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用未解除劳动合同的职工是违法行为
- 格式:docx
- 大小:13.45 KB
- 文档页数:4
涉及到:教材第1章和第12章1.张某多年来一直从事服装加工制作生意,2004年12月5日招收了李某在自己家中为自己制作大衣的钮扣,双方达成口头协议:李某按张某的关于钮扣制作规格、交付时间等要求加工制作钮扣,张某按李某完成零件的数量支付报酬。
李某按协议的约定,按期交付加工制作的大衣钮扣,但张某一直未按协议支付报酬。
此后,李某多次向张某索要欠款,张某都以暂时没有现钱为由拒绝支付。
于是李某将张某诉至法庭。
试分析:(1)张某和李某之间是什么样的法律关系,这种关系是否受到劳动法的调整?(2)张、李二人之间的争执是劳动争议吗?(3)法院应否受理?参考答案:(1)张某是和李某之间是劳务关系,不应受到劳动法的调整。
我国《劳动法》第2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
”在本案中,李某只承揽了制作服装配件任务,这种承揽关系是劳务关系而不是劳动关系。
因而,张、李二人之间的法律关系不是劳动法所调整的劳动关系。
(2)我国《劳动法》第77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
”因此,劳动法上的劳动争议,指的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因执行法律、法规和执行劳动合同、集体合同所发生的争议。
本案中,张、李二人之间的争执不是劳动争议。
(3)对于劳动法上的劳动争议,必须要先经过仲裁程序才能进入诉讼程序。
但由于本案纠纷不属于劳动法的调整范围,也就不需要经过仲裁程序,因此,法院可以直接受理。
涉及到:教材第1章、第4章和第12章2.谢河与宏达医药公司于2008年8月签订了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从事药品销售工作。
2009年1月,该公司对所有销售人员实行销售承包提成工资办法,销售人员每月必须向公司上缴销售利润4000元,作为承包基数,完成这个基数可以领取基本工资和按比例提取个人所得。
如果没有完成承包基数,公司将不发包括基本工资之内所有的工资待遇。
一单选题 (共20题,总分值40)1.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但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的数额,应当:( C )A. 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确定B. 按照本单位平均工资确定C. 参照本单位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D. 按照劳动者的实际工作情况确定2. 对劳动者提供最低限度的保护,体现了劳动法对劳动者的( C )A. 平等保护B. 全面保护C. 基本保护D. 优先保护工费3. ( D )不是劳动监督检查制度方面的内容。
A. 纠正违反劳动法的行为和现象B. 检查企业的社会保险缴费情况C. 检查企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D. 调查和解决企业工资差距问题4. 未缴交医疗保险费期间员工发生的医疗费用由( B )支付。
A. 基本医疗保险基金B. 用人单位C. 用人单位与本人一起D. 本人5. 下列关于劳动行政法律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 企业职工和用人单位都属于劳动行政相对人B. 某公司聘用李某为车间总顾问,这种行为是劳动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C. 小王于2月初与单位解除了劳动合同,这属于劳动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D. 职介机构被授权行使某些劳动行政职能时,它属于劳动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6. ( C )是劳动权的核心A. 择业权和劳动报酬权B. 就业权和择业权C. 休息休假权和劳动保护权D. 劳动保护权和职业培训权7. 下列有关公民的劳动义务叙述不正确的是( B )A. 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B. 劳动者负有提高职业技能的义务C. 劳动者在工作中负有互帮互助的义务D. 劳动者应当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纪律8. 下列不符合劳动标准制度内容的是( A )A. 最短工作时间B. 劳动安全卫生标准C. 最低工资标准D. 未成年工的劳动条件9. 下列社会关系中,属于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是( A )A. 某公司向职工集资而发生的关系B. 劳动者甲与劳动者乙发生借款关系C. 两企业之间签订劳务输出的合同关系D. 某民工被个体餐馆录用为服务员产生的关系10. 基本医疗保险缴费中涉及的单位职工年工资总额是指单位在一个年度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 A )A. 基本工资总额B. 计件工资总额C. 计时工资总额D. 劳动报酬总额11.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的规定,以下不是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的是( C )A. 试用期B. 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C. 用人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D. 工资12. ( A )是雇员与雇主在劳动过程中的权利义务关系。
深圳市劳动监察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标准深圳市劳动监察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标准第一部分招用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就业手续、试用期、收取财物、扣押证件一、违法行为:用人单位存在提供虚假招聘信息,发布虚假招聘广告;招用无合法身份证件的人员;以招用人员为名牟取不正当利益或进行其他违法活动。
处罚规定: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可处以一千元以下的罚款。
裁量标准:1、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
2、违法行为情节较轻,造成危害后果较轻的,处以200元的罚款。
3、违法行为情节较重,造成一定危害后果的,处以500元的罚款。
4、违法行为情节严重,或造成严重危害后果的,处以1000元的罚款。
二、违法行为:用人单位在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乙肝病原携带者从事的工作岗位以外招用人员时,将乙肝病毒血清学指标作为体检标准的。
处罚规定: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可处以一千元以下的罚款。
裁量标准:1、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
2、违法行为情节较轻,造成危害后果较轻的,处以200元的罚款。
3、违法行为情节较重,造成一定危害后果的,处以500元的罚款。
4、违法行为情节严重,或造成严重危害后果的,处以1000元的罚款。
三、违法行为:用人单位招用未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劳动者从事技术工种工作的。
处罚规定: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用人单位限期对有关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后再上岗,并可以处1000元以下罚款。
裁量标准: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用人单位限期对有关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后再上岗,1、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罚款。
2、违法行为情节较轻,造成危害后果较轻的,并处以200元的罚款。
3、违法行为情节较重,造成一定危害后果的,并处以500元的罚款。
4、违法行为情节严重,或造成严重危害后果的,并处以1000元的罚款。
劳动法试题及答案一. 填空. (共11 小题,20.0 分)1. 劳动关系是我国劳动法调整的主要对象。
( 1.0 分)2. 我国劳动法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的劳动法,具有社会主义的本质。
( 2.0 分)3. 1802年英国议会通过的《学徒健康与道德法》是第一个限制工作日长度的法律,一般认为这是资产阶级“工厂立法”的开端。
( 1.0 分)4. 1919 年国际劳工组织正式宣告成立,中国是国际劳工组织的创始会员国。
( 2.0 分)5. 按照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关系划分,劳动法律关系可分为本单位劳动法律关系和兼职单位劳动法律关系。
( 2.0 分)6. 劳动者作为劳动法律关系主体必须具备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
( 2.0 分)7. 我国《劳动法》规定,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国家对工资总额实行宏观调控。
( 2.0 分)8. 《劳动法》规定,社会保险水平应当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承受能力相适应。
( 2.0 分)9. 《劳动法》规定,从事特种作业的劳动者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成员资格。
( 2.0 分)10. 职业介绍所是指依法设立的,从事职业介绍工作的专门机构。
