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到 报道 报导
- 格式:doc
- 大小:82.00 KB
- 文档页数:2
谈谈报道与报导的区别简要说明一下报道与报导的区别:一是语音方面:首先是读音不同,道是dao四声。
导则是dao三声。
但这些只要会说普通话的人都知道,不是区别的重点。
要注意的是,在口语中,有时dao这个音被弱化,即出现偏四声但弱化的现象;则当dao音被这样弱化时,人们使用的更多的是“报道”这个词。
二是两个词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词性和用法上:1、报导和报道在作为名词且当宾语使用的状态下,二词有等义词关系。
如下面这两句话一个意思:我看了你关于她饭量很大的报道。
我看了你关于她饭量很大的报导。
这是二词作为宾语的情况。
2、当二词作为主语使用时,也有等义词的关系。
如:报道重点提到了她一顿饭吃5个馒头的问题。
报导重点提到了她一顿饭吃5个馒头的问题。
3、当作为名动词使用时,更多的使用“报道”而非“报导”。
如:她一顿饭能吃5个馒头这事,您报道报道呗。
同上,这时候,dao轻度弱化,偏四声,所以指“报道”这个词。
什么是名动词现象?就是名字直接当动词使用的情况。
典型的例子是:“你电话我”和“你给我打电话”是一个意思。
这是“电话”一词出现了名动词现象。
4、作为动词单独使用时,两词也会有等义词的关系。
如下面两句话意思完全一样:这件事你报导了吗?这件事你报道了吗?综上,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在书面语言中,报道和报导有等义词的关系,而在口头言语中,更多的使用“报道”,而非“报导”。
也因此,一些正规的书面文字,如重大新闻等等,需要咬文嚼字斟酌书面语的使用时,会更多的采用“报导”。
第一单元1、找春天脱下冷冻小溪溪水棉衣棉花脱落探病探头摇摆摇头摇动山野动摇田野野外躲闪解放解开野地脱手脱发棉布2、古诗两首未来追赶追求店面花店干枯枯黄徐州烧火烧菜发烧光荣花菜菜叶住宿野菜菜心菜地徐徐上升3、笋芽儿山冈世界世道世面问世地界竹笋笋芽毛笋草芽发芽呼喊呼唤叫唤呼吸喊叫轰响喊声呼气笋干春笋冬笋4、小鹿的玫瑰花弟弟哥哥姐弟骨头骨气抽水抽空拐弯浇水浇花浇灭终于终点安静平静躺下躺椅谢谢道谢答谢渐渐微笑细微微风微小拐角哥们第二单元5、泉水瓦片泉水清泉必然然后自然结果打结股子股票股份干脆清脆松脆石塔白塔杜鹃泉眼果然6、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冒失雷雨打雷雷电需要必需迈进迈开迷人奇迹迷路叔叔足迹笔迹冒雨刀锋水滴点滴飘洒洒水泥泞泥水黄泥泥巴水泥古迹雨滴7、我不是最弱小的扑倒锋利利害有利铃声打铃弱小微弱期末芬芳夏天应该活该应用应当托福起早摸黑体弱多病第三单元9、日月潭海岛展开展出建立白纱纱布纱巾环绕围绕隐约隐身节约约会失约约定节省省会省长茂盛盛大盛会丰盛盛开取胜胜利名胜古迹10、葡萄沟四季季节留下留学留念杏子茂密山坡坡道搭建采摘钉子水沟足够能够季风甜蜜摘除亲密密切细密哈密瓜月季花甜言蜜语11、难忘的泼水节巨龙恩情龙眼祝寿长寿松柏柏树活泼泼水特别奇特特点敬礼鲜美鲜花新鲜双脚风度度量角度凤凰敬爱龙井龙泉谢恩12、北京亮起来了结束花束省府市府单位单打单元单独争夺夺目故宫打扮雄伟雄壮伟大伟人伟业闪烁辉煌光辉少年宫第四单元13、动手做做看另外志向同志志气题目题海提问提包提水浪漫漫长朗读开朗起哄喝水哄骗骗人晴朗漫步水漫金山漫山遍野14、邮票齿孔的故事刀子菜刀要求请求仍然仍旧大使出使使节天使方便便衣便条便宜英雄英国英语车票门票票根整齐整理完整正式方式而且15、画风丹青乌黑乌云文艺艺术艺人明显忽然丝巾丝带吐丝眨眼笔杆波涛浪涛涛声陈旧松涛陈皮转动转身转弯斜阳斜坡大显身手第五单元17、古诗两首纱窗窗户窗门含片火炉山岭鸣叫打鸣绝句灭绝绝技绝活银色白银银光烟火香烟烟草水流流行流动柳树柳叶柳枝流利口天吴桃红柳绿18、雷雨垂下耳垂打乱下沉沉没沉重沉思压力气压电压逃跑飞越越过阵雨阵地彩虹彩色蜘蛛重压阵风逃走布阵乱哄哄19、最大的“书”名册岩石黄岩宝贝宝物宝玉趴下脚印刨土埋没大陆陆地铁块铁丝铁片质量厚重海底质地铁钉家底20、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忠心忠告导游向导