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国考逻辑填空答题技巧之寻找固定搭配.doc
- 格式:doc
- 大小:75.00 KB
- 文档页数:2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固定搭配的技巧公务员考试中的行测是很多考生的头疼之处,其中言语理解部分更是被认为是难点。
在言语理解中,固定搭配是一个重要的考察点。
本文将介绍一些固定搭配的技巧,帮助考生在公务员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一、固定搭配的定义固定搭配是指两个或多个词在使用中习惯性地结合在一起,其意义与单个词的意义有较大差别,不能通过直接的逻辑推理解释。
固定搭配在语言使用中广泛存在,对于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些搭配是提高言语理解能力的重要因素。
二、固定搭配的种类固定搭配分为多种种类,包括动宾搭配、主谓搭配、形容词搭配、副词搭配等。
在公务员考试中,最常见的是形容词搭配和动宾搭配。
形容词搭配指的是形容词与名词、介词、副词等组合使用的固定搭配。
例如:困难重重、严峻形势、广泛开展、积极有效等。
这些搭配在行测中常被用于考查考生对词语搭配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动宾搭配指的是动词和宾语之间的固定搭配。
例如:提供服务、开展调查、实施政策等。
这些搭配在行测言语理解部分中经常出现,考察考生对动词和宾语的正确搭配能力。
三、固定搭配的特点固定搭配具有以下特点:1.具有固定性:固定搭配在语言使用中有固定的搭配模式和语法结构。
2.具有独立的意义:固定搭配的意义不能通过单个词语的意义进行逻辑推理或分解。
3.语境相关:固定搭配在不同的语境中会有不同的意义,考生需要根据具体语境进行理解。
四、提高固定搭配的技巧1.积累固定搭配词组:平时在备考阶段,积极阅读相关文献,拓宽词汇量,并注意整理和积累一些常见的固定搭配词组,以便在考试中能够灵活运用。
2.理解搭配中的逻辑关系:对于常见的固定搭配,可以通过理解其中的逻辑关系来帮助记忆。
例如,“严重压抑”表示程度很高的压抑,“积极开展”表示积极地进行某项活动等等。
3.注意固定搭配的语义变化:一些固定搭配的意义可能会随着语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因此,在密集阅读中,注意固定搭配的语义变化是很重要的。
4.多做相关练习:通过模拟考试或者专门的练习册进行相关题目的练习,熟悉和掌握固定搭配的用法和运用。
2020公务员⾏测逻辑填空技巧:结合语境,定位词语 任何⼀场考试取得成功都离不开每⽇点点滴滴的积累,下⾯由店铺⼩编为你精⼼准备了“2020公务员⾏测逻辑填空技巧:结合语境,定位词语”,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2020公务员⾏测逻辑填空技巧:结合语境,定位词语 在⾏测考试中,逻辑填空这类题⽬⼀向是我们的考察重点,但由于此类题⽬涉及很多的成语、实词、虚词等,因⽽会令很多考⽣在刚开始学习的过程中就会有畏难⼼理,与此同时,如果碰上熟悉的词语⼜会陷⼊不清楚选哪个的迷茫境地。
所以在做这类型题⽬的时候,我们可以从以下两⽅⾯⼊⼿:第⼀:结合语境定位空缺处含义。
树⽴回归作者写作思路的思维,在理清⽂意的基础上,结合上下⽂语境,准确定位空缺处含义;第⼆:回归词语本⾝含义。
对于很熟悉的词语,调整⼼态,从其本⾝词义⼊⼿,结合词语的适⽤对象、固定搭配等进⾏排除。
现在⼩编以下⾯这道题⽬为例进⾏学习。
【例题】⼀个艺术家真正的贡献是艺术语⾔的创新。
如果说审美理想的构建是绘画法度和秩序建⽴的基⽯,那么绘画秩序的建⽴则是绘画风格成熟的________。
风格的形成在于画⾯所搭建的整体构成必须有________的秩序和法则。
填⼊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项是:A.⽬标稳定B.标志内在C.⽅向全新D.途径和谐 【解析】B。
整个⽂段是围绕绘画的问题展开论述,第⼀空,表⽰绘画秩序的建⽴和绘画风格成熟⼆者之间的关系,后⾯⽂段“风格的形成在于画⾯所搭建的整体构成必须有________的秩序和法则”,可见秩序和法则是风格形成的重要条件,因⽽,重要条件先发⽣,与此同时风格应先形成,后成熟。
故秩序法则建⽴在前,风格形成和成熟依次在后。
第⼀空作者想要表达的是,绘画秩序的建⽴则是绘画风格成熟前⾯的重要条件。
