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包指南
- 格式:doc
- 大小:43.50 KB
- 文档页数:6
“外包过程”指南ISO/TC 176/SC 2/N 630R22008年10月本文件旨在对ISO9001:2008条款4.1中涉及“外包过程”的控制提供指南。
ISO9001:2008条款4.1的内容是:“若组织选择将影响产品符合要求的任何过程外包,组织应确保对其实施控制。
对此类外包过程控制的类型和程度应在质量管理体系中加以规定。
注1:上述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包括与管理活动、资源提供、产品实现以及测量、分析和改进有关的过程。
注2:“外包过程”是经组织为了质量管理体系的需要,由组织选择的外部方实施的过程。
注3:确保对外包过程的控制并不免除组织满足所有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的责任。
对外包过程控制的类型和程度可受如下列因素影响:a)外包过程对组织提供满足要求的产品的能力的潜在影响;b)对外包过程控制的分担程度;c)通过应用7.4条款实现所需控制的能力。
”2. 指南2.1 什么是“外包过程牛津英语辞典对“外包”一词的定义是“通过合同在组织或区域的资源外获得…,通过合同(工作)外包”。
目前按照ISO9001:2008条款4.1的注2,“外包过程”经组织为了质量管理体系的需要,由组织选择的外部方实施的过程。
注:ISO9000:2005条款3.4.1将“过程”定义为“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
”“外包过程”可由完全独立于组织的供方实施,或同一毌公司的部门(例如那些与组织不处于同一质量管理体系的另外的单独部门或分部)实施。
可在组织的实际场址或工作环境内、或独立的场所进行提供,它也可采用其它方式提供。
2.2 条款4.1的内容ISO9001:2008的条款4.1的内容强调了当组织选定对一个影响产品符合要求(见ISO9001:2008条款7.2.1)的过程进行外包(无论是永久或临时的)时,不能简单地轻视该过程,也不能将它从QMS中删除。
组织必须证实对其进行了充分控制以确保该过程按照ISO9001:2008的有关要求及组织QMS的其它要求实施。
物业外包管理管理方案与监管措施1 范围本指南规定了服务分包项目的监管依据、监管检查、检查结果确认、不合格/不符合判定、问题处置、监管细则等内容,为各单位开展保洁、绿化养护、保安、配餐、酒店式公寓 (接待中心)服务分包项目的监管工作提供指导。
2 监管依据2.1 项目分包合同及附件与分包方签订的服务分包合同及附件,包括服务范围、服务质量标准、甲乙双方权利义务、违约责任、考核细则、安全协议等。
2.2 所合用的企业标准及分公司三级文件企业标准:其它有关服务和作业标准公司制度:及相关安全管理制度等(三级文件) 《管理方案》《作业指导书/流程》年度工作计划、月/季度工作任务书、工作计划等2.3 其它依据业主有关管理规定及国家和地方有关的法律法规;本指南监管流程(见附录《监管工作图示》)。
各单位应根据企业标准、关联交易服务标准及业主要求,在分包合同中明确服务质量标准,采用《服务分包项目监管细则》(以下简称《监管细则》)提供的方法对分包项目的服务质量及过程进行监管检查,按本指南监管流程进行处置等工作,使服务达到合同约定的质量标准。
3 监管检查例行检查:监管员依据分包项目合同内容要求,参考《监管细则》中监管检查频次、方法及范围,对服务质量、过程以及“人、机、料、法、环”等要素实施检查。
项目性检查:对于外墙清洗、大修理及装修、VIP 接待、大型活动等暂时性、项目性内容,根据项目需要进行必要的实施准备工作检查、实施过程及效果检查、问题项复查及整改验证。
即时检查:对于跑水、火情、设备事故及人员伤害等突发事件,监管员应进行即时检查及整改效果验证检查。
4 检查结果确认对检查出的问题项,凡涉及乙方责任的,要求乙方进行确认。
其中:a)独立检查:监管员对乙方服务现场独立检查,由所查区域责任人/工作人员在记录上签字确认。
b)联合检查:监管员会同乙方项目经理/主管,或者本单位监查组、业主单位等,共同对乙方质量进行全面的检查评估(如月检和节日前大检查),检查结果由双方签字确认。
过程也越来越多。
甚至已出现产品的设计和生产制造过程全部外包的情况。
因此,组织如何实现对外包过程的有效控制,审核员在认证现场审核中如何获得对外包过程有效控制的证据,已经成为当前许多组织和审核员不可回避的实际问题。
现针对以上情况,提出如下几点参考意见。
一、关于外包过程在ISO/TC176/SC2/N630R2《“外包过程”指南》这一技术报告的第2.1条款中,将外包过程解释为:“在ISO9001:2000中外包过程是指组织已识别出它是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但已确定该过程由外部单位来实施。
”根据这样的解释可以看出:1.组织应识别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外包过程。
这些外包过程可以通过GB/T19001:2000标准第4.1条款“总要求”或第7.1条款“产品实现的策划”予以明确。
2.这些外包过程是由组织的外部单位实施。
这些外部单位可以是完全独立于组织的外包方,也可以是组织同一母公司下属的,但处于不同质量管理体系的独立部门或分部实施。
3.外包过程属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组成部分,不能予以删减。
在ISO/TC176/SC2/N524R2《ISO9001:2000中1.2条款“应用”的指南》第6条款中指出:“当组织对产品实现承担全部责任时,特定的产品实现过程(如产品设计和开发或制造)被外包(或“分承包”)给外部组织,不能作为质量管理体系对该过程删减的充分理由。
”在ISO/TC176/SC2/N630R2《“外包过程”指南》第2.2条款中指出:“ISO9001:2000的条款4.1的内容是强调当组织确定要对影响产品符合要求(见ISO9001:2000条款7.2.1)的过程进行外包(无论是永久性的还是临时性的)时,不能简单地忽视该过程,也不能将它从质量管理体系中删除。
”因此,组织应在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中包括这些过程,并在组织的质量管理手册或其他公开可以获得的文件中,明确质量管理体系覆盖了这些外包过程或相应的分包活动,以及对这些外包过程和活动进行管理与控制。
