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北京中考语文作文分析
- 格式:docx
- 大小:36.79 KB
- 文档页数:2
导语:有多少付出,就会得到相应的回报。
这就是所谓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吧。
下面是历年北京市中考满分作文,欢迎欣赏。
【篇一:2009年北京中考满分作文:修行并没有结束】唐僧师徒四人历尽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回真经,修成正果。
回到长安以后,皇帝给他们接风洗尘,顺便论功行赏,没想到却在庆功宴会上发生了争执,因为他们都想要争个头功。
孙悟空急得脸比屁股还红,从耳朵眼里掏出金箍棒,晃一晃长三丈,往地下一戳,急赤白脸的道“俺只问一句,一路降妖捉怪,数谁功劳大!”一副舍我其谁的架势。
猪八戒急忙嚼了几口吞下嘴里的美味,小声嘟囔道:“俺老猪冒险探路,没有功劳还没有苦劳吗?再说,你们谁没有吃过我化的斋饭?办事不能不讲良心!”沙和尚向来不爱多言多语,他走到中间,默默地脱下上衣,展示肩头上厚厚的老茧——事实胜于雄辩。
三个人不约而同的不目光投向了唐僧:“师傅,你总得说句公道话啊!”唐僧闭着眼,似乎根本没听见刚才众人的吵闹,只是不停的捻动手里的念珠,过了好久才慢慢说道:“徒儿们都不要争了,取经成功都是为师我领导有方啊!”孙悟空一听,气得从坐位上一蹦三丈高,把头上的吊灯碰得直晃。
猪八戒一听,把刚吃到嘴里的美味又吐到地上:“我呸!有一只苍蝇……”沙和尚一听,脸色铁青,把上衣慢慢穿上,坐在那里一言不发。
大厅上一时变得鸦雀无声,四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成了乌眼鸡。
只有拴在门前的白龙马不停的打着响鼻,用蹄子使劲刨着地面。
宴会仿佛变成了追悼会。
皇帝独自喝干了一杯酒,又独自满上,然后哈哈大笑,摇身一变显出原形,却原来是如来佛祖化身。
“刚才只不过是对你们的一次考验,算是第八十二难。
你们面对困难的时候能够同仇敌忾一往无前,为什么面对这一点小小的荣誉就争成这样?看来修行并没有结束,并且永远不会结束,你们还需努力啊!”说吧,腾空而去。
师徒四人顿时都呆在那里,个个羞愧难当。
点评:这是一篇根据古典文学名着改编的故事,作者活学活用,构思巧妙离奇又不失真,颇具创造性。
北京中考作文题目汇总(2020年-2020年)中考作文频道为大家提供北京中考作文题目汇总(2013年-2018年),大家可以动手写一写!更多中考作文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北京中考作文题目汇总(2013年-2018年)2018年北京中考作文(共40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一位著名学者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任何-一个多少知道一点自己国家历史的人,都应该对本国过往的历史心怀敬意。
历史不仅书写在浩瀚的史籍里,也沉淀在众多的历史古迹和历史文物中。
请你任选一-处古迹(圆明园除外)或一件文物,将“,让我心生敬意”补充完整,构成你的题目,写一篇文章。
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题目二:请你用上“伙伴”“困境”“成长”这三个词语,以“在幽深的峡谷里”为开头,发挥想象,写-篇故事。
题目自拟。
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2)字数在600-800之间。
(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2017年北京中考作文(共50分)(一)根据情境,按照要求写作。
(10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作。
题目一:在一次同学聚会上,大家兴致勃勃地回忆起小时候玩过的游戏。
请你也描述一个曾带给你快乐的游戏(如下棋、猜谜、拼图、折纸、放风筝、抖空竹、踢毽子、捉迷藏……),与同学们分享童年的快乐。
题目二:班级将要举办“讲述历史故事,传颂中华文明”主题班会。
作为一个准备发言的同学,请你结合下面的连环画,拟写一段发言稿。
要求:(1)内容符合要求,语言使用得当。
(2)字数在150-200之间。
(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二)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40分)题目一:古人云:“万物贵其真。
”这句话启示我们,无论是大千世界中的万事万物,还是日常生活中的为人、做事,都贵在一个“真”字。
请将“——贵在真”补充完整,构成你的题目,写一篇文章。
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题目二:假设你走进一个神秘莫测的森林王国。
北京卷中考真题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一位著名学者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任何一个多少知道一点儿自己国家历史的人,都应该对本国过往的历史心怀敬意。
