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度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拟授奖项目公告
- 格式:pdf
- 大小:266.06 KB
- 文档页数:10
200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通用项目)初评通过项目目录京探矿工程研究所,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99 三峡库区重大地质灾害防治与监测关键技术殷跃平,唐辉明,李晓,盛谦,胡瑞林,王洪德,李洪涛,丁秀丽,刘佑荣,胡新丽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技术方法研究所国土资源部100 青藏铁路孙永福,李金城,程国栋,何华武,冉理,张鲁新,郑健,张曙光,黄弟福,吴克俭,杨忠民,韩树荣,徐啸明,周孝文,覃武凌,安国栋,马巍,李宁,赵世运,张梅,邵丕彦,答治华,张俊兵,彭江鸿,牛怀俊,林兰生,余绍水,杨安杰,钱征宇,王军,马福林,尹社联,方金根,牛道安,王小军,王云波,王引生,王争鸣,王志坚,王忠文,王晓黎,王祯,王起才,王崇新,王惟,包黎明,田红旗,任少强,刘文,刘争平,刘应书,刘志远,刘保明,刘辉,刘新科,吕很厚,孙士云,孙树礼,朱永全,朱明瑞,朱振升,朱桐春,许兰民,许景林,吴云生,吴少海,吴亚平,吴克非,吴波,吴青柏,吴晓民,吴维洲,宋冶,张丕界,张玉林,张海军,李寿福,李肖伦,李学伟,李法昶,李晋,李渤生,杨奇森,杨建兴,苏庆国,苏谦,陆鸣,陈方荣,陈桂琛,和民锁,岳祖润,拉有玉,罗育桂,施红生,柳学发,段东明,胡书凯,赵存,徐小明,徐本美,秦顺全,贾霖,郭秀春,郭法生,高玉功,高波,曹元平,梁渤洲,黄双林,曾凤柳,葛建军,蒋勇,谢友均,谢永江,韩利民,解方亮,赖远明,臧守杰,戴瑞臣,魏庆朝铁道部,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青藏铁路公司,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南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南大学,兰州交通大学,石家庄铁道学院,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南车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公司,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地震局工程地震研究中心,中铁西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北濒危动物研究所(陕西省动物研究所),北京科技大学,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大桥局股份有限公司,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青海省高原医学科学研究院,西藏军区总医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青海大学医学院,铁道部。
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实施细则正文:---------------------------------------------------------------------------------------------------------------------------------------------------- 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实施细则(2001年8月12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做好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励工作,保证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的评审质量,根据《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励办法》(以下简称“奖励办法”),制订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实施细则适用于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的推荐、评审、授奖等各项活动。
第三条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贯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方针,鼓励自主创新,鼓励攀登科学技术高峰,促进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电力生产建设、经济、社会发展的密切结合,促进科技成果商品化和产业化,加速电力科技创新战略的实施。
第四条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的推荐、评审和授予,实行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不受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的非法干涉。
第五条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授予在电力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中,在应用推广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完成重大科学技术项目等方面作出重大贡献的单位和个人。
在科学技术研究和技术开发项目中仅决定出资立项而未进行实际开发的单位不得作为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的候选单位,仅从事辅助服务的工作人员不得作为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的候选人。
第六条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是国家电力公司授予单位或个人的荣誉。
