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爸爸妈妈把北京城逛遍了。”句式转换-小学语文基础知识总结.doc
- 格式:doc
- 大小:77.00 KB
- 文档页数:2
小学语文句式转换归纳在小学语文学习中,句式转换是一个重要的语法知识点。
它不仅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还能提高他们的写作和表达能力。
本文将重点归纳小学语文中常见的句式转换类型及其转换方法。
陈述句和感叹句的转换是小学语文句式转换的基本形式之一。
这种转换通常是通过添加感叹词或改变句子的语调来实现的。
例如:疑问句和反问句的转换也是小学语文中常见的句式转换形式。
这种转换是通过将疑问词放在句子前面或将肯定变为否定来实现的。
例如:肯定句和否定句的转换是小学语文句式转换中比较简单的一种形式。
这种转换可以通过添加否定词或改变动词的形式来实现。
例如:主动句和被动句的转换是小学语文句式转换中比较复杂的一种形式。
这种转换可以通过改变动词的形式和主语来实现。
例如:祈使句和陈述句的转换也是小学语文中常见的句式转换形式。
这种转换可以通过改变动词的形式和语气来实现。
例如:除了以上五种基本句式转换形式外,小学语文还涉及到一些复杂的句式转换,如复合句、并列句等。
这些复杂的句式转换需要学生掌握更多的语法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
例如:复合句:虽然他学习很努力,但是还是没有考好。
小学语文中的句式转换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的重要知识点之一。
通过掌握不同的句式转换形式和转换方法,学生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提高语言能力和写作水平。
小学语文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科目之一,对于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小学语文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以便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
拼音是小学语文知识的基础,学生需要掌握拼音的规则和发音,能够正确地拼读和书写。
同时,学生还需要掌握基本的笔画和笔顺,能够正确地书写汉字。
词汇和句子是小学语文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需要掌握常用的词汇和短语,能够正确地理解其意思和用法。
同时,学生还需要掌握句子的结构和语法,能够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阅读理解是小学语文知识的重要技能之一。
学生需要掌握阅读理解的基本技巧和方法,能够正确地理解文章的主旨、段落大意和细节内容。
“我和爸爸妈妈把北京城逛遍了。
”句式转换|小学语文基础知识总结|小学语文基础知识大全-“我和爸爸妈妈把北京城逛遍了。
”句式转换说明:本句可以在以下几种句式中互相转换,意思基本保持不变。
1.本句可以改陈述句为反问句:陈述句:我和爸爸妈妈逛遍了北京城。
反问句:难道不是我和爸爸妈妈把北京城逛遍了吗?2.本句还可以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把字句:我和爸爸妈妈把北京城逛遍了。
被字句:北京城被我和爸爸妈妈逛遍了。
3.肯定句和否定句互换:肯定句:我和爸爸妈妈把北京城逛遍了。
双重否定句:我和爸爸妈妈不是没有把北京城逛遍了。
4.陈述句可改为感叹句:陈述句:我和爸爸妈妈把北京城逛遍了。
感叹句:我和爸爸妈妈把北京城逛遍了!句式转换,在小学阶段来说,也就是把句子换成另外一种说法,但是句子意思保持不变。
对应句式之间是可以互改的。
“我和春天有个约会”综合性学习活动试题及答案|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春暖花开,莺歌燕舞,春天已经来到了我们身边,学校开展了以“我和春天有个约会”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你也来积极参与吧!(1)你们班的同学决定出去寻觅春天的足迹,请你用优美的语言描绘春天到来的痕迹吧。
___________(2)班上决定为此次活动办一期黑板报,聘任你为主编,请你为黑板报拟写主题语,并设计两个栏目。
(3分)主题语:________栏目设计:___________(3)你还记得那首《二十四节气歌》吗?其中“春雨惊春清谷天”一句,点出了春天的六个节气,请分别写出。