积极乘积积木稠密稀少稀有打针针眼碰面慌忙积水导向教导碰碰车心慌意乱第六单元21、画家和牧童兄弟兄长呆板商量商场挤车拱桥决定决心价钱钱包金钱购物采购购书批评批语评语评价评比抹布评定22、我为你骄傲报纸报道报到报导报名玻璃拾到破坏打破粉碎打碎碎片打滑滑坡滑倒继续连续册封信封骄傲傲慢骄阳23、三个儿子拎包拎水水桶木桶停止停泊停车聪明胳膊晃荡晃动摇晃飘荡失聪沉甸甸荡秋千耳聪目明第七单元25、玲玲的画小狗狗毛楼梯楼房高楼云梯梯子天梯肯定不肯首肯脑筋动脑脑门皮筋筋骨牛筋头脑乱糟糟摇头晃脑26、蜜蜂引路惊讶谈话派人引路引导牵引列队列宁蜜蜂蜂鸟敲门敲打附近附加远近近处派出所引人注目谈笑风生近水楼台先得月27、寓言两则守卫保守守护守法丢失焦急学费费用浪费花费指望看望探望计算算术此外从此木桩树桩化肥肥大合肥肥水不流外人田28、丑小鸭石灰讨厌探讨厌食冰冷冰凉结冰鸡蛋蛋壳蛋花外壳地壳鸭蛋鸭舌欺负欺压负重白鹅翅膀鹅毛大雪第八单元29、数星星的孩子勺子水勺斗争跟斗玉米宝玉组织组员组号珍珠珍宝水珠珠宝明珠数量数学数字钻研钻洞科研睡觉睡着午睡距离间距离开分离离别30、爱迪生救妈妈加油汽油油条菜油检查检票查收团圆团队团结面团斥责责怪发炎炎热夸奖发奖得奖奖品夸口31、阿德的梦死亡消亡灭亡鸡肉鸭肉肉丝耐心耐力谜语谜面谜底传染传人传奇传说染色染发人类类别分类种类门类严寒庄严严密寒冷寒风寒气寒号鸟。
报道范文怎么写报导范文怎么写报导是新闻媒体的一种重要形式,它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方式,向读者传递各种信息。
一篇好的报导不仅要准确、客观地报道事件,还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和思考。
那么,究竟怎么写一篇好的报导范文呢?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
首先,一篇好的报导范文应该有清晰的结构。
通常来说,一篇报导可以分为导语、事件经过、相关背景、专家评论、社会影响等几个部分。
导语要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简要介绍事件的基本情况,引出整篇报导的主题。
事件经过部分要详细、全面地报道事情的经过,包括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等方面的信息。
相关背景部分可以对事件的背景进行深入挖掘,让读者对事件有更加全面的了解。
专家评论部分可以请相关专家对事件进行解读和分析,增加报道的权威性和深度。
最后,社会影响部分可以报道事件对社会的影响和可能的发展趋势,让读者对事件有更深入的思考。
其次,一篇好的报导范文应该具有客观、公正的态度。
在报道事件的过程中,记者要保持客观、公正的立场,不偏不倚地报道事实。
不要带有个人情感色彩,不要对事件进行主观评论,而是要尽可能地还原事实真相,让读者自己去判断和思考。
在采访相关人士时,要尊重对方的意见和观点,不要对其进行人身攻击或歪曲其发言内容。
只有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才能赢得读者的信任和尊重。
另外,一篇好的报导范文还应该具有丰富的信息和深度的分析。
在报道事件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地收集和整理大量的信息,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的信息。
只有信息足够丰富,报道才能更加全面和具有说服力。
同时,要对事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思考,挖掘事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和影响,让读者能够从中获得更多的启发和思考。
可以通过采访相关专家、调查相关数据等方式,增加报道的深度和可读性。
最后,一篇好的报导范文还应该具有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述。
