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六大系统管理机构
- 格式:doc
- 大小:18.00 KB
- 文档页数:4
煤炭公司“六大系统”管理规定为切实推进煤矿企业保障能力建设,提高煤矿整体救灾能力,煤矿和非煤矿山要制定和实施生产和技术装备标准,安装监测监控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压风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以及紧急避险系统等技术装备,并以三年之内完成的标准特制定本规定。
一、管理机构组长:XXX副组长:XXX成员:XXX领导组办公室:安全指挥中心办公室主任:XXX(兼)1、监测监控系统负责人:XXX管理人员:XXX专业技术员:监控值班人员:维护人员:XXX2、井下人员定位系统负责人:XXX管理人员:专业技术员:监控值班人员:维护人员:XXX 3、压风自救系统负责人:XXX管理人员:XXX 专业技术员:值班人员:维护人员:XXX 4、供水施救系统负责人:XXX管理人员:XXX 专业技术员:值班人员:维护人员:5、通信联络系统负责人:XXX管理人员:XXX 专业技术员:值班人员:维护人员:XXX 6、紧急避险系统负责人:XXX管理人员:XXX 专业技术员:值班人员:维护人员:二、项目基本要求1、人员定位系统基本要求(1)按照《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的要求,建设完善安全监控系统,实现对煤矿井下瓦斯、一氧化碳浓度、温度和风速等的动态监控,为煤矿安全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2)监测监控系统必须满足《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AQ6201—2006)的规定,并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
构成监测监控系统的各配套设备应与安全标志证书中所列产品一致。
(3)甲烷、馈电、设备开停、风压、风速、一氧化碳、烟雾、温度、风门、风筒等传感器的安装数量、地点和位置必须符合《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要求。
中心站要装备2套主机,1套使用、1套备用,确保系统24小时不间断运行。
(5)按规定对传感器定期调校,保证监测数据准确可靠。
(6)监测监控系统在瓦斯超限后应自动切断被控设备的电源,并保持闭锁状态。
矿井“六大系统”建设的基本要求1、永久避难硐室是指服务于整个矿井、水平或采区,服务年限一般不低于5年的避难硐室。
临时避难硐室是指设置在采掘区域或采区避灾路线上,主要服务于采掘工作面及其附近区域,服务年限一般不大于5年的避难硐室。
2、避难硐室的总容量应满足突发紧急情况下所服务区域全部人员紧急避险的需要,包括生产人员、管理人员及可能出现的其他临时人员,并应有一定的备用系数。
永久避难硐室的备用系数不低于1.2。
3、紧急避险设施应与矿井安全监测监控、人员定位、压风自救、供水施救、通信联络等系统相连接,形成井下整体性的安全避险系统。
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应对紧急避险设施外和避难硐室内的甲烷、一氧化碳等环境参数进行实时监测。
矿井人员定位系统应能实时监测井下人员分布和进出紧急避险设施的情况。
矿井压风自救系统应能为紧急避险设施供给足量氧气,接入的矿井压风管路应设减压、消音、过滤装置和控制阀,压风出口压力在0.1~0.3MPa之间,供风量不低于0.3m3/min•人,连续噪声不大于70分贝。
矿井供水施救系统应能在紧急情况下为避险人员供水,并为在紧急情况下输送液态营养物质创造条件。
接入的矿井供水管路应有专用接口和供水阀门。
矿井通信联络系统应延伸至井下紧急避险设施,紧急避险设施内应设置直通矿调度室的电话。
6、避难硐室的设置要与矿井避灾路线相结合,避难硐室应有清晰、醒目的标识牌,并悬挂于避难硐室外。
7、避难硐室内应有简明、易懂的使用和操作步骤说明,以指导避险人员正确使用避难设施,安全避险。
煤矿应建立健全“六大系统”管理机构,配备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值班人员和维护人员等。
煤矿应建立健全“六大系统”管理制度,明确责任。
矿井“六大系统”管理机构职责矿属各单位:为了规范矿井安全监控系统、视频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管理系统和通信系统的安装、使用、维护及日常管理,充分发挥各系统的安全保障作用,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促进矿井安全生产。
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印发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规范(试行)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22〕33号)和《福建煤矿安全监察局福建省经济贸易委员会福建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建设完善全省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闽煤安监综合〔2022〕4号)等有关精神和要求,结合我矿实际情况,设立“六大系统”管理机构。
一、“六大系统”管理机构矿成立“六大系统”管理领导小组组长:池昌洲副组长:谢章本邱金辉成员:余志前吴林煌管理小组办公室设在机电科,具体负责日常管理、值班与维护工作。
主任:余志前副主任:吴林煌成员:郑宜成池帮鲜方来友廖上彪王凤珠唐南花为进一步加强安全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管理系统、通信系统等“六大系统”的安装维护和日常运行管理,以及监控中心建立系统值守工作。
二、管理职责(一)管理领导小组职责按照《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规范(试行)》的要求,建设完善煤矿监控系统。
按规定建立“六大系统”专门维修班组并督促维修班组做好系统维护和升级改造工作,督促修订完善“六大系统”规章制度,保障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确保达到“系统可靠、设施完善、管理到位、运转有效”的要求。
(二)管理小组及相关管理部门职责1.管理小组必须做好监控系统规章制度的建立完善工作,组织、协调监控系统的安装、调试、维修等技术指导工作和检查系统设备的完好情况,严格按照安监总煤装 [2022]33号《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规范》和AQ1048-2022《煤矿井下人员管理系统使用与管理规范》、AQ1029-2022《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管理规范》及有关规定执行。