( 2.0 分)11. 女职工应包括从事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妇女。
( 2.0 分)二. 单选. (共10 小题,10.0 分)1. 一般认为,劳动法成为独立法律部门的时间是_______。
( 1.0 分)A .18世纪B .19世纪上半叶C .19世纪下半叶D .20世纪初答案: D2. 能够产生劳动法律关系的法律事实_______。
( 1.0 分)A .只能是主体双方的合法行为B .只能是主体双方的违法行为C .可以是主体双方的合法行为,也可以是违法行为D .事件答案: A3. 依据《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
试用期最长不超过_______。
( 1.0 分)A .12个月B .10个月C .6个月D .3个月答案: C4. 依据《劳动法》规定,劳动者在_______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应提前三十天以书面开工通知劳动者本人。
劳动合同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司劳动合同管理工作,依法与员工建立劳动关系,维护公司与员工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合同形式订立,遵循合法、平等、协商、诚实信用的原则,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法律约束力,公司与员工应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权利义务。
第三条公司人事部是劳动合同的管理部门,具体办理公司与员工签订、履行、变更、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关系)及劳动争议处理等事宜,公司各部门配合人事部作好此项工作。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与公司建立劳动关系的全体员工。
第二章劳动合同的订立第五条公司与员工建立劳动关系,必须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公司建立员工名册备查。
第六条员工应如实告知公司签订劳动合同有关基本信息,如实填写《员工信息登记表》并作为劳动合同的附件,公司不得招用尚未与其他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员工。
如员工提供虚假证明或者未向公司如实说明的,应由员工本人承担法律责任。
―1―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即代表对公司规章制度和附件内容的认定。
第七条劳动合同涉及技术、财务、采购、管理及其他掌握公司不宜对外公开信息等岗位的经营信息和技术信息,订立劳动合同时,员工应当与公司签订保密协议,保障公司保密事项的信息安全。
员工保密协议作为劳动合同的组成部分。
公司可以在劳动合同中与员工约定竞业禁止条款或协议。
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公司与员工约定。
第八条员工外派、外借到其他单位工作的员工,应与其所在单位签订三方外借、外派协议,明确三方权利义务。
第九条劳动合同签订权限及程序(一)在签订劳动合同之前,员工应当主动出示其终止(解除)劳动关系证明、毕业证书等资格证书、各种社会保险参保证明并证明无竞业限制问题,履行劳动合同签订手续。
(二)原则上员工应在入职5天内在公司人事部的指导下,签订劳动合同。
劳动法案例分析题1(附答案)1 何某与刘某系某企业的职工,何某于1999年1月与企业签订了为期5年的劳动合同,刘某于2000年9月与企业签订了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合同的试用期为6个月。
何某因身体不适向企业提出调换工作岗位的申请,并提供了医院证明。
刘某于2001年1月因喝酒在岗期间与同事打架,并将同事打伤。
2001年2月企业以何某不能胜任工作,刘某不符合录用条件解除了与何某和刘某的劳动合同。
何某与刘某不服,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
试分析:(1)该企业解除何某与刘某的劳动合同是否合理?为什么?(2)本案应如何处理?2 周丽从四川来京打工,2001年8月被一家个体餐馆招为厨房勤杂工,双方口头约定周丽每月的工资450元,另外,餐馆每天免费提供两顿饭,如发生其他费用,餐馆概不负责。
2002年3月,由于连日加班,周丽在切肉时不小心把左手食指切断,为接指花去医药费5000元。
周丽同乡告诉她可以要求老板支付医疗费和营养补助费。
周丽随后向老板提出医疗费和营养费请求,该餐馆老板拒绝了周丽的请求,并解雇了周丽。
2002年4月,周丽向北京市某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
试分析:(1)该餐馆的作法是否正确?为什么?(2)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如何裁决本案?参考答案:1.答案:(1)该餐馆的做法不正确。
(2分)根据劳动法的规定,个体经济组织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劳动法,(3分)该餐馆属于个体经济组织,应适用劳动法。
该餐馆与周丽形成了事实劳动关系,周丽在工作中受伤,属于工伤,餐馆应承担周丽的医疗费和营养费。
(4分)(2)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作出如下裁决:餐馆负担周丽的医疗费和营养费(3分),并不得解雇周丽。
如果周丽愿意解除劳动关系,餐馆应当依法支付给周丽伤残补助金等。
(3分)2.参考答案:(1)企业不应解除与何某的劳动合同。
(1分)依照《劳动法》第26条的规定,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应先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法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课程代码:0167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 小题,每小题1 分,共2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劳动不属于劳动法中所指劳动的是( C )A.有偿性的劳动B.人们在争取与实现劳动权过程中的劳动C.无偿性的劳动D.双方具有管理与被管理关系的劳动2.下列事项所形成的法律关系由劳动法调整的是( D )A.丙公司为其职工购房向银行提供担保B.某国家机关招聘公务员C.种粮大户李某每日支付给帮忙收割的邻居50 元D.女工赵某因怀孕被公司辞退3.初期的劳动立法的一个特点是( D )A.从提高工人工资立法开始B.从缩短工人工作时间立法开始C.从改善职业安全和卫生立法开始D.从改善女工和童工的立法开始4.国际劳动立法思想开始于( C )A.18 世纪初B.18世纪末C.19 世纪上半叶D.20世纪初5.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相交叉的部分是( D )A.社会救济B.社会福利C.住房福利D.社会保险6.《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开始施行的日期是( C )A.1993 年1 月1 日B.1994 年7 月5 日C.1995 年1 月1 日D.1996 年7 月5 日7.境外就业中介机构的批准机关是( B )A.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B.劳动和社会保障部C.公安部D.省、自治区、直辖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8.甲公司在王某与丙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有效期内,许诺给王某更高的报酬,与王某签订了劳动合同,由此给丙公司造成了经济损失,甲公司应当承担的责任是( A )A.连带赔偿责任B.行政责任C.说服王某回丙公司工作的责任D.解除与王某签订的合同9.我国《集体合同规定》规定,职工一方代表在劳动合同期内除个人严重过失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其解除合同的期限是( B )A.自担任代表之日起3 年以内B.自担任代表之日起5 年以内C.自参与协商之日起2 年以内D.自劳动合同签订之日起6 年以内10.下列不属于劳动标准法的是( D )A.职业安全卫生法 B.工资法C.女工未成年工特殊保障法 D.集体合同法11.下列关于《劳动法》对人的适用范围的表述,正确的是( D )A.家庭聘用的保姆适用《劳动法》B.个体经济组织聘用的劳动者不适用《劳动法》C.事业单位聘用的劳动者不适用《劳动法》D.国家机关和与之形成事实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劳动法》12.2008年6月1FI,甲公司向王某发出录用通知书,通知书上明确了薪资待遇,并约定1个月后正式到单位上班。
案例分析案例一:39.某制药厂与王某于1996年10月15日签订了为期十年的劳动合同。
同时,该厂选派王某去国外学习一项制药工艺技术,共花费人民币十万多元。
劳动合同约定,在合同期内,王某不得调离本企业,如违约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时,应负全部赔偿责任。
1998年11月10日某合资企业以高薪聘用王某,签订了两年的劳动合同。
王某擅自离开该制药厂后,由于其他技术人员尚未掌握这种制药技术,使产品质量下降,在半年时间内造成大量产品积压,直接经济损失达300多万元人民币。
为此,该制药厂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要求王某及合资企业赔偿其全部经济损失,并要求王某回厂履行劳动合同。
试分析:(1)该制药厂的要求是否合理?为什么?答:关于劳动合同问题:本案中,某制药厂与王某签订的劳动合同合法有效。
王某违反合同约定,擅自离厂,属违约行为,理应赔偿制药厂的经济损失并回原厂工作。