在报道事件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地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让读者能够身临其境,感受到事件的真实性和紧迫感。
新闻报导怎么写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写清楚.主要内容..这个事主要表达的意思.一;如何写新闻,首先是“标题”,它是传播信息的眉目,也是信息的精髓。
标题里还有引题,副题,就是经常说的正题和引题、副题,大家常说的引题,经常在正题的上面,例如坚持老企业技术改造、提高综合生产能力,正题为“钢铁工业走出节能增产新路子”。
下面副题是“钢产量6年增加1200万吨,总能耗减少160万吨标煤,短缺品种产量大幅度增长。
出此以外,副题还负有交代形势、说明背景、烘托气氛,以引出正题的作用。
通俗的说,就是正题上面的一行小字是引题,正题下面的是副题。
正题称为主题,是新闻中最主要的事实或思想的概括与说明,它是写新闻的特点,也是必须具备的。
还有一点提醒大家,单行标题(就是一个标题)一定要准确、醒目。
不能写着张三拐到李四身上,文章内容也要围着主题转,叫做一个中心。
准确做到文题相副,不能文不符实,更不能文不对题。
用题目吸引读者,通常看报纸文章标题黑字,格外醒目,标题的鲜明突出,引人注目。
例如昌图一烟花厂发生爆炸,死伤惨重。
这样的标题令读者立即动心想看下去,这就是题目起到的决定性和吸引作用。
讲一下什么叫导语。
所谓的导语,就是文章开场白,或开篇的第一句话,第一段文字。
它是一则新闻里最有价值、最精华部分的概括。
据说导语是美国人发明的,他们是最早提倡新闻必须有导语。
毛主席非常重视文章的精练。
他在审阅一个文件时,加了这样一段话:“一切较长的文电,均应开门见山,首先提出要点,即于开端处,先用简要文句说明全文的目的或结论。
”导语的写法是多种形式,1、有叙述式;例如,云南干部群众,一说起种砂仁致富的事,总少不了夸奖中国药物资源开发研究所的科研人员,是他们为基诺族打开聚宝盆。
这种写法称为叙述式导语,用凝练的语言,扼要的叙述出一则消息中最主要的事实,这种写法是导语中最基本、最常见的。
2、结论式例如:题目为“市场决定一切”,导语是中国彩电行业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福日公司,现以似乎到了结束历史使命的时候了。
“报道”“报导”“报到”的区别(乱写字,考试失分,人前掉份儿。
行文严整,机会多多!)报道bào dào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或其他形式把新闻告诉群众或指用书面或广播、电视形式发表的新闻稿。
词语解释①动词,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或其他形式把新闻告诉群众:~消息。
②名词,用书面或广播、电视形式发表的新闻稿:他写了一篇关于小麦丰收的~。
③同“报导”,但是比“报导”更常用。
相关记载亦作“ 报导”。
1.报告;告知。
唐李涉《山居送僧》诗:“若逢城邑人相问,报道花时也不闻。
” 元王修甫《八声甘州》套曲:“正心焦,梅香低报,报道晚粧楼外月儿高。
” 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词:“ 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 沙汀《记贺龙》二十:“直到我们已经上马,在大道上跑过一段路了,那乡下人还提了灯站在分手的地方,望着我们大声报导着方向,深恐我们走错了路。
”2.通过报纸、杂志、广播或其他形式把新闻告诉群众。
秦牧《深情注视壁上人……》:“ 斯特朗写了好几本关于报道中国革命的书籍,给中外读者留下颇深的印象。
” 柯岩《东方的明珠》三:“ 英国和瑞士的报纸、电台竞相报导。
”3.用书面或广播形式发表的新闻稿。
海默《从城里来的姑娘》:“报纸上,关于农村社会主义高潮的报导越来越多了。
”如: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大会的报道就占去了一半发稿数字。
报道与报导这是一对等义词。
都指:一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形式把新闻告诉群众。