2.安监科、机电科管理人员,负责监视、处理各系统终端机信息、检卡器、显示屏及主机的日常完好检查。
煤矿安全生产六大系统一、安全生产方针、目标、原则煤矿安全生产六大系统,旨在全面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
通过构建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确保以下目标的实现:(1)杜绝重大及以上安全事故;(2)降低一般事故发生率;(3)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4)提高煤矿生产效率。
原则如下:1.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国家和行业标准;2. 强化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全员安全意识;3.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人员职责;4. 加强安全监督检查,确保安全生产措施到位;5. 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二、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及组织机构1. 安全管理领导小组成立以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安全管理领导小组。
主要职责如下:(1)研究制定安全生产方针、目标、政策和措施;(2)组织编制和审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3)组织安全生产大检查,协调解决重大安全问题;(4)对安全事故进行调查处理,提出处理意见。
2. 工作机构设立以下工作机构,具体负责煤矿安全生产六大系统的日常管理工作:(1)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煤矿安全生产的全面管理,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组织安全培训,开展安全检查等;(2)工程技术部门:负责煤矿安全技术管理,编制安全技术措施,指导生产作业等;(3)安全监测部门:负责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运行管理,确保监测数据准确可靠;(4)通风管理部门:负责煤矿通风管理,确保矿井通风系统稳定可靠;(5)地质测量部门:负责煤矿地质测量工作,为安全生产提供地质保障;(6)物资供应部门:负责煤矿安全生产所需物资的采购、保管和供应。
三、安全生产责任制1. 项目经理安全职责项目经理作为煤矿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其主要安全职责如下:(1)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2)组织制定项目安全生产目标和计划,确保安全生产指标的完成;(3)负责项目安全生产资源的配置,保障安全生产所需人力、物力、财力投入;(4)组织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5)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对安全隐患进行整改,防止事故的发生;(6)对项目安全生产负有总体协调、监督、检查和考核职责;(7)发生事故时,组织事故救援和善后处理,并按照规定及时上报。
煤矿安全生产信息化与六大系统1. 引言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在煤矿安全生产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煤矿安全生产信息化能够提高煤矿的安全生产水平,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并能有效地监控和管理煤矿的各项运营活动。
本文将介绍煤矿安全生产信息化的概念和六大系统的作用。
2. 煤矿安全生产信息化概述煤矿安全生产信息化是指将信息技术与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相结合,利用计算机、网络、传感器等技术手段对煤矿生产过程进行监控、管理和决策。
煤矿安全生产信息化可以提高煤矿的生产效率和安全性,避免人为错误和事故的发生。
煤矿安全生产信息化主要包括六大系统,分别是:生产运行管理系统、安全监控管理系统、风险评估预警系统、安全生产培训系统、智能设备管理系统和数据分析管理系统。
3. 生产运行管理系统生产运行管理系统是指对煤矿的生产过程进行全面管理和调度的系统。
通过该系统,可以实现对煤矿生产设备的状态监控、生产计划的制定与执行、人员调度和能耗统计等功能。
生产运行管理系统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中的人为错误,保证煤矿的正常运营。
4. 安全监控管理系统安全监控管理系统是指通过监控设备对矿井各个区域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的系统。
煤矿的安全监控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对矿井内的可燃气体、温度、风速、地质构造等因素的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并能实施紧急避险措施。
安全监控管理系统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
5. 风险评估预警系统风险评估预警系统是指通过对煤矿生产环境和作业过程进行评估,发现和预测潜在的安全风险,并实施相应的预警措施。
风险评估预警系统可以对煤矿的生产活动进行全面监测,及时预警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大大减少了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
6. 安全生产培训系统安全生产培训系统是指通过多媒体技术对煤矿职工进行安全生产知识的培训和教育的系统。
通过安全生产培训系统,可以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掌握正确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处理知识,减少由于人为错误而引发的安全事故。
7. 智能设备管理系统智能设备管理系统是指通过对煤矿内各种设备进行监测、管理和维护的系统。
煤矿安全生产六大系统煤矿安全生产六大系统是指煤矿安全和生产管理中的六大重要方面,包括安全部门、生产管理部门、技术管理部门、设备管理部门、安全监测部门和应急救援部门。