授奖证书不作为确定科学技术成果权属的直接依据。
第七条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评委会”)负责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励的宏观管理和指导。
国家电力公司科学技术管理部门负责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评审的组织工作,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以下简称“奖励办公室”)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第二章奖励范围和评审标准第八条奖励办法第五条(一)所称“电力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项目”是指在电力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技术改造、电力生产建设、工程建设、重大装备研制活动中,完成具有重大市场价值的产品、技术、工艺、材料、设计及其应用推广。
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文件中电科奖〔2008〕5号关于组织推荐2008年度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励项目的通知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各推荐单位:根据《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励办法(中国电机工程学会2005年4月发布)》(见附件一,以下简称《奖励办法》),经研究,现组织推荐2008年度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励项目。
有关事项和具体要求如下:一、总的要求2008年度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励项目的推荐,请按照《奖励办法》的有关要求进行。
推荐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的类别要在推荐时注明,项目适宜推荐何种类别奖励,可参照《奖励办法》中有关奖励类别说明及其相应评定标准,其中科普作品属于社会公益类项目。
科普作品在出版上应当符合国家《出版管理条例》、《电子出版物管理规定》或《图书质量管理规定》的相关要求,并应具备创新性突出、社会效益显著、对科普作品创作的示范带头作用明显等条件。
二、推荐渠道与推荐程序见《奖励办法》中有关规定。
三、推荐材料要求《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推荐书》包括电子版推荐书和书面推荐书两种形式,其具体要求如下:1、电子版推荐书通过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网络推荐系统(登录地址:http:// /dljsys/,预计2008年7月初试运行)(以下简称网络推荐系统)在线提交信息来完成。
包括电子版主件(第一至第九部分)和电子版附件(第十部分),其填写内容、页数的要求及信息提交方式应参照“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推荐书填写说明”(见附件三)及《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网络推荐系统使用手册》(见附件四)。
电子版附件通常包括以下内容:成果应用证明,推荐奖励项目要求已应用一年以上(即2007年8月4日以前开始应用)。
成果应用证明应由出具证明的单位加盖公章,其内容一般包括应用单位名称、应用单位联系人及联系电话、应用的起始时间、应用的具体情况及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等。
其中科普作品应提供由出版单位出具的作品发行数量、再版次数的证明。
技术评价证明及其他证明(或其摘要),技术评价证明可包括该项目的技术鉴定证书或者评审证书、技术评议报告、验收报告等;其他证明是指有助于项目评审的其他证明材料,如相关部门的检测证明、科技查新检索报告等。
中国国电集团公司
2014年度“科学技术进步暨优秀合理化建议奖”拟授奖名单一、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拟授奖项目(4项)
根据《集团公司科学技术进步暨优秀合理化建议奖励办法》(国电集生[2011]766号)规定,一等奖授奖人数不超过15人。
二、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拟授奖项目(9项)
根据《集团公司科学技术进步暨优秀合理化建议奖励办法》(国电集生[2011]766号)规定,二等奖授奖人数不超过10人。
三、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拟授奖项目(19项)
根据《集团公司科学技术进步暨优秀合理化建议奖励办法》(国电集生[2011]766号)规定,三等奖授奖人数不超过7人。
四、科技进步组织奖拟授奖单位(3项)
注:根据《集团公司科学技术进步暨优秀合理化建议奖励办法》(国电集生[2011]766号)规定,获得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的项目推荐单位,同时获得集团公司科技进步组织奖。
五、优秀合理化建议奖项目推荐名单(50项)
根据《集团公司科学技术进步暨优秀合理化建议奖励办法》(国电集生[2011]766号)规定,优秀合理化建议奖授奖人数不超过5人。
关于表彰2008年度科技进步奖获奖项目、科技专著、专利和软件著作权完成单位和个人的决定二○○九年一月2008年,我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力推进“一流四大”科技发展战略,扎扎实实地开展科研工作,并取得了骄人的科研成果。
本年度我院获国家科技奖2项,其中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1项;获国家电网公司科学技术进步奖21项;评选出院科技进步奖95项;出版科技专著17部;获得授权专利83项;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证书15项。
