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平市2016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1
- 格式:doc
- 大小:1.93 MB
- 文档页数:12
2016年陕西省咸阳市兴平市高考生物二模试卷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60分)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信息:“近期检测出三株NDM1耐药基因阳性细菌.其中,疾控中心实验室检出两株来自宁夏的新生儿;一株来自福建某老年患者”.下列关于“NDM1超级细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NDM1超级细菌”具有与真核细胞相似的细胞膜、细胞质B.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来看,“NDM1超级细菌”既是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C.“NDM1超级细菌”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D.“NDM1超级细菌”与人体细胞相比,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没有染色体2.下列各组物质中,由相同种类元素组成的是( )A.胆固醇、脂肪酸、脂肪酶B.淀粉、半乳糖、糖原C.氨基酸、核苷酸、丙酮酸D.性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3.以下关于最多或最少的计算正确的是( )①如果放大50倍时最多可看到20个完整的细胞,放大100倍时,最多可看到5个完整细胞②控制合成﹣个由65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的基因中,碱基数量最少应是390个③n对碱基组成的双链DNA分子片段,其种类最多可达4n种④通常情况下,分子式C63H103O45N17S2的多肽链中最多含有肽键17个.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4.蛋白质功能的多样性取决于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以下关于蛋白质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每种蛋白质分子都是由20种氨基酸组成B.一个蛋白质分子只能由一条肽链构成C.蛋白质的氨基酸排列顺序及空间结构都是基因控制的结果D.相同种类和数量的氨基酸只能构成同一种类的蛋白质5.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硝化细菌、霉菌、颤藻的细胞都含有核糖体、DNA和RNA;②细胞学说揭示了“老细胞为什么要产生新细胞”;③柳树叶肉细胞的细胞核、叶绿体和线粒体中均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现象;④胆固醇、磷脂、维生素D都属于固醇;⑤蛙的红细胞、人的肝细胞、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并不都有细胞周期,但这些细胞内的化学成分都不断更新.A.①③⑤B.②④⑤C.②③④D.②③⑤6.遗传信息的携带者、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依次是( )A.核酸、细胞、蛋白质、糖类 B.糖类、蛋白质、细胞、核酸C.核酸、蛋白质、细胞、糖类 D.核酸、蛋白质、糖类、细胞7.细胞内很多化学反应都是在生物膜上进行的,如图表示真核细胞中4种生物膜上发生的化学变化示意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与抗体的加工有关B.破坏根尖分生区的②,将会形成多核细胞C.③是叶绿体内膜D.④是线粒体内膜8.下列关于科学史中研究方法和生物实验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研究光合作用的反应过程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同位素标记法②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定律﹣﹣假说一演绎法③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和研究某种群数量变化规律﹣﹣模型建构法④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对比实验法⑤分离各种细胞器和叶绿体中色素的分离﹣﹣差速离心法.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②③④⑤9.关于真核细胞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是( )①有成形的细胞核,基因可以在细胞核内完成复制和表达;②叶绿体合成的ATP,可为主动运输提供能量;③线粒体含有呼吸酶,可催化葡萄糖氧化分解;④溶酶体含有水解酶,可以分解衰老的细胞器.A.①②③④ 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10.如图为渗透作用实验,开始时如图(一),A代表清水,B、C代表蔗糖溶液,过一段时间后结果如图(二),漏斗管内液面不再变化,H1、H2表示漏斗管内液面与清水的液面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一)中B的浓度大于C的浓度B.图(二)中B的浓度等于C的浓度C.图(一)中A的水分子扩散到B的速度大于A的水分子扩散到C的速度D.图(二)中A的水分子扩散到C的速度等于C的水分子扩散到A的速度11.盐碱地中生活的某种植物,其细胞的液泡膜上有一种载体蛋白,能将细胞质中的Na+逆浓度梯度运入液泡,减轻Na+对细胞质中酶的伤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Na+进入液泡的过程属于主动转运B.Na+进入液泡的过程体现了液泡膜的选择透性C.该载体蛋白作用的结果不利于增强细胞吸水能力D.该载体蛋白作用的结果有助于提高植物的耐盐性12.将用3H标记的胸腺嘧啶引入某种绿色植物茎尖细胞内,然后设法获得各种细胞结构,其中最可能表现有放射性的一组是( )A.核糖体、染色体、叶绿体和线粒体B.核糖体、线粒体和叶绿体C.细胞核、核糖体、线粒体和叶绿体D.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13.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磷酸是光反应中合成ATP所需的反应物B.光合作用中叶绿素吸收光能不需要酶的参与C.人体在剧烈运动时所需要的能量由乳酸分解提供D.病毒核酸的复制需要宿主细胞的呼吸作用提供能量14.美国加州大学教授卢云峰做出一个纳米级小笼子,可把分解酒精的酶(化学本质不是RNA)装入其中,有了这身“防护服”,酶就不怕被消化液分解,可安心分解酒精分子.下列推测合理的是( )A.该成果中用于分解酒精的酶可能是脂质B.纳米级小笼子可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被吸收进入血液C.该酶进入人体后能分解人体内无氧呼吸的产物D.“防护服”的主要功能是阻碍消化道内蛋白酶的作用15.关于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与癌变,下面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A.细胞的高度分化改变了物种的遗传信息B.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是生物体异常的生命活动C.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发生多次变异累积可导致癌症,因此癌症可遗传D.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及被病原体侵染的细胞的清除一般是通过细胞凋亡实现的16.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分离定律时“演绎”过程的是( )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B.由F2出现了“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C.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的比接近1:1D.通过测交实验证明测交后代出现两种性状的比接近1:117.已知豌豆红花对白花、高茎对矮茎、子粒饱满对子粒皱缩为显性.控制它们的三对基因自由组合.以纯合的红花高茎子粒皱缩与纯合的白花矮茎子粒饱满植株杂交,F2代理论上不会出现的是( )A.8种表现型B.高茎子粒饱满:矮茎子粒皱缩为15:1C.红花子粒饱满:红花子粒皱缩:白花子粒饱满:白花子粒皱缩为9:3:3:1D.红花高茎子粒饱满:白花矮茎子粒皱缩为27:118.玉米是一种雌雄同株植物,其顶部开雄花,中部开雌花.已知正常株的基因型为B_T_,基因型为bbT_的植株下部雌花序不能正常发育成而为雄株,基因型为B_tt的植株顶部雄花序转变为雌花序而成为雌株,基因型为bbtt的植株顶部长出的也是雌花序而成为雌株.对下列杂交组合所产生后代的预测,错误的是( )A.BbTt×BbTt→正常株:雌株:雄株=9:4:3B.bbTT×bbtt→全为雄株C.bbTt×bbtt→雄株:雌株=1:1D.BbTt×bbtt→正常株:雌株:雄株=2:1:119.如图为色盲患者的遗传系谱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Ⅱ﹣3与正常男性婚配,后代都不患病B.Ⅱ﹣3与正常男性婚配,生有患病男孩的概率是C.Ⅱ﹣4与正常女性婚配,后代都不患病D.Ⅱ﹣4与正常女性婚配,生育患病男孩的概率是20.下列细胞中,肯定含有Y染色体的是( )A.人的受精卵B.果蝇的精子C.人的初级精母细胞 D.果蝇的次级精母细胞21.图甲表示某动物精原细胞中的一对同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该对同染色体发生了交叉互换,结果形成了图乙①~④所示的四个精细胞.这四个精细胞中,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 )A.①与②B.①与③C.②与③D.②与④22.妻子仅患六指(显性),丈夫正常,他们的第一个孩子仅患有白化病.预计他们再出生一个两病兼患的孩子的几率为( )A.B.C.D.23.下列科学发现与研究方法相一致的是①孟德尔进行豌豆杂交试验,提出遗传定律②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③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④科学家获得不同形态的细胞器⑤研究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 )A.①假说﹣演绎法②类比推理法③类比推理法④差速离心法⑤对比实验法B.①假说﹣演绎法②类比推理法③假说﹣演绎法④差速离心法⑤同位素标记法C.①假说﹣演绎法②假说﹣演绎法③假说﹣演绎法④离心⑤对比实验法D.①类比推理法②假说﹣演绎法③类比推理法④对比分析法⑤同位素标记法24.下列有关DNA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每个DNA分子片段中均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B.DNA分子中的每个脱氧核糖均与2个磷酸基团相连C.一条DNA单链中相邻两个碱基之间通过氢键连接D.若DNA分子片段中有a个碱基对,且已知胞嘧啶有b个,则该DNA分子中的氢键数为2a ﹣b个25.如图所示的中心法则揭示了生物遗传信息由DNA向蛋白质传递与表达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a、b过程都以DNA为模板,以脱氧核糖核苷酸为原料,都有酶参与反应②原核细胞中b、c过程同时进行③人体细胞中,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不会发生e、d过程④在真核细胞有丝分裂间期,a先发生,b、c过程后发生⑤能特异性识别信使RNA上密码子的分子是tRNA,后者所携带的分子是氨基酸⑥真核细胞中,a过程只能在细胞核,b过程只发生在细胞质.A.①⑤ B.②④ C.③⑥ D.②⑤数的27.下列与染色体变异有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的改变和染色体数目的改变B.两条染色体相互交换片段都属于染色体变异C.猫叫综合征的患者与正常人相比,第5号染色体发生部分缺失D.染色体结构的改变,会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28.下列几种育种方法,能改变原有基因的分子结构的是( )A.诱变育种 B.单倍体育种C.基因工程育种 D.杂交育种29.在一个种群中随机抽出一定数量的个体,其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24%,基因型为Aa 的个体占72%,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4%,则基因A和a的频率分别是( ) A.60%、40% B.36%、64% C.24%、72% D.57%、43%30.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和生物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细菌在接触青霉素后会产生抗药性的突变个体,青霉素的选择作用使其生存B.蜂鸟细长的喙与倒挂金钟的筒状花萼是它们长期共同进化形成的相互适应特征C.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过程,不能说是新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D.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二、非选择题(4道大题,共40分)31.如图是某同学在“目镜10×,物镜40×”时显微镜下看到的图象,据图回答:(1)下列选项是有关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前一项是操作,后一项是目的,其中错误的__________.A.转动转换器;换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目镜B.调节细准焦螺旋;调节物镜与玻片标本之间的距离C.调节光圈;调节视野的大小D.调节反光镜;调节视野的亮度(2)欲将图中③所指的细胞移到视野的中央进行观察,则装片应向__________方向移动.(3)若装片上的细胞成单层均匀分布,那么该同学在目镜不变的情况下,换用10×的物镜去观察相同部位的细胞,按理论计算,视野内可容纳的完整细胞数目为__________个.(4)下列实验要使用显微镜的是__________.A.还原糖的检测B.脂肪的检测(材料是花生子叶薄片)C.蛋白质的检测D.淀粉的检测E.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32.如图为植物新陈代谢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1)该细胞的线粒体从相邻细胞的叶绿体中获得O2并利用,需通过__________层膜结构.(2)图中两处[H]所对应的物质__________(填“相同”、“不相同”).细胞呼吸中消耗[H]的具体部位是__________.(3)①~⑩中,正常生长的马铃薯块茎细胞内可以产生ATP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填序号).(4)为了提高大田农作物的产量,常考虑合理密植的问题,其中所包含的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有__________.在供给H18O2较长时间后,叶肉细胞线粒体内能够检测出含18O的物质有__________(写出两种).33.图1表示某种生物(基因型为EeFf)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图2表示该生物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象(字母E、e代表染色体上的基因).图3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可能的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中DNA分子数.请据图回答问(1)图甲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CD段变化发生在__________期.(2)图乙中,甲细胞中含有__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甲所示细胞分裂的前一阶段,细胞中染色体排列的特点是__________.(3)图乙中,乙细胞处于图1中的__________段,对应于图3中的__________.(4)图乙中,丙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请仔细观察丙细胞内染色体上的基因,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34.果蝇的翅形、体色和眼色(红眼和白眼)是三对相对性状.翻翅和正常翅(A、a)的基因位于Ⅱ号染色体上,灰体和黑檀体(B、b)的基因位于Ⅲ号染色体上,请根据下面信息回答:(1)现有翻翅果蝇和纯合正常翅果蝇做了下表中的杂交实验:①由表可知,正常翅为__________性性状.②在组合二的子代中,出现翻翅:正常翅=2:1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2)用翻翅灰体果蝇与正常翅黑檀体果蝇作亲本进行杂交实验,F1有翻翅灰体果蝇和正常翅灰体果蝇两种表现型,请分析回答:①亲本基因型为__________.②若让F1中翻翅灰体果蝇相互交配,则其后代中翻翅灰体:翻翅黑檀体:正常翅灰体:正常翅黑檀体比例为__________.(3)果蝇的红眼(R)和白眼(r)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用红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作亲本杂交,在没有发生基因突变的情况下.在F1群体中发现一只X r X r Y的白眼果蝇,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 (填“父本”或“母本”)形成配子时,在减数第__________次分裂时染色体移向了同一极.2016年陕西省咸阳市兴平市高考生物二模试卷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60分)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信息:“近期检测出三株NDM1耐药基因阳性细菌.其中,疾控中心实验室检出两株来自宁夏的新生儿;一株来自福建某老年患者”.下列关于“NDM1超级细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NDM1超级细菌”具有与真核细胞相似的细胞膜、细胞质B.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来看,“NDM1超级细菌”既是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C.“NDM1超级细菌”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D.“NDM1超级细菌”与人体细胞相比,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没有染色体【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分析】“NDM1超级细菌”是原核生物,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生物没有复杂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结构,含有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解答】解:A、“NDM1超级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但具有与真核细胞相似的细胞膜、细胞质,故A正确;B、“NDM1超级细菌”属于单细胞生物,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来看,“NDM1超级细菌”既是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故B正确;C、任何生物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故C正确;D、“NDM1超级细菌”是原核生物,与真核细胞相比,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没有核膜,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以“NDM1超级细菌”为题材,考查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细胞结构、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2.下列各组物质中,由相同种类元素组成的是( )A.胆固醇、脂肪酸、脂肪酶B.淀粉、半乳糖、糖原C.氨基酸、核苷酸、丙酮酸D.性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考点】糖类的组成元素;氨基酸的分子结构特点和通式;脂质的组成元素.【分析】本题是考查糖类、蛋白质、脂质、核酸的元素组成的题目,糖类的元素组成是C、H、O,蛋白质的元素组成是C、H、O、N等,不同类的脂质的元素组成不同,脂肪和固醇的元素组成是C、H、O,磷脂的元素组成是C、H、O、N、P,核酸的元素组成是C、H、O、N、P.【解答】解:A、脂肪酶的本质的蛋白质,元素组成是C、H、O、N,胆固醇和脂肪酸无N,A 错误;B、淀粉、半乳糖、糖原属于糖类,元素组成相同,都是C、H、O,B正确;C、氨基酸的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元素组成是C、H、O、N,核苷酸是核酸的基本单位,元素组成是C、H、O、N、P,丙酮酸是糖酵解的产物,元素组成是C、H、O,三者元素组成不同,C错误;D、性激素属于固醇,元素组成是C、H、O,生长激素和胰岛素属于蛋白质类激素,其元素组成是C、H、O,N等,三者元素组成不同,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糖类、脂质的分类和元素组成,蛋白质和核酸的基本单位和元素组成,分析出脂肪酶、性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的本质和丙酮酸的来源是解题的关键.3.以下关于最多或最少的计算正确的是( )①如果放大50倍时最多可看到20个完整的细胞,放大100倍时,最多可看到5个完整细胞②控制合成﹣个由65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的基因中,碱基数量最少应是390个③n对碱基组成的双链DNA分子片段,其种类最多可达4n种④通常情况下,分子式C63H103O45N17S2的多肽链中最多含有肽键17个.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考点】细胞观察实验;蛋白质分子的化学结构和空间结构;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分析】显微镜下放大的物体的长度或宽度;肽链中氨基酸的个数:mRNA中碱基数目:基因中碱基的个数比为1:3:6;n对碱基组成的双链DNA分子片段,其碱基对的排列顺序最多可达4n种;根据分子式C63H103O45N17S2中的N原子数目,可知该多肽链中最多含17个氨基酸.【解答】解:①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针对边长来说的,当放大100倍时,观察到的实际长和宽均为放大50倍时的一半,即缩小为原来的,因此,最多可看到5个完整细胞,①正确;②肽链中氨基酸的个数与基因中碱基的个数比为1:6,所以控制合成﹣个由65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的基因中,碱基数量最少应是65×6=390个,②正确;③n对碱基组成的双链DNA分子片段,其种类最多可达4n种,③正确;④据N原子数推知分子式C63H103O45N17S2的多肽链中最多含17个氨基酸,形成的肽链中最多含肽键16个,④错误.故选:A.【点评】此类试题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准确判断每一句叙述或观点,才能得出正确答案.其中①是易错点,学生会误认为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物体的面积或体积的放大倍数,实际上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物体的长度或宽度的放大倍数;④是难点,这类题目需要学生掌握氨基酸结构通式的特点,再根据分子式中的N原子数目作出判断.4.蛋白质功能的多样性取决于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以下关于蛋白质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每种蛋白质分子都是由20种氨基酸组成B.一个蛋白质分子只能由一条肽链构成C.蛋白质的氨基酸排列顺序及空间结构都是基因控制的结果D.相同种类和数量的氨基酸只能构成同一种类的蛋白质【考点】蛋白质分子结构多样性的原因;氨基酸的种类.【分析】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结构具有多样性,蛋白质结构多样性决定蛋白质功能多样性,蛋白质多样性是生物界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根本原因是生物的基因多样性.蛋白质分子结构的多样性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蛋白质空间结构的千差万别有关.【解答】解:A、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共有20种,但不是所有蛋白质都由20种氨基酸组成,A错误;B、一个蛋白质分子能由一条或多条肽链构成,B错误;C、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排列顺序及空间结构都是基因控制的结果,C 正确;D、蛋白质多样性还与氨基酸排列顺序有关,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蛋白质分子多样性,对于蛋白质多样性原因的记忆是本题考查的重点.5.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硝化细菌、霉菌、颤藻的细胞都含有核糖体、DNA和RNA;②细胞学说揭示了“老细胞为什么要产生新细胞”;③柳树叶肉细胞的细胞核、叶绿体和线粒体中均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现象;④胆固醇、磷脂、维生素D都属于固醇;⑤蛙的红细胞、人的肝细胞、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并不都有细胞周期,但这些细胞内的化学成分都不断更新.A.①③⑤B.②④⑤C.②③④D.②③⑤【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核酸的种类及主要存在的部位;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分析】1、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就是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典型的细胞核;它们的共同点是均具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和遗传物质DNA.2、细胞学说阐明了生物结构的统一性和细胞的统一性.3、真核细胞的碱基互补配对发生于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的过程中.4、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固醇,其中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5、只有连续分裂的未成熟的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解答】解:①硝化细菌和颤藻属于原核生物,霉菌属于真核生物中的真菌,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细胞中都含有核糖体、DNA和RNA,①正确;②细胞学揭示了“动植物之间具有统一性”,②错误;③柳树叶肉细胞的细胞核、叶绿体和线粒体中均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现象,③正确;④胆固醇、维生素D都属于固醇,磷脂不是,④错误;⑤蛙红细胞通过无丝分裂方式进行增殖,没有细胞周期;人肝细胞已经分化,不能进行连续的有丝分裂,没有细胞周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能进行连续的有丝分裂,具有细胞周期,但这些细胞内的化学成分都不断更新,⑤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细胞形态和结构、细胞学说、脂质的种类、细胞周期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形态结构,并能对两者进行比较;熟记细胞学说的内容,明确细胞学说的意义;熟记脂质的种类,作出准确的判断;掌握细胞周期的概念,理解细胞具有细胞周期的前提,准确判断细胞是否具有细胞周期.6.遗传信息的携带者、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依次是( )A.核酸、细胞、蛋白质、糖类 B.糖类、蛋白质、细胞、核酸C.核酸、蛋白质、细胞、糖类 D.核酸、蛋白质、糖类、细胞【考点】核酸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主要功能;糖类的作用.【分析】本题是考查蛋白质、核酸、糖类的功能和生命系统最基本的层次细胞的功能.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糖类是生物体的主要能源物质,脂肪是良好的储能物质,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解答】解:1、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2、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3、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糖类;4、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故选:D.【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组成细胞的化合物蛋白质、糖类、核酸的作用和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对于基础知识的记忆是解题的关键.7.细胞内很多化学反应都是在生物膜上进行的,如图表示真核细胞中4种生物膜上发生的化学变化示意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与抗体的加工有关B.破坏根尖分生区的②,将会形成多核细胞C.③是叶绿体内膜D.④是线粒体内膜【考点】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分析】分析题图:①能将肽链加工成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表示内质网膜;②能将葡萄糖聚合形成纤维素,是细胞膜;③的膜上能进行水的光解,是叶绿体类囊体薄膜;④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将氧气和氢结合生成水,场所在线粒体内膜上.【解答】解:A、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而内质网是细胞内蛋白质的加工“车间”,A 正确;B、②与植物细胞壁的形成有关,促使葡萄糖合成纤维素,如果在有丝分裂末期细胞壁不能形成,会出现多个细胞核,B正确;C、水的光解属于光反应阶段,场所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C错误;D、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的场所在线粒体的内膜上,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生物膜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理解以及识图分析能力.8.下列关于科学史中研究方法和生物实验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研究光合作用的反应过程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同位素标记法②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定律﹣﹣假说一演绎法③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和研究某种群数量变化规律﹣﹣模型建构法④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对比实验法⑤分离各种细胞器和叶绿体中色素的分离﹣﹣差速离心法.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②③④⑤【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孟德尔遗传实验.。