下面将对这六大系统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是安全部门,安全部门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基础和重要职能部门,负责煤矿内外的安全管理工作。
安全部门主要任务包括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开展安全教育培训,组织安全监督检查和事故调查等。
安全部门的工作直接关系到煤矿的安全生产工作顺利进行。
第二是生产管理部门,生产管理部门是负责煤矿生产计划、流程和指导煤矿生产的重要部门。
生产管理部门的工作包括确定生产计划、制定生产技术规程、监督检查生产过程等,其目的是确保煤矿生产顺利进行,同时保证生产过程的安全与合理。
第三是技术管理部门,技术管理部门是煤矿技术工作的主要承办单位,负责煤矿技术管理和技术研究工作。
技术管理部门的工作主要涵盖矿井通风系统的设计、矿井技术设备的维护和改进、矿井瓦斯抽采技术的应用等。
技术管理部门的工作直接关系到矿井的安全生产和提高煤矿生产的效益。
第四是设备管理部门,设备管理部门是负责煤矿设备的选购、保养和维修工作的部门。
设备管理部门主要工作包括设备计划的编制、设备的保养维修、设备的现场操作指导等。
设备管理部门的工作是保证煤矿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工作效率的重要保障。
第五是安全监测部门,安全监测部门是煤矿安全生产监测和预警工作的核心部门。
安全监测部门的工作包括瓦斯、煤尘、温度等指标的监测和统计分析、安全预警系统的建设和运维、安全监测数据的分析和处理等。
安全监测部门的工作是预防事故和提高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
最后是应急救援部门,应急救援部门是负责煤矿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部门。
应急救援部门的工作包括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现场救援工作的组织和指导、事故事实查明和事故处理等。
应急救援部门的工作是煤矿突发事件处理和事故救援工作的重要保障。
总之,煤矿安全生产六大系统是煤矿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安全生产的各个环节。
煤矿安全生产六大系统煤矿是重要的能源产业,但同时也是危险的行业。
煤矿安全生产是保障煤矿工人生命安全和促进煤矿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
为了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目标,煤矿必须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了六大子系统,分别是安全生产组织管理系统、安全操作管理系统、安全检查监督系统、事故应急救援系统、安全教育培训系统和安全技术防护系统。
首先,安全生产组织管理系统是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核心。
这一系统包括了煤矿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等。
煤矿必须要有明确的安全生产责任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建立起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
通过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组织管理系统,可以确保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按部就班地进行,最大程度地预防事故的发生。
其次,安全操作管理系统对煤矿安全生产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
这一系统包括了安全操作规程、操作人员培训管理、配备个人防护装备和安全标志标牌等。
在煤矿安全操作管理中,关键是要确保操作人员具备必要的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并且按照规程进行作业,避免因为不当操作而引发事故。
第三,安全检查监督系统是保证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
这一系统包括了定期安全检查、日常巡查和安全隐患排查整改等。
煤矿应当建立健全的安全检查制度,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确保生产环境的安全性。
第四,事故应急救援系统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
这一系统包括了事故应急预案、应急救援队伍和应急设备等。
煤矿应当建立健全的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制定有效的应急预案,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救援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第五,安全教育培训系统是提高煤矿安全生产素质的重要途径。
这一系统包括了安全教育计划、培训内容和培训方法等。
煤矿应当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使其能够正确应对各种安全风险和事故情况。
最后,安全技术防护系统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支撑。
煤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管理制度
煤矿安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了确保矿工的安全和减少事故的发生,在煤矿中设立了诸多管理制度。
以下是煤矿安全避险的六大系统管理制度:
1. 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了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目标和责任,在全员范围内明确安全生产责任,落实责任到每个岗位和个人。
2.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制定了包括作业人员行为规定、安全操作规程、应急处置程序等在内的一系列规章制度,明确了煤矿工作过程中的安全操作标准和措施。
