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小学二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计划全册教案教学总结
- 格式:pdf
- 大小:234.30 KB
- 文档页数:29
新苏教版二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计划目标本教学计划旨在帮助二年级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美术知识,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色彩搭配与运用- 研究基本色彩概念和基本调色技巧- 运用色彩进行简单的绘画创作2. 图形的观察和描绘- 研究观察和描绘常见图形的方法- 绘制简单的几何图形3. 线条的表现力- 研究运用线条表达物体形态和纹理的技巧- 绘制简单的线描作品4. 创意手工制作-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制作简单的手工作品教学方法1. 示范教学:老师通过示范展示绘画和手工制作的技巧和过程,引导学生进行实践。
2. 指导辅助:老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要,进行个别指导和辅助。
3.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绘画和手工制作活动,促进交流和合作。
4. 创意启发:通过提供创意题材、故事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评价方法1. 观察记录:老师通过观察学生的绘画和手工制作过程,记录他们的表现和进步情况。
2. 作品展示: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同学和家长,让他们对自己的成果进行评价。
3. 定期评估:每学期结束时进行评估,从学生的知识掌握、创造力发挥、合作交流等方面进行评价。
计划安排本教学计划将在每周美术课上进行,共计12周。
每周的课程安排如下:总结通过本教学计划,我们将培养学生对色彩、图形和线条的认识,提高他们的观察和描绘能力,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创意手工制作和作品展示,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优秀)苏教版二年级美术下册教学工作总结1. 引言本次总结旨在回顾分析苏教版二年级美术下册的教学工作,总结经验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本学期,我积极参与美术教学,通过教学实践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
2. 教学内容概述本学期我们按照苏教版二年级美术教材的要求,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基本美术技能和审美意识。
教学内容包括色彩基础、造型基础、图案基础以及创意表现等方面的研究。
我们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包括讲解、示范、实践等,帮助学生理解并运用所学知识。
3. 教学方法与措施针对二年级学生的特点,我们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和措施:3.1 多媒体呈现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使用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
通过展示美术作品、艺术大师的绘画等,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
3.2 情境教学我们营造了良好的教学情境,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相结合。
通过生动的教学案例和故事,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3.3 个性化教学我们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和特长,给予针对性的辅导和指导。
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和个人作业,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表现能力。
4. 效果评价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学生的美术技能和创意表现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
通过教学评价和学生作品的展示,我们发现学生对色彩搭配、造型构思等方面的理解更加深入,并能够运用到实际创作中。
5. 经验与不足5.1 经验总结- 多媒体辅助教学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 情境教学能够让学生从生活中找到美的源泉,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造力。
5.2 不足之处- 在个性化教学方面,我需要更加了解学生的兴趣和特长,为每个学生量身定制教学方案。
- 教材内容过于注重理论知识,需要更多的实践环节和创意表现。
6. 改进措施为了进一步改进二年级美术教学工作,我将采取以下措施:- 深入研究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 提高个性化教学水平,了解每个学生的兴趣和特长,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的研究。
新苏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教案下册(全)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是针对新苏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编写的。
教案内容全面涵盖了二年级下册的美术教学内容,旨在帮助学生提升美术素养,培养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二、教案内容1. 第一单元:色彩的运用本单元主要介绍了色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方法,以及色彩在绘画中的运用。
