正常。
4.2 检查信号灯:检查道岔附近的信号灯是否正常工作,并记录下来。
4.3 进行试运行:在确保道岔运行正常后,进行试运行,检查道岔的运行情况是否符合要求。
五、清理现场和记录5.1 清理现场:在作业结束后,清理作业现场,包括清除杂物和垃圾,并确保道岔周围干净整洁。
5.2 填写作业记录:记录作业的详细信息,包括作业人员、作业时间、作业步骤和检查结果等。
[作业指导书]更换道岔护轨作业指导书作业指导书是一种重要的文档,它为工作人员提供了详细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本文将针对更换道岔护轨的作业指导书进行详细阐述,包括引言概述、正文内容和结尾总结。
引言概述:更换道岔护轨是铁路维修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它能够确保道岔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作业指导书在此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介绍更换道岔护轨作业指导书的内容。
一、作业指导书的编写原则1.1 清晰明确的操作步骤作业指导书应该明确描述每个操作步骤,包括所需工具、材料和操作顺序。
操作步骤应该简明扼要,确保工作人员能够顺利进行操作。
1.2 安全注意事项作业指导书应该明确列出与安全相关的注意事项,包括穿戴个人防护装备、操作时的安全距离和防止意外伤害的措施。
这些注意事项应该详细描述,以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1.3 故障排除指南作业指导书应该包含故障排除指南,以帮助工作人员在遇到问题时能够快速解决。
这些指南应该列出常见故障的症状和解决方法,以便工作人员能够迅速找到解决方案。
二、作业指导书的具体内容2.1 道岔护轨的拆卸步骤作业指导书应该详细描述道岔护轨的拆卸步骤,包括拆卸前的准备工作、使用的工具和材料、拆卸的具体步骤以及注意事项。
这些内容应该清晰明确,以确保拆卸过程的顺利进行。
2.2 道岔护轨的更换步骤作业指导书应该详细描述道岔护轨的更换步骤,包括更换前的准备工作、使用的工具和材料、更换的具体步骤以及注意事项。
这些内容应该清晰明确,以确保更换过程的顺利进行。
2.3 道岔护轨的安装步骤作业指导书应该详细描述道岔护轨的安装步骤,包括安装前的准备工作、使用的工具和材料、安装的具体步骤以及注意事项。
这些内容应该清晰明确,以确保安装过程的顺利进行。
三、作业指导书的培训和使用3.1 培训工作人员作业指导书应该配备培训工作人员的指导,确保他们能够正确理解和使用作业指导书。
培训应该包括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和故障排除指南等内容。
轨排组装作业指导书一、目的和适用范围:为保证轨排组装施工工序、操作工艺规范统一,达到质量可靠稳定,经济合理,技术先进、安全适用,并能满足有关规定要求,特编制本作业指导书。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宣杭线Ⅴ标段K80+500~K109+500轨排组装作业。
二、职责:1、工程部门负责施工过程中的监督、检查、试验和指导工作。
2、物资部门负责材料的进货检验(验证)工作。
3、机械部门负责机具设备的设计、制造、维修和改造。
4、安质部门负责按《机械钉联作业指导书》要求进行质量监督、检查工作。
5、钉联队负责实施。
三、编制依据:1、根据铁道第四勘察设计院改建铁路宣杭线增建二线工程《修改施工图》。
2、根据《新建铁路宁启线南京至海安段施工图第四册站场》。
