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市公共场所杯具清洗消毒卫生操作规程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1
公共场所杯具清洗消毒操作指引设置要求1. 清洗消毒间面积应能满足公共用具、用品等清洗消毒保洁的需要,清洗消毒间面积宜3平方米以上。
2.清洗消毒间必须建在清洁、卫生、供水方便、远离厕所和其他有害污染源的地方,严禁防止“四害”及其他病媒昆虫的进入。
3.清洗消毒间地面与墙面应使用防水、防霉、可洗刷的材料,墙裙高度不得低于1.5米,地面坡度不小于2%,并设有机械通风装置。
通风和采光(照明)良好。
4. 清洗消毒间应有清洗池、浸泡消毒池(或以消毒柜代替消毒池)、冲洗池及保洁柜。
各池大小应满足工作需要,并设置明显标识和水量水位刻度标记。
工作台面和各池应采用不锈钢或陶瓷等防渗水、不易积垢、易于清洗的材料制成。
前置工作台用于存放未清洁饮具,后置工作台用于存放清洁消毒饮具。
5.保洁柜应密闭,其容量应满足工作需要,并定期进行清洁消毒。
6.消毒间内必须安装钟表控制消毒时间。
清洗消毒要求收集:在清理房间之前,先将脏的饮具用专用的桶收集送到清洗消毒间。
清洗消毒间布局必须按照严格遵守“一洗二消三冲四保洁五记录”的原则而设立,流程要合理,避免交叉污染。
1.清洗:清倒饮具中残渣及茶水,按照清洁洗涤剂说明书的要求配制清洁洗涤液,在洗涤池内逐一彻底清洗饮具,去掉附在饮具上的油渍、茶垢,使饮具表面光亮、无水迹附着。
2.消毒(1)洗碗(杯)机洗消:按洗碗(杯)机的使用方法操作。
(2)高温消毒:包括煮沸、蒸汽、红外线消毒等。
将清洁好的饮具在冲水池中用清水漂洗过后,放置在煮沸或蒸汽或红外线消毒柜(橱)内进行消毒。
※煮沸、蒸汽消毒应保持100℃,消毒时间不少于20分钟;※远红外线消毒(远红外线消毒柜)应控制125℃,消毒时间不少于15分钟。
(3)化学消毒:按消毒剂使用说明,用量筒将配好的消毒液倒入消毒池(桶)中,将待消毒饮具完全浸泡在消毒液中,使用钟表控制好使用说明所规定的消毒时间。
如使用含氯消毒剂时,浸泡消毒液有效率含量应达250mg/l浓度,浸泡时间不少于30分钟。
公共场所杯具清洗消毒操作规程
原则:茶具、饮具在客房的每天撤换,在公共区域的每客一换,撤换出来的茶具饮具要实行“一冲、二擦、三洗、四消毒、五保管”,茶具、饮具的消毒做到“三专”:专室、专用设备、专人管理。
一、清洗:清洗杯具时,要遵循由上而下、由里到外的方法进行操作。
在洗涤池中用洗洁剂清洗,并注意洗刷杯口。
二、消毒:①高温消毒:包括煮沸、蒸汽、红外线消毒等。
煮沸、蒸汽100℃作用20~30分钟以上。
红外线消毒(如红外线电子消毒柜)125℃作用15分钟以上,口朝红外线灯管放置。
冷却到40℃取出放入保洁柜备用。
②药物消毒:消毒间内至少应设有3个饮具专用清洗消毒池,池子应加盖,并有相应的消毒剂配比容器量杯。
在药物消毒池内,将杯具完全浸没入消毒液中,用含有效溴或有效氯含量为250毫克/升的消毒溶液浸泡30分钟。
途中不得开启放入新的杯具。
三、冲洗:采用药物消毒的杯具必须在过水池中用清水漂洗,去除残留的消毒液。
四、保洁:消毒后的杯具应倒置放入专用密闭保洁柜内,并有明显标志。
保洁柜内如果采用毛巾作垫子的,所垫的毛巾必须定期更换、清洗和消毒。
杯具消毒程序及制度杯具清洗消毒卫生制度一、必须设立与经营规模相适应的专用杯具洗消间,有专用清洗池、消毒设施及保洁设施。
