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塔心理学基本理论 在完形填空题型中的运用
- 格式:pdf
- 大小:111.66 KB
- 文档页数:1
格式塔心理学基本理论在完形填空题型中的运用格式塔心理学基本理论在完形填空题型中的运用
吉林省通化市二道江区通钢一中余恩辉
一、格式塔心理学原理与完形填空
格式塔心理学认为,人的大脑里储存着已有的知识和完整的知识体系图式,当人们感知外部事物和对信息进行加工时,这些已有的知识和完整的知识体系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起作用。
该理论还认为人们在感知不完整事物时,在内心深处总是倾向于将其补全,使之完形即一个完整体图式。
而完形填空正是一种需要补全,使之完形的残缺语篇材料。
因此,完形填空是一种基于格式塔心理学原理而设计的语篇综合测试形式,即从语篇的水平上来测试考生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
完形填空的创始人威尔逊泰勒说完形填空并不直接涉及特定的意思。
它只是反复地从两种语言模式的相似之处取样一种是写的人表达自己的思想的语言模式,另一种是反映读的人根据自己的理解做出的猜测语言模式。
二、格式塔心理学对完形填空解题技巧的指导
利用上下文已有图式推断空白未知信息即建构新图式是完形填空题的考查目的,所以借助文意的层层推进,可以准确预测情节发展和文意延伸,从而巧妙推断空白未知信息新图式。
现以2019年全国新课标卷完形为例,介绍如何利用这一原理巧解题。
,16,17
,18?
,公文箱。
19
,20,21222324,25
,26,2728,
2921,303132
333435,
16。
用格式塔心理学来分析完型填空能力培养用格式塔心理学来分析完型填空:看了一下课程文本里的关于格式塔心理学的阅读材料,很有收获。
做完形填空实质上就是格式塔心理学的学习方法,要教给学生、培养学生这种格式塔心理学的思维方法,才能提高学生做完形填空的能力。
格式塔心理学有一条基本原则是组织,组织原则首先是图形和背景。
在一个视野内,有些形象比较突出鲜明,构成了图形;有些形象对图形起了烘托作用,构成了背景,例如烘云托月或万绿丛中一点红。
图形-背景交替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到处可见。
例如,当一位听众在聚精会神地听报告,报告人的讲话就成了“图形”,周围人的议论便成了“背景”。
而当这位听众在与旁人讲话时,那么他俩的谈话就成了“图形”,而报告人的发言则成了“背景”。
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图形与背景关系的这类变化,不仅在知觉中起作用,而且在学习和思维中也起作用。
由此可见,把一个完整的图形分解成各个组成部分是可以的,但最重要的是了解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完形填空题不也是如此吗?空出的空可以看作图形,已有的文章可以看作背景,背景对图形有一定的烘托作用,我们要根据背景,也就是已有的文本来填空,同时图形和背景是交替的,相对而言的,就像矛盾双方是对立统一的。
完型中相对于已有的文本来说要填的空也是背景,我们也要看看填上空以后已有的内容能不能与其和谐统一为一个整体。
一篇完型就是一个整体,每一句、每一个空都是其组成部分,我们要了解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整体阅读与部分分析相结合,才能选出合适的词来填空,使完型成为一篇和谐的文章。
克勒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由于被迫困居在特内里费岛,便从事于黑猩猩学习的实验。
他给黑猩猩布置各种不同的学习情境,观察它们如何解决问题,取得目的物——香蕉。
这种情境的压力是显而易见的。
动物要走向目的物,而动物和目的物之间则由实验者设置了障碍。
动物必须观察整个情境,领会目的物和障碍物的关系,然后克服障碍,解决问题,取得食物。
格式塔心理学基本理论在完形填空题型中的运用格式塔心理学基本理论在完形填空题型中的运用吉林省通化市二道江区通钢一中余恩辉一、格式塔心理学原理与完形填空格式塔心理学认为,人的大脑里储存着已有的知识和完整的知识体系(图式),当人们感知外部事物和对信息进行加工时,这些已有的知识和完整的知识体系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起作用。
该理论还认为人们在感知不完整事物时,在内心深处总是倾向于将其补全,使之“完形”即一个完整体(图式)。
而完形填空正是一种需要补全,使之完形的残缺语篇材料。
因此,完形填空是一种基于格式塔心理学原理而设计的语篇综合测试形式,即从语篇的水平上来测试考生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
完形填空的创始人威尔逊泰勒说:“完形填空并不直接涉及特定的意思。