3、根据《宁启铁路铺架工程第二段设计技术交底会议纪要》。
4、根据我单位和现场实际情况。
四、施工说明:宁启线Ⅱ标段(DK201+271.64~DK101+100)东起海安站经姜堰站、泰州站、泰州西站、江都站,在扬州东站外DK101+100处与上海局接轨,铺轨方向与线路设计方向相反。
架梁71座计218孔,铺轨:正线98.924km,站线12.752km,铺道岔32组。
五、技术标准:1、铁路等级:Ⅰ级2、正线数目:单线(预留复线条件)3、限制坡度:6‰4、最小曲线半径:一般地段1200m,困难地段600m。
5、牵引种类:内燃、预留电化条件6、到发站有效长:850m,预留1050m。
六、轨道设计标准:1、正线:1.1钢轨:1.1.1均采用60kg/m-25m标准长度全长淬火新钢轨。
1.1.2曲线地段内股采用标准厂制缩短轨。
1.1.3需铺设护轮轨的地段,明桥面采用60Kg/m钢轨,其余地段采用50kg/m钢轨。
1.2轨枕:采用YⅡ-F型钢筋混凝土轨枕,桥枕采用ⅡZQ-C型混凝土枕,木枕采用Ⅰ类木枕,铺设标准均为1840根/km。
道岔均采用钢筋混凝土岔枕。
1.3扣件及接头配件:混凝土枕段采用弹条Ⅰ型扣件,木枕地段采用K型分开式扣件。
修整护轮轨及梭头作业指导书1、目的与要求目的:整修不合技术标准的护轨及梭头,梭头涂油漆。
要求:作业人员掌握要领,规范操作,经过修整的护轨和梭头达到验收标准。
2、适用范围本指导书适用于桥梁地段护轮轨及梭头的技术调整,梭头涂油漆。
本指导书适用于天窗内作业。
本指导书适用于电气化铁路地段桥梁护轮轨及梭头的技术调整,梭头涂油漆。
本指导书适用于道岔处护轮轨的技术调整。
3、机具材料扳手,撬棍,除锈刀,钢丝刷,白油漆,黑油漆,油漆刷。
4、作业程序4.1点名分工工班长组织职工列队点名,明确作业分工项目,内容及时间,所有职工必须按规定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严格执行“记名修:制度。
4.2安全预想4.2.1上班要集中思想,明确自己的作业范围及特点,做到自控、互控、他控及联控。
4.2.2按规定设置好相应的防护。
加强防护员之间的联系,实行:三分钟通话制和密码复诵制,通讯不畅时所有作业人员立即下道避车,等通讯回复后在组织人员上道作业。
4.2.3严格:天窗修”点内安全管理规定。
4.2.4作业机具使用前,机具堆放稳固,严禁侵入限界。
夜间施工所使用的照明设备必须经过持有电工操作证者试机、检查、检修;机械使用应专人专机。
4.2.5严格按照《安规》中规定的“行车安全”、“人生安全”、“下道避车”、“搬运与装卸作业”、“机具使用和风动工具”等相关要求办理。
4.2.6电气化区段安全(1)涉及电气化与接触网不住2米距离时,必须按停电施工天窗执行,并由供电部门人员配合进行。
(2)作业人员和机具与接触网不许保持2米以上距离(天窗停电除外)。
(3)使用发电机,空压机等机电设备时,应有良好的接地装置。
在可能带电部分应设置“高压危险”的安全措施标志。
(4)任何作业均不得影响接触网支柱、地锚等设施的稳定。
(5)执行电气化铁路其他与之相关的规定。
4.2.8如遇恶劣天气应执行《安规》相关规定。
4.3机具检查4.3.1作业人员对机具性能及安全性进行检查确认,防止将损坏的机具带入作业现场,影响作业进度和质量。
[作业指导书]更换道岔护轨作业指导书作业指导书更换道岔护轨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在铁路运输中,道岔是连接不同铁路轨道的重要设备,而护轨则是用于保护道岔的一种装置。
更换道岔护轨是铁路维护工作中的重要环节,需要按照规范的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以确保铁路运输的安全和顺畅。