二用书面或广播、电视形式发表的新闻稿。
现在人们人民倾向于用“报道”。
二者的读音不同。
“报道”读bào dào, “报导”读bào dǎo。
注意使用时不要将“报道”误读作bào dǎo,把“报导”误读作bào dào。
荒客:“报道”与“报导”区别何在?《现代汉语词典》对“报道”的解释是:“1)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或其他形式把新闻告诉群众;2)用书面或广播、电视形式发表的新闻稿。
新闻报导怎么写(五篇模版)第一篇:新闻报导怎么写新闻报导怎么写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写清楚.主要内容..这个事主要表达的意思.一;如何写新闻,首先是“标题”,它是传播信息的眉目,也是信息的精髓。
标题里还有引题,副题,就是经常说的正题和引题、副题,大家常说的引题,经常在正题的上面,例如坚持老企业技术改造、提高综合生产能力,正题为“钢铁工业走出节能增产新路子”。
下面副题是“钢产量6年增加1200万吨,总能耗减少160万吨标煤,短缺品种产量大幅度增长。
出此以外,副题还负有交代形势、说明背景、烘托气氛,以引出正题的作用。
通俗的说,就是正题上面的一行小字是引题,正题下面的是副题。
正题称为主题,是新闻中最主要的事实或思想的概括与说明,它是写新闻的特点,也是必须具备的。
还有一点提醒大家,单行标题(就是一个标题)一定要准确、醒目。
不能写着张三拐到李四身上,文章内容也要围着主题转,叫做一个中心。
准确做到文题相副,不能文不符实,更不能文不对题。
用题目吸引读者,通常看报纸文章标题黑字,格外醒目,标题的鲜明突出,引人注目。
例如昌图一烟花厂发生爆炸,死伤惨重。
这样的标题令读者立即动心想看下去,这就是题目起到的决定性和吸引作用。
讲一下什么叫导语。
所谓的导语,就是文章开场白,或开篇的第一句话,第一段文字。
它是一则新闻里最有价值、最精华部分的概括。
据说导语是美国人发明的,他们是最早提倡新闻必须有导语。
毛主席非常重视文章的精练。
他在审阅一个文件时,加了这样一段话:“一切较长的文电,均应开门见山,首先提出要点,即于开端处,先用简要文句说明全文的目的或结论。
”导语的写法是多种形式,1、有叙述式;例如,云南干部群众,一说起种砂仁致富的事,总少不了夸奖中国药物资源开发研究所的科研人员,是他们为基诺族打开聚宝盆。
这种写法称为叙述式导语,用凝练的语言,扼要的叙述出一则消息中最主要的事实,这种写法是导语中最基本、最常见的。
2、结论式例如:题目为“市场决定一切”,导语是中国彩电行业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福日公司,现以似乎到了结束历史使命的时候了。
【导语】:随着2023级新生的陆续报到,XXX学院2023级新生迎新工作正式拉开序幕。
在学院领导的关怀下,各部门的通力协作下,迎新工作井然有序,温馨感人,为新生们开启了崭新的校园生活。
【正文】:一、精心筹备,保障迎新工作顺利进行为确保迎新工作顺利进行,学院领导高度重视,提前召开迎新工作部署会议,明确各部门职责,细化工作流程。
同时,各部门积极行动,提前做好场地布置、物资准备、宣传引导等工作,为新生的到来做好充分准备。
二、温情服务,让新生感受到家的温暖1. 师生携手,迎新队伍热情洋溢在迎新现场,学院领导、教师、学长学姐们身着正装,热情地迎接每一位新生。
他们手拿欢迎牌,微笑着引导新生办理报到手续,解答疑问,让新生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2. 多元服务,满足新生多样化需求为满足新生多样化需求,学院设置了多个服务站点,包括:生活用品售卖点、咨询服务台、校园地图发放处等。
此外,还安排了志愿者为新生提供帮助,确保新生能够顺利适应校园生活。
三、有序报到,确保迎新工作高效完成1. 报到流程清晰明了学院在报到现场设置了明显的指示牌,新生按照指示牌指引,依次完成报到手续。
报到流程包括:领取报到单、缴纳学费、领取校园卡、入住宿舍等。
2. 报到现场井然有序在报到现场,工作人员认真负责,各环节衔接紧密,确保报到工作高效完成。
新生们积极配合,有序排队,展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
