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起草程序
- 格式:docx
- 大小:27.98 KB
- 文档页数:3
制定企业标准的程序一、调研需求在制定企业标准之前,需要进行深入的调研,了解市场需求、行业状况和法律法规等方面的要求。
通过与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沟通,明确标准制定的目的、适用范围和主要内容。
二、立项审查在完成需求调研后,需要进行立项审查,确定标准的制定是否符合企业战略和业务发展需求,并评估其可行性和必要性。
审查通过后,将进入标准起草阶段。
三、起草标准------在标准起草阶段,需要成立专门的起草小组,明确标准的结构和内容,并按照规定的格式和要求进行撰写。
在起草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技术要求、安全性能、环保要求等方面的因素。
四、征求意见------标准草案完成后,需要向企业内部相关部门和外部利益相关方征求意见。
征求意见可以采用问卷调查、座谈会、邮件等方式进行,以确保各方意见得到充分收集和考虑。
根据反馈意见,对标准草案进行修改和完善。
五、审查修改------完成征求意见后,需要进行审查修改,包括对标准的格式、语言表达、技术内容等方面进行仔细核对和修正。
审查修改可以通过企业内部专家组进行,以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六、批准发布------审查修改通过后,标准将提交给企业高层领导进行审批。
审批通过后,标准将被正式发布并生效。
发布标准可以采用内部通知、公告、网站等方式进行宣传和告知。
七、培训宣贯------为了确保标准的有效实施和执行,需要进行培训宣贯工作。
培训宣贯可以采取内部培训、外部培训、在线学习等方式进行,确保相关人员充分理解标准的内涵和要求,并将其贯彻到实际工作中。
同时,企业还需要定期对标准进行评估和修订,以保持标准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八、监督实施------在标准实施过程中,企业需要建立监督机制,对标准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
监督可以通过定期的内部审计、专项检查等方式进行,确保标准的实施效果达到预期目标。
同时,对于发现的问题和不足,企业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和改进。
企标起草程序
第一步:需求调研
1.明确企业标准的意义和目的,了解现行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
的要求和发展趋势。
2.了解相关公司和行业标准,明确企业参与标准制定的途径和方式。
3.收集业内相关标准的资料,对比分析,确定企业标准的优势和差异。
第二步:标准制定准备工作
1.确定标准制定的组织机构、人员和职责。
2.明确标准制定的时间表和工作计划。
3.建立标准制定的文件管理系统,为标准制定提供保障。
第三步:标准制定
1.制定标准的技术规范和要求。
2.编写标准的文字表述和条款规则。
3.对制定草案进行讨论和修改,确定标准的内容和形式。
4.进行内部审查和公开征求意见。
第四步:标准发布和应用
1.组织标准编辑、定稿、印制、发放和宣传。
2.建立标准的实施、检查和评价制度,建立标准宣传和应用培训体系。
3.指导企业内部部门用标准指导业务流程,促进标准的普及和应用。
4.对标准实施的挑战和问题进行及时调整和修订,进一步提升标准的
实用性和适应性。
第五步:标准的监督和管理
1.建立标准体系管理机制,完善标准的评标、审验、认证和监管
制度。
2.加强标准实施情况的现场检查和监督。
3.对标准的应用效果和成效进行跟踪调研和评估。
4.进一步推广和宣传企业标准,形成标准制定、实施和评估的良好氛围。
国家标准制修订程序及各阶段应考虑的主要内容国家标准制修定过程包括以下9个阶段(00,10……为阶段代码):00.预阶段(Preliminary stage)10. 立项阶段(Proposal stage)20. 起草阶段(Preparatory stage)30. 征求意见阶段(Committee stage)40. 审查阶段(V oting stage)50. 报批阶段(Approval stage)60. 出版阶段(publication stage)90. 复审阶段(Review stage)95. 废止阶段(Withdrawal stage)其中核心阶段包括:立项、起草、征求意见、送审和报批阶段,也是每个专业标委会(TC)和起草单位需要重点了解的。
00.预阶段(Preliminary stage)主要是提出国家标准制定项目建议,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可提出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提案;有关行业主管部门或技术委员会(TC)对提案进行可行性研究;国标委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采取常年公开征集的方式。
预阶段的成果是提出了新工作项目的建议(PWI,Preliminary Work Item)。
10. 立项阶段(Proposal stage)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SAC)对新工作项目建议进行汇总、审查和协调,确定国家标准新工作项目。
阶段周期一般不超过3个月。
立项阶段的成果是确立新工作项目(NP,New work Item Propoasl)。
此阶段一般是标委会组织,形成一个提案,由全体委员会表决来达成一个议程。
国标委对标准化项目全部实行网上申报,一般不处理纸质申请。
网上申报系统全年开放,随时接受申报,TC提交时应同时提交项目建议书和标准草案。
00和01两个阶段应重点考虑的内容包括:1)标准化项目的目的和用途;2)实施标准的可行性;3)制定标准的适时性;4)确立项目的优先顺序;5)与有关文件的协调性;6)接受现成文件的可能性。