本文将详细介绍更换道岔护轨的作业指导书内容及操作步骤。
一、作业前准备1.1 确认更换道岔护轨的具体位置和类型在进行更换道岔护轨的作业前,必须确认具体的道岔位置和护轨类型,以便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具进行更换作业。
1.2 准备必要的材料和工具在进行更换道岔护轨的作业时,需要准备好所需的材料和工具,如护轨、螺栓、螺母、扳手、锤子等,确保作业顺利进行。
1.3 安全防护措施在进行更换道岔护轨的作业时,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佩戴好安全帽、手套、防护眼镜等防护装备,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
二、更换道岔护轨的操作步骤2.1 拆除原有护轨首先,使用扳手和锤子等工具,拆除原有的护轨,并清理道岔周围的杂物,确保更换作业的顺利进行。
2.2 安装新护轨将新的护轨放置在道岔位置上,使用螺栓和螺母将护轨固定在道岔上,确保护轨安装坚固,不会浮现松动现象。
2.3 调整护轨位置在安装新护轨后,需要对护轨位置进行调整,确保护轨与道岔的连接处平整、无缝隙,以确保列车行驶时的安全。
三、作业后清理3.1 清理作业现场在更换道岔护轨的作业结束后,需要对作业现场进行清理,清除杂物和工具,保持道岔周围环境整洁。
3.2 检查护轨安装情况作业结束后,需要对新安装的护轨进行检查,确保护轨安装坚固、位置正确,不存在安全隐患。
3.3 报告作业情况作业结束后,作业人员需要向相关部门汇报更换道岔护轨的作业情况,包括作业时间、材料使用情况等,以便进行记录和统计。
四、作业注意事项4.1 注意安全在进行更换道岔护轨的作业时,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4.2 注意操作规范作业人员在进行更换道岔护轨的作业时,必须按照规范的操作步骤进行操作,避免浮现错误或者失误。
导轨安装作业指导书一、概述导轨是一种用于支撑和引导物体运动的装置,常见于机械设备中。
它的安装质量直接影响着设备的使用寿命和运行效果。
本文档将介绍导轨的安装作业步骤和注意事项,以确保安装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二、安装步骤1. 准备工作a. 确认导轨的型号和尺寸,与设备需求相符。
b. 检查导轨和安装所需的附件是否完整,如螺栓、垫片等。
c. 检查安装地面的平整度,确保有足够的承重能力。
d. 准备所需的工具和劳保用品,如扳手、螺丝刀、手套等。
2. 导轨定位a. 根据设备需求,确定导轨的安装位置,并使用水平仪进行水平校准。
b. 标记好导轨的安装孔位,确保与设备连接孔位对应。
3. 安装导轨a. 将导轨放置在安装位置上,并使用丝杠将其固定,以确保稳固。
b. 依次安装螺栓和垫片,注意螺栓的选择和安装力度,确保安装牢固。
c. 如果导轨较长,需要在适当位置添加临时支撑以保持导轨的平整。
4. 导轨校正a. 使用水平仪校准导轨的水平度与垂直度,并根据需要进行微调。
b. 使用测量工具检查导轨的安装精度,如平行度、间距等指标。
5. 导轨端部处理a. 导轨的端部需要进行防腐处理,一般涂抹硅脂或润滑脂以保护表面。
b. 如有需要,可以采用密封或覆盖措施,以防止灰尘和异物进入导轨。
6. 安全检查a. 确保所有的螺栓和连接件已经紧固,无松动现象。
b. 检查导轨的平整度和连接位置是否无误,确保安装质量。
c. 清理安装现场,移除所有的工具和杂物,保持整洁。
三、注意事项1. 在安装导轨之前,务必仔细阅读设备的安装说明书,了解设备所需的导轨型号和尺寸要求。