二、配备足够数量的茶杯、口杯、酒具等杯具,有利于正常周转使用和严格清洗消毒。
三、客人使用后茶杯、口杯、酒具等杯具,必须严格清洗,采取热力或电子消毒柜进行消毒。
1、采取浸泡清洗干净。
2、放入热力消毒设施内温度100℃,时间10分钟。
电子消毒柜消毒30分钟。
3、经消毒后茶杯、口杯、酒具等杯具,必须放入清洁的保洁柜内进行保洁。
四、保洁时间较长的茶杯、口杯、酒具等杯具,必须再次进行清洗消毒后,方可供客人使用。
五、清洗消毒的茶杯、口杯、酒具等杯具,必须做好消毒记录,保证一客一用一消毒。
公共场所杯具清洗消毒卫生操作规程一、设置及要求:1、洗消间内布局必须严格遵守“一洗、二过、三消毒、四保管”原则而设立。
流程要合理,避免交叉污染。
2、洗消间必须建在清洁、卫生、供水方便,远离厕所和其他有害污染源的地方。
严禁防止“四害”及其他有害昆虫的进入。
洗消间面积应与场所规模相适应,但最小应不得低于3m2。
3、洗消间必须独立专用,通风换气良好。
并按流程设立前置工作台、洗涤池、过水池、药物消毒池(或消毒柜)、后置工作台、保洁柜。
各池应有明显标志。
各池容积应与洗消量相适应。
工作台面和各池应采用不锈钢或瓷砖,要便于清洗,不易积垢。
前置工作台用于存放未清洁杯具,后置工作台用于存放清洁后待消毒杯具。
4、杯具保洁柜内壁必须采用瓷砖或易于清洗、不发霉的材料,保洁柜必须带门,柜内不准存放其他物品。
容量应不小于日常用量的2倍。
5、洗消间内四周墙壁应贴瓷砖做墙裙,高度不低于1.8米:地面应采用防潮、防滑材料,并有一定坡度(不少于3%),易于排水。
6、市区内各类场所的杯具应选用高温消毒方法,市区边缘和郊、县有条件者也应首选高温消毒方法。
7、装载脏杯与干净的容器必须分开使用,且标注清晰,不得混用,并当天清洗消毒。
二、.洗消程序1、清晰:清倒杯中残渣及茶水,然后在洗涤池中用洗洁液清洗,并注意洗刷杯口。
杯具清洁消毒作业流程一:杯具消毒示意图
二:详细操作流程
1. 所有客人使用过的杯具 , 由服务人员统一收回至消毒间。
2. 由清洁人员对当日回收的杯具进行检查 , 对有损坏的杯具进行报损 ;
3. 报损统计完毕后 , 由清洁员在“杯具清洗池”对杯具进行去渣、清洁。
4. 将清洗后的杯具放入消毒水桶中 , 以 1:100的浓度放入药片和清水。
5. 杯具浸泡 10分钟后 , 将杯具进行彻底冲洗。
6. 冲洗完的杯具在净水后 , 用口布对其擦拭 , 除去水迹。
7. 检查杯具是否清洁光亮 , 针对不合格的应重复清洗 , 到合格为止 ;
8. 将杯具分类并整齐放入消毒柜内 , 关好柜门进行消毒处理。
9. 紫外高温消毒时间每批不能低于 15分钟。
10. 消毒完毕 , 将各类杯具存放入相应的杯具保洁箱待用。
11. 吧台的水池只能清洗工具及洗手用,不能洗杯具,切记。
公共场所杯具清洗消毒操作指引杯具的清洗消毒应严格按以下程序进行:一洗二冲三消毒四保洁一、杯具洗消间的设置1、应设在用(排)水方便、便于工作、远离厕所、不易受污染影响的地方,有防蝇、防鼠、防蟑螂等害虫设施。
面积4平方米以上,要求通风和采光或照明良好。
2、应独立专用,内部应有冲洗池、药物浸泡消毒池及保洁柜。
或以消毒柜代替消毒池。
造池材料应无毒、防霉,表面光洁,便于清洗消毒。
各池应大小恰当(单用药物消毒者,至少设池2个,每个池口径不小于30×30公分,两池的总容积应不小于30升)、并有“清洗池”、“浸泡消毒池”等标识和不同水量水位刻度标记、布局合理、标志明显。
3、洗消间应贴光滑瓷砖墙裙,高度1.5米以上;地面应采用防滑硬质底材料铺设,并有一定的排水坡度(不少于3%)。
