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机编队超视距攻击协同优势评估
- 格式:pdf
- 大小:247.37 KB
- 文档页数:4
超视距空战战术编队图解大全编队进攻性空战基本原则(1)在兵力上要处于数量优势,同时编成利于攻击的队形。
(2)空战中尽量攻击敌长机,并分割敌僚机,使之丧失战斗力。
(3)长机要主动攻击敌机,僚机要时刻观察敌长、僚机行动,掩护长机行动。
如条件具备,应主动攻击敌机,并及时报告长机。
(4)长机出现弹药耗尽、负伤、机械设备故障等情况时,僚机应主动承担空中指挥任务。
(5)退出战斗时,编队应向战区的己方一侧、有地面防空火力掩护地区退出。
剩余油料较多、位置有利的飞机,应积极掩护其它飞机先行退出战斗。
编队防御性空战基本原则(1)当双机编队被敌机追踪时,应根据敌机的位置和距离,采取向外上下分开的机动动作,迫使敌顾此失彼。
(2)编队其中一架被跟踪时,其它飞机应全力实施火力掩护,努力使敌机放弃攻击。
(3)尽量用一架(双)飞机引诱敌机,其余飞机对敌攻击;防御的双(单)机向敌机转弯,诱使敌机跟随,另一对己机寻找机会攻敌。
(4)当敌机数量明显多于自己编队,或编队失去战斗力的飞机较多时,应主动退出战斗。
单机进攻性空战基本原则(1)进入作战空域和判明敌机已开始实施攻击时要投掉副油箱。
要不间断地观察敌情。
要尽量减少无线电通话。
在作战地域要以更大的速度飞行。
(2)在战术上要高度重视敌人。
要把对方的飞机当成最好的飞机。
在攻击前要实施目的明确的机动。
(3)要尽可能从敌机尾后或下方进行攻击。
如果己机机动性不及对手,应以高度优势攻击。
当有速度较快的飞机掩护时,可减速飞行。
(4)未确认敌机时不要攻击。
攻击机动动作和射击、发射动作要协调一致。
(5)遵守战斗纪律,要有全局意识和牺牲精神。
单机防御性空战基本原则(1)发现己机处于被动时,要迅速采取果断动作,摆脱敌机追踪和导弹攻击。
当有更快速或更高位置的飞机掩护时,可减速飞行,以获得同伴支援。
(2)要注意来自太阳方向的敌人。
不要让敌人尾随。
敌机位于己机尾后时,要向敌机方向做“S ”减速机动。
(3)任何防御的目的是摆脱敌人转入进攻。
编队协同对地攻击总体作战效能评估吴静;王琪【期刊名称】《计算机系统应用》【年(卷),期】2012(021)003【摘要】根据编队协同作战的特点,运用层次分析法提出了编队总体作战效能的评估指标体系.重点研究了影响编队总体作战效能的因素,如突防能力、攻击能力、协同能力和指挥决策能力等并建立其评估模型,之后深入分析了影响每个因素的条件且计算了准则层中各因素的权重系数.最后通过实例论证有效证明了该评估指标体系的合理性,为编队协同对地攻击的作战效能评估提供了有效的理论基础.%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llaborative combat formation,appling to the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 puts forward the formation of the overall operational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The key of the researches ar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overall operational effectiveness formation,such as the penetration ability,attackability,interoperability and command decision-making ability and establish the evaluation model. Then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conditions of each factor and calculate the standard layer in the weighting coefficient of various factors. Finally it is proved that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rationality effectively by examples of demonstration. For the collaborative attacking formation of assessment operational effectiveness provides the effective theory basis.【总页数】4页(P83-86)【作者】吴静;王琪【作者单位】南昌航空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南昌330063;南昌航空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南昌330063【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有人机/UCAV编队对地攻击指挥控制系统总体研究 [J], 刘跃峰;陈哨东;赵振宇;张安2.贝叶斯网络的编队对地攻击作战效能评估 [J], 穆中林;廖俊;于雷3.协同满意度的舰艇编队协同防空作战效能评估 [J], 陈国生;刘钢;李赟;王石4.编队对地攻击作战效能评估指标体系 [J], 穆中林;于雷;廖俊;罗寰5.UCAV编队对地攻击智能决策系统总体结构 [J], 史志富;何为超;张安;刘海燕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多机协同超视距空战决策算法
多机协同超视距空战决策算法是一种针对空中编队作战的算法,其核
心思想是通过多机协同,提高作战效率与战斗力。
该算法综合了计算机科学、控制论以及系统工程等学科领域的成果,可有效应对现代高技术条件
下的空中战斗挑战。
算法流程如下:
1.目标识别与跟踪:通过雷达、光电等装备获取目标信息,实现目标
识别与跟踪。
2.目标分配:基于目标信息,对编队中的飞机进行目标分配,确保每
个飞机都有一个目标攻击。
3.路径规划:根据编队任务和目标分配结果,设定编队成员的任务及
路径,通过避免障碍物和优化路径,使各成员飞机能够尽快到达指定位置,配合作战。
4.指挥与控制:通过建立分布式控制网络,把各成员飞机的控制信息
汇集到一个决策中心,进行指挥控制,实现多机协同行动。
5.战术规划:基于现有的信息,通过各种战术规划算法,制定作战方案,并指示各飞机执行任务。