3. 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对煤矿企业员工进行全员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培养员工的安全管理能力。
4. 安全生产监控制度:通过安装安全监测设备、实施安全检查和巡检等措施,对煤矿的各项安全指标进行监控,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5. 事故预案和应急救援制度:制定完善的事故预案和应急救援制度,明确各类事故的应对措施、救援组织机构和责任分工,提高应急处理的能力和效率。
6. 安全评估和管理制度:定期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制定安全管理方案,改进和完善煤矿的安全管理措施,不断提高煤矿的安全管理水平。
第 1 页共 1 页。
煤矿“六大系统”管理制度
是指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六个方面的制度,包括:
1.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煤矿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明确安全生产的组织架构、责任分工、工作流程等,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有序进行。
2. 安全生产技术制度:煤矿应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技术制度,包括煤矿的设计、施工、装备等方面的要求,确保煤矿设施和设备的安全性能。
3. 安全生产防治制度:煤矿应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防治制度,包括煤矿安全防范、事故预防、应急救援等方面的要求,确保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措施有效落实。
4. 安全生产监管制度:煤矿应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监管制度,包括煤矿的日常监督、检查、考核等方面的要求,确保煤矿生产活动符合法律法规和安全标准。
5. 安全生产培训制度:煤矿应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培训制度,包括岗位培训、安全教育、应急演练等方面的要求,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6. 安全生产信息管理制度:煤矿应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信息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生产档案、统计报表、安全信息通报等方面的要求,确保安全生产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这些制度的建立和落实,有助于提高煤矿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减少生产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第 1 页共 1 页。
煤矿“六大系统”管理制度
1. 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建立和完善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包括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等,确保煤矿安全生产工作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
2. 作业管理系统:规定煤矿的作业程序,包括采矿作业、运输作业、维护作业等,确保各项作业按照标准化的程序进行,确保工作安全高效。
3. 环境管理系统:制定和执行煤矿的环境管理制度,包括对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的处理和排放等,确保煤矿的环境安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4. 质量管理系统:规定和实施煤矿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管理要求,包括检测、验收、出厂质量等,确保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5. 能源管理系统:制定和执行煤矿的能源管理制度,包括能源消耗分析、能源节约措施等,确保煤矿能源的合理利用和节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6. 绩效管理系统:建立和完善煤矿的绩效管理机制,包括设定员工绩效目标、进行绩效评估、奖惩制度等,确保员工的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高,促进煤矿的可持续发展。
第 1 页共 1 页。
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运行管理制度井下安全避险的“六大系统”是指在遇到井下事故时,采取的六种应急避险系统,包括备用通风系统、备用供氧系统、电力系统、排水系统、水帘系统、避险井下电话系统。
为了确保这些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使用,需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
以下是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运行管理制度的一些内容:
1. 设立管理机构:负责对“六大系统”的运行进行管理和监督,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并确定负责人和相关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2. 设备维护与保养:制定设备维护与保养计划,定期对“六大系统”的设备进行检查、维修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3. 应急预案:制定井下安全避险应急预案,明确各个系统的应急操作流程和责任分工,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启动“六大系统”。
4. 定期检查与测试:定期对“六大系统”进行检查和测试,确保设备和功能的完好性和可靠性。
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修复和改进。
5. 培训与演练: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和应急演练,提高其应对井下事故的能力和水平,确保在危险情况下能够正确、迅速地操作“六大系统”。