4、保洁柜容量应足够大,密闭加锁,内壁易于清洁,定期进行消毒。
使用消毒柜消毒者,如果消毒柜的大小和数量足以满足杯具消毒/保洁周转的需要,可以消毒柜代替保洁柜。
二、洗消程序:1、洗:除去杯中剩余物后放入洗涤池,在池中加入洗涤剂,洗刷除去杯内残渣和表面的污垢。
2、冲:在冲水池中用流动水漂洗杯具,用净水冲去残留在杯具表面的洗涤剂。
3、消毒方法(1) 物理消毒:包括蒸汽、煮沸、红外线等热力消毒方法。
煮沸、蒸汽消毒保持100℃保持10分钟;红外线消毒(如红外线消毒柜)一般控制温度120℃保持10分钟;洗碗机消毒一般水温控制85℃,冲洗消毒40秒以上;(2) 化学消毒:主要为各种含氯消毒药物(详见消毒药物的说明书)使用浓度应含有效氯250mg/L(250ppm) 以上,杯具全部浸泡入液体中,作用5分钟以上。
化学消毒后,用净水冲去残留在杯具表面的消毒剂,然后晾干。
如需将杯具抹干,必须用消毒巾。
药液配制方法、配制浓度和浸泡消毒时间,按消毒药物说明书要求执行。
三、保洁方法1、消毒后的杯具要自然滤干或烘干,不应使用手巾、餐巾擦干,以避免受到再次污染。
洗刷.消毒规范及标准1、餐具、酒具的洗刷消毒要求是:一洗,二刷,三冲,四消毒,五封闭(保洁),保证餐具无油腻、无污渍、无水迹、无细菌。
2、洗刷:2.1将餐具、酒具先倒掉残渣,分类放置、分开洗刷;2.2用清水冲洗餐具、酒具,酒具在冷水中浸泡5分钟,去酒味;2.3用热碱水或加洗洁精的水刷洗餐具,以去油腻;酒具在加洗洁精的水中刷洗;要用专用的洗碗布洗刷。
2.4将用洗洁精洗涤后的餐具、酒具再用清水冲洗一遍,然后分类放置。
3、消毒:洗净的餐具进行消毒,可用以下几种方法:3.1煮沸消毒法。
将餐具放在网篮中,在水中煮沸20—30分钟;3.2蒸汽消毒法。
将洗净的餐具放入消毒柜中(立着放),关严门后开放蒸汽,当温度升到1200C,在12磅压力下蒸20分钟即可;3.3高锰酸钾溶液消毒法。
将洗净的餐具放入1/1000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10分钟即可;3.4漂白粉消毒法。
用5克漂白粉加1千克温水充分搅拌成1/2000的溶液,将洗净的餐具放入溶液中浸泡5—10分钟,便达到消毒的目的;3.5红外线消毒法。
消毒时,要求箱内温度达到120℃,并持续30分钟;3.6“84”消毒液消毒法。
使用时,将洗净后的餐具放入按1:200配制好的药液中浸泡5分钟,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即可;3.7根据不同的餐具、酒具、用具,可选择不同的方法:3.7.1大件餐具用蒸汽消毒法;3.7.2小件餐具用红外线消毒法和“84”消毒液消毒法;3.7.3酒具用“84”消毒液消毒法。
用清水冲洗后还应用消毒布擦干、擦亮;3.7.4小毛巾用漂白粉消毒法和红外线消毒法;3.7.5口布、台布用漂白粉消毒法。
4、保洁:消毒后的餐具应放在保洁橱内,以防止细菌污染。
地面砖及灯具清洁保养规范一、地面砖地面砖的清洁保养:1、最初保养(1)地面砖铺好后两后内不要沾水,必须让混凝土凝固。
(2)用无碱合成清洁剂洗刷,并且要求刷洗冲净表面的尘土、垃圾,清除水泥等斑迹,并使其干燥。
(3)地面可封蜡以保护水泥浆。
客房公共场所杯具清洗消毒卫生操作规程概述客房公共场所杯具的清洗消毒卫生是保证客房卫生标准的重要环节。
本文档旨在规范客房公共场所杯具的清洗消毒操作,确保客房环境的安全与卫生。