四、家校互动,共同关注新生成长1. 家长座谈会为增进家校沟通,学院组织召开了家长座谈会。
会上,学院领导介绍了学院的基本情况、教育教学理念以及学生管理措施,家长们对学院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2. 新生家长开放日为了让家长更直观地了解学院的教育教学环境,学院还举办了新生家长开放日活动。
家长们参观了校园、教室、宿舍等场所,亲身感受到了学院的办学特色和育人氛围。
【结语】:2023级新生迎新工作的圆满结束,离不开学院领导的关怀、各部门的通力协作以及全体师生的辛勤付出。
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新生们将在学院这片沃土上,茁壮成长,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而努力拼搏。
易混易错字词辨析板式与版式由于“板”与“版”形近音同意义相近,“板式”与“版式”很容易被用错,但它们的意义完全不同。
板式,读作bǎnshì。
指戏曲唱腔的节拍形式,如京剧中的慢板、快板、二六、流水等。
板,读作bǎn。
形声。
从木,反声。
《说文》中作“版”。
本义:片状的木头。
后凡施于宫室器用的片状物皆可称板。
现有片状的较硬的物体、专指店铺的门板、黑板、演奏民族音乐或戏曲时用来打拍子的乐器、音乐和戏曲中的节拍、呆板、硬得像板子式的、露出严肃或不高兴的表情等含义。
版式,读作bǎnshì。
指版面的格式。
版,读作bǎn。
形声。
从片,反声。
“片”(piàn),意思是破开的木片或草片。
从“片”的字大都与木板有关。
本义:筑墙的夹板。
现有上面有文字或图形的供印刷用的底子(从前用木板,后多用金属板,现多用胶片)、书籍排印次数(排印一次为一版)、报纸的一面叫一版、筑土墙用的夹板等含义。
包含与包涵由于音近,包含与包涵较容易用错用混。
包含,读作bāohán。
是“里边含有”之意。
如:这句话包含了好几层意思。
含,读作hán。
形声。
从口,今声。
本义:含在嘴里。
现有三层意思:1.东西放在嘴里,不咽下也不吐出;2.藏在里面,包括在内,容纳;3.带有某种意思、情感等,不完全表露出来。
包涵,读作bāohan。
指客套话,请人原谅。
如:小刘和大家一起去唱卡拉OK,一开始,他拿起话筒并没有唱,而是很谦虚地说:“我唱得不好,请大家多多包涵。
”涵,读作hán。
形声。
从水,圅声。
本义:水泽众多。
现有包含、包容、涵洞等意。
包票与保票包票,读作bāopiào。
保单的旧称,现泛指料事有绝对的把握时,说可以打包票。
也说保票(bǎopiào)。
如:尽管这个任务很艰巨,但他一定能按时完成,我敢打包票。
包,读作bāo。
会意。
小篆中,包的外边是“勹”,中间是个“巳”(sì)字,像一个没有成熟的胎儿被包裹在胎衣里。
常见错别字辨析常见错别字辨析(转摘整理)1. 窜改、篡改错例:在写作过程中,一定要注重用词的规范性,引用古文或名言名句应当准确,但有的同志往往为追求文章通俗易懂,而随意篡改成语或引文,这些都是不可取的。
辨析:“篡改”应为“窜改”。
“窜改”和“篡改”都有改动的意思,但用法不同。
“窜改”这里的“窜”本身就是改动的意思。
“篡改”则指为了某种目的而采取作伪的手段故意改动或曲解,这里的“篡”是曲解的意思。
“窜改”是中性词,多作于文章、成语、古书。
而“篡改”是贬义词,强调改动是曲解和故意的,多用于某种权威性的理论、指示或主张。
2. 秆、杆、竿错例:截至目前,该镇共贮藏新鲜玉米秸杆700余吨。
辨析:“杆”应为“秆”。
“杆”是木棍,所以义符为“木”,凡木杆或形状像杆状物都用“杆”。
“秆”是某些植物的茎,故义符为“禾”。
“竿”是竹子的主干,所以义符为“竹”,凡是竹子做的长棍都应用“竿”。
3. 备、倍错例:2006年是娱乐大年。
“超女”、“好男儿”、“梦想中国”的海选大赛倍受大众关注。
辨析:“倍”应为“备”。
“备”作副词,表示“完全”的意思,有程度较深的含义。
备受关注即完全受到关注。
而“倍”作副词时,表示更加、成倍的意思。
如:身价倍增、倍感亲切。
4. 付诸、付诸于错例:他们从本村的实际出发,重新修订了村务公开制度,并已付诸于实施。
辨析:“付诸于”应为“付诸”。
出现这一错误是因为没有弄清“诸”字的含义。
“诸”作为文言词,在这里用在动词“付”的后面,是“之于”的意思,“付诸”就是“付之于”,如果写作“付诸于”,岂不成了“付之于于”吗?可见,“付诸”后面不应再加“于”字。