2016年陕西省咸阳市兴平市高考生物二模试卷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60分)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信息:“近期检测出三株NDM1耐药基因阳性细菌.其中,疾控中心实验室检出两株来自宁夏的新生儿;一株来自福建某老年患者”.下列关于“NDM1超级细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NDM1超级细菌”具有与真核细胞相似的细胞膜、细胞质B.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来看,“NDM1超级细菌”既是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C.“NDM1超级细菌”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D.“NDM1超级细菌”与人体细胞相比,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没有染色体2.下列各组物质中,由相同种类元素组成的是( )A.胆固醇、脂肪酸、脂肪酶B.淀粉、半乳糖、糖原C.氨基酸、核苷酸、丙酮酸D.性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3.以下关于最多或最少的计算正确的是( )①如果放大50倍时最多可看到20个完整的细胞,放大100倍时,最多可看到5个完整细胞②控制合成﹣个由65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的基因中,碱基数量最少应是390个③n对碱基组成的双链DNA分子片段,其种类最多可达4n种④通常情况下,分子式C63H103O45N17S2的多肽链中最多含有肽键17个.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4.蛋白质功能的多样性取决于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以下关于蛋白质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每种蛋白质分子都是由20种氨基酸组成B.一个蛋白质分子只能由一条肽链构成C.蛋白质的氨基酸排列顺序及空间结构都是基因控制的结果D.相同种类和数量的氨基酸只能构成同一种类的蛋白质5.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硝化细菌、霉菌、颤藻的细胞都含有核糖体、DNA和RNA;②细胞学说揭示了“老细胞为什么要产生新细胞”;③柳树叶肉细胞的细胞核、叶绿体和线粒体中均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现象;④胆固醇、磷脂、维生素D都属于固醇;⑤蛙的红细胞、人的肝细胞、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并不都有细胞周期,但这些细胞内的化学成分都不断更新.A.①③⑤B.②④⑤C.②③④D.②③⑤6.遗传信息的携带者、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依次是( )A.核酸、细胞、蛋白质、糖类 B.糖类、蛋白质、细胞、核酸C.核酸、蛋白质、细胞、糖类 D.核酸、蛋白质、糖类、细胞7.细胞内很多化学反应都是在生物膜上进行的,如图表示真核细胞中4种生物膜上发生的化学变化示意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与抗体的加工有关B.破坏根尖分生区的②,将会形成多核细胞C.③是叶绿体内膜D.④是线粒体内膜8.下列关于科学史中研究方法和生物实验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研究光合作用的反应过程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同位素标记法②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定律﹣﹣假说一演绎法③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和研究某种群数量变化规律﹣﹣模型建构法④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对比实验法⑤分离各种细胞器和叶绿体中色素的分离﹣﹣差速离心法.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②③④⑤9.关于真核细胞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是( )①有成形的细胞核,基因可以在细胞核内完成复制和表达;②叶绿体合成的ATP,可为主动运输提供能量;③线粒体含有呼吸酶,可催化葡萄糖氧化分解;④溶酶体含有水解酶,可以分解衰老的细胞器.A.①②③④ 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10.如图为渗透作用实验,开始时如图(一),A代表清水,B、C代表蔗糖溶液,过一段时间后结果如图(二),漏斗管内液面不再变化,H1、H2表示漏斗管内液面与清水的液面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一)中B的浓度大于C的浓度B.图(二)中B的浓度等于C的浓度C.图(一)中A的水分子扩散到B的速度大于A的水分子扩散到C的速度D.图(二)中A的水分子扩散到C的速度等于C的水分子扩散到A的速度11.盐碱地中生活的某种植物,其细胞的液泡膜上有一种载体蛋白,能将细胞质中的Na+逆浓度梯度运入液泡,减轻Na+对细胞质中酶的伤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Na+进入液泡的过程属于主动转运B.Na+进入液泡的过程体现了液泡膜的选择透性C.该载体蛋白作用的结果不利于增强细胞吸水能力D.该载体蛋白作用的结果有助于提高植物的耐盐性12.将用3H标记的胸腺嘧啶引入某种绿色植物茎尖细胞内,然后设法获得各种细胞结构,其中最可能表现有放射性的一组是( )A.核糖体、染色体、叶绿体和线粒体B.核糖体、线粒体和叶绿体C.细胞核、核糖体、线粒体和叶绿体D.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13.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磷酸是光反应中合成ATP所需的反应物B.光合作用中叶绿素吸收光能不需要酶的参与C.人体在剧烈运动时所需要的能量由乳酸分解提供D.病毒核酸的复制需要宿主细胞的呼吸作用提供能量14.美国加州大学教授卢云峰做出一个纳米级小笼子,可把分解酒精的酶(化学本质不是RNA)装入其中,有了这身“防护服”,酶就不怕被消化液分解,可安心分解酒精分子.下列推测合理的是( )A.该成果中用于分解酒精的酶可能是脂质B.纳米级小笼子可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被吸收进入血液C.该酶进入人体后能分解人体内无氧呼吸的产物D.“防护服”的主要功能是阻碍消化道内蛋白酶的作用15.关于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与癌变,下面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A.细胞的高度分化改变了物种的遗传信息B.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是生物体异常的生命活动C.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发生多次变异累积可导致癌症,因此癌症可遗传D.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及被病原体侵染的细胞的清除一般是通过细胞凋亡实现的16.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分离定律时“演绎”过程的是( )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B.由F2出现了“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C.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的比接近1:1D.通过测交实验证明测交后代出现两种性状的比接近1:117.已知豌豆红花对白花、高茎对矮茎、子粒饱满对子粒皱缩为显性.控制它们的三对基因自由组合.以纯合的红花高茎子粒皱缩与纯合的白花矮茎子粒饱满植株杂交,F2代理论上不会出现的是( )A.8种表现型B.高茎子粒饱满:矮茎子粒皱缩为15:1C.红花子粒饱满:红花子粒皱缩:白花子粒饱满:白花子粒皱缩为9:3:3:1D.红花高茎子粒饱满:白花矮茎子粒皱缩为27:118.玉米是一种雌雄同株植物,其顶部开雄花,中部开雌花.已知正常株的基因型为B_T_,基因型为bbT_的植株下部雌花序不能正常发育成而为雄株,基因型为B_tt的植株顶部雄花序转变为雌花序而成为雌株,基因型为bbtt的植株顶部长出的也是雌花序而成为雌株.对下列杂交组合所产生后代的预测,错误的是( )A.BbTt×BbTt→正常株:雌株:雄株=9:4:3B.bbTT×bbtt→全为雄株C.bbTt×bbtt→雄株:雌株=1:1D.BbTt×bbtt→正常株:雌株:雄株=2:1:119.如图为色盲患者的遗传系谱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Ⅱ﹣3与正常男性婚配,后代都不患病B.Ⅱ﹣3与正常男性婚配,生有患病男孩的概率是C.Ⅱ﹣4与正常女性婚配,后代都不患病D.Ⅱ﹣4与正常女性婚配,生育患病男孩的概率是20.下列细胞中,肯定含有Y染色体的是( )A.人的受精卵B.果蝇的精子C.人的初级精母细胞 D.果蝇的次级精母细胞21.图甲表示某动物精原细胞中的一对同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该对同染色体发生了交叉互换,结果形成了图乙①~④所示的四个精细胞.这四个精细胞中,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 )A.①与②B.①与③C.②与③D.②与④22.妻子仅患六指(显性),丈夫正常,他们的第一个孩子仅患有白化病.预计他们再出生一个两病兼患的孩子的几率为( )A.B.C.D.23.下列科学发现与研究方法相一致的是①孟德尔进行豌豆杂交试验,提出遗传定律②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③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④科学家获得不同形态的细胞器⑤研究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 )A.①假说﹣演绎法②类比推理法③类比推理法④差速离心法⑤对比实验法B.①假说﹣演绎法②类比推理法③假说﹣演绎法④差速离心法⑤同位素标记法C.①假说﹣演绎法②假说﹣演绎法③假说﹣演绎法④离心⑤对比实验法D.①类比推理法②假说﹣演绎法③类比推理法④对比分析法⑤同位素标记法24.下列有关DNA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每个DNA分子片段中均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B.DNA分子中的每个脱氧核糖均与2个磷酸基团相连C.一条DNA单链中相邻两个碱基之间通过氢键连接D.若DNA分子片段中有a个碱基对,且已知胞嘧啶有b个,则该DNA分子中的氢键数为2a ﹣b个25.如图所示的中心法则揭示了生物遗传信息由DNA向蛋白质传递与表达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a、b过程都以DNA为模板,以脱氧核糖核苷酸为原料,都有酶参与反应②原核细胞中b、c过程同时进行③人体细胞中,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不会发生e、d过程④在真核细胞有丝分裂间期,a先发生,b、c过程后发生⑤能特异性识别信使RNA上密码子的分子是tRNA,后者所携带的分子是氨基酸⑥真核细胞中,a过程只能在细胞核,b过程只发生在细胞质.A.①⑤ B.②④ C.③⑥ D.②⑤数的27.下列与染色体变异有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的改变和染色体数目的改变B.两条染色体相互交换片段都属于染色体变异C.猫叫综合征的患者与正常人相比,第5号染色体发生部分缺失D.染色体结构的改变,会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28.下列几种育种方法,能改变原有基因的分子结构的是( )A.诱变育种 B.单倍体育种C.基因工程育种 D.杂交育种29.在一个种群中随机抽出一定数量的个体,其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24%,基因型为Aa 的个体占72%,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4%,则基因A和a的频率分别是( ) A.60%、40% B.36%、64% C.24%、72% D.57%、43%30.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和生物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细菌在接触青霉素后会产生抗药性的突变个体,青霉素的选择作用使其生存B.蜂鸟细长的喙与倒挂金钟的筒状花萼是它们长期共同进化形成的相互适应特征C.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过程,不能说是新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D.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二、非选择题(4道大题,共40分)31.如图是某同学在“目镜10×,物镜40×”时显微镜下看到的图象,据图回答:(1)下列选项是有关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前一项是操作,后一项是目的,其中错误的__________.A.转动转换器;换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目镜B.调节细准焦螺旋;调节物镜与玻片标本之间的距离C.调节光圈;调节视野的大小D.调节反光镜;调节视野的亮度(2)欲将图中③所指的细胞移到视野的中央进行观察,则装片应向__________方向移动.(3)若装片上的细胞成单层均匀分布,那么该同学在目镜不变的情况下,换用10×的物镜去观察相同部位的细胞,按理论计算,视野内可容纳的完整细胞数目为__________个.(4)下列实验要使用显微镜的是__________.A.还原糖的检测B.脂肪的检测(材料是花生子叶薄片)C.蛋白质的检测D.淀粉的检测E.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32.如图为植物新陈代谢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1)该细胞的线粒体从相邻细胞的叶绿体中获得O2并利用,需通过__________层膜结构.(2)图中两处[H]所对应的物质__________(填“相同”、“不相同”).细胞呼吸中消耗[H]的具体部位是__________.(3)①~⑩中,正常生长的马铃薯块茎细胞内可以产生ATP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填序号).(4)为了提高大田农作物的产量,常考虑合理密植的问题,其中所包含的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有__________.在供给H18O2较长时间后,叶肉细胞线粒体内能够检测出含18O的物质有__________(写出两种).33.图1表示某种生物(基因型为EeFf)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图2表示该生物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象(字母E、e代表染色体上的基因).图3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可能的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中DNA分子数.请据图回答问(1)图甲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CD段变化发生在__________期.(2)图乙中,甲细胞中含有__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甲所示细胞分裂的前一阶段,细胞中染色体排列的特点是__________.(3)图乙中,乙细胞处于图1中的__________段,对应于图3中的__________.(4)图乙中,丙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请仔细观察丙细胞内染色体上的基因,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34.果蝇的翅形、体色和眼色(红眼和白眼)是三对相对性状.翻翅和正常翅(A、a)的基因位于Ⅱ号染色体上,灰体和黑檀体(B、b)的基因位于Ⅲ号染色体上,请根据下面信息回答:(1)现有翻翅果蝇和纯合正常翅果蝇做了下表中的杂交实验:①由表可知,正常翅为__________性性状.②在组合二的子代中,出现翻翅:正常翅=2:1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2)用翻翅灰体果蝇与正常翅黑檀体果蝇作亲本进行杂交实验,F1有翻翅灰体果蝇和正常翅灰体果蝇两种表现型,请分析回答:①亲本基因型为__________.②若让F1中翻翅灰体果蝇相互交配,则其后代中翻翅灰体:翻翅黑檀体:正常翅灰体:正常翅黑檀体比例为__________.(3)果蝇的红眼(R)和白眼(r)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用红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作亲本杂交,在没有发生基因突变的情况下.在F1群体中发现一只X r X r Y的白眼果蝇,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 (填“父本”或“母本”)形成配子时,在减数第__________次分裂时染色体移向了同一极.2016年陕西省咸阳市兴平市高考生物二模试卷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60分)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信息:“近期检测出三株NDM1耐药基因阳性细菌.其中,疾控中心实验室检出两株来自宁夏的新生儿;一株来自福建某老年患者”.下列关于“NDM1超级细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NDM1超级细菌”具有与真核细胞相似的细胞膜、细胞质B.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来看,“NDM1超级细菌”既是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C.“NDM1超级细菌”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D.“NDM1超级细菌”与人体细胞相比,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没有染色体【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分析】“NDM1超级细菌”是原核生物,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生物没有复杂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结构,含有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解答】解:A、“NDM1超级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但具有与真核细胞相似的细胞膜、细胞质,故A正确;B、“NDM1超级细菌”属于单细胞生物,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来看,“NDM1超级细菌”既是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故B正确;C、任何生物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故C正确;D、“NDM1超级细菌”是原核生物,与真核细胞相比,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没有核膜,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以“NDM1超级细菌”为题材,考查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细胞结构、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2.下列各组物质中,由相同种类元素组成的是( )A.胆固醇、脂肪酸、脂肪酶B.淀粉、半乳糖、糖原C.氨基酸、核苷酸、丙酮酸D.性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考点】糖类的组成元素;氨基酸的分子结构特点和通式;脂质的组成元素.【分析】本题是考查糖类、蛋白质、脂质、核酸的元素组成的题目,糖类的元素组成是C、H、O,蛋白质的元素组成是C、H、O、N等,不同类的脂质的元素组成不同,脂肪和固醇的元素组成是C、H、O,磷脂的元素组成是C、H、O、N、P,核酸的元素组成是C、H、O、N、P.【解答】解:A、脂肪酶的本质的蛋白质,元素组成是C、H、O、N,胆固醇和脂肪酸无N,A 错误;B、淀粉、半乳糖、糖原属于糖类,元素组成相同,都是C、H、O,B正确;C、氨基酸的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元素组成是C、H、O、N,核苷酸是核酸的基本单位,元素组成是C、H、O、N、P,丙酮酸是糖酵解的产物,元素组成是C、H、O,三者元素组成不同,C错误;D、性激素属于固醇,元素组成是C、H、O,生长激素和胰岛素属于蛋白质类激素,其元素组成是C、H、O,N等,三者元素组成不同,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糖类、脂质的分类和元素组成,蛋白质和核酸的基本单位和元素组成,分析出脂肪酶、性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的本质和丙酮酸的来源是解题的关键.3.以下关于最多或最少的计算正确的是( )①如果放大50倍时最多可看到20个完整的细胞,放大100倍时,最多可看到5个完整细胞②控制合成﹣个由65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的基因中,碱基数量最少应是390个③n对碱基组成的双链DNA分子片段,其种类最多可达4n种④通常情况下,分子式C63H103O45N17S2的多肽链中最多含有肽键17个.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考点】细胞观察实验;蛋白质分子的化学结构和空间结构;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分析】显微镜下放大的物体的长度或宽度;肽链中氨基酸的个数:mRNA中碱基数目:基因中碱基的个数比为1:3:6;n对碱基组成的双链DNA分子片段,其碱基对的排列顺序最多可达4n种;根据分子式C63H103O45N17S2中的N原子数目,可知该多肽链中最多含17个氨基酸.【解答】解:①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针对边长来说的,当放大100倍时,观察到的实际长和宽均为放大50倍时的一半,即缩小为原来的,因此,最多可看到5个完整细胞,①正确;②肽链中氨基酸的个数与基因中碱基的个数比为1:6,所以控制合成﹣个由65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的基因中,碱基数量最少应是65×6=390个,②正确;③n对碱基组成的双链DNA分子片段,其种类最多可达4n种,③正确;④据N原子数推知分子式C63H103O45N17S2的多肽链中最多含17个氨基酸,形成的肽链中最多含肽键16个,④错误.故选:A.【点评】此类试题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准确判断每一句叙述或观点,才能得出正确答案.其中①是易错点,学生会误认为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物体的面积或体积的放大倍数,实际上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物体的长度或宽度的放大倍数;④是难点,这类题目需要学生掌握氨基酸结构通式的特点,再根据分子式中的N原子数目作出判断.4.蛋白质功能的多样性取决于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以下关于蛋白质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每种蛋白质分子都是由20种氨基酸组成B.一个蛋白质分子只能由一条肽链构成C.蛋白质的氨基酸排列顺序及空间结构都是基因控制的结果D.相同种类和数量的氨基酸只能构成同一种类的蛋白质【考点】蛋白质分子结构多样性的原因;氨基酸的种类.【分析】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结构具有多样性,蛋白质结构多样性决定蛋白质功能多样性,蛋白质多样性是生物界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根本原因是生物的基因多样性.蛋白质分子结构的多样性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蛋白质空间结构的千差万别有关.【解答】解:A、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共有20种,但不是所有蛋白质都由20种氨基酸组成,A错误;B、一个蛋白质分子能由一条或多条肽链构成,B错误;C、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排列顺序及空间结构都是基因控制的结果,C 正确;D、蛋白质多样性还与氨基酸排列顺序有关,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蛋白质分子多样性,对于蛋白质多样性原因的记忆是本题考查的重点.5.