历史不仅书写在浩瀚的史籍里,也沉淀在众多的历史古迹和历史文物中。
请你任选一处古迹(圆明园除外)或一件文物,将“______,让我心生敬意”补充完整,构成你的题目,写一篇文章。
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题目二:请你用上“伙伴”“困境”“成长”这三个词语,以“在幽深的峡谷里”为开头,发挥想象力,写一篇故事。
题目自拟。
要求:①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②字数在600~800之间;③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名师解读命题解码北京中考语文坚持立德树人的导向,体现中考的育人功能,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考生,激发考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唤醒考生传承优秀文化的使命感。
作文题目一是命题作文,启发考生从一处古迹或一件文物中产生对中华优秀历史文化的敬意,进而唤起考生传承优秀文化、承担历史责任的使命感。
引导考生把自己的成长与祖国的文化、历史、时代结合起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作文题目二属于想象作文,主要考查考生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深度,让考生充分展现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和个性追求。
2018年北京中考作文题体现了对语文核心素养的考查。
审题的关键是读懂题干。
题目一中“国家历史”“也沉淀在众多的历史古迹和历史文物中”等,提示要选择有历史沉淀的古迹;“对古迹或文物心生敬意”的要求,提示考生要涉及文物(或古迹)的特征,文物(或古迹)的文化、精神内涵等。
考查考生在语文学科实践活动、社会大课堂的参与和日常的学校学习中的体会、思考和认识。
不仅贴近考生的生活实际,也给考生提供了想象和思考的空间,让考生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并真正表达有个性的见解和感悟。
题目二设置了一定的情境,“在幽深的峡谷里”“发挥想象力”,为考生大胆创新提供了条件或可能,引导考生展开想象,展现自己个性化的创意,考生可发挥的空间较为广阔。
2018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试卷语文注意事项:1. 本试卷共19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号、姓名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3. 答选择题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4. 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第一部分(26分)1.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6分)中华民族有着优良的读书传统。
闲来读书是一种良好的习惯,勤学善学之风更是一脉相(chéng)▲ 。
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苏轼的“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于谦的“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无不体现了中国人对阅读的推崇。
书籍,能描(huì)▲ 浩瀚天地间千恣百态的风俗和人情,能传递(màn)▲ 长岁月里灿烂美好的理想和智慧。
人生几十年光阴,居然能弛骋古今,经天(wěi)▲ 地,至少有一半要归功于阅读。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一脉相(chéng)▲ ②描(huì)▲③(màn)▲ 长④经天(wěi)▲ 地(2)文中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
①▲ 改为▲ ②▲ 改为▲2. 默写古诗文名旬,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10分)①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
(《诗经·蒹葭》)②▲,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③▲,长河落日圆。
(王维《▲》)④何当共剪西窗烛,▲。
(李商隐《夜雨寄北》)⑤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相见欢》)⑥▲,燕然未勒归无计。
写作小专题如何突出中心文题展示:请以“记忆中的你”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