外包服务合同费用预算及审批流程指南一、引言在现代企业运营中,外包服务已成为一种常见的商业实践。
为了确保外包服务的顺利进行,合理的费用预算及审批流程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二、费用预算1. 预算编制- 确定外包服务的范围与内容,根据市场调研和历史数据,初步估算费用。
- 列出所有可能的费用项,包括劳务费、材料费、管理费等。
2. 费用核算- 根据服务提供方的报价单,进行详细核算,确保各项费用的合理性与透明度。
- 格式化预算表,便于后续审批和记录。
3. 预留冗余- 在预算中预留一定比例的冗余预算,以应对可能出现的额外费用,如服务调整、项目延迟等。
三、审批流程1. 初步审核- 由相关部门对预算进行初步审核,确保预算符合公司政策和财务规定。
- 提供审核意见,并建议是否进行修改。
2. 审批申请- 将审核后的预算提交给管理层或决策机构进行审批,附上必要的支持材料,如市场调研报告、服务提供方信息等。
3. 审批反馈- 管理层对预算进行审批,可能的结果包括批准、驳回或要求进一步修改。
- 若获得批准,预算正式生效;若驳回,需根据反馈意见进行调整并重新提交。
4. 预算执行- 预算批准后,相关部门需按照预算执行外包服务,定期跟踪费用使用情况,并及时向管理层报告。
5. 审计与评估- 项目结束后,对外包服务的费用进行审计与评估,提炼经验教训,以优化未来的预算和审批流程。
四、总结合理的外包服务合同费用预算及审批流程不仅能有效控制成本,还能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
建立规范的流程,有助于增强企业的财务透明度和决策的科学性。
医疗器械消毒外包的质量控制和流程以及风险评估指南背景医疗器械消毒外包是指将医疗机构的消毒工作委托给专业的消毒服务机构进行处理。
为了确保医疗器械消毒的质量和安全性,需要建立一套有效的质量控制和流程,并进行相应的风险评估。
质量控制和流程1. 确定消毒标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确定医疗器械消毒的标准要求。
包括消毒剂的选择、浓度和消毒时间等。
2. 选择合适的消毒服务机构:根据消毒服务机构的资质、设备和操作流程等因素,选择符合要求的消毒服务机构进行合作。
3. 编制消毒操作规程: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包括消毒前的准备工作、消毒操作步骤、消毒后的处理等内容。
确保操作规程清晰易懂,并进行培训和考核。
4. 设立监测和记录机制:建立消毒过程的监测和记录机制,包括消毒剂的检测、消毒设备的监测、消毒操作的记录等。
确保消毒过程的可追溯性和数据的准确性。
5. 进行定期的质量评估和内审:定期对消毒服务机构进行质量评估,包括消毒设备的维护保养、操作人员的培训情况和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等。
同时进行内审,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风险评估指南1. 确定潜在风险:对医疗器械消毒外包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
如消毒剂选择不当、操作规程不规范等。
2. 评估风险的严重程度:根据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对不同风险进行评估和分类,确定重点关注的风险。
3. 制定风险管理措施:针对不同风险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包括加强培训、完善操作规程、定期监测等。
确保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4. 定期复评风险:定期对风险进行复评,评估措施的有效性和风险的变化情况。
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以上是医疗器械消毒外包的质量控制和流程以及风险评估的指南。
通过建立有效的质量控制和流程,并进行系统的风险评估,可以确保医疗器械消毒的质量和安全性,保护患者的健康。
学校食堂劳务外包管理服务方案一、方案目标与范围在如今的教育环境中,学校食堂的管理不仅要确保食品安全和营养,还要提高服务质量和降低运营成本。
通过外包服务的方式,可以有效地实现这些目标。
这个方案的主要目标是提升食堂的运营效率,确保学生和教职工的用餐体验,并通过科学管理实现食堂的可持续发展。
方案的范围包括学校食堂的日常运营管理、人员培训、食品采购、后勤保障等方面。
通过全面的外包管理,可以让学校更专注于教育本身,而把餐饮服务交给专业的团队来处理。
二、组织现状与需求分析目前,许多学校在食堂管理上面临一些挑战。
例如,食堂工作人员流动性较大,导致服务质量不稳定;食品采购渠道不明,成本控制难度较大;此外,食堂的环境卫生和食品安全问题也时有发生。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学生的用餐体验,也可能对学校的整体形象造成负面影响。
学校需要一个专业的食堂管理团队,能够提供高质量的餐饮服务,确保食品安全,并通过合理的成本控制,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
三、实施步骤与操作指南1. 选择外包服务商选择一个经验丰富、信誉良好的外包服务商是关键。
可以通过招标的方式,邀请多家餐饮服务公司进行投标,评估他们的资质、经验、服务质量和报价,确保选择到最适合的合作伙伴。
2. 制定合作协议与外包服务商签订详细的合作协议,明确各自的责任和义务。
例如,服务商需要提供的餐饮种类、营养标准、服务人员的培训要求、食品安全管理措施等。
协议中需包含绩效考核机制,以确保服务质量。
3. 食品采购与菜单设计外包服务商需根据学校的实际需求,制定合理的菜单,并确保使用新鲜、健康的食材。
可通过与当地农场、食品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确保食材的质量与价格。
同时,尽量选择应季食材,以降低成本。