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硝化细菌、霉菌、颤藻的细胞都含有核糖体、DNA和RNA;②细胞学说揭示了“老细胞为什么要产生新细胞”;③柳树叶肉细胞的细胞核、叶绿体和线粒体中均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现象;④胆固醇、磷脂、维生素D都属于固醇;⑤蛙的红细胞、人的肝细胞、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并不都有细胞周期,但这些细胞内的化学成分都不断更新.A.①③⑤B.②④⑤C.②③④D.②③⑤【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核酸的种类及主要存在的部位;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分析】1、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就是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典型的细胞核;它们的共同点是均具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和遗传物质DNA.2、细胞学说阐明了生物结构的统一性和细胞的统一性.3、真核细胞的碱基互补配对发生于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的过程中.4、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固醇,其中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5、只有连续分裂的未成熟的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解答】解:①硝化细菌和颤藻属于原核生物,霉菌属于真核生物中的真菌,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细胞中都含有核糖体、DNA和RNA,①正确;②细胞学揭示了“动植物之间具有统一性”,②错误;③柳树叶肉细胞的细胞核、叶绿体和线粒体中均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现象,③正确;④胆固醇、维生素D都属于固醇,磷脂不是,④错误;⑤蛙红细胞通过无丝分裂方式进行增殖,没有细胞周期;人肝细胞已经分化,不能进行连续的有丝分裂,没有细胞周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能进行连续的有丝分裂,具有细胞周期,但这些细胞内的化学成分都不断更新,⑤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细胞形态和结构、细胞学说、脂质的种类、细胞周期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形态结构,并能对两者进行比较;熟记细胞学说的内容,明确细胞学说的意义;熟记脂质的种类,作出准确的判断;掌握细胞周期的概念,理解细胞具有细胞周期的前提,准确判断细胞是否具有细胞周期.6.遗传信息的携带者、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依次是( )A.核酸、细胞、蛋白质、糖类 B.糖类、蛋白质、细胞、核酸C.核酸、蛋白质、细胞、糖类 D.核酸、蛋白质、糖类、细胞【考点】核酸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主要功能;糖类的作用.【分析】本题是考查蛋白质、核酸、糖类的功能和生命系统最基本的层次细胞的功能.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糖类是生物体的主要能源物质,脂肪是良好的储能物质,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解答】解:1、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2、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3、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糖类;4、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故选:D.【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组成细胞的化合物蛋白质、糖类、核酸的作用和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对于基础知识的记忆是解题的关键.7.细胞内很多化学反应都是在生物膜上进行的,如图表示真核细胞中4种生物膜上发生的化学变化示意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与抗体的加工有关B.破坏根尖分生区的②,将会形成多核细胞C.③是叶绿体内膜D.④是线粒体内膜【考点】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分析】分析题图:①能将肽链加工成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表示内质网膜;②能将葡萄糖聚合形成纤维素,是细胞膜;③的膜上能进行水的光解,是叶绿体类囊体薄膜;④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将氧气和氢结合生成水,场所在线粒体内膜上.【解答】解:A、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而内质网是细胞内蛋白质的加工“车间”,A 正确;B、②与植物细胞壁的形成有关,促使葡萄糖合成纤维素,如果在有丝分裂末期细胞壁不能形成,会出现多个细胞核,B正确;C、水的光解属于光反应阶段,场所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C错误;D、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的场所在线粒体的内膜上,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生物膜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理解以及识图分析能力.8.下列关于科学史中研究方法和生物实验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研究光合作用的反应过程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同位素标记法②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定律﹣﹣假说一演绎法③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和研究某种群数量变化规律﹣﹣模型建构法④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对比实验法⑤分离各种细胞器和叶绿体中色素的分离﹣﹣差速离心法.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②③④⑤【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孟德尔遗传实验.。
2016年陕西省咸阳市兴平市高考物理二模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题.每题4分,共48分,1-10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第11、12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对得4分,选对没选全得2分)1.(4分)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建立物理模型法、类比法和科学假说法等等.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以及在力的合成过程中用一个力代替几个力,这里都采用了等效替代的思想B.根据速度定义式v=,当△t非常非常小时,就可以用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这是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C.玻璃瓶内装满水,用穿有透明细管的橡皮泥封口.手捏玻璃瓶,细管内液面高度变化,说明玻璃瓶发生形变,该实验采用放大的思想D.在推导匀变速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2.(4分)下列关于运动和力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其加速度方向一定是变化的B.物体做圆周运动,所受的合力一定指向圆心C.物体所受合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该物体一定做直线运动D.物体运动的速率在增加,所受合力方向一定与运动方向相同3.(4分)如图所示,一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两端分别与竖直墙壁和物块连接,弹簧、地面水平.A、B是物块能保持静止的位置中离墙壁最近和最远的两点,A、B两点离墙壁的距离分别是x1、x2.则物块与地面的最大静摩擦力为()A.k(x2﹣x1)B.k(x2+x1)C.D.4.(4分)质量为m的小球从高H处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以地面作为零势能面.当小球的动能和重力势能相等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为()A.2mg B.mg C.mg D.mg5.(4分)下面叙述正确的是()A.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不可能同时做正功B.一对滑动摩擦力做功的代数和总为零C.一对滑动摩擦力中一个做正功,另一个必做负功D.作用力做功,反作用力可以不做功6.(4分)小船过河时,船头偏向上游且与水流方向成α角,船相对静水的速度大小为v,其航线恰好垂直于河岸,现水流速度稍有增大,为保持航线和到达对岸的时间不变,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A.减小α角,增大船速v B.α角和船速v均增大C.保持α角不变,增大船速v D.增大α角,保持船速v不变7.(4分)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甲、乙两木块,质量分别为m1和m2,中间用一原长为L、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连接起来,现用一水平力F向左推木块乙,当两木块一起匀加速运动时,两木块之间的距离是()A.B.C.L﹣ D.8.(4分)如图所示,一长为的木板,倾斜放置,倾角为45°,今有一弹性小球,自与木板上端等高的某处自由释放,小球落到木板上反弹时,速度大小不变,碰撞前后,速度方向与木板夹角相等,欲使小球恰好落到木板下端,则小球释放点距木板上端的水平距离为()A.B.C.D.9.(4分)“嫦娥三号”于2013年12月2日发射成功,是我国探月工程的又一大进步.假设月球半径为R,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0,如图所示,若飞船沿距月球表面高度为3R的圆形轨道运动,则飞船在此轨道上饶月球运动一周所需的时间为()A.2πB.4πC.6πD.16π10.(4分)如图所示,倾角为30°、高为L的固定斜面底端与水平面平滑相连,质量分别为3m、m的两个小球A、B用一根长为L的轻绳连接,A球置于斜面顶端,现由静止释放A、B两球,球B与弧形挡板碰撞过程中无机械能损失,且碰后只能沿斜面下滑,它们最终均滑至水平面上.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一切摩擦.则()A.A球刚滑至水平面时速度大小为B.B球刚滑至水平面时速度大小为C.小球A、B在水平面上不可能相撞D.在A球沿斜面下滑过程中,轻绳对B球一直做正功11.(4分)如图所示,斜面和水平面是由同一板材上截下的两段,连接处能量不损失.将小铁块从A处由静止释放后,它沿斜面向下滑行,进入平面,最终静止于P处.若从该板材上再截下一段,搁置在A、P之间,构成一个新的斜面,再将铁块放回A处,并给铁块一个初速度,使之沿新斜面向下滑动.以下关于铁块运动的描述,正确的说法是()A.铁块匀速直线运动B.两次运动摩擦力所做的功相等C.后一次运动一定比前一次的时间短D.铁块匀变速直线运动12.(4分)如图所示,倾斜传送带沿逆时针方向匀速转动,在传送带的A端无初速度放置一物块.选择B端所在的水平面为参考平面,物块从A端运动到B 端的过程中,其机械能E与位移x的关系图象可能正确的是()A.B.C.D.二、实验、计算题(共52分,计算题要求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解题过程)13.(14分)图a所示为两位同学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其质量、所受合外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图.(1)实验中,两位同学安装好实验装置后,首先平衡摩擦力,他们将长木板的一端适当垫高些后,在不挂砝码盘的情况下,使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后,先接通电源,后用手轻拨小车,小车便拖动纸带在木板上自由运动.若打点计时器第一次在纸带上打出的计时点越来越稀疏(从打出的点的先后顺序看),则第二次打点前应将长木板底下的小木块垫的比原先更加(选填“高”或“低”)些;重复以上操作步骤,直到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计时点,便说明平衡摩擦力合适.(2)平衡摩擦力后,在的条件下,两位同学可以认为砝码盘(连同砝码)的总重力近似等于小车的所受的合外力.(3)接下来,这两位同学先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的条件下,研究小车的加速度与受到的合外力的关系;图b为某次操作中打出的一条纸带,他们在纸带上标出了5个计数点,在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未标出,图中数据的单位是cm.实验中使用的是频率f=50Hz的交变电流.根据以上数据,可以算出小车的加速度a=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4)然后,两位同学在保持小车受到的拉力不变的条件下,研究小车的加速度a与其质量M的关系.他们通过给小车中增加砝码来改变小车的质量M,得到小车的加速度a与质量M的数据,画出a﹣图线后,发现:当较大时,图线发生弯曲.于是,两位同学又对实验方案进行了进一步地修正,避免了图线的末端发生弯曲的现象,那么,两位同学的修正方案可能是A.改画a与(M+m)的关系图线B.改画a与的关系图线C.改画a与的关系图线D.改画a与的关系图线(5)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其质量、所受合外力的关系”实验完成后,两位同学又打算测出小车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于是两位同学先取掉了长木板右端垫的小木块,使得长木板平放在了实验桌上,并把长木板固定在实验桌上,具体的实验装置如第13题图c所示;在砝码盘中放入适当的砝码后,将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打点计时器便在纸带上打出了一系列的点,并在保证小车的质量M、砝码(连同砝码盘)的质量m不变的情况下,多次进行实验打出了多条纸带,分别利用打出的多条纸带计算出了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并求出平均加速度,则小车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用m、M、、g表示)14.(12分)如图甲,水平地面上有一静止平板车,车上放一质量为m的物块,物块与平板车的动摩擦因数为0.2,t=0时,车开始沿水平面做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乙所示.g取10m/s2,平板车足够长,请根据平板车的v﹣t图结合过程分析,回答下面问题(1)从开始运动到物块和长木板共速的时间,并求出共同速度.(2)画出物块整个运动过程的v﹣t图.要求标明必要的速度数据和时间数据(运动总时间,最大速度、及对应的时刻等).15.(12分)如图所示,半径R=0.9m的光滑的半圆轨道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直径AC竖直,下端A与光滑的水平轨道相切.一个质量m=1kg的小球沿水平轨道从A端以V A=3m/s的速度进入竖直圆轨道,后小球恰好能通过最高点C.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求:(1)小球刚进入圆周轨道A点时对轨道的压力为多少?(2)小球从C点离开轨道后的落地点到A点的距离为多少?16.(14分)物体做圆周运动时所需的向心力F需由物体运动情况决定,合力提供的向心力F供由物体受力情况决定.若某时刻F需=F供,则物体能做圆周运动;若F需>F供,物体将做离心运动;若F需<F供,物体将做近心运动.现有一根长L=0.5m的刚性轻绳,其一端固定于O点,另一端系着质量m=1kg的小球(可视为质点),将小球提至O点正上方的A点处,此时绳刚好伸直且无张力,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则:(1)在小球以速度v1=5m/s水平抛出的瞬间,绳中的张力为多少?(2)在小球以速度v2=1m/s水平抛出的瞬间,绳中若有张力,求其大小;若无张力,试求轻绳再次伸直时所经历的时间.2016年陕西省咸阳市兴平市高考物理二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题.每题4分,共48分,1-10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第11、12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对得4分,选对没选全得2分)1.(4分)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建立物理模型法、类比法和科学假说法等等.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以及在力的合成过程中用一个力代替几个力,这里都采用了等效替代的思想B.根据速度定义式v=,当△t非常非常小时,就可以用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这是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C.玻璃瓶内装满水,用穿有透明细管的橡皮泥封口.手捏玻璃瓶,细管内液面高度变化,说明玻璃瓶发生形变,该实验采用放大的思想D.在推导匀变速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解答】解: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以及在力的合成过程中用一个力代替几个力,采用了建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的方法,故A错误;B、根据速度定义式v=,当△t非常非常小时,就可以用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这是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故B正确;C、玻璃瓶内装满水,用穿有透明细管的橡皮泥封口.手捏玻璃瓶,细管内液面高度变化,说明玻璃瓶发生形变,该实验采用放大的思想,故C正确;D、在推导匀变速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故D 正确;本题选不正确的,故选:A.2.(4分)下列关于运动和力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其加速度方向一定是变化的B.物体做圆周运动,所受的合力一定指向圆心C.物体所受合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该物体一定做直线运动D.物体运动的速率在增加,所受合力方向一定与运动方向相同【解答】解:A、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一定变化,但加速度不一定变化,比如平抛运动,故A错误;B、物体做圆周运动,所受的合力不一定指向圆心,当是匀速圆周运动时,由于速度大小不变,所以加速度垂直于速度,因此合力一定指向圆心,故B错误;C、当物体所受合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则一定做减速且直线运动,故C正确;D、物体运动的速率在增加,则一定有加速度存在,但不一定与运动方向相同,比如平抛运动,合力方向与运动方向不相同.故D错误;故选:C3.(4分)如图所示,一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两端分别与竖直墙壁和物块连接,弹簧、地面水平.A、B是物块能保持静止的位置中离墙壁最近和最远的两点,A、B两点离墙壁的距离分别是x1、x2.则物块与地面的最大静摩擦力为()A.k(x2﹣x1)B.k(x2+x1)C.D.【解答】解:水平方向上,物块在A点受弹簧弹力和地面的摩擦力,方向相反,根据平衡条件有:k(x0﹣x1)=f同理,在B点根据水平方向上,受力平衡有:k(x2﹣x0)=f联立解得:物块与地面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故选:C.4.(4分)质量为m的小球从高H处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以地面作为零势能面.当小球的动能和重力势能相等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为()A.2mg B.mg C.mg D.mg【解答】解:在小球的动能和重力势能相等时,设此时的高度为h,物体的速度为v,则根据机械能守恒可得,mgH=mgh+mV2,由于mgh=mV2,所以mgH=2×mV2,所以此时的速度的大小为V=,此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为P=FV=mgV=mg,所以B正确.故选B.5.(4分)下面叙述正确的是()A.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不可能同时做正功B.一对滑动摩擦力做功的代数和总为零C.一对滑动摩擦力中一个做正功,另一个必做负功D.作用力做功,反作用力可以不做功【解答】解:A、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是大小相等,但是它们在各自的力的方向上的位移大小不一定相等;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可能同时做正功,也可能同时做负功,或作用力做功,反作用力可以不做功,故A错误,D正确.B、一个滑动摩擦力可以对物体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但由于滑动摩擦力的存在能把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所以一对滑动摩擦力对系统做的总功一定为负.故B错误;C、由于一对滑动摩擦力总功的代数和一定为负,所以一对滑动摩擦力中,若其中的一个做正功,另一个必做负功.故C正确.故选:CD6.(4分)小船过河时,船头偏向上游且与水流方向成α角,船相对静水的速度大小为v,其航线恰好垂直于河岸,现水流速度稍有增大,为保持航线和到达对岸的时间不变,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A.减小α角,增大船速v B.α角和船速v均增大C.保持α角不变,增大船速v D.增大α角,保持船速v不变【解答】解:由题意可知,船相对水的速度为v,其航线恰好垂直于河岸,当水流速度稍有增大,为保持航线不变,且准时到达对岸,则如图所示,可知,故B 正确,ACD错误;故选:B.7.(4分)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甲、乙两木块,质量分别为m1和m2,中间用一原长为L、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连接起来,现用一水平力F向左推木块乙,当两木块一起匀加速运动时,两木块之间的距离是()A.B.C.L﹣ D.【解答】解:两木块一起匀加速运动,它们有共同的加速度,对于整体,由F=(m1+m2)a﹣﹣﹣﹣﹣﹣①对于甲,F=m1a﹣﹣﹣﹣﹣﹣﹣②弹对弹簧F弹=kx﹣﹣﹣﹣﹣﹣﹣﹣﹣③由①②③解得,X=,故两木块之间的距离是L﹣,所以B正确.故选:B.8.(4分)如图所示,一长为的木板,倾斜放置,倾角为45°,今有一弹性小球,自与木板上端等高的某处自由释放,小球落到木板上反弹时,速度大小不变,碰撞前后,速度方向与木板夹角相等,欲使小球恰好落到木板下端,则小球释放点距木板上端的水平距离为()A.B.C.D.【解答】解:根据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有:.则平抛运动的时间t=.物体自由下落的时间为.根据h=知,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和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之比为4:1,木板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为L,则碰撞点竖直方向上的位移为L.所以小球释放点距木板上端的水平距离为.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9.(4分)“嫦娥三号”于2013年12月2日发射成功,是我国探月工程的又一大进步.假设月球半径为R,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0,如图所示,若飞船沿距月球表面高度为3R的圆形轨道运动,则飞船在此轨道上饶月球运动一周所需的时间为()A.2πB.4πC.6πD.16π【解答】解: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m,得T=2π,r=4R,又根据月球表面物体万有引力等于重力得:GM=g0R2,所以飞船在轨道Ⅰ绕月球运动一周所需的时间为T=16π.故选:D.10.(4分)如图所示,倾角为30°、高为L的固定斜面底端与水平面平滑相连,质量分别为3m、m的两个小球A、B用一根长为L的轻绳连接,A球置于斜面顶端,现由静止释放A、B两球,球B与弧形挡板碰撞过程中无机械能损失,且碰后只能沿斜面下滑,它们最终均滑至水平面上.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一切摩擦.则()A.A球刚滑至水平面时速度大小为B.B球刚滑至水平面时速度大小为C.小球A、B在水平面上不可能相撞D.在A球沿斜面下滑过程中,轻绳对B球一直做正功【解答】解:A、当A球沿斜面顶端向下运动时,两个小球A、B运动过程中系统机械能守恒得:3mg•L﹣mg•L=(3m+m)v2v=故A正确.B、根据动能定理研究B得:mg•L=mv B2﹣mv2v B=,故B错误.C、两个小球A、B运动到水平面上,由于后面的B球速度大于A球速度,所以小球AB在水平面会相撞.故C错误.D、在A球沿斜面下滑一半距离此后过程中,绳中无张力,轻绳对B球不做功,故D错误.故选:A.11.(4分)如图所示,斜面和水平面是由同一板材上截下的两段,连接处能量不损失.将小铁块从A处由静止释放后,它沿斜面向下滑行,进入平面,最终静止于P处.若从该板材上再截下一段,搁置在A、P之间,构成一个新的斜面,再将铁块放回A处,并给铁块一个初速度,使之沿新斜面向下滑动.以下关于铁块运动的描述,正确的说法是()A.铁块匀速直线运动B.两次运动摩擦力所做的功相等C.后一次运动一定比前一次的时间短D.铁块匀变速直线运动【解答】解:设A距离地面的高度为h,动摩擦因数为μ,斜面AB的倾角为θ,对全过程运用动能定理有,mgh﹣μmgcosθs1﹣μmgs2=0,整理得:mgh﹣μmg(s1cosθ+s2)=0,而s1cosθ+s2等于OP的长度,即h﹣μ=0,与斜面的倾角无关,故小铁块一定能够到达P点,与铁块的质量无关;A、由于从A大盘P过程合力做功为零,故动能不变,而在OP运动过程合力不变,故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合力为零,故A正确,D错误;B、两次摩擦力做功均为﹣μmg(s1cosθ+s2)=﹣μmg,故B正确;C、后一次是匀速运动,初速度可大可小,故时间不确定,故C错误;故选:AB12.(4分)如图所示,倾斜传送带沿逆时针方向匀速转动,在传送带的A端无初速度放置一物块.选择B端所在的水平面为参考平面,物块从A端运动到B 端的过程中,其机械能E与位移x的关系图象可能正确的是()A.B.C.D.【解答】解:A、若物块放上后一直加速,且到B点速度仍小于v,设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位移为x,下落高度h,物体从A到B运动过程中,机械能:E=E k+E p=(μmgcosθ+mgsinθ)x+mg(H﹣h)=(μmgcosθ+mgsinθ)x+mg(H﹣xsinθ)=μmgxcosθ+mgH,H为A、B间的高度差,则物块机械能一直增大,但E与x不成正比,故A错误,B正确;C、若物块在到达B点之前,速度达到v,则物块速度达到v之前,机械能增加,速度达到v之后,物块将和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物块的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故C错误,D正确故选:BD.二、实验、计算题(共52分,计算题要求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解题过程)13.(14分)图a所示为两位同学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其质量、所受合外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图.(1)实验中,两位同学安装好实验装置后,首先平衡摩擦力,他们将长木板的一端适当垫高些后,在不挂砝码盘的情况下,使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后,先接通电源,后用手轻拨小车,小车便拖动纸带在木板上自由运动.若打点计时器第一次在纸带上打出的计时点越来越稀疏(从打出的点的先后顺序看),则第二次打点前应将长木板底下的小木块垫的比原先更加低(选填“高”或“低”)些;重复以上操作步骤,直到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间隔均匀的计时点,便说明平衡摩擦力合适.(2)平衡摩擦力后,在盘及盘中砝码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的条件下,两位同学可以认为砝码盘(连同砝码)的总重力近似等于小车的所受的合外力.(3)接下来,这两位同学先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的条件下,研究小车的加速度与受到的合外力的关系;图b为某次操作中打出的一条纸带,他们在纸带上标出了5个计数点,在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未标出,图中数据的单位是cm.实验中使用的是频率f=50Hz的交变电流.根据以上数据,可以算出小车的加速度a=0.34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4)然后,两位同学在保持小车受到的拉力不变的条件下,研究小车的加速度a与其质量M的关系.他们通过给小车中增加砝码来改变小车的质量M,得到小车的加速度a与质量M的数据,画出a﹣图线后,发现:当较大时,图线发生弯曲.于是,两位同学又对实验方案进行了进一步地修正,避免了图线的末端发生弯曲的现象,那么,两位同学的修正方案可能是CA.改画a与(M+m)的关系图线B.改画a与的关系图线C.改画a与的关系图线D.改画a与的关系图线(5)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其质量、所受合外力的关系”实验完成后,两位同学又打算测出小车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于是两位同学先取掉了长木板右端垫的小木块,使得长木板平放在了实验桌上,并把长木板固定在实验桌上,具体的实验装置如第13题图c所示;在砝码盘中放入适当的砝码后,将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打点计时器便在纸带上打出了一系列的点,并在保证小车的质量M、砝码(连同砝码盘)的质量m不变的情况下,多次进行实验打出了多条纸带,分别利用打出的多条纸带计算出了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并求出平均加速度,则小车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用m、M、、g表示)【解答】解:(1)若打点计时器第一次在纸带上打出的计时点越来越稀疏,说明小车做加速运动,即平衡摩擦力过度,所以第二次打点前应将长木板底下的小木块垫的比原先更加低,重复以上操作步骤,直到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间隔均匀的点;(2)当盘及盘中砝码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时,可以认为小车受到的拉力等于盘及砝码的重力;(3)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未标出,则T=0.1s,根据作差法得:a==0.34m/s2;(4)以砝码盘及砝码、小车整体为研究对象,若牛顿第二定律成立,则有mg=(M+m)a,,即mg一定的情况下,a与成正比,没有必要满足M>>m,避免了图线发生弯曲的现象,作图时应作出a﹣图象,故选:C(5)对小车和砝码(连同砝码盘)整体进行受力分析,砝码(连同砝码盘)的重力和摩擦力的合力提供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解得:故答案为:(1)低;间隔均匀;(2)盘及盘中砝码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3)0.34;(4)C;(5)14.(12分)如图甲,水平地面上有一静止平板车,车上放一质量为m的物块,物块与平板车的动摩擦因数为0.2,t=0时,车开始沿水平面做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乙所示.g取10m/s2,平板车足够长,请根据平板车的v﹣t图结合过程分析,回答下面问题(1)从开始运动到物块和长木板共速的时间,并求出共同速度.。