某合资企业以高新聘用王某,事前未检查王某是否与原单位解除了劳动合同,构成了对原用人单位的侵权行为,依法应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2)本案应如何处理?依据是什么?答:(2)关于法律依据问题:①《劳动法》第99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对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承担连带赔偿责任";②《劳动法》第102条规定:"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的条件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事项,对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3)关于仲裁裁定问题:①支持某制药厂的合法要求;②王某与某合资企业赔偿某制药厂的全部经济损失;③王某与某合资企业签订的劳动合同违法,无法律效力;④王某回原用人单位继续履行原劳动合同。
案例二:40.某厂以正常工作安排为由,拒付职工的加班工资。
职工不服,推举2名职工代表200名职工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该委员会收到申请书8日后决定受理,并于3个月后作出裁决,裁定该厂依法支付职工的加班工资及经济补偿金。
招聘过程中用人单位哪些行为属于违法在招聘过程中,用人单位可能出现的违法情形如下:1、就业歧视就业歧视就是以任何与用人单位所提供的工作岗位无关的理由作为甄选劳动者的条件。
《劳动法》第十二条规定:“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
”《就业促进法》第三条规定:“劳动者依法享有平等就业和自主择业的权利。
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等不同而受歧视。
”用人单位有时候为了降低成本,急于招用非常吻合自身需求的劳动者,往往会在招聘过程中制定较为苛刻的条款。
如果劳动者认为自己的就业权利受到歧视,根据所处的阶段不同而选择不同的案由起诉用人单位。
如果尚处于招聘阶段的,可以考虑《就业促进法》的相关规定进行起诉,如果已经建立劳动关系又因“歧视”而解除的,可以选择提起劳动争议仲裁。
2、故意隐瞒情况,侵犯劳动者知情权《劳动合同法》第八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
”劳动者一般会渴望了解薪酬、工作环境、发展空间等关乎切身利益的情况。
但有些用人单位认为劳动者了解台多对管理不是好事。
实践中,有些用人单位在发工资的时候,在给劳动者的工资条中仅仅列明工资总额,没有列明工资明细,这是侵犯劳动者知情权的行为。
而且,根据劳动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如果故意不告知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意思表示的行为的,其签订的劳动合同无效。
3、招用与其他用人单位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希望用这种方式来获得人才并通过招聘该人获得对自己有用的商业信息,但这种做法的风险是很大的,根据《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第六条:“用人单位招用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对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除该劳动者承担直接赔偿责任外,该用人单位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其连带赔偿的份额应不低于对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总额的百分之七十。
招用未解除劳动合同职工是违法行为合同随着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和缩小,工人们的就业机会和工资待遇日益受到关注。
然而,在求职过程中,有些雇主会采取不负责任的招聘方式,包括招用未解除劳动合同的职工。
这种行为不仅侵犯了众多员工的合法权益,而且也违反了我国的法律规定。
背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九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未依照本法规定办理劳动合同解除手续,或者未依法解除劳动合同、擅自辞退劳动者的,应当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的赔偿金;同时,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承担劳动仲裁和诉讼的责任。
”这意味着,如果一个劳动合同没有被解除,就不能雇用该员工。
否则,用人单位将承担违法招聘的后果,并需要为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员工支付违约金。
涉及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九十五条监管机构国务院劳动保障监察部门举报渠道雇员可以向用人单位举报,或者向国务院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投诉,请求解决该问题。
情况分析招用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员工,其风险和后果如下:第一,打破条约和侵犯他人权益。
劳动合同是工作时间、工资待遇等双方之间的约定。
一旦招聘过程中出现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员工,这将不符合约定的条件。
雇主甚至可能会强制用高利息贷款维持员工的待遇,以便以较低的工资收入招募更多的员工。
第二,承担法律责任。
如果雇主在聘用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员工时被检查并被发现,他将承担违规和非法招聘的法律责任。
雇主可能会面临罚款、停业处罚、甚至是撤销营业执照等惩罚。
第三,付出违约金。
如果雇主在聘用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员工时没有遵守合同条款,例如未向员工支付任何补偿或违约金,雇主将面临法律诉讼和赔偿责任。
可能需要支付高额赔偿金、罚款和赔偿给员工的法律费用。
总结招用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员工是一种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
雇主可能面临诉讼、罚款和停业等后果。
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大家应齐声对这种不负责任的雇佣行为说“不”。
同时,我们应该提高自身的劳动合同意识,自觉维护自己的权益。
事业单位劳动法知识测试题及答案详解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一、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说法中错误的有:ACDA.对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B.若出现法律、法规规定或双方约定的可以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的条件,该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也可以解除、终止C.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以某项工作或工程的时间长度为准,当某项工作或工程完成后,劳动合同自行终止D.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以上,当事人双方同意续延劳动合同的,双方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合同2.下列有关签订集体劳动合同的表述,正确的有: ABCDA.依法签订的集体合同对企业和企业全体职工具有约束力B.集体合同的草案应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全体职工讨论通过C.集体合同签订后应报送劳动行政部门审核备案D.劳动行政部门自收到集体合同文本之日起15日内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即行生效3.下列选项有关劳动争议仲裁的表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A.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就争议的解决有仲裁协议的,可以进行仲裁B.仲裁是劳动争议解决的必经程序,未经仲裁不得诉讼C.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解决劳动争议时可以依法进行调解,仲裁调解书具有法律效力D.因签订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不能采用仲裁的方式解决,但履行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则可以仲裁4.下列争议不适用劳动法的是 ABDA.李某雇佣赵某照顾自己患病的母亲,李某与赵某就报酬发生争议B.大学生刘某利用暑假时间到某公司勤工俭学,刘某就工资问题与公司发生争议C.某企业工会主席与该企业就年休假问题发生争议D.某公司股东与该公司就年终分红问题发生争议张某去甲公司应聘,声称自己是法学硕士毕业,取得了司法考试资格证书,并将自己的证书复印件交给了招聘人员,该公司急需法律顾问,准备以高薪委任张某,并请其担任法律主管,双方签订了劳动合同.5.假设张某在试用期内经常发生错误,给公司造成了很大损失,后经了解,张某的司法考试证书是伪造的,实际上是高中毕业.请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A.企业无权单方解除合同B.张某给企业造成了较大损失,企业有权随时解除合同C.该合同无效D.该合同属于可撤销的合同6.在哪些情形下,公司可以解除与张某的劳动合同 ADA.试用期内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B.张某因违反交通规则而被行政处罚的C.