它只是反复地从两种语言模式的相似之处取样:一种是写的人表达自己的思想的语言模式,另一种是反映读的人根据自己的理解做出的猜测语言模式。
”二、格式塔心理学对完形填空解题技巧的指导利用上下文(已有图式)推断空白未知信息(即建构新图式)是完形填空题的考查目的,所以借助文意的层层推进,可以准确预测情节发展和文意延伸,从而巧妙推断空白未知信息(新图式)。
现以20XX年全国新课标卷完形为例,介绍如何利用这一原理巧解题。
Michael Greenberg is a very popular New Y orker. He isnot famous in sports or the arts, But people in the streets16him, especially those who are 17.For those people, he is“ Gloves” Greenberg. How didhe get that 18 ?He looks like any other businessman, wearing a suitand carrying a briefcase(公文箱)。
格式塔心理学与完形填空格式塔心理学与完形填空图式要求一、格式塔心理学原理与完形填空:格式塔心理学(又称完形心理学)认为,人的大脑里储存着已有的知识和完整的知识体系(图式),当人们感知外部事物和对信息进行加工时,这些已有的知识和完整的知识体系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起作用。
该理论还认为人们在感知不完整事物时,在内心深处总是倾向于将其补全,使之“完形”即一个完整体(图式);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而整体不等于各部分的简单相加,它大于各部分相加之和。
而完形填空正是一种需要补全,使之完形的残缺语篇材料。
因此,完形填空是一种基于格式塔心理学原理而设计的语篇综合测试形式。
完形填空是以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 Psychology)和心理语言学(Psycholinguistics)为理论基础的综合性测试(Integrative Test),即从语篇(Discourse)的水平上来测试考生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
完形填空的创始人威尔逊泰勒(Wilson Taylor)说:“完形填空并不直接涉及特定的意思。
它只是反复地从两种语言模式的相似之处取样:一种是写的人表达自己的思想的语言模式,另一种是反映读的人根据自己的理解做出的猜测语言模式。
”二、格式塔心理学予完形填空解题技巧的指导众所周知,利用上下文(已有图式)推断空白未知信息(即建构新图式)是完形填空题的考查目的,所以借助文意的层层推进,可以准确预测情节发展和文意延伸,从而巧妙推断空白未知信息(新图式)。
现以下面这篇完形填空题为例,介绍如何利用“预测法”巧解题。
1、以首段内容为依据预测情节发生2、以情节发展为依据预测情节发展3 以情节发展为依据预测文章结局三、做好完形填空题必备的技能1、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近几年来的完形填空题的阅读量逐年提高,阅读时间减少。
考纲要求完形填空题篇幅为一段约 200,250 单词的文章,不过自 1998 年起高考完形填空在词数上都超过 260 个单词,答题时间由原来的 18 分钟减少为 15 分钟。
1.完形填空出题理论完形填空出题是基于格式塔心理学。
该理论认为,人的大脑里储存着已有的知识和完整的知识体系,当人们感知外部事物和对信息进行加工时,这些已有的知识和完整的知识体系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起作用。
该理论还认为人们在感知不完整事物时,在内心深处总是倾向于将其补全,使之“完形”即一个完整体。
而完形填空正是一种需要补全,使之完整的残缺语篇材料。
因此,完形填空是基于格式塔心理学原理而设计的语篇综合测试。
简单说来,就好比同学们小时候玩拼图,图案就在那里,其实大家都是有天赋能把拼图拼完整的。
完形填空也是如此,答案就在那里,我们要有信心。
2.完形填空的一些做题误区很多同学说,他们往往采用“翻译法和代入法”,即做题时翻译文章内容,感觉哪个合适选那哪个,看看划横线处有没有一些固定搭配,然后作选择或者填空。
其实这样做是很危险的。
在实际考试中,翻译很容易受母语影响,进行错误选择。
其次,并不是所有固定搭配一定是正确选项,完形填空是考察单词在语境中的运用,如果这个搭配或短语是不符合语篇、段落逻辑的,即便是固定说法,也是不合适的,在阅卷的时候这样的答案一定是错误的。
3.完形填空考察重点以及解题思路纵观这几年中考真题、一模、二模试卷,以及一些学校的月考、期中、期末试卷发现,完形填空重点考察单词,短语在句子、段落、篇章中的含义,而并非单词本身的“认知”含义。
这就为什么一些同学其实单词量并不缺乏,但完形却得分率不高的原因。