2015-2016学年陕西省咸阳市兴平市西郊中学高三(上)第二次模考数学试卷(理科)一.选择题1.设f:x→x2是从集合A到集合B的映射,如果B={1,2},则A∩B为( )A.∅B.{1} C.∅或{2} D.∅或{1}2.命题“∀x∈[1,2],x2﹣a≤0”为真命题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是( )A.a≥4 B.a≤4 C.a≥5 D.a≤53.函数f(x)=x3+ax2+3x﹣9已知f(x)在x=﹣3时取得极值,则a=( )A.2 B.3 C.4 D.54.函数f(x)=x+lnx的零点所在的区间为( )A.(﹣1,0)B.(0,1)C.(1,2)D.(1,e)5.设函数f(x)=ax2+bx+c(a,b,c∈R).若x=﹣1为函数f(x)e x的一个极值点,则如图四个图象可以为y=f(x)的图象序号是__________(写出所有满足题目条件的序号).6.函数y=log a(x+3)﹣1(a>0,且a≠1)的图象恒过定点A,若点A在直线mx+ny+1=0上(其中m,n>0),则4m+2n的值等于( )A.4 B.3 C.2 D.17.若函数f(x)=x3+f′(1)x2﹣f′(2)x+3,则f(x)在点(0,f(0))处切线的倾斜角为( )A.B.C.D.π8.若函数在区间上为减函数,则a的取值范围是( )A.(0,1)B.(1,+∞)C.(1,2)D.(0,1)∪(1,2)9.已知函数f(x)=ax3+bsinx+4(a,b∈R),f(lg(log210))=5,则f(lg(lg2))=( )A.﹣5 B.﹣1 C.3 D.410.已知函数f(x)定义域为R,则下列命题:①若y=f(x)为偶函数,则y=f(x+2)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②若y=f(x+2)为偶函数,则y=f(x)关于直线x=2对称.③若函数y=f(2x+1)是偶函数,则y=f(2x)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④若f(x﹣2)=f(2﹣x),则则y=f(x)关于直线x=2对称.⑤函数y=f(x﹣2)和y=f(2﹣x)的图象关于x=2对称.其中正确的命题序号是( )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⑤D.②③④二、填空题11.函数f(x)=3+xlnx的单调递减区间是__________.12.若曲线y=ax2﹣lnx在点(1,a)处的切线平行于x轴,则a=__________.13.已知定义域为R的函数是奇函数,则a+b=__________.14.先将函数y=ln的图象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将所得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得到y=f(x)的图象,则y=f(x)的解析式是__________.15.已知函数y=的图象与函数y=kx的图象恰有两个交点,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三、解答题16.设集合,B={x|x2﹣3mx+2m2﹣m﹣1<0}.(1)当x∈Z时,求A的非空真子集的个数.(2)若B=∅,求m的取值范围.(3)若A⊇B,求m的取值范围.17.已知c>0,设P:函数y=c x在R上单调递减,Q:不等式x+|x﹣2c|>1的解集为R.如果P和Q有且仅有一个正确,求c的取值范围.18.某桶装水经营部每天房租、工作人员工资等固定成本为200元,每桶水进价为5元,销19.已知函数.(Ⅰ)求f(x)的最小正周期;(Ⅱ)求f(x)在区间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20.设数列{a n}满足:a1=1,a n+1=3a n,n∈N+.(Ⅰ)求{a n}的通项公式及前n项和S n;(Ⅱ)已知{b n}是等差数列,T n为前n项和,且b1=a2,b3=a1+a2+a3,求T20.21.已知函数f(x)=x4﹣4x3+ax2﹣1在区间[0,1]上单调递增,在区间[1,2]上单调递减.(1)求a的值;(2)记g(x)=bx2﹣1,若方程f(x)=g(x)的解集恰有3个元素,求b的取值范围.2015-2016学年陕西省咸阳市兴平市西郊中学高三(上)第二次模考数学试卷(理科)一.选择题1.设f:x→x2是从集合A到集合B的映射,如果B={1,2},则A∩B为( )A.∅B.{1} C.∅或{2} D.∅或{1}【考点】映射;交集及其运算.【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映射的定义,先求出集合A中的像,再求A∩B.【解答】解:由已知x2=1或x2=2,解之得,x=±1或x=±.若1∈A,则A∩B={1},若1∉A,则A∩B=∅.故A∩B=∅或{1},故选D.【点评】要注意,根据映射的定义,集合A中的像是A={x=±1或x=±},它有多种情况,容易选B造成错误.2.命题“∀x∈[1,2],x2﹣a≤0”为真命题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是( )A.a≥4 B.a≤4 C.a≥5 D.a≤5【考点】命题的真假判断与应用.【专题】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分析】本题先要找出命题为真命题的充要条件{a|a≥4},从集合的角度充分不必要条件应为{a|a≥4}的真子集,由选择项不难得出答案.【解答】解:命题“∀x∈[1,2],x2﹣a≤0”为真命题,可化为∀x∈[1,2],a≥x2,恒成立即只需a≥(x2)max=4,即“∀x∈[1,2],x2﹣a≤0”为真命题的充要条件为a≥4,而要找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即为集合{a|a≥4}的真子集,由选择项可知C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为找命题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还涉及恒成立问题,属基础题.3.函数f(x)=x3+ax2+3x﹣9已知f(x)在x=﹣3时取得极值,则a=( )A.2 B.3 C.4 D.5【考点】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极值.【专题】导数的概念及应用;导数的综合应用.【分析】先对函数进行求导,根据函数f(x)在x=﹣3时取得极值,可以得到f′(﹣3)=0,代入求a值.【解答】解:对函数求导可得,f′(x)=3x2+2ax+3∵f(x)在x=﹣3时取得极值∴f′(﹣3)=0⇒a=5,验证知,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函数在某点取得极值的性质.属基础题.比较容易,要求考生只要熟练掌握基本概念,即可解决问题.4.函数f(x)=x+lnx的零点所在的区间为( )A.(﹣1,0)B.(0,1)C.(1,2)D.(1,e)【考点】函数零点的判定定理.【专题】常规题型.【分析】令函数f(x)=0得到lnx=﹣x,转化为两个简单函数g(x)=lnx,h(x)=﹣x,最后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g(x),h(x)的图象,进而可得答案.【解答】解:令f(x)=x+lnx=0,可得lnx=﹣x,再令g(x)=lnx,h(x)=﹣x,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g(x),h(x)的图象,可知g(x)与h(x)的交点在(0,1),从而函数f(x)的零点在(0,1),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函数零点所在区间的求法.属基础题.5.设函数f(x)=ax2+bx+c(a,b,c∈R).若x=﹣1为函数f(x)e x的一个极值点,则如图四个图象可以为y=f(x)的图象序号是①②③(写出所有满足题目条件的序号).【考点】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极值;二次函数的性质.【专题】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导数的概念及应用.【分析】先求出函数f(x)e x的导函数,利用x=﹣1为函数f(x)e x的一个极值点可得a,b,c之间的关系,再代入函数f(x)=ax2+bx+c,对答案分别代入验证,看哪个答案不成立即可.【解答】解:因为[f(x)e x]′=f′(x)e x+f(x)(e x)′=[f(x)+f′(x)]e x,且x=﹣1为函数f(x)e x的一个极值点,所以f(﹣1)+f′(﹣1)=0;对于①②,f(﹣1)=0且f′(﹣1)=0,所以成立;对于③,f(﹣1)<0,且a<0,﹣<﹣1,得2a﹣b<0,即b﹣2a>0,所以f′(﹣1)>0,所以可满足f(﹣1)+f′(﹣1)=0,故③可以成立;对于④,因f(﹣1)>0,f′(﹣1)>0,不满足f′(1)+f(1)=0,故不能成立,故①②③成立.故答案为:①②③【点评】本题考查极值点与导函数之间的关系.一般在知道一个函数的极值点时,直接把极值点代入导数令其等0即可.可导函数的极值点一定是导数为0的点,但导数为0的点不一定是极值点.6.函数y=log a(x+3)﹣1(a>0,且a≠1)的图象恒过定点A,若点A在直线mx+ny+1=0上(其中m,n>0),则4m+2n的值等于( )A.4 B.3 C.2 D.1【考点】直线的一般式方程;对数函数图象与性质的综合应用.【专题】计算题.【分析】由对数函数的特点可得点A的坐标,代入直线方程可得2m+n=1,进而可得4m+2n 的值.【解答】解:由题意当x=﹣2时,无论a为何值,总有y=﹣1即点A的坐标为(﹣2,﹣1),又点A在直线mx+ny+1=0上,所以﹣2m﹣n+1=0,即2m+n=1,故4m+2n=2(2m+n)=2故选C【点评】本题为对数函数过定点的问题,准确找到定点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属基础题.7.若函数f(x)=x3+f′(1)x2﹣f′(2)x+3,则f(x)在点(0,f(0))处切线的倾斜角为( )A.B.C.D.π【考点】导数的几何意义.【分析】由导函数的几何意义可知函数图象在点(0,f(0))处的切线的斜率值即为其点的导函数值,再根据k=tanα,结合正切函数的图象求出倾斜角α的值.【解答】解析:由题意得:f′(x)=x2+f′(1)x﹣f′(2),令x=0,得f′(0)=﹣f′(2),令x=1,得f′(1)=1+f′(1)﹣f′(2),∴f′(2)=1,∴f′(0)=﹣1,即f(x)在点(0,f(0))处切线的斜率为﹣1,∴倾斜角为π.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导数的几何意义,以及利用正切函数的图象、直线的倾斜角等基础知识,属于基础题.8.若函数在区间上为减函数,则a的取值范围是( )A.(0,1)B.(1,+∞)C.(1,2)D.(0,1)∪(1,2)【考点】复合函数的单调性.【专题】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分析】先根据复合函数的单调性确定函数g(x)=x2﹣2ax+3的单调性,进而分a>1和0<a<1两种情况讨论:①当a>1时,考虑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得到其对称轴在x=的右侧,当x=时的函数值为正;②当0<a<1时,g(x)在上为增函数,此种情况不可能,从而可得结论.【解答】解:令g(x)=x2﹣2ax+3(a>0,且a≠1),则f(x)=log a g(x).当a>1时,g(x)在上为减函数,∴,∴1<a<2;②当0<a<1时,g(x)在上为增函数,此种情况不可能.综上所述:1<a<2.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复合函数的单调性,考查解不等式,必须注意对数函数的真数一定大于0.9.已知函数f(x)=ax3+bsinx+4(a,b∈R),f(lg(log210))=5,则f(lg(lg2))=( ) A.﹣5 B.﹣1 C.3 D.4【考点】函数奇偶性的性质;函数的值.【专题】计算题;压轴题;方程思想;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分析】由题设条件可得出lg(log210)与lg(lg2)互为相反数,再引入g(x)=ax3+bsinx,使得f(x)=g(x)+4,利用奇函数的性质即可得到关于f(lg(lg2))的方程,解方程即可得出它的值【解答】解:∵lg(log210)+lg(lg2)=lg1=0,∴lg(log210)与lg(lg2)互为相反数则设lg(log210)=m,那么lg(lg2)=﹣m令f(x)=g(x)+4,即g(x)=ax3+bsinx,此函数是一个奇函数,故g(﹣m)=﹣g(m),∴f(m)=g(m)+4=5,g(m)=1∴f(﹣m)=g(﹣m)+4=﹣g(m)+4=3.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函数奇偶性的运用及求函数的值,解题的关键是观察验证出lg(log210)与lg(lg2)互为相反数,审题时找准处理条件的方向对准确快速做题很重要10.已知函数f(x)定义域为R,则下列命题:①若y=f(x)为偶函数,则y=f(x+2)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②若y=f(x+2)为偶函数,则y=f(x)关于直线x=2对称.③若函数y=f(2x+1)是偶函数,则y=f(2x)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④若f(x﹣2)=f(2﹣x),则则y=f(x)关于直线x=2对称.⑤函数y=f(x﹣2)和y=f(2﹣x)的图象关于x=2对称.其中正确的命题序号是( )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⑤D.②③④【考点】命题的真假判断与应用.【专题】综合题;函数思想;分析法;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分析】由函数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结合函数的图象平移判断①②③;令t=x﹣2换元,然后利用偶函数的性质判断④;设f(m)=n,可得函数y=f(x﹣2)的图象经过点A(m+2,n),求出A关于x=2的对称点B (﹣m+2,n),由B在y=f(2﹣x)上说明⑤正确.【解答】解:①若y=f(x)为偶函数,则其图象关于y轴对称,∴y=f(x+2)的图象关于直线x=﹣2对称,①错误;②若y=f(x+2)为偶函数,则其图象关于y轴对称,∴y=f(x)关于直线x=2对称,②正确;③若函数y=f(2x+1)=f[2(x+)]是偶函数,则其图象关于y轴对称,∴y=f(2x)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③正确;④令t=x﹣2,则2﹣x=﹣t,由于f(x﹣2)=f(2﹣x),得f(t)=f(﹣t),∴函数f(x)是偶函数,得f(x)的图象自身关于直线y轴对称,④错误;⑤设f(m)=n,则函数y=f(x﹣2)的图象经过点A(m+2,n)而y=f(2﹣x)的图象经过点B(﹣m+2,n),由于点A与点B是关于x=2对称的点,∴y=f(x﹣2)与y=f(2﹣x)的图象关于直线x=2对称,⑤正确.∴正确命题的序号是②③⑤.故答案为:②③⑤.【点评】本题考查命题的真假判断与应用,考查了函数的性质,考查了函数图象的平移与对称性问题,是中档题.二、填空题11.函数f(x)=3+xlnx的单调递减区间是(0,).【考点】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专题】导数的概念及应用.【分析】首先求函数f(x)的定义域,x>0,求f(x)的导数,利用f′(x)<0,解出x 的范围;【解答】解:∵函数f(x)=3+xlnx,(x>0)∴f′(x)=lnx+1>0,得x<,∴f(x)=3+xlnx的单调递减区间是(0,),故答案为(0,);【点评】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本题的易错点的忘记函数f(x)的定义域,是一道基础题;12.若曲线y=ax2﹣lnx在点(1,a)处的切线平行于x轴,则a=.【考点】利用导数研究曲线上某点切线方程.【专题】导数的概念及应用.【分析】先求出函数的导数,再由题意知在1处的导数值为0,列出方程求出k的值.【解答】解:由题意得,∵在点(1,a)处的切线平行于x轴,∴2a﹣1=0,得a=,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函数导数的几何意义应用,难度不大.13.已知定义域为R的函数是奇函数,则a+b=3.【考点】函数奇偶性的性质.【专题】方程思想;转化思想;数学模型法;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分析】根据函数是定义域为R的奇函数,故f(0)=0且f(﹣1)=﹣f(1),求出a,b 值后,检验是否满足题意,可得答案.【解答】解:∵定义域为R的函数是奇函数,∴f(0)==0,解得:b=1,且f(﹣1)=﹣f(1),即=﹣,解得:a=2,经检验,当a=2,b=1时,满足f(﹣x)=﹣f(x)恒成立,为奇函数,故a+b=3,故答案为:3【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函数奇偶性的性质,方程思想,转化思想,难度中档.14.先将函数y=ln的图象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将所得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得到y=f(x)的图象,则y=f(x)的解析式是f(x)=lnx.【考点】函数的图象与图象变化;函数解析式的求解及常用方法.【专题】计算题;转化思想;分析法;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分析】依据各步的规则进行图象变换逐步求出相应的函数解析式即可.【解答】解:函数y=ln的图象右平移3个单位得到y=ln的图象,而y=ln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的函数是y=lnx,故答案为:f(x)=lnx.【点评】本题考查了函数的图象变换以及函数解析式的求解,熟练掌握图象的对称变换、平移变换是解决本题的基础.15.已知函数y=的图象与函数y=kx的图象恰有两个交点,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0,1)∪(1,2).【考点】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关系.【专题】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分析】函数y===,如图所示,可得直线y=kx与函数y=的图象相交于两点时,直线的斜率k的取值范围.【解答】解:函数y===,如图所示:故当一次函数y=kx的斜率k满足0<k<1 或1<k<2时,直线y=kx与函数y=的图象相交于两点,故答案为(0,1)∪(1,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函数的零点的定义,函数的零点与方程的根的关系,体现了转化、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属于基础题.三、解答题16.设集合,B={x|x2﹣3mx+2m2﹣m﹣1<0}.(1)当x∈Z时,求A的非空真子集的个数.(2)若B=∅,求m的取值范围.(3)若A⊇B,求m的取值范围.【考点】子集与真子集;集合的包含关系判断及应用;空集的定义、性质及运算.【专题】计算题;压轴题.【分析】(1)由条件:“x∈Z”知集合A中的元素是整数,进而求它的子集的个数;(2)由条件:“B=∅”知集合B中的没有任何元素是,得不等式的解集是空集,进而求m;(3)由条件:“A⊇B”知集合B是A的子集,结合端点的不等关系列出不等式后解之即得.【解答】解:化简集合A={x|﹣2≤x≤5},集合B可写为B={x|(x﹣m+1)(x﹣2m﹣1)<0} (1)∵x∈Z,∴A={﹣2,﹣1,0,1,2,3,4,5},即A中含有8个元素,∴A的非空真子集数为28﹣2=254(个).(2)显然只有当m﹣1=2m+1即m=﹣2时,B=∅.(3)当B=∅即m=﹣2时,B=∅⊆A;当B≠∅即m≠﹣2时,(ⅰ)当m<﹣2时,B=(2m+1,m﹣1),要B⊆A,只要,所以m的值不存在;(ⅱ)当m>﹣2时,B=(m﹣1,2m+1),要B⊆A,只要.【点评】本题考查集合的子集、集合的包含关系判断及应用以及空集的性质及运算.是一道中档题.17.已知c>0,设P:函数y=c x在R上单调递减,Q:不等式x+|x﹣2c|>1的解集为R.如果P和Q有且仅有一个正确,求c的取值范围.【考点】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指数函数单调性的应用.【专题】计算题;综合题.【分析】函数y=c x在R上单调递减,推出c的范围,不等式x+|x﹣2c|>1的解集为R,推出x+|x﹣2c|的最小值大于1,P和Q有且仅有一个正确,然后求出c的取值范围.【解答】解:函数y=c x在R上单调递减⇔0<c<1.不等式x+|x﹣2c|>1的解集为R⇔函数y=x+|x﹣2c|在R上恒大于1.∵x+|x﹣2c|=∴函数y=x+|x﹣2c|在R上的最小值为2c.∴不等式x+|x﹣2c|>1的解集为R⇔2c>1⇔c>.如果P正确,且Q不正确,则0<c≤.如果P不正确,且Q正确,则c>1.∴c的取值范围为(0,]∪(1,+∞).【点评】本题考查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指数函数单调性的应用,是中档题.18.某桶装水经营部每天房租、工作人员工资等固定成本为200元,每桶水进价为5元,销【考点】函数最值的应用.【专题】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分析】利用表格数据,可得涨价x元后,日销售的桶数,利用销售收入减去固定成本,即可得到利润函数,利用配方法,即可得到最大利润.【解答】解:设每桶水在原来的基础上上涨x元,利润为y元,由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得到,价格每上涨1元,日销售量就减少40桶,所以涨价x元后,日销售的桶数为480﹣40(x﹣1)=520﹣40x>0,所以0<x<13,则利润y=(520﹣40x)x﹣200=﹣40x2+520x﹣200=﹣40(x﹣6.5)2+1490,其中0<x<13,所以当x=6.5时,利润最大,即当每桶水的价格为11.5元时,利润最大值为1490元.【点评】本题考查函数的构建,考查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解题的关键是确定函数模型.19.已知函数.(Ⅰ)求f(x)的最小正周期;(Ⅱ)求f(x)在区间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考点】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函数;二倍角的正弦;二倍角的余弦;三角函数的周期性及其求法;正弦函数的单调性.【专题】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分析】(I)利用两角和的正弦公式将sin(2x+)展开,结合二倍角的正余弦公式化简合并,得f(x)=2sin2x﹣2cos2x,再利用辅助角公式化简得f(x)=2si n(2x﹣),最后利用正弦函数的周期公式即可算出f(x)的最小正周期;(II)根据x∈,得﹣≤2x﹣≤.再由正弦函数在区间[﹣,]上的图象与性质,可得f(x)在区间上的最大值为与最小值.【解答】解:(I)∵sinxcosx=sin2x,cos2x=(1+cos2x)∴f(x)=﹣sin(2x+)+6sinxcosx﹣2cos2x+1=﹣sin2x﹣cos2x+3sin2x﹣(1+cos2x)+1=2sin2x﹣2cos2x=2sin(2x﹣)因此,f(x)的最小正周期T==π;(II)∵0≤x≤,∴﹣≤2x﹣≤∴当x=0时,sin(2x﹣)取得最小值﹣;当x=时,sin(2x﹣)取得最大值1由此可得,f(x)在区间上的最大值为f()=2;最小值为f(0)=﹣2.【点评】本小题主要考查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公式、二倍角的正弦与余弦公式、三角函数的最小正周期和函数y=Asin(ωx+φ)的单调性等知识,考查基本运算能力,属于中档题.20.设数列{a n}满足:a1=1,a n+1=3a n,n∈N+.(Ⅰ)求{a n}的通项公式及前n项和S n;(Ⅱ)已知{b n}是等差数列,T n为前n项和,且b1=a2,b3=a1+a2+a3,求T20.【考点】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专题】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分析】(Ⅰ)可得数列{a n}是首项为1,公比为3的等比数列,代入求和公式和通项公式可得答案;(Ⅱ)可得b1=3,b3=13,进而可得其公差,代入求和公式可得答案.【解答】解:(Ⅰ)由题意可得数列{a n}是首项为1,公比为3的等比数列,故可得a n=1×3n﹣1=3n﹣1,由求和公式可得S n==;(Ⅱ)由题意可知b1=a2=3,b3=a1+a2+a3=1+3+9=13,设数列{b n}的公差为d,可得b3﹣b1=10=2d,解得d=5故T20=20×3+=1010【点评】本题考查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属中档题.21.已知函数f(x)=x4﹣4x3+ax2﹣1在区间[0,1]上单调递增,在区间[1,2]上单调递减.(1)求a的值;(2)记g(x)=bx2﹣1,若方程f(x)=g(x)的解集恰有3个元素,求b的取值范围.【考点】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根的存在性及根的个数判断.【专题】综合题;压轴题;方程思想.【分析】(1)根据函数f(x)=x4﹣4x3+ax2﹣1在区间[0,1]上单调递增,在区间[1,2]上单调递减,知道x=1是f(x)的极值点,求导,令f′(1)=0,可得a的值;(2)把f(x)和g(x)代入方程f(x)=g(x),因式分解,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根的问题,求得b的取值范围.【解答】解:(1)f′(x)=4x3﹣12x2+2ax,因为f(x)在[0,1]上递增,在[1,2]上递减,所以x=1是f(x)的极值点,所以f′(1)=0,即4×13﹣12×12+2a×1=0.解得a=4,经检验满足题意,所以a=4.(2)由f(x)=g(x)可得x2(x2﹣4x+4﹣b)=0,由题意知此方程有三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此时x=0为方程的一实数根,则方程x2﹣4x+4﹣b=0应有两个不相等的非零实根,所以△>0,且4﹣b≠0,即(﹣4)2﹣4(4﹣b)>0且b≠4,解得b>0且b≠4,所以所求b的取值范围是(0,4)∪(4,+∞).【点评】考查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和极值,以及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的判定,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属中档题.。
