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 第一课 第一框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 格式:ppt
- 大小:1.61 MB
- 文档页数:24
高一必修一思想政治第1课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专题导学一、学法指导1.本课从学生具有一定生活体验的“钱”入手,是全书的开篇,起着引领和导入作用,必须高度重视。
首先,从日常生活体验中感悟经济道理,透过经济现象把握经济规律是经济学科的核心能力之一,是培养学科思想的重要环节;而第一堂课能否在这方面有所突破至关重要。
其次,商品、货币是现代市场经济非常活跃而不可或缺的要素,是深刻认识各种经济现象、进行后续学习的基础。
2.逻辑顺序(1)货币的本质:商品和货币密切联系──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为了克服物物交换的困难必然出现一般等价物──金银固定充当等价物就是货币──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2)货币的基本职能:货币的一个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用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商品价格──货币执行价值尺度功能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3)纸币:纸币与金属货币相比具有许多优点──纸币是由国家或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纸币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二、重难点分析1.什么是商品?它具有哪两个条件?什么是货币?它的本质是什么?货币和商品之间有什么区别与联系?(1)商品就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它具有两个条件:其一,它必须是劳动产品;其二,必须用于交换。
(2)货币就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3)商品和货币的关系:第一,货币和商品的区别是:商品出现在前,货币出现在后;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货币具有五种职能,一般商品不具有上述货币各种特征。
第二,货币与商品的联系表现在:二者都是商品,都具有价值;货币能衡量商品价值的大小,是商品进行交换的媒介;二者在实质上都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2.什么是价值?价值与商品有何联系?在货币出现前后,商品的价值分别是怎样表现出来的?(1)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2)价值是商品的共有属性(一切商品都有价值)和特有属性(只有商品才有价值)。
1.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金、银充当货币后,可以与一切商品相交换,这表明()
A.金、银作为货币后,就不再是商品
B.金、银作为货币后,代表着一种社会生产关系
C.金、银天然具有货币的社会属性
D.金、银作为货币,其购买力大小是不变的
2.从“商品—商品”发展到“商品—货币—商品”,后一个公式说明()
①在商品流通中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②买和卖在时间和空间上同时进行③货币执行了流通手段职能④买和卖在时间和空间上是分离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为全面保障出口食品安全,近年来国家质检总局加大对出口食品企业检查力度。
多年来出口食品合格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政府将进一步加大打击的力度,坚决不让不合格的食品流出国门。
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国家质检总局要求企业重视出口食品的质量的原因。
4.二战期间,国际红十字会向纳粹集中营里的战俘提供一些食品、衣服、香烟等物品。
战俘之间进行物品交换或用劳务换取物品的行为经常发生,交换中,香烟逐渐成为大家普遍乐意接受的物品,例如,1件衬衣值80支香烟,为他人洗1件衣服可换取2支香烟……
请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简要回答:
(1)在这个故事中,香烟充当了什么角色?执行了哪些功能?(2)为什么香烟从普通消费品变成了具有特殊功能的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