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7.3《喜马拉雅山之南-南亚》课件(粤教版七年级下)
- 格式:ppt
- 大小:3.42 MB
- 文档页数:24
第三节喜马拉雅山之南南亚
教学目标:
1、掌握南亚的范围,能在地图上找出主要的国家;了解南亚是佛教和印度教的发祥地。
2、通过阅读南亚地形图,能在图上指出南亚主要的山脉、平原、高原、河流等地形的分布。
3、通过阅读地形图、气候图、矿产资源等分析得出地形与农业,资源与工业生产的关系。
4、明白印度国家重视教育和科技发展,值得许多发展国家借鉴。
教学重点:
南亚的自然地理特征及其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教学难点:
南亚的资源与工业分布的关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独立的地理单元
齐唱《西游记》主题曲《敢问路在何方》。
导入:《西游记》讲述了怎样的故事?西天在哪里?他们取什么经?为什么到那里去取经?
一、佛教、印度教的发源地
南亚除了是佛教的发源地外,也是哪个宗教的发祥地?南亚主要还有哪种宗教?主要分布在南亚的哪些国家?
学生读21页“民族、宗教与习俗”内容,然后回答。
讲解:该地区宗教复杂。
是印度教与佛教的发源地,印度教的圣地在哪里?
观看佛教、印度教、伊斯兰教相关图片,恒河沐浴的景观图片。
过渡:南亚到底指哪里?有哪些国家呢?
二、南亚的范围
学生读“南亚行政区划图”和“南亚地形图”,说出南亚的范围和国家。
提问:1、南亚大部分在佬纬度之间?
2、南亚大体在什么山脉与什么大洋之间?
我们有时将本区称作“南亚次大陆”,它与南亚有何区别与联系?你知道为什么这样称呼吗?
生阅读“知识之窗”后作答。
三、小结,过渡下堂课内容。
南亚的北部是山脉,其他地区地形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