2015-2016学年陕西省咸阳市兴平市高三(上)第一次质检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答案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答题卷中.1.全称命题:∀x∈R,x2>0的否定是()A.∀x∈R,x2≤0 B.∃x∈R,x2>0 C.∃x∈R,x2<0 D.∃x∈R,x2≤02.已知i为虚数单位,复数z满足iz=1+i,则=()A.1+i B.1﹣i C.﹣1+i D.﹣1﹣i3.设集合M={y|y=2x,x<0},N={x|y=},则“x∈M”是“x∈N”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4.在下列区间中,函数f(x)=3x﹣x2有零点的区间是()A.[0,1]B.[1,2]C.[﹣2,﹣1]D.[﹣1,0]5.若a、b是任意实数,且a>b,则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A.a2>b2B.C.lg(a﹣b)>0 D.6.设函数,则下列不等式一定成立的是()A.x1+x2>0 B.x12>x22C.x1>x2D.x12<x227.已知向量、,其中||=,||=2,且(﹣)⊥,则向量和的夹角是()A.B.C.D.8.椭圆(a>b>0)的左、右顶点分别是A,B,左、右焦点分别是F1,F2.若|AF1|,|F1F2|,|F1B|成等比数列,则此椭圆的离心率为()A.B.C.D.9.已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等于()A .B .160C .64+32D .6010.函数y=的图象可能是( )A .B .C .D .11.关于函数,有下列命题:①其表达式可写成;②直线图象的一条对称轴;③f (x )的图象可由g (x )=sin2x 的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得到;④存在α∈(0,π),使f (x+α)=f (x+3α)恒成立 则其中真命题为( )A .②③B .①②C .②④D .③④12.定义f (x )•g (x )=,函数F (x )=(x 2﹣1)•(x )﹣k 的图象与x 轴有两个不同的交点,则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 ( )A .k ≥3或0≤k <1B .k >3或0<k <1C .k ≤1或k ≥3D .0≤k ≤1或k >3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将答案填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13.已知数列{a n }中,a 1=1,a n =3a n ﹣1+4,(n ∈N *且n ≥2),则数列{a n }通项公式a n = .14.设x ,y 满足约束条件:;则z=x ﹣2y 的取值范围为 .15.设则不等式f (x )>2的解集为 .16.已知x >0,y >0,若+>m 2+2m 恒成立,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17-21小题每题12分,22---24小题为选做题考生从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22---24小题10分,共70分.17.已知函数f(x)=sin2x﹣cos2x﹣,x∈R.(Ⅰ)若,求函数f(x)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并写出相应的x的值;(Ⅱ)设△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满足c=,f(C)=0,且sinB=2sinA,求a、b的值.18.为选拔选手参加“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某中学举行了一次“汉字听写大赛”活动.为了了解本次竞赛学生的成绩情况,从中抽取了部分学生的分数(得分取正整数,满分为100分)作为样本(样本容量为n)进行统计.按照[50,60),[60,70),[70,80),[80,90),[90,100]的分组作出频率分布直方图,并作出样本分数的茎叶图(图中仅列出了得分在[50,60),[90,100]的数据).(1)求样本容量n和频率分布直方图中的x、y的值;(2)在选取的样本中,从竞赛成绩在80分以上(含80分)的学生中随机抽取3名学生参加“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设随机变量X表示所抽取的3名学生中得分在[80,90)内的学生人数,求随机变量X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3)在选取的样本中,从竞赛成绩在80分以上(含80分)的学生中随机抽取3名学生参加“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求所抽取的3名学生中得分在[80,90)内的概率.19.如题图,三棱锥P﹣ABC中,PC⊥平面ABC,PC=3,∠ACB=.D,E分别为线段AB,BC上的点,且CD=DE=,CE=2EB=2.(Ⅰ)证明:DE⊥平面PCD(Ⅱ)求二面角A﹣PD﹣C的余弦值.20.已知椭圆上两个不同的点A,B关于直线y=mx+对称.(1)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2)求△AOB面积的最大值(O为坐标原点).21.已知函数f(x)=x2+lnx(1)求函数f(x)在[1,e]上的最大值,最小值;(2)求证:在区间[1,+∞)上,函数f(x)的图象在函数g(x)=x3图象的下方.请考生在22-24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共1小题,满分10分)22.如图,△ABC是直角三角形,∠ABC=90°,以AB为直径的圆O交AC于点E,点D是BC边的中点,连接OD交圆O于点M.(1)求证:O、B、D、E四点共圆;(2)求证:2DE2=DM•AC+DM•AB.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2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曲线C1的参数方程为(α为参数,α∈R),在极坐标系中(以坐标原点O为极点,x轴正半轴为极轴),曲线C2的极坐标方程为ρcos(θ﹣)=a.(1)把曲线C1和C2的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2)若曲线C2上会有三个点到曲线C2的距离为,求C2的直角坐标方程.选修4-5:不等式选讲24.已知不等式2|x﹣3|+|x﹣4|<2a.(Ⅰ)若a=1,求不等式的解集;(Ⅱ)若已知不等式的解集不是空集,求a的取值范围.2015-2016学年陕西省咸阳市兴平市高三(上)第一次质检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答案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答题卷中.1.全称命题:∀x∈R,x2>0的否定是()A.∀x∈R,x2≤0 B.∃x∈R,x2>0 C.∃x∈R,x2<0 D.∃x∈R,x2≤0【考点】命题的否定.【分析】欲写出命题的否定,必须同时改变两个地方:①:“∀”;②:“>”即可,据此分析选项可得答案.【解答】解:命题:∀x∈R,x2>0的否定是:∃x∈R,x2≤0.故选D.2.已知i为虚数单位,复数z满足iz=1+i,则=()A.1+i B.1﹣i C.﹣1+i D.﹣1﹣i【考点】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分析】利用复数的运算法则与共轭复数的定义即可得出.【解答】解:∵iz=1+i,∴﹣i•iz=﹣i(1+i),化为z=1﹣i,∴=1+i.故选:A.3.设集合M={y|y=2x,x<0},N={x|y=},则“x∈M”是“x∈N”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考点】充要条件.【分析】通过求指数函数的值域化简集合M,通过解分式不等式化简集合N,根据集合M,N的包含关系判断出条件关系.【解答】解:M={y|y=2x,x<0}={y|0<y<1},=∵{y|0<y<1}⊆{x|0<x≤1}∴“x∈M”是“x∈N”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A4.在下列区间中,函数f(x)=3x﹣x2有零点的区间是()A.[0,1]B.[1,2]C.[﹣2,﹣1]D.[﹣1,0]【考点】函数零点的判定定理.【分析】根据实根存在性定理,在四个选项中分别作出区间两个端点的对应函数值,检验是否符合两个函数值的乘积小于零,当乘积小于零时,存在实根.【解答】解:∵f(0)=1,f(1)=2,∴f(0)f(1)>0,∵f(2)=5,f(1)=2∴f(2)f(1)>0,∵f(﹣2)=,f(﹣1)=,∴f(﹣2)f(﹣1)>0,∵f(0)=1,f(﹣1)=,∴f(0)f(﹣1)<0,总上可知只有(﹣1,0)符合实根存在的条件,故选D.5.若a、b是任意实数,且a>b,则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A.a2>b2B.C.lg(a﹣b)>0 D.【考点】不等关系与不等式.【分析】由题意a、b是任意实数,且a>b,可通过举特例与证明的方法对四个选项逐一判断得出正确选项,A,B,C可通过特例排除,D可参考函数y=是一个减函数,利用单调性证明出结论.【解答】解:由题意a、b是任意实数,且a>b,由于0>a>b时,有a2<b2成立,故A不对;由于当a=0时,无意义,故B不对;由于0<a﹣b<1是存在的,故lg(a﹣b)>0不一定成立,所以C不对;由于函数y=是一个减函数,当a>b时一定有成立,故D正确.综上,D选项是正确选项故选D6.设函数,则下列不等式一定成立的是()A.x1+x2>0 B.x12>x22C.x1>x2D.x12<x22【考点】正弦函数的奇偶性;函数单调性的判断与证明.【分析】由f(﹣x)=﹣x•sin(﹣x)=f(x)⇒f(x)=xsinx为偶函数,f′(x)=sinx+xcosx,当x∈[0,]⇒f′(x)>0⇒f(x)单调递增,⇒时,f(x)单调递减;于是f(x1)>f(x2)⇔|x1|>|x2|⇔x12>x22,问题解决了.【解答】解:∵f(﹣x)=﹣x•sin(﹣x)=xsinx=f(x),∴函数f(x)=xsinx为偶函数,又f′(x)=sinx+xcosx,∴时,f′(x)≥0,f(x)单调递增,时,f′(x)≤0,f(x)单调递减;∴f(x1)>f(x2)⇔f(|x1|)>f(|x2|)⇔|x1|>|x2|⇔x12>x22,故选B.7.已知向量、,其中||=,||=2,且(﹣)⊥,则向量和的夹角是()A.B.C.D.【考点】数量积表示两个向量的夹角.【分析】利用向量垂直的数量积为0列出方程;利用向量的平方等于向量模的平方及向量的数量积公式将方程用模与夹角表示求出夹角.【解答】解:设两个向量的夹角为θ∵∴∴即∴∵θ∈[0,π]∴故选A8.椭圆(a>b>0)的左、右顶点分别是A,B,左、右焦点分别是F1,F2.若|AF1|,|F1F2|,|F1B|成等比数列,则此椭圆的离心率为()A.B.C.D.【考点】椭圆的简单性质;等比关系的确定.【分析】由题意可得,|AF1|=a﹣c,|F1F2|=2c,|F1B|=a+c,由|AF1|,|F1F2|,|F1B|成等比数列可得到e2==,从而得到答案.【解答】解:设该椭圆的半焦距为c,由题意可得,|AF1|=a﹣c,|F1F2|=2c,|F1B|=a+c,∵|AF1|,|F1F2|,|F1B|成等比数列,∴(2c)2=(a﹣c)(a+c),∴=,即e2=,∴e=,即此椭圆的离心率为.故选B.9.已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等于()A.B.160 C.64+32D.60【考点】由三视图求面积、体积.【分析】由已知中的三视图,我们可以判断该几何体是由一个直三棱柱和一个四棱锥组成,三棱柱的底面是一个直角边长为4的直角三角形,高为4,四棱锥的底面是一个以4为边长的正方形,高为4,分别求出棱柱和棱锥的体积,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由已知中的三视图,我们可以判断该几何体是由一个直三棱柱和一个四棱锥组成,三棱柱的底面是一个直角边长为4的直角三角形,高为4,四棱锥的底面是一个以4为边长的正方形,高为4,分别求出棱柱和棱锥的体积,其中直三棱的底面为左视图,高为8﹣4=4,=8×4=32,四棱锥的底面为边长为4的正方形,故V直三棱柱高为4,故,故该几何体的体积,故选A.10.函数y=的图象可能是()A.B.C.D.【考点】函数的图象.【分析】当x>0时,,当x<0时,,作出函数图象为B.【解答】解:函数y=的定义域为(﹣∞,0)∪(0,+∞)关于原点对称.当x>0时,,当x<0时,,此时函数图象与当x>0时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故选B11.关于函数,有下列命题:①其表达式可写成;②直线图象的一条对称轴;③f(x)的图象可由g(x)=sin2x的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得到;④存在α∈(0,π),使f(x+α)=f(x+3α)恒成立则其中真命题为()A.②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考点】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变换;诱导公式的作用;正弦函数的对称性.【分析】①将两函数解析式化简整理,若表示同一个函数,则①正确,否则错误.②若时,f(x)取得最值,则②正确.否则错误.③根据左加右减原则,写出平移后图象对应的解析式,进行对照可以断定正误④考虑先取特殊值,比如取α=等进行验证.【解答】解:=(sin2x﹣cos2x).=(cos2x﹣sin2x).与原函数不为同一个函数,①错误.②时,f(x)=sin[2×()﹣]=sin(﹣)=﹣1,函数取得最小值,所以直线图象的一条对称轴.②正确③将g(x)=sin2x的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得到,得到图象对应的解析式是y=sin2(x﹣)=sin(2x﹣)=﹣cos2x,与f(x)不为同一个函数.③错误.④取α=,f(x+α)=f(x+)==sin(2x+),f(x+3α)=f(x+3•)==sin(2x+3π﹣)=sin(2x+2π+π﹣)=sin(2x+),所以存在取α=∈(0,π),使f(x+α)=f(x+3α)恒成立.④正确.故选C.12.定义f(x)•g(x)=,函数F(x)=(x2﹣1)•(x)﹣k的图象与x轴有两个不同的交点,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A.k≥3或0≤k<1 B.k>3或0<k<1 C.k≤1或k≥3 D.0≤k≤1或k>3【考点】分段函数的应用;函数的图象.【分析】根据定义求出(x2﹣1)*(x)的表达式,然后将函数转化为(x2﹣1)*(x)=k,利用数形结合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由x2﹣1+x≥1,即x2+x﹣2≥0,解得x≥1或x≤﹣2,由x2﹣1+x<1,即x2+x﹣2<0,解得﹣2<x<1,即(x2﹣1)*(x)=,由F(x)=(x2﹣1)*(x)﹣k=0得(x2﹣1)*(x)=k,作出函数(x2﹣1)*(x)的图象如图:要使(x2﹣1)*(x)=k有两个交点,则满足k≥3或0≤k<1,故选:A.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将答案填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13.已知数列{a n}中,a1=1,a n=3a n﹣1+4,(n∈N*且n≥2),则数列{a n}通项公式a n=3n﹣2.【考点】数列递推式.【分析】由题意知a n+2=3(a n﹣1+2),判断{a n+2}是等比数列,由此求出通项公式.【解答】解:∵a n=3a n﹣1+4,∴a n+2=3(a n﹣1+2),∵a1+2=3,∴{a n+2}是公比为3,首项是4的等比数列,即a n+2=3×3n﹣1,a n=3n﹣2.故答案为:3n﹣2.14.设x,y满足约束条件:;则z=x﹣2y的取值范围为.【考点】简单线性规划.【分析】先作出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由z=x﹣2y可得,y=,则﹣表示直线x﹣2y﹣z=0在y轴上的截距,截距越大,z越小,结合函数的图形可求z的最大与最小值,从而可求z的范围【解答】解:作出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由z=x﹣2y可得,y=,则﹣表示直线x﹣2y﹣z=0在y轴上的截距,截距越大,z越小结合函数的图形可知,当直线x﹣2y﹣z=0平移到B时,截距最大,z最小;当直线x﹣2y﹣z=0平移到A时,截距最小,z最大由可得B(1,2),由可得A(3,0)∴Z ma x=3,Z mi n=﹣3则z=x﹣2y∈[﹣3,3]故答案为:[﹣3,3]15.设则不等式f(x)>2的解集为.【考点】分段函数的解析式求法及其图象的作法.【分析】分x≥3和x<2两种情况分别解不等式,x≥3时,f(x)=log3(x2﹣1)>2;x<2时,f(x)=2e x﹣1>2;分别解出解集,求并集可得答案.【解答】解:x≥3时,f(x)=log3(x2﹣1)>2⇒x2>10⇒x<2时,f(x)=2e x﹣1>2⇒x>1⇒1<x<2所以不等式f(x)>2的解集为故答案为:16.已知x>0,y>0,若+>m2+2m恒成立,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4<m<2.【考点】函数恒成立问题;基本不等式.【分析】根据题意,由基本不等式的性质,可得+≥2=8,即+的最小值为8,结合题意,可得m2+2m<8恒成立,解可得答案.【解答】解:根据题意,x>0,y>0,则>0,>0,则+≥2=8,即+的最小值为8,若+>m2+2m恒成立,必有m2+2m<8恒成立,m2+2m<8⇔m2+2m﹣8<0,解可得,﹣4<m<2,故答案为﹣4<m<2.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17-21小题每题12分,22---24小题为选做题考生从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22---24小题10分,共70分.17.已知函数f(x)=sin2x﹣cos2x﹣,x∈R.(Ⅰ)若,求函数f(x)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并写出相应的x的值;(Ⅱ)设△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满足c=,f(C)=0,且sinB=2sinA,求a、b的值.【考点】正弦定理的应用;三角函数中的恒等变换应用.【分析】(Ⅰ)利用二倍角、辅助角公式化简函数,结合角的范围,即可求函数f(x)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并写出相应的x的值;(Ⅱ)先求C,再利用余弦定理、正弦定理,即可求a、b的值.【解答】解(Ⅰ)f(x)=sin2x﹣cos2x﹣=sin2x﹣﹣=sin(2x﹣)﹣1…令,,∴f(t)=sint﹣1,∴当即时,f(x)ma x=0当即时,;…(Ⅱ)f(C)=sin(2C﹣)﹣1=0,则sin(2C﹣)=1,…∵0<C<π,∴0<2C>2π,∴<2C﹣<,∴2C﹣=,∴C=…∵sinB=2sinA,∴由正弦定理得b=2a ①…由余弦定理得c2=a2+b2﹣ab=3 ②…由①②解得:a=1,b=2.…18.为选拔选手参加“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某中学举行了一次“汉字听写大赛”活动.为了了解本次竞赛学生的成绩情况,从中抽取了部分学生的分数(得分取正整数,满分为100分)作为样本(样本容量为n)进行统计.按照[50,60),[60,70),[70,80),[80,90),[90,100]的分组作出频率分布直方图,并作出样本分数的茎叶图(图中仅列出了得分在[50,60),[90,100]的数据).(1)求样本容量n和频率分布直方图中的x、y的值;(2)在选取的样本中,从竞赛成绩在80分以上(含80分)的学生中随机抽取3名学生参加“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设随机变量X表示所抽取的3名学生中得分在[80,90)内的学生人数,求随机变量X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3)在选取的样本中,从竞赛成绩在80分以上(含80分)的学生中随机抽取3名学生参加“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求所抽取的3名学生中得分在[80,90)内的概率.【考点】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茎叶图;列举法计算基本事件数及事件发生的概率;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与方差.【分析】(1)由频率公式和图求出样本容量n,由频率分布直方图中的数据求出x、y的值;(2)先求出分数在[80,90)、[90,100]内的学生人数,求出抽取的3名学生中得分在[80,90)的人数X的可能取值,由概率公式分别求出它们的概率并列出X的分布列,代入公式求出EX.(3)由排列组合知识可求得.【解答】解:(1)由题意可知,样本容量,,x=0.100﹣0.004﹣0.010﹣0.016﹣0.040=0.030.(2)由题意可知,分数在[80,90)内的学生有5人,分数在[90,100]内的学生有2人,共7人.抽取的3名学生中得分在[80,90)的人数X的可能取值为1,2,3,则,,.所以的分布列为所以.(3)由于竞赛成绩在80分以上(含80分)的学生数为:(0.010+0.004)×10×50=7,分数在[80,90)内的学生有5人,∴抽取的3名学生中得分在[80,90)内的概率为:.19.如题图,三棱锥P﹣ABC中,PC⊥平面ABC,PC=3,∠ACB=.D,E分别为线段AB,BC上的点,且CD=DE=,CE=2EB=2.(Ⅰ)证明:DE⊥平面PCD(Ⅱ)求二面角A﹣PD﹣C的余弦值.【考点】二面角的平面角及求法;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分析】(Ⅰ)由已知条件易得PC⊥DE,CD⊥DE,由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得;(Ⅱ)以C为原点,分别以,,的方向为xyz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易得,,的坐标,可求平面PAD的法向量,平面PCD的法向量可取,由向量的夹角公式可得.【解答】(Ⅰ)证明:∵PC⊥平面ABC,DE⊂平面ABC,∴PC⊥DE,∵CE=2,CD=DE=,∴△CDE为等腰直角三角形,∴CD⊥DE,∵PC∩CD=C,DE垂直于平面PCD内的两条相交直线,∴DE⊥平面PCD(Ⅱ)由(Ⅰ)知△CDE为等腰直角三角形,∠DCE=,过点D作DF垂直CE于F,易知DF=FC=FE=1,又由已知EB=1,故FB=2,由∠ACB=得DF∥AC,,故AC=DF=,以C为原点,分别以,,的方向为xyz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C(0,0,0),P(0,0,3),A(,0,0),E(0,2,0),D(1,1,0),∴=(1,﹣1,0),=(﹣1,﹣1,3),=(,﹣1,0),设平面PAD的法向量=(x,y,z),由,故可取=(2,1,1),由(Ⅰ)知DE⊥平面PCD,故平面PCD的法向量可取=(1,﹣1,0),∴两法向量夹角的余弦值cos<,>==∴二面角A﹣PD﹣C的余弦值为.20.已知椭圆上两个不同的点A,B关于直线y=mx+对称.(1)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2)求△AOB面积的最大值(O为坐标原点).【考点】直线与圆锥曲线的关系.【分析】(1)由题意,可设直线AB的方程为x=﹣my+n,代入椭圆方程可得(m2+2)y2﹣2mny+n2﹣2=0,设A(x1,y1),B(x2,y2).可得△>0,设线段AB的中点P(x0,y0),利用中点坐标公式及其根与系数的可得P,代入直线y=mx+,可得,代入△>0,即可解出.(2)直线AB与x轴交点横坐标为n,可得S△OAB=,再利用均值不等式即可得出.【解答】解:(1)由题意,可设直线AB的方程为x=﹣my+n,代入椭圆方程,可得(m2+2)y2﹣2mny+n2﹣2=0,设A(x1,y1),B(x2,y2).由题意,△=4m2n2﹣4(m2+2)(n2﹣2)=8(m2﹣n2+2)>0,设线段AB的中点P(x0,y0),则.x0=﹣m×+n=,由于点P在直线y=mx+上,∴=+,∴,代入△>0,可得3m4+4m2﹣4>0,解得m2,∴或m.(2)直线AB与x轴交点横坐标为n,∴S△OAB==|n|•=,由均值不等式可得:n2(m2﹣n2+2)=,∴S△AOB=,当且仅当n2=m2﹣n2+2,即2n2=m2+2,又∵,解得m=,当且仅当m=时,S△AOB取得最大值为.21.已知函数f(x)=x2+lnx(1)求函数f(x)在[1,e]上的最大值,最小值;(2)求证:在区间[1,+∞)上,函数f(x)的图象在函数g(x)=x3图象的下方.【考点】利用导数求闭区间上函数的最值.【分析】(1)先求导,由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极值,计算端点函数值,比较极值与端点函数值,进而求出函数的最大值、最小值;(2)构造函数设F(x)=x2+lnx x3,利用导数可知函数F(x)的单调性为递减,从而可得F(x)<F(1)=0可证.【解答】解:(1)由f (x )=x 2+lnx 有f ′(x )=x+ 当x ∈[1,e ]时,f ′(x )>0∴f (x )ma x =f (e )=e 2+1,f (x )mi n =f (1)=(2)设F (x )=x 2+lnx ﹣x 3,则F ′(x )=x+﹣2x 2=当x ∈[1,+∞)时,F ′(x )<0,且F (1)=﹣<0故x ∈[1,+∞)时F (x )<0∴x 2+lnx <x 3,得证请考生在22-24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共1小题,满分10分)22.如图,△ABC 是直角三角形,∠ABC=90°,以AB 为直径的圆O 交AC 于点E ,点D 是BC 边的中点,连接OD 交圆O 于点M . (1)求证:O 、B 、D 、E 四点共圆; (2)求证:2DE 2=DM •AC+DM •AB .【考点】与圆有关的比例线段. 【分析】(1)连接BE 、OE ,由直径所对的圆周角为直角,得到BE ⊥EC ,从而得出DE=BD=,由此证出△ODE ≌△ODB ,得∠OED=∠OBD=90°,利用圆内接四边形形的判定定理得到O 、B 、D 、E 四点共圆;(2)延长DO 交圆O 于点H ,由(1)的结论证出DE 为圆O 的切线,从而得出DE 2=DM •DH ,再将DH 分解为DO+OH ,并利用OH=和DO=,化简即可得到等式2DE 2=DM •AC+DM •AB 成立.【解答】解:(1)连接BE 、OE ,则∵AB 为圆0的直径,∴∠AEB=90°,得BE ⊥EC , 又∵D 是BC 的中点,∴ED 是Rt △BEC 的中线,可得DE=BD .又∵OE=OB,OD=OD,∴△ODE≌△ODB.可得∠OED=∠OBD=90°,因此,O、B、D、E四点共圆;(2)延长DO交圆O于点H,∵DE⊥OE,OE是半径,∴DE为圆O的切线.可得DE2=DM•DH=DM•(DO+OH)=DM•DO+DM•OH.∵OH=,OD为△ABC的中位线,得DO=,∴,化简得2DE2=DM•AC+DM•AB.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2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曲线C1的参数方程为(α为参数,α∈R),在极坐标系中(以坐标原点O为极点,x轴正半轴为极轴),曲线C2的极坐标方程为ρcos(θ﹣)=a.(1)把曲线C1和C2的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2)若曲线C2上会有三个点到曲线C2的距离为,求C2的直角坐标方程.【考点】圆的参数方程;简单曲线的极坐标方程.【分析】(1)根据平方关系和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分别求出曲线C1和C2的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2)由(1)求出圆C1的圆心(2,﹣2)、半径r=3,根据题意判断出圆心(2,﹣2)到曲线C2的距离是,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求出a的值,即可求出C2的直角坐标方程.【解答】解:(1)由题意得,曲线C1的参数方程为(α为参数,α∈R),∴消去α可得,曲线C1的直角坐标方程是(x﹣2)2+(y+2)2=9,∵曲线C2的极坐标方程为ρcos(θ﹣)=a,则(ρcosθ+ρsinθ)=a,∴曲线C2的直角坐标方程是x+y﹣a=0;(2)由(1)曲线C1是圆,且圆心(2,﹣2),半径r=3,∵曲线C2上会有三个点到曲线C2的距离为,∴圆心(2,﹣2)到曲线C2的距离是时符合题意,则,解得a=±,∴曲线C2的直角坐标方程为x+y+=0或x+y﹣=0.选修4-5:不等式选讲24.已知不等式2|x﹣3|+|x﹣4|<2a.(Ⅰ)若a=1,求不等式的解集;(Ⅱ)若已知不等式的解集不是空集,求a的取值范围.【考点】其他不等式的解法.【分析】(Ⅰ)对于不等式2|x﹣3|+|x﹣4|<2,分x≥4、3<x<4、x≤3三种情况分别求出解集,再取并集,即得所求.(Ⅱ)化简f(x)的解析式,求出f(x)的最小值,要使不等式的解集不是空集,2a大于f(x)的最小值,由此求得a的取值范围.【解答】解:(Ⅰ)对于不等式2|x﹣3|+|x﹣4|<2,①若x≥4,则3x﹣10<2,x<4,∴舍去.②若3<x<4,则x﹣2<2,∴3<x<4.③若x≤3,则10﹣3x<2,∴<x≤3.综上,不等式的解集为.…(Ⅱ)设f(x)=2|x﹣3|+|x﹣4|,则f(x)=,∴f(x)≥1.要使不等式的解集不是空集,2a大于f(x)的最小值,故2a>1,∴,即a的取值范围(,+∞).…2016年7月4日。