4. 人员培训与管理外包服务商需定期对食堂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内容包括食品安全、卫生管理、服务礼仪等。
通过培训提升员工的专业素养,确保服务质量。
同时,建立日常管理制度,确保员工之间的协作与沟通,提高工作效率。
劳务外包流程方案1. 简介劳务外包是指一家组织将一部分非核心业务委托给外部服务提供商,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专注核心业务。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劳务外包流程方案,以帮助组织实施和管理劳务外包。
2. 流程概述劳务外包流程包括以下步骤:1.需求评估2.选择外部服务提供商3.合同签订4.服务实施5.绩效评估6.问题解决与改进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个步骤的具体内容。
3. 需求评估在开始劳务外包流程之前,组织需要进行需求评估,确定哪些业务适合外包,对外包服务提供商的要求是什么,预期的收益和风险等。
需求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分析业务流程:详细了解组织的业务流程,并确定哪些流程适合外包。
•确定外包目标:明确希望通过外包实现的目标,如成本降低、效率提高等。
•制定外包策略:确定外包的范围和方式,例如选择一次性外包还是分阶段外包。
•评估供应商市场:调研市场上的供应商,评估其能力、信誉和合规程度。
4. 选择外部服务提供商根据需求评估的结果,组织需要选择合适的外部服务提供商。
选择外部服务提供商的关键因素包括其能力、经验、信誉、价格等。
以下是选择外部服务提供商的具体步骤:1.发布招标公告:发布招标公告,向市场上的供应商表明组织的需求。
2.评估供应商:对收到的供应商提供的投标进行评估,评估指标可以包括技术能力、过往经验、资质认证等。
3.筛选供应商:根据评估结果,筛选出能够满足组织需求的供应商进行下一步洽谈。
4.进行洽谈:与筛选出的供应商进行商务洽谈,包括价格、合同条款、服务水准等方面的讨论。
5.签订合同:与选定的供应商签订正式的合同。
5. 合同签订合同签订是组织与外部服务提供商之间的法律约束,确保双方的权益和责任。
以下是合同签订的注意事项:•确定合同细节:明确合同的双方姓名、服务内容、服务期限、报酬等细节。
•确定责任和风险分担:明确外包服务提供商和组织各自的责任和风险分担。
•约定绩效指标:约定服务提供商的绩效指标,以确保其按时交付高质量的服务。
《“外包过程”指南》外包是一种商业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公司将一部分业务或项目委派给外部的供应商或合作伙伴来完成。
外包过程指南是帮助企业或个人顺利完成外包项目的指导手册。
下面是一份1200字以上的《外包过程指南》。
第一部分:外包前期准备1.明确目标:在考虑外包项目之前,企业或个人必须明确外包的目标。
是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还是为了获取特定技能或资源?2.需求分析:仔细分析项目的需求,包括功能、时间、成本等方面。
这将有助于找到适合的外包伙伴和制定合理的合同条款。
3.合作伙伴筛选:根据项目需求和目标,筛选合适的外包伙伴。
可以通过参考案例研究、行业声誉和客户反馈等方式来评估伙伴的能力和可靠性。
4.合同制定:确保在合同中明确项目目标、规范、交付期限、支付条件等重要条款。
合同应该是双方公平、合理且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
第二部分:外包执行阶段2.质量控制:在项目执行过程中,质量控制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定期检查工作质量,确保交付的产品或服务符合预期标准。
3.风险管理:外包项目可能会面临一些风险和挑战,如合作伙伴的延迟交货、技术问题等。
在项目开始之前制定风险管理计划,并及时采取措施来减轻或解决这些风险。
4.变更管理: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变化或额外需求。
在此之前,要确保有一个变更管理计划,以便及时评估和处理这些变化,并达成共识。
第三部分:外包项目结束1.验收和交付:在项目完成之前,确保验收过程和交付文档的准备工作已经完成。
验证项目是否按时交付,并与合同中约定的规格和标准进行对比。
2.评估和反馈:项目结束后,进行评估和反馈以收集对业务伙伴服务的意见和建议。
这将有助于改进外包流程和选择更好的业务伙伴。
3.合同关闭:在满足验收条件后,按合同的规定进行付款。
同时,确保项目文件的备份和关闭。
4.经验总结:总结外包项目的经验,包括成功和失败的方面,并在未来的项目中应用这些经验教训。
总结:外包过程指南对于企业或个人成功完成外包项目至关重要。
中科软外包入职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揭秘中科软外包入职流程:从申请到上岗的全面指南中科软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中国领先的软件与信息服务企业,以其专业能力和行业影响力吸引了众多求职者的目光。
外包服务问题与解决方案外包服务在当前的商业环境中变得越来越普遍,因为组织面临着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集中于核心业务的压力。
然而,与外包服务相关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本文将讨论外包服务可能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帮助组织更好地利用外包服务。
问题一:沟通障碍沟通障碍是外包服务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
由于外包服务可能涉及多个地理位置、文化差异和语言障碍,沟通可能变得困难。
这种障碍可能导致项目延误、质量不佳和不必要的误解。
解决方案:1.利用技术工具:利用当今的技术工具,如视频会议、即时通讯和在线协作平台,可以帮助跨地理位置的团队加强沟通。
2.培训和教育:对外包服务的供应商和内部团队进行跨文化沟通和敏感性培训,有助于了解和尊重对方文化的差异,从而改善沟通效果。
