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思想品德试卷分析共28页
- 格式:ppt
- 大小:4.01 MB
- 文档页数:28
中考道德与法治试卷分析介绍中考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考试之一,其考试内容包括多个学科,其中包括道德与法治。
道德与法治是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的重要课程。
本文将对中考道德与法治试卷进行分析,探讨试卷的特点、难度和评价标准等方面的内容。
一、试卷结构中考道德与法治试卷一般由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组成。
选择题主要包括多项选择题和判断题,非选择题则包括填空题和简答题。
试卷内容主要涵盖了道德、法治、生活与法律、社会规范等方面的知识。
1.多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是中考道德与法治试卷中最常见的题型之一。
此类题目通常给出一个问题,然后列出多个选项,要求考生选择一个或多个正确答案。
这种题型能够测试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判断题判断题是中考道德与法治试卷中的另一个常见题型。
这类题目给出一个陈述,要求考生判断其是否正确。
判断题的特点是简单直接,考察考生对概念和常识的了解。
3.填空题填空题一般在试卷的后半部分出现。
该题型要求考生根据题目意思,在给出的空格中填入正确的单词或短语。
填空题能够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灵活运用能力。
4.简答题简答题的出现比较少,通常要求考生回答一个问题,并对答案进行简单的说明。
这种题型考察考生对某一特定知识点的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能力。
二、试卷难度中考道德与法治试卷的难度通常以学科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知识水平为依据。
一般来说,在试卷内容上,难度逐渐增加,从基础知识考查到思维能力的考核。
1.选择题选择题的难度主要体现在选项的设计上。
有些题目往往存在干扰项,考生需要通过对题目的仔细分析和对知识点的理解,才能选出正确答案。
2.填空题填空题的难度主要在于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熟练程度和灵活运用能力。
答题时需要正确理解题目要求,选择合适的单词或短语填入空白处。
3.简答题简答题的难度主要在于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深入理解和能力的综合运用。
答题时需要明确问题的意思,简明扼要地回答问题,并给出恰当的说明。
中招思想品德试卷分析一、试卷的总体评价从总体上看,2010年的屮考思想品徳试题沿袭以往中招试题的风格及特点,体现了课程改革的理念,贯彻课程标准的要求,打破教材版本局限,实现了稳屮求新,更加注重突出时代性和河南地方特色,具有与时俱进的鲜明特点。
考杳方式仍然是开卷考试,时间为60分钟,试卷满分为70分。
试卷结构有所调整:第-•题为选择题,分值20分,其中单项选择为4题8分,多项选择为4题12分;第二题为辨析题,分值由以往的8分提高到10分;第三题为观察与思考, 2小题,每题10分;第四题为活动与探索题,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今年的小招试卷删减了以往的“简答题”、“概括题”两个题型,使试卷结构更加简洁清晰。
试题以“成长屮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三部分内容为主线,以发生重大经济、社会等事件为背景,通过文字、图片、漫画、材料等多种呈现方式,围绕学生思想和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重点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社会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树立现代公民意识, 培养爱国主义和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试卷特点简析1、突出对主干知识、核心能力的考查,引导学生夯实基础,为今后发展提供支撑。
2010年屮招试卷考查的主干知识冇: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第3题)、党的基本路线(第4题)、消费(第5题)、我国的环境、资源问题(第6、9题)、爱国、承担社会责任(第7题)、理想与艰苦奋斗、团结合作、坚强的意志的关系(第8题)、改革开放、勤俭节约(第9题)、思想道徳建设(第10、12题)、民族团结问题(第11题)、民族精神(第12、13题)等;考查的核心能力冇分析问题能力(第5、9、10、11题)、辨别分析能力(第9题)、践行能力(第11、12、13题)等。
2、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反映社会重大热点,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大事。
今年屮招试卷考查的重大热点有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第1题)、修改选举法(第2题)、低碳生活(第9题)新疆发展、青海玉树地震(第11题)、“四利啊南人”、“三平” 精神(第12题)、上海世博会(第13题)等。
2023年九年级思想品德期中考试试卷分析2023年九年级思想品德期中考试试卷分析一一、试卷特点(一)、试卷结构:思想品德试卷有四项,即选择题、辨析题、观察与思考、活动与探索。
内容为九年级1---5课所有内容。
考试形式为开卷。
(二)、试题特点:试题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考查学生学习过程、学习方法,提升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注重引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意识,促进学生主动求知,不断实践,是一份既体现教育教学改革精神又突出思想品德学科特点的试卷。
试题呈现如下一些特点:1、注重基础知识考查。
这张试卷最鲜明的特点是突出对基础知识的考查。
从单项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来看,考查的都是课本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非常强调对基本知识的深刻理解和全面掌握。