2. 安装导轨时,需要确保安装地面的平整度,以避免安装后产生不稳定现象。
3. 安装过程中,应按照规定的扭矩要求进行螺栓紧固,以保证连接的牢固性。
4. 导轨的安装位置和孔位需要与设备的连接孔位对应,确保安装正确。
5. 在导轨校正过程中,需要使用准确的测量工具,以确保安装精度。
6. 导轨安装完毕后,请进行安全检查,确保所有连接件牢固,无松动现象。
[作业指导书]更换道岔护轨作业指导书作业指导书:更换道岔护轨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道岔护轨是保证铁路列车行驶安全的重要设备之一,定期更换道岔护轨是铁路维护保养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为了确保更换道岔护轨的作业顺利进行,特制定此作业指导书,详细介绍更换道岔护轨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帮助维护人员规范操作,确保列车行驶安全。
一、准备工作1.1 确认更换道岔护轨的具体位置和数量,以及所需的材料和工具。
1.2 检查道岔护轨的磨损程度,确保更换时选择合适的新护轨。
1.3 确保作业区域安全,设置警示标识,避免他人误入作业区域。
二、拆除旧护轨2.1 使用适当的工具,拆除旧护轨,注意避免损坏道岔其他部件。
2.2 检查拆除的旧护轨,确认是否存在磨损或损坏情况,做好记录。
2.3 清理拆除的旧护轨,确保作业区域整洁,避免杂物影响后续作业。
三、安装新护轨3.1 将新护轨按照规定位置放置到道岔上,注意方向和位置的正确安装。
3.2 使用螺栓和螺母固定新护轨,确保牢固可靠。
3.3 检查新护轨的安装情况,确认无误后进行下一步操作。
四、调试测试4.1 完成新护轨的安装后,进行道岔的调试测试,确保护轨安装正确。
4.2 测试道岔的转向和连接情况,确认无异常情况。
4.3 如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修复,确保道岔正常使用。
五、清理收尾5.1 清理作业现场,清除杂物和工具,确保作业区域整洁。
5.2 对作业过程进行总结和记录,包括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5.3 提交作业报告,并将相关资料归档保存,为今后的维护工作提供参考。
通过以上作业指导书的详细步骤和注意事项,维护人员可以更好地进行道岔护轨的更换作业,确保铁路列车的行驶安全和畅通。
希望每位维护人员都能严格按照指导书操作,做好维护工作,为铁路运输保驾护航。
护轮轨安装作业指导书1、目的和适用范围1.1为保证护轮轨安装施工工艺规范统一,达到质量可靠、作业标准,并能满足护轮轨安装的规范和设计要求,特编制本作业指导书。
1.2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中铁一局太中银铁路ZQ-Ⅴ、Ⅵ标段有碴桥面Ⅲ型预应力混凝土桥枕护轮轨及部分建筑物和路基单侧护轮轨安装。
2、编制依据2.1根据太中银铁路《桥梁施工图》和相关设计说明资料。
2.2根据太中银铁路《站场施工图》设计说明。
2.2依据《有碴桥面Ⅲ型预应力混凝土枕铺设图(专线3384)》、《有碴桥面Ⅲ型预应力混凝土枕(专线3382)》设计图纸。
2.3根据铁道部现行桥梁护轨的设计规范、施工规范、技术标准及验收标准。
3、工程概况太中银铁路ZQ-Ⅴ标段(中宁东至靖边)391.648公里,架设桥梁770孔无铺设铺设护轨的施工任务,车站站线铺设护轮轨0.833km(待定);ZQ-Ⅵ架设桥梁941孔铺设护轨27.573km。