张某在产期内,但其不能胜任工作,调整工作岗位仍然不能胜任D.张某严重违反单位的劳动纪律的7.张某作为甲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掌握了公司大量的商业秘密,张某的劳动合同尚未到期,乙公司高薪聘请张某,张某就到乙公司上班,给甲公司造成了重大损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DA.张某应当向甲公司承担赔偿责任B.乙公司承担连带责任C.乙公司承担全部赔偿责任之后,可以向张某追偿赔偿额的50%D.张某将甲公司的技术秘密泄露给乙公司,甲公司有权直接起诉乙公司和张某8.假设张某在操作机器时受伤,花去医疗费2000元,在受伤前,张某为自己投了人身保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A.张某可以请求保险公司赔偿B.保险公司向张某赔偿后,张某不再享受工伤保险C.在医疗期间内,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D.单位认为张某未缴纳工伤保险费用,并且对张某的受伤无过错,因此张某不享受工伤保险9.假设张某与有关单位发生争议,张某想利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权利,请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DA.张某与单位就工伤医疗费而发生的争议,不属于劳动争议B.张某与单位发生的劳动争议争议,可以进行协商C.张某与单位发生的劳动争议,必须先经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解D.张某与单位发生的劳动争议,必须先经仲裁,对裁决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10.下面有关竞业限制规定正确的是ABCDA.不得超过3年B.仅限于高级管理人员C.富有保密义务的人员D.高级技术人员二、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1.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2.最低工资标准 3.标准工时 4.劳动者5.劳务派遣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延长工作时间的条件、限度及工资支付标准2.劳动合同与集体合同区别3、解决劳动争议各种方式之间关系及法律效力四、案例分析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甲某于2001年6月与上海万隆饭店签订了为期5年的劳动合同.合同明确规定其责任是负责饭店大堂的接待等全部工作,试用期8个月,月工资3000元.8个月试用期后万隆饭店表示满意,合同正式履行.2002年4月,因饭店餐饮部门负责人调离,饭店主管又认为大堂经理最好以女性为宜,于是在未与甲某协商的情况下,便安排甲某将大堂工作移交,接手餐饮部的工作.对此,甲某表示不同意,认为原合同规定是来做大堂部经理工作.饭店认为甲某与饭店已签了劳动合同,甲某已成为本饭店的职员,就应当服从饭店的安排,仍坚持由甲某去做餐饮部工作.甲某坚决不同意,并仍到大堂部上班.问题:1 甲某与上海万隆饭店签订的合同有什么错误请指出.2上海万隆饭店硬行安排甲某去餐饮部工作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3如果上海万隆饭店欲以此理由解雇甲某,是否符合法律规定为什么4 甲某如被解雇,可采取什么方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5 甲某如被解雇,工会可从哪些方面帮助甲某维护其合法权益2.煤矿决定招收井下作业工人50名,其中有20名尚未与原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拿出事先印好的劳动合同要求工人签字.合同中的内容包括:1婚丧假期间不支付工资.2每月延长工作时间不得超过40小时.3职工一方要求提前解除合同需60天以前通知用人单位.4职工可以自愿参加失业保险和养老保险.5在合同期内工人患矽肺病不得解除劳动合同.6连续工作一年以上可以享受年休假.双方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发生争议. 试分析:1该煤矿招收工人中是否有违反法律行为为什么 2该合同的签订程序是否有违反法律情况为什么 3该份劳动合同的内容是否符合法律规定为什么劳动法试题一答案一、不定项选择题错选、多选不得分.每小题 2分,共20 分1.ACD;2.ABCD;3.A;4.ABD;5.C; 6.AD; 7.ABD ;8.AC;9.BD; 10.ABCD;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2分,共 10分1.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2.国家依法规定的,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提供正常劳动,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的维持劳动者及平均供养人口基本生活需要的最低限额的劳动报酬.3.指法定的,正常情况下一般劳动者从事劳动的时间.4.达到法定就业年龄,有劳动愿望、劳动能力、人身自由,可以从事职业劳动的自然人.5.劳务派遣机构与派遣劳动者签订派遣合同,经派遣劳动者同意,派其到被派单位在其管理下从事其指派的劳动.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一般延长工时:条件限制:因生产经营需要;程序限制: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时间限制:一般每日超过1小时;4分特殊情形延长工时条件限制: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条件下.时间限制:特殊情况下每日不超过3小时,每月不超过36小时.3分工资支付: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150%的工资报酬;休息日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200%的工资报酬;法定休假日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300%的工资报酬.3分2.主体不同.集体合同主体是工会或职工代表与用人单位;劳动合同主体是劳动者个人与用人单位1分;签订方式不同.前者谈判,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通过,须报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公布才能生效;后者由劳动者个人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在双方当事人签字盖章后即可生效1分;目的不同.签订集体合同的目的,是为确立劳动关系而设定整体上的劳动标准.签订劳动合同的目的是确定具体的劳动关系2分;内容不同:全体劳动者的共同权利和义务为内容,可能涉及劳动关系的各个方面,也可能只涉及劳动关系的某个方面;劳动合同规定劳动者个人劳动条件以单个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为内容,一般包括劳动关系的各个方面2分;效力不同.集体合同对签订合同的单个用人单位或全体用人单位,以及工会所代表的全体劳动者,都有法律效力.劳动合同对单个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有法律效力.集体合同的效力高于劳动合同效力,集体合同具有支配其所代表的劳动者的劳动合同内容的效力.集体合同的标准是劳动者权益的最低标准,劳动合同的规定只能比集体合同高,低于集体合同的部分无效在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发生冲突时,劳动合同的相应条款无效2分;违约责任不同.违反集体合同之后,承担赔偿责任的主体与签订集体合同的主体可能会有区别,而且在工人违反集体合同时,用人单位也不能解除集体合同;劳动合同一方违约,可能会导致劳动合同的解除和赔偿责任的产生2分.3.可以协商解决,但协商不是处理劳动争议的必经程序1分;也可以直接向本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也不是处理劳动争议的必经程序1分;也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是处理劳动争议的必经程序2分;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在起诉前必须先经过仲裁程序.2分协商与调解达成协议的,双方当事人应当自觉履行,协议没有强制执行力;对仲裁裁决无异议的,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起诉又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劳动争议诉讼所产生的裁判,具有当然的强制执行力.4分备注:第2小题、第3小题符合劳动法原理即可得分.四、案例分析题每小题 10分,共 20分1.1试用期长达8个月,超过了法定的6个月限制.2分2不正确.因为饭店的行为违反了劳动合同,应承担违约责任.2分3不合法.因为饭店不具备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的合法理由.2分4甲某如被解雇,他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还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甲某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其承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责任.2分5工会可从以下两方面帮助甲某:就饭店解雇一事向饭店提出意见,要求重新处理;支持和帮助甲某申请仲裁或起诉.2分2.1有.招用尚未与原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2分. 2有:没有与劳动者平等协商,遵循自愿、一致.2分. 3不符合.