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北京市基本概况与主要文旅资源《地方导游基础知识》(第四版)PPT
- 格式:pptx
- 大小:12.93 MB
- 文档页数:65
第一章北京地理概况古人云:“幽州之地,北枕居庸,西拥太行,东临渤海,南俯中原,诚天府之国。
”北京北部的军都山属燕山山脉,西山属太行山山脉。
太行山与燕山在南口附近的关沟交会,合成了一个向东南方向展开的大山弯,山弯中环抱的就是北京平原。
北京平原极像一个半封闭状态的海湾,故历来被称作“北京湾”。
北京市地形为西北高、东南低,平原占1/3,山地占2/3。
北京市简称京,为历史悠久的古都,世界著名的文化古城,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
自从50多万年前周口店的“北京人”燃起了人类文明之火,3000多年前燕蓟古城兴建,直至辽、金、元、明、清在北京建都,人类文明的脚步从未停息,一脉相承。
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北端。
从地理位置来说,北京南接华北大平原,西临黄土高原,北邻内蒙古高原,正处于中国三级地势阶梯的交接处。
北京市东西宽160千米,南北长176千米,总面积16807.8平方千米。
其中,山区约占62%(10417.5平方千米),平原约占38%(6390.3平方千米)。
市区规划范围为:东至定福庄,西至石景山,南至南苑,北至清河,面积1041.0平方千米。
北京市地理坐标为:39。
28‟-1。
05‟,东经117。
30‟一115。
25‟,南北跨纬度约1。
37‟,东西跨经度约2。
05‟。
天安门地理坐标为:北纬39。
54‟27”,东经116。
23‟17”,是北京的标准中心坐标点。
天安门广场海拔高度为44.4米。
北京市最北端位于怀柔区石洞子村北,最南端在大兴区榆垡镇南永定河畔,最东端位于密云县花园村东大角峪,最西端在门头沟区东灵山顶。
北京市的周边是河北省和天津市。
第一节山水北京地貌景观总体特征是西北高、东南低,地势垂直高差大。
北京西部、北部及东北部三面环山,东南部是向渤海缓倾的北京平原,永定河、潮白河、温榆河自西北向东南蜿蜒而过,奠定了“前挹(yi)九河,后拱万山”的地理形胜。
北京西部山地俗称西山,属太行山余脉;北部和东北部山地统称军都山,属燕山山脉。
导游《地方导游基础知识》第一章:北京市概况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中央直辖市,中国政治、文化、科教和国际交流中心,同时也是中国经济金融的决策中心和管理中心。
北京简称“京”,市政府驻地为北京市。
【地理环境】北京市位于华北平原北部,背靠燕山,毗邻天津市和河北省,并与天津市一起被河北省所环绕。
总面积1.64万平方千米。
北京市山区面积1.02万平方千米,平原区面积为0,62万平方千米。
北京的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平均海拔43.5米。
北京市西部为西山,属太行山脉;北部和东北部为军都山,属燕山山脉。
的山峰为京西门头沟区的东灵山,海拔2303米。
最低的地面为通州区东南边界。
西山、军都山两山在南口关沟相交,形成一个向东南展开的半圆形大山弯,人们称之为“北京弯”,它所围绕的小平原即为北京小平原。
诚如古人所言:“幽州之地,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诚天府之国。
”北京自西向东贯穿五大水系(属海河流域):大清河水系(流经房山区的一段称拒马河)、永定河水系、北运河水系(其上游称温榆河)、潮白河水系和蓟运河水系,多由西北部山地发源,向东南蜿蜒流经平原地区,最后分别汇入渤海。
北京没有天然湖泊,有水库85座,其中大型水库有密云水库、官厅水库、怀柔水库、海子水库。
【气候特征】北京的气候为典型的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
春季,气温回升快,昼夜温差大;夏季,酷暑炎热,降水集中,形成雨热同季;秋季,天高气爽,冷暖适宜,光照充足;冬季,寒冷漫长,长达5个月左右。
全年无霜期180~200天,西部山区较短。
年平均气温10℃一12℃。
降水季节分配很不均匀,全年降水的80%集中在夏季6月、7月、8月三个月,7月、8月有大雨。
年平均降水量664毫米。
北京太阳辐射量全年平均为l12—136千卡/厘米,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000—2800小时。
值在延庆区和古北口,为2800小时以上;最小值分布在霞云岭,日照为2063小时。
【行政区划】北京辖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丰台区、石景山区、海淀区、顺义区、通州区、大兴区、房山区、门头沟区、昌平区、平谷区、密云区、怀柔区、延庆区16个区,共147个街道、144个镇和33个乡、5个民族乡。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标准(第五版)第一部分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与作用《地方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是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同时也是主干课程和核心课程,在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体系中起基础作用。