(2分)六个节气:________【答案】(1)枯黄的山头像癞子的头上点染了几许绿色,光秃秃的丫枝在不经意间绽放出了一粒粒绿芽,暖暖的风开始和你套近乎,不停的往你怀里扑,春天慢慢来到大家的身边。
(3)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小学语文句式转换归纳总结在小学语文学习中,句式转换是一项重要的技能。
通过对不同句式的转换掌握,能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写作能力。
本文将对小学语文句式转换进行归纳总结。
一、陈述句转感叹句陈述句是我们日常交流中最常见的句式,而感叹句则能够更加生动地表达情感。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陈述句转感叹句的方法:1. 在陈述句中加入疑问词:陈述句:这个花园真美。
感叹句:这个花园怎么那么美呀!2. 在陈述句中使用感叹词:陈述句:你的礼物真好。
感叹句:你的礼物太棒了!3. 在陈述句中使用感叹词和修饰语:陈述句:他唱歌很好听。
感叹句:他唱歌真是太好听了!二、陈述句转疑问句疑问句能够引起读者的思考,激发阅读兴趣。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陈述句转疑问句的方法:1. 在句首加上疑问词:陈述句:他是你的朋友。
疑问句:你的朋友是他吗?2. 加上助动词或情态动词:陈述句:他会游泳。
疑问句:他会游泳吗?3. 句子结构颠倒:陈述句:那只小狗是谁的?疑问句:谁的是那只小狗?三、陈述句转祈使句祈使句用于表达命令、请求或建议。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陈述句转祈使句的方法:1. 去掉主语:陈述句:你应该好好学习。
祈使句:好好学习。
2. 用动词原形开头:陈述句:你在外面等我。
祈使句:等我在外面。
3. 使用感叹词加强语气:陈述句:请安静。
祈使句:安静!四、选择疑问句转陈述句选择疑问句通常用于询问两个或多个事物之间的选择关系。
将其转换为陈述句能够更清晰地表达观点。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选择疑问句转陈述句的方法:选择疑问句:你喜欢吃苹果还是橘子?陈述句:你喜欢吃苹果和橘子。
选择疑问句:你想去公园还是图书馆?陈述句:你想去公园和图书馆。
五、简单句转复合句将简单句转换为复合句能够丰富句子结构,增强表达力。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简单句转复合句的方法:1. 加入连词,如"因为"、"所以":简单句:我正在学习,我希望考试取得好成绩。
复合句:我正在学习,所以希望考试取得好成绩。
小学语文知识点:句式转换全解析句式变换是指在一定的语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将句子由一种句式变成另一种句式的过程, 属于语言运用方面的重要内容,是学生学习语言运用的基础,也将是以后高考关注的内容。
下面是句式转换知识梗概:一、反问句与陈述句反问句与陈述句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可以把陈述句变为反问句,也可以把反问句变为陈述句,它们的意思相同,语气有所不同。
(一)反问句变陈述句1、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反问语气词删去“?”变“。
”。
练习:1、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我们不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
那浪花所奏的正是一首欢乐的歌。
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这里的景色这么美,使我们流连往返。
4、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5、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这点小事,不要妈妈担心。
大千世界,到处都有野花的倩影。
6.你难道没看比赛吗?7.你难道不去上体育课了吗?(反问改陈述).你看了比赛。
你去上体育课。
(二)陈述句变反问句1、先加上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反问语气词加上“。
”变“?” 。
练习:1、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我们怎么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呢?)2、这幅画是我们班彩颖画的。