表现:婚丧假期间不支付工资,应支付工资;每月延长工作时间不得超过40小时,不得超过36小时;职工一方要求提前解除合同需60天以前通知用人单位,提前30天;职工可以自愿参加失业保险和养老保险,需强制.6分劳动法试题二一、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劳动合同终止的的条件是 ABCDA、当事人约定的终止条件出现B、经当事人协商达成一致C、劳动合同期限届满D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变化,致使原合同无法履行2、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时,工会享有的权利是 ABCA、提出意见权B、要求重新处理权C、支持起诉权D、处分权.3、劳动者不参加劳动但仍享有工资支付请求权的情形: ABCD A、法定休假日; B、婚丧假期间; C、依法参加社会活动的;D、产假4、劳动争议纠纷解决的途径: ABCDA、协商B、调解C、仲裁D、诉讼.5、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报酬为DA、不低于工资100%的工资报酬B、不低于工资150%的工资报酬C、不低于工资200%的工资报酬D、不低于工资300%的工资报酬6、下列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且不需给予经济补偿的情形包括 ABCDA、劳动合同因合同双方协商一致而解除B、劳动合同因双方约定的终止条件出现C、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原工作的D、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确需裁减人员7、下列劳动争议的解决方式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ADA、调解原则适用于劳动仲裁和诉讼程序B、在劳动仲裁前必须先行调解C、劳动争议仲裁的裁决是终局的D、在当事人提起诉讼之前,必须先进行劳动仲裁8、用人单位在劳动方面的刑事责任有ABCDA、重大安全事故罪B、违章冒险作业罪C、妨碍执行公务罪D、强迫劳动罪9、下列属于未成年工的是 BcDA、王某,15岁,某建筑公司合同制工人B、李某,16岁,某加工厂合同制工人C、张某,17岁,某电镀厂合同制工人D、江某,18岁,某肉联厂合同制工人10、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但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下列哪些情形不受上述规定的限制 ACD.A、某市发生特大洪灾,急需救灾物资,为此进行的加班加点B、某工厂决定利用公休日进行厂区的绿化活动,为此进行的加班加点C、菜市自来水水管爆裂,自来水公司组织工人抢修,为此进行的加班加点D、某产厂供电设备发生故障,造成全厂停电,影响了全厂的生产,为此组织工人进行抢修二、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1、劳动关系2、劳动力3、劳动报酬4、非全日制用工5、劳动争议仲裁三、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最低工资标准特点及立法意义2、劳动合同法较劳动法相比有哪些新变化3、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与赔偿金的区别四、案例分析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以下是某中外合资企业发给劳动者的经济性裁减人员的通知书,请依据劳动法的规定,说明该通知书的错误.裁员通知书:本公司遭到4月24日特大火灾,四车间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无法恢复生产. 公司董事会于5月2日进行了讨论,工会主席也列席了会议.根据本公司个人劳动合同第三章第五条的规定"企业因生产经营或者技术条件发生变化而人员有多余的,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现已决定:解除四车间全体员工的劳动合同.请您接通知后,于本月25日,随带户口薄、工作证、劳保卡、会员证等前来办理解除合同的手续.公司将统一发给相当于1个月工资的裁员补偿金,待保险公司理赔后,再发相当1个月的工资补偿金.希望各位员工体谅公司的困难.祝您另行择业顺利.此致××公司人事部章2006年5月3日2、国营某市轧钢厂发生下列纠纷:1工人赵某因身体有病被辞退,与厂方发生争议;2技术员钱某因未被允许参加全省轧钢行业技术员培训与厂方发生争议;3助理工程师孙某因未晋升工程师职务与厂方发生争议;4副总工程师李某因工资调整与厂方发生争议.赵、钱、孙、李四人与厂方的争议经几次协商交涉均未能解决.问题:1钱某、钱某、孙某、李某中哪几个人与厂方发生的争议属于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所规定的劳动争议2劳动争议可以通过哪几种方式解决在运用这几种方式解决问题时,不同方式相互之间是什么关系3解决劳动争议的各种方式的法律效力如何劳动法试题二答案一、不定项选择题错选、多选不得分.每小题 2分,共20 分1.ABCD;2.ABC;3.ABCD;4.ABCD;5.CD; 6.ABCD; 7.AD ;8.ABCD; 9.BD; 10.ACD;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2分,共 10分1.是指劳动者提供劳动力与用人单位的生产资料相结合,加入到用人单位生产劳动中,与之形成的社会关系.2.蕴涵于劳动者体内的创造力,是人的一种能力.3.指法定工作时间内,劳动者从事用人单位交付的劳动,所获得的报酬. 4.是指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二十四小时的用工形式.5.由依法设立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按照法定程序对劳动争议所从事的仲裁活动.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特点:法定性1分;最低线,少之违法2分;正常工资1分;保障范围,不仅包括劳动者本人的基本生活需要,而且也包括劳动者赡养的家庭成员的生活需要2分.意义:保障劳动者及家庭成员的基本生活需要2分;促进企业公平竞争2分.2.调整范围扩大1分;鼓励签订书面劳动合同1分;鼓励劳动合同长期化1分;终止劳动合同支付补偿金1分;双倍赔偿制度引入1分;劳务派遣、非全日制用工形式法律调整1分;约定违约金限制为竞业限制和违反服务期1分;劳动合同法定条款和约定条款增多1分;规定劳动合同先合同义务和后合同义务1分;建立职工名册单等1分3.1原因不同.赔偿的原因主要是违反劳动合同,经济补偿的原因还包括用人单位依法解除劳动合同和终止劳动合同.所以,赔偿者肯定有过错,而经济补偿者不一定有过错4分.2承担者不同.赔偿责任的承担者可以是用人单位,也可以是劳动者,只要违反劳动合同都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而经济补偿者只是用人单位3分.3支付依据不同.赔偿金的支付依据是由法律明确规定的3分.四、案例分析题每小题 10分,共 20分1.1裁员条件:依照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合同订立依据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该公司是以劳动合同中所规定的“企业因生产经营或者技术条件发生变化而人员有多余的,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这一约定因不符合劳动法的规定而无效.企业遭火灾,经营条件确实发生变化,但原已投保,保险公司理赔后,不符合裁员的条件.应组织工人生产自救3分.2裁员程序:应当提前30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全体职工的意见,并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报告.该企业5月3日发出裁员通知,要求25日解除合同,不满30天,而且未向劳动部门报告,不符合法定程序3分.3裁员补偿:用人单位应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1年发给相当于1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不应做最高限额的规定2分. 4优先录用:用人单位从裁减人员之日起,6个月内需要新招人员的, 必须优先从本单位裁减的人员中录用.最好也在裁员通知适当说明2分.2.1赵某、钱某、李某与厂方发生的争议属于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所规定的劳动争议2分2四种方式.劳动争议后,当事人应当协商解决,但协商不是处理劳动争议的必经程序;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可以向本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也不是处理劳动争议的必经程序;调解不成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是处理劳动争议的必经程序;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在起诉前必须先经过仲裁程序.4分3协商与调解达成协议的,双方当事人应当自觉履行,协议没有强制执行力;对仲裁裁决无异议的,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起诉又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劳动争议诉讼所产生的裁判,具有当然的强制执行力.4分劳动法试题三一、判断正误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打“ⅴ”,错误的打“×”并给予改正1、劳动法是保护劳工之法,劳动保障是劳动法的宗旨和使命,因此,劳动保障的对象即是劳动者.2、劳动合同条款凡是与集体合同条款不同的,一律无效.3、集体合同对其终止后仍存续的劳动合同,不再有约束力.4、凡是提供了劳动的劳动者,都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支付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劳动报酬.5、工作时间只能由法律规定或者劳动合同约定6、劳动合同被确认部分无效的,这个合同可以不予执行7、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享有劳动自由,意味着双方可以排除国家法律的强行性规定,自由签订劳动契约.8、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工.9、劳动者违反劳动纪律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实行酌情赔偿原则,而不是要求赔偿全部实际损失额.10、凡在法定劳动年龄范围内并且具有劳动能力的公民,都具有就业资格.