4、工程数量4.1桥面双侧护轮轨地段(详见桥梁表)4.2跨公路立交桥地段(详见桥梁表)4.3路肩挡墙地段(工程技术部经落实后下发工程数量表)4.4车站邻近正线的安全线(工程技术部经落实后下发工程数量表)5、职责:5.1工程技术部负责施工过程中的监督、检查和技术指导工作。
5.2物资部负责物资采购、进货检验(验证)及弯轨的加工工作。
5.3安质部负责按本作业指导书要求进行质量监督、检查工作。
5.4护轮轨安装施工时工程技术部负责日常试验、检查工作。
5.5由整道换轨队负责具体护轮轨的安装施工。
6、护轮轨安装工艺流程护轮轨备料线路起道、机养达到“验标”要求卸桥面护轮轨组织散轨上护轮轨、散发扣配件安装护轮轨梭头及弯折段安装护轮轨平直段上紧上齐轨枕及钢轨连接配件完成护轮轨安装7、护轮轨安装作业办法7.1桥面护轮轨梭头部位采用整体式。
7.2为了防止护轮轨安装以后影响机养车进行整道作业,护轮轨安装前线路必须达到“验标”要求后,再进行安装护轮轨作业。
迎轮护轨的安设一、作业前准备工具:加力扳手1把、死口扳手1把、活口扳手1把、轨距尺1把、钢板尺1个、卷尺1个。
材料:迎轮护轨垫板4块、迎轮护轨1根、绝缘小垫片方形4个、绝缘大垫片4个、绝缘套管4个、绝缘平口垫圆形4个、平口垫4个、迎轮护轨螺栓4套。
(与辙叉同类型)二.作业流程1.按规定设置防护2.护轨定位:迎轮护轨靠近尖轨30~80mm处3.安装迎轮护轨垫板4.放入护轨5.安装护轨联结零件:螺杆穿入方形绝缘小垫片→套上绝缘套管穿入护轨孔内→上绝缘大垫片→穿入护轨垫板孔内→上圆形绝缘平口垫→上平口垫→上螺母→加力6.安装后各部尺寸检查1.轨距和护轨平直段轮缘槽宽度检查位置:跨接头的在接头处量取,不跨接头的在护轨平直段中心量取。
质量标准:轨距按+5mm、-3mm控制,轮缘槽宽度按+3mm、-1mm控制。
检查方法:使用道尺比照检查道岔查照间隔的方法进行。
检查时,将道尺的活动端放于护轨侧,先量取轨距读数,拉尺将活动端靠贴在护轨作用边上读出读数,用轨距读数减去拉尺读数即得到护轨轮缘槽宽度。
然后根据检查结果确定是否存在超限并确定改道方案。
在检查时必须同时检查钢轨肥边和侧磨问题,如存在钢轨肥边和侧磨,在制定整修方案时要优先考虑采用打磨和换轨的方法处理。
2.近远端开口检查位置:离尖轨近的一端称为近端开口,离尖轨远的一端称为远端开口。
测量时量取端部作用边至基本轨作用边之间最小距离。
质量标准:P50-1/6砼枕双开道岔远端开口不小于94mm,其他开口均不小于95mm。
检查方法:使用板尺或卷尺沿护轨端部量取。
3. 护轨端头至尖轨尖最小距离检查位置:量取靠近尖轨尖的护轨端头至尖轨尖之间最小距离。
质量标准:大于30mm(安全要求),小于80mm(作用要求)。
检查方法:使用板尺与卷尺配合量取,一只手将板尺压靠在护轨端部,板尺头部垂直顶在基本轨作用边上,另一只手使用卷尺量取尖轨尖至板尺之间的距离即可。
7.回收旧轨料8.撤除防护。
护轮轨安装作业指导书
1、目的和适用范围
1.1为保证护轮轨安装施工工艺规范统一,达到质量可靠、作业标准,并能满足护轮轨安装的规范和设计要求,特编制本作业指导书。
1.2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中铁一局太中银铁路ZQ-Ⅴ、Ⅵ标段有碴桥面Ⅲ型预应力混凝土桥枕护轮轨及部分建筑物和路基单侧护轮轨安装。
2、编制依据
2.1根据太中银铁路《桥梁施工图》和相关设计说明资料。
2.2根据太中银铁路《站场施工图》设计说明。
2.2依据《有碴桥面Ⅲ型预应力混凝土枕铺设图(专线3384)》、《有碴桥面Ⅲ型预应力混凝土枕(专线3382)》设计图纸。
2.3根据铁道部现行桥梁护轨的设计规范、施工规范、技术标准及验收标准。
3、工程概况