完形填空非常强调逻辑对应,请大家注意以下几点:(1)首句重点读首句很多情况是topic sentence(主题句),告诉你文章的背景和主旨。
首句一般不设空,如果首句设空,请重点读后面的例子,例子里面会提供线索。
现在很多考题都是用后面的例子印证首句。
例如:These days, it is ______ for children as young as Sammy to be so good at computers. Many childrenuse computers at home or at school and some schools even have their own websites.A. hardB. unusualC. commonD. dangerous如果大家去分析这四个词用法,那就和这道考题背道而驰了,首句设空,我们重点读后面的那句话“很多孩子在家里,学校使用电脑,甚至一些学校有他们自己的网站”,说明对电脑的使用是持肯定意见的,选项C为正确答案, A、B、D 都为否定意见,故不选。
高考英语完形填空答题技巧分析完形填空又称综合填空,这一题型的命题原理是“格式塔心理学”。
“格式塔心理学”强调整体感知和对文章从语义上的整体把握。
完形填空短文空格设计与测试重点及考查目标密切相关。
如果空格要求填入虚词,则为功能性空格;如果填空要求填入实词,则为语义空格。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看,它遵循的是“以实词为主,虚词为辅,突出词汇语境化”的命题原则,既要求同学们通读短文,掌握文章大意,又要求综合运用所学的词汇、语法等知识。
这样一来,我们不仅需具备扎实的语言基础知识功底,还要有语篇分析和理解能力。
从近年高考完形填空题的答题分析看,此题失误多,得分低。
失误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避免?在此与大家一起结合高中英语完形填空题做些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答题方法。
一、命题特点1、短文在240―280词之间,一般20个空格,设空平均间距为13个词左右。
2、以记叙文为主,夹叙夹议,常涉及到心理活动的细节描写,语句结构变化丰富多彩。
3、实词考察为主,名、动、形容词、副词约占90%。
4、题目从全文出发,根据语境或行文逻辑做出判断,体现“突出语篇”的命题风格。
二、分类1、记叙文型完形填空记叙文型完形填空可分为记事和记人两种形式。
有人物故事、历史故事、励志故事等,涉及社会、家庭、历史、文化、健康,当今社会科学的最新发展等方面。
作为高考的主打体裁,总体上有两个特点,既情节曲折,信息量大,结尾往往出人意料;当今科学发展对人际关系的影响等文章是同学们平时接触较多的话题,因此容易接受,没有陌生感。
失分原因:急于选答案,忽略语篇理解,只看局部,影响正确率;.忽略文章首句的提示作用;忽略文章中上下文之间的照应关系。
2、夹叙夹议型完形填空此类文章是高考中较难的题目,特征为:先叙述某一生活经历或见闻,然后对其发表自己的看法或揭示生活的真理;先提出一种观点或看法,然后用不同的事例加以说明;提出一种观点或见解,用某一事例阐述这一观点,最后进一步总结和升华。
浅谈英语语言测试中的完形填空摘要:简要介绍了完形填空的定义,种类,理论基础及每种不同的完形填空在英语语言测试中的优缺点,并在此基础之上,就如何设计完形填空提出了一些个人建议,以便对英语教师在日常英语教学中运用适合学生能力的完形填空考查学生的英语水平能力有所借鉴。
关键词:格式塔心理学;信息冗余理论;完形填空一、完形填空的理论基础1.格式塔心理学。
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当人们观察到一个物体的形状时,他们将会无意识地补全该物体缺损的部分。
这种情况也适用于人们的阅读过程。
当一个句子或者一篇文章删除一些词或短语时,被删除部分像一幅缺损的图画一样。
人们在阅读此句子或文章时,会根据他们的综合语言能力有意无意地补全这些缺失的句子部分或篇章部分。
格式塔理论认为,如果人们在大脑中对这种缺失的图画越熟悉,他们就越容易识别并补全所缺失的部分。
具体到语言学习中,一个人的语言水平越高,那么他修补语言缺损部分的能力就越强。
2.冗余信息理论。
冗余信息理论是在美国数学家兼通讯工程师C.E.Shannon等人创立的信息论(Information Theory)基础上提出的,。
根据朗文语言教学及应用语言学词典解释,冗余信息是指超过传递最少需要量的信息量。
而这些信息往往有助于人们对他人话语或者文意的理解。
可以说,语言就是利用剩余信息,因为在正常情况下,为了保证理解,总是给出比实际需要多得多的信息。
对于中国学生来说,利用冗余信息进行英语学习是很重要的,冗余信息的必要性在于它可以使文意或话语表达更准确的信息以方便听者或读者理解说话人或作者的意思。
冗余信息可以帮助中国学生提高其对英语语言学习环境的语言感知度以及英语语言内部关系理解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正因为此,完形填空删除了一些有助于学生理解文意的冗余信息,以测试学生识别缺损部分并修补缺损部分的能力。
