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2
- 格式:doc
- 大小:520.50 KB
- 文档页数:5
第2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1.(2016.南通)有关生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长素能促进细胞伸长生长B.茎的背地性说明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C.顶端优势是由于侧芽产生的生长素过多引起的D.高浓度的生长素可以防止叶片脱落考点: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分析:1、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起促进作用,高浓度起抑制作用,具体表现为: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蔬果;2、由于根对生长素的敏感性强,远地侧较低的生长素促进了该侧细胞的生长,近地侧较高的生长素抑制了该侧细胞的生长,从而使根表现出向地性,体现生长素的两重性;而茎对生长素的敏感性较弱,远地侧较低的生长素使该侧细胞生长较慢,近地侧较高的生长素使细胞生长较快,从而表现出茎的背地性,表现生长素的促进作用;3、顶端优势:植物顶芽优先生长,侧芽受抑制的现象,因为顶芽产生生长素向下运输,大量积累在侧芽,使侧芽生长受抑制。
答案:A解析:一定浓度的生长素能促进细胞伸长生长,A正确;重力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使近地侧生长素浓度较高,远地侧生长素浓度较低,茎对生长素的敏感性较弱,远地侧较低的生长素使该侧细胞生长较慢,近地侧较高的生长素使细胞生长较快,从而表现出茎的背地性,只能体现生长素的促进作用,B错误;顶端优势是由于顶芽产生生长素向下运输,大量积累在侧芽,使侧芽生长受抑制而引起的,C错误;低浓度的生长素可以防止叶片脱落,高浓度的生长素可以促进叶片脱落,D错误。
本题答案选A。
点评:本题考查生长素的生理作用、运输和应用,意在考查考生识记和理解能力,属于中档题,体现两重性的实例是根的向地性、顶端优势等。
2.(2016.上海模拟)如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茎的向光性实验中,若测得茎向光一侧的生长素浓度为b点浓度,则背光一侧的浓度一定在de之间B.若c点表示某植物顶芽的生长素浓度,则cd段可表示最靠近顶芽的侧芽中的生长素浓度C.在利用生长素作用原理来培育无子番茄时,所用生长素浓度应低于e点浓度D.若c点表示促进茎生长的最适宜浓度,则a、d点分别表示促进根、芽生长的最适宜浓度考点: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分析: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必修三 3.2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学习目标】1.概述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2.理解生长素的作用特点。
3.尝试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自主学习讨论】一、生长素的生理作用1.作用表现及特点⑴表现:既能生长,也能生长;既能发芽,也能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
⑵特点:,即时促进生长,时抑制生长,甚至杀死植物。
2.具体体现:顶端优势(如图)⑴现象:顶芽优先生长,侧芽受到抑制。
⑵原因①生长素的运输方向→(用图中字母表示),②处生长素浓度低→生长。
处生长素浓度高→生长。
⑶解除措施:摘除。
⑷应用:棉花打顶。
3.生产应用: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用于防止果实和叶片的脱落、促进结实、获得无子果实、促使扦插枝条的等。
二、尝试运用生长素促进插条生根1.常用方法⑴:此法要求溶液的浓度。
⑵:此法用时较短。
2.在探究实验中的自变量为,无关变量有处理溶剂剂量、温度、光照等。
【巩固检测】1.植物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也能抑制植物生长,甚至杀死植物。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低浓度促进,较高浓度抑制,过高浓度杀死B.过高浓度促进,较高浓度抑制,低浓度杀死C.较高浓度促进,过高浓度抑制,低浓度抑制D.较高浓度促进,低浓度和过高浓度杀死2.摘除植物的顶芽后,侧芽将会因生长素()A.浓度增高,发育成枝 B.浓度增高,生长受抑制C.浓度降低,发育成枝 D.浓度降低,生长受抑制3.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探究过程中,下列关于注意事项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正式实验前先做一个预实验,目的是证实适宜浓度范围,摸索实验条件B.找准插条的上下端,防止颠倒 C.所用的每个插条都应留3~4个芽D.此探究实验不存在对照实验4.可以证明生长素低浓度促进生长,而高浓度抑制生长的例子是()A.植物的茎的背地性生长 B.顶端优势C.生长素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 D.