6. 总结与改进:定期总结和评估“六大系统”的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不断提升安全避险系统的运行质量和效率。
通过制定和执行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运行管理制度,可以有效地保障井下安全避险工作的顺利进行,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提高救援和抢险的效率。
同时,也能加强对设备的管理和维护,保证其长期安全稳定运行。
前言新疆屯南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嘎顺乌散煤矿位于和什托洛盖镇以东直线距离15km 处,行政区划属和布克赛尔蒙古族自治县管辖。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0.3Mt/a,采用斜井开拓方式。
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是指监测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
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印发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1‟15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印发《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规范(试行)》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1]33号)等文件要求,所有井工煤矿必须按规定建设完善“六大系统”,达到“系统可靠、设施完善、管理到位、运转有效”的要求。
一、设计依据1、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安监总煤装…2010‟146号文件“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1‟15号“关于印发《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
2、《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规范(试行)》、《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使用与管理规范》(AQ1048-2007)、《矿井压风自救装臵技术条件》(MT390-1995)。
3、《煤矿安全规程》(2011)、《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50215-2005)以及其他相关的煤炭行业项目建设规程和规范等。
4、新疆屯南煤业公司嘎顺乌散煤矿提供的初步设计资料、地质资料和现场收集的有关资料。
二、指导思想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以人为本的安全发展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进一步提高煤矿安全基础保障能力,推进煤炭工业新型工业化建设进程。
2、设计以井下紧急避险系统设计为主,同时把现有的监测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等作为参考,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程、规范、规定等进行完善设计。
煤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管理制度
1. 矿山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包括矿山领导班子、矿山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和技术人员的安全管理责任,以及煤矿工人的安全生产规定和责任。
2. 矿山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包括安全生产组织机构设置、安全风险评估与管控、事故应急救援等方面的管理制度。
3. 作业环境与设施管理制度:确保矿山作业环境符合安全要求,建立作业场所与设施的安全检查、维护与管理制度,包括矿井通风系统、安全通道、防火措施等方面的管理规定。
4. 安全培训与教育管理制度:建立员工安全培训与教育的管理制度,包括煤矿安全标准与规程的培训、安全操作规程的培训、事故应急演练等方面的管理要求。
5. 安全监督与检查管理制度:建立煤矿安全监督与检查的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监督检查的频率、内容和方法,以及对违反安全规定和行为的处罚和处理程序。
6. 事故调查与处理管理制度:建立煤矿事故调查与处理的管理制度,包括事故的报告、调查与评估程序,以及对事故责任的追究和处理措施等方面的要求。
第 1 页共 1 页。
玛纳斯县永安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关于成立“六大系统”管理机构的通知
矿属各单位:
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规范(试行)》(安监总煤装[2011]33号)的通知要求。
我矿高度重视,认真抓好落实,确保到2015年底前,进一步完善和完成监测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于2016年12月底前建设完善紧急避险系统,为加强对建设完善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组织领导,矿成立“六大系统”领导组织机构。
一、成立以矿长为首的建设完善“六大系统”领导机构
组长:赵宏伟
副组长:周峰、李江、贺高阳、孙玉宝
成员:谢喜良、杨建强、杜辉、杜晓、王延金、金冰冰
袁斌、胡仕强、周勇
领导组在矿安全科下设办公室,主任由安全科长胡仕强担任,办公室主要负责处理建设完善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日常工作。
二、“六大系统”领导组的主要职责
1、落实各大系统及具体工作的分管负责人和分管部门,明确工作职责,组织做好“六大系统”的建设完善工作。
2、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规划和方案,明确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的日标、任务、措施及进度安排.