二、常见完形填空的种类1. 定距删词完形填空。
定距删词完形填空是由Oller 于1979年提出来的,此种完形填空根据一定的固定形式进行删词。
- 194-校园英语 / 基础教育研究格式塔心理学理论在完形填空中的应用江苏省东台市实验中学/裴礼军引言:完形填空是各类英语语言测试中常见的一种题型,在高考英语试卷中其分值为20分,占总分的20%。
考生要想取得理想的英语考试成绩,该题不容忽视。
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发现,大多数学生在该题型上感到比较棘手,最终的表现不尽如人意。
本文在揭示该题型设计的理论基础及其特点的基础上,就如何较好地解答该种题型所需要的基本要求、可以采用的方法及技巧做一些探讨,希望对学生们平时的训练有所帮助。
一、格式塔心理学理论概述格式塔心理学的创始人是德国心理学家威特海墨,其代表人物有考夫卡、苛勒等。
格式塔是从德语“Gestalt”音译而来,意思是“形状”、“形式”、“完形”。
因此,格式塔心理学又被称为完形心理学。
该理论认为,人的大脑里储存着已有的知识和完整的知识体系(图式),当人们感知外部事物和对信息进行加工时,这些已有的知识和完整的知识体系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起作用。
该理论还认为,“人们在对事物进行感知时遵循着一定的法则去组织他们的知觉世界,其中的一个知觉组织原则就是完形原则(The principle of closure)”。
也就是说,我们在看不完整的事物时总有一种把它补完整的冲动。
比如,看到去除了部分的长方形和椭圆,只要我们大脑里有长方形和椭圆的知识,我们仍然会认为它们是长方形和椭圆。
再比如,我们在嘈杂的环境里跟别人进行交谈时,总会遇到一些听不清楚的词,多半情况下我们不会叫对方重复说过的话,而是根据我们已有的语言能力和经验去推测对方所说的会是什么词,从而继续进行沟通。
二、格式塔心理学理论在语言测试中的应用演变20世纪50年代,W˙L泰勒以格式塔心理学为理论基础提出“完形填空”这一测量方法。
之所以叫它测量方法,是因为这一方法最初是用来测量母语学习者的阅读困难程度,就是把一篇母语文章删去一些字,看学习者能在多大程度上读懂原文,从而测定母语学习者的阅读困难程度。
格式塔心理学与英语完形填空复习备考一、格式塔心理学与完形填空的关系格式塔心理学也称为完形心理学,研究的是一种从局部建构整体的能力。
格式塔心理学是西方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
该心理学理论认为,世间万物的各个组成部分都是相互关联,井然有序的,而不是一些互不相干的独立成分。
1953年英国的一位中学老师威尔逊·泰勒把完形心理学的理论运用到英语测试中,创设了一种新的试题形式并命名为完形填空。
1968年,达耐尔首先应用完形填空对那些把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来学习的学生进行测试,评估他们阅读第二语言的能力。
从那以后,完形填空受到了英语教学研究人员的重视。
现在已经成为高考试卷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大题了。
二、学生在做完形填空题时存在的问题学生常常对完形填空感到束手无策。
他们经常是做对一半,做错一半。
学生出错的原因主要是:三、完形填空复习备考计划1.克服畏惧情绪,培养基于已有图式建构新的图式的能力。
学生做完形填空时出错很多,于是一做完形填空就紧张。
其实他们早在上小学时就经历过完形填空这种形式的活动了。
小学生看故事书,有许多字不认识,但是他们都能把意思猜出来,并且猜得还很正确。
这是因为小学生对故事书里的故事背景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所以就猜出来了。
这就是先有图式,然后又建构了新的图式。
现在换成英语文章了,仍然要依赖学生已获得的图式,再建构新的图式,完成阅读任务。
2022年高考山东卷的完形填空是一篇小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7岁大的小女孩,她参加了一次舞蹈表演,尽管做了充分的准备,但还是发生了意想不到的情况:她失足落地。
但是她按照老师事前的嘱咐,保持微笑,顺利地完成了表演。
她后来回想起这件事时,对成功有了新的理解:她当时非常尴尬,有逃离舞台的冲动。
她进行了思想斗争,战胜了自己,不但留在了舞台上,并且微笑着完成了表演。
读完文章后,读者或许会对如何坦然面对窘境有新的思考。
这篇完形填空的难度小于2003年“我与表弟打壁球”的那一篇。
格式塔理论和羡余现象在“完形填空”中的运用作者:鲁俊芳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4年第22期【内容摘要】本文考查了格式塔心理学理论和羡余现象在高考英语完形填空题型设计中的体现,并由此总结完形填空题的答题原则,分析学生答题中的一些不当习惯,以期矫正答题方法。