3.明确沟通渠道和责任:建立明确的沟通渠道和责任分工,确保信息能够准确、及时地传达到相关人员。
问题二:质量控制由于外包服务通常涉及与外部供应商的合作,质量控制可能会成为一个问题。
供应商可能无法满足组织的标准,导致产品或服务质量下降。
解决方案:1.建立严格的标准和指南:与外部供应商合作前,组织应该明确定义产品或服务的标准和指南,并在协议中详细规定。
2.定期审查和检查:定期进行现场审查或检查,以确保外部供应商在生产过程中符合质量标准。
3.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与可靠的外部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通过合作的经验和互信来保证持续的质量控制。
问题三:安全和隐私问题对于某些组织而言,外包服务可能会带来安全和隐私方面的顾虑。
特别是那些处理敏感数据的组织,如金融机构和医疗保健机构,对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尤为重视。
解决方案:1.合规和监管:确保外部供应商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如GDPR(通用数据保护条例)和PCI DSS(支付卡行业数据安全标准)。
2.保护数据:使用加密技术和其他安全措施来保护敏感数据,在合同中明确规定外部供应商对数据安全的责任。
3.审计和监控:定期进行安全审计和监控,确保外部供应商按照约定的安全标准处理数据。
过程也越来越多。
甚至已出现产品的设计和生产制造过程全部外包的情况。
因此,组织如何实现对外包过程的有效控制,审核员在认证现场审核中如何获得对外包过程有效控制的证据,已经成为当前许多组织和审核员不可回避的实际问题。
现针对以上情况,提出如下几点参考意见。
一、关于外包过程在ISO/TC176/SC2/N630R2《“外包过程”指南》这一技术报告的第2.1条款中,将外包过程解释为:“在ISO9001:2000中外包过程是指组织已识别出它是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但已确定该过程由外部单位来实施。
”根据这样的解释可以看出:1.组织应识别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外包过程。
这些外包过程可以通过GB/T19001:2000标准第4.1条款“总要求”或第7.1条款“产品实现的策划”予以明确。
2.这些外包过程是由组织的外部单位实施。
这些外部单位可以是完全独立于组织的外包方,也可以是组织同一母公司下属的,但处于不同质量管理体系的独立部门或分部实施。
3.外包过程属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组成部分,不能予以删减。
在ISO/TC176/SC2/N524R2《ISO9001:2000中1.2条款“应用”的指南》第6条款中指出:“当组织对产品实现承担全部责任时,特定的产品实现过程(如产品设计和开发或制造)被外包(或“分承包”)给外部组织,不能作为质量管理体系对该过程删减的充分理由。
”在ISO/TC176/SC2/N630R2《“外包过程”指南》第2.2条款中指出:“ISO9001:2000的条款4.1的内容是强调当组织确定要对影响产品符合要求(见ISO9001:2000条款7.2.1)的过程进行外包(无论是永久性的还是临时性的)时,不能简单地忽视该过程,也不能将它从质量管理体系中删除。
”因此,组织应在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中包括这些过程,并在组织的质量管理手册或其他公开可以获得的文件中,明确质量管理体系覆盖了这些外包过程或相应的分包活动,以及对这些外包过程和活动进行管理与控制。
车辆服务外包方案1. 引言车辆服务外包是一种商业模式,企业可以外包车辆相关的服务,如运输、配送、租赁等。
这种方式可以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并专注于核心业务。
本文将介绍车辆服务外包的优势、选择合作伙伴的方法以及实施外包方案的指南。
2. 车辆服务外包的优势2.1 成本降低外包车辆服务可以帮助企业降低运营成本。
与自己购买和维护一整支车队相比,外包车辆服务可以将成本转变为可控的变动成本。
企业只需要支付实际使用的车辆和服务费用,无需承担额外的维修、保养和保险等费用。
2.2 灵活性与专注力外包车辆服务可以提供灵活的解决方案,适应企业的需求变化。
企业可以根据业务情况调整车辆数量和使用时长,减少浪费并增加资源利用率。
同时,外包车辆服务还可以让企业专注于核心业务,将非核心服务交给专业的合作伙伴来处理。
2.3 专业化和技术支持选择合适的车辆服务外包供应商可以获得专业的服务和技术支持。
这些供应商通常拥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团队,能够提供高质量的车辆和相关服务。
他们还可以提供先进的技术解决方案,如实时车辆追踪和路线优化,提高运输效率和安全性。
3. 选择合作伙伴的方法3.1 业务需求分析在选择车辆服务外包合作伙伴之前,企业应该对自身的业务需求进行详细的分析。
包括车辆类型、数量、使用时长和服务范围等方面。
只有清楚自身需求,才能更好地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
3.2 供应商调研与比较企业应该对多个潜在的合作伙伴进行调研和比较。
可以通过网络搜索、咨询行业专家和与其他企业的经验交流等方式获取相关信息。
在评估供应商时,可以考虑以下几个关键因素:•经验和信誉:供应商的经验和声誉是选择合作伙伴的重要参考因素。
可以查看其客户评价和案例研究来评估其能力和服务质量。
•成本和合同条款:在选择合作伙伴时,需要对价格、支付方式和合同条款等进行充分的研究和比较。
确保合同条款清晰明确,能够满足企业的需求。
•技术和创新能力:现代车辆服务外包供应商通常会提供先进的技术解决方案,以提高运输效率和安全性。
1、目的编写本指导书的目的旨在为我公司进行测试外包服务工作进行指导,帮助项目经理和相关人员编写测试方案、评估工作量、制定测试计划和测试策略等,以尽量减小项目工作量评估上的风险。
2、适用范围和对象本指南的使用范围是对于测试外包服务项目前期做整体的测试方案时,需要对工作量进行评估的项目经理、测试专家参考的文档。