(难道这幅画不是我们班彩颖画的吗?)3、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
(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怎么能伤他们的心呢?)4、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怎么能不闻不问呢?<>二、对话与转述的互换练习:(直接引语改间接引语)1、外公对小英说:“我告诉你,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小学常考句式变换、病句修改、修辞总结一、句式变换名称特征词语或句子特征互换例句①“把”字句②“被”字句“把”“被”“让”“给”“叫”等①我把箱子打开了。
②箱子被我打开了。
③陈述句④“把”字句或“被”字句说事情或讲道理的句子“把”或者“被”“让”“给”“叫”等③我仔细看了几遍这篇作文。
④我把这篇作文仔细看了几遍。
/这篇作文被我仔细看了几遍。
⑤肯定句⑥双重否定句“是”“有”等“不能不”“不得不”“非……不……”等⑤他是个好孩子。
⑥他不会不是个好孩子。
⑦引述句⑧转述句有冒号和引号无冒号和引号⑦雨来摇摇头,说:“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⑧雨来摇摇头,说他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⑨陈述句⑩反问句说事情或讲道理的句子,句末一般是句号无疑而问,句末一般用问号⑨我们必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⑩我们难道不应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二、扩句与缩句名称含义例句注意事项扩句给句子的主干添上附加成分,使它表达的意思更具体,更形象,更生动。
例句:许老师在讲课。
扩句为:年轻的许老师在认真地讲课。
①保留句子原来的基本意思。
②加上的修饰词要准确,必须与“主干”搭配恰当。
缩句去掉句子的附加成分,保留主干,使句子简明。
例句:蓝蓝的天上轻轻地飘着一朵朵白云。
缩句为:天上飘着白云。
①保留句子的“主干”,不改变原句的基本意思。
②要缩成最简的句子,去掉附加成分。
③一般地说,要删掉以下内容:a.“的”前面的修饰限制词语(包括“的”字)。
例句:那位年轻的老师走过来了。
缩句为:老师走过来了。
b.“地”前面的修饰限制词语(包括“地”字)。
例句:火车缓缓地驶过站台。
缩句为:火车驶过站台。
c.“得”后面的补充说明的词语(包括“得”字)。
例句:我兴奋得一蹦老高。
缩句为:我兴奋。
d.“在……中(下、里)”等表示特定的条件和环境的词语。
例句:在老师的帮助下,我们取得了进步。
缩句为:我们取得了进步。
三、复句类型说明常见的关联词例句并列关系两个分句之间的关系相互并列。
句式转换本讲学习目标:1、掌握“被字句与把字句”的句式特征,并掌握转换技巧;2、掌握“陈述句与反问句”的句式特征,并掌握转换技巧;3、掌握“直接引用”与“间接转述”的互换技巧。
(一)句式句式,指的是句子的结构形式。
1、常见的句式有:(1)长句和短句;(2)主动句和被动句(把字句和被字句);(3)肯定句和否定句;(4)陈述句和反问句;(5)口语句式和书面语句式;2、句式转换要点:(1)变换句式的句子一定要保留愿意,不管题目本身是否有明文要求。
因此,与考察点无关的文字可以原封不动。
必要时个别文字可以主动增、删、换、调),但变动不要太多。
(2)有一些句式都有相对应的同义句式,如主动句和被动句相对应等等,要按照相对应的关系去变换句式,避免张冠李戴。
(3)在变换句式同时,要注意通顺和合理,防止顾此失彼。
(二)句式转换技巧1、主动句和被动句的变换。
(“把”字句和“被”字句)Step1:先找主语、动作和对象,先不看其他修饰词,Step2:“把”或“被”前后两个词语调换位置,其余的照写。
被字句,将接受动作对象提到动作发生者前面,并在动作发生者的前面加上一个“被”字,表示被动。
例:我被老师表扬了一番。
衣服被我洗了。
把字句,用“把”字将动作和对象提到动作前面,并在动作前面加上“把”字的句型。
例:老师把我表扬了一番。
我把衣服洗了。
2、 陈述句与反问句变换(1) 陈述句变反问句Step1:把末尾的句号改成问号。
Step2:在中间关键词前面加“怎能不……”,末尾加“呢?”或“难道不……吗?” 格式:(1)难道不……吗?(2)怎能不……呢?例:A. 美丽的草原让人陶醉。
在“让人陶醉”前面加“怎能不……”,末尾加“呢?”美丽的草原怎能不让人陶醉呢? B. 中秋节,我出差在外,想念亲人。
在“想念亲人”前面加“怎能不……”,末尾加“呢?”是中秋节,我出差在外,怎能不想念亲人呢? C. 真正的力量是人民群众。
