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道德是人生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
- 格式:doc
- 大小:20.50 KB
- 文档页数:9
第三课道德是人生开展、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学习目的和要求:1、认知了解道德的特点和分类,理解公民根本道德标准以及家庭美德、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理解加强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要意义。
2、情感态度观念认同道德根本标准,以遵守道德为荣、以违背道德为耻,认同加强个人品德修养是人生的必修课。
3、运用自觉践行公民道德根本标准,做有道德的人。
教学重点:1、公民根本道德标准2、社会公德根本标准的主要内容3、加强个人品德修养是人生的必修课4、良好道德促进人生开展5、高尚道德推进社会和谐教学难点:1、家庭美德根本标准的主要内容2、良好道德促进人生开展3、高尚道德推进社会和谐教学方法:启发式讲解、讨论法、阅读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结合并用。
教学时间安排:2课时。
教学主要内容:一、遵守道德标准加强道德修养〔一〕我国公民的根本道德标准社会生活离不开道德。
道德以善恶为判断标准,以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俗等来维系。
道德的内容因时代的不同会有所变化。
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公民根本道德标准,既是对中国优良道德传统和中国革命道德传统的继承与弘扬,又表达了新的时代条件下对道德建立的新要求。
维护祖国的独立和统一、尊严和荣誉,为建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做力所能及的奉献;要求我们自觉遵守国家法律,依法行使公民权利和履行公民义务。
场所,能够讲文明、懂礼貌、守规那么,行为得体;讲老实、守信用。
诚心待人,诚信处事。
与人为善、友好相处、互相帮助。
活作风,发扬自力更生、发奋图强、开拓创新、积极进取的精神。
职守,精益求精,克己奉公,造福社会。
倡导为人民效劳的道德观,就要把为人民效劳的思想贯穿于各种具体道德标准之中。
在为人民效劳中,包含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思想。
〔二〕幸福生活中的家庭美德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幸福生活离不开家庭美德。
今天,我们倡导的家庭美德标准是公民根本道德标准在家庭生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家庭美德涵盖了夫妻、长幼、邻里之间的关系,是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当遵循的行为准那么。
第三课道德是人生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一、良好道德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道德的含义,理解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任务、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理解加强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意义。
技能目标:认同公民道德基本规范,以遵守道德为荣、以违背道德为耻,认同加强个人道德修养是人生的必修课。
素养目标:自觉践行社会公德,做一个好公民。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任务2、社会公德基本规范的主要内容3、社会公德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4、良好道德促进人生发展5、高尚道德推进社会和谐难点:1、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2、高尚道德推进社会和谐三、教法设计:讨论法,阅读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分组教学四、教学时间:1课时五、教学过程“最美逆行者”展现了救死扶伤、医者仁心的崇高精神。
引出:良好道德可以引导人们去恶向善,促进人格完善、人生幸福、家庭和睦和社会和谐1、加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全国道德模范”袁隆平爷爷的事迹1930年9月出生于北京,汉族,祖籍江西德安。
1949年~1953年就读重庆相辉学院(今西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后分配到湖南安江农校任教。
1971年调入湖南省农业科学院,专门从事杂交水稻研究。
1980年至今,多次赴美国、印度、越南、缅甸等国作技术指导。
现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国家“863”计划“863-101-01”专题责任专家。
1979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1981年籼型杂交水稻研究获新中国建国以来第一个国家特等发明奖。
1985年获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杰出发明家”金质奖章。
1987年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科学奖”。
1988年获英国朗克基金会“农学与营养奖”。
1989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1991年被国家科委授予“国家科技进步奖”。
1993年获得美国Feinstein基金会“拯救世界饥饿(研究)荣誉奖”。
1994年获何梁何利基金会“何梁何利基金奖”。
第三课道德就是人生发展、社会与谐的重要条件学习目的与要求:
1、认知
了解道德的特点与分类,理解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以及家庭美德、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理解加强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要意义。
2、情感态度观念
认同道德基本规范,以遵守道德为荣、以违背道德为耻,认同加强个人品德修养就是人生的必修课。
3、运用
自觉践行公民道德基本规范,做有道德的人。
教学重点:
1、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2、社会公德基本规范的主要内容
3、加强个人品德修养就是人生的必修课
4、良好道德促进人生发展
5、高尚道德推进社会与谐
教学难点:
1、家庭美德基本规范的主要内容
2、良好道德促进人生发展
3、高尚道德推进社会与谐
教学方法:
启发式讲解、讨论法、阅读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结合并用。
教学时间安排:
2课时。
教学主要内容:
一、恪守道德规范加强道德修养
(一)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
社会生活离不开道德。
道德以善恶为判断标准,以社会舆论、内心信念与传统习俗等来维系。
道德的内容因时代的不同会有所变化。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既就是对中国优良道德传统与中国革命道德传统的继承与弘扬,又体现了新的时代条件下对道德建设的新要求。
要求我们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
维护祖国的独立与统一、尊严与荣誉,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与谐的国家做力所能及的贡献;要求我们自觉遵守国家法律,依法行使公民权利与履行公民义务。
要求我们在家庭生活、职业领域与公共场所,能够讲文明、懂礼貌、守规则,行为得体;讲诚实、守信用。
诚心待人,诚信处事。