那么我们分析第⼀空的不同选项: A、⽬标:想要达到的境地或标准。
是以后要做到的事,和前⾯、重要没关系,排除。
B、标志:表明特征的记号或事物。
公务员行测逻辑填空题解题思路公务员行测中的逻辑填空题通常要求考生根据给定的语境,在空格处选择最合适的词语或短语,使整个句子意思完整、合理。
这类题目考察考生对逻辑性、语义准确性和语境理解能力的掌握。
以下是解题思路的一般步骤:1. 理解上下文语境首先,仔细阅读题目前后的语句,理解上下文的语境以及主旨。
确定整个篇章的主题和脉络,从而更好地理解填空位置所需要表达的意思。
2. 确定词类和词性归类分析并确定需要填入空格位置的词类和词性,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等。
理解词性归类有助于准确选择可用的词语。
3. 掌握常见逻辑词及固定搭配掌握常见的逻辑词和固定搭配,这些词语在逻辑填空题中出现的频次较高。
例如,表示因果关系的词语有因此、所以、因为等;表示递进关系的词语有而且、此外、另外等;表示转折关系的词语有但是、然而、尽管等。
熟悉这些常见的逻辑词及固定搭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句子的逻辑关系,并选择适当的词语填入空格。
4. 依据词汇和语义进行选词在掌握基本逻辑词汇后,要根据空格前后的词汇和语义进行选词。
填入的词语应符合语义逻辑,与句子其他部分的意思保持一致,尽量避免矛盾或不连贯的情况。
5. 审题排除错误选项在确定选项后,要再次审题,确保所选答案与整个句子的语义连贯并且没有明显的错误。
排除掉那些语法错误、逻辑不通或词义不符的选项。
6. 做好逻辑填空题的练习逻辑填空题需要对语境和逻辑关系的理解能力,可以通过多做练习来提高。
通过做题,逐渐熟悉各类逻辑关系、固定搭配和常见逻辑词汇,增强对语境的敏感度和理解能力,提高答题的准确性和效率。
总结:公务员行测逻辑填空题需要考生在掌握逻辑关系和语义准确性的基础上,根据上下文的语境,选择最合适的词语或短语填入空格,使整个句子意思完整、合理。
通过理解上下文语境,掌握常见逻辑词及固定搭配,依据词汇和语义进行选词,审题排除错误选项以及进行大量的练习,可以提高解答逻辑填空题的能力。
在联考的言语理解与表达中,因参与的省份众多,各地言语部分的总题量并不统一,但逻辑填空题的份额大致占言语总题量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基本在10题以上,其重要性不容小觑。
逻辑填空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于文段的分析能力和词语的辨析能力。
很多考生在解题时因为无法区分词语之间的差异导致选错,从而使逻辑填空成为很多考生的噩梦和痛点。
接下来就给大家介绍一下逻辑填空题的五个解题技巧,可以帮助大家提高做题效率,确定正确答案国家公务员考试逻辑填空选择技巧。
一、固定搭配固定搭配是每套题中必考的考点,一般一套题目中考查5至6道题,选项和题干中有我们平时常见常用的固定搭配。
解题方法并非让考生去死记硬背什么词和什么词搭配在一起,而是要考生搞清楚如何到文段中寻找已知的搭配内容,搞清楚搭配的形式都有哪些。
关键在于找准搭配对象,比如常用词、热点词等。
1.搭配一个词:瞻前顾后找准搭配对象和感情色彩。
【例1】(2021北京)有观点认为,在信息流爆炸及碎片化的当下,人物访谈节目已经不再被需要。
但不能忽略的是,访谈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节目由此呈现对人性内里的深层次______。
社会话题也通过讨论引起发酵和反思。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发挥B.独特C.挖掘【答案】C【解析】搭配“人性”,且由横线前后文意可知,横线处应体现对人性内里的深层次探究,C 项“挖掘”指发掘,符合文意,当选。
A 项“发挥”指意思或道理充分表达出来,无法体现深层次之意,搭配不当,排除;B 项“揭露”指让坏事显露出来,偏消极,与文段感情色彩不符,排除。
【例2】(2019四川)资源稀缺会产生相应的认知机制,改变人们观察事物和做出决策的方式。
长期的资源稀缺会形成稀缺心态,导致与稀缺资源有关的问题自动______更多注意力,形成注意力“聚焦”。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分散B.吸引C.集中D.分配【答案】B【解析】横线处搭配“注意力”,且根据后文“形成注意力‘聚焦’”可知,资源稀缺形成的稀缺心态会让人们自动关注与稀缺资源有关的问题,B项“吸引”指引起别人的注意,符合文意,当选。