“你”可以是老师、同学,也可以是亲人,甚至是陌生人;“记忆中”说明“你”不在身边。
【写作导航】有了中心,文章就有了主心骨;没有中心,或中心不明确,文章就像一盘散沙,杂乱无章。
一、围绕中心选取典型材料。
中心是选材、剪裁的依据,要力求选取最能表现中心的材料,果断舍弃与中心无关的材料,才能有力地突出中心。
选材要紧扣时代旋律,抓住时代脉搏,唱响和谐主旋律,才能使文章在立意上有深度。
二、要有贯穿全文的线索。
文章线索就是贯穿一篇文章(即在文章的不同段落中都可见的词、句子或是情况等),并且在解读文章时可以依照用来解读文章含义、了解文章主旨的关键词条。
文章线索分为以下几类:人物线索,事情线索,物品线索,地点线索,时间线索,感情线索。
三、详略要得当。
详略的安排不是取决于对材料的占有量,也不是取决于对材料的喜好程度,而是取决于文章的中心。
凡是与中心思想关系密切的材料需泼墨如水,与中心思想有关的次要材料不可不写,但要略写,而与中心思想无关的材料坚决不能写。
四、点扣题要适时。
为使文章中心突出,可在开题中嵌入能够体现中心的语句,在行文中适合点题的地方要尽量点题。
结尾再用一两句抒情议论句画龙点睛,强化中心。
【例文引路】记忆中的你轻轻打开一扇窗,静静啜饮一口茶,让窗外栀子花香与茶中馥香一道,伴我沉思,伴我品味。
——题记在记忆的长河中,有一颗星星是最耀眼的,像那天空的流星,那美丽的一瞬间划过,便永远不再回头。
记忆中的你,也许因为父母的缘故吧,搬到别的村子去了。
你还记得那个纯洁而又美丽的故事吗?记忆里的我们,洒满阳光的红扑扑的脸上总是笑嘻嘻的。
在那遥远的村庄,你生活得好吗?你还记得那个在故乡与你一同玩耍的女孩吗?由于父母的离异,班里有许多同学嘲笑你。
你自尊心强,虽然你打心底里心疼母亲,但你绝不容许别人说你父亲一句坏话,否则你就用武力解决。
在别人眼里,你很孤僻,很冷漠,是难以亲近的。
2018年北京市中考作文“_____,让我心生敬意”导写及佳作展示【中考真题】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一位著名学者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任何一个多少知道一点自己国家历史的人,都应该对本国过往的历史心怀敬意。
历史不仅书写在浩瀚的史籍里,也沉淀在众多的历史古迹和历史文物中。
请你任选一处古迹(圆明园除外)或一件文物,将“_____,让我心生敬意”补充完整,构成你的题目,写一篇文章。
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题目二:请你用上“伙伴”“困境”“成长”这三个词语,以“在幽深的峡谷里”为开头,发挥想象,写一篇故事。
题目自拟。
【文题解读】就考查内容而言,北京市中考作文题与语文试卷其他内容一样,坚持立德树人的基本导向。
像题目一,明确要求以“一处古迹(圆明园除外)”或“一件文物”为写作对象,启迪了考生要传承中华的传统文化、承担历史责任的使命感。
题目二,想象作文中关键词有“伙伴”“困境”“成长”这三个词语,也很好地启迪了考生要注重友情、团结,积极面对人生逆境等人生课题,可谓内涵丰富。
与别的半命题作文不同,题目一补题的内容相对明确,是“一处古迹(圆明园除外)”或“一件文物”,而不是其它。
这道半命题有一个关鍵词“心生敬意”,也就是说,文章的重点不是简简单单地写出古迹或文物的样子,而是要更多地突出它让“我”“心生敬意”的原因。
题目二是提供关键词和开头的材料作文,文体明确为故事,即记叙文,具体的内容形式为想象作文。
事实上,这道题所提供的材料有四个词汇,除了明确要求的“伙伴”“困境”“成长”这三个词语,还有“幽深的峡谷”。
【佳作示例】长城,让我心生敬意一考生“长城快到了!”虽说身处北京,从小便听说了长城,但真正亲自攀登长城还是前几年暑假的事儿。
那天,当随行的导游姐姐喊道此话时,我竟然情不自禁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目不转睛地盯着窗外的长城看了起来――是的,那不远处就是我从小便听说过无数次的长城!事后,我曾多次回想当时那个激动人心的场景:我为什么会情不自禁地从座位上站起来了呢?那是我内心深处的一种情感的自然流露。
2018年北京中考语文作文——解析与范文写作(40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一位著名学者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任何一个多少知道一点自己国家历史的人,都应该对本国过往的历史心怀敬意。
历史不仅书写在浩瀚的史籍里,也沉淀在众多的历史古迹和历史文物中。
请你任选一处古迹(圆明园除外)或一件文物,将“,让我心生敬意”补充完整,构成你的题目,写一篇文章。
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题目二:请你用上“伙伴”“困境”“成长”这三个词语,以“在幽深的峡谷里”为开头,发挥想象,写一篇故事。
题目自拟。
要求:①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②字数在600-800之间。
③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解析】2018年写作部分再一次彰显了近年来北京中考语文命题追求“大气”的风格。