1. 杯具清洗前准备在进行杯具清洗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确保清洗区域干净整洁,无明显污物;•进行手部卫生,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鞋套、口罩和手套;•准备洗涤液、洗刷工具和清洗设备。
2. 杯具清洗步骤2.1 倒掉杯具中的残余饮料或水在清洗杯具之前,需要将杯具中的残余饮料或水倒掉。
倒掉时,要注意不要将流向朝下,避免污染其他表面。
2.2 温水冲洗杯具将清洗好的杯具放入清洁温水中,用清水将杯具内外进行充分冲洗。
确保杯具表面无残渣。
2.3 使用洗涤液清洗杯具将适量洗涤液倒入杯具中,使用专用刷具,对杯内外表面进行彻底清洁。
特别是对杯底、杯沿、杯内部位要细致的清洗,以保证卫生标准。
2.4 再次用清水冲洗用充足的清水冲洗杯具,确保洗涤液残留物完全清除。
冲洗时,要将杯具彻底浸泡在水中,保证清洗干净。
2.5 阴干或吹风杯具将洗净的杯具放置在通风干燥的地方晾干,或使用干燥设备进行吹风。
确保杯具完全干燥。
3. 杯具消毒步骤杯具的消毒是为了杀灭可能存在的细菌和病毒,确保客房公共场所的安全与卫生。
下面是杯具消毒的步骤:3.1 准备消毒溶液按照消毒剂的使用说明,配制合适的消毒溶液。
一般常用的消毒剂有漂白粉、酒精等。
3.2 将杯具浸泡在消毒溶液中将杯具完全浸泡在消毒溶液中,确保每个部位都接触到消毒剂。
浸泡时间一般为15-30分钟,根据消毒剂的使用说明进行调整。
3.3 取出杯具,用清水冲洗将消毒过的杯具从消毒溶液中取出,用充足的清水进行冲洗。
确保消毒溶液残留物完全清除。
3.4 阴干或吹风杯具将消毒后的杯具放置在通风干燥的地方晾干,或使用干燥设备进行吹风。
确保杯具完全干燥。
4. 清洗工具的消毒与保养为了保证清洗的效果,清洗工具也需要进行消毒和保养。
以下是清洗工具的消毒和保养步骤:4.1 消毒清洗工具将清洗工具浸泡在消毒溶液中,按照消毒剂的使用说明进行消毒。
公共用品用具的清洗消毒制度
为加强公共用品清洗消毒的卫生管理,保证公共用品清洗消毒质量,防止疾病传播,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等规定,结合本店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顾客用酒杯,茶杯等物品,需在洗涤消毒间内清洗消毒。
消毒后的产品要放在消毒柜内。
撤换下的顾客用品要按规定的程序分类清洗消毒,且不能污染清洁物品
二、客用酒杯、茶杯消毒按以下程序操作和备用:
1、物理消毒(程序:除残渣→热碱水浸泡洗刷→清水冲→热力消毒)
(1)、煮沸消毒:将洗涤好的口杯、茶杯放入摄氏100度的水中煮沸15分钟。
(2)、蒸汽消毒:将洗涤好口杯、茶杯的放入蒸汽柜内,温度保持摄氏100度;消毒时间不得少于15分钟。
(3)、红外线消毒:将洗涤好的餐具放入消毒柜;温度保持摄氏100度,消毒时间不得少于15分钟。
2、化学消毒对不宜蒸、煮的口杯、茶杯、酒杯可在洗净后用化学消毒(程序:除残渣→热碱水浸泡洗刷→化学消毒→清水冲)
(1)、使用的洗涤剂、消毒剂应当对人体安全、无害,必须经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生产的产品。
(2)、消毒液浓度、消毒时间必须严格按消毒液的使用说明进行。
3、口杯、茶杯、酒杯的保洁