许多道题考查的基础知识很细,对学生准确记忆的要求较高,学生必须对基本知识有深刻的记忆和透彻的理解,才能准确答出。
2、信息和思维容量大,知识覆盖面广。
试卷对知识的覆盖体现了“三突出”的特点,即突出基础;突出主干;重视热点。
“三突出”和具体生活情境的有机结合,极大的扩充了试卷的信息量和考生的思维容量。
试卷的这一特点要求考生必须有效的把学科的学习内化为自己的素养,以学科知识为工具,形成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有效的克服了考生考试机会主义的心理。
3、科学性。
充分体现了思想品德课育人为本的德育功能,体现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导向,引领思品教学走上科学教育的轨道。
4、开放性。
除少数题在书上能找出答案、其它题都不能在书上找出现成答案,充分体现了思想品德试题的灵活性、开放性,也是对学生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
5、试题取材新颖,设问灵活,综合性强。
试卷重视创设问题情境,考查考生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试题善于在生活中选取考试素材,既尊重考试范围,又不拘泥于教材的表述,体现了题在书外,理在书中的特点。
试题新颖性、灵活性、综合性的特点,使考试尽量克服了考生死记硬背、生搬硬套的缺点,有利于考生发挥出真实水平。
九年级思想品德试卷分析一、命题情况试题力求全面考查学生思想品德课的学习状况,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于水平方面的考查。
特别是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的水平和创新思维的水平。
在命题中,没有偏题、难题、怪题和超纲题,切实从九年级思想品德课的教与学的实际出发,并突出实践性、灵活性和创新性。
三、学生卷面存有的问题第Ⅰ部分选择题(第1—25题)本部分题目学生失分较多,第4、7、13、23、24小题错得很多。
第Ⅱ部分非选择题(26—31题)26题因为平时对学生要求要熟背,并提问好多次,在平时的测试中也多次考到这个题,所以学生做的很好。
但还是有个别的学生因为平时不认真,有个别的误差。
如学生答案写成“和平发展”,有漏掉“和平”两个字的现象。
27题的的三个问题,在教学中讲解过类似情况,学生做得也不错,但因为学生缺乏灵活性,有部分学生没抓住答案要点而出现失分较多的现象。
28题(1)(2)学生没有失分现象。
(3)个别学生不能把握题干,张冠李戴,失分较多。
29题因为平时对学生讲解较多,并提问好多次,所以学生做的很好,得分率较高。
但还是有个别的学生因为平时不认真,有个别的失误。
27题(2)得分率较高。
问题太简单,答出的同学较多。
(1)主要的错误是学生对“非公有制经济”理解不清,错误较多。
30题(1)学生概括不全面,因而失分。
(2)(3)学生综合使用水平较差,失分较多。
四、教学建议(今后的对策)1、依据课标和教材,夯实基础知识。
协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提升归纳综合水平。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协助学生建构一个完整、清晰的知识点网络体系,让学生在建构中把握教材内容的要点,达到提升学生的归纳综合水平的目标。
2、增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在教学过程中,要重点研究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过程中的质疑、教学结果的反馈与矫正。
要善于教给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突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多留给学生思考、讨论问题的教学时空。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不同的独到的见解,培养学生的思维独创性。
XX年中考思想道德试卷剖析町店中学凌学锋第一部分:试卷命制特色xx年中考思想道德试题的命制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色:第一、着重联系和观察社会热门问题。
思想性是思想道德课程的重要特色之一。
思品试题的命制必定以思想性为导向。
着重社会热门问题的观察。
单项选择第1、2 题着重观察学生对十八届*的认识;第11题观察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山西精神、建设资源节俭型社会等问题;简答题第 13 题观察了 * 中心价值观;实践研究题观察了学生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和运用等等。
对社会热门的观察有益于指引师生在教课中踊跃关注社会、关注热门,培育有激烈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第二、着重联系学生生活实质,激发学生思虑和研究的兴趣。
思想道德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是从学生实质出发并将初中学生逐渐拓展的生活作为课程建设与实行的基础。
本次思品中考试题在好多地方都是密切联系了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实质,使学生在考试过程中有一种亲密感,易于激发学生的同理心,同时在考试的过程中再一次遇到了正确价值看法的教育,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平常行为活动。
单项选择第3题指引学生正确对待青春期生理心理特色;简答题的第 13 题的情形剖析一、二题观察了学生面对 * 、体育竞赛误判等情境下的行为选择。
剖析说明题第 17 题观察了学生面对上课说闲话这样的违犯班规班纪的情形的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
这些与学生实质密切相连的情境的观察,有益于师生在思想道德的学习中更为关注自己生活,反省自身生活,进而真实实现思想道德教课的有效性。
第三、着重对基础知识的观察,帮助学生形成必定水平的学科知识和学科能力。
学生优秀思想道德的形成、正确价值看法的培育、合理规范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正确的道德判断能力的培育都离不开坚固的有关的思想道德基础知识。
xx 年中考思想道德命制试题在观察学生的基础知识方面也是赋分许多的。
单项选择第 4、5、6、9、12 题,简答题第 13 题第(1)问都以直接形式观察了学生对思想道德基础知识和基来源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