公考言语逻辑填空题解题技巧之五固定搭配法逻辑填空解题技巧里,有一种是固定搭配法,就是根据词语多年来形成的习惯,有些词语需要固定地组合在一起,形成固定搭配。
比如:衡量指标、连锁反应、磨练意志、增长才干等。
下面来看几道真题:1. 今年年初,国际互联网名称和编号分配公司宣布第三次顶级域名开放申请。
在未开放个人注册之前,交易一个“.cn”域名不仅手续_______,而且需要个人_______寻找一个“单位”用于注册填写,或挂靠某个组织(比如域名注册商)完成注册。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繁琐煞费苦心B. 烦琐费尽心机C. 琐碎挖空心思D. 繁杂绞尽脑汁第一空形容手续复杂,A项“繁琐”意为繁杂琐碎,与“手续”搭配恰当,形成固定搭配。
第二空,“煞费苦心”形容费尽心思,与文段语境相符。
因此本题答案为A选项。
B项“烦琐”形容文章杂乱、说话啰嗦,使人烦扰,侧重于人的心情,不能与“手续”搭配。
C 项“琐碎”强调细小,不能形容手续复杂;D项“繁杂”强调杂乱,也不符合文意,都可以排除。
2.中华民族一直以其强烈的责任意识享誉世界,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新的历史时期,尤其需要_______人们的责任意识,这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_______,也是时代的呼唤。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增强要求B.提高结果C.加强需要D.提升途径第一空,“增强责任意识”搭配恰当;第二空,“必然要求”搭配恰当且符合语境。
因此,本题答案为A选项。
B项中的“提高”与D项中的“提升”与“意识”搭配不当,故应予以排除;C项中的“需要”与前文中的“需要”重复,故排除C选项。
3.今年以来,本市机械工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增长,利润总额保持增加,对外贸易回升明显。
但产销和利润_______持续放缓,新订单_______回落,企业成本压力明显上升。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 涨势涨幅B. 涨幅涨势C. 增速增幅D. 增幅增速从文段中可知第一空填入的词语要和“放缓”搭配,缓慢是形容速度的,观察选项应该是“速度放缓”,所以填增速。
2020国考行测中逻辑填空题之解题技巧齐创教研讲师廖姗对于很多考生而言,逻辑填空是言语所有题型中最让人感觉刺激又无奈的题型,明明那些汉字都认识,明明每句话也能读得懂,可是看到选项就蒙圈了,似乎所有选项填进去都很合理,好不容易信心百倍地确定了一个答案,结果却是错的。
一套题目做下来,心情跌宕起伏,甚至每套题的正确率也是很不稳定。
要在解答逻辑填空上有一个质的飞越,首先要认识它最基本的特点:语句间存在逻辑关系,通过寻找呼应点可以限定答案。
因为中国文化的特殊性,一种表达可以有好几种意思,不同表达可以是相同意思,所以命题者在命题的时候会去考虑答案的唯一性和最优性,这个时候他们会尤其注重语句之间的逻辑关系,通过一些词语或者句子明示或者暗示考生所缺空的基本意思。
这也是选词填空在2007年更名为逻辑填空的原因,跟判断推理一样,只要找准规律,明确方向,面对逻辑填空我们就可以不再冥思苦想、抓耳挠腮了。
我们举个例子来看看:例:在诸多自然现象中,火可能是曾让人最_________的事物。
古人曾认为,火是诸神的_________,是元素之一,或是物种本身蕴藏的燃素释放的过程。
直到拉瓦锡提出氧化学说,人类才认识到燃烧是剧列的氧化反应。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害怕创造B.惊奇安排C.迷惑恩赐D.崇拜荣誉解析:这道题目如果按照大家比较习惯的方法—语感法去做的话,会发现不好选择。
而通过分析句子间逻辑关系,找到空白处呼应点的方法去做,就很简单了。
第一空,光从第一句我们没办法知道人们对火的态度是怎么样的,继续观察后文,最后一句指出人们后来才知道火的本质,也就意味着在之前人们对火是认识不清楚不准确的,那么第一空就只能填C 的“迷惑”了。
按常识古人认为神是创造万物且无私的,所以第二空填“恩赐”也没问题。
答案选择C。
在上面这道题中,第一句与最后一句是意思相反的反对关系,最后一句的“才认识到”就是第一空的呼应点,两者意思也是相反的,所以知道这种关系,我们快速判断作出选择了。