在“是人民群众”前面加“难道不……”,末尾加“吗?”真正的力量难道不是人民群众吗?D. 秦王我都不怕,也不怕廉将军。
部编版小学语文重点知识讲解:句式变换全解一、“把”字句和“被”字句。
示例1:BBC美食节目报道了阿大葱油饼店。
执行者被执行者BBC美食节目把阿大葱油饼店报道了。
阿大葱油饼店被BBC美食节目报道了。
示例2:韩国三星公司没有召回中国市场上的三星Note7手机。
二、肯定句和双重否定句。
示例1:“最美野长城”被修成水泥路令人痛惜。
示例2:我十分佩服深圳“鸽笼房”的设计师,6平方米居然做到了五脏俱全。
示例3:谁如果做真卷抄答案,我一定撕了他的卷子。
三、引述句和转述句。
示例1:表情帝傅园慧说:“我确实尽力了,我已经使出洪荒之力。
”示例2:乔任梁的化妆师对记者说:“前两天还在拍清代戏,他确实心情不太好状态也不好。
”示例3:贝多芬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曲子吧。
”(贝多芬问盲姑娘,盲姑娘爱听吗?他再给盲姑娘弹一首曲子吧。
)示例4:蔺相如说:“秦王若有诚意换璧,我就把璧交给他。
”(蔺相如说,秦王若有诚意换璧,他就把璧交给秦王。
)四、陈述句和反问句。
示例1:岳云鹏的《五环之歌》废话连篇。
示例2:谍战剧《麻雀》最近正在湖南卫视热播,爱看革命剧的我当然会看。
示例3:明白了陈述句改反问句的方法,反问句改陈述句难道还会难吗?五、修辞句。
示例1:她的脸红了。
(改为比喻句)(她的脸红得像个大苹果。
)示例2:泉水从洞口涌出。
(改为拟人句)(泉水从洞口唱着歌儿欢快地流出。
)六、句子组合。
示例:将下面的几个短句组合成一个长单句(可适当增删词语),保留全部信息。
①2013年12月10日在南非FNB体育场举行了曼德拉的追悼大会。
②曼德拉是南非前总统。
③美国总统奥巴马在追悼会上发表了讲话。
④奥巴马在讲话中赞扬曼德拉是“历史的巨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示例1:美国总统奥巴马在2013年12月10日南非FNB体育场举行的南非前总统曼德拉的追悼大会上发表的讲话中赞扬他是“历史的巨人”。
重点句式运用一、缩句。
缩句的方法1.抓∶抓主干,保留句子原意。
2.删∶①XX的、XX地、得XX 全删②表示时间、地点、方位、数量、条件一(在……下,在……中,在……里)词语全删3.留∶①着、了、过保留②"和""把""被"前后的名词保留③专有名词保留二、把字句、被字句转换把字句定义:把字句是现代汉语的一种句式。
用介词“把”构成的句子。
其结构模式可以记作:甲把乙怎么样。
在书面语言中,有时用“将”字代替“把”字,仍称把字句。
把字句的成分把字句:甲把乙怎么样。
谁把什么怎么样。
谁:主动者把什么:被动者怎么样:动作部分例:丽丽把桔子吃了。
把字句=主动者+把+被动者+动作部分被字句定义:被字句是现代汉语的另一种句式。
用介词“被”构成的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
其结构模式可以记作:甲被(乙)怎么样。
口语中常用“叫”、“让”、“给”替代“被”,仍称被字句。
被字句的成分被字句:乙被甲怎么样。
什么被谁怎么样。
谁:主动者把什么:被动者怎么样:动作部分例:桔子被丽丽吃了。
被字句=被动者+被+主动者+动作部分三、扩句1.扩句就是在简单的句子上增添附加成分,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明确、更具体、更生动。
如:“太阳升起来了。
”是一个简单句,由两部分组成,前半部分是“谁”或“什么”(太阳),后半部分是“做什么”(升起来了)。
如果我们把太阳的颜色和升起时的动态写出来,成为:“一轮鲜红的太阳慢慢地升起来了。
”句子的内容就更具体、形象了,这个过程就是扩句。
扩句时,前半部分的中心词没有变,还是“太阳”,后半部分的中心词也没有变,还是“升起”,只是对它们进行了修饰和限制。
扩句时应注意:(1) 要在原句的基础上扩,不能改变句子的基本意思和句型。
(2) 增添上的词语要与原句中词语搭配得当,避免产生病句。
(3) 如果扩句有例句就照例句扩展,没有例句有没有具体要求的,扩展的部分可以不受限制。
句子可以扩充的有五个地方:(1)“谁”的前面;(2)“是”和“动作”的前面:(3)“什么”的前面;(4)“怎么样”的前面;(5)“怎么样”的后面。
小学语文知识归纳总结(打印版)一年级:【要求掌握拼音的运用,难点把字母表背熟,重点字母的运用】二年级:【要求认识简单的字,学习阅读文章,重点多音字的运用,还有字的认识,难点区别多音字】三年级:【要求认识多字,学习作文,难点联系上下文,解决课后问题,重点回答问题】四年级:【要求学习作文,写作文,难点把课文理解,重点作文,阅读的掌握】五年级:【要求掌握许多多音字,字词,会写好作文难点作文,重点阅读与作文】六年级:【要求认识很多字,区别很多读音,字词,写好作文,难点阅读,重点作文与阅读,通常占整张试卷的60分】第一部分小学语文1-6应掌握的基础知识要点一、汉语拼音1、掌握23个声母: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 c s zh ch sh r y w2、掌握24个韵母:1) 单韵母:a o e i u ü2) 复韵母8个:ai ei ui ao ou iu ie üe3) 鼻韵母分为前鼻音和后鼻音。