【关键词】格式塔理论羡余现象完形填空技巧从历年全国各省份高考英语试题来看,完形填空题型都是必考题型,同时它也是学生最棘手的题型之一。
要想提升学生完形填空的答题能力,除了加强训练,改变一些不当的答题习惯,矫正答题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
格式塔心理学,又称“完形心理学”。
该理论认为,人们认识事物并非对个别刺激作出反应,而是对整体作出反应。
格式塔整体性原则强调人感知到整体的现象之后才注意到构成整体的诸成分,人的感知不是各种感觉要素的复合,也不是先感知各种成分再注意到整体。
英语完形填空题的设计理念正是基于格式塔的“完形”理论。
完形填空要求考生把握文章整体结构,主体内容,思想情感,行文脉络,然后补充空白,使补全后的文章意思通顺流畅、条理清晰、逻辑性强、前后连贯、结构完整。
完形填空题的设计还体现了应用语言学的羡余现象。
羡余现象是指语言形式超过了所表意义的需要。
在完形中,所设空白处的语言对于整个语篇来说是“多余的”语言形式,少了这部分语言形式,不影响语篇的整体理解,反过来,整个语篇的把握又是空白处填写的依据。
基于此原因,我们不难理解完形填空题为何能够通过考查学生对文章整体结构的把握和理解以及句与句子之间、段与段之间的逻辑关系把握来帮助填写空白处的词汇。
由此,从答题方法来说,做完形填空题时,一定要通读全文,把握文章的整体内容,行文思路和情感倾向。
要达到这一点,关注首句、主题句、表示起承转合的单词的意思和作用就尤为重要。
以下以宁德市2015年二月质检卷为例来说明。
People might tell you,“Oh, boy! Get ready. The move from high school to college is a 36 one!”As excited as you are to get out of the house and away from the absolute 37 of your parents,there will be a 38 maybe early on, maybe later that you will start feeling a little homesick.You can't go home every time you feel homesick. Even if your school is 39 to your home, resist the urge to return on weekends for food and laundry services. 40 at least until Columbus Day to leave the new 41 you're trying to create, which will help you step 42 your comfort zone. The whole point of college beyond getting a 43 is for you to get out and make some decisions for yourself, to foster your 44.The best cure for homesickness is to get out and 45 in something. Anything! It will help you're your 46 off your homesickness, and give you the opportunity to get 47 and have a little extra fun as well. You will meet new people who have similar 48, and maybe even contribute to a worthy 49 that makes a difference in somebody else's 50. Imagine that. Cure your homesickness and provide a service to mankind. That's a 51 play.Another great cure for homesickness is 52 exercise. Go for a walk or a slow run around campus. Go to the gym. Or 53 go kick a football with the skaters at the entrance to your dorm. Whatever you do, you'll feel so much 54 about yourself when you're done. A healthy mind 55 a healthy body. Plus, it's fun!36. A. wonderful B. ToughC. smoothD. constant37. A. contact B. TouchC. controlD. record38. A. time B. WayC. PlaceD. transfer39. A. similar B. CloseC. relatedD. connected45. A. put B. DisappearC. fitD. participate52. A. fashionable B. GentleC. mentalD. physical55. A. turns to B. results inC. refers toD. lies in首先,借助于文章首句,各段主题句,这篇文章结构很清楚,不看空格部分,我们通过首段和各段主题句不难看出文章主要内容:本文通过首段首句“Oh, boy! Get r eady.”