中公教育专家在同考生近距离交流中得知,在言语理解与表达中的选词填空当中,考生经常遇到一些专业术语的固定搭配,难度较大,容易混淆,因此,平时要加强对这些专业术语的积累。
中公教育专家总结了近几年选词填空中经常考到的一些专业术语,以备考生考前复习。
一、法律专业术语法律专业术语是专门用来表示法律领域特有的事物、现象的专业用语,具有规范、严谨的特点。
公务员考试中与法律相关的逻辑填空材料,常以法律专业术语的固定搭配为考查重点,考生在平时应注意此类词语的积累。
例题1:对国务院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国务院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申请行政_______。
对此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_______;也可以向国务院申请_______。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复议诉讼裁决B.复议控告判决C.仲裁复议仲裁D.仲裁诉讼复议中公解析:此题答案为A。
“仲裁”一般是当事人根据他们之间订立的仲裁协议,自愿将其争议提交由非官方身份的仲裁员组成的仲裁庭进行裁判,并受该裁判约束的一种制度。
第一空中申请的对象为“国务院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故不适用“仲裁”,排除C、D两项。
“控告”一般针对的是国家机关或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时,可以启动行政诉讼程序,第二空应选“诉讼”。
第三空中,“判决”是法院作出的,对于国务院一般要用“裁决”。
二、经济专业术语经济专业术语是描述经济领域中特有的事物、现象的专业用语的总称。
公务员考试逻辑填空中对经济专业术语的考查主要集中在一些表示特定含义的专业概念上。
例题2:事实证明,自从资本市场诞生以来,股市从来就不是一个投资场所,_______上都是投机者在博弈。
股票的价格从来就没有在经济学者理论上的_______价格驻足,更多的是在泡沫和负泡沫之间来回奔波。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填空解题技巧行测逻辑填空题是让很多考生头疼的题目。
大家在做题过程中感觉代入四个选项好像都合适,不知哪个是正确的。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常用的词语辨析技巧。
一、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按照感情色彩的不同,词语可以分为褒义词、中性词、贬义词,不同感情色彩的词语适用于不同的语言环境。
考生在做题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文段的语言环境,辨析所给词语的感情色彩。
二、牢记词语的固定搭配词语在长期的发展演化过程中,形成了许多固定的用法,考生在做逻辑填空时要针对词语的搭配规则,依据长期形成的词语搭配习惯来选择答案。
例:网络由于飞速发展而在整个社会活动中发挥着日益巨大的作用,由于_______的加强,信息交流加快,生产和工作效率都大为提高,同时。
也可能________各种社会问题,如计算机犯罪、个人信息被泄漏等。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 关联催生B. 联系引发C. 互动暴露D. 交往带来解析:互动、交往的主体一般是人,所以可以排除C、D项,而“社会问题”一般搭配“引发”,故正确答案是B。
三、辨别文体异同根据不同的文体要求选择适合的词语。
不同的文体对用词的要求是有区别的,这在词语辨析中,尤其是同义词辨析中是常常出现的。
例如“彷徨”与“犹豫”,前者多用于书面文体中,而后者则往往在口语中使用。
四、判断词义轻重通过辨析词语意思的轻重可以快速有效的对词语进行选择。
所以考生在复习中要注意辨析同义词的词义轻重程度。
如希望和渴望,显然后者的程度重于前者。
五、准确把握词语的适用对象在词语的使用中,一个词或一类次适用于哪些对象是有一定的规定的。
考生可以借助词语适用对象的规则辨析词语,选择正确答案。
如交流和交换这两个词,我们可以说交流思想,交换位置,反过来就不合适。
再比如“鼎力”是对别人的帮助表示感谢时的用语,属于敬词,不能说“我一定鼎力帮助”。
六、前后对应法前后对应是解答逻辑填空类题目最有效的方法。
对应,简单的说就是前后呼应,这种呼应可以是解释、顺承、因果,也可以是反义、转折的。