3、工作量评估原则一个特定项目需要的工作量依赖于很多变量。
包括:组织文化或者组织的“测试程度度”、被测试项目的软件复杂度、需要测试的范围、执行测试的个体的技能水平以及承担测试工作的测试组织的类型。
不过,就算给出影响工作量的变量也不能真正反映出实际付出的工作量,因为每个项目都是不同的。
对于测试项目评估,在评估工作量时,从下面几点进行把握:1、工作量评估是建立在商务沟通的基础之上的,客户比我们更了解系统;2、工作量评估采用的任何方法都只是一个估计,所以风险因素是要考虑的;3、工作量评估必须经过领导、专家组组成的小组的评审。
4、外包测试项目根据外包测试项目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on-site,称为离岸外包,另一种是off-site是在公司内部做。
不管是以那种方式,都需要对工作量进行全面的评估,而对于人力外包的项目则不需要工作量评估。
由于IT系统项目实施是智力型密级行业,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套科学有效、准确的评估方法,尤其是对于我们还不熟悉的行业,所以我们根据搜集到的资料以及我们的项目经验,整理出本文的几种方法,作为参考。
5、几种方法的对比6、开发比例法这个方法的基本前提是测试工作量依赖于开发周期/开发工作量。
不管开发团队依据何种方式评估研发的工作量,我们测试团队可以根据研发团队的研发周期,确定大致的测试工作量。
通过下面的方式获得开发周期/开发工作量:A. 通过商务沟通或技术沟通获得研发的进度表或研发周期;B. 获得客户计划的整个项目的时间;C. 根据研发工作量通过参考下面的表格估计工作量。
在评估需要的工作量以及相应的人员配置时,也要参考一下研发人员和测试人员的比例,如果测试团队在项目需求阶段就进入,则通过3:2、3:1等这样的比例估计需要投入的测试人员,这个比例没有一定的约束,主要根据系统对错误的容忍度,例如,医疗设备系统或飞机控制系统不能容忍错误,而银行涉及到重大财产安全则应该也不能容忍大的错误存在。
业务外包制度范文业务外包制度是指企业将一部分或全部的业务活动委托给外部服务提供商进行处理的一种管理方式。
它的出现主要是为了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降低成本、专注核心业务等方面的需求。
业务外包起初主要是指生产制造业企业将非核心的业务活动外包给专业的服务提供商,如物流、采购、人力资源等。
随着服务业的发展,业务外包已经扩大到各个行业,涵盖了更广泛的业务范围。
在实施业务外包制度时,企业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选择合适的外包服务提供商: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需求和外包服务商的专业能力、经验等因素进行选择,以确保外包服务商能够提供符合企业要求的服务。
2.确定合适的外包范围:企业需要明确哪些业务活动适合外包,以确保外包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一般来说,非核心业务活动、对企业的竞争力影响较小的业务活动适合外包。
3.确定外包合同和服务水平协议:在与外包服务商签订合同时,企业需要明确外包的服务内容、期限、报酬、保密责任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并约定双方的权益和责任。
4.管理外包过程:企业需要建立一套有效的外包管理机制,包括监督外包服务商的执行情况、及时处理和解决问题、确保外包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虽然业务外包可以为企业带来一系列好处,但也存在着一些风险和挑战。
比如,外包可能导致企业失去一定的控制权,可能存在信息泄露风险,外包服务商的服务质量可能不如企业自身处理等。
因此,在制定和执行业务外包制度时,企业需要认真评估风险和利益,制定适合自身的外包策略,加强对外包过程的管理和监督。
总而言之,业务外包制度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方式,可以帮助企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优化资源配置等。
但在实施过程中,企业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合适的外包策略,并加强对外包过程的管理和监督,以确保外包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研发项目外包流程
研发项目外包流程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1. 需求沟通与分析:在这一阶段,客户与外包服务商进行初步接触,明确阐述项目的需求、目标和预期成果。
外包团队深入理解客户的需求,讨论业务场景、功能要求、技术规格等,并进行可行性分析。
2. 工作量评估与报价:根据需求文档,外包团队进行详细的工作量估算,包括人力成本、时间成本和技术难度。
然后,提供详细的项目报价表以及项目开发周期。
3. 选择外包公司:企业采购部寻求外协单位,并与提出部门商讨决定项目外包公司。
4. 签订合同:外包落实后,需要报批并对外发包项目,然后签订合同。
5. 项目实施与监控:在此阶段,外包团队开始按照合同规定进行项目开发。
这个阶段需要定期进行进度和质量的监控,确保项目按照预期进行。
6. 项目评审与验收:项目完成后,需要对项目完成情况进行评审,确保项目满足需求和预期。
如果评审通过,可以对外包项目进行确认后付款。
以上是研发项目外包的常见流程,具体流程可能因企业、行业和项目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外包商承包流程指南引言外包已经成为现代商业运营中常见的一种策略。
通过将某些业务功能外包给专业的承包商,企业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专注核心业务等。
然而,为了确保外包项目的成功,有必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外包商承包流程。
本文将提供一个详细的外包商承包流程指南,帮助企业高效地与外包商合作。