太中银铁路ZQ-Ⅴ标段(中宁东至靖边)391.648公里,架设桥梁770孔无铺设铺设护轨的施工任务,车站站线铺设护轮轨0.833km(待定);ZQ-Ⅵ架设桥梁941孔铺设护轨27.573km。
4、工程数量
4.1桥面双侧护轮轨地段(详见桥梁表)
4.2跨公路立交桥地段(详见桥梁表)
4.3路肩挡墙地段(工程技术部经落实后下发工程数量表)
4.4车站邻近正线的安全线(工程技术部经落实后下发工程数量表)
5、职责:
5.1工程技术部负责施工过程中的监督、检查和技术指导工作。
5.2物资部负责物资采购、进货检验(验证)及弯轨的加工工作。
5.3安质部负责按本作业指导书要求进行质量监督、检查工作。
5.4护轮轨安装施工时工程技术部负责日常试验、检查工作。
5.5由整道换轨队负责具体护轮轨的安装施工。
6、护轮轨安装工艺流程
护轮轨备料线路起道、机养达到“验标”要求卸桥面护轮轨组织散轨上护轮轨、散发扣配件安装护轮轨梭头及弯折段安装护轮轨平直段上紧上齐轨枕及钢轨连接配件完成护轮轨安装
7、护轮轨安装作业办法
7.1桥面护轮轨梭头部位采用整体式。
7.2为了防止护轮轨安装以后影响机养车进行整道作业,护轮轨安装前线路必须达到“验标”要求后,再进行安装护轮轨作业。
7.3根据大型机养作业进度,卸车选择在线路机养成型,道床达到稳定地段,再用机车拖拉平板至护轮轨安装位置进行护轮轨的卸车作业。
7.4卸车方法采用机车拖拉的方式,直接卸到道心,在钢轨落地处应用木枕支垫,以防钢轨从平板车上下落时,砸坏轨枕。
7.5卸车后人工用撬棍倒运使护轮钢轨落槽,并准备安装,在护轮轨的安装施工时一般选择先安装护轮轨梭头及弯折段,再施工护轮轨平直段的施工顺序。
7.5.1桥面护轮轨锚固时,螺旋道钉应高出枕面83mm,允许偏差+3
mm,
-0
不得有负误差值。
7.5.2安装护轨用塑料垫板。
7.5.3安装扣铁。
7.5.4装弹簧垫圈及平垫圈并拧紧螺母。
7.5.5安装护轮轨时在有轨道电路范围内,应安装绝缘接头。
8、技术要求:
8.1以下地段应设置护轮轨(详见《专线3384》):
8.1.1在特大桥、大、中桥上。
8.1.2桥长不小于10m且曲线半径不大于600m或桥高大于6m的小桥上。
8.1.3双线桥的两线、分别设于分离式桥跨结构上的多线桥的各线以及铺设于同一桥跨结构上的多线桥的两外侧线。
8.1.4跨线铁路、重要公路和城市交通要道的立交桥上。
8.1.5轨道中心至立交桥支柱的距离小于3m时,立交桥下的轨道上。
8.1.6墙顶高于地面6m、墙趾下为悬崖陡坎或地面横坡大于1:0.75的山坡,且连续长度大于20m的路肩挡土墙及其两端各5m范围内设置单侧护轨。
8.1.7车站邻近正线的安全线,由道岔末根岔枕至车挡范围内铺设护轮轨。
8.1.8由于前期设计资料尚不完善,以后根据变更情况对设置护轮轨地段进行调整。
8.2正线基本轨为60 kg/m钢轨,护轮轨采用50kg/m 的再用轨,护轮轨扣板型号应与护轮轨类型配套,扣件扭矩为30~40N·M。
;护轨与基本轨头部间净距为220±10mm。
护轮轨顶面不得高于基本轨顶面5mm,也不得低于基本轨顶面25mm。
8.3轨枕采用新Ⅲ型桥枕(图号3448),长度为2.6m,分为护轨平直
段和护轨弯折段两种。
8.4护轨扣件采用(专线3383)《有碴桥面Ⅲ型预应力混凝土枕护轨扣件》中50kg护轨扣件。
8.5护轨扣件中扣铁分为中间和接头二种,分别为50A-0型和50B-0型。
A型用于中间护轨上,B型用于接头处的护轨上。
8.6护轨扣件扭距不得过大,一般为30~40Nm为宜。
8.7护轨螺旋道钉锚固时应注意:护轨平直段外侧螺旋道钉中心线应与锚固孔中心线向外偏移5mm。
护轨接头部分螺旋道钉中心线与锚固孔中心线重合。
8.8桥上线路不设轨道电路时,护轨部分钢轨接头均为普通接头;桥上线路设轨道电路时,护轨两端钢轨接头部分各分别设置一个绝缘接头。