生长素促进扦插枝条生根5.将植物横放,测量根和茎生长素浓度与其生长状况的关系如下图甲所示,则曲线上P点最可能对应于图乙中的位置是( )A.a B.b C.c D.d6.让不易生根的植物枝条生根,可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浸泡插枝的( )A.上端 B.中部 C.下端 D.两端7.在农业生产上,通过移植能促进植物侧根的生长,这是因为移植过程中能 ( )A.促进侧根生长素的产生B.抑制侧根生长素的产生C.破坏了根的顶端优势D.生长素可促进扦插枝条长根8.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没有授粉的雌蕊柱头,结果是 ( )A.果实和种子都能正常生长 B.果实和种子都不能正常生长C.种子正常发育而果实不能正常发育 D.种子不能正常发育而果实能正常发育9.如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芽和茎生长的影响,从此图中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A.生长素对三种器官的作用都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B.A、B、C三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分别是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最适宜浓度C.D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能促进芽和茎的生长,抑制根的生长D.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浓度敏感,成熟的细胞对生长素敏感性差10. ( B级)如图所示,甲图表示胚芽鞘受到单侧光的照射,乙图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溶液对胚芽鞘生长的影响,如果甲图中b处的生长素浓度为m,则a处生长素浓度X的范围是( )A.m<X<n B.X<mC.n<X<i D.m<X<i11.假若你是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成员,请根据给出的实验材料和用具,探究2,4-D(植物生长调节剂,生理作用同生长素)对插条生根的影响。
一.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1. 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而是给细胞传达一种调节代谢的信息。
2. 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低浓度:促进生长、促进发芽、防止落花落果; 高浓度:抑制生长、抑制发芽、疏花疏果。
过高浓度:杀死植物3.生长素的功效(1) 不同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同一器官上时,引起的生理功效不同(促进效果不同或抑制效果不同),如图:10-10-10-8 mol/L 促进作用增强10-8 mol/L (B 点)促进作用最强,为最适浓度10-8-10-5 mol/L 促进作用减弱10-5 (B ′点)mol/L 既不促进也不抑制抑制作用:>10-5 mol/L(2) 同一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不同器官上时,引起的生理功效也不同,这是因为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敏感性大小:根﹥芽﹥茎),也说明不同器官正常生长所要求的生长素浓度也不同,如图:曲线在A ’、B ’、C ’点以前的部分分别体现了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根、芽、茎的不同促进效果,而A 、B 、C 三点则代表最佳促进效果点,(促进根、芽、茎的生长素最适浓度依次为10-10mol/L 、10-8mol/L 、10-4mol/L 左右),AA ’、BB ’、CC ’段表示促进作用逐渐降低,A ’、B ’、C ’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相应的器官无影响,超过A ’、B ’、C ’点浓度,相应的器官的生长将被抑制。
)(3) 不同种类的植物对同一浓度的敏感性也不同,如: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
(4) 顶端优势:概念: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生长受抑制的现象。
原因:顶端产生的生长素大量运输给侧芽,高浓度生长素抑制侧芽的生长。
(5) 植物不同部位敏感度不同:幼嫩组织>成熟衰老组织(6) 根的正向地性、茎的负向地性:生长素浓度:A=B <C=D ,但对根而言,A 点促进生长,C 点抑制生长,所以根向下弯曲;而对茎,B 、D点都促进生长,但D 点的促进作用大,故茎向上生长(可对照课本P50的图理解)。
第2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学习目标1.概述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其特点(重难点)。
2.尝试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重点)。