1. 需求定义和范围在开始之前,企业需要明确自己的需求,并定义外包项目的范围。
这包括:确定需要外包的业务功能或项目;制定明确的目标和期望;确定外包项目的时间范围和可接受的成本预算。
2. 供应商筛选为了找到合适的外包商,企业需要进行供应商筛选。
这包括:制定供应商筛选标准,如经验、能力、声誉等;发布招标公告或与潜在供应商进行洽谈;根据筛选标准评估供应商并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
3. 合同谈判与签署一旦找到合适的外包商,企业需要与其进行合同谈判和签署。
这包括:确定合同条款和条件,包括工作量、工作周期、成本结构等;就各种细节与外包商进行协商,确保双方达成共识;进行正式的合同签署,并确保合同履行之前的法律要求。
4. 外包项目管理一旦合同签署完成,企业需要进行有效的外包项目管理。
这包括:分配项目经理或团队,负责与外包商进行日常沟通和协调工作;确定项目进度和里程碑,并监控任务的完成情况;定期评估外包商的绩效和进展,确保项目按时、按质完成。
5. 风险管理在整个外包项目期间,风险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企业需要:识别并评估各种可能的风险,如技术风险、合规风险等;制定风险管理计划,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降低风险;定期审查和更新风险管理计划,以确保项目稳定运行。
6. 绩效评估和改进外包项目结束后,企业需要评估外包商的绩效并进行改进。
这包括:定期评估外包商的交付质量和表现;与外包商沟通,提供反馈和建议;寻求持续改进的机会,并与外包商共同制定改进计划。
结论通过建立一个完整的外包商承包流程,企业可以更好地管理和控制外包项目。
本文提供了一个指南,列出了外包商承包流程的关键步骤,包括需求定义和范围、供应商筛选、合同谈判与签署、外包项目管理、风险管理以及绩效评估和改进。
服务外包理论与实务服务外包是指企业将原先自己完成的一些业务或活动,通过与外部机构或个人签订合同的方式,由外部机构或个人承担和执行。
服务外包理论与实务是探讨服务外包的相关理论和实际操作的研究领域,对于服务外包的成功实施和运营具有重要意义。
1.决策理论:服务外包是企业决策的一种选择,涉及到诸多因素,如成本、效率、质量、风险等。
决策理论主要研究服务外包决策的方法和过程,包括评估、选择和实施等方面。
2.合作理论:服务外包需要外部机构或个人与企业进行合作,合作理论主要研究双方合作的机制和模式,如合同设计、风险共担、信息共享等。
3.管理理论:服务外包后,企业需要对外部机构或个人进行管理和监控,管理理论主要研究如何有效地进行外包管理,包括过程控制、绩效评估、合同管理等方面。
4.绩效评估理论:服务外包后,需要对外部机构或个人的绩效进行评估,以确保其按照合同要求完成任务。
绩效评估理论主要研究评估方法和指标的选择,如KPI(关键绩效指标)和SLA(服务级别协议)等。
5.风险管理理论:服务外包涉及到一定的风险,如合作风险、信息安全风险等,风险管理理论主要研究如何进行风险识别、评估和控制,以降低风险对企业的影响。
实务方面,服务外包的实施也涉及到一些关键问题和具体操作:1.业务领域选择:企业需要确定哪些业务适合外包,一般来说,适合外包的业务是非核心业务或劳动密集型业务。
2.合作伙伴选择:企业需要通过招标或竞标的方式选择合作伙伴,评估其资质、经验、技术能力等因素,并与之签订合同。
3.合同管理:企业需要制定详细的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如服务范围、服务水平、保密条款、违约责任等。
4.绩效监控:企业需要通过绩效评估和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外包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5.风险管理:企业需要制定风险管理计划,对可能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控制,减少风险对项目进展和效果的不利影响。
总之,服务外包理论与实务研究为企业在服务外包决策和实施过程中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操作指南,帮助企业更好地实施和管理服务外包,提高业务效率和竞争力。
it外包风险管理标准
IT外包 (IT Outsourcing) 风险管理标准是指用于识别、评估和管理IT外包活动中的风险的一组标准和指南。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IT外包风险管理标准:
1. ISO 27001:这是一个国际标准,用于为组织的信息安全管理系统提供框架和指导。
它包括识别和评估IT外包安全风险的要求。
2. ISO 9001:这是一个国际质量管理系统标准,用于帮助组织建立和维护一个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
在IT外包中,这个标准可以用来确保外包服务提供商能够按照约定的质量要求提供服务。
3. COSO ERM框架:这是一个用于企业风险管理的框架,有助于组织识别、评估和管理IT外包风险。
4. NIST SP 800-53:这是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发布的一个安全控制和建议目录。
它包含了在IT外包风险管理中需要考虑的安全措施。
除了以上标准之外,组织还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和行业要求,制定和采用其他相关的标准和指南来管理IT外包风险。
这些标准和指南可以帮助组织确定合适的风险管理措施,并确保在IT外包过程中能够管理和控制风险。
产品外包过程控制指南介绍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产品外包过程控制的指南,以帮助组织在外包产品开发过程中更好地管理和控制。
步骤1.制定外包策略在开始外包产品开发之前,组织应制定清晰的外包策略。
这包括确定外包的目的、范围和预期结果,以及评估外包带来的风险和利益。
2.选择合适的外包服务提供商在选择外包服务提供商时,组织应根据其能力、经验和信誉进行评估。
与潜在的外包服务提供商进行面谈,并要求提供他们过去的工作案例和客户参考。