企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急需新鲜血液补充进来,但随之而来的人员日常培训也成了最大的问题:员工的知识面参差不齐,个性差别明显;培训缺乏专职培训人员、培训周期长、专业的培训人员一线知识也相对偏少;老员工带新员工或者师傅带徒弟,不可能面面俱到、培训时间短、传承效果差......“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说起管理“靠人不如靠制度”是大家基本的共识,企业核心的竞争力是执行力,但是执行力的完美贯彻,靠的是完善的制度,可见制度的重要性。
落实到人员日常培训,何尝不是一样!其实最好的SOP就是最好的师傅。
1、什么是SOP(标准作业程序)所谓SOP,是 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三个单词中首字母的大写,即标准作业程序(标准操作程序),就是将某一事件的标准操作步骤和要求以统一的格式描述出来,用来指导和规范日常的工作。
SOP的精髓,就是将细节进行量化,用更通俗的话来说,SOP就是对某一程序中的关键控制点进行细化和量化。
纵观目前企业SOP体系,发现了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不按SOP作业。
这样的事情几乎每天都在发生。
为什么不按SOP作业呢?为什么发生频率如此之高呢?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呢?究其原因,可能有如下几个方面:SOP过于简单,步骤和要求描述不清楚,导致员工看不懂还记得有人曾经说过:“SOP是写给作业员看的,一份好的SOP 是任何识字的人都可以看懂的,即使是打扫卫生的清洁工,也能够看懂”。
SOP应该是从动作的开始到动作的结束,中间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规格都要有详细的说明,每一种不良现象都要有良品和不良品的图片。
只有详细的定义,才能让所有的员工看得懂,不会有任何的疑问,才能按照SOP作业。
有些操作并没有SOP体现,SOP内容不合理想想你自己所在岗位范围内,是不是每项操作都有对应的规程规定。
我想肯定是有缺失的。
如果操作没有指导,哪怕是一些看似很简单傻瓜似的操作,不同的人可能就会产生不同的操作。
如何去避免?SOP中的每一个流程、步骤、定义的时候应该要有依据,不是写SOP的人想随便定义就可以的,最基本的一点就是要考虑员工作业的适用度。
标准制定程序我国在参考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ISO/IEC导则第1部分:技术工作程序》(1995年版)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颁布了国家标准GB/T 16733-1997《国家标准制定程序的阶段划分及代码》。
该标准将国家标准的制定程序划分为如下九个阶段:第一,预备阶段:该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在充分研究和论证的基础上,提出新工作项目建议。
第二,立项阶段:该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在对新工作项目建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充分论证、审查和协调的基础上,提出新工作项目。
第三,起草阶段:标准起草阶段是制定标准的关键阶段,该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是:按编写标准的基本规定(GB 1.1-2009)编制标准草案征求意见稿、编写编制说明和有关附件。
第四,征求意见阶段:该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向有关单位发送标准草案征求意见稿,通过各种方式广泛征求意见。
被征求意见的专家对标准征求意见稿进行审查,审查后将意见反馈给标准起草工作组。
标准起草工作组根据收集到的反馈意见,对标准草案征求意见稿进行彻底修改。
在此基础上编制标准草案送审稿,并将回函意见进行分类汇总,注明取舍情况,制表作为附件内容之一。
经验证明,标准文本的差错几乎全部来源于标准征求意见稿,凡是在此阶段漏网的差错在以后各阶段也很难发现。
因此,对此阶段应当给以特别关注。
第五,审查阶段:该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以会议审或函件审的形式对标准草案送审稿进行审查。
无论是会议审还是函件审,标准审查组织单位都应将审查的意见及时反馈给标准起草组。
标准起草组根据收集到的各种意见对标准草案送审稿进行修改,在此基础上形成标准草案报批稿。
对于难度较大和争议较多的标准草案送审稿一般采用会议审查的方式,其余可以采用函件审的方式。
第六,批准阶段:标准批准阶段的主要工作包括:对标准草案报批稿进行审查、批准和编号,并提供标准出版稿。
第七,出版阶段: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提供标准出版物。
第八,复审阶段: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按规定,定期对标准进行复审。
地方标准起草阶段工作流程1.明确制定标准制定计划,明确起草人员及其职责分工。
Formulate a clear plan for standard drafting, and clarify the responsibilities and division of labor of the drafting personnel.2.收集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技术文件等资料,进行资料整理和归档。
Collect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standards, technical documents, etc., and organize and archive the information.3.进行市调,了解相关行业标准制定情况及发展趋势。