通过一系列的练,学生将学会如何使用不同的颜色创作出丰富多彩的画作。
2. 第二单元:造型的表达本单元主要讲解了造型的基本要素和表现手法,包括线条、形状和质感等。
学生将通过观察、模仿和创作,提高对物体形象特征的把握能力。
3. 第三单元:素描的训练本单元通过素描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绘画技巧。
学生将学会使用铅笔、炭笔等绘画工具,掌握不同的素描表现方法。
4. 第四单元:线条的表现本单元探讨了线条在绘画中的表现力和运用技巧。
学生将通过绘制直线、曲线和寻线等练,提高线条的表现能力,丰富画面的表现形式。
5. 第五单元:色彩的组合本单元教授了色彩的组合原理和技巧。
学生将学会运用颜色的明暗、对比和搭配等方法,创作具有色彩感染力的画作。
6. 第六单元:构图的艺术本单元介绍了构图的基本原则和构图技巧。
学生将学会通过调整画面的布局、形状和比例等,创作出具有艺术感染力的画作。
三、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能力和运用能力。
2. 提升学生对造型要素的理解和表现能力。
3. 培养学生对素描和线条的技巧掌握。
4. 培养学生对构图和色彩组合的艺术创作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与演示: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理解美术知识和技巧。
2. 观察与模仿:通过观察和模仿真实物体或画作,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能力。
3. 练与创作:通过练和创作,提升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创造力。
五、教学评估1. 平时作业:通过布置练题和作业,检查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2. 课堂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和表现,评估学生的研究进度和理解程度。
3. 作品展示:通过学生的作品展示,评估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创作水平。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1一、教学目标1.了解色相的概念和分类,掌握正三角形和方形的构造方法。
2.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锻炼学生的手眼协调能力和操作技巧。
3.引导学生通过画方块和三角形的训练,培养学生的绘画基本功,同时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色相的分类和运用。
2.正三角形和方形的构造方法。
3.画方块和三角形的训练。
三、教学重点1.正三角形和方形的构造方法。
2.色相的概念和分类。
四、教学难点如何帮助学生掌握正三角形和方形的构造方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在班级中流行一种手型比赛,老师要求画出一个提高手型比赛胜率的工具,对比赛有帮助的手型进行讲解,并引导学生进行手型练习。
2. 学习(1)色相的分类和运用老师通过展示不同颜色的图片,并让学生讨论不同颜色的名称和特点,告诉学生不同颜色之间存在的概念“色相”,并简单讲解了色相的分类和运用。
随后,让学生进行色相分类的练习,以及运用色相进行配色的练习。
(2)正三角形和方形的构造方法老师通过展示正三角形和方形的图片,并告诉学生构造这些图形的方法,随后,让学生进行跟随老师的指导进行手绘正三角形和方形的练习。
(3)画方块和三角形的训练老师通过展示画方块和三角形的图片,并告诉学生产生方块和三角形图形的基本线条,随后让学生跟随老师进行画方块和三角形的训练。
3. 巩固让学生根据练习的内容进行小组合作,制作自己的手型比赛胜率工具,并展示给全班。
4. 作业让学生按照练习内容进行复习,回顾之前练习的知识和技能,并完成相应的作业。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对小学二年级学生进行了色相的分类和运用、正三角形和方形的构造方法以及画方块和三角形的训练等绘画方面的基本功训练,通过富有趣味性的练习,激发了学生对于美术创作的兴趣,提升学生的绘画水平和绘画能力,达到教学目标。
同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充分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和想象,达到深化课程教学的效果。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掌握简单的绘画技巧,如线条、形状、颜色等。
2. 通过观察、实践,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美术知识,如透视、比例等。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2.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
2.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自主探究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画太阳1. 学习画太阳的基本技巧,如圆形、光线等。
2. 让学生发挥想象力,画出自己心中的太阳。
第二课时:我的家人1. 学习如何画人物,如头、身、手等部位的基本形状。
2. 让学生尝试画出自己的家人,并学会观察和表现人物的特点。
第三课时:美丽的花朵1. 学习如何画花朵,了解花朵的结构和色彩。
2. 让学生观察花朵,画出自己喜欢的一种花朵。
第四课时:小动物1. 学习如何画小动物,掌握动物的基本形状和特征。
2. 让学生尝试画出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在讲解美术知识时,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示范法在教授绘画技巧时,教师现场示范,让学生更直观地学习。
讨论法在欣赏和创作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绘画,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评价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合作意识等,给予及时的指导和鼓励。