6.执行与评估: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评估执行效果,调整算法参数,
优化算法,提高作战效率。
该算法的优点包括:
1.提高作战效率,增强战斗力:通过多机协同,可实现高效率执行作
战任务,提高战斗力和作战效率。
2.减小人员伤亡和战斗损失:不仅提高了参战人员的生存几率,还可减小航空器损失,降低作战成本。
3.具有高灵活性:随着作战环境的变化,该算法具备高灵活性,可以根据不同作战需求,进行调整和优化。
4.应对复杂环境:该算法具有强大的感知和决策能力,可以在高度复杂的作战环境中应对挑战。
超视距协同空战信息协同效果评估模型
曹万平;张华宇
【期刊名称】《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3(000)004
【摘要】为解决超视距协同空战中的信息协同效果评估问题,结合信息协同度的概念以信息协同范围、协同信息强度和协同信息质量3个方面作为一级指标建立了信息协同评估指标体系,并依据超视距协同空战特点对各指标进行了量化处理;基于该指标体系建立信息协同评估模型,具体以预警机指挥引导下超视距协同空战感知网络的信息协同度量进行了实例验证,分析结果表明分布式指挥结构较树型指挥结构更能体现信息协同效果。
【总页数】6页(P443-448)
【作者】曹万平;张华宇
【作者单位】海军专项工程综合办公室,北京,100071;海军专项工程综合办公室,北京,10007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V271.4;E926
【相关文献】
1.超视距协同空战协同网络结构模型静态特性研究 [J], 陈正;刘卫东;张扬
2.多机超视距协同空战协同力学模型研究 [J], 陈正;李田科
3.基于协同学的超视距协同空战模型研究 [J], 陈正;于乐
4.超视距协同空战传感器、武器协同控制决策模型 [J], 陈正;张扬;李田科
5.超视距协同空战协同表现评价模型 [J], 陈正;李恒;王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多机协同超视距空战决策算法一、问题背景超视距空战是现代战争中一种普遍存在的战斗形态,其中多架飞机组成编队,在高空进行空中战斗。
在这种情况下,飞机之间的距离较远,无法直接进行通信,因此需要设计一种算法,使得多架飞机能够共同制定决策,提高编队的战斗能力。
二、算法设计和实现1.建立决策网络:根据飞机之间的战斗力和距离等因素,建立一个决策网络。
每个飞机作为一个节点,节点之间的边代表飞机之间的关联关系。
可以使用机器学习方法进行网络的训练和建立。
2.信息交换:每个飞机在飞行过程中,通过无线通信手段获取周围飞机的动态信息,并将自身信息发送给周围飞机。
这样,所有飞机可以获得周围飞机的动态信息,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3.集体决策:基于决策网络和信息交换,每个飞机都可以获得周围飞机的决策结果。
根据自身的状态和战斗目标,飞机可以通过博弈论、最优化等方法,制定自己的决策方案。
4.决策更新:根据飞机自身的决策方案和周围飞机的动态信息,不断更新自身的决策结果。
这样,在飞行过程中,每个飞机可以不断地向周围飞机发送自身的动态信息和决策结果,实现多机之间的决策协同。
三、实验结果本算法在超视距空战仿真平台上进行了实验。
实验设置了多个飞机编队进行空战任务,并使用了不同的决策算法进行比较。
实验结果显示,采用多机协同超视距空战决策算法的编队,在战斗效果上具有明显的优势。
与传统的决策算法相比,该算法在编队的战斗能力、生存能力和合作能力方面都有所提高。
四、讨论尽管多机协同超视距空战决策算法在实验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
例如,如何提高信息交换的效率和准确性,如何更好地利用决策网络进行决策更新等。
未来可以通过进一步优化算法,结合更先进的通信技术和决策方法,提高多机协同超视距空战决策的效果和实际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多机协同超视距空战决策算法是一种有效的空战决策方法,可以提高飞机编队的战斗能力和合作能力。
该算法在实验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战争中的协同作战战争是人类历史上永恒的话题,而协同作战是现代战争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现代战争中,不再是孤立的个体战士在战场上独自奋战,而是通过协同作战来实现战场优势。
协同作战是指不同兵种、不同部队之间的有效合作,以达到战争目标的一种战术手段。
本文将全面探讨战争中的协同作战的重要性、优势以及相关的策略方法。
一、协同作战的重要性在战争中,协同作战是取得胜利的关键因素之一。
战场上的各个兵种和部队需要紧密配合,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克服困难,取得胜利。
协同作战不仅是一种策略,更是一种战术的运用,能够充分发挥各个兵种的特长,最大化战斗力。
同时,协同作战也能够提高指挥员的指挥水平,使指挥与执行更加紧密衔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协同作战的优势1. 综合利用各兵种特长:协同作战能够将不同兵种的特长充分利用起来。
例如,步兵能够占领并巩固地面阵地,而空军则可以提供空中支援,使敌军无法轻易突破;海军则可以在海上进行封锁行动,限制敌军后勤保障。
不同兵种之间的协同作战,能够使每个兵种发挥自己最大的作用,从而提高整体的战斗力。
2. 多线作战分散敌军注意力:协同作战可以通过多个战线的同时进攻,分散敌军的注意力。
这样一来,敌军将会因需要同时应对多个方向的进攻而分兵应战,导致其实力分散,降低其作战能力。
而己方则可以利用这一机会,选择敌军防线最薄弱的地方进行主攻,迅速取得战果。
3. 深度打击敌方阵地:协同作战能够实现对敌方阵地的深度打击。
不同兵种的协同作战使得进攻端既可以进行远程打击,又可以展开地面突击,同时进行。
这种深度打击能够削弱敌军的战斗力,迫使其在多个方向防守,并削弱其指挥的连贯性。
三、协同作战的策略方法1. 情报共享:协同作战的前提是充分的情报共享。
各兵种间需要共享情报,了解敌军的情况、战争目标、作战计划等。
只有通过共享情报,才能更好地进行作战规划和决策,实现协同配合。
2. 通讯体系建设:通讯体系是协同作战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