是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参加导游证考试和就业的支撑性课程。
本课程与前接课程《旅游地理》、平行课程《旅游政策与法规》和后续课程《导游业务》有机地衔接。
二、课程基本理念旨在帮助学生为以后从事导游工作储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基础知识,提升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要求学生掌握并能够把这些知识灵活应用到导游讲解的实践之中,为今后从事导游服务和旅游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设计思路1.设计思路根据旅游企业岗位工作调查,以导游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为依据,来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根据导游员所应掌握的相关的知识要素、能力要素和素质要求,以职业能力为核心,设计与工作内容相一致的课程项目。
2.设计依据以《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9〕13号)和《关于组织做好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9〕61号)和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体系为指导,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依据,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以能力培养为重点,制定了强化自主学习课程标准。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课程总体目标该课程通过讲授导游人员在服务过程中必须具备的的历史、地理、建筑、园林、宗教、民俗、风物特产等基础知识,使学生具备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增加讲解的内涵与品味,从而弘扬祖国五千年的文明与文化,满足游客的文化知识追求,担任文化的传播者。
丰富的旅游文化知识是导游员成为“文化大使”的前提和基础。
二、分目标(一)能力目标:(1)能够运用中国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的知识,分析、讲解旅游景点的文化特点。
(2)能够运用宗教文化知识,在宗教旅游场所有针对性地讲解四大宗教的起源、发展简况、基本教义,尊奉的主要对象、宗教经典、特殊称谓、宗教建筑布局、宗教著名景观,能够辨别佛像所在的位置、名称。
2020年导游资格证考试《地方导游基础知识》北京市概况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中央直辖市,中国政治、文化、科教和国际交流中心,同时也是中国经济金融的决策中心和管理中心。
北京简称“京”,市政府驻地为北京市。
【地理环境】北京市位于华北平原北部,背靠燕山,毗邻天津市和河北省,并与天津市一起被河北省所环绕。
总面积1.64万平方千米。
北京市山区面积1.02万平方千米,平原区面积为0,62万平方千米。
北京的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平均海拔43.5米。
北京市西部为西山,属太行山脉;北部和东北部为军都山,属燕山山脉。
最高的山峰为京西门头沟区的东灵山,海拔2303米。
最低的地面为通州区东南边界。
西山、军都山两山在南口关沟相交,形成一个向东南展开的半圆形大山弯,人们称之为“北京弯”,它所围绕的小平原即为北京小平原。
诚如古人所言:“幽州之地,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诚天府之国。
”北京自西向东贯穿五大水系(属海河流域):大清河水系(流经房山区的一段称拒马河)、永定河水系、北运河水系(其上游称温榆河)、潮白河水系和蓟运河水系,多由西北部山地发源,向东南蜿蜒流经平原地区,最后分别汇入渤海。
北京没有天然湖泊,有水库85座,其中大型水库有密云水库、官厅水库、怀柔水库、海子水库。
【气候特征】北京的气候为典型的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
春季,气温回升快,昼夜温差大;夏季,酷暑炎热,降水集中,形成雨热同季;秋季,天高气爽,冷暖适宜,光照充足;冬季,寒冷漫长,长达5个月左右。
全年无霜期180~ 200天,西部山区较短。
年平均气温10℃一12℃。
降水季节分配很不均匀,全年降水的80%集中在夏季6月、7月、8月三个月,7月、8月有大雨。
年平均降水量664毫米。
北京太阳辐射量全年平均为l12—136千卡/厘米,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000—2800小时。
最大值在延庆区和古北口,为2800小时以上;最小值分布在霞云岭,日照为2063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