整张试卷都是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为线索,布局均衡,脉络清晰,试卷最后这两个习作题目的设置则起到了完美的点睛收官效果。
题目一是半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精心补题,补题的过程也是构思的过程,补充的内容,决定了选材,任选一处古迹(圆明园除外)或一件文物,意味着横线上必须填一处文物或古迹,比如“长城让我心生敬意”“苏州园林让我心生敬意”“兵马俑让我心生敬意”等等。
历史不只出现在书本上,更蕴含在历史遗迹里,这就要求学生们不仅平时要学好历史,多多阅读历史文化的相关书目,而且还要更多的“走出去”,参加到社会实践中去,去真实的接触,亲身的感受这些文物古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感悟到民族文化的精髓。
这个半命题作文要求学生选一处古迹或一件文物补全题目。
行文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要结合所选择的古迹或文物的具体特点,挖掘其深刻的内涵和背后的故事,进而表达内心生发的敬意。
这类作文最好以朴实的文字加以表现,从小事中反映大情感,大道理,写出事件的回环曲折,情感色彩饱满,让触动自己的那份情感也触动读者。
题目二是想象作文,想象类作文已经连续出现了几年,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
2018年如何学习更有效率
学得时间长并不一定有用,问题的关键是:你的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效率有多高。
看着同学们一天到晚都在学习,但为什么效果不佳?这是一个学习中的老大难问题,也是最令家长、老师、学生感到困惑的问题。
解答这个问题的钥匙就是利用效率法则——高效利用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在伏尔泰的作品中曾经提到过一个谜语:“世界上有一样东西,它是最长的也是最短的,它是最快的也是最慢的,它最不受重视但却又最受惋惜;没有它,什么事也无法完成,这样的东西可以使你渺小的消灭,也可以使你伟大的永续不绝。
”
你想到这样唯一的东西是什么了吗?没错,它就是时间。
学习是在时间中进行的。
无可置疑,谁能拥有更多的时间,谁就能获得更多的知识。
长久以来,人们一直在探索怎样勒住时间的缰绳,以增强自己利用时间的能力。
掌握一些高效利用时间的方法,如优化事序、最佳安排、排除干扰等方法能使你的有效学习时间比别人多很多倍。
北京历年中考作文题目★2019年北京中考作文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请将“北京,这里有我的_____”补充完整,构成你的题目,写一篇文章。
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题目二:设想你是漂泊其他星球的地球人,或是外出遇险的动物,或是消逝的一片森林,或是流失异国的文物……请以“我终于回来了”为题,发挥想象,写一篇故事。
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2)作文内容积极向上。
(3)字数在600-800之间。
(4)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2018年北京中考作文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一位著名学者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任何一个多少知道一点自己国家历史的人,都应该对本国过往的历史心怀敬意。
历史不仅书写在浩瀚的史籍里,也沉淀在众多的历史古迹和历史文物中。
请你任选一处古迹(圆明园除外)或一件文物,将“,让我心生敬意”补充完整,构成你的题目,写一篇文章。
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题目二:请你用上“伙伴”“困境”“成长”这三个词语,以“在幽深的峡谷里”为开头,发挥想象,写一篇故事。
题目自拟。
要求:①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②字数在600-800之间。
③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2017年北京中考作文(一)根据情境,按照要求写作。
(10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作。
题目一:在一次同学聚会上,大家兴致勃勃地回忆起小时候玩过的游戏。
请你也描述一个曾带给你快乐的游戏(如下棋、猜谜、拼图、折纸、放风筝、抖空竹、踢毽子、捉迷藏……),与同学们分享童年的快乐。
题目二:班级将要举办“讲述历史故事,传颂中华文明”主题班会。
作为一个准备发言的同学,请你结合下面的连环画,拟写一段发言稿。
(二)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40分)题目一:古人云:“万物贵其真。
”这句话启示我们,无论是大千世界中的万事万物,还是日常生活中的为人、做事,都贵在一个“真”字。