2016年江苏省泰州市高考物理一模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3分)一质量为m的人站在观光电梯内的磅秤上,电梯以0.1g的加速度加速上升h高度,在此过程中()A.磅秤的示数等于mg B.磅秤的示数等于0.1mgC.人的动能增加了0.9mgh D.人的机械能增加了1.1mgh2.(3分)如图所示,在载流直导线近旁固定有两平行光滑导轨A、B,导轨与直导线平行且在同一水平面内,在导轨上有两可自由滑动的导体ab和cd.当载流直导线中的电流逐渐增强时,导体ab和cd的运动情况是()A.一起向左运动B.一起向右运动C.ab和cd相向运动,相互靠近D.ab和cd相背运动,相互远离3.(3分)如图所示,一物块受到一个水平力F作用静止于斜面上,此力F的方向与斜面平行,如果将力F撤去,下列对物块的描述正确的是()A.物块将沿斜面下滑B.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变大C.物块立即获得加速度D.物块所受的摩擦力方向改变4.(3分)如图所示路线,已知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R0为固定电阻,当滑动变阻器R的触头向上移动时,下列论述不正确的是()A.灯泡L一定变亮 B.伏特表的示数变小C.安培表的示数变小D.R0消耗的功率变小5.(3分)在竖直方向的匀强磁场中,水平放置一个面积不变的单匝金属圆线圈,规定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正方向如图甲所示,取线圈中磁场B的方向向上为正,当磁场中的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如图乙变化时,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线圈中感应电流变化的是()A.B.C.D.6.(3分)如图所示,一物体在水平恒力作用下沿光滑的水平面做曲线运动,当物体从M点运动到N点时,其速度方向恰好改变了90°,则物体在M点到N点的运动过程中,物体的动能将()A.不断增大B.不断减小C.先减小后增大D.先增大后减小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得4分,共计20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7.(4分)载人飞船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地球半径为R0,飞船运行的轨道半径为KR0,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0,则飞船运行的()A.加速度是K2g0B.加速度是C.角速度是D.角速度是8.(4分)如图甲,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2:1,原线圈的电压随时间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副线圈电路中接有灯泡,额定功率为22W;原线圈电路巾接有电压表和电流表.现闭合开关,灯泡正常发光.若用U和I分别表示此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则()A.灯泡的额定电压为l10VB.副线圈输出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C.U=220V,I=0.2AD.原线圈输入电压的瞬时表达式为u=220sin100πtV9.(4分)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r不能忽略.R1和R2是两个定值电阻,L是一个自感系数较大的线圈.开关S原来是断开的.从闭合开关S到电路中电流达到稳定为止的时间内,通过R1的电流I1和通过R2的电流I2的变化情况是()A.I1开始较大而后逐渐变小B.I1开始很小而后逐渐变大C.I2开始很小而后逐渐变大D.I2开始较大而后逐渐变小10.(4分)如图(a)所示,质量相等的a、b两物体,分别从斜面上的同一位置A由静止下滑,经B点的水平面上滑行一段距离后停下.不计经过B点时的能量损失,用传感器采集到它们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b)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在斜面上滑行的加速度比b的大B.a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比b的短C.a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比b的小D.a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比b的大11.(4分)如图甲所示,Q1、Q2还两个固定的点电荷,一带负电的试探电荷仅在电场力作用下以初速度v a沿两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从a点向上运动,其v﹣t 图象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点电荷一定都带负电,但电量不一定相等B.两点电荷一定都带负电,且电量一定相等C.t1、t2两时刻试探电荷在同一位置D.t2时刻试探电荷的电势能最大三、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共计20分,请将解答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12.(8分)为了“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现提供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1)以下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将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使小车在砝码及砝码盘牵引下恰好做匀速运动B.调节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木板平行C.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D.试验中小车的加速度越大越好(2)在实验中,得到一条如图乙所示的纸带,已知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0.1s,且间距s1、s2、s3、s4、s5、s6已量出,则小车加速度a=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有一组同学保持小车及车中的砝码质量一定,探究加速度a与所受外力F 的关系,他们在轨道水平和倾斜两种情况下分别做了实验,得到了两条a﹣F图线.如图丙所示,图线是在轨道倾斜情况下得到的(选填“①”或“②”):小车及车中的砝码总质量m=kg.13.(12分)某同学要测量一均匀新材料制成的圆柱体的电阻率ρ.步骤如下:(1)用游标为20分度的卡尺测量其长度如图1,由图可知其长度L=mm;(2)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其直径如图2,由图可知其直径D=mm;(3)用多用电表的电阻“×10”挡,按正确的操作步骤测此圆柱体的电阻,表盘的示数如图3,则该电阻的阻值R=Ω.(4)该同学想用伏安法更精确地测量其电阻R,现有的器材及其代号和规格如下:待测圆柱体电阻R电流表A1(量程0~10mA,内阻约50Ω)电流表A2(量程0~50mA,内阻约30Ω)电压表V1(量程0~3V,内阻约30kΩ)电压表V2(量程0~15V,内阻约50kΩ)直流电源E(电动势4V,内阻不计)滑动变阻器R1(阻值范围0~5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0.5A)开关S、导线若干.为使实验误差较小,要求测得多组数据进行分析,请在图4中画出测量的电路图,并标明所用器材的代号.四、计算题:本共4小题,共计62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主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4.(14分)如图所示,倾角为α=30°的光滑固定斜面,斜面上相隔为d=8m平行虚线MN与PQ间有大小为B=0.1T的匀强磁场,方向垂直斜面向下.一质量为m=0.1kg,电阻为R=0.2Ω,边长L=1m的正方形单匝纯电阻金属线圈,线圈cd边从距PQ上方x=2.5m处由静止释放沿斜面下滑进入磁场,切ab边刚要离开磁场时线圈恰好做匀速运动,重力加速度g=10m/s2.求:(1)cd边刚进入磁场时,线圈的速度v1;(2)线圈进入磁场的过程中,通过ab边的电量q;(3)线圈通过磁场的过程中,ab边产生的热量Q.15.(15分)预警雷达探测到敌机在20000m上空水平匀速飞行,立即启动质量m=100kg的防空导弹,导弹的火箭发动机在制导系统控制下竖直向下喷气,使导弹由静止以a=10g(g=10m/s2)的加速度竖直向上匀加速上升至5000m高空,喷气方向立即变为与竖直方向成θ角(cosθ=)斜向下,导弹做曲线运动,直至击中敌机.假设导弹飞行过程中火箭推力大小恒定,且不考虑导弹质量变化及空气阻力,导弹可视为质点.试求:(1)火箭喷气产生的推力;(2)导弹从发射到击中敌机所用的时间;(3)导弹击中敌机时的动能.16.(16分)如图所示,一压缩的轻弹簧左端固定,右端与一滑块相接触但不连接,滑块质量为m,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A点左侧地面光滑,AB 的长度为5R,现将滑块由静止释放,滑块运动到A点时弹簧恢复原长,以后继续向B点滑行,并滑上光滑的半径为R的光滑圆弧BC,在C点正上方有一离C 点高度也为R的旋转平台,沿平台直径方向开有两个离轴心距离相等的小孔P、Q,旋转时两孔均能达到C点的正上方.若滑块滑过C点后进入P孔,又恰能从Q孔落下,已知物体通过B点时对地面的压力为9mg.求:(1)滑块通过B点时的速度v B;(2)弹簧释放的弹性势能E p;(3)平台转动的角速度ω应满足什么条件.17.(17分)在竖直面内建立直角坐标系,曲线y=位于第一象限的部分如图,在曲线上不同点以初速度v0向x轴负方向水平抛出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小球,小球下落过程中都会通过坐标原点,之后进入第三象限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区域,磁感应强度为B=T,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小球恰好做匀速圆周运动,并在做圆周运动的过程中都能打到y轴负半轴上(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10m/s2、=102C/kg).求:(1)第三象限的电场强度大小及方向;(2)沿水平方向抛出的初速度v0;(3)为使所有的小球都打到y轴负半轴,所加磁场区域的最小面积.2016年江苏省泰州市高考物理一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3分)一质量为m的人站在观光电梯内的磅秤上,电梯以0.1g的加速度加速上升h高度,在此过程中()A.磅秤的示数等于mg B.磅秤的示数等于0.1mgC.人的动能增加了0.9mgh D.人的机械能增加了1.1mgh【解答】解: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mg=ma解得:F=mg+ma=1.1mg,即磅秤的示数等于1.1mg,故AB错误;C、根据动能定理得:△E K=W合=mah=0.1mgh,故C错误;D、人上升h,则重力做功为﹣mgh,可知重力势能增大mgh,动能增加0.1mgh,则机械能增大了1.1mgh,故D正确.故选:D2.(3分)如图所示,在载流直导线近旁固定有两平行光滑导轨A、B,导轨与直导线平行且在同一水平面内,在导轨上有两可自由滑动的导体ab和cd.当载流直导线中的电流逐渐增强时,导体ab和cd的运动情况是()A.一起向左运动B.一起向右运动C.ab和cd相向运动,相互靠近D.ab和cd相背运动,相互远离【解答】解:根据右手螺旋定则知,直线电流下方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电流增强时,磁场增强,根据楞次定律得,回路中的感应电流为abdc,根据左手定则知,ab所受安培力方向向右,cd所受安培力向左,即ab和cd相向运动,相互靠近.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3.(3分)如图所示,一物块受到一个水平力F作用静止于斜面上,此力F的方向与斜面平行,如果将力F撤去,下列对物块的描述正确的是()A.物块将沿斜面下滑B.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变大C.物块立即获得加速度D.物块所受的摩擦力方向改变【解答】解:物体受重力、支持力、拉力及摩擦力而处于平衡,重力可分解为垂直于斜面及沿斜面的两个力;垂直斜面方向受力平衡,而沿斜面方向上有拉力重力的分子及摩擦力而处于平衡;故摩擦力应与拉力与重力分力的合力平衡;如图所示:当F撤去后,垂直斜面方向上受力不变,而沿斜面方向上只有重力的分力存在,很明显重力的分力小于刚才的合力,故物体不会发生滑动;此时的摩擦力仍为静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4.(3分)如图所示路线,已知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R0为固定电阻,当滑动变阻器R的触头向上移动时,下列论述不正确的是()A.灯泡L一定变亮 B.伏特表的示数变小C.安培表的示数变小D.R0消耗的功率变小【解答】解:AB、当R的滑动触点向上滑移动时,R变小,外电路总电阻变小,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知,总电流I变大,电源的内电压变大,则路端电压变小,因此伏特表读数变小.灯泡L的电压减小,则灯L一定变暗.故A错误,B正确.CD、电路中并联部分电压变小,通过L的电流减小,而总电流增大,则安培表A 的读数变大,R0消耗的功率变大.故C、D错误.本题选不正确的,故选:ACD5.(3分)在竖直方向的匀强磁场中,水平放置一个面积不变的单匝金属圆线圈,规定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正方向如图甲所示,取线圈中磁场B的方向向上为正,当磁场中的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如图乙变化时,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线圈中感应电流变化的是()A.B.C.D.【解答】解:在0﹣s内,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根据楞次定律,感应电动势的方向与图示箭头方向相反,为负值;在﹣T内,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E′=n==2E,所以感应电流是之前的2倍.再根据楞次定律,感应电动势的方向与图示方向相反,为负值.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6.(3分)如图所示,一物体在水平恒力作用下沿光滑的水平面做曲线运动,当物体从M点运动到N点时,其速度方向恰好改变了90°,则物体在M点到N点的运动过程中,物体的动能将()A.不断增大B.不断减小C.先减小后增大D.先增大后减小【解答】解:其速度方向恰好改变了90°,可以判断恒力方向应为向右偏M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夹角要大于90°小于180°才能出现末速度与初速度垂直的情况,因此恒力先做负功,当达到速度与恒力方向垂直后,恒力做正功,动能先减小后增大.所以C正确.故选C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得4分,共计20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7.(4分)载人飞船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地球半径为R0,飞船运行的轨道半径为KR 0,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0,则飞船运行的()A.加速度是K2g0B.加速度是C.角速度是D.角速度是【解答】解:A、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引力提供向心力,则有:G;而黄金代换公式:GM=g0R02,联立上两式,解得:a n=,故A错误,B正确;C、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引力提供向心力,则有:;且GM=g0R02,解得:角速度ω=,故C正确,D错误;故选:BC.8.(4分)如图甲,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2:1,原线圈的电压随时间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副线圈电路中接有灯泡,额定功率为22W;原线圈电路巾接有电压表和电流表.现闭合开关,灯泡正常发光.若用U和I分别表示此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则()A.灯泡的额定电压为l10VB.副线圈输出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C.U=220V,I=0.2AD.原线圈输入电压的瞬时表达式为u=220sin100πtV【解答】解:A、有效值为:U==220V,副线圈的电压为:U2=U1=110V,则A正确.B、原线圈的频率为f=,变压器不会改变频率,故B正确,C、副线圈电流为:I2==0.2A,原线圈的电流为:I1=I1=0.1A,则C错误.D、ω=2πf=100π,瞬时表达式为:u=220sin100πtV,故D正确故选:ABD9.(4分)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r不能忽略.R1和R2是两个定值电阻,L是一个自感系数较大的线圈.开关S原来是断开的.从闭合开关S到电路中电流达到稳定为止的时间内,通过R1的电流I1和通过R2的电流I2的变化情况是()A.I1开始较大而后逐渐变小B.I1开始很小而后逐渐变大C.I2开始很小而后逐渐变大D.I2开始较大而后逐渐变小【解答】解:开关S闭合瞬间,L相当于断路,通过R1的电流I1较大,通过R2的电流I2较小;当稳定后L的自感作用减弱,通过R1的电流I1变小,通过R2的电流I2变大,故AC正确BD错误.故选:AC10.(4分)如图(a)所示,质量相等的a、b两物体,分别从斜面上的同一位置A由静止下滑,经B点的水平面上滑行一段距离后停下.不计经过B点时的能量损失,用传感器采集到它们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b)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在斜面上滑行的加速度比b的大B.a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比b的短C.a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比b的小D.a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比b的大【解答】解:A、由乙图图象斜率可知a做加速运动时的加速度比b做加速时的加速度大,故A正确;B、物体在水平面上的运动是匀减速运动,a从t1时刻开始,b从t2时刻开始.由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可知,a在水平面上做匀减速运动的位移比b 在水平面上做匀减速运动的位移大,故B错误;C、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为,因为a的加速度大于b的加速度,所以a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比b的小,故C 正确;D、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的加速度为,因为a的加速度小于b的加速度,所以a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比b的小,故D错误故选:AC11.(4分)如图甲所示,Q1、Q2还两个固定的点电荷,一带负电的试探电荷仅在电场力作用下以初速度v a沿两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从a点向上运动,其v﹣t 图象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点电荷一定都带负电,但电量不一定相等B.两点电荷一定都带负电,且电量一定相等C.t1、t2两时刻试探电荷在同一位置D.t2时刻试探电荷的电势能最大【解答】解:A、由图乙可知,试探电荷先向上做减速运动,再反向向下做加速运动,说明粒子受到的电场力应先向下后向上,故两点电荷一定都带正电;由于电场线只能沿竖直方向,故两个点电荷带电量一定相等;故AB错误;C、根据速度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知t1、t2两时刻试探电荷的加速度不同,所受的电场力不同,所以不可能在同一位置.故C错误.D、t 2时刻试探电荷的速度为零,动能为零,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试探电荷的电势能最大.故D正确.故选:D三、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共计20分,请将解答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12.(8分)为了“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现提供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1)以下实验操作正确的是BC.A.将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使小车在砝码及砝码盘牵引下恰好做匀速运动B.调节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木板平行C.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D.试验中小车的加速度越大越好(2)在实验中,得到一条如图乙所示的纸带,已知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0.1s,且间距s1、s2、s3、s4、s5、s6已量出,则小车加速度a=0.33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有一组同学保持小车及车中的砝码质量一定,探究加速度a与所受外力F 的关系,他们在轨道水平和倾斜两种情况下分别做了实验,得到了两条a﹣F图线.如图丙所示,图线①是在轨道倾斜情况下得到的(选填“①”或“②”):小车及车中的砝码总质量m=0.5kg.【解答】解:(1)A、平衡摩擦力就是让小车在无拉力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让重力沿斜面的分力等于小车受到的摩擦力.所以平衡时应为:将不带滑轮的木板一端适当垫高,在不挂钩码的情况下使小车恰好做匀速运动,故A错误;B、为了使绳子拉力代替小车受到的合力,需要调节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木板平行,故B正确;C、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故C正确;D、试验中小车的加速度不是越大越好,加速度太大,纸带打的点太少,不利于测量,故D错误.故选:BC(2)由匀变速运动的规律得:s4﹣s1=3aT2s5﹣s2=3aT2s6﹣s3=3aT2联立得:(s4+s5+s6)﹣(s1+s2+s3)=9aT2解得:a===0.33m/s2,(3)由图象可知,当F=0时,a≠0.也就是说当绳子上没有拉力时小车就有加速度,该同学实验操作中平衡摩擦力过大,即倾角过大,平衡摩擦力时木板的右端垫得过高.所以图线①是在轨道右侧抬高成为斜面情况下得到的.根据F=ma得a﹣F图象的斜率k=,由a﹣F图象得图象斜率k=2,所以m=0.5kg.故答案为:(1)BC;(2)0.33;(3)①,0.513.(12分)某同学要测量一均匀新材料制成的圆柱体的电阻率ρ.步骤如下:(1)用游标为20分度的卡尺测量其长度如图1,由图可知其长度L=50.15 mm;(2)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其直径如图2,由图可知其直径D= 4.699mm;(3)用多用电表的电阻“×10”挡,按正确的操作步骤测此圆柱体的电阻,表盘的示数如图3,则该电阻的阻值R=300Ω.(4)该同学想用伏安法更精确地测量其电阻R,现有的器材及其代号和规格如下:待测圆柱体电阻R电流表A1(量程0~10mA,内阻约50Ω)电流表A2(量程0~50mA,内阻约30Ω)电压表V1(量程0~3V,内阻约30kΩ)电压表V2(量程0~15V,内阻约50kΩ)直流电源E(电动势4V,内阻不计)滑动变阻器R1(阻值范围0~5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0.5A)开关S、导线若干.为使实验误差较小,要求测得多组数据进行分析,请在图4中画出测量的电路图,并标明所用器材的代号.【解答】解;(1)游标卡尺的读数为:L=50mm+3×0.05mm=50.15mm;(2)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D=4.5mm+19.9×0.01mm=4.699(4.700±0.001);(3)欧姆表的读数为:R=30×10Ω=300Ω;(4)根据电源的电动势为4V可知电压表应选择;由于通过待测电阻的最大电流为===13mA,所以电流表应选择;由于待测电阻满足,所以电流表应用外接法;由于实验要求能测多组数据,所以变阻器应采用分压式接法,电路图如图所示:故答案为:(1)50.15;(2)4.699;(3)300;(4)如图四、计算题:本共4小题,共计62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主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4.(14分)如图所示,倾角为α=30°的光滑固定斜面,斜面上相隔为d=8m平行虚线MN与PQ间有大小为B=0.1T的匀强磁场,方向垂直斜面向下.一质量为m=0.1kg,电阻为R=0.2Ω,边长L=1m的正方形单匝纯电阻金属线圈,线圈cd边从距PQ上方x=2.5m处由静止释放沿斜面下滑进入磁场,切ab边刚要离开磁场时线圈恰好做匀速运动,重力加速度g=10m/s2.求:(1)cd边刚进入磁场时,线圈的速度v1;(2)线圈进入磁场的过程中,通过ab边的电量q;(3)线圈通过磁场的过程中,ab边产生的热量Q.【解答】解:(1)导线框沿斜面向下运动:解得:(2)导线进入磁场通过ab棒的电量:联立得:==0.5C(3)导线框离开磁场时:解得:由能量守恒有:代入数据:解得:则ab边产生的热量为:答:(1)cd边刚进入磁场时,线圈的速度为5m/s;(2)线圈进入磁场的过程中,通过ab边的电量q为0.5C;(3)线圈通过磁场的过程中,ab边产生的热量Q为15.(15分)预警雷达探测到敌机在20000m上空水平匀速飞行,立即启动质量m=100kg的防空导弹,导弹的火箭发动机在制导系统控制下竖直向下喷气,使导弹由静止以a=10g(g=10m/s2)的加速度竖直向上匀加速上升至5000m高空,喷气方向立即变为与竖直方向成θ角(cosθ=)斜向下,导弹做曲线运动,直至击中敌机.假设导弹飞行过程中火箭推力大小恒定,且不考虑导弹质量变化及空气阻力,导弹可视为质点.试求:(1)火箭喷气产生的推力;(2)导弹从发射到击中敌机所用的时间;(3)导弹击中敌机时的动能.【解答】解:(1)对导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g=ma解得火箭喷气产生的推力F=m(g+a)=100×(10+100)N=11mg=1.1×104N (2)导弹竖直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过程,有=h1,得t1==s=10s推力改变方向后,由于Fcosθ=11mg×=mg所以导弹在竖直方向上作匀速运动,运动时间为t2=又v y=at1=100×10=1000m/s,H=20000m联立解得t2=15s=t1+t2=25s故t总(3)在5000m高处之后,导弹在竖直方向作匀速运动,水平方向作匀加速运动,则水平方向有Fsinθ=ma x,sinθ==解得a x==20m/s2;导弹击中飞机时水平分速度为v x=a x t2=300m/s则导弹击中飞机时的动能为E k==1.85×108J答:(1)火箭喷气产生的推力是1.1×104N;(2)导弹从发射到击中敌机所用的时间是25s;(3)导弹击中敌机时的动能是1.85×108J.16.(16分)如图所示,一压缩的轻弹簧左端固定,右端与一滑块相接触但不连接,滑块质量为m,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A点左侧地面光滑,AB 的长度为5R,现将滑块由静止释放,滑块运动到A点时弹簧恢复原长,以后继续向B点滑行,并滑上光滑的半径为R的光滑圆弧BC,在C点正上方有一离C 点高度也为R的旋转平台,沿平台直径方向开有两个离轴心距离相等的小孔P、Q,旋转时两孔均能达到C点的正上方.若滑块滑过C点后进入P孔,又恰能从Q孔落下,已知物体通过B点时对地面的压力为9mg.求:(1)滑块通过B点时的速度v B;(2)弹簧释放的弹性势能E p;(3)平台转动的角速度ω应满足什么条件.【解答】解:(1)物体经过B点做圆周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即:,解得:(2)物体由静止释放到B点,根据动能定理可得:又由功能关系W=E P解得:即E P=4.5mgR(3)滑块从B点开始运动后机械能守恒,设滑块到达P处时速度为V P.则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解得:滑块穿过P孔后再回到平台时间:要想实现上述过程,必须满足ωt=(2n+1)π解得:答:(1)滑块通过B点时的速度为;(2)弹簧释放的弹性势能为4.5mgR;。
2016年陕西省兴平市西郊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政治试卷一、单选题(共24小题)1.伦敦夏季奥运会吉祥物的构思、设计和制作完成后,迅速进行了商标注册。
在这里,作为有偿使用的伦敦夏季奥运会吉祥物标识()A.是商品,因为具有使用价值B.不是商品,因为不具有使用价值C.是商品,因为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D.不是商品,因为它没有用于交换考点:货币答案:C试题解析:本题考查的商品的概念。
判断一种物品是不是商品需要根据商品的概念和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进行解答即可。
根据材料伦敦夏季奥运会吉祥物经过构思、设计和制作完成,说明其有价值,该标识进行了商标注册,有偿使用说明有使用价值,故该标识是商品。
所以C符合题意;A只强调了使用价值这个因素,光具备使用价值,没有价值的东西也不是商品,说法不准确,应排除;B、D是错误项,应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2.小王采用银行按揭贷款的方式买了价格25万元的新房,首付现金5万元,然后在15年内付清银行贷款20万元及利息4万元。
其中4万元利息、25万元房价、5万元首付金分别体现了货币的什么职能()A.贮藏手段、流通手段、价值尺度B.支付手段、世界货币、流通手段C.支付手段、流通手段、贮藏手段D.支付手段、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考点:货币答案:D试题解析:本题考查货币的职能的相关知识。