经消毒的口杯、茶杯、酒杯应有专门的保洁柜,存放整齐避免与其它杂物混放,防止重复污染,并对保洁柜定期进行清洗消毒。
杯具的清洗消毒制度
一、杯具使用前必须洗净、消毒,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未经消毒的杯具不得使用。
二、杯具洗涤、消毒应在专门的洗涤消毒间进行,遵循“一洗、二消、三保洁”的程序,洗涤、消毒设施的大小和数量应能满足需要;禁止在其它场所洗涤杯具。
三、清洗杯具用具应先用餐洗净去除油污,再用流动清水洗干净,洗后应滤干。
四、所使用的消毒剂必须符合国家卫生要求,且在保质期内,并按规定的温度等条件储存。
五、严格按规定浓度进行配制。
六、配好的消毒液要定时更换,一般每4个小时更换一次。
七、使用时要定时测量消毒液浓度,浓度低于要求立即更换
八、保证消毒时间,一般公共用具用品消毒应作用10分钟。
九、消毒后的杯具应存放在密闭的保洁柜中,柜内保持清洁卫生,不得存放其它物品。
十、消毒间台面、地面等保持整洁卫生。
公共场所用品用具清洗消毒方法一、清洗方法及步骤1、去除公共用品用具表面的残渣、污垢。
2、用含洗涤剂溶液洗净公共用品用具表面。
3、用清水冲去残留的洗涤剂。
二、消毒方法(一)物理消毒。
包括蒸汽、煮沸、红外线等热力消毒方法。
1、煮沸、蒸汽消毒:100℃作用20~30分钟以上。
可用于饮具、毛巾及床上用品等棉织品的消毒。
2、红外线消毒:125℃作用15分钟以上。
可用于饮具、毛巾等棉织品、耐热拖鞋的消毒。
3、紫外线消毒柜:可用刀剪、推剪、塑料用品的消毒。
(二)化学消毒。
包括含氯消毒剂、酒精等消毒方法。
1、有效氯含量为250毫克/升的消毒溶液浸泡30分钟,可用于面盆、饮具、塑料用品的消毒或用于物品表面喷洒、涂擦消毒。
消毒液的配制:每10克消毒灵(优氯净)加入16公斤水中、漂白精片1片加入1.6公斤水中。
2、有效氯含量为1000毫克/升的消毒液中,浸泡30分钟,可用于拖鞋消毒。
消毒液的配制:每10克消毒灵(优氯净)加入4公斤水中、漂白精片1片加入0.4公斤水中。
3、使用浓度75%的乙醇(酒精)可用于操作人员手部和高频玻璃电极、导入(出)棒等美容器械涂擦消毒。
4、物体表面消毒:采用500毫克/升含氯消毒剂喷洒或擦拭,作用时间60分钟。
消毒液的配制:每10克消毒灵(优氯净)加入8公斤水中、漂白精片1片加入0.8公斤水中。
化学消毒后的公共用品用具应用净水冲去表面的消毒剂。
三、保洁方法1、消毒后的公共用品用具要自然滤干或烘干,不应使用毛巾擦干,及时放入用具保洁柜内,以避免受到再次污染。
2、消毒后的饮具应及时放入用具保洁柜内。
四、化学消毒注意事项1、使用的消毒剂应在保质期限内,并按规定的温度等条件贮存。
2、严格按规定浓度进行配制,固体消毒剂应充分溶解。
3、配好的消毒液定时更换,一般每4小时更换一次。
4、使用的消毒大桶带有刻度,用于配制消毒液。
5、保证消毒时间,一般公共用品用具消毒应作用30分钟。
6、应使消毒物品完全浸没于消毒液中。
公用茶具消毒卫生管理制度
一、消毒茶具的频率
1. 每日清洁消毒:茶具应每天清洗消毒一次,包括茶壶、茶杯、茶叶罐等。
2. 按需消毒:在茶具使用频繁的情况下,如客人较多或连续使用茶具的情况下,应在每次使用前进行消毒。
二、清洁消毒方法
1. 清洁:使用清洁剂和清水将茶具彻底清洗,去除茶渍和污垢。
2. 消毒液浸泡消毒:将茶具浸泡在稀释的消毒液中,消毒液的浓度根据厂家说明书进行配置,保证茶具可以充分接触消毒液。
3. 冲洗:用清水将茶具充分冲洗,确保茶具不含消毒液残留。
