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心理学感觉和知觉
- 格式:ppt
- 大小:3.73 MB
- 文档页数:68
第四章感觉和知觉教学要求:1.掌握感觉、知觉的概念。
2.了解感觉、知觉种类;感觉的一般规律、知觉的基本特征、直观教学的形式和特点、正确进行直观教学的措施。
3. 掌握青少年感知能力的培养方法。
教学重点:1. 感觉和知觉的概念;2. 知觉的特性;教学重难点:感觉、知觉的特性,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第一节感觉和知觉的概述教学过程:导学提示感觉与知觉是最初级,也是最基本的认知过程。
感觉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第一步, 通过感觉, 我们从内外环境中获取信息, 通过知觉, 我们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对于从环境中输入的信息加以整合和识别, 使杂乱无章的刺激具有了意义。
现实生活中,纯粹的感觉几乎是不存在的,感觉总是与知觉紧密结合在一起,因而也称感知觉。
心理学对感知觉的研究有着最长的历史和最为丰富的内容。
〔一〕、什么是感觉。
1 、感觉的概念。
〔1 〕导入:课堂小实验〔2 〕定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区别于日常概念“感觉”。
〕【研究实例】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做的剥夺感觉的实验。
【心理点评】感觉虽然试一种简单的心理活动,但却十分重要。
首先,感觉向大脑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
通过感觉的人可以了解外界事物的各种属性,保证机体与环境的平衡。
感觉是认识的开端,知识的源泉。
而以上实验可以证明刺激和感觉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
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没有感觉的生活是不可忍受的。
〔二〕感觉的特点1 、感觉反映的是当前的事物。
〔不是过去的事物或间接的事物〕2 、感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
〔不是事物的整体〕3 、感觉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以客观事物为根源,以主观解释为形式〕〔三〕感觉的分类:根据感觉器官的不同,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
1 、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肤觉2 、内部感觉: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
〔略作解释〕三、知觉的含义及其分类〔一〕什么是知觉,1 、定义: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简述感觉与知觉的关系心理学哎,说到感觉与知觉,这俩词儿听起来挺玄乎,其实啊,就跟咱们每天吃饭睡觉一样,是生活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想象一下,你走在街上,突然闻到一阵诱人的煎饼果子味儿,嘴里立马就开始分泌口水,这就是感觉在作祟。
而当你顺着香味儿找过去,看到那个热气腾腾、金黄酥脆的大煎饼果子时,心里头那个美呀,眼睛都亮了,这就是知觉在搞事儿。
感觉嘛,就像是咱们身体的小雷达,专门负责收集外界的各种信息。
比如,你摸到冰块时那嗖嗖的凉意,听到孩子笑声时心里暖洋洋的,还有看到美食时眼睛里的光,都是感觉在给我们发信号。
它就像是个快递小哥,不管啥信息,一股脑儿地往你脑子里送,但具体这信息是啥意思,怎么整合,它就管不了了。
而知觉呢,就像是那个聪明的大脑袋,专门负责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处理。
它会把感觉送来的各种碎片,像拼图一样一块块拼起来,然后告诉你:“嘿,这是个大煎饼果子,看起来挺好吃的!”或者“哎呀,这天气真冷,得穿厚点。
”知觉就像是咱们的私人翻译官,把感觉的语言翻译成咱们能理解的大白话。
有时候,感觉和知觉还会联手玩个小把戏。
比如,你晚上一个人走夜路,感觉四周静悄悄的,只有自己的脚步声回响。
这时候,知觉可能就会开始脑补一些惊悚的场景,让你心里直发毛。
但实际上,啥事儿也没有,就是你自己吓唬自己。
所以说,感觉和知觉虽然是好搭档,但有时候也会闹点小误会。
不过话又说回来,要是没有了感觉和知觉,咱们的生活可就乱套了。
你想啊,要是吃不出酸甜苦辣,听不到鸟语花香,看不到五彩斑斓的世界,那得多无聊啊!所以嘛,咱们得好好珍惜这份来自身体和大脑的礼物,用心去感受这个世界的美好。
总而言之,感觉就像是打开世界大门的钥匙,而知觉则是那把钥匙上的花纹,让咱们在探索世界的过程中更加丰富多彩、充满乐趣。
它们俩手牵手、心连心,一起陪伴咱们走过人生的每一个瞬间。
1. 感觉和知觉是我们对外界环境的感知和认知能力。