3.签订合同确保与外包服务提供商签订详细的合同。
合同应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工作交付时间、支付方式和各方面的条款和条件。
在签订合同之前,建议向法律专业人士咨询以确保合同内容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4.项目管理建立一个有效的项目管理机制,以监督和跟踪外包项目的进展。
这包括制定项目计划、分配资源、设定里程碑和评估项目的风险。
5.沟通和协作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协作渠道,以确保组织与外包服务提供商之间的信息流畅。
定期召开会议、进行项目进度更新和解决问题,以便紧密合作并保持项目的整体可控性。
6.质量控制确保外包产品的质量符合组织的期望和标准。
建立质量控制机制,包括进行产品测试、评估交付物的质量和跟踪外包服务提供商的绩效。
7.风险管理识别和管理与外包项目相关的风险。
建立风险管理计划,并及时采取措施来降低潜在的风险。
8.监督和评估定期监督外包项目的整体表现,并根据预期结果进行评估。
及时纠正和改进,并从外包经验中吸取教训和经验。
结论通过遵循本指南,组织可以更好地控制和管理产品外包过程,从而实现预期的结果。
遵循有效的外包过程控制指南,将有助于提高外包项目的成功率,并确保产品的质量和交付的准时性。
Guidance on 'Outsourced Processes'Document: ISO/TC 176/SC 2/N 630R2November 20031 IntroductionThe aim of this document is to provide guidance on the intent of ISO 9001:2000 clause 4.1, regarding the control of outsourced processes.ISO 9001:2000 clause 4.1 states:"Where an organization chooses to outsource any process that affects product conformity with requirements, the organization shall ensure control over such processes. Control of such outsourced processes shall be identified within the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2 Guidance2.1 What is an "outsourced process"?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defines the verb "outsource" as "to obtain….. by contract from a source outside the organization or area; to contract (work) out"Within the context of ISO 9001:2000 an "outsourced process" is a process that the organization has identified as being needed for its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but one which it has chosen to be carried out by an external party.Note: ISO 9000:2000 clause 3.4.1 defines "process" as "set of interrelated or interacting activities which transforms inputs into outputs".An outsourced process can be performed by a supplier that is totally independent from the organization, or which is part of the same parent organization (e.g. a separate department or division that is not subject to the same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It may be provided within the physical premises or work environment of the organization, at an independent site, or in some other manner.2.2 Intent of Clause 4.1The intent of Clause 4.1 of ISO 9001:2000 is to emphasize that when an organization chooses to outsource (either permanently or temporarily) a process that affects product conformity with requirements (see ISO 9001:2000 clause 7.2.1), it can not simply ignore this process, nor exclude it from the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The organization has to demonstrate that it exercises sufficient control to ensure that this process is performed according to the relevant requirements of ISO 9001:2000, and any other requirements of the organization's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The