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外科小讲课之输尿管结石
- 格式:ppt
- 大小:628.00 KB
- 文档页数:27
输尿管结石相关知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输尿管结石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主要是由于尿液中的某些物质结晶沉积在输尿管内形成结石,导致输尿管阻塞而引起的疼痛和不适。
输尿管结石一旦形成,往往会伴随着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及时了解输尿管结石的相关知识,有助于患者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和治疗。
一、输尿管结石的病因1. 饮食因素:过多摄入高蛋白、高钙、高盐的食物,或者缺乏水分摄入,会增加结石形成的风险。
2. 代谢异常:有些人体内的代谢物质异常,如尿酸代谢异常、钙代谢异常等,也容易形成结石。
3. 遗传因素:遗传因素也可能导致输尿管结石的发生,如果家族中有输尿管结石患者,其他家庭成员也需加强预防。
二、输尿管结石的症状1. 突发性腰部或腹部剧痛,常常呈波动性,疼痛可向下腹部、腹股沟、外生殖器放射。
2. 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感染症状。
3. 呕吐、恶心、发热等全身症状。
4. 尿中发现血尿等异常。
三、输尿管结石的诊断1. 临床症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自述症状来判断是否为输尿管结石。
2. 彩超、CT、X线等影像学检查:通过这些检查方法可以明确结石的位置、大小和形态。
3. 尿常规检查:检查尿液中是否有结晶、脓细胞等异常,从而判断是否有尿路感染。
四、输尿管结石的治疗1. 药物治疗:根据结石的成分,选择合适的药物溶解或排出结石。
2. 手术治疗:对于较大的结石或无法排出的结石,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3. 小波碎石术和ESWL治疗:通过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或内窥镜碎石术来粉碎结石,帮助排出。
五、输尿管结石的预防1. 积极饮水:多喝水可以帮助尿液稀释,减少结石形成的风险。
2. 合理饮食:控制高蛋白、高钙、高盐的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3. 定期体检:对于有家族遗传史的患者,定期进行尿常规检查和超声等检查,及时发现病变。
4. 避免憋尿:避免憋尿,定时排尿,保持尿液通畅。
输尿管结石是一种常见但严重的泌尿系统疾病,患者应注意饮食卫生,保持通畅排尿,及时就医治疗。
第一节输尿管-----结石【输尿管结石概述】------输尿管结石绝大多数来源于肾脏,包括肾结石或体外震波后结石碎块降落所致。
由于尿盐晶体较易随尿液排入膀胱,故原发性输尿管结石极少见。
有输尿管狭窄、憩室、异物等诱发因素时,尿液滞留和感染会促使发生输尿管结石。
输尿管结石大多为单个,左右侧发病大致相似,双侧输尿管结石约占2~6%。
临床多见于青壮年,20~40岁发病率最高,男与女之比为4.5∶1,结石位于输尿管下段最多,约占50~60%。
输尿管结石之上尿流均能引起梗阻和扩张积水,并危及患肾,严重时可使肾功能逐渐丧失。
[1]输尿管结石绝大多数来源于肾脏。
多为单侧结石,多发生于中年,男性较女性为高结石成因及成分与肾结石相似.结石常见于以下部位:肾与输尿管结石①肾盂输尿管连接部;②输尿管跨越髂血管部位;③女性输尿管经过子宫阔韧带的基底部,男性输精管跨越输尿管处;④输尿管膀胱壁段包括膀胱开口处。
主要的继发病变有尿路梗阻,感染和上皮损伤、癌变等,较大或表面粗糙的结石,易嵌顿于输尿管狭窄部位致严重梗阻,肾功能损害,严重的双侧输尿管结石甚至引起肾功能衰竭.【输尿管结石诊断】输尿管结石的正确诊断不仅是肯定有无结石,还要确定结石的大小、位置,两侧肾的功能和肾积水的程度,有无感染等。
典型的肾绞痛与血尿是诊断的重要线索。
在疼痛发作时肋脊区有压痛、叩击痛。
女性输尿管下端较大的结石能在阴道穹窿处触及。
90%以上的输尿管结石在尿路平片上可被显示,草酸钙显示最佳,但需与腹腔淋巴结钙化、盆腔内静脉石、阑尾内粪石和骨岛角相鉴别。
静脉尿路造影主要了解结石的部位和肾功能与有无积水,必要时行大剂量尿路造影及放射性核素肾图检查,均能进一步了解肾功能情况。
膀胱镜检查与输尿管插管在结石处受阻,并拍平片钙化阴影在导管的同一平面,即能肯定输尿管结石的诊断。
阴性结石用空气为对比剂作逆行造影摄片,则可显示结石的存在。
另外CT及B型超声检查有助于对X线平片不显影结石的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