请将“——贵在真”补充完整,构成你的题目,写一篇文章。
作文范文20篇一、【范文展示】那一刻,落日美景相比于日出时的蓬勃,我更喜欢日落时的壮观。
记忆中最美的一次日落是那个冬日的午后……正值下午四点刚过,透过阳台的玻璃窗,正好可以看见缓缓下落的太阳。
也许是太阳已经快降到了地平线,此时的它看起来并不像中午时分那样高不可即,光线也不那么刺眼,但仍然有种威严的感觉。
天空有些发白,几朵白云飘浮在空中。
远处被淡淡的雾气笼罩着,隐约可见建筑的轮廓;近处,西沉的太阳照在附近的居民楼上,反射着银白的光。
太阳继续西沉,正好镶嵌在白色的窗框里,形成了一幅真实的日落图。
太阳由白色变为橙黄,由橙黄变为橘红,西边的天空被染上一抹红晕,东边则呈现出一片深灰。
太阳徐徐将它那火红的脸庞藏入层层叠叠的高楼后面,把最后一缕温柔的阳光洒向大地,才依依不舍地离去,消失在白色的画框中。
太阳被高楼的身影挡住了,但它的身后仍然留下了一条半透明的红色光带,照亮了半边天空,可以想象到高楼后面太阳的风采。
此时的天空变得比以往更加美丽,也更加可爱。
光带之上是一片被日光映得发白的天空,再往上便是深灰色的夜幕了。
这是一个色彩纷呈的世界,比起之前的寂静,又是一番壮丽的景象。
这一抹光带为深灰色的天空增色不少,好似少女的裙边。
它为大地留下了辉煌,为人们留下了对太阳的怀念和对明天的期盼。
我不禁想起了一句古诗:“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红色的光带在渐渐褪色,只有遮住太阳的那座高楼还泛着淡淡的红晕,迟迟没有褪尽。
阳光离去的大地渐渐被黑暗笼罩,几处灯火已经点亮。
我坐在阳台上久久回味着落日的美景。
我见过海上的日落,也见过草原上的日落,它们是那样美丽而壮观。
我却没想到在这高楼林立的城市里也能见到这样美丽多彩的日落。
忽然想起那句话:“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看来确实如此啊,只要有一颗善于发现的心灵,哪怕是在这钢筋水泥构筑的森林里也能欣赏到大自然壮观的美景。
那一刻,我感受到落日的美丽。
【名师点评】这篇写景散文唯美雅致,语言具有表现力、感染力,如“太阳徐徐将它那火红的脸庞藏入层层叠叠的高楼后面……”一句,采用拟人化的写法把静态的落日写得活灵活现。
2015-2019年北京中考语文作文题目总览
一、2019北京中考作文题目(共40分)
题目一:
请将“北京,这里有我的”补充完整,构成你的题目,写一篇文章。
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题目二:
设想你是漂泊其他星球的地球人,或是外出遇险的动物,或是消逝的一片森林,或是流失异国的文物……请以“我终于回来了”为题,发挥想象,写一篇故事。
要求:
(1)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2)作文内容积极向上。
(3)字数在600-800之间。
(4)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二、2018年北京中考作文(共4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一位著名学者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任何-一个多少知道一点自己国家历史的人,都应该对本国过往的历史心怀敬意。
历史不仅书写在浩瀚的史籍里,也沉淀在众多的历史古迹和历史文物中。
请你任选一-处古迹(圆明园除外)或一件文物,将“,让我心生敬意”补充完整,构成你的题目,写一篇文章。
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题目二:请你用上“伙伴”“困境”“成长”这三个词语,以“在幽深的峡谷里”为开头,发挥想象,写-篇故事。
题目自拟。
要求:
(1)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2)字数在600-800之间。
(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三、2017年北京中考作文(共50分)
(一)根据情境,按照要求写作。
(1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作。
2014~2018北京中考语文真题作文汇总【考试大纲】1、根据题意和要求写作。
所写文章要感情真挚,能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
2、中心明确,思想健康,力求有创意。
3、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顺序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
4、写记叙性文章,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性文章,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性文章,做到观点明确,有理有据;写实用性短文,要贴近日常生活。