前鼻音为:an en in un ün 后鼻音为:ang eng ing ong3、特殊韵母:er 它不能和声母相拼,只单独作为字音。
4、整体认读音节16个:zi ci si zhi chi shi ri yi yu wu ye yue yin yun yuan ying5、标调:a o e i u ü,标调时按顺序,iu并列标在后,i上标调去掉点;ü与j q x y相拼时去两点,如ju qu xu yu 。
6、字母表: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7、隔音符号:以a o e 开头的音节紧跟在其它音节后面时,音节的界限容易发生混淆,因此音节间要用隔音符号(')隔开。
小学语文句式转换归纳总结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句式转换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环节。
通过句式转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句子的结构,提高语言思维的灵活性,丰富语言表达的方式。
以下是我对小学语文句式转换的归纳总结:一、主从复合句的句式转换1. 主从复合句转为简单句主从复合句可以通过主语加谓语的方式转换为简单句,即去掉从句中相应的主语和连接词。
例如:因为下雨,他没有去游泳。
转换为简单句:下雨了,他没有去游泳。
2. 主从复合句转为并列句主从复合句可以通过将从句中的主干提取出来并列起来的方式转换为并列句。
例如:我乘公交车回家,遇到了他。
转换为并列句:我乘公交车回家,我遇到了他。
3. 主从复合句转为独立结构主从复合句可以通过将从句中的主干提取出来形成独立的句子。
例如:他每天晚上做作业,直到很晚。
转换为独立结构:他每天晚上做作业。
直到很晚。
二、陈述句的句式转换1. 陈述句转为感叹句陈述句可以通过在句首添加感叹词或者助词“多”、“真”等来转换为感叹句。
例如:这只小猫很可爱。
转换为感叹句:多可爱的小猫啊!2. 陈述句转为疑问句陈述句可以通过改变语序或者在句末添加疑问词来转换为疑问句。
例如:他是个好人。
转换为疑问句:他是个好人吗?三、祈使句的句式转换1. 祈使句转为陈述句祈使句可以通过在句首添加“你”、“我”等人称代词并加上肯定或否定的助动词来转换为陈述句。
例如:请你帮我一个忙。
转换为陈述句:你可以帮我一个忙。
2. 祈使句转为感叹句祈使句可以通过在句首添加感叹词或者助词“多”、“真”等来转换为感叹句。
例如:不要做这样的事情。
转换为感叹句:真不要做这样的事情!以上是我对小学语文句式转换的归纳总结。
通过这些转换,学生可以更加灵活地运用句式,丰富语言表达方式,提高语文水平。
希望这些总结对于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有所帮助。
一年级把字句被字句第一篇:一年级把字句被字句“把字句”换“被字句”、我把书包放在桌面了。
21、风儿把乌云吹散了。
1、妈妈把所有的衣服洗得干干净净。
、妈妈把我挤下床了。
22、我把手帕洗干净了。
2、小男孩把小鱼用力地扔进大海。
3、王二小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
4、我把作业写完了。
5、我把画挂在了墙上。
6、他把小鸟放回了大自然。
7、乌云把太阳遮住了。
9、我把书包忘在家里了。
、我把书包带来了。
13、我把一碗饺子给吃光了。
14、我把饼干吃完了。
15、妈妈把玻璃擦干净了。
16、我把地打扫干净了。
17、弟弟把水喝了。
18、风把树叶吹落了。
19、小明把我的铅笔借走了。
20、八路军把全部敌人消灭了。
23、我把桌子擦得干干净净。
24、我把小鸟养在家里。
25、我把刚买的铅笔丢了。
26、春风把花儿吹红了。
27、我把小朋友带到幼儿园里。
28、乌鸦把小石子一个一个地放进瓶子里。
29、我把桌子擦干净了。
30、我把衣服洗干净了。
55、我把一本厚厚的书看完了。
31、我把鱼儿钓起来了。
41、小青蛙把荷叶当成了歌台。
56、我把今天的作业做完了。
57、我把碗筷收拾好了。
32、小狗把我咬了。
42、我把书本弄破了。
58、妈妈把饭菜烧好了。
33、我把小兔子赶跑了。
34、爸爸把儿子带到中心公园去玩。
35、妈妈把我的衣服洗得干干净净。
36、我把椅子倒过来了。
37、我把电视关了。
38、我把作业做完了。
39、鸭先生把小路打扫得干干净净。