Conduct market research to understand the standard formulation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s in related industries.4.召开起草组成员会议,确定标准制定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框架。
Hold a meeting of the drafting team members to determine 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main content framework of standard formulation.5.制定标准的起草计划及时间节点,并明确每个阶段的工作内容和排期。
Develop a drafting plan and timeline for the standard, and clarify the work content and schedule for each stage.6.研究分析相关标准制定的国际国内动态,进行比对和借鉴。
Research and analyze the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dynamics of related standard formulation, and make comparisons and references.7.开展技术讨论,确定标准的关键技术和指标要求。
团体标准的制定程序描述一、提案与立项1.提案:由团体内的成员或外部的专家提出制定一个新的团体标准的建议,建议应包括标准的主题、目的、意义、适用范围和主要技术内容等。
2.立项:由团体标准管理部门对提案进行审查,并组织专家进行评估,评估通过后进行立项。
二、起草与征求意见1.起草:由团体内的专业团队或委托外部的专家进行标准的起草工作。
2.征求意见:完成初稿后,应向相关的利益相关方和专家征求意见,收集反馈并进行修改和完善。
三、审查与表决1.审查:在完成修改和完善后,应由团体标准管理部门组织专家进行审查,确保标准的技术内容符合要求。
2.表决:审查通过后,应由团体内的成员进行表决,表决通过后即可发布实施。
四、发布与宣传1.发布:团体标准管理部门应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发布团体标准。
2.宣传:团体应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对发布的团体标准进行宣传和推广,提高标准的知名度和认知度。
五、实施与监督1.实施:团体成员应遵守团体标准的规定,并在生产和经营活动中加以实施。
2.监督:团体标准管理部门应监督团体标准的实施情况,对违反标准的行为进行纠正和处罚。
六、反馈与评估1.反馈:团体成员和相关方应对团体标准的实施情况进行反馈和评价,提出改进建议。
2.评估:团体标准管理部门应根据反馈和评价情况,对团体标准进行评估,确定是否需要进行修订或更新。
七、更新与维护1.更新:根据评估结果和实际需要,团体标准管理部门应及时对团体标准进行更新和修订。
2.维护:对于已经发布的团体标准,应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更新,以保证标准的时效性和适用性。
八、撤销与废止1.撤销:对于不适应或不满足市场需求的标准,团体标准管理部门可以对其进行撤销。
2.废止:对于已经过期或被替代的标准,应进行废止处理,避免误导和不必要的混乱。
行业标准制定程序行业标准是指在特定行业中,为了规范产品、服务、技术或管理等方面的要求而制定的技术规范或规定。
制定行业标准的过程需要经过一定的程序和步骤,以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公正性和可操作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行业标准制定的程序及其相关内容。
一、确定制定标准的需求在制定行业标准之前,需要明确制定标准的目的和需求。
这通常是由行业组织、政府机构或专业协会等提出的。
确定标准需求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市场需求、技术发展、法律法规等因素,确保标准具有实际应用的必要性。
二、制定标准的起草标准的起草是制定标准的核心环节之一。
起草工作通常由专家委员会或技术委员会负责,他们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
起草标准的过程中需要全面收集和分析相关技术资料和行业信息,制定标准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三、公开征求意见为了确保行业标准的科学性和公正性,制定标准过程通常需要公开征求各方的意见。
这可以通过向行业内企业、专家学者、消费者以及其他有关方面进行调研和征求意见来实现。
征求意见的过程中,要注重听取不同意见的表达,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
四、标准的修订和审定在征求意见之后,制定标准的起草委员会需要根据收集到的意见进行修订和完善。
修订过程中需要充分沟通和协商,确保标准的内容和要求能够符合各方的关切和利益。
修订完成后,标准还需要经过专家审定和相关部门的审核,确保标准达到一定的科学性和合法性。
五、标准的发布和实施经过修订和审定后的行业标准将正式发布和实施。
发布标准的方式可以通过行业组织的网站、标准化机构的官方渠道等进行。
同时,相关部门还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推动标准的实施,确保标准能够在行业内得到广泛应用和认可。
六、标准的监督和评估标准的制定并不是终点,行业标准的监督和评估工作至关重要。