5、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能根据文章(或材料)的基本内容,展开合理想象,进行扩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进行改写。
一、根据题目,按要求写作【真题回放】【2018】写作(40分)25.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一位著名学者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任何一个多少知道一点自已国家历史的人,都应该对本国过往的历史心怀敬意。
历史不仅书写在浩瀚的史籍里,也沉淀在众多的历史古迹和历史文物中。
请你任选一处古迹(圆明园除外)或一件文物,将“,让我心生敬意”补充完整,构成你的题目,写一篇文章。
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题目二:请你用上“伙伴”“困境”“成长”这三个词语,以“在幽深的峡谷里”为开头,发挥想象,写一篇故事。
题目自拟....。
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2)字数在600-800之间。
(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2017】根据题目,按要求写作。
(40分)21.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作。
题目一:古人云:“万物贵其真。
”这句话启示我们,无论是大千世界中的万事万物,还是日常生活中的为人、做事,都贵在一个“真”字。
请将“贵在真”补充完整,构成你的题目,写一篇文章。
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题目二:假设你走进一个神秘莫测的森林王国。
你能听懂那里花草树木的语言、飞鸟鱼虫的交谈、泉水山石的对话,并且还能和它们一起交流、生活……在那里,你们之间会有怎样的故事发生呢?你又会有怎样的收获呢?请你发挥想象,自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2018年北京中考语文作文分析
2018年北京中考语文作文分析
今年的北京中考语文作文再一次展现了近年来命题追求“大气”的风格。
试卷整体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为主线,布局均衡,脉络清晰。
最后两个作题目的设置则起到了完美的点睛收官效果。
题目一要求学生选一处古迹或一件文物补全题目。
行文过程中需要注意结合所选择的古迹或文物的具体特点,挖掘其深刻的内涵和背后的故事,进而表达内心生发的敬意。
此题目对素材内容的选择方向上有一定限制,有一定难度。
题目二要求用上“伙伴”“困境”“成长”这三个词语,以“在
幽深的峡谷里”为开头,发挥想象,写一篇故事。
三个必须出
现的词语,对作文的相关内容的设定以及中心主旨的方向进行的限制和引导。
行文过程中“集体”“合作”“坚持”“心灵成长”等
元素均可涉及,可以结合成长类感悟类励志类等方面的素材,
进行合理想象,合理布局,科学的安排故事的波澜起伏,完成文章。
近三年来,大作文模块主要以常规记叙文和想象文为主。
想象类的方向主要以情景想象为主,设定想象的空间或者方向,再结合丰富的语言进行生动的想象,基本要求不变。
需要同学们平时注重写作能力,拓充作文素材,才能在考场中灵活应对。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2018年中考满分作文:奔赴前程的你,紧紧相随的我奔赴前酲的你,紧紧相随的我重庆一考生与尔同行,吾生之幸。
——题记同桌,永远是一种特别的存在。
我们与同桌之间,或许不是形影不离,也不是志同道合,但有了同桌,我们就有了被信任以及任何时候都不会被丢下的安定感.闭上眼,时光仿佛回到两年前的夏天.那天,初中入学报到,我最后一个走入教室。
教室里坐满了人,只有你旁边有一个空位。
我别无选择地走了过去,小心翼翼地坐下.你的目光空灵清澈,透过你的眼睛,仿佛能看到无尽的远方.在老师点名之后,我得知你是全县第三。
为了缓解尴尬的气氛,我写了一张纸条传给你:“作为全县第三,你为什么不和其他人聊天?"你回复:“没有认识的同学。
那,你叫什么?”我们之间的交流,由此开始了。
你写得一手漂亮的好字,拥有极敏捷的数学思维,有幽默感,还有远大的梦想,简直是个极好的同桌。
我和你有时一天不说一句话,但每当我给你一道难题时,你都会毫不犹豫地为我讲解,哪怕花掉半节自习课的时间也在所不辞。
我的眼镜镜片被打碎,你就把你的眼镜借给我。
我不上晚自习时,你总会第一时间把晚自习发布的通知告诉我。
放学一起坐公交时,我有时没留意下车的提示音,而你却总能及时提醒我下车。
再后来,你考了班级第一,我却因数学比你低近50分险些排到倒数第一。
我坐在你旁边,不由得感到压力巨大,却又无从诉说.但某个班会课上,老师要求同桌间互写评价时,你在给我的评价中写道:“一旦认定的朋友,便会绝对的赤诚.可能因为不被理解而懊恼,却从来不会失去本心.只要怀着对学习的热忱,你一定会更上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一层楼。
”你的肯定和鼓励,促使我战胜了压力,也让我重拾了对数学的信心。
如今,我的数学成绩与你依旧有差距,但为了更长久地与你同行,我必须优秀再优秀。
即使我与那个机会隔着千军万马,我也不会动摇。