二、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1、劳动权2、最低工资标3、养老保险4、劳动法基本原则5、劳动执法三、不定项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号,每小题1分,共10分1、下列社会关系中,属于劳动法调整的对象的是 A、劳动者甲与劳动者乙发生借款关系 B、某公司向职工集资而发生的关系C、某公司与其职工因补发津贴问题而发生的关系D、某民工被个体餐馆录用为服务员产生的关系2、下列情形中,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是A、深圳某个体服装生产企业非法延长劳动工作时间,为防止职工早退,企业将生产车间大门紧锁,员工进出必须山保安人员审查同意B、刘某与—家外资企业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为按月支付,后该外资企业以资金周转困难为由,停发刘某3个月工资,声称三个月后连本带息补发C、张某与某建筑工程队签订劳动合同后,在试用期内感觉体力不支,萌生辞职念头D、李某因工负伤,治疗期满伤愈出院后欲到一家工作条件较好的单位工作3、下列情况下,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给劳动者经济补偿金的是A、劳动合同因双方约定的终止条件出现而终止B、劳动合同因合同双方协商一致而解除C、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D、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确需裁减人员4、在我国现阶段, 等具有集体合同签约人资格.A、企业法定代表人 B、地方工会 C、基层工会小组 D、职工推举代表5、下列人员中不能够依法实行综合计算工作制的是 A、外勤人员B、出租车司机C、电脑公司软件设计人员D、铁路巡检工6、劳动者不参加劳动但仍享有工资支付请求权的三种情形 A、法定休假日 B、婚丧假期间 C、依法参加社会活动的 D、公休日7、我国劳动法规定,国家对女职工实行特殊劳动保护.下面的做法不符合这一规定的是。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常见12大法律风险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法律风险,重点体现在劳动管理和劳动保障上,从招聘员工开始,签订劳动合同、社会保险直至解除劳动合同这一系列流程中都有国家相关的劳动法律法规的约束,严格按照法律规范企业行为,严格按照法律履行相关程序,就可以大幅度减少劳动纠纷从而成功避免法律风险。
企业依法实施劳动管理,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有效降低人力资源法律风险,才能从根本上保护企业的劳动权益。
风险点一:招聘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的法律风险企业在招聘员工时,应履行一定程序防止招聘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或者负有履行竞业禁止协议义务的劳动者而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按规定,除从事非全日制工作的劳动者可以与一个或一个以上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外,不允许从事全日制工作的劳动者建立双重劳动关系。
为此,企业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因招用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而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保护企业的劳动权益。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九十九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对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二)劳部发[1995]223号《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第六条:“用人单位招用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对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除该劳动者承担直接赔偿责任外,该用人单位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其连带赔偿的份额应不低于对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总额的70%。
向原用人单位赔偿下列损失:(1)对生产、经营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2)因获取商业秘密给原用人单位造成的经济损失。
赔偿本条(二)项规定的损失,按《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条的规定执行。
”企业在招聘员工时,除新参加工作的劳动者外,一定要查验其终止、解除劳动合同的书面证明,方可与其签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
风险点二:被招聘员工违背与原单位保密及竞业禁止协议的法律风险目前,相当多的企业对于一些知识型、技术型和营销高管人员都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商业秘密或竞业禁止条款,用人单位在招收员工时,对这类员工应当进行严格审查,准确确认其不负有与原单位保守商业秘密和竞业禁止的义务后,方可与其签订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其序号字母填入括号 B.大型企业国务院稽查特派员C.电脑公司硬件组装员D.家庭保姆2.特殊就业群体人员不包括(C )A.妇女B.残疾人C.未成年人D.少数民族人员3.国际劳工组织正式宣告成立于(D )A.1900年B.1906年C.1918年D.1919年4.我国《劳动法》发生效力的时间是(A)A.1995年1月1日B.1994年7月5日C.1994年1月1日D.1995年7月5日5.《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每月的加班时间不得超过(C )A.10小时B.24小时C.36小时D.48小时6.下列人员中不能够依法实行综合计算工作制的是(C )A.外勤人员B.出租车司机C.电脑公司软件设计人员D.铁路巡检工7.《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修订于( D )A.1994年B.1995年C.1998年D.1999年8.离休干部所发工资是原工资的(B )A.120%B.100%C.95%D.90%9.用人单位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除在规定时间B.20% C.25% D.50%10.恒大公司安排工人刘路春节期间上班。
根据劳动法,该公司应支付其不低于原工资报酬的( C )A.150%B.200%C.300%D.100%11.因工残疾依劳动能力丧失的程度不同,分为(D )A.4级B.5级C.8级D.10级12.依照我国伤亡事故报告制度,发生何种下述事故,应由主管部门会同劳动部门、公安部门、工会组成调查组( C )A.轻伤B.重伤C.死亡D.重大伤亡13.某女职工生下一对双胞胎,其产假应不少于( C )A.75天B.90天C.105天D.120天14.技工学校的培养目标是(B )A.初级技术工人B.中等技术工人C.高级技术工人D.工程技术人员15.离休待遇是对参加革命工作的老干部所规定的离职休养待遇,最晚可享受该待遇的时间是( C )A.1938年9月1日前参加工作的B.1945年8月14日前参加工作的C.1949年9月30日前参加工作的D.1949年10月1日前参加工作的16.《企业职工奖惩条例》(1982年4月12日)的发布机关是(C )A.全国人大B.全国人大常委务员会C.国务院D.国家经贸委17.下列情形中属于行政处分的是( D )A.罚款B.停发工资C.刑事制裁D.开除18.我国《劳动法》规定,劳动争议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B.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强制执行C.人民法院强制执行D.劳动行政部门强制执行19.地方总工会是(C )A.无独立法人资格B.具有企业法人资格C.具有社会团体法人资格D.受地方政府领导20.根据《劳动法》及《劳动监察规定》,劳动行政部门设置(C )A.劳动检查机构B.劳动督查机构C.劳动监察机构D.劳动检察机构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将其序号字母填入括号B.社会平均工资水平C.劳动生产率D.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2.可以招用未满16周岁的少年儿童的用人单位包括(ABC )A.文艺单位B.体育单位C.特种工艺单位D.兵工厂3.按照劳动合同期限的不同,劳动合同可分为(ABD )A.有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B.无固定限期的劳动合同C.长期劳动合同D.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的劳动合同4.