3、建立投入保障机制,提足用好煤炭生产安全费用,加大安全投入,从人、财、物等方面保证建设进度。
4、建立定期检查制度,针对存在的问题,研究有针对性的措施,从设计、施工、验收等环节严格把关,科学组织施工,保证建设工程质量。
三、建设完善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工作目标
1、建设完善矿井监测监控系统。
按照《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规范》(AQ 1029-2007 )的要求,建设完善安全监控系统,实现对井下瓦斯、一氧化碳、温度、风速等的动态监控,为煤矿安全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加强系统设备维护,定期进行调试、校正,及时升级扩展系统功能和监控范田,确保设备性能完好、系统灵敏可靠。
健全完善规章制度和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值班、带班人员责任,矿井监测监控系统中心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当系统发出报警、断电、馈电异常信息时,能够迅速采取断电、撤人、停工等应急处置措施,充分发挥其安全避险的预警作用。
2、建设完善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
按照《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使用规范》(AQ 1048-2007 )的要求,建设完善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并做好系统维护和升级改造工作,保障系统安全可靠运行。
所有入井人员必须携带识别卡,确保能够实时掌握并下各个作业区域人员的动态分布及变化情况。
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制度,发挥人员定位系统在定员管理、矿领导带班下井和应急救援中的作用。
3、建设完善井下紧急避险系统。
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
建立三级紧急避险系统.一要为井下作业人员配备随身携带的自救器,为井下作业人员提供不低于规定要求的自救器,为灾后人员快速撤离灾害到达安全避灾地点提供支持,构成井下第一级紧急避险;二是要在采掘工作面附近和局部区域严格按技术要求设置避难硐室。
4、建设完善矿井压风自救系统。
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建立压风自救系统的基础上,按照所有采掘作业地点在灾变期间能够提供压风供气的要求,进一步建设完善压风自救系统.空气压缩机设置在地面,井下压风管路要求采取保护措施防止灾变破坏。
掘进工作面要安设压风管路,并设置供气阀门。
5、建设完善矿井供水施救系统。
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建设完善的防尘供水系统:永久性防尘水池容量必须满足用水最要求,并设有备用水池;供水管路应铺设到所有能产生粉尘和沉积粉尘的地点,并且在需要用水冲洗和喷雾的巷道内按规定间距要求装设三通及阀门:在所有采掘工作面和其他人员较密集的地点设置供水阀门,保证各采掘作业地点在灾变期间能够实现提供应急供水要求。
加强供水管路维护,不得出现跑、冒、滴、漏现象,保证阀门开关灵活。
6、建设完善矿井通信联络系统.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建设井下通信系统,并按照在灾变期间能够及时通知人员撤离和实现与避险人员通话的要求,进一步建设完善通信联络系统。
在主副井绞车房、井底车场、采区变电所、水泵房等主要机电设备硐室和采掘工作面以及采区、水平最高点,安设电话.井下避难硐室、井下主要泵房、井下中央变电所和突出煤层采掘工作面、爆破时撤离人员集中地
点等安设直通矿调度的电话。
四、建设完善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时间安排
2015年年底前要把监测监控、压风自救、供水施救、通信联络、人员定位系统在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达到规定要求。
到2016年上半年要把紧急避险系统全部安装完毕.分步实施,逐步完善,到2016年底六大系统全部安装完毕,发挥其作用。
五、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管理
1、建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管理制度。
2、加强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日常管理,整理完善各系统图纸等基础资料,并根据井下采掘系统变化情况,及时补充建设完善安全避险“六大系统”。
3、定期对各系统完好情况进行检查,加强系统维护,保证系统灵敏可靠。
4,建立应急演练制度,科学确定避灾路线,编制应急预案,每年开展一次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联合应急演练。
5、赋予生产作业现场带班人员、班组长和调度人员在遇到险情时第一时间下达停产撤人命令的直接决策权和指挥权。
6、加强入井人员培训,使其熟悉各种灾害情况的避灾路线,并能正确使用安全避险设施,充分发挥其作用。
玛纳斯县永安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2015年9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