三、消毒液的选择
1. 可使用次氯酸钠溶液,浓度不低于200mg/L。
2. 可使用过氧化氢溶液,浓度不低于100mg/L。
3. 可使用其他合格的消毒液,但要确保茶具不被污染和受损。
四、茶具的储存和保管
1. 消毒后的茶具应晾干后储存在干燥、通风的地方。
2. 茶具应存放于封闭的柜子或架子上,防止灰尘和污染物附着。
五、员工卫生管理
1. 员工应保持清洁,上岗前必须洗手、戴好工作帽和口罩。
2. 员工在使用茶具之前,应先洗手,并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六、定期检查
1. 店面应定期对茶具消毒和卫生管理制度进行检查,确保操作规范和茶具的卫生状况。
2. 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茶具的卫生安全。
常用公共用品用具消毒操作规程一、消毒范围公共场所供顾客使用的茶具、杯具、拖鞋、面巾、脸盆、脚盆、浴盆、浴池、床上用品、抽水马桶及坐垫、理发工具、美容工具、修脚工具等均需由专(兼)职消毒员按照操作程序,选择适当的消毒方法进行消毒,公共用品用具必须做到一客一用(换)一消毒。
二、消毒程序公共场所用品用具消毒程序为:1、物理方法:一洗刷、二消毒、三保洁;2、化学方法:一洗刷、二消毒、三净水冲洗、四保洁。
3、空气、游泳池水消毒按相关规定执行。
三、消毒方法1、红外线消毒:将洗净后的用品用具放入红外线消毒柜中,温度保持120℃, 消毒15 分钟以上;常用于杯饮具消毒。
2、紫外线(臭氧)消毒:将用品用具清洗干净后放入紫外线消毒箱内,照射30 分钟至1 小时。
常用于刀剪、推子、修脚工具等金属器具高水平消毒。
3、75%酒精擦试消毒:将用品用具清洗干净后,直接用75%酒精棉球对物体表面擦试消毒。
常用于梳子、美容工具电极棒等擦拭消毒。
4、湿热法消毒:将用品用具清洗干部后,利用各种热源使水温加热至100℃,将消毒物品全部浸没水中,持续煮沸15至30分钟以上;或将洗净物品放入蒸汽柜内加热到120℃,15分钟以上。
常用于耐热杯饮具、毛巾等小件布草消毒。
5、含氯制剂消毒法:将用品用具清洗干净后,按照使用比例在专用消毒池(桶)内配置好消毒液,清洗干净的消毒物品浸没在消毒液中,并加盖,浸泡时间不少于30 分钟。
常用于布草类、杯饮具、拖鞋等消毒。
6、外送消毒:外送物品必须与洗消单位签订洗消合同,并保留好送洗清单。
四、消毒工作记录消毒工作由专(兼)职消毒员进行,做好消毒方法、作用时间以及消毒物品种类、数量等内容的记录,以备检查。
公共场所杯具清洗消毒卫生操作规程一、设置及要求1、洗消间内布局必须严格遵守“一洗、二过、三消毒、四保管”原则而设立。
流程要合理,避免交叉污染。
2、洗消间必须建在清洁、卫生、供水方便,远离厕所和其他有害污染源的地方。
严禁防止“四害”及其他有害昆虫的进入。
洗消间面积应与场所规模相适应,但最小应不得低于3m2。
3、洗消间必须独立专用,通风换气良好。
并按流程设立前置工作台、洗涤池、过水池、药物消毒池(或消毒柜)、后置工作台、保洁柜。
各池应有明显标志。
各池容积应与洗消量相适应。
工作台面和各池应采用不锈钢或瓷砖,要便于清洗,不易积垢。
前置工作台用于存放未清洁杯具,后置工作台用于存放清洁后待消毒杯具。
4、杯具保洁柜内壁必须采用瓷砖或易于清洗、不发霉的材料,保洁柜必须带门,柜内不准存放其他物品。
容量应不小于日常用量的2倍。
5、洗消间内四周墙壁应贴瓷砖做墙裙,高度不低于1.8米:地面应采用防潮、防滑材料,并有一定坡度(不少于3%),易于排水。