我要让你知道,我不仅仅是你的同桌,还是你生命中一个重要的朋友.因为,我愿与你一同奔赴美好的前程。
本文由一线教师精心整理,word可编辑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 Aspose Pty Ltd.北京中考满分作文:北京,这里有我的根“同学们,俗话说,行千里路,读万卷书,大家利用假期到胡同游学,逛北京胡同、吃北京小吃、听京腔京味,领略了京味文化和风土人情……”在汇报的台上的我侃侃而谈,介绍着同学的游学收获,分享着自己的心得。
台下的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不住点头,老师也一脸赞赏。
这是一个月前老师给我们布置的一项作业——“游北京胡同,品京味文化”。
作为北京长大的我,说起胡同,既熟悉又陌生。
听爸爸说,我家从前就住在东城区的一条胡同里,因为老城改造,胡同拆迁,我们就搬离了原来的胡同,住进了楼房,但我对胡同生活一直满怀憧憬。
这次游学作业,真是一个重温胡同风情文化的绝好机会。
爸爸自愿为我当向导,游学简直就是一次寻根之旅了。
我们行走在胡同里,爸爸给我学着老北京卖东西的吆喝声,“卖豆汁儿咧,麻豆腐……”、“磨剪子咧,戗菜刀……”、“冰糖葫芦儿”,京腔京韵在胡同回荡,我置身其中,亲身感受着北京胡同的安静和谐和恬淡的生活气息。
“看这儿,这个是老北京门墩,那个是砖雕,雕刻的是马上封侯和四季平安,哎!这样的老物件儿现在已经不多了”爸爸的语气略显沉重。
这是他小时候常走的胡同,胡同里记录着他的童年趣事和他的回忆,听着爸爸娓娓道来,我仿佛也回到了那个讲究门当户对、对未来美好期盼都要刻在建筑上的年代。
离我家胡同不远的玉河源头,东不压桥下湖水清澈,几只顽皮的鸭子在聚会觅食,层层涟漪划破了静静的湖水,我咔嚓咔嚓拍着照片,红桥、碧水、欢快的鸭子,记录着北京胡同的光与影。
游览的过程中,我对北京胡同感觉越来越亲切、对胡同文化理解越来越深,一种自豪感和认同感油然而生。
回来后,一直内向的我自告奋勇收集同学的照片,制作记录同学们的游学经历的视频短片,努力在汇报课上尽情展现胡同文化和北京历史。
北京中考语文作文放水我最忘不了的是在2018年劳动节的那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到外公家去玩,正巧我们赶上了捉鱼的时候。
外公先是把鱼塘的水放到另一个大鱼塘去。
鱼塘的水抽干后,我看见里面有许多小鱼,小虾,里面还有一只甲鱼,我脱鞋挽裤迫不及待地跑及待地跑了下去。
当时,我踩到了干巴巴的石头上,脚后跟突然就红了,走进黑乎乎的泥里,仿佛走在沼泽上,让人提心吊胆。
我一眼就看到了那一条大大的草鱼,可是它不断地往泥里钻,我连忙跑过去一把抓住它的身体,我抓住它的时候,它还不停地摆动尾巴,正好摆了我一脸的泥,当时我直接成了一个大花猫。
我把它装进袋子后,就又开始捉鱼了,我心想这次我先抓点小鱼吧!说完我就又开始抓了。
我首先找了一个有几条小鱼的角落,不大的水坑里,它们探着脑袋在水面游动,我心里一阵窃喜,准备来个大满贯,我弯下腰,双手放进水中,猛地一捧,搅动得水花差点溅入我的眼睛,水从掌心里漏下去,我才发现居然是一条死鱼,小鱼实在太机灵狡猾,我抓了半天也没抓到。
不过但我也有了新的收获,因为我在一个洞里找到了大龙虾,看他们头上身体红红的,一看岁数就不小。
之后,我顺着塘底边缘继续找小龙虾,又看见一个个的洞,当我伸头往里面看去时,那炯炯有神探出的脑袋,不像是龙虾,我吓得跑回了鱼塘,我心想哪有可能是一条蛇,想想就觉得背后发凉,可当时我又看见它把头缩了回去,我才明白那是一只甲鱼,走过去准备去抓它的时候,爸爸突然说甲鱼有牙齿,会咬人的,让我最好别去抓它。
听了爸爸的话,我只好又回去抓小鱼了,我像一只鸭子在水里来回地扑腾,不是溅了一身泥,就是扑了个空,不过我一点不在意。
大约一两个小时过去了,鱼终于抓完了,外公又把水抽了回来,我们准备回家的时候,外公又拿了一些鱼给我们。
直到现在我还记得那天满满的一筐鱼,还有我的大花脸呢。
初中语文北京中考真题写人叙事散文阅读汇编(含答案)【2013北京中考试题】洞茶毕淑敏(1)16岁时,我在海拔5000米的藏北高原上当兵。
司务长分发营养品,从一大块黑糊糊的粗糙物件上百掰下一块给我,说,这是砖茶。
(2)拿东西时砖茶一不小心掉到雪地上,我没有捡,弯腰太费体力。
一旁的老医生心疼地说:关键时刻砖茶能救你命呢。
我不以为意。
老医生告诉我,它叫青砖茶,用茶树的老叶子压制而成,发酵后颜色黢黑,茶碱含量很高,茶碱可以兴奋呼吸系统,如果出现强烈的高原反应,喝一杯砖茶,可缓解症状。
它是高原之宝。
(3)没到过藏北高原的人,难以想象砖茶对于边防军的意义。
高原上的水,不到70℃就开锅了,无法泡出茶中的有效成分。
我们只有把茶饼掰碎,放在搪瓷缸里,灌上用雪化成的水,煨在炉火边久久地熬煮。
渐渐地,一抹米白色的蒸汽袅袅升起,缸子中的水慢慢红了,又慢慢黑了……平原青翠植物的精魂,在这冰冷的高原,以另外一种形式复活了。
(4)慢慢喝茶上瘾,便很计较每月发放砖茶的数量。
有一次领完营养品,我端详着分到手的砖茶,委屈地说:“司务长,有人抠走了我的茶,你看,还留下两道深痕。
”司务长说:“哈!应该是三道痕。
那不是被人抠走的,是厂子用机器压下的商标,这茶叫‘川’字牌。
”我追问:“这茶是哪儿出的啊?”司务长说:“‘川’字牌,当然是四川的。
”(5)从此,我与这砖茶朝夕相伴,它温暖了我的胃,安慰了我的心,清醒了我的脑,成为我无声的知己。
(6)11年后,我离开高原回到北京,寻遍北京的茶庄,却再也找不到我那有三道痕标记的朋友。