8.9养护维修中应结合轨枕道床设计断面进行整道养护。
进行捣固作业时,必须将护轨拆除,在基本轨两侧捣固后再将护轨安装上。
8.10护轨弯折段用轨枕每端各十根,轨枕一端刻有编号,第8、9、10号枕护轨缩头下的塑料垫板均采用二块《专线3384-9》塑料垫板现场拼接而成。
8.11护轮轨两端伸出防护地段不小于5m(在直线上桥长大于50m,曲线上桥长大于30m的桥上为10m)后弯曲,弯曲部分长度参照《专线3384》设计标准。
8.12护轮轨联结每个接头至少上4个接头螺栓,螺帽应全部在轮缘槽外侧并涂油。
其中每个接头须采用一枚加工后的鱼尾螺栓,此螺栓后端与螺栓相接处的椭圆形必须加工成与螺栓相同直径的圆形。
8.13护轮轨与基本轨头部的净距应为220mm,允许偏差±10mm。
8.14有碴桥面型预应力混凝土枕铺设标准(参见专线3384)
9 、劳动力组织
护轮轨安装人员共25人,其中拨钢轨10人、安装接头连接零件人员4人、上扣件10人、指挥1人。
10 、机具配置
机具配置表
11 、安全保证措施:
11.1车辆走行时,严禁装卸轨料。
装运超限轨料时应按照铁道部现行《铁路超限货物运输规则》中的有关规定办理。
11.2经常检查施工机械及器具,发现损坏失灵等现象,应及时修复或更换。
11.3在线路上作业时要注意行车安全,来车要及时让道,工具和配件不得放在钢轨上。
11.4严禁跳车、扒车和钻车,上下车时,必须等停稳后才准下车。
上下班时,施工领班人应亲自或指定人员带领工人整队行走。
沿铁路行走时,只准在路肩上或路旁行走,禁止走轨道中心。
在视线不良、听觉不良地段,要加强瞭望,注意前后来车,并及时躲避。
11.5横越股道时,必须先向两侧瞭望,确认没有列车开来后,再垂直通过,不要斜着通过轨道。
严禁在列车前面抢越股道。
11.6轨道上停放有平车时,禁止在车轮下面钻过或递送材料、工具和
攀登车钩过车辆。
需要绕过的时候,应当距两端车辆不小于5m处走过,同时,应注意临近轨道上有无机车、车辆运行。
11.7在施工地点,开始施工时,应按照规定设置防护。
11.8在线路上进行工作时,施工领导人和担任防护的信号员应随时注意前后来车,及时通知工作人员停止作业,准备好线路,挪开材料工具
11.9停止工作时,必须离开轨道,禁止坐在钢轨上、轨枕上或道心和两股道中间休息。
在车站内禁止在车底下坐卧。
休息时,施工领导人须注意督促检查工人将车辆、工具收拾好,以免影响行车。
11.10使用吊车等机械起吊轨料时,两端应设人牵拉稳定以控制平衡,并专人统一指挥。
在吊起的物件下面或移运的范围内禁止人员工作
11.11起吊轨料必须挂稳吊钩、对准中心后再起吊,对准位置再下落,起吊时钢丝绳应垂直。
11.12安装夹板时,应使用扳手的一端或小撬棍导孔,禁止用手指对准螺栓孔。
11.13运送散装轨料应捆绑加固,运送跨装轨料应加强捆绑和支挡。
跨装车辆间的提钩杆应绑牢,车钩钩头应加装防伸缩夹具,防止轨料串动。
11.14运送跨装与散装轨料的车辆不得载人,在装卸轨料和道碴的过程中,任何人不得钻越列车。
11.15用撬棍将钢轨拨到轨枕上时,工作人员应听从号子一齐拨动,并随时注意,以防钢轨锤击撬棍伤人
11.16上扣件时禁止将手伸入承轨槽和钢轨底之间。
拨动扣件和钢筋砼枕时,用手推撬棍,防止手拉撬棍碰伤头。
11.17工程列车通过前,桥上作业的施工人员应撤至桥外或避车台上,所用工具轨料不得侵限。
11.19以安全为首位,认真执行各项安全标准。
11.20施工时要穿防滑鞋、带安全帽佩带上岗证;作业时应相互配合做好安全保障工作。
11.21以上未尽事宜按有关标准规范执行。
编制部门:工程部
起草人:周伟
复核人:袁盈
批准人:杜承胜
批准日期:二〇〇八年三月二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