行测逻辑填空题型解题技巧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逻辑填空是让众多考生感到头疼的一个题型。
它不仅考查考生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还对考生的语感、语境分析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解决逻辑填空问题呢?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实用的解题技巧。
一、理解语境是关键语境,简单来说就是语言所处的环境。
逻辑填空中的语境可以分为上下文语境和情境语境。
上下文语境指的是词语所在的句子以及前后的句子,通过分析这些句子,我们可以找到与空格处词语相关的提示信息。
情境语境则是指整个文段所营造的氛围、主题等。
例如:“尽管环境保护任务艰巨,但却迫在眉睫,不容_____。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
”在这个句子中,“迫在眉睫”就提示我们环境保护这件事非常紧急,不能耽搁,所以空格处应填“推脱”“推托”这类表示拒绝承担、不愿负责的词,而不是“推让”“推却”这类表示辞让、拒绝的词。
再比如:“在乡村,老牛与牧童彼此守望。
庄稼人面朝黄土,把自己生命的期望播种进_____的泥土里,把一切梦想向季节里扔去,和庄稼、土地一起_____,一起金黄。
”在这段文字中,“播种进”“一起金黄”等词语营造了一种与农业、土地相关的情境,所以空格处应填“黝黑”“葱郁”这类与土地、庄稼相关的形容词。
二、词语辨析要细致在逻辑填空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意义相近的词语,这就需要我们进行细致的辨析。
词语辨析可以从词义的侧重点、程度轻重、感情色彩、搭配对象等方面入手。
以“遏制”和“遏止”为例,“遏制”侧重于控制,“遏止”侧重于使停止。
“我们应该采取有效措施遏制房价上涨过快的趋势。
”这里用“遏制”更合适,因为房价上涨过快的趋势难以一下子完全停止,只能先进行控制。
再比如“推脱”和“推托”,“推脱”侧重于摆脱、开脱责任,“推托”侧重于借故拒绝。
“他总是找各种借口推脱工作。
”这里用“推脱”更能体现出他不愿承担工作责任的态度。
三、固定搭配要牢记在汉语中,很多词语都有固定的搭配习惯,掌握这些固定搭配对于解决逻辑填空问题非常有帮助。
2020年国考逻辑填空答题技巧之寻找固定
搭配
做逻辑填空题时,我们可以通过寻找固定搭配的方法,充分考虑主语、谓语、定语和状语的搭配,考场上也会事半功倍。
另外,建议同学们多关注国家的时政新闻,多阅读人民网、新华网上面的文章,积累当下热点词汇,如:宏观经济调控、创新驱动、利益固化藩篱、精准扶贫等,也有助于大家快速准确解题。
例1:宋代真是大发宏愿的时代,绘画写实技巧________,无论花鸟还是山水,与自然物象__________ ,恰恰宋代又是我国古代科级发展的高峰,双峰对峙,正是图像政史一展身手的大舞台。
(2018年421联考《行测》真题)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炉火纯青不分轩轾B目无全牛不分畛域
C 登堂入室不谋而合D登峰造极不爽毫厘
答案:D
解析:第一空的主语是绘画写实技巧,而炉火纯青比喻技艺或学问修养达到精纯完美的境界或做事达到纯熟的地步,主语通常是人目无全牛指人的技艺纯熟,主语也是人,迅速排除AB项。
第二空,不谋而合是指事先没有商量过,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与文意不符,故选择D项。
例2:地理位置不在沿线直接范围内的国家,也可以用新
的形式加入到一带一路合作,政策沟通、设施________、贸易________、资金__________ 、民心相通这五大合作理念与内容适用于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和地区。
随着形势的发展,一带一路也必将成为联结世界、融入全球的更为广阔的国际合作平台。
(2018年421联考《行测》真题(云南卷))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联通畅通融通B畅通联通融通
C 畅通融通联通D融通畅通联通
答案:A
如果平时关注新闻热点的小伙伴,这道题目直接就可以秒杀啦。
因为它就是新闻中经常提到的一带一路建设的五大重点领域: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