相关部门和组织需要建立健全的标准执行和监督机制,对标准的执行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理标准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并不断改进和完善标准。
七、标准的修订和更新行业标准需要根据技术发展和市场需求进行及时修订和更新。
国家标准制定程序国家标准的制定过程分为预阶段、立项阶段、起草阶段、征求意见阶段、审查阶段、批准阶段、出版阶段、复审阶段和废止阶段。
每个阶段的任务、成果和完成周期都有所不同,详见下表。
阶段名称任务成果时间(月)预阶段提出新工作项目建议新工作项目建议3立项阶段提出新工作项目新工作项目10起草阶段制定标准草案标准草案送审稿 5征求意见阶段征求意见并修改标准草案标准草案征求意见稿 5审查阶段审查标准草案标准草案报批稿8批准阶段批准标准草案标准草案出版稿 3出版阶段发布标准强制性国家标准、推荐性国家标准、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60复审阶段定期复审标准确认、修改、修订标准-废止阶段废止标准废止标准-在第一阶段中,需要与省级标准化主管部门或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沟通,准备立项申请材料,并关注标准计划公示和下达公告。
最终成果为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
在第二阶段中,需要组建起草组,并按照标准要求编写标准,保证正确、准确、简明。
成果为标准草案送审稿。
在征求意见阶段中,需要征求意见并修改标准草案,成果为标准草案征求意见稿。
在审查阶段中,需要审查标准草案,成果为标准草案报批稿。
在批准阶段中,需要批准标准草案,成果为标准草案出版稿。
在出版阶段中,需要发布标准,包括强制性国家标准、推荐性国家标准和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
最后,在复审阶段中,需要定期复审标准,确认、修改、修订标准。
废止阶段需要废止标准。
编写标准时应注意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确保标准与其协调一致。
同时,标准的表达方式、名词、术语、符号、代号等也要统一,确保标准的准确、简明、通俗易懂。
编写方法也要规范化。
按照国际标准的一致性程度,标准可以分为等同、修改和非等效三类。
等同标准与国际标准的技术内容和文本结构相同,只包含最小限度的编辑性修改;修改标准存在技术性差异,但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被清楚地说明;非等效标准与国际标准的技术内容和(或)文本结构不同,并且这种差异没有被清楚地说明。
标准制定的七个程序
国家标准委副主任孙晓康做客中国经济网“中经在线访谈”栏目时透露,国家标准的制定需要七个工作程序。
第一,立项。
这个标准符合不符合国家经济的发展,符合不符合产业生产的需求,需要进行计划立项;
第二,起草。
组织相关技术专家、组织相关的技术委员会对标准的文本进行研究,进行起草。
这个研究包括实验的论证,包括市场调整和分析研究等等;
第三,征求社会意见。
标准定出来以后,是否适应生产加工的需要,要广泛征求社会的意见;
第四,审查。
要经过技术委员会和国务院有关部门、标准委的审查;
第五,统一编号。
现在全国有几万项,每个标准都有固定编号。
说到它的编号,就可以说到具体的标准。
第六,标准经过标准委的审查以后正式发布
第七,复审。
这一项很关键,在标准化工作中容易被忽略,就是标准制定了一段时间以后,要跟上经济发展的需要,跟上产品生产的需要,需要对标准进行复审,周期一般掌握在五年左右,对其不适应的内容进行调整,形成标准立项、起草、征求意见、审查、编号批准发布和复审这样一个良性的循环周期。
国际标准流程
国际标准制定流程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1. 提案阶段:提案人(可以是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成员国、国际组织、行业协会、企业、研究机构等)提交标准的提案,包括标准的名称、范围、目的和预期效益等信息。
提案需要得到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审核通过,才能进入下一阶段。
2. 前期研究阶段:对标准的可行性、必要性、适用性、技术难点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以确定是否继续制定标准。
3. 起草阶段:如果确定制定标准,将成立专家委员会,开始起草标准的具体内容。
起草过程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和流程,包括制定工作计划、分工合作、多轮讨论和修改、公开征求意见、反复审定和投票等环节。
4. 投票和审定阶段: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成员国将对标准进行投票,如果通过投票,则标准被认为是通过审定的。
审定过程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和规则,包括公开透明、多数通过、权利平衡等原则。
审定过程结束后,标准将正式发布,并成为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标准之一。
此外,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标准还需要各方合作,征求各方意见和建议,考虑不同利益相关方需求和利益,促进标准国际化和互认。
标准更新和维护需要反映技术和市场变化,遵循规定和程序,保证质量和可靠性。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咨询标准化机构或相关专业人士。
标准起草实施方案一、引言标准是指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规定的、可供普遍遵循的技术规范或准则。