展开谈关于the move from high school to college遇到的“homesick”问题,maybe early on, maybe later - that you will start feeling a little homesick…,以后各段主题句都是一个建议。
基于格式塔心理学理论,漫谈高考英语题型专项训练-完形填空完形填空,作为一个高考题型,历来受到一线教师的重视。
该题型不仅要求学生有扎实的基本功,熟练掌握部分考纲词汇,而且要有相当强的语篇理解能力,对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要求非常高。
但是令人奇怪的是,在实际教学中,如果教师和某一英语学困生沟通并了解其学习英语学习方面的困难,经常会听到的回答是:我完形还可以,但是我阅读看不懂。
相信有不少同仁和我一样不止一次接触到类似情形。
按道理此类学生应该是阅读不会,完形更不会。
为何他们会觉得完形比阅读容易呢?完形填空在一份高考试卷中比值不低。
江苏省高考现用英语试卷完形填空占20分,新英语试卷完形占30分,做好一篇完形相当于做好3篇阅读理解,可见性价比非常高。
但是,个人认为:要帮助学生提高完形填空,不能是简单地技能技巧的操练。
要帮助学生更上一层楼,我们教师要再次学习一下其理论来源。
理论来源完形填空主要有以下几个理论基础(见下图)。
在母语及外语教学领域,各有所用,各有所长。
涉及到完形填空这个考试题型,我们主要要认识和学习格式塔心理学理论。
该理论的研究者们发现人们在感知、认知事物的时候,总是以整体信息为主。
尽管有时获得的信息并不完整,但人们会下意识地将不完整的部分补全。
该过程是“具有特殊性的内在规律的完整历程,具有整体原则的结构”。
格式塔心理学强调学习的实质在于构造一种完形,即在学习过程中人们通过组织情景的刺激,实现对情景关系的认识,构成一种心理上的完形。
随着心理学和语言学研究的发展,源自格式塔心理学理论的完形测试被引入语言学教学各个环节。
英语试卷中的完形填空题型设计就是基于格式塔心理学的有效应用。
实际上,该测查形式就是设计者从语言能力成分观入手,把某一语篇去掉几个词,或只有空格,或提供首字母,或提供选项,让阅读者“下意识”地把空格补充完整,从而达到还原文章的目的。
虽然受试者的思考过程比较复杂,但总的来说就类同于把某一语篇类化成一个拼图游戏,一块一块还原,结果是一副完整的图画。
完形填空理论及解题技巧作者:林贯寰来源:《广东教育·高中》2012年第05期一、完形填空的理论依据完形填空的理论依据源于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 Psychology)。
该理论认为:人类具有使缺损物体的图形结构进行修补的心理倾向与潜在意识。
1953年,英国学者泰勒(W.L.Taylor)在他的文章中提出“完形程序” (Cloze Procedure)的概念。
要求设题者在一篇短文中,删除部分单词,由受试者将删去的词汇复原。
目前,完形填空成为高考考查考生英语综合能力的一种重要题型。
完形填空的解题方法就是根据文章的整体结构和上下文的语境进行推断,选出可以填补缺损位置的选项,使句子通顺,符合逻辑,文章的结构完整。
二、完形填空的主要特点近年来的广东高考完形填空题,具有以下6大特点:1. 首句不设空,是个完整的句子;2. 仅考实词:动词、名词、形容词和副词;3. 体裁更替:2009年记叙文,2010年说明文,2011年议论文;4. 备选项形式相同:词类相同,语法形式一致;5. 选项中常有由课本中的词根派生出来的新词;6. 选材适合中学生的情感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有教育意义。
三、完形填空的解题技巧首先,浏览全文,①了解文章结构;②理解文章大意;③掌握作者意图。
其次,做题时,①分析句子主干;②不能单纯翻译;③从易到难。
第三,掌握上下文的语境是解题的关键。
具体技巧:1. 主谓搭配。
根据动作的发出者确定选项。
[例1]...and video cameras can be used to people’s actions at homeA. keepB. makeC. recordD. watch解析:因为根据主谓搭配,摄像机(video cameras)应当是“记录(record)”人们的行动,而不会是“保持、制造、观看”人们的行动,故选C。