40、小闹钟把我吵醒了。
43、我把衣服弄脏了。
44、妈妈把晚饭做好了。
45、我把书本放进书包里。
46、我把小白兔弄丢了。
47、我把电脑打开了。
48、我把口算做错了。
49、妈妈把我的头发洗干净了。
50、小峰把奶奶的棉鞋晒到阳台上。
51、小华把草原画得那么绿,那么美。
52、鸭先生把美丽的小路找回来了。
53、司马光用石头把缸砸破了。
54、小王把妈妈给他的五元钱给花光了。
59、爸爸妈妈把我送到了外公家。
60、我把可爱的小妹妹带到公园去玩。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常见句式变换详解附-最全的关联词用法一、扩句和缩句扩句是把只有基本意思、表达简单的句子进行扩充,给其添加一些修饰、限制的词语,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具体、更生动、更形象。
扩句时要注意1、不能改变原句的基本意思和句型。
2、增添的词语要和原句中的词语搭配恰当。
缩句是把一个表达具体、生动的句子去掉修饰和限制的词语,保持句子最基本的成分。
缩句的方法其实,缩句就是去掉修饰的部分,只要留下句子的主干。
哪些是修饰部分呢?1、去掉“的”字前面的词语例:深红的太阳发出夺目的亮光。
这个例句只要去掉“深红的”和“夺目的”就行了。
可是,有些句子中的“的”字不出现,隐含在句中,我们可以先把它找出来,然后再缩句。
例: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此句只要变成“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的好”,缩句就容易多了。
2、去掉‚“地”字前面的词语例:古老的威尼斯沉沉地入睡了。
此句在去掉“古老的”同时,还要去掉‚地“字前的‚沉沉地”。
有些“地”字会隐含起来例:清澈的小河缓缓流向远方。
我们同样得在“缓缓”后补“地”,然后将它去掉。
3、去掉‚“得”字后面的词语例:调皮的小姑娘高兴得跳起来。
“得”字后面的“跳起来”要去掉。
4、去掉表示数量的词语例:月台两头的杏树引来一群蜜蜂。
“一群的”要去掉,当然,“月台两头的”也要去掉。
5、去掉表示介绍时间、处所、方向、方式、目的等词语,这些词语往往有固定格式,如“在”、“上”、“从”、“到”、“用”等等,很容易将他们找出来。
例:胜利的红旗在小学上空迎风飘扬。
“在小学上空”介绍了红旗所在的位置,所以我们应将它去掉。
6、“着、了、过”不能删除例:他津津有味地吃着一只大苹果。
“着、了、过”是时态助词,助词在句子中几乎没有独立性,是不能删除的。
应当缩为:他吃着苹果。
二、陈述句、“把”字句与“被”字句的互换1、有不(否定词)去不,无不加不(否定词)。
2、加上疑问词(怎么、难道)和语气词(呢?吗?)3、改变标点符号。
小学语文句式变换在小学语文的学习中,句式变换是一项重要的内容。
它不仅能够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语言的多样性和灵活性,还能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什么是句式变换呢?简单来说,就是在不改变句子原意的基础上,将一种句式转换为另一种句式。
常见的句式变换包括“把”字句与“被”字句的转换、陈述句与反问句的转换、陈述句与感叹句的转换、扩句与缩句等等。
咱们先来说说“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转换。
比如说,“我把书放在桌子上”,要转换成“被”字句就是“书被我放在桌子上”。
这两种句式的转换,重点在于主语和宾语的位置变化,以及“把”字和“被”字的使用。
孩子们在做这种转换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句子成分的位置调整,不能改变句子原本要表达的意思。
接下来是陈述句与反问句的转换。
陈述句是直接陈述一个事实或者表达一个观点,比如“这朵花很漂亮”。
而反问句则是通过反问的语气来加强表达的效果,比如“这朵花难道不漂亮吗?”从陈述句转换为反问句,通常需要加上反问词(难道、怎么等)和否定词(不、没有等),句末还要加上问号。
反之,从反问句转换为陈述句,就要去掉反问词和否定词,同时把问号改为句号。
这种转换可以让孩子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句子所表达的情感和语气。
再说说陈述句与感叹句的转换。
陈述句语气比较平稳,像“今天天气不错”。
而感叹句则充满了强烈的情感,比如“今天天气真好啊!”从陈述句变成感叹句,往往需要加上感叹词(啊、呀等),有时还需要调整词语的顺序或者使用程度副词(真、太等)来增强语气。
扩句和缩句也是很常见的句式变换形式。
扩句就是给一个简单的句子添加一些修饰成分,让它变得更加丰富和具体。