在各行各业的发展过程中,标准起草实施方案的制定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标准起草实施方案的相关内容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相关行业提供参考。
二、目的标准起草实施方案的制定旨在规范各行业的技术标准,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提高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权益,推动产业升级。
三、内容1. 制定标准起草实施方案的必要性标准起草实施方案的制定是为了解决相关行业技术标准不统一、不规范的问题,规范各行业的发展,提高产品质量,促进产业升级。
通过标准的制定,可以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提高产品竞争力,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2. 制定标准起草实施方案的基本原则(1)科学性原则:制定标准起草实施方案必须以科学的态度,依据客观事实和科学依据,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公正性原则:标准起草实施方案的制定应当公正、公平,充分尊重各方利益,确保各方的合法权益。
(3)适用性原则:标准起草实施方案应当具有一定的适用性,能够满足市场需求,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
(4)透明性原则:标准起草实施方案的制定应当公开透明,充分征求各方意见,确保标准的公开、透明和可行性。
3. 制定标准起草实施方案的程序(1)确定制定标准的需求和范围(2)召集标准起草实施方案的起草组(3)明确标准起草实施方案的起草流程和时间节点(4)征求各方意见,修改完善标准起草实施方案(5)公示标准起草实施方案,接受社会监督(6)正式发布标准起草实施方案四、实施标准起草实施方案的实施需要各方共同努力,确保标准的有效实施。
各相关企业应当按照标准起草实施方案的要求,进行产品生产和管理,确保产品符合标准要求。
相关部门应当加强监督检查,确保标准的有效实施。
五、结论标准起草实施方案的制定对于各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各方应当积极参与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共同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
只有通过标准的规范,才能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提高产品质量,促进产业升级。
根据《国家标准制定程序的阶段划分及代码》(GB/T16733-1997),我国国家标准制定程序阶段划分为9个阶段,即预阶段、立项阶段、起草阶段、征求意见阶段、审查阶段、批准阶段、出版阶段、复审阶段、废止阶段。
预阶段:是标准计划项目建议的提出阶段。
(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立项阶段: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对上报的国家标准新工作项目建议统一汇总、审查、协调、确认。
立项阶段的时间周期一般不超过3个月。
(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起草阶段:技术委员会落实计划,组织项目的实施,至标准起草工作组完成标准征求意见稿止。
起草阶段的时间周期一般不超过10个月。
(负责起草单位应对所订国家标准的质量及其技术内容全面负责)
征求意见阶段:起草工作组将标准征求意见稿发往有关单位征求意见起,经过收集、整理回函意见,提出征求意见汇总处理表,至完成标准送审稿止。
征求意见阶段的时间周期一般不超过2个月,这一阶段的任务为完成标准送审稿。
审查阶段:自技术委员会收到起草工作组完成的标准送审稿起,经过会审或函审,至工作组最终完成标准报批稿止。
批准阶段:自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或技术委员会)、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收到标准报批稿起,至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发布国家标准止。
出版阶段:自国家标准出版单位收到国家标准出版社稿起,至国家标准正式出版止。
出版阶段的时间周期一般不超过3个月,这一阶段的任务为提供标准出版物。
复审阶段:复审周期一般不超过5年。
废止阶段:已无存在必要的国家标准,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予以废止。
标准起草阶段程序
一、确定起草工作时间段并描述任务、核定经费
任务包括:搜集国内外资料、收集样品、收集检验数据、执笔起草等
经费包括:会议费、办公费、评审专家费、起草组成员劳务费等
二、确定标准起草小组成员单位
通常包括管理机构1~2家,生产企业通常不超过10家,检验机构1家,还可包括上、下游单位各1家。
文件确认。
三、召开起草小组成立会议,起草小组成员分配工作任务、
确定执笔单位和执笔人
四、执笔人牵头,标准起草小组各成员按分工完成任务
五、第二次起草小组会议,就执笔人提出的初稿提出修改
意见
六、起草小组定稿会议,就执笔人提出的网上公示稿提出
意见
(网上公示阶段)
七、就网上公示返回的意见进行处理,根据网上公示意见
修改标准文本并列出采纳或不采纳
八、召开起草小组定稿会议,就(七)中所述标准文本提
出意见,确定标准送审稿
九、召开标准审定会议,定稿
国家标准制修订系统工作流程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