成果评价评价学生的绘画作品,关注他们的绘画技巧、创意表现等方面,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
五、教学资源1. 教材: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材。
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绘画软件等。
3. 绘画材料:画纸、画笔、水彩颜料、铅笔等。
六、教学步骤第一课时:画太阳1. 导入:引导学生观察太阳,了解太阳的基本形状和特点。
2. 讲解:讲解如何画太阳,如圆形、光线等技巧。
3. 示范:教师现场示范画太阳的过程。
二年级美术(下)教学进度计划周次单元或课题教学内容课时数教学目标教学具准备备注一1、纸片插接21、让学生初步了解新的手工制作知识及掌握基本的插接技巧。
2、引导学生在欣赏造型与色彩中勇于发表独特见解。
纸片二2、点、线、面21.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耐心细心的学习习惯2.学习用点、线、面进行排列造型。
纸片、火柴等三3、重叠形状21、认识重叠图案的艺术特点,了解重叠的形状可以使画面产生各种不同的效果。
2、用绘画或剪贴的方法,重叠各种形状来完成美术作品。
3、通过对重叠形状的学习,增强学生的造型能力。
圆片3月8日妇女节四4、鲜艳的包装纸21、通过观察发现小图案组成的包装纸具有美观效果2、利用各种小图案进行规律的排列,做一张包装纸3、用你的包装纸装饰一件小礼物送给朋友.水彩笔等五5、五味瓶21、认知目标:通过酸、甜、苦、辣、咸五种味道的辨别,学会用各种色彩、图形表现对五种不同味道的感觉。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在了解不同色彩的同时学会如何去以不同的绘画形式来体现“味道”。
3、审美目标:朋友学生对色彩的敏锐感觉,初步掌握各种色彩在生活中的运用,体验美、感受美。
4、品德目标:培养学生、爱劳动、爱生活的优良品质。
纸等5、情感目标:在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
六6、得奖了21、通过运用各种材料的设计制作,体验材料造型的美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动手能2、通过情境教学,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励学生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精神。
纸或布七7、孔雀翩翩21.认识孔雀的形态特征,引导学生利用不同的材料只作一个立体或半立体的孔雀,培养观察力。
2.根据材料的不同属性,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表现孔雀的千姿百态。
3. 学习制作孔雀的方法,培养动手能力,创造能力。
彩纸等4月5日清明节八8、叶子上的小“血管”2情感____感受树叶的美感。
认知____观察叶子的形状、颜色、构造。
操作____用常用美术工具材料表现树叶美。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教学目的1. 帮助学生提高绘画技能,形成对色彩和形状的基本认识。
2. 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3. 通过美术作品欣赏和评价,激发学生对美的热爱和向往。
教学内容本教学计划包括以下6个单元:1. 色彩基础2. 造型基础3. 线描与填色4. 平面构成5. 简笔画6. 美的欣赏与评价教学重点1. 培养学生对色彩和形状的感受能力。
2. 完成多样化的绘画作品,锻炼绘画技巧。
3. 通过作品欣赏和评价,让学生有更深刻的对美的认识。
教学安排本教学计划共12周,每周2课时,共24课时。
具体内容如下:第1-2周:色彩基础1. 色彩基本概念及色彩分类2. 初步感知颜色,完成色彩填色练3. 研究使用色彩表达情感,完成色带创作第3-4周:造型基础1. 了解造型基本概念及构成要素2. 掌握简单造型绘制,完成6个造型练3. 运用颜色和线条表现作品第5-6周:线描与填色1. 理解线条在绘画中的作用2. 研究运用线条表现形象和纹理,完成2个练3. 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景象第7-8周:平面构成1. 了解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2. 研究运用形状关系设计构图,完成3个作品3. 体验色彩在构图中的作用第9-10周:简笔画1. 掌握简笔画的基本技巧2. 完成人物、动物、植物等简笔画练3. 运用线条和轻重变化表现情感、氛围等第11-12周:美的欣赏与评价1. 研究欣赏名画,了解画作背景和作者意图2. 研究运用简单的美术语言评价作品3. 根据不同的主题,创作一幅自己的画作教学评价1. 通过绘画作品,考核学生对色彩、造型和表现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考核学生对名画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3. 考核学生绘画技能的提高情况以及对美的感知与理解程度。
2022-2023学年最新苏教版二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计划一、课程目标本教学计划旨在帮助学生在美术方面获得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艺术表现能力。
通过研究本课程,学生将能够:- 熟悉基本的美术概念和技巧;- 培养观察和感知力,提高艺术欣赏能力;- 探索不同艺术媒介和材料的使用方法;- 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生活中美的感知和表现能力;- 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安排第一单元:色彩与绘制1. 研究基本色彩概念和颜色的分类;2. 掌握基本的绘画用具和技巧;3. 进行简单的色彩组合和调色实践;4. 创作一幅以色彩为主题的画作。
第二单元:造型与立体1. 研究平面和立体的基本概念;2. 探索不同的造型方法,如使用线条、点和面;3. 制作简单的立体作品,如折纸、拼贴等;4. 创作一幅以造型为主题的画作。
第三单元:素材与创作1. 研究使用大自然和日常生活中的素材创作作品;2. 掌握素材的收集和组合技巧;3. 使用不同媒介和材料进行创作实践;4. 创作一幅以素材为主题的画作。