《劳动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ABCD )A.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B.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C.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D.严重失职,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5.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企业延长职工工作时间不受限制,具体是(BCD )A.企业为了完成紧急生产经营需要,经与职工协商同意B.发生重大事故,威胁劳动者生命健康,需紧急处理的C.交通运输发生故障,必须及时抢修的D.发生地震,需紧急救援的6.1956年我国制定的劳动保护法三大规程为(ABC )A.《工厂安全卫生规程》B.《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C.《工人职员伤亡事故报告规程》D.《锅炉压力容器事故报告规程》7.对妇女生理机能变化过程中的保护包括(ABCD )A.经期保护B.孕期保护C.产期保护D.哺乳期保护8.女职工生育的费用,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的有(ABC ) A.检查费 B.接生费 C.手术费 D.就医路费9.社会保险与商业人身保险的区别有(ABCD ) A.被保险对象范围不同 B.性质不同C.保险基金的构成和征集方式不同D.保险关系的当事人不同10.我国处理劳动争议,应当遵循以下原则(ABCD )A.着重调解,及时处理原则B.依法处理原则C.公正处理原理D.三方原则11.在下列哪些情况下,用人单位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CD )A.职工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B.职工下岗待工期间C.职工见习期D.职工未完成劳动定额的情况下12.用人单位在下列哪些情形下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BD )A.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调整工作岗位仍然不能胜任工作B.在试用期)A.集体合同由职工代表大会代表职工与企业签订B.集体合同由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签订C.集体合同一经签订即发生法律效力D.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通过14.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了争议,当事人可以采取下列哪些方式解决(ACD )A.协商B.由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解C.诉讼D.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15.某厂由于近期订单较多,经与工会协商作出了以下延长工作时间的决定,哪些是违反了劳动法(CD )A.哺乳未满1周岁婴儿的女职工不延长工作时间B.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不延长工作时间 C.除上述人员外,4月、5月份所有人员每天延长工作时间2小时D.延长工作时间期间的工资统一按照120%发放16.下列哪些争议属于我国劳动争议的处理范围(ACD )A.周某因职业培训与单位发生的争议B.陈某因住房分配与单位发生的争议C.高某因续签劳动合同与单位发生的争D.李某因退休后退休金的发放与单位发生的争议17.某公司所作出的关于延长工作时间的决定中哪些违反了《劳动法》(ABD )A.由于一笔订单的交货期将到,生产任务繁重,公司董事会经研究决定4、5月份的每个工作日延长工作时间2小时B.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统一按照原工资的120%发放C.未成年工、哺乳期)A.职工张某与人同居而怀孕,经常请病假影响正常工作B.职工赵某在上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而丧失劳动能力C.职工马某因工负伤后被安排在保卫部门,由于失职至单位财务部门被盗,给单位造成严重经济损失D.在法定假日周某外出旅游,发生意外事故致残,已无法胜任原工作19.下列人员中可以不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有(ABCD )。
七、案例分析题1.郭某1992年12月8日与某制药厂签订了为期5年的劳动合同,合同自1992年12月10日起至1997年12月10日止。
合同约定:任何一方提前解除合同,应支付违约金。
违约金按每年500元累计计算。
1995年7月28日,郭某以帮助其母工作为由向该厂提出书面辞职,并声明按合同约定赔偿厂方1000元,厂方不同意。
郭某于8月30日要求该厂办理解除合同手续,并离厂而去。
18天以后,郭某回厂办理解除合同手续时,该厂以郭某提出辞职未经批准擅自离岗旷工为由,对其作出除名决定。
郭某不服,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
仲裁委员会受理后,经调查,上述情况属实。
试分析:(1)该厂对郭某的除名决定是否合法?为什么?(2)此案应如何处理?答:该药厂对郭某的除名决定不合法。
(1)《企业职工奖惩条例》第18条规定,对职工予以除名有两个重要条件:一是职工经常无正当理由旷工;二是经批评教育无效。
此案中,职工郭某没有这方面的原因。
(2)郭某提出与该药厂解除劳动合同符合法律规定。
《劳动法》第31条规定,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32条对这一规定作了明确的解释,即: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超过30日,劳动者可以向用人单位提出办理解除劳动合同手续,用人单位应予以办理。
如果劳动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给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可见,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既是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也是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无需征得用人单位的同意。
本案中,郭某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提前30日用书面形式通知厂方,也表明了按照合同约定赔偿违约金的态度,符合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条件。
郭某依照法定程序和条件办事,离厂不属旷工行为,该厂不能对其按旷工予以除名。
此案的处理:根据上述分析,仲裁委员会应撤销该药厂对郭某作出的除名决定,裁定该厂为郭某办理解除劳动合同手续,郭某应在办理解除劳动合同手续时向该厂缴付违约金1000元.2.1999年3月某印刷厂招收激光照排车间工人,待业人员王某前去应聘。
六、案例分析题1、2002年5月,林某不愿意继续上学,就离家出走,到某县城去打工。
林某在一家餐厅找到了工作,主要是帮助厨师做一些杂活。
因为林某年级幼小,只有15岁,所以餐厅经理同与讲好,比别人的工资要少30%,林某表示同意。
餐厅的工作十分辛苦,并且因为林某年级小,常常受到欺负,因此觉得难以忍受,于是林某向经理提出辞职,但是经理说如果要提前辞职就要缴纳违约金500元,林某必须要干满约定的期限。
林某于是给家里写信,叫父母领自己回去。
林某的父母来到县城要领林某回去,餐厅经理仍然不放人,称要放人就先交500元违约金。
试着分析:(1)林某能够成为劳动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吗?答:本案件中,不能够。
因为李某尚不满16岁,没有劳动法上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根据我国《劳动法》第15条规定,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
文艺、体育和特种工艺单位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必须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履行审批手续,并保障其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2)林某需要缴纳违约金吗?答:不需。
劳动合同本身无效。
2、2003年2月,李某刚好满15岁,中学毕业后李某即外出打工,并于同年与一羊毛衫厂签订劳动合同,后厂长屡次不满意李某的工作能力,多次调动李某的工作。
一年后李某无法忍受老板,辞去工作,并且于2004年3月与一摩托车配件厂签订劳动合同。
开始李某做搬运工,因为年龄偏小,工作一个月后4月被调动流水车间。
但是李某的业绩仍然不如同车间的其他工人,老板无奈只能够将工资从1500元的月工资降到1200元的月工资。
2004年6月,李某出差在外,因一起撤回致使右腿骨折,回厂后,8月份被调动厂长办公室任秘书。
12月份,因为李某家人多次请求,李某正式辞去工作,回家养老。
试着分析:本案件中有哪些劳动法律事实?这些事实各自引起了劳动法律关系怎样的变化?答:(1)李某2003年签订的劳动合同,并不能够引起劳动法律关系的产生。
因为李某当时只有15岁,劳动合同无效。
单选:1900年,世界上最早的《劳动合同法》诞生在(比利时)。
1944年在美国费城召开的国际劳工大会上通过了(《费城宣言》)。
A:按照计时工资的形式向劳动者支付报酬必须考虑的因素不包括(劳动成果的多少)。
按照争议发生的法律依据,劳动争议可以分为(合同争议与法律争议)B:北洋政府于1923年颁布了(《暂行工厂规则》)。
C:承办人员的回避,由(承办工作组负责人)决定D:当事人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以内)内,以书面形式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对于职工一方在(30人以上)的集体劳动争议进行的仲裁,《仲裁委员会办案规则》规定了特别处理的程序。