2. 感觉是指我们对外界刺激的直接感知,如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
3. 知觉是指在感觉的基础上,通过对感觉信息的整合和加工,形成对外界环境的认知和理解。
4. 感觉和知觉是我们与外界环境进行交互的重要方式,它们直接影响着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
文章范例:1. 引言感觉和知觉是人类对外界环境的感知和认知能力,它们直接影响着我们对世界的理解和认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通过感觉和知觉来获取信息、做出决策和行动。
本文将从感觉和知觉的基本概念出发,探讨其在认知心理学和生理学中的重要性,以及其对我们认识世界的影响。
2. 感觉的基本概念在认知心理学中,感觉是指我们对外界刺激的直接感知,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等。
感觉是我们获取外界信息的第一步,它直接影响着我们对外界环境的认知和理解。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通过感觉来感知世界,获取信息,做出反应和决策。
3. 知觉的作用和特点与感觉相对应的是知觉,它是在感觉的基础上,通过对感觉信息的整合和加工,形成对外界环境的认知和理解。
知觉是我们对外界环境的综合理解,它是我们认识世界的重要方式。
通过知觉,我们可以对外界环境进行认知和理解,从而做出更合理和准确的反应和决策。
4. 感觉和知觉的重要性感觉和知觉是我们与外界环境进行交互的重要方式,它们直接影响着我们的认知和行为。
通过感觉和知觉,我们可以获取外界信息,感知世界,做出决策和行动。
感觉和知觉对于我们认识世界、理解世界和适应世界起着重要作用,它们是我们认知能力的重要基础。
5. 个人观点和总结在我看来,感觉和知觉是我们认识世界的重要方式,它们直接影响着我们的认知和行为。
通过感觉和知觉,我们可以获取外界信息,感知世界,做出决策和行动。
我们应该重视感觉和知觉的作用,努力提高自己的感知和认知能力,以更准确、更全面地认识世界。
感觉和知觉是我们认识世界的窗口,通过它们,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世界,更好地适应世界。
基础心理学知识点总结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及其影响下的精神功能和行为活动的科学。
基础心理学则是心理学的基础部分,涵盖了众多重要的知识点,下面就为大家进行总结。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既包括人的心理,也包括动物的心理。
但主要还是聚焦于人的心理活动,如认知、情感、意志等方面。
从范围来看,心理学研究个体心理,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也研究群体心理,如从众心理、社会助长等;还涉及到发展心理学,研究人从出生到衰老的心理发展过程。
二、心理的生理基础人的心理活动是建立在生理基础之上的。
大脑是心理活动的主要器官,不同的脑区负责不同的心理功能。
例如,额叶与决策、计划等高级认知功能有关;颞叶与听觉、语言理解有关。
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起着控制和调节心理活动的作用;周围神经系统则负责传递信息。
内分泌系统对心理活动也有重要影响,例如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可能导致情绪激动,分泌过少则可能导致情绪低落。
三、感觉和知觉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认识,如视觉、听觉、嗅觉等。
感觉具有阈值,当刺激强度达到一定程度才能被感知。
知觉则是对事物整体属性的综合认识。
知觉具有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和恒常性等特性。
比如,我们能从一堆复杂的图形中快速识别出一个熟悉的物体,这就是知觉的整体性在起作用。
四、记忆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
记忆可以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瞬时记忆保持时间极短,但容量较大;短时记忆一般能保持 5 秒到1 分钟,容量有限;长时记忆保持时间长,容量几乎无限。
记忆的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
遗忘是记忆中的常见现象,其原因有多种,如消退说、干扰说等。
五、思维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和概括的反映。
思维的种类繁多,有形象思维、抽象思维、聚合思维、发散思维等。
解决问题是思维的重要应用,问题解决的过程包括发现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包括问题的类型、知识经验、思维定势、功能固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