比如“小鸟飞”可以扩写成“一只可爱的小鸟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
缩句则是把一个复杂的句子去掉修饰成分,只保留句子的主干,像刚才扩写的句子缩句后就是“小鸟飞”。
孩子们在学习句式变换的时候,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
比如说,容易忽略句子中的一些关键词语,导致变换后的句子意思发生了改变;或者在添加修饰成分的时候,不知道如何选择合适的词语,使得句子变得不自然。
一、汉语拼音1、掌握23个声母: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 c s zh ch sh r y w2、掌握24个韵母:1) 单韵母:a o e i u ü2) 复韵母8个:ai ei ui ao ou iu ie üe3) 鼻韵母分为前鼻音和后鼻音。
前鼻音为:an en in un ün 后鼻音为:ang eng i ng ong3、特殊韵母:er 它不能和声母相拼,只单独作为字音。
4、整体认读音节16个:zi ci si zhi chi shi ri yi yu wu ye yue yin yun yuan ying5、标调:a o e i u ü,标调时按顺序,iu并列标在后,i上标调去掉点;ü与j q x y相拼时去两点,如ju qu xu yu 。
6、字母表: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7、隔音符号:以a o e 开头的音节紧跟在其它音节后面时,音节的界限容易发生混淆,因此音节间要用隔音符号(‘)隔开。
如海鸥hǎi ‘ōu二、查字典的方法1、音序查字法。
如:鼎dǐn,先在“拼音音节索引”中找出音序(D),再查找音节(dǐn)及所对应的页码。
2、部首查字法。
如查“挥”字,先在“部首目录”中找到(扌),再找到部首所对应的“检字表”页码,在“检字表”相应部首下及剩余笔画数(6画)下找到要查的字及正文页码。
3、数笔画查字法。
在阅读中遇到不知读音,又很难确定部首的字,就只能用数笔画的方法来查了。
首先,在“难检字索引”中的相应笔画数下找到该字,再打开所对应的正文页码就可查到这个字。
如查“乙”,在“难检字索引”中查(1)画。
三、理解词语1、先弄清词语中每个字的意思,再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来理解。
北京市小学语文1—6年级各年级知识点大全一年级语文知识点1. 汉字认读与书写- 了解并正确书写一些简单的汉字;- 学习利用偏旁部首进行汉字的辨析和联想;- 学习汉字的基本笔画和书写顺序;- 认读和书写一些简单的常用字。
2. 词语的认读- 认读并理解常见的词语;- 学习通过字形、发音等方式辨析词义;- 学习常见的词的用法。
3. 句子的理解和书写- 了解句子的基本概念;- 学习理解和书写简单的句子;- 学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4. 文字的听写- 听写一些简单的字词;- 运用所学的汉字知识进行文字听写。
5. 课文的朗读和理解- 学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的大意,能回答相关问题。
二年级语文知识点1. 识字与造句- 继续学习认读汉字,扩大汉字量;- 学习运用所学的汉字进行造句。
2. 词语的辨析和拓展- 学习辨析近义词和反义词;- 学习拓展词义,丰富词汇量。
3. 句子的构成和应用- 学习句子的基本成分,如主语、谓语等; - 学习句子的种类及其特点;- 学习运用所学的句子进行表达。
4. 语篇的理解和写作- 学习理解篇章的连贯性和结构;- 学习撰写简单的应用文,如便条、感谢信等。
5. 阅读技巧的培养- 学习提取课文中的信息;- 进行简单的阅读理解训练。
三年级语文知识点1. 词语的辨析和拓展- 学习辨析近义词和形近字;- 学习运用所学的词语进行创造性表达。
2. 句子的构成和变换- 学习复合句和简单句之间的转化;- 学习使用连接词构建复合句。
3. 课文的朗读和背诵- 提高朗读的语音表达;- 背诵一些优秀的经典课文。
4. 理解阅读- 学习区分事实和观点;- 学习进行阅读理解和推理。
5. 作文基础- 学习简单的写作技巧,如写人、写事等; - 开始运用基础词汇和句式进行作文。
四年级语文知识点1. 词语的拓展和运用- 学习运用词义的转化;- 学习运用词语进行比喻和借代。
2. 句子的变换和扩展- 学习使用不同的句型进行表达;- 学习运用修辞手法进行句子的改写。
一、反问句与陈述句间的转换:有不(否定词)去不,无不加不(否定词)。