对于阻挠、刁难、殴打劳动监察员、妨碍监察公务等情况,劳动监察机构有权对责任人员进行(行政处分)对职工进行经济处罚,要求职工赔偿经济损失如需分期扣除的,每次扣除的金额一般不超过职工本人月标准工资的(20%)F:发生劳动争议的单位与职工不在同一个仲裁委员会管辖地区的,由(职工当事人工资关系所在地)仲裁委员会受理。
凡工作满(1年)的固定职工,与配偶不住在一起,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可以享受规定的探望配偶的待遇。
各级仲裁委员会主任对本委员会已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决书,发现确有错误,需要重新处理的,应提交(本仲裁委员会)决定G:根据《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因工作性质和工作职责的限制,需要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职工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得超过(40小时)根据《集体合同规定》,在集体合同期限内,由于签订集体合同的环境和条件发生变化,致使集体合同难以履行时,集体合同任何一方均可提出变更或解除集体合同的要求。
签订集体合同的一方就集体合同的执行情况和变更提出商谈时,另一方应给予答复,并在(7日)内双方进行协商。
根据《劳动法》第26条规定,用人单位在特殊情况下有权单方解除劳动合同,下列情形中,不属于《劳动法》第26条规定的情形有(用人单位生产经营善发生严重困难)根据《劳动法》以及其他有关规定,不予休假的纪念节日(教师节)根据《劳动监察规定》和有关劳动法规的规定,不属于劳动监察范围的有(用人单位负责人的领导能力)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企业负责人接到重伤、死亡、重大死亡事故报告后,应立即向企业主管部门,企业所在地劳动、公安部门,人民检察院和工会报告,最迟不得超过(24小时)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属于劳动者工资范畴的劳动收入是(加班加点工作额外获得的劳动收入)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下岗职工从事社区居民服务业的,(3年)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规定,个人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退休后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
劳动法1:一.填空.(共11小题,20.0分)1.《劳动关系》是我国劳动法调整的主要对象。
(1.0分)2.我国劳动法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的劳动法,具有《社会主义》的本质。
(2.0分)3.1802年英国议会通过的《学徒健康与道德法》是第一个限制工作日长度的法律,一般认为这是资产阶级“工厂立法”的开端。
(1.0分)4.1919年国际劳工组织正式宣告成立,中国是国际劳工组织的《创始会员国》。
(2.0分)5.按照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关系划分,劳动法律关系可分为《本单位》劳动法律关系和《兼职单位》劳动法律关系。
(2.0分)6.劳动者作为劳动法律关系主体必须具备《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
(2.0分)7.我国《劳动法》规定,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国家对《工资总额》实行宏观调控。
(2.0分)8.《劳动法》规定,社会保险水平应当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承受能力》相适应。
(2.0分)9.《劳动法》规定,从事特种作业的劳动者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成员》资格。
(2.0分)10.职业介绍所是指依法设立的,从事《职业介绍》工作的《专门》机构。
(2.0分)11.女职工应包括从事《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妇女。
(2.0分)二.单选.(共10小题,10.0分)1.一般认为,劳动法成为独立法律部门的时间是_______。
(1.0分)A.18世纪B.19世纪上半叶C.19世纪下半叶D.20世纪初答案:D2.能够产生劳动法律关系的法律事实_______。
(1.0分)A.只能是主体双方的合法行为B.只能是主体双方的违法行为C.可以是主体双方的合法行为,也可以是违法行为D.事件答案:A3.依据《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
试用期最长不超过_______。
(1.0分)A.12个月B.10个月C.6个月D.3个月答案:C4.依据《劳动法》规定,劳动者在_______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应提前三十天以书面开工通知劳动者本人。
编号:_______________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
招用未解除劳动合同的职工是违法行为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案例:
1996年4月,某市水泥厂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1992年8月,水泥厂与李某签订了为期8年的劳动合同。
1995 年1月,水泥厂拟进口新的生产设备,打算派李某等3人出国焙训。
在和李某协苞并达成一致的基础上,双方就原劳动合同进行了修改。
修改后的合同规定:合同有效期为15年,李某无正当理由提前解除劳动合同时,应赔偿水泥厂支付的全部出国培训费用及因此造成的其他一切损失。
合同签订后,李某等人于1995年2月出国培训。
1995 年8月,李某等人完成培训回厂工作。
因为李某在培训期间刻苦钻研、虚心好学,全面掌握了新设备、新技术的操作技巧,回厂后被任命为副厂长,主管全厂的生产工作。
在外方技术人员和李某等人的努力下,新设备于1995年9月安装
调试完毕,开始进入试产阶段。
就在试产的关键阶段,李某却于10月6日将一份辞职报告留在自己办公桌上,第二天开始即不到厂工作。
经厂方多方寻找,直到12月初才得知
李某已就任某外资企业的副总经理。
厂方多次与李某联系,要求其回厂工作。
李某拒绝回厂。
厂方无奈,要求李某及其所在外企支付李某的出国培训费用8万元及李某离职给水泥厂造成的80万元损失。
李某及其所在外企只答应支付8万元培训费用。
双方多次协商未果,水泥厂遂于1996年2月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请仲裁。
仲
裁委员会裁定:李某及其所在外企向水泥厂支付8万元培训费用及20万损失赔偿费,双方解除劳动合同。
水泥厂对仲裁裁决不服,于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法院经审理查明:李某与水泥厂签订的劳动合同为有
效合同;水泥厂为李某出国培训支付了8万元费用,李某突
然离职后,致使水泥厂新引进设备停产两个半月,造成损失76万元;李某所在外企在明知李某尚未与水泥厂正式解除劳动合同的
情况下,仍招用李某,这是一种违反有关法律规定的行为,应承
担连带赔偿责任。
判决如下:解除李某与水泥厂的劳动合同关
系;李某赔偿水泥厂支付的出国培训费用8万元,及损失2万元,共计10万元;李某所在外企赔偿水泥厂损失74万元;诉讼费由李某及其所在外企全部承担。
专家评析:人民法院的判决非常正确。
李某违反合同约定擅自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缺乏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有效成立后,当事人双方均应严格履行合同义务。
根据有关规定,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必须符合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的条件,李某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是一种违法行为,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李某应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劳动法》白零二条规定:
“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的条件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
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事项,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
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本案中的李某在出国培训回厂后不久即擅自离职,不仅造成了水泥厂8万元培训费用的损失,而且直接造成了水泥厂新设备停产两个半月,损失76万元的后果。
对此损失,李某应承担赔偿责任。
李某所在外企应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劳动法》第九十九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对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另据有关规定,新用人单位承担的赔偿责任应不低于原用人单位实际损失的70% .本案中的外企明知李某
与水泥厂尚未正式解除劳动合同,即招聘李某担任副总经理,对这种违法行为该外企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法院判决该外企赔偿水泥厂76万元损失是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