5. 置疑、质疑错例:确凿的证据表明,事故的发生是当事人违反操作而造成的,这是不容质疑的事实。
辨析:“质疑”应为“置疑”。
“质疑”指提出疑问,常用作提出等动词的宾词。
“置疑”指怀疑,多用于否定式,如“不容置疑”“无可置疑”等。
6. 度·渡错例:色彩在家居设计中被广泛运用,不再只局限于墙面、家具、布艺了,现在已过度到卫浴间的卫浴产品。
1、爱好/嗜好:爱好多用于好的方面;嗜好多用于不好的方面。
2、不免/难免:不免指免不了,后面只跟肯定形式;难免指不容易避免,后面可以跟否定词。
3、淡薄/淡泊:前者有四种用法,一指云、雾等密度小;二指味道不浓:三指感情、兴趣等不浓厚:四指印象不深;后者指清心寡欲,不追求名利。
4、而后/尔后:“而”是连词,“而后”是“以后,然后”的意思,用在两种动作行为之间,表示后一种动作行为在前一动作行为之后发生,如:确有把握而后再动手;“尔”是代词,有“这,那,这样,那样”之义,用以指代前面说过的事物,“尔后”指“从此以后”。
5、向往/想往:前者指希望得到或达到,后常跟名词或名词短语;后者指希望,后常跟动词短语。
6、形迹/行迹:前者指举止和神色;后者指行动的踪迹。
7、领会/领略:前者着重指理解、体会较抽象的事物,如精神、意思、意图等;后者着重指体验或尝试较具体的事物,如“领略庐山美丽的风光”。
8、履行/实行:前者的对象常是条约、合同、义务、手续、职责等;后者的对象是计划、路线、决议、原则等。
9、推托/推脱:前者专指借故拒绝,后常带上托词或拒绝的原因,如“她推托嗓子坏了,怎么也肯唱”;后者着重指摆脱、开脱,使与己无关,多指责任、问题等。
10、总览/总揽:前者指全面地看,纵观,如“总览全局”;后者指全面掌握。
11、本领/本事:前者着重于工作的技能,特殊的技巧;后者着重于活动能力,指一般的能力。
12、本质/实质:前者指人或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根本的属性,跟表面的或虚假的东西相对;后者一般指抽象事物,如“精神实质”。
13、允许/容许:前者表示答应和许可的意思;后者表示容忍、认可,(书面语,语义重)。
14、暧昧·暗昧暧昧:含糊,不明朗,不光明磊落,不便告人。
暗昧:同“暧昧”,还可表示不聪明,愚昧。
15、本义·本意本义:词的本来意义,与引申义、比喻义相对。
本意:心里本来的想法、目的。
16、别具一格·独树一帜前者,另外具有一种独特的风格或色彩,多用于艺术作品的构思或对问题的见解。
常见易混词辨析口诀 本领能耐用功夫,时间时候用工夫; 无序改变用变幻,由此变彼用变换; 陈述意愿用反映,引起评论用反应; 总括一切用凡是,所有事情用凡事; 同意提议用附议,再次讨论用复议; 客观情况用现实,目前现在用现时; 由此造成用以致,延伸扩大用以至; 校对改正用校正,指教改正用教正; 具体条文用制订,大政方针用制定; 原来意图用本意,本来意义用本义; 开始使用用启用,重新任用用起用; 具体财物用物资,客观事物用物质; 支配管辖用权力,享受权益用权利; 总加数量用总和,综合起来用总合; 衡量检查用考查,实地观察用考察; 彼此响应用相应,互相衬托用相映; 超过限度用过度,转入下段用过渡; 付诸执行用施行,尝试办理用试行; 边线分界用界线,事物性质用界限; 独到见解用创见,创立建造用创建; 和平条约用和约,简单合同用合约; 非常急速用急遽,变化迅速用急剧; 查实证明用认证,证人证据用人证; 全军首领用统帅,统辖率领用统率; 欢乐兴奋用欢欣,喜爱心情用欢心; 马上立即用及时,到预定时用届时; 部下属下用部属,安排布置用部署; 启发有悟用启示,公开声明用启事; 已得利润用赢利,谋求利润用营利; 推卸摆脱用推脱,借故拒绝用推托; 违背触犯用违犯,不遵纪律用违反; 节约剩余用节余,结余存额用结余; 不再进行用停止,受阻不前用停滞; 报告来到用报到,新闻宣传用报道; 爱护培养用抚育,精心喂养用哺育; 含混不清用隐晦,顾忌不说用隐讳; 恭敬送上用呈献,显露出来用呈现; 简明扼要用简洁,直接了当用简捷; 某时形势用时势,一个时代用时世; 一定要做用须要,一定要有用需要; 到期为止用截止,到何时候用截至; 学习经历用学历,学习水平用学力; 精神智慧用神智,知觉理智用神志; 配合适当用协调,和谐统一用谐调; 法律条文用法制,依法治国用法治; 精微语言用微言;隐晦批评用微词 想念思念用眷念;留恋不走用眷恋。
