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QC制程巡检记录表
- 格式:xls
- 大小:34.00 KB
- 文档页数:1
IPQC制程巡检程序(IATF16949/ISO9001-2015)1.0目的规范半成品/成品制程巡检检测的项目、方法、频次、标准、不合格的处理.从而保证产品质量符合客户要求,同时通过制程巡检收集生产制程的原始记录,有效地监控制程的变化,并以此保证和推动制程的持续改善。
2.0范围:适用于我司所有之半成品和成品制程的控制。
3.0术语(定义):3.1首件检验:对每个班次刚开始时或过程发生改变后加工的第一个或前几件产品进行的检验。
3.2巡检:制程检验3.3终检:对产品在完成一道工序后,准备转入下工序或入库之前,进行的一个全面的检验。
3.3品质状态:红色盒子装不合格品;红色标签代表不合格品;绿色、蓝色盒子装合格品;绿色标签代表合格品;黄色盒子装待检品;黄色标签代表特采品。
4:权责:IPQC:负责按制程巡检作业指导书对产品进行巡回检验。
品质主管:负责制定产品检验规范和作业指导,及重大品质异常的协调与处。
PMC:负责产品的生产进度和质量问题整体统筹安排,以保证产品按期交付于客户。
生产部:负责保质保量完成生产计划任务。
5.0作业内容:5.1客户订单5.1.1PMC部根据客户订单,转化为内部生产指令单,下达生产任务给相关生产工序部门,并随时跟进每天的生产进度和产品质量状况,以确保按期交付产品于客户。
5.2生产试作与首件送检5.2.1生产部门根据生产指令单,及时准备好工装治具/机台/生产线和相关辅料,制定生产计划控制进度,准备试产调试或改机。
5.2.2生产根据工程图纸及客户要求等技术指标,开始试作3-5PCS,对产品外观/尺寸/同轴度/跳动度进行自主检查,检查OK后,填写好首件单,送检给品质部IPQC做首件确认检查。
5.3首件检验5.3.1IPQC收到首件单和试作样品后,根据样板/检验规范/工程图/客户要求等技术资料,对产品进行全面检查和记录。
5.3.2首件确认OK后,IPQC签核首件样板,通知生产批量生产,并且把检验的数据详细如实的记录于<首件确认记录表>上,以便后序相关质量问题的追溯。
ipqc巡检日报表(通用) IPQC巡检日报表(通用)一、目的本报表旨在记录IPQC(制程质量控制)巡检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通过每日记录,以便更好地掌握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状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二、报表组成1.巡检日期:记录巡检发生的日期。
2.巡检时间:记录巡检开始和结束的时间。
3.生产设备:记录巡检的生产设备名称、型号及编号。
4.生产过程:简要描述生产过程。
5.发现的问题及处理措施:详细记录巡检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包括问题描述、产生原因及采取的处理措施。
6.备注:对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进行补充说明。
三、报表填写要求1.巡检日期和时间:确保记录准确无误,包括年、月、日和具体时间。
2.生产设备:详细记录设备名称、型号及编号,以便追踪问题源头。
3.生产过程:简要描述当天的生产过程,以便了解生产状况。
4.发现的问题及处理措施:详细记录每个问题,包括问题描述、产生原因及采取的处理措施。
要求记录清晰、完整,便于后续查看和分析。
5.备注:如有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如生产异常、设备故障等,可在备注栏中进行补充说明。
四、报表应用1.IPQC巡检人员每日填写报表,并确保数据真实可靠。
2.上级管理人员应定期查阅报表,了解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及处理情况。
3.根据报表数据分析生产过程中的问题点,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和计划。
4.通过对比历史数据,发现潜在问题和趋势,为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五、注意事项1.报表应妥善保存,避免损坏或遗失。
2.如发现数据异常或错误,应及时纠正并追溯记录。
3.对报表中涉及的敏感信息,如设备故障、质量问题等,应注意保密,防止泄露。
4.如使用电子化报表,应确保数据安全和系统稳定性,避免数据丢失或被篡改。
5.在填写报表时,应使用规范汉字和简洁语句,避免产生歧义或误解。
6.如存在无法确定的问题原因或处理措施,应在备注栏中注明,并上报上级管理人员协助解决。
7.在发现和处理质量问题时,应遵循相关流程和规定,确保问题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