|基础知识|一、生长素的生理作用(阅读P50)~511.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作用形式(1)作用:①促进植物细胞生长,②促进果实发育。
③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2)作用形式: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而是给细胞传达一种调节代谢的信息。
2.作用特点及表现(1)特点:两重性。
(2)表现: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
3.生长素作用两重性实例——顶端优势(1)现象:顶芽优先生长,侧芽生长受到抑制。
(2)原因:①生长素的运输方向A→B(用图中字母表示),A处生长素浓度低→促进生长,②B处生长素浓度高→抑制生长。
(3)解除措施:摘除顶芽。
(4)应用:棉花打顶。
4.生产应用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用于防止果实和叶片的脱落、促进结实、获得无子果实、促使扦插枝条的生根等。
)二、生长素生理作用在实践中的应用(阅读P51-521.实验中的自变量是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因变量是插条生根数量。
2.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的方法有(1)浸泡法:把插条基部浸泡在配制好的溶液中(深约3 cm),处理几小时至一天。
(2)沾蘸法:把插条基部在浓度较高的药液中蘸一下(约5 s),深约1.5 cm即可。
3.在科学研究中进行预实验可以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条件,也可以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自查自纠|1.生长素促进生长是通过促进细胞分裂实现的()2.生长素的作用效果受植物的种类、器官种类和生长素浓度等因素影响()3.由于重力对根和茎的生长素运输影响不同,所以二者的生长方向不同()4.在“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不需要做预实验()5.选择插条时需带有一定的芽或叶()[答案] 1.× 2.√ 3.× 4.× 5.√|图解图说|★顶端优势及其解除。
云南省德宏州潞西市芒市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中生物 3.2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内容及其解析本节是《植物激素调节》中继生长素发现之后,阐述生长素的作用和应用的关键一节。
在知识方面,学生已经知道什么是植物激素,理解了植物发生向光性的原因以及生长素的产生极性运输和分布特点。
在此基础上,本节的知识方面的教学目标是学生能概述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本节的能力目标集中在“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探究活动中。
此项活动不仅是学习内容的延续,还可以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尝试探索如何将科学发现在生产实践中进行应用,并领悟做预实验的意义。
一、目标及其解析1、目标(1)概述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和顶端优势。
(2)说出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3)尝试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2、解析1、教学重点(1)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2)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3)探究实验设计的一般方法。
2、教学难点(1)顶端优势,其产生的原因以及在生产中的实例。
(2)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3)尝试探究生长素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由于生长素与生产实践联系紧密,学生对此有一定的感性认识,比较容易建立生长素生理作用两重性与其浓度之间的关系。
通过分析坐标曲线、教师呈现图片和实物等教学手段,学生掌握课程标准中的本节内容标准“概述植物生长素的作用”并不难。
较为复杂的是本节教学难点“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探究活动的处理。
由于该项探究活动跨越周期较长,材料、试剂不同也容易导致实验结果差异大,同时对学生探究能力要求相对较高。
所以在课的设计上还要注意全体学生的参与性。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在设计本节课时,事先组织部分学生进行“生长素类似物浓度对插条生根的影响”的实验。
通过实验的照片和数据记录,将其作为探讨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情景创设的材料,使学生对生长素的两重性有了直观印象,同时也为课堂探究奠定基础。
3.2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2