反复强调用申明;公开表态用声明。
报到、报道、报导之间的区别报到、报道、报导之间的区别汉语是世界上词语最丰富的语种,其中不乏有同音词、同义词、近义词的存在。
例如“报到、报道、报导”这三个词,在拼音上都是“baodao”,显然是必然重码的同音词了,如果使用智能ABC输入法,一不小心,就可能输入不是你想用的词,如再没有精心校对,就会错误地传播出去。
“新人报到”和“新人报道”就是非常容易混淆的两个词组,甚至许多著名的大网站都堂而皇之地设有“新人报道”栏目。
事实上,这是错误的。
“报到”和“报道”虽然连声调都不错的同音词,但是却不是同义或近义词。
“报到”是指具体的人向有关单位、部门、组织报告自己的来到。
如果还需要写上名字,就叫“签到”;而“报道”是指撰写文章的结果,比如“他对这次会议作了专门的报道。
” 至于“报导”,确实与“报道”是近义词了,他们之间有程度上的不同。
比如,“今天的新闻就由小王负责报导吧”。
有的时候,有人把它们作为同义词处理,比如,“他对这次会议作了专门的报导”,也完全能说得通。
但“报道”与“报到”是千万混淆不得的。
报到:经常看到有“新人报道”,可是,新人只是来“报到”的,就是报名签到的意思,而不是来“报道”的,新人初来乍到,“报道”什么呀?“报到”是直接的行为而不是记者报告、发布或说道的新闻消息。
看很多人都在把“报道”、“报到”混淆了,唉!报道:《现代汉语词典》对“报道”的解释是:“1)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或其他形式把新闻告诉群众;2)用书面或广播、电视形式发表的新闻稿。
”很明显,“报道”:是媒体对于事件的直接阐述,是纯客观的报道,由读者自己去判断价值。
报导:引用其他媒体的“报道”,或者对于其他途径宣传、传播的引用,是一种行为,有主动引导读者和舆论的意思。
报道①动词,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或其他形式把新闻告诉群众:~消息。
②名词,用书面或广播、电视形式发表的新闻稿:他写了一篇关于小麦丰收的~。
③同“报导”,但是比“报导”更常用。
报道和报到的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道”“ ”“ 到”的区(乱写字,考失分,人前掉份儿。
行文整,机会多多!)道 bào d ào通、志、广播、或其他形式把新告群众或指用面或广播、形式表的新稿。
解① ,通、志、广播、或其他形式把新告群众:~消息。
②名,用面或广播、形式表的新稿:他写了一篇关于小麦丰收的~。
③同“ ”,但是比“ ”更常用。
相关亦作“”。
1.告;告知。
唐李涉《山居送僧》:“若逢城邑人相,道花也不。
” 元王修甫《八声甘州》套曲:“正心焦,梅香低,道晚粧楼外月儿高。
” 毛《西江月·井山》:“ 黄洋界上炮声隆,道宵遁。
” 沙汀《》二十:“直到我已上,在大道上跑一段路了,那下人提了灯站在分手的地方,望着我大声着方向,深恐我走了路。
”2.通、志、广播或其他形式把新告群众。
秦牧《深情注壁上人⋯⋯》:“ 斯特朗写了好几本关于道中国革命的籍,中外者留下深的印象。
” 柯岩《方的明珠》三:“ 英国和瑞士的、台相。
”3.用面或广播形式表的新稿。
海默《从城里来的姑娘》:“ 上,关于村社会主高潮的越来越多了。
”如:全国先生者代表大会的道就占去了一半稿数字。
道与是一等。
都指:一通、志、广播、形式把新告群众。
二用书面或广播、电视形式发表的新闻稿。
现在人们人民倾向于用“报道”。
二者的读音不同。
“报道”读 bà o d à o,报导“”读bà o d ǎo。
注意使用时不要将“报道”误读作 bà o d ǎ把o,“报导”误读作 bào d ào。
荒客 : “报道”与“报导”区别何在 ?《现代汉语词典》对“报道”的解释是 : “1)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或其他形式把新闻告诉群众 ;2)用书面或广播、电视形式发表的新闻稿。
”对“报导”的解释是: “报道。
”很明显这样解释是有问题的 ,从词典里我们可以看出它们是近义词 ,但看不出它们的区别。
“报道”“报导”“报到”的区别
(乱写字,考试失分,人前掉份儿。
行文严整,机会多多!)