陈→反:加上疑问词(怎么、难道)和语气词(呢?吗?)二、把字句:主动者(动作行为的发出者)+把+被动者(动作行为的承受者)被字句:被动者(动作行为的承受者)+被+主动者(动作行为的发出者)三、调换顺序意思不变:时间(地点、重点强调的内容)+逗号(,)+其余句子内容四、直接引语(人物直接说的话,提示语后有冒号、引号)间接引语(转述别人的话,提示语后加逗号,去掉引号)注意:人称代词要变换第一人称:我、我们第二人称:你、你们第三人称:他、她、它、他们、它们、她们如:直接→间接小明告诉我:“我明天要去春游。
”小明告诉我,他明天要去春游。
五、肯定句改为双重否定句(有两个否定词)方法:一般改在后半句,找能构成否定词的字(有、能、是、可能……),如果没有可以再加否定词,最后看句子是否通顺,可进行适当的增减。
用“非……不可”的句式改双重否定句。
这些作业我一定要完成。
这些作业我非要完成不可!(句号→感叹号)这些作业我不能不完成。
六、把句子改为比喻句。
一样事物(本体)+比喻词(好像、仿佛、是、宛如、似乎)+另一样事物(喻体,和原事物有相似之处:性质、形状、颜色、特点等)七、把句子改为拟人句。
被描述的对象一般是动物或植物,改拟人句就是赋予他们人的动作或行为。
(好处:生动、形象)八、直接叙述与转述第二个人转述(转给第三个人)A对B说话,然后B转述给第三个人听妈妈对我说:“她明天还要去开会。
”2、第三个人转述(转给第四个人)A对B说话,然后C转述给第四个人听。
妈妈对爸爸说:“她明天要去开会。
”军官对夜莺说:“要是路带对了,他就把这东西送给你。
”(二)从被转述的人(说话的那个人)来分析大致有3种情况1、直述句提示语在前面。
妈妈说:“我明天还要去开会。
”改为:妈妈说,她明天还要去开会。
2、直述句提示语在中间或者在后面。
“工作太多了。
”妈妈说,“我明天还要去开会。
【暑假连接】专题08 句式变换句式变换就是在保持原来内容不变的前提下,把句子的表达形式按肯定的要求从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的练习。
在学校三、四班级,要学习的句式变换是学校经常会遇到的一项语文基本功考察题目。
在三班级主要学习的句式变换是“把”字句与“被”字句的互换、“陈述句”与“反问句”的互换、“确定句”与“双重否定句”的互换以及“直述句”与“转述句”的互换,养成正确运用句式转换的良好习惯,整体提高语文素养。
1.句式变换原则。
(1)不转变原意。
(2)不能增删转变内容。
(3)可增删个别词语。
(4)留意层次及规律关系。
(5)尽量避开重复。
2.三班级主要学习的句式变换的种类。
(1)把陈述句改写成“把”字句。
如:我叠好了被子。
⇒我把被子叠好了。
(2)把陈述句改写成“被”字句。
如:我们克服了困难。
⇒困难被我们克服了。
(3)“把”字句与“被”字句的互改。
如:董存瑞把敌人的碉堡炸毁了。
⇒敌人的碉堡被董存瑞炸毁了。
又如:小树被狂风吹得东倒西歪。
⇒狂风把小树吹得东倒西歪。
(4)确定句和否定句的互改。
如:王芳是个好孩子。
⇒王芳不是个坏孩子。
又如:外国人承认中国人了不起。
⇒外国人不得不承认中国人了不起。
(5)因果关系的句式变化。
如:我们看太阳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是由于它离地球太远了。
⇒由于太阳离地球太远了,所以我们看它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6)把直接叙述改为间接叙述。
如:李老师说:“同学们不好,我担忧心。
”⇒李老师说,同学们不好,她担忧心。
(7)不同语气句子的句式转变。
①陈述句和反问句的互改。
如:作为一个市民,应当遵守公共道德。
⇒作为一个市民,莫非不应当遵守公共道德吗?又如:这么远,箭怎么能射得到呢?⇒这么远,箭不能射得到。
②陈述句和感叹句的互改。
如:黄山的景色很美。
⇒黄山的景色真美呀!(8)把句子改为比方句或拟人句。
如:①雨后,天空中消灭了一道彩虹。
⇒雨后,天空中消灭了一道彩虹,犹如一座彩桥悬在上空。
②小鸟飞来。
⇒小鸟唱着歌飞来。
“我和爸爸妈妈把北京城逛遍了。
”句式转换|小学语文基础知识总结|小学语文基础知识
大全-
“我和爸爸妈妈把北京城逛遍了。
”句式转换
说明:本句可以在以下几种句式中互相转换,意思基本保持不变。
1.本句可以改陈述句为反问句:
陈述句:我和爸爸妈妈逛遍了北京城。
反问句:难道不是我和爸爸妈妈把北京城逛遍了吗?
2.本句还可以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把字句:我和爸爸妈妈把北京城逛遍了。
被字句:北京城被我和爸爸妈妈逛遍了。
3.肯定句和否定句互换:
肯定句:我和爸爸妈妈把北京城逛遍了。
双重否定句:我和爸爸妈妈不是没有把北京城逛遍了。
4.陈述句可改为感叹句:
陈述句:我和爸爸妈妈把北京城逛遍了。
感叹句:我和爸爸妈妈把北京城逛遍了!
句式转换,在小学阶段来说,也就是把句子换成另外一种说法,但是句子意思保持不变。
对应句式之间是可以互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