一、学习目标
尝试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二、学习重、难点
1.进一步学会探究性实验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培养科学探究能力,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2.学会用探究的实验方法来研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3.理解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可以促进生根,体会科学理论在应用到生产实践的过程中,往往也有许多要探索的问题。
4.通过小组之间分工合作,培养协作精神。
三、导学过程
自主预习:
(一)提出问题:
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多少呢?(二)作出假设:
浓度的可以使插条基部的薄壁组织细胞恢复分裂能力,产生愈伤组织,长出。
(三)设计实验:
选择生长素类似物——配制生长素类似物母液——设置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梯度——制作插条——分组处理插条——进行实验——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配制生长素类似物母液:5mg/ml(用蒸馏水配制,加少许无水乙醇以促进溶解)
插条处理方法:浸泡法或沾蘸法
互动探究:
实验过程:
A.材料用具:
当地主要绿化树种或花卉(如:月季、杨、加拿大杨等)生长旺盛的一年生枝条,或小组想要研究的其他植物的枝条。
蒸馏水、天平、量筒、容量瓶、滴管、试剂瓶、烧杯、玻璃棒、矿泉水瓶。
常用的生长素类似物:α—萘乙酸(NAA)、2,4-D、IPA、IBA和生根粉等,可选其中的
一种;所用药品包装说明上所列举的其他材料。
(二)方法步骤:
1. 设置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梯度:用容量瓶将生长素类似物母液分别配成浓度为
的溶液,分别放入矿泉水瓶中,深约 。
再取一矿泉水瓶,加入等量的清水,作为 ,及时贴上相应标签。
2. 制作插条:将准备好的枝条剪成长约 的插条,插条的形态学上端为 面,下端要
削成 面,这样在扦插后可 ;每一枝条留3~4个芽,所选枝条的条件应 。
3. 分组处理:将制作好的插条,分成 组(每组不少于3个枝条),分别将其基部浸泡在
盛有清水和浓度为 溶液的矿泉水瓶中,处理几小时至一天。
4. 进行实验:设置 个相同的水培装置,加入等量的完全营养液,在相同的外界条件下,
分别培养经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及清水处理过的插条,注意保持温度为 。
(三)观察现象:
定期观察每组实验材料的生根状况,并记录结果。
(浓度:mg/ml ;时间:天)
(四)实验结论:
经过 天观察,用浓度为 处理过的插条生根最早,生根数最多,所以对于 植物来说,促进插条生根的这种生长素类似物 的最适浓度是 。
(五)实验评价:
实验结果与你预期的结果一致吗?你做出的假设是否得到了确认? 方案设计:
(一)NAA (或2、4-D 等)、月季(或杨等) (二)适宜、NAA (或2、4-D 等)、大量不定根 实验过程:
(二)1.0.2、0.4、0.6、0.8、1、2、3、4、5mg/ml ;3cm ;对照 2.5~7cm ;平;斜;增加吸收水分的面积,促进成活;尽量相同。
1. 10;0.2、0.4、0.6、0.8、1、2、3、4、5mg/ml 2. 10; 25-300
C
(三)结果记录:(根据实验的实际情况记录) (四)实验结论:
5;0.8 mg/ml 和1 mg/ml ;月季(或杨等);NAA (或2、4-D 等);0.9 mg/ml (注:在环境、材料等实验条件不同的情况下,取得的数据会有所不同,可按实际所得的实验数据作结论。
) (五)实验评价:
提示:如果一致,则假设成立;如果不一致,则假设不成立。
四、达标检测
1.植物生长素促进植物生长的主要原因在于()
A.促进细胞分裂
B.促进营养物质运输
C.促进细胞伸长
D.促进光合作用
2.下列哪一个生产或实验过程,不能使用吲哚乙酸()
A.处理扦插的月季枝条,加快生根
B.处理青色的生香蕉,加速转变为黄香蕉
C.处理去掉雄蕊的番茄花蕾,育出无籽果实
D.处理切去胚芽鞘尖端的燕麦幼苗,使继续生长
3.下列各项中,与植物激素有关的一组是()
①生产无籽西瓜②生产无籽番茄③棉花摘心④培育多倍体⑤枝条扦插
A.②③⑤ B.①②③ C.①③⑤ D.②③④
4.(多选)下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根生长发育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点是促进根生长的浓度
B.b点是促进根生长的最佳浓度
C.c点是抑制根生长的浓度
D.d点是抑制根生长的浓度
5.下图为葡萄扦插的实验,插条A、B、C、D的不同情况说明如下:
A.无侧芽,扦插后不产生不定根
B.有两个侧芽,扦插后长出少量不定根
C.有四个侧芽,扦插后长出许多不定根
D.无侧芽,用吲哚乙酸处理下部切口后也长出不定根
1.)D枝条容易生根,说明能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
2.)B、C枝条也能生根,说明可以产生,从而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
3.)A在实验中的作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