解题时注意把握关键词价格标价是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关键词,故25万元执行的是价值尺度的职能;利息,工资,地租等是货币执行支付手段的关键词,故4万元执行的是支付手段的职能;首付,购买是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关键性词语,故5万元首付金执行的是流通手段的职能,故D符合题意;A、B、C都与材料不符,应排除。
正确答案为D。
3.信用卡作为新一代的理财工具,具有以下优点()A.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B.可以任意透支C.不需要任何条件可以任意申请D.可以在任何地点进行消费使用考点:货币答案:A试题解析:本题考查信用卡的优点相关知识。
2016届陕西省咸阳市兴平市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生物试题.(试卷满分 100分考试时间 90分钟)第一卷选择题(30道题每道小题2分共60分)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信息:“近期检测出三株NDM1耐药基因阳性细菌。
其中,疾控中心实验室检出两株来自宁夏的新生儿;一株来自福建某老年患者”。
下列关于“NDM1超级细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NDM1超级细菌”具有与真核细胞相似的细胞膜、细胞质B.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来看,“NDM1超级细菌”既是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C.“NDM1超级细菌”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D.“NDM1超级细菌”与人体细胞相比,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没有染色体2.下列各组物质中,由相同种类元素组成的是( )A.胆固醇、脂肪酸、脂肪酶B.淀粉、半乳糖、糖原C.氨基酸、核苷酸、丙酮酸D.性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3.以下关于最多或最少的计算正确的是( )①如果放大50倍时最多可看到20个完整的细胞,放大100倍时,最多可看到5个完整细胞②控制合成—个由65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的基因中,碱基数量最少应是390个③n对碱基组成的双链DNA分子片段,其种类最多可达4n种④通常情况下,分子式C63H103O45N17S2的多肽链中最多含有肽键17个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4.蛋白质功能的多样性取决于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以下关于蛋白质结构的法中正确的是A.每种蛋白质分子都是由20种氨基酸组成B.一个蛋白质分子只能由一条肽链构成C.蛋白质的氨基酸排列顺序及空间结构都是基因控制的结果D.相同种类和数量的氨基酸只能构成同一种类的蛋白质5.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①硝化细菌、霉菌、颤藻的细胞都含有核糖体、DNA和RNA②细胞学说揭示了“老细胞为什么要产生新细胞”③柳树叶肉细胞的细胞核、叶绿体和线粒体中均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现象④胆固醇、磷脂、维生素D都属于固醇⑤蛙红细胞、人肝细胞、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并不都有细胞周期,但这些细胞内的化学成分都不断更新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②③④ D.②③⑤6.遗传信息的携带者、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依次是()A.核酸、细胞、蛋白质、糖类 B.糖类、蛋白质、细胞、核酸C.核酸、蛋白质、细胞、糖类 D.核酸、蛋白质、糖类、细胞7.细胞内很多化学反应都是在生物膜上进行的,如图表示真核细胞中4种生物膜上发生的化学变化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①与抗体的加工有关B.破坏根尖分生区细胞的②,将会形成多核细胞C.③是叶绿体内膜D.④是线粒体内膜8.下列关于科学史中研究方法和生物实验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研究光合作用的反应过程和噬菌体侵染细胞实验——同位素标记法②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定律——假说演绎法③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模型建构法④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对比实验法⑤分离各种细胞器和叶绿体中色素的分离——差速离心法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②③④⑤9.关于真核细胞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是( )①有成形的细胞核,基因可以在细胞核内完成复制和表达②叶绿体合成的ATP,可为主动运输提供能量③线粒体含有呼吸酶,可催化葡萄糖氧化分解④溶酶体含有水解酶,可以分解衰老的细胞器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10.如图为渗透作用实验,开始时如图(一),A代表清水,B、C代表蔗糖溶液,过一段时间后结果如图(二),漏斗管内液面不再变化,H1、H2表示漏斗管内液面与清水的液面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一)中B的浓度大于C的浓度B.图(二)中B的浓度等于C的浓度C.图(一)中A的水分子扩散到B的速度大于A的水分子扩散到C的速度D.图(二)中A的水分子扩散到C的速度等于C的水分子扩散到A的速度11.盐碱地中生活的某种植物,其细胞的液泡膜上有一种载体蛋白,能将细胞质中的Na+逆浓度梯度运入液泡,减轻Na+对细胞质中酶的伤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Na+进入液泡的过程属于主动转运B.Na+进入液泡的过程体现了液泡膜的选择透性C.该载体蛋白作用的结果不利于增强细胞吸水能力D.该载体蛋白作用的结果有助于提高植物的耐盐性12.将用3H标记的胸腺嘧啶引入某种绿色植物茎尖细胞内,然后设法获得各种细胞结构,其中最可能表现有放射性的一组是( )A.核糖体、染色体、叶绿体和线粒体B.核糖体、线粒体和叶绿体C.细胞核、核糖体、线粒体和叶绿体D.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13.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磷酸是光反应中合成A TP所需的反应物B.光合作用中叶绿素吸收光能不需要酶的参与C.人体在剧烈运动时所需要的能量由乳酸分解提供D.病毒核酸的复制需要宿主细胞的呼吸作用提供能量14.美国加州大学教授卢云峰做出一个纳米级小笼子,可把分解酒精的酶(化学本质不是RNA)装入其中,有了这身“防护服”,酶就不怕被消化液分解,可安心分解酒精分子.下列推测合理的是( )A.该成果中用于分解酒精的酶可能是脂质B.纳米级小笼子可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被吸收进入血液C.该酶进入人体后能分解人体内无氧呼吸的产物D.“防护服”的主要功能是阻碍消化道内蛋白酶的作用15.关于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与癌变,下面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A.细胞的高度分化改变了物种的遗传信息B.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是生物体异常的生命活动C.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发生多次变异累积可导致癌症,因此癌症可遗传D.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及被病原体侵染的细胞的清除一般是通过细胞凋亡实现的16.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分离定律时“演绎”过程的是( )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B.由F2出现了“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C.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的比接近1:1D.通过测交实验证明测交后代出现两种性状的比接近1:117.已知豌豆红花对白花、高茎对矮茎、子粒饱满对子粒皱缩为显性.控制它们的三对基因自由组合.以纯合的红花高茎子粒皱缩与纯合的白花矮茎子粒饱满植株杂交,F2代理论上不会出现的是( )A.8种表现型B.高茎子粒饱满:矮茎子粒皱缩为15∶1C.红花子粒饱满:红花子粒皱缩:白花子粒饱满:白花子粒皱缩为9∶3∶3∶1D.红花高茎子粒饱满:白花矮茎子粒皱缩为27∶118.玉米是一种雌雄同株植物,其顶部开雄花,中部开雌花。
兴平市西郊高级中学2016届高考模拟考试化学试卷(二)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Na—23 S—32 O—16 Mg—24 Al—27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每小题3分,共45分)1、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研究物质的手段和途径越来越多,N5+、H3、O4、C60等已被发现。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N5+离子中含有36个电子 B.O2与O4属于同位素C.C60是有机物 D.H2与H3属于同种元素组成的单质2、设N A为阿佛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3g钠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失去电子数为0.5NAB.1L 2 mol·L-1的AlCl3溶液中含Al3+数为2NAC.标准状况下,11.2L的SO3所含分子数为0.5NAD.室温下,8g甲烷含有共价键数为2NA3、分类方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①根据酸分子中含有氢原子的数目可把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三元酸等②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的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③根据分散系是否具有丁达尔现象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④根据反应中的热效应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4、一定质量的Al、Mg合金与适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将反应后的溶液蒸干,所得固体(不含结晶水)质量比原固体增加了7.2g,则该合金的物质的量可能为A.0.06mol B.0.05mol C.0.08mol D.0.09mol5、固体NH5属离子晶体。
它与水反应的方程式为:NH5+H2O=NH3·H2O+H2↑,它也能跟乙醇发生类似的反应,并都产生氢气。
下列有关NH5叙述正确的是A.与水反应时,水作氧化剂B. NH5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C.1 mol NH5中含有5N A个N—H键D.与乙醇反应时,NH5被还原6、中学常见物质A、B、C、D、E、X,存在下图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略去)。
兴平市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二模试卷(附答案)兴平市西郊高级中学2016届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二)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卷)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本试题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题。
(9分)侠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人生理想在中国文化主体格局下,侠文化深刻地影响到了中国传统的人生理想。
少年游侠,中年游宦,老年游仙。
这三句话,是对西汉开国功臣留侯张良人生模式的总结。
张良是一个极其特殊的历史人物。
他出生于韩国贵族之家。
韩国灭亡时,张良因年幼未授官职,但他早已有了强烈的报国之心。
韩国的灭亡,对他来说,是命运的一个根本性的急转,他不再是贵族,而由庙堂走入了江湖。
他来不及埋葬死去的兄弟,他荡尽家财结交刺客,从此进入了一个武林江湖之侠的世界。
他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使120斤大铁锤的勇士,在博浪沙狙击巡游天下的秦始皇,可惜功亏一篑,只击中了副车。
从此,他不得不亡命江湖,更名改姓,最后在下邳找到了落脚之地。
下邳圯上的一次奇遇,奠定了他人生“三游”的基础。
他以从容、忍让、谦退的敬老之心,获得神仙黄石公的青睐,交给他《太公兵法》秘籍。
十年之间,他成为下邳“少年”的首领,俨然一代大侠。
陈胜起义,张良率侠客百余人自成一军,路上遇到了沛公刘邦,遂投于刘邦麾下。
其后辅助刘邦,一统天下。
汉初论功行赏,封为留侯。
汉高祖六年,张良促成刘邦定都关中。
时天下大定,他“即道引不食谷,杜门不出岁余”。
直到戚夫人得宠,刘邦想废太子立赵王如意,张良为太子出主意,招来他的“云霞之友”当世大隐“商山四皓”,在汉高祖十二年使太子地位得到巩固。
这一年,刘邦驾崩。
其后八年,张良去世。
据道家经典,他“解形于世,葬于龙首原。
赤眉之乱,人发其墓,但见黄石枕,化而飞去,若流星焉,不见其尸形衣冠,得素书一篇及兵略数章。
子房登仙,位为太玄童子,常从老君于太清之中。
其孙道陵得道,朝昆仑之夕,子房往焉。
2016届陕西省咸阳市兴平市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数学试题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H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I 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答案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答题卷中.1.命题“ x R,x 2 0”的否定是() A. x R,x 20B. x R,x 20 C. x R,x 20 D. x R,x 22.已知i 为虚数单位,复数z 满足iz=1+i ,则z ()A. 1+iB • 1-iC • - 1+iD •- 1-iM {y|y 2x ,x 0},N {x|y 戶} 3 •设集合 ■ x ,则“ x M ”是“ x N ”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4•设函数f (x ) ” x 2,则函数f (x )有零点的区间是()A 0,1B. 1,2C.2, 1D.1,05.若a 、b 是任意实数,且a b ,则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ba1b1 2 . 2A. a bB. 1 aC.Ig(a b) 0D.33A .花 X 20 B . X ; X ;C .x1X 22 2D . X 1X 2r r7.已知向量a,b , 其中la 适b)2(ab) rra,则向量a A . 6 B.4C.2D.36.函数f (x )xsinx’x [ 2,2],若f (xj与b 的夹角是()f(X 2),则下列不等式一定成立的是()25112245CA BDx()■——4—2x64 32 21(a b 0)2yb 2 f (x ) sin (2x -)11、关于函数4,有下列命题:① f (x ) cos 2x —其表达式可写成 4② 直线X8是f(x )图象的一条对称轴;③f (x )的图象可由g (x )sin2x 的图象向右平移4个单位得到; AR ,市2, RB 成等比数列,贝吐匕椭圆的离心率为()9•已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等于(A.②③ B •①② C •②④ D •③④A,B 8.椭圆a的左、右顶点分别为,左、右焦点分别为F 1,F2,若的图象大致是10.函数xln x y —Ti- ④存在(°),使f (x)f(x 3 )恒成立.其中,真命题的序号是160A. 3B. 160C.D.60—S ------------- * 4~~H轴有两个不同的交点, 则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A. k 3或 0 k 1 c. k 1 或 k 3第儿卷(90 分)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将答案填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12 .定义f x , f xg x 1 g x ,f x g x 1,函数F xx 2 1 * x k的图象与x13. 已知数列a n = a n 中, 14. 设x ,y 满足约束条件: 2e x 1, x f(x)215.设log 3(x1,a n 3a n 1 4 (n x,y x y x y1),x 2 N * 且 n 2),则数列a n 通项公式16.已知 x 0,y 0 0, 1, 3,,则不等式 2y 8xm 2 2m x y 2y的取值范围为f(x) 2的解集为恒成立,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17-21小题每题12分,22---24小题为选做题考生从 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22---24 小题10分,共70 分。
兴平市西郊中学2016届高考模拟考试生物试卷(二)一选择题1.如果图1表示纤维素的结构组成方式,那么符合图2所示结构组成方式的是()①核酸②多肽③淀粉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2.下表中有关人体细胞化合物的各项内容,正确的是()A.①B.②C.③D.④3.如图表示有关蛋白质分子的简要概念图,下列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A.A中肯定含有S元素B.①过程发生需模板和运输B的工具都是RNAC.多肽中B的数目等于C的数目D.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是细胞多样性的根本原因4.如图是由3个圆构成的类别关系,其中Ⅰ为大圆,Ⅱ和Ⅲ分别为大圆之内的小圆。
符合这种类别关系的是()A.Ⅰ脱氧核糖核酸、Ⅱ核糖核酸、Ⅲ核酸B.Ⅰ染色体、ⅡDNA、Ⅲ基因C.Ⅰ固醇、Ⅱ胆固醇、Ⅲ维生素D D.Ⅰ蛋白质、Ⅱ酶、Ⅲ激素5.图中①②③④表示某高等生物细胞的部分细胞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是该细胞中ATP合成的主要场所B.由于该细胞中含有②,所以该生物体含有叶绿体C.③是该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加工和运输的场所D.高倍显微镜下可以看到该细胞中的①②③④6. 下表中动物细胞部分结构的功能按甲〜丁的顺序与动物细胞的结构名称①〜⑤配对正确的是()A. ⑤①③②B. ⑤②①④C. ⑤①②④D. ③②①④7.下列能够反应细胞膜的结构特点的实例有()①白细胞吞噬病菌②不能吸收蛋白质③变形虫的变形运动④水分子能自由进出细胞⑤细胞融合A.①②③B.①③⑤C.②④⑤D.③④⑤8.右图为显微镜下某植物细胞在30%蔗糖溶液中的示意图。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若将细胞置于清水中,A基本保持不变B.若该细胞处于40%蔗糖溶液中,B/A值将变大C.B/A值能表示细胞失水的程度D.A、B分别表示细胞和原生质体的长度9,下列关于质壁分离及复原的实验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已经发生质壁分离的洋葱表皮细胞,与外界溶液的分界是细胞膜B.通过质壁分离及复原的实验能判断几种不同植物的细胞液浓度高低C.通过质壁分离及自动复原的实验能证明植物细胞吸水与吸收无机离子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D.发生质壁分离复原过程的细胞渗透吸水能力逐渐加强10,甲(〇)乙(●)两种物质在细胞膜两侧的分布情况如右图(颗粒的多少表示浓度的高低),在进行跨膜运输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乙进入细胞一定有载体蛋白的参与B 、甲进入细胞一定需要能量C 、乙运出细胞一定有载体蛋白的参与D 、甲运出细胞一定不需要能量11.右图中曲线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 运输B .与方式a 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C .方式b 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D .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 和b 的转运速率均有影响12.若对离体的小肠上皮细胞施用某种毒素,可使该细胞对Ca 2+吸收量明显减少,但其对K +、C 6H 12O 6等的吸收则不受影响,则这种毒素的作用对象最可能是( )A .呼吸酶B .Ca 2+载体C .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D .ATP 水解酶13.下列有关ATP 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TP 中有3个磷酸基团,含有3个高能磷酸键B .ATP 分子中含有1个腺嘌呤,2个高能磷酸键,3个磷酸基团C .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活细胞的细胞质基质都能形成ATPD .ATP 与ADP 的相互转化,使生物体的各项反应都能在常温、常压下快速进行14.如图表示不同温度下酵母菌发酵时气体产生速率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兴平市2016届高三历史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史记·货殖列传》曰:“若至家贫亲老,妻子软弱,岁时无以祭祀进醵,饮食被服不足以自通,如此不惭耻,则无所比矣!”“无岩处奇士之行,而长贫贱,好语仁义,亦足羞也。
”在作者看来,当时()A.形成重义轻利思想B.重农抑商政策实际上没有实行C.儒学成为正统思想D.追求财富改善民生应受到鼓励2.清代有学者提出:“元代分省建置,……合河南、河北为一,而黄河之险失;合江南、江北为一,而长江之险失;……故元、明二季流贼之起也,来无所堵,去无所侦,破一县,一府震;破一府,一省震;破一省,各直省皆震。
”由此材料可以看出这位学者认为()A.行省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元代行省制导致了国家分裂割据C.元代行省制克服了唐宋之弊D.行省制不利于维持地方治安稳定3.“其制两柄上弯,高可三尺……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仍旁挟两辕,可容一牛,用一人牵,傍一人执耧,且行且摇,种乃自下。
”这段话描述的农具是()4. 《国语•齐语》载:“美金(指青铜)以铸剑戟,试诸狗马。
恶金(指铁)以铸锄、斤,试诸壤土”材料说明春秋时期()A.齐国以铁器做农具B.齐国手工业发达C.铁器最早用作农具D.农业的精耕细作5.英国公使马戛尔尼在《谒见乾隆纪实》日记中说,中国人“一切思想概念都出不去本国的范围……他们的书上很少提到亚洲以外的地区。
”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源是()A.儒家思想的保守性B.小农经济的封闭性C.交通通讯工具落后D.推行闭关锁国政策6.有史家评论战国时期的学说称,“战国时代,诸子百家风行一时。
各家中有顺势而活动的,想要因势利导,借助权力来改造社会;也有逆势而动的,知其不可而为,想依据理想来改造社会。
”其中“逆势而动”的学派最有可能是()A.墨家B.道家C.法家D.儒家7.有人这样评价一部著作:“它是中国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它所表现的…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精神对后世文学影响最大。
兴平市西郊高级中学2016届 高考模拟考试地理试卷(二)一、选择题(25小题,每小题2分)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A 、B 两点间的实际距离约为:A .1100千米B .2200千米C .3300千米D .4400千米 2.A 点位于C 点的:A .东北B .正西C .西北D .正东 北京时间2009年3月1日16时,嫦娥一号卫星在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科技人员的精确控制下,准确落于月球东经52.36度、南纬1.50度的预定撞击点。
据此完成3~4题。
3.科学家称“月球是一个绝佳的天文观测场地”,其依据可能是A .月球昼夜交替周期长,适宜观测时间长B .月球的体积小、质量小、引力小C .月球上天气状况稳定,便于观测D .月球上没有灯光及人工无线电的干扰 4.“嫦娥一号”撞击月球留下的坑,将在月球表面保留上千年。
其主要原因是 A .月球上没有风力、流水等外力侵蚀现象 B .月球上没有风化现象 C .月球上没有大气,“嫦娥一号”对月球的撞击力大 D .月球内力作用表现微弱 初级产品的外销是澳大利亚重要外汇来源之一,但近年来由于降水极少,已面临“百年大旱”。
有人警告说“若近期内没有足够的雨水,即将停止大部分农业用地的灌溉!”回答5~7题5. 假如停止农业用地灌溉的措施一旦执行,对图2 中澳大利亚的哪个地区的影响最大 A .甲 B.乙 C.丙 D.丁6.澳大利亚农业用地假如因“停止灌溉”使农产品大量减产,最可能带来的国际性问题是 A .小麦价格上涨 B. 航空货运量降低 C.热带天然橡胶交易量减少 D. 蔬果产业急剧衰退 7.关于澳大利亚农业发展的条件,正确的是: ①位于副热带高压控制,气候较干燥,形成畜牧业为主的农业②降水的分布受到山脉和东北信风的影响明显③冷冻保鲜技术的革新,促成畜牧产品的大量输出④南北半球的农产品供应与市场需求具有季节互补性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下图中MN 、AB 分别为北半球某纬线和晨昏线的一段,AB 与MN 交于O 点。
2016届陕西省咸阳市兴平市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生物试题.(试卷满分 100分考试时间 90分钟)第一卷选择题(30道题每道小题2分共60分)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信息:“近期检测出三株NDM1耐药基因阳性细菌。
其中,疾控中心实验室检出两株来自宁夏的新生儿;一株来自福建某老年患者”。