失望之余,觉得它好像变成了我在高原缺氧时的一个幻影,与我悄然永诀。
(7)此后三十余年,我品过各种各样的天下名茶,用过林林总总的精美茶具,见过繁复古雅的饮茶仪礼,却总充满迷惘困惑。
茶不能大口喝吗?茶不能放在铁皮缸子里煮吗?茶不能放盐巴吗?茶不能仰天长啸后一饮而尽吗?(8)一次出差到了四川,我满怀希望地买了一块砖茶,以为将要和老友重逢,喝下却全无当年的韵味。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2018年中考满分作文:最懂我的那个人最懂我的那个人河南一考生我已经活了400多岁了。
我是地坛,400多年的风风雨雨,剥蚀了我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耀眼的朱红,坍颓了一段段高墙。
游人一茬又一茬地来观看我,但我感觉没有人能真正懂我。
一个下午,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红,沉静的光芒弥漫着整个公园。
突然,一个残疾的青年在宁静的园中出现了.他摇着轮椅进来,我的内心忽然一颤,仿佛是一种宿命,我知道,一个最懂我的人出现在我的生命中了。
相处一段时间后,我知道了他叫史铁生,因为残疾,曾经产生过轻生的念头.我伴他在树下徘徊,看一些孩童在温暖的阳光下嬉戏.我对他说:“孩子,这不是别的,这是你的罪孽与福祉。
”他仿佛是听到了,四肢猛地一震,在园中扶椅徘徊,不时沉静地思索。
在一片朦胧的夜色中,他思索着归去。
后来,他便常常来我这里,在阳光下,抑或在雨后,与我无言地对话.“春天是树尖上的呼喊,夏天是呼喊中的细雨,秋天是细雨中的土地,冬天是干净的土地上的一只孤零的烟斗”,在一抹生的希望中,他明白了我的意思—要学会感恩自己的命运。
有时候,我还与他一同聆听祭坛深处的唢呐声。
在苍茫的夜色中,坦坦荡荡,独对苍天,只听得唢呐声在星光寥寥的夜空下低吟高唱,时而悲怆,时而欢快,时而缠绵,时而苍凉。
这时,他便从这喷呐声中读懂了我的思想:“当牵牛花初开的时节,葬礼的号角就已吹响",在参悟死亡中,他懂得何为永恒;在时光静寂之处,他懂得了何为无穷。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就这样,在无数个日日夜夜里,他在无言中领会着我的心绪,在一片沉静中聆听我的声音,我们共同赞美生命的欢唱,一同领悟和思考生命的永恒。
而今斯人已逝,但在我的心中,他这个残缺的生命,已变成我永恒的知己。
因为只有他,最为懂我。
【得分点提示】1。
选材新颖,视角独特。
考生运用拟人的写作手法,将“地坛"人格化,并变换角色,从地坛的角度来写史铁生,既围绕史铁生如何懂“我”来展开行文,又从中揭示出了对生命的思考这个宏大的主题。
2018年北京中考语文作文分析
一、作文整体分析
今年,写作部分再一次彰显了近年来北京中考语文命题追求“大气”的风格。
整张试卷都是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为线索,布局均衡,脉络清晰,试卷最后这两个习作题目的设置则起到了完美的点睛收官效果。
二、试题分析
题目一:
看到这个题目时,真是有些激动,希望这种题目的出现能唤起学生们传承民族文化的使命感。
希望能更多的看到课堂上增强民族荣誉感和仪式感内容的呈现。
历史不只出现在书本上,更蕴含在历史遗迹里,这就要求学生们不仅平时要学好历史,多多阅读历史文化的相关书目,而且还要更多的“走出去”,参加到社会实践中去,去真实的接触,亲身的感受这些文物古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感悟到民族文化的精髓。
这个半命题作文要求学生选一处古迹或一件文物补全题目。
行文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要结合所选择的古迹或文物的具体特点,挖掘其深刻的内涵和背后的故事,进而表达内心生发的敬意。
此题目对素材内容的选择方向上有一定限制,有一定难度。
题目二:
想象类作文已经连续出现了几年,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
近年中考中想象类作文题目的设置旨在训练孩子们的创新思维,希望孩子们能够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和思考。
题目要求用上“伙伴”“困境”“成长”这三个词语,以“在幽深的峡谷里”为开头,发挥想象,写一篇故事。
三个词语的设定以及“在幽深的峡谷里”的开头,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来展示自己独特的个性。
三个必须出现的词语,对作文的相关内容的设定以及中心主旨的方向进行的限制和引导。
行文过程中“集体”“合作”“坚持”“心灵成长”等元素均可涉及,可以结合准备过的成长类感悟类励志类等方面的素材,进行合理想象,合理布局,科学的安排故事的波澜起伏,完成文章。
三、对比
近三年来,大作文模块主要以常规记叙文和想象文为主,在常规类作文方向,从传统的
读书感悟到近两年的半命题作文模式,形式逐渐灵活,需要同学们平时注重写作能力,拓充作文素材,才能在考场中灵活应对。
想象类的方向主要以情景想象为主,设定想象的空间或者方向,再结合丰富的语言进行生动的想象,基本要求不变。
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