nature of this control will depend, among other things, on the importance of the outsourced process, the risk involved, and the competence of the supplier to meet the process requirements.Outsourced processes will interact with other processes from the organization's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these other processes may be carried out by the organization itself, or may themselves be outsourced processes These interactions also need to be managed (see ISO 9001:2000 clause 4.1 [a] and2.3 Control of outsourced processes2.3.1 The acquisition of outsourced processes will normally be subject to the requirements of both ISO 9001:2000 clause 7.4 (Purchasing) and clause 4.1 (General Requirements)NOTE: In some situations, the organization might not "purchase" the outsourced process in the traditional sense. As mentioned in 2.1 it might, for example, receive the service from a corporate head office or from another division within a group of organizations, without any monetary transaction taking place. Under these circumstances, however, ISO 9001:2000 Clauses 7.4 and 4.1 are still applicable.2.3.2 There are two situations that frequently need to be considered when deciding the appropriate level of control of an outsourced process:a) When an organization has the competence and ability to carry out a process, but chooses to outsource that process (for commercial or other reasonsIn this situation the process control criteria should already have been defined, and can be transposed into requirements for the supplier of the outsourced process, if necessary.b) When the organization does not have the competence to carry out the process itself, and chooses to outsource it.In this situation the organization has to ensure that the controls proposed by the supplier of the outsourced process are adequate. In some cases it may be necessary to involve external specialists in making this evaluation.2.3.3 It may be convenient, or even necessary, to define some or all of the methods to be used for control of the outsourced processes in a contract between the organization and the supplier.Care should be taken, however, not to inhibit the supplier from proposing innovations to the outsourced process.2.3.4 In some situations it might not be possible to verify the output from the outsourced process by subsequent monitoring or measurement. In these cases, the organization needs to ensure that the control over the outsourced process includes process validation in accordance with ISO 9001:2000 clause 7.5.2.ISO/TC176 SC2 外包过程指南(译文)[转贴2007-11-13 13:35:41]字号:大中小1)Introduction绪论The aim of this document is to provide guidance on the intent of ISO 9001:2000 clause 4.1, regarding the control of outsourced processes.本文目的是为ISO9001:2000条款4.1关于外包过程控制条款提供一个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