下列关于“NDM1超级细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NDM1超级细菌”具有与真核细胞相似的细胞膜、细胞质B.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来看,“NDM1超级细菌”既是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C.“NDM1超级细菌”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D.“NDM1超级细菌”与人体细胞相比,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没有染色体2.下列各组物质中,由相同种类元素组成的是( )A.胆固醇、脂肪酸、脂肪酶B.淀粉、半乳糖、糖原C.氨基酸、核苷酸、丙酮酸D.性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3.以下关于最多或最少的计算正确的是( )①如果放大50倍时最多可看到20个完整的细胞,放大100倍时,最多可看到5个完整细胞②控制合成—个由65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的基因中,碱基数量最少应是390个③n对碱基组成的双链DNA分子片段,其种类最多可达4n种④通常情况下,分子式C63H103O45N17S2的多肽链中最多含有肽键17个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4.蛋白质功能的多样性取决于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以下关于蛋白质结构的法中正确的是A.每种蛋白质分子都是由20种氨基酸组成B.一个蛋白质分子只能由一条肽链构成C.蛋白质的氨基酸排列顺序及空间结构都是基因控制的结果D.相同种类和数量的氨基酸只能构成同一种类的蛋白质5.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①硝化细菌、霉菌、颤藻的细胞都含有核糖体、DNA和RNA②细胞学说揭示了“老细胞为什么要产生新细胞”③柳树叶肉细胞的细胞核、叶绿体和线粒体中均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现象④胆固醇、磷脂、维生素D都属于固醇⑤蛙红细胞、人肝细胞、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并不都有细胞周期,但这些细胞内的化学成分都不断更新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②③④ D.②③⑤6.遗传信息的携带者、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依次是()A.核酸、细胞、蛋白质、糖类 B.糖类、蛋白质、细胞、核酸C.核酸、蛋白质、细胞、糖类 D.核酸、蛋白质、糖类、细胞7.细胞内很多化学反应都是在生物膜上进行的,如图表示真核细胞中4种生物膜上发生的化学变化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①与抗体的加工有关B.破坏根尖分生区细胞的②,将会形成多核细胞C.③是叶绿体内膜D.④是线粒体内膜8.下列关于科学史中研究方法和生物实验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研究光合作用的反应过程和噬菌体侵染细胞实验——同位素标记法②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定律——假说演绎法③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模型建构法④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对比实验法⑤分离各种细胞器和叶绿体中色素的分离——差速离心法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②③④⑤9.关于真核细胞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是( )①有成形的细胞核,基因可以在细胞核内完成复制和表达②叶绿体合成的ATP,可为主动运输提供能量③线粒体含有呼吸酶,可催化葡萄糖氧化分解④溶酶体含有水解酶,可以分解衰老的细胞器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10.如图为渗透作用实验,开始时如图(一),A代表清水,B、C代表蔗糖溶液,过一段时间后结果如图(二),漏斗管内液面不再变化,H1、H2表示漏斗管内液面与清水的液面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一)中B的浓度大于C的浓度B.图(二)中B的浓度等于C的浓度C.图(一)中A的水分子扩散到B的速度大于A的水分子扩散到C的速度D.图(二)中A的水分子扩散到C的速度等于C的水分子扩散到A的速度11.盐碱地中生活的某种植物,其细胞的液泡膜上有一种载体蛋白,能将细胞质中的Na+逆浓度梯度运入液泡,减轻Na+对细胞质中酶的伤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Na+进入液泡的过程属于主动转运B.Na+进入液泡的过程体现了液泡膜的选择透性C.该载体蛋白作用的结果不利于增强细胞吸水能力D.该载体蛋白作用的结果有助于提高植物的耐盐性12.将用3H标记的胸腺嘧啶引入某种绿色植物茎尖细胞内,然后设法获得各种细胞结构,其中最可能表现有放射性的一组是( )A.核糖体、染色体、叶绿体和线粒体B.核糖体、线粒体和叶绿体C.细胞核、核糖体、线粒体和叶绿体D.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13.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磷酸是光反应中合成A TP所需的反应物B.光合作用中叶绿素吸收光能不需要酶的参与C.人体在剧烈运动时所需要的能量由乳酸分解提供D.病毒核酸的复制需要宿主细胞的呼吸作用提供能量14.美国加州大学教授卢云峰做出一个纳米级小笼子,可把分解酒精的酶(化学本质不是RNA)装入其中,有了这身“防护服”,酶就不怕被消化液分解,可安心分解酒精分子.下列推测合理的是( )A.该成果中用于分解酒精的酶可能是脂质B.纳米级小笼子可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被吸收进入血液C.该酶进入人体后能分解人体内无氧呼吸的产物D.“防护服”的主要功能是阻碍消化道内蛋白酶的作用15.关于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与癌变,下面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A.细胞的高度分化改变了物种的遗传信息B.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是生物体异常的生命活动C.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发生多次变异累积可导致癌症,因此癌症可遗传D.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及被病原体侵染的细胞的清除一般是通过细胞凋亡实现的16.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分离定律时“演绎”过程的是( )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B.由F2出现了“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C.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的比接近1:1D.通过测交实验证明测交后代出现两种性状的比接近1:117.已知豌豆红花对白花、高茎对矮茎、子粒饱满对子粒皱缩为显性.控制它们的三对基因自由组合.以纯合的红花高茎子粒皱缩与纯合的白花矮茎子粒饱满植株杂交,F2代理论上不会出现的是( )A.8种表现型B.高茎子粒饱满:矮茎子粒皱缩为15∶1C.红花子粒饱满:红花子粒皱缩:白花子粒饱满:白花子粒皱缩为9∶3∶3∶1D.红花高茎子粒饱满:白花矮茎子粒皱缩为27∶118.玉米是一种雌雄同株植物,其顶部开雄花,中部开雌花。
陕西省兴平市2016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若图中COD线为赤道,AOB线为120°E经线,且此时AOB上各点均为日出时刻,则( ) A.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150°W,23°26′NB.我国南极中山站(69°22′S,76°23′E)正处在极昼期内C.O点此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D.此时世界时为子夜零点2.若图中大圆为赤道,且A点位于D点正东,则( )A.当A点时刻为零点时,全球各地日期相同B.从C点到O点,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逐渐递减C.当太阳直射点开始从B点向北移动时,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D.当晨昏线与AOB重合时,黄赤交角为0°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3. 图中( )①河流自西南向东北流②河流自东北向西南流③数值a、b 大小为a>b ④数值a、b 大小为a<bA. ①③B.②④C. ②③D. ①④4.若要测量图中河段的落差,所用最便捷的技术是( ) A.遥感 B.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答案】3.C4.B【解析】试题分析:3.等高线的弯曲方向与河流的流向相反,根据等高线弯曲状况,该河自东北流向西南;河流从地势高的流向地势低的,因此a的数值大于300,根据“大于大的,小于小的”规律,闭合等值线等于300,b的值应小于300,故选C项。
4.全球定位系统可以测量一个地区的精确的三维坐标,即经度、纬度、海拔高度等,测量图中河段的落差,最便捷的方式就可以是全球定位系统。
考点:等高线的综合判读,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读右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5. 同一日期( )A. ①地的昼长与③地的夜长相等B. ②、③两地正午太阳高度相等C. ①、②两地同时日出日落D. ②、④两地自转速度不同6. 造成①、④两地气候差异显著的主要因素是( )A. 海陆位置B. 洋流性质C. 大气环流D. 地势高低7. ①、④两地沿岸洋流()A. 性质和流向均不同B. 增加了沿岸湿热程度C. 降低了沿岸干热程度D. 利于南下船只的航行【答案】5.A6.C7.D【解析】试题分析:5.有图示可知①地与③地是半球不同,纬度数相同的两点,同一日期一地的昼长等于另一地的夜长,A对;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不能确定,所以②、③的正午太阳高度无法确定,B错;①、②同在一条纬线上,昼夜长短相同,但不会同时日落,C项;纬度相同,自转的线速度相同,D错。
2015—2016学年陕西省咸阳市兴平市高三(上)第二次质检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48分)1.化学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SO2可以用来漂白纸浆、毛、丝、草帽辫等B.光纤通信使用的光缆的主要成分是晶体Si,太阳能电池使用的材料主要是SiO2C.氨很容易液化,液氨气化放出大量的热,所以液氨常用作制冷剂D.高锰酸钾溶液、酒精、双氧水都能杀菌消毒,消毒原理相同,都利用了强氧化性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酒精、硫酸钡和水分别属于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B.Mg、Al、Cu可以分别用置换法、直接加热法和电解法冶炼得到C.硫酸、纯碱、醋酸钠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D.天然气、沼气和水煤气分别属于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和二次能源3.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是()A.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I﹣:加入CCl4,CCl4层显紫色B.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先滴加稀硝酸,再滴加BaCl2溶液C.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CO32﹣:滴加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D.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S2﹣:滴加硫酸铜溶液,出现黑色沉淀4.某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FeBr2、FeI2,若先向该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结果溶液变为红色,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原溶液中的Br﹣一定被氧化B.通入氯气之后原溶液中的Fe2+不一定被氧化C.不能确定通入氯气之后的溶液中是否存在Fe2+D.若取少量所得溶液,再加入CCl4溶液,静置、分液,向上层溶液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一定能产生黄色沉淀5.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等质量的N2和CO所含分子数均为N AB.一定温度下,1 L 1 mol•L﹣1的CH3COONa溶液含N A个CH3COO﹣C.1 mol SO2与足量O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SO3,共转移2N A个电子D.在标准状况下,22.4 L CH4与18 g H2O所含的电子数均为10N A6.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硫酸铝溶液中滴加过量浓氨水:Al3++4OH﹣═AlO2﹣+2H2OB.NaHCO3溶液水解:HCO3﹣+H2O═H2CO3+OH﹣C.浓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少量SO2气体:SO2+2OH﹣═SO32﹣+H2OD.向小苏打溶液中加入醋酸溶液:HCO3﹣+H+═CO2↑+H2O7.下列各组离子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I﹣、ClO﹣、NO3﹣、H+B.Fe3+、Cu2+、SO42﹣、Cl﹣C.H+、K+、AlO2﹣、HSO3﹣D.Ca2+、Na+、SO42﹣、CO32﹣8.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是()A.加入盐酸以除去硫酸钠中少量的碳酸钠杂质B.用玻璃棒搅拌漏斗中的液体以加快反应速率C.用稀硫酸和锌反应制氢气时加入少许硫酸铜以加快反应速率D.在容量瓶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加入浓硫酸配制准确浓度的稀硫酸9.从海水中提取部分物质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过程①需要加入化学试剂、沉淀、过滤等操作B.由“母液→无水MgCl2”一系列变化中未涉及氧化还原反应C.工业上一般用金属钠与无水MgCl2反应制取Mg单质D.反应③和⑤均可由下列反应实现:2Br﹣+Cl2═Br2+2Cl﹣,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10.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实验室用如图装置制取氨气B.装置可用于制备氢氧化亚铁并观察其颜色C.如图装置中X若为四氯化碳,可用于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D.如图装置是原电池,锌电极为负极,发生还原反应11.下列各组单质中,前者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将后者从其化合物中置换出来的是()①Al、Fe ②Cl2、S ③Mg、C ④H2、Cu ⑤Cl2、H2.A.只有①③B.只有②④C.只有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12.除去下列物质中少量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A.除去FeCl2溶液中混有的FeCl3:加入过量铁粉,过滤B.除去NO2中混有的NO:用水洗气C.除去CO2中混有的HCl: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气D.除去Cu粉中混有的CuO:加适量稀硝酸后,过滤、洗涤13.下列实验设计和结论相符的是()A.某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水溶液一定显碱性B.向稀硝酸中加入铁粉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一定只含一种溶质C.将碘水倒入分液漏斗,加适量乙醇,振荡后静置,可将碘萃取到乙醇中D.在含FeCl2杂质的FeCl3溶液中通足量Cl2后,充分加热,除去过量的Cl2,即可得到较纯净FeCl3溶液14.某溶液中可能含有H+、NH4+、Mg2+、Al3+、Fe3+、CO32﹣、SO42﹣、NO3﹣中的几种.①若加入锌粒,产生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②若加入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且产生的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NaOH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中的阳离子只有H+、NH4+、Mg2+、Al3+B.溶液中n(NH4+)=0.1molC.溶液中一定不含CO32﹣,可能含有SO42﹣和NO3﹣D.三种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n(H+):n(Al3+):n(Mg2+)=1:1:115.把22。
兴平市2016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高三生物试题(卷)(试卷满分 100分考试时间 90分钟)第一卷选择题(30道题每道小题2分共60分)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信息:“近期检测出三株NDM1耐药基因阳性细菌。
其中,疾控中心实验室检出两株来自宁夏的新生儿;一株来自福建某老年患者”。
下列关于“NDM1超级细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NDM1超级细菌”具有与真核细胞相似的细胞膜、细胞质B.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来看,“NDM1超级细菌”既是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C.“NDM1超级细菌”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D.“NDM1超级细菌”与人体细胞相比,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没有染色体2.下列各组物质中,由相同种类元素组成的是( )A.胆固醇、脂肪酸、脂肪酶B.淀粉、半乳糖、糖原C.氨基酸、核苷酸、丙酮酸D.性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3.以下关于最多或最少的计算正确的是( )①如果放大50倍时最多可看到20个完整的细胞,放大100倍时,最多可看到5个完整细胞②控制合成—个由65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的基因中,碱基数量最少应是390个③n对碱基组成的双链DNA分子片段,其种类最多可达4n种④通常情况下,分子式C63H103O45N17S2的多肽链中最多含有肽键17个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4.蛋白质功能的多样性取决于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以下关于蛋白质结构的法中正确的是A.每种蛋白质分子都是由20种氨基酸组成B.一个蛋白质分子只能由一条肽链构成C.蛋白质的氨基酸排列顺序及空间结构都是基因控制的结果D.相同种类和数量的氨基酸只能构成同一种类的蛋白质5.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①硝化细菌、霉菌、颤藻的细胞都含有核糖体、DNA和RNA②细胞学说揭示了“老细胞为什么要产生新细胞”③柳树叶肉细胞的细胞核、叶绿体和线粒体中均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现象④胆固醇、磷脂、维生素D都属于固醇⑤蛙红细胞、人肝细胞、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并不都有细胞周期,但这些细胞内的化学成分都不断更新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②③④ D.②③⑤6.遗传信息的携带者、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依次是()A.核酸、细胞、蛋白质、糖类 B.糖类、蛋白质、细胞、核酸C.核酸、蛋白质、细胞、糖类 D.核酸、蛋白质、糖类、细胞7.细胞内很多化学反应都是在生物膜上进行的,如图表示真核细胞中4种生物膜上发生的化学变化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①与抗体的加工有关B.破坏根尖分生区细胞的②,将会形成多核细胞C.③是叶绿体内膜D.④是线粒体内膜8.下列关于科学史中研究方法和生物实验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研究光合作用的反应过程和噬菌体侵染细胞实验——同位素标记法②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定律——假说演绎法③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模型建构法④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对比实验法⑤分离各种细胞器和叶绿体中色素的分离——差速离心法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②③④⑤9.关于真核细胞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是( )①有成形的细胞核,基因可以在细胞核内完成复制和表达②叶绿体合成的ATP,可为主动运输提供能量③线粒体含有呼吸酶,可催化葡萄糖氧化分解④溶酶体含有水解酶,可以分解衰老的细胞器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10.如图为渗透作用实验,开始时如图(一),A代表清水,B、C代表蔗糖溶液,过一段时间后结果如图(二),漏斗管内液面不再变化,H1、H2表示漏斗管内液面与清水的液面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一)中B的浓度大于C的浓度B.图(二)中B的浓度等于C的浓度C.图(一)中A的水分子扩散到B的速度大于A的水分子扩散到C的速度D.图(二)中A的水分子扩散到C的速度等于C的水分子扩散到A的速度11.盐碱地中生活的某种植物,其细胞的液泡膜上有一种载体蛋白,能将细胞质中的Na+逆浓度梯度运入液泡,减轻Na+对细胞质中酶的伤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Na+进入液泡的过程属于主动转运B.Na+进入液泡的过程体现了液泡膜的选择透性C.该载体蛋白作用的结果不利于增强细胞吸水能力D.该载体蛋白作用的结果有助于提高植物的耐盐性12.将用3H标记的胸腺嘧啶引入某种绿色植物茎尖细胞内,然后设法获得各种细胞结构,其中最可能表现有放射性的一组是( )A.核糖体、染色体、叶绿体和线粒体B.核糖体、线粒体和叶绿体C.细胞核、核糖体、线粒体和叶绿体D.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13.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磷酸是光反应中合成A TP所需的反应物B.光合作用中叶绿素吸收光能不需要酶的参与C.人体在剧烈运动时所需要的能量由乳酸分解提供D.病毒核酸的复制需要宿主细胞的呼吸作用提供能量14.美国加州大学教授卢云峰做出一个纳米级小笼子,可把分解酒精的酶(化学本质不是RNA)装入其中,有了这身“防护服”,酶就不怕被消化液分解,可安心分解酒精分子.下列推测合理的是( )A.该成果中用于分解酒精的酶可能是脂质B.纳米级小笼子可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被吸收进入血液C.该酶进入人体后能分解人体内无氧呼吸的产物D.“防护服”的主要功能是阻碍消化道内蛋白酶的作用15.关于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与癌变,下面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A.细胞的高度分化改变了物种的遗传信息B.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是生物体异常的生命活动C.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发生多次变异累积可导致癌症,因此癌症可遗传D.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及被病原体侵染的细胞的清除一般是通过细胞凋亡实现的16.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分离定律时“演绎”过程的是( )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B.由F2出现了“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C.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的比接近1:1 D.通过测交实验证明测交后代出现两种性状的比接近1:117.已知豌豆红花对白花、高茎对矮茎、子粒饱满对子粒皱缩为显性.控制它们的三对基因自由组合.以纯合的红花高茎子粒皱缩与纯合的白花矮茎子粒饱满植株杂交,F2代理论上不会出现的是( )A.8种表现型B.高茎子粒饱满:矮茎子粒皱缩为15∶1C.红花子粒饱满:红花子粒皱缩:白花子粒饱满:白花子粒皱缩为9∶3∶3∶1D.红花高茎子粒饱满:白花矮茎子粒皱缩为27∶118.玉米是一种雌雄同株植物,其顶部开雄花,中部开雌花。
已知正常株的基因型为B_T_,基因型为bbT_的植株下部雌花序不能正常发育成而为雄株,基因型为B_tt的植株顶部雄花序转变为雌花序而成为雌株,基因型为bbtt的植株顶部长出的也是雌花序而成为雌株。
对下列杂交组合所产生后代的预测,错误的是A.BbTt×BbTt→正常株∶雌株∶雄株=9∶4∶3B.bbTT×bbtt→全为雄株C.bbTt×bbtt→雄株∶雌株=1∶1D.BbTt×bbtt→正常株∶雌株∶雄株=2∶1∶119.如图为红绿色盲的遗传系谱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Ⅱ3与正常男性婚配,后代都不患病B.Ⅱ3与正常男性婚配,生育患病男孩的概率是1/8C.Ⅱ4与正常女性婚配,后代都不患病D.Ⅱ4与正常女性婚配,生育患病男孩的概率是1/820.下列细胞中,肯定含有Y染色体的是A.人的受精卵B.果蝇的精子C.人的初级精母细胞D.果蝇的次级精母细胞21.下图甲表示某动物精原细胞中的一对同源染色体。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该对同源染色体发生了交叉互换,结果形成了图乙中①~④所示的四个精细胞。
这四个精细胞中,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A.①与②B.①与③C.②与③D.②与④22.妻子仅患六指(显性),丈夫正常,他们的第一个孩子仅患有白化病。
预计他们再出生一个两病兼患的孩子的几率为()A.1/4 B.1/8 C.3/8 D.5/823.下列科学发现与研究方法相一致的是①孟德尔进行豌豆杂交试验,提出遗传定律②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③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④科学家获得不同形态的细胞器⑤研究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A.①假说—演绎法②类比推理法③类比推理法④差速离心法⑤对比实验法B.①假说—演绎法②类比推理法③假说—演绎法④差速离心法⑤同位素标记法C.①假说—演绎法②假说—演绎法③假说—演绎法④离心⑤对比实验法D.①类比推理法②假说—演绎法③类比推理法④对比分析法⑤同位素标记法24.下列有关DNA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染色体上的每个DNA分子片段中均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B.DNA分子中的每个脱氧核糖均与2个磷酸基团相连C.一条DNA单链中相邻两个碱基之间通过氢键连接D.若DNA 分子片段中有a个碱基对,且已知胞嘧啶有b个,则该DNA分子中的氢键数为2a-b个25.下图所示的中心法则揭示了生物遗传信息由DNA向蛋白质传递与表达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a、b过程都以DNA为模板,以脱氧核糖核苷酸为原料,都有酶参与反应②原核细胞中b、d过程同时进行③人体细胞中,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不会发生e、d过程④在真核细胞有丝分裂间期,a先发生,b、d过程后发生⑤能特异性识别信使RNA上密码子的分子是tRNA,后者所携带的分子是氨基酸⑥真核细胞中,a过程只能在细胞核,d过程只发生在细胞质A.①⑤ B.②④ C.③⑥ D.②⑤26.下列有关实验及实验结论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27.下列与染色体变异有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的改变和染色体数目的改变B.两条染色体相互交换片段都属于染色体变异C.猫叫综合征的患者与正常人相比,第5号染色体发生部分缺失D.染色体结构的改变,会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28.下列几种育种方法,能改变原有基因的分子结构的是( )A.诱变育种B.单倍体育种C.基因工程育种D.杂交育种29.在一个种群中随机抽出一定数量的个体,其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24%,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72%,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4%,则基因A和a的频率分别是( ) A.60%、40% B.36%、64% C.24%、72% D.57%、43%30.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和生物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细菌在接触青霉素后会产生抗药性的突变个体,青霉素的选择作用使其生存B.蜂鸟细长的喙与倒挂金钟的筒状花萼是它们长期共同进化形成的相互适应特征①②③④C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过程,不能说是新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D .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二、非选择题(4道大题,共40分)31.(每空2分,8分)右图是某同学在“目镜10×,物镜40×”时显微镜下看到的图像,据图回答:(1) 下列选项是有关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前一项是操 作,后一项是目的,其中错误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