2. 动宾搭配。
根据动词与宾语的习惯搭配来确定正确答案。
[例2]Everyone has a place to go to, people to see and appointments to .A. stayB. remainC. keepD. put解析:根据动宾关系,与appointments相搭配的动词应是keep,因为表示“履约、守约”是keep an appointment,故选C。
高考英语专题温习--完形填空解题技能指导格式塔心理学:当看见不完整的事物时,人们按照头脑里对事物的完整概念,会在思想上把它补全。
即:补全心理一.《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对高考完形填空的规定:完形填空是高考试题中的一个重要部份。
完形填空共20题,考试时间为20分钟左右,分值为30分,占总分的20%。
在两篇题材熟悉、难度适中的短文(约350词)内留有20个空格,每一个空格为一题,每题有四个选择项,要求考生在全面理解内容的基础上选择一个最佳答案,使短文的意思和结构恢复完整。
完形填空部份的目的是测试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测试能力要求大体接近大学非英语专业二年级水平。
)完型填空考查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1)词语辨析能力2)语法结构分析能力3)语篇理解能力4)逻辑推理能力5)文化背景透析能力6)生活常识综合运用能力…1. 通常从一篇300-350词左右,文章中设空20个,首句不挖空;2. 内容完整, 逻辑性强, 语言结构严谨。
生词少, 难度适中。
3. 干扰项设计周密.一般情况下,四个选项的词性相同或属于同样或对等范围,干扰项填入后在语法上一般不存在错误,对考生有很大的迷惑作用;4.突出语篇(语境),强调应用,注重交际;5. 考察重点多为实词: 名词/ 代词/动词/ 形容词/ 副词等;单词为主、短语为辅。
6. 关注语境背景知识, 偏重上下关联, 暗示判断能力。
7.大多富有踊跃的教育意义,给人以人生的启迪或是充满了生活情趣;记叙文对于叙事,描述类文章。
短文的首句,往往点明故事发生的人物(who),时间(when),地址(where),和事件(what)等背景情况。
例:It was a busy morning,about 8:30,when an elderly gentleman in his 80s came to the hospital .……议论文1、议论文的设题往往多以上下文为基础,利用承前信息或滞后信息,使读者有所依托。
完形填空的命题特点与解题策略完形填空是各类英语测试中普遍流行的题型,在中考英语试卷中一般占1分,是权重较大的题型之一,也是同学们感到困难、得分率较低的一种综合性题型。
完形填空融单项填空、阅读理解等各种能力的检测于一体,可综合检测考生掌握和运用英语知识的能力。
完形填空主要题型有选择填空型、选词填空型和综合填空型。
在年中考中,大局部省市采用的是选择填空型的完形填空,下面试就选择填空型完形填空的命题特点和解题策略进展阐述,供同学们参考。
一、命题理论依据完形填空题型的命题原理是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 Psychology)。
按照该理论,当人们在学习一篇文章时,如果删去某些词,读者依然能够从总体上理解和承受作者所要传达的信息,并且根据语境,凭借自己的语感进展推理、判断,能够将删去的词一一补上。
这是因为一篇文章是一个有机的组合,构成文章的根本成分是词汇、句子、语段和语意,它们既相互关联,又相互制约。
英语完形填空试题有规律地或任意地删除掉某些词语,让考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整体把握阅读材料所提供的语境,并以此为依据,把文章中有意挖去的空格局部补充完整。
二、命题特点完形填空题要求考生在阅读设置了假设干个空格的文章后,从每题的四个备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使补全后的文章构造完整、意思通顺。
一篇完形填空测试考生哪方面的能力,与短文的空格设计密切相关。
如果空格要求考生填入介词、冠词等,那么这类空格为功能性空格;如果空格要求填入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实义词,那么这类空格为语义空格。
从最近几年各地的中考完形填空试题看,完形填空试题的设计以语义空格为主,重点测试考生篇章阅读能力和语义理解水平。
也有英语测试专家将完形填空分为四种类型:词内项(根据所填单词本身意思确定答案)、词间项(根据所填单词前后的单词意思与用法确定答案,如固定搭配等)、句内项(根据所填单词所在句子的意思确定答案)、句间项(根据所填单词所在句子的前后意思乃至全文意思提示确定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