第四单元:艺术与生活1. 研究艺术与生活的关系,探究艺术在生活中的表现;2. 分析艺术作品的主题和意义;3. 进行艺术创作的实践与表达;4. 创作一幅以生活为主题的画作。
三、教学方法和策略1. 教师示范与学生模仿结合,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模仿能力;2. 小组合作与个体表现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个性发展;3. 创造丰富多样的艺术创作环境,激发学生的创造力;4.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和实践,提高其艺术表现能力;5. 注重艺术作品的欣赏和评价,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四、教学评价和考核1. 学科综合评价: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参与程度等进行评价;2. 艺术作品评价:评价学生创作的画作,包括主题表达、技巧运用、创意等方面;3. 考试评价:通过期末考试对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价。
以上为2022-2023学年最新苏教版二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计划的简要内容和安排。
最新苏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第一课:认识颜色
教学目标
- 了解常见的颜色名称和特点;
- 能够区分不同颜色并进行简单的配对;
- 发展观察力和判断力。
教学准备
- 彩色铅笔和颜料;
- 用来练的色彩卡片。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观察周围的物体,让学生说出不同的颜色,并进
行简单的配对练。
2. 展示:展示色彩卡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卡片上的颜色名称。
3. 演示:老师用颜料或彩色铅笔,在黑板上画出不同的颜色,
让学生猜测颜色名称。
4. 操练:学生分组,根据颜色卡片上的提示进行配对练。
5. 总结:回顾研究内容,让学生总结不同颜色的特点,并进行简单的对比分析。
第二课:感受色彩
教学目标
- 能够感受不同颜色给人的感觉和情绪;
- 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不同颜色的特点;
- 培养对色彩的情感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 彩色图片和绘画工具;
- 让学生进行观察和描述的物体。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观察不同的彩色图片,让学生描述图片中出现的颜色和给人的感觉。
2. 讨论:与学生一起讨论不同颜色的特点,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各种颜色。
3. 实践: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颜色,并用绘画工具在画纸上表达自己的感受。
4. 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用简单的语言介绍自己所选颜色的意义和特点。
5. 总结:回顾研究内容,让学生总结不同颜色的感觉和情绪,培养对色彩的情感表达能力。
...
(继续编写下一课的内容)。
苏教版二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苏教版二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教案概述这份教案包含了苏教版二年级美术下册全册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旨在通过有效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全面发展美术技能和创造力。
教学反思部分记录了教学过程中的观察和评估,以便优化教学策略和提高学生研究效果。
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不同美术表现形式,如绘画、雕塑和手工制作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鼓励他们通过艺术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3. 提高学生的美术技能,如画画、剪纸等教学内容本教案包含以下教学内容:1. Unit 1: 大自然的美- 研究绘画自然景物,如树木、花朵和小动物- 制作自然材料的手工艺品2. Unit 2: 人物形象的美- 研究绘画人物形象,如人脸、身体和表情- 通过剪纸制作人物形象艺术品3. Unit 3: 物品造型的美- 研究绘画日常物品的造型,如食物、家具和玩具- 制作日常物品的雕塑作品教学策略1. 通过示范和讲解,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绘画工具和材料2. 鼓励学生展示和分享他们的作品,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自信心3. 提供丰富多样的艺术资源和参考资料,以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4. 定期组织艺术展览或分享活动,让学生欣赏和研究他人的艺术作品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观察到学生对于自然景物的绘画表现较为熟练,但对于建筑物和室内物品的造型理解仍有待加强。
因此,在后续教学中,我将增加相关练和示范,以提高学生的技能和造型能力。
此外,我还注意到有些学生在合作活动中表现出较强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我将进一步鼓励合作研究和交流。
总的来说,本教案的教学设计和反思旨在不断优化教学过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艺术才能的培养。
以上为苏教版二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希望能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