要求我们与她人团结合作、共同进步;与人为善、友好相处、互相帮助。
要求我们保持勤劳节俭、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发扬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开拓创新、积极进取的精神。
要求我们在自己的职业岗位上,要忠于职守,精益求精,克己奉公,造福社会。
,倡导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观,就要把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贯穿于各种具体道德规范之中。
在为人民服务中,包含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思想。
(二)幸福生活中的家庭美德
家庭就是社会的细胞,幸福生活离不开家庭美德。
今天,我们倡导的家庭美德规范就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在家
: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与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家庭美德涵盖了夫妻、长幼、邻里之间的关系,就是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
自古以来,中国人特别重视家庭亲情、重视家庭美德。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与妻柔、姑慈妇听、长惠幼顺”等等,都就是传统的家庭伦理要求。
今天,家庭美德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容。
既就是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传统,也就是社会主义家庭美德的首要规范。
,也就是社会进步、道德进步的体现。
忠诚、相互帮助。
就是持家最基本的行为要求,也就是应有的道德品质。
既影响家庭生活的质量,也影响社区的与谐与安宁。
中职学生要孝敬父母,关爱家庭,与邻里与睦相处,学会沟通与协调,正确处理家庭关系与邻里关系,促进家庭与睦与社区安宁。
(三)与谐社会里的社会公德
人们在社会交往与公共生活中要遵循社会公德规范。
: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社会公德具有维护公众利益与公共秩序、保持社会稳定的作用,就是公民个人道德修养与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现。
文明礼貌就是人类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识,既表现了对她人的尊重,也体现了个人的自尊与修养。
助人为乐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当别人身处困境时,给了热情而真诚的关怀与帮助,并能以此为乐,这就是社会进步与公德意识的体现。
,尊重与关心她人,严格要求自己,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身体
力行,并长期坚持,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有良好公德意识与文明习惯的好公民。
(四)成长路上的个人品德
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实现最终都要归结到个人品德。
1、个人品德建设就是道德建设的基础,加强个人品德建设,有助于提升家庭美德、职业道德与社会公德,有助于奠定全社会道德建设的基石。
2、加强个人品德修养,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有利于保持身心健康,完善自己的人格。
3、加强个人品德修养,有助于明辨就是非善恶荣辱,避免走弯路,入歧途,从而沿着正确的人生道路前进。
4、加强个人品德修养,有利于树立积极的职业态度,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从而促进职业的成功。
5、加强个人品德修养就是人生的必修课。
中职学生只有积极参加道德实践,切实加强道德修养,不断提高道德水平,塑造健康人格,才能成为德才兼备的职业人,担当起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与使命。
★“富润屋,德润身”。
道德高尚的人,襟怀坦荡,心底无私,有利于保持身心健康。
“德者,才之帅也”。
道德修养有利于启迪智慧,开发智力,正确运用知识。
道德修养的目的就就是要按照一定的做人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磨炼自己的意志,改造自己的思想,扬善去恶,从而培养与完善自己的人格。
二、引领人生发展促进社会与谐
(一)良好道德促进人生发展
1、良好道德有助于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具备多种良好品质.而思想道德索质就是最重要的素质。
良好道德就是人的全面发展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2、良好道德就是人生幸福与事业成功的重要支柱。
道德为人格发展提供了真、善、美的标准,确立了努力的方向与内心的信念。
人们在良好道德的指引下选择了正确的行为,就会感到更多的满足与愉快,从而避免因不当选择而产生的不安与愧疚;就能在学习与工作中充分调动自身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焕发出巨大的精神力量,把自己的潜在
能力最大限度地开发出来;就能始终保持自尊、自信、乐观的人生态度,以昂扬的进取精神去克服困难,争取胜利。
3、良好道德有助于建立与谐的人际关系,创造自身与事业发展的有利外部环境。
(二)高尚道德推进社会与谐
1、道德能够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与发展,影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高尚道德有利于先进生产力的发展。
2、道德能够影响其她意识形态的存在与发展,高尚道德有利于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3、高尚道德能够调整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保持社会稳定,推进社会与谐。
★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道德总就是在一定经济基础上产生并为其服务的。
我国实行的就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与之相适应,集体主义成为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极大地激发了人们奋发向上的工作热情,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道德就是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尚的道
德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题中应有之义。
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就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高尚的道德不仅就是社会王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作为重要的价值取向。
发挥着引领、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与繁荣的作用。
★道德通过教育、示范、激励与社会舆论评价等形式,为人们提供“应当”与“不应当”的模式与标准,规范人际交往行为,协调人际关系,化解矛盾,增进团结;道德还可以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思想观念、行为准则与评价标准,作为人们行为的准则,促使全体社会成员同心同德,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与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