6、各类场所的杯具应选用高温消毒方法。
7、装载脏杯与干净的容器必须分开使用,且标注清晰,不得混用,并当天清洗消毒。
二、.洗消程序1、清洗:清倒杯中残渣及茶水,然后在洗涤池中用洗洁液清洗,并注意洗刷杯口。
2、过水:在过水池中用清水漂洗杯具。
3、消毒洗碗(杯)机洗消:按洗碗(杯)机的使用方法操作。
高温消毒:包括煮沸、蒸汽、红外线消毒等。
煮沸、蒸汽消毒应保持100°C,消毒时间不少于15分钟:远红外线消毒(如远红外线消毒柜)应控制温度100°C,消毒时间不少于15分钟。
药物消毒:在药物消毒池内,将杯具完全浸泡如药液中,药液浓度及浸泡时间必须按药物使用说明严格操作,用含氯消毒药时,浸泡液有效氯含量应达25 0mg/l浓度,浸泡时间不少于15分钟。
当浸泡有效氯含量低于200mg/l,应更换药液或加药使有效氯达到250mg/l。
四、保管1、采用高温消毒:消毒后的杯具应干爽清洁,可直接放入保洁柜内。
铜陵市公共场所杯具清洗消毒卫生操作规程
一、设置及要求
1、洗消间内布局必须严格遵守“一洗、二过、三消毒、四保管”原则而设立。
流
程要合理,避免交叉污染。
2、洗消间必须建在清洁、卫生、供水方便,远离厕所和其他有害污染源的地方。
严禁防止“四害”及其他有害昆虫的进入。
洗消间面积应与场所规模相适应,但最小应不得低于3m2。
3、洗消间必须独立专用,通风换气良好。
并按流程设立前置工作台、洗涤池、过
水池、药物消毒池(或消毒柜)、后置工作台、保洁柜。
各池应有明显标志。
各池容积应与洗消量相适应。
工作台面和各池应采用不锈钢或瓷砖,要便于清洗,不易积垢。
前置工作台用于存放未清洁杯具,后置工作台用于存放清洁后待消毒杯具。
4、杯具保洁柜内壁必须采用瓷砖或易于清洗、不发霉的材料,保洁柜必须带门,
柜内不准存放其他物品。
容量应不小于日常用量的2倍。
5、洗消间内四周墙壁应贴瓷砖做墙裙,高度不低于1.8米:地面应采用防潮、防
滑材料,并有一定坡度(不少于3%),易于排水。
6、市区内各类场所的杯具应选用高温消毒方法,市区边缘和郊、县有条件者也应
首选高温消毒方法。
7、装载脏杯与干净的容器必须分开使用,且标注清晰,不得混用,并当天清洗消
毒。
二、洗消程序
1、清洗:清倒杯中残渣及茶水,然后在洗涤池中用洗洁液清洗,并注意洗刷杯口。
2、过水:在过水池中用清水漂洗杯具。
3、消毒
⑴、洗碗(杯)机洗消:按洗碗(杯)机的使用方法操作。
⑵、高温消毒:包括煮沸、蒸汽、红外线消毒等。
煮沸、蒸汽消毒应保持100°C,
消毒时间不少于15分钟:远红外线消毒(如远红外线消毒柜)应控制温度100°C,消毒时间不少于15分钟。
⑶、药物消毒:在药物消毒池内,将杯具完全浸泡如药液中,药液浓度及浸泡时
间必须按药物使用说明严格操作,用含氯消毒药时,浸泡液有效氯含量应达250mg/l浓度,浸泡时间不少于15分钟。
当浸泡有效氯含量低于200mg/l,应更换药液或加药使有效氯达到250mg/l。
4、保管
⑴、采用高温消毒:消毒后的杯具应干爽清洁,可直接放入保洁柜内。
⑵、采用药物消毒:消毒后的杯具应倒置(不得超过15分钟)后才放入保洁柜
内。
⑶、消毒柜同时兼作保洁柜:消毒后可直接留置柜中,但该柜的容量应不少于杯
具日常最高用量的2倍。
凡新置入杯具后应立即消毒。
⑷、保洁柜内的必须每天清洗、消毒:如果采用毛巾作垫子的,所垫的毛巾必
须每天更换、清洗和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