报道bào dào
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或其他形式把新闻告诉群众或指用书面或广播、电视形式发表的新闻稿。
词语解释
①动词,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或其他形式把新闻告诉群众:~消息。
②名词,用书面或广播、电视形式发表的新闻稿:他写了一篇关于小麦丰收的~。
③同“报导”,但是比“报导”更常用。
相关记载
亦作“ 报导”。
1.报告;告知。
唐李涉《山居送僧》诗:“若逢城邑人相问,报道花时也不闻。
” 元王修甫《八声甘州》套曲:“正心焦,梅香低报,报道晚粧楼外月儿高。
” 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词:“ 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 沙汀《记贺龙》二十:“直到我们已经上马,在大道上跑过一段路了,那乡下人还提了灯站在分手的地方,望着我们大声报导着方向,深恐我们走错了路。
”
2.通过报纸、杂志、广播或其他形式把新闻告诉群众。
秦牧《深情注视壁上人……》:“ 斯特朗写了好几本关于报道中国革命的书籍,给中外读者留下颇深的印象。
” 柯岩《东方的明珠》三:“ 英国和瑞士的报纸、电台竞相报导。
”
3.用书面或广播形式发表的新闻稿。
海默《从城里来的姑娘》:“报纸上,关于农村社会主义高潮的报导越来越多了。
”如: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大会的报道就占去了一半发稿数字。
报道与报导这是一对等义词。
都指:一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形式把新闻告诉群众。
二用书面或广播、电视形式发表的新闻稿。
现在人们人民倾向于用“报道”。
二者的读音不同。
“报道”读bào dào, “报导”读bào dǎo。
注意使用时不要将“报道”误读作bào dǎo,把“报导”误读作bào dào。
荒客:“报道”与“报导”区别何在?
《现代汉语词典》对“报道”的解释是:“1)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或其他形式把新闻告诉群众;2)用书面或广播、电视形式发表的新闻稿。
”对“报导”的解释是:“报道。
”很明显这样解释是有问题的,从词典里我们可以看出它们是近义词,但看不出它们的区别。
而且现在“报导”用的越来越少了,为什么?陈丙甫:“报道”“报导”的消长所反映的是社会集体下意识进步。
我
觉得:“报导”有主动引导读者和舆论的意思。
而“报道”是纯客观的报道,由读者自己去判断价值。
后者更符合新闻媒体的主要功能,因此现在用的越来越多。
这个自然选择的过程可能是下意识的,但却也反映了观念的进步。
这大概也可算一个社会语言学的话题吧。
“报道”与“报导”的区别
来源:《当代修辞学》2004年第05期作者:陆丙甫,荒客
报到
【词语】:报到
【注音】:bào dào
【释义】:向组织报告自己已经来到:新生今天开始~。
1.报告已经来到。
宋文莹《玉壶清话》卷六:“旧制,宰相报到,未刻方出中书,会岁大热,特许公(赵普)纔午归第,遂为永制。
” 魏巍《东方》第四部第四章:“饭后,郭祥站起来,要去团营报到。
” 老舍《四世同堂》八五:“他去找地下工作者的机关,一来是为报到,二来是看看能否借到一辆自行车。
”
2.报道;禀报。
明吴承恩《点绛唇》曲:“数声啼鸟,报到花开了。
”《白雪遗音·八角鼓·清晨起》:“手提兔毫,锦片片的文字写的高。
写罢搁笔自己睄。
童儿报到有人找,忙把书笺案上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