为奖励在科技进步工作中做出重要贡献的单位和个人,鼓励多出成果,出高水平成果,进一步推进我院的科研工作,根据《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科技进步奖奖励金发放实施细则》、《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科技专著出版基金管理办法》、《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知识产权基金管理办法》的规定,院决定对获得科技进步奖的项目和科技专著、专利和软件著作权完成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
在新的一年里,希望全院各单位和全体科技工作者共同努力,以“一流四大”科技发展战略为指导,精心实施大科研,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工作,努力培育出更多、更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为将我院早日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科研机构做出更大的贡献。
科技进步奖获奖项目1、国家科技奖2、国家电网公司科技进步奖3、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科技进步奖出版科技专著授权专利软件著作权关于表彰2008年度“十大标兵”、“先进单位(集体)”、“先进工作者”的决定二○○九年一月2008年以来,在国家电网公司党组的正确领导下,我院以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拼搏、锐意进取,全力推进“一流四大”科技发展战略,在特高压电网建设、抗冰抢险、抗震救灾以及奥运保电各项工作中取得骄人成绩。
全院员工紧紧围绕我院重组整合以后的各项重点任务,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推动中国电科院又好又快发展和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做出了积极贡献。
为弘扬正气,表彰我院在2008年各项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单位(集体)和个人,进一步推进我院争先创优工作的深入开展,促进我院各项工作的全面协调发展,经各单位和部门民主推荐,院党政联席会议研究决定,授予李光范等10名同志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2008年“十大标兵”荣誉称号,授予电力系统研究所等10个单位(部门)“先进单位(集体)”荣誉称号,授予丁平等179名同志“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附件:华北电力大学2008年度科技工作奖拟奖励名单(北京校部)一、2008年度科技工作先进个人奖(共65名,奖金65,000元)1、授予年度科技工作先进个人奖荣誉并奖励1000元,共计63人安连锁毕天姝曹艳华陈德刚董长青董军顾煜炯贺仁睦黄国和黄少锋黄伟纪昌明金朋荪李成榕李泓泽李翔李晓宇李彦斌李鱼刘吉臻刘连光刘石刘文颖刘永前刘宗德罗国亮马进马卫华牛东晓牛玉广祁兵乞建勋申晓留石玉英孙保民孙毅谭伟璞谭忠富唐良瑞王增平乌云娜魏孝铭吴志功冼海珍肖湘宁徐二树徐鸿杨卫东杨以涵杨勇平叶陈云尹忠东余顺坤曾鸣张建华张光张粒子张尚弘张学梅赵晓丽赵振宇周凤翱周涛2、授予科技管理工作先进个人奖荣誉并奖励1000元,共计2人钟伟齐宏景二、论文发表奖(A级论文238篇,B级591篇,作者姓名后数字为发表篇数)(共计1,581,900元) (论文明细见附件1-8)1、SCI光盘版收录(共42篇,10000元/篇,共计420000元)黄国和4 李成榕3 李鱼3 马进3 张学梅3 陈德刚2 石玉英2 雍雪林2 陈克丕1 陈学刚1 陈义学1 程养春1 郝建红1 胡彦霞1 黄少锋1 李国东1 李瑞洁1 刘石1 刘勇1 刘宗德1 罗振东1 杨少霞1 杨勇平1 禹梅1张建华1 张建华(女)1 赵红涛1 郑宏文12、SSCI收录(共3篇,10000元/篇,共计30000元)陈冰1 高建伟1 袁家海13、SCI网络版收录(共19篇,5000元/篇,共计94900元;其中2007年C级升级1篇)黄国和2 张建华(女)2 毕天姝1 陈学刚1 李存斌1 李星梅1 刘吉成1 刘连光1 彭建1 宋之平1 谭文1 魏高升1 薛志勇1 闫庆友1 张希荣1 周登文1 周涛14、EI光盘版收录(期刊论文)(共171篇,3000元/篇,共计508500元;其中2007年ISTP升级2篇, B级升级1篇)杨以涵6 黄少锋5 康顺5 张粒子5 柳长安4 谭忠富4 曾鸣4 张建华4 张兴平4 鲍海3 李存斌3 刘文颖3 罗应立3 牛东晓3 王红宇3 肖海平3 徐大平3 郑涛3 艾欣2 陈克丕2 杜小泽2 郭庆琳2 贺仁睦2 李卫国2 李星梅2 李彦斌2 廖斌2 卢斌先2 陆道纲2 祁兵2 孙保民2 谭伟璞2 屠幼萍2 魏高升2 冼海珍2 肖湘宁2 徐永海2 杨立军2 杨勇平2 尹忠东2 张华2 毕天姝1 曹艳华1 崔学深1 董长青1 杜冬梅1 段立强1 付忠广1 关志涛1 郭民臣1 郭鹏1 韩金山1 韩民晓1 郝建红1 胡军峰1 黄伟1 黄弦超1 纪昌明1 姜彤1 金花1 李宝让1 李成榕1 李庚银1 李岩松1 梁双印1 刘宝柱1 刘禾1 刘建飞1 刘静静1 刘其辉1 刘石1 刘文霞1 刘自发1 柳亦兵1 吕爱钟1 马进1 马静1 马应龙1 门宝辉1 齐郑1 乞建勋1 全玉生1 申艳1 宋晓华1孙中伟1 唐良瑞1 王丽萍1 王泽忠1 王增平1 王志强1 文俊1 张晓东1 赵振宇1 周乐平1 周少祥1 周涛1 祝金荣1 宗伟15、一级学报(共3篇,2000元/篇,共计6000元)刘禾1 马德香1 张薇16、EI网络版及EI光盘版(会议论文)收录(共460篇,1000元/篇,共计457800元;其中2007年C级升级22篇)牛东晓20曾鸣16 尹忠东10 张建华9 许刚9 何永秀8 庞南生8 谭忠富8 徐大平8 白焰7 董军7 李存斌7 梁庚7 郭庆琳6 李鱼6 刘睿6 祁兵6 徐永海6 杨勇平6 朱永强6 毕天姝5 李成榕5 屠幼萍5 乌云娜5 肖湘宁5 艾欣4 顾煜炯4 何青4 贺仁睦4 李春杰4 刘吉成4 刘向杰4 马进4 施应玲4 唐平舟4 王怡4 杨锡运4 张艳馥4 赵晓丽4 丁立健3 董玉亮3 侯国莲3 黄文杰3 李国东3 林俐3 刘吉臻3 刘文霞3 陆俊3 罗毅3 谭伟璞3 谭文3 王伟3 王雁凌3 文俊3 谢莉3 杨淑霞3 张立辉3 赵会茹3 赵振宇3 程文刚2 程瑜2 付彩芬2 付忠广2 高建伟2 郭鹏2 韩民晓2 韩晓娟2 黄少锋2 黄伟2 黄孝彬2 焦重庆2 李新利2 李元诚2 刘宝柱2 刘磊2 刘力纬2 柳长安2 柳亦兵2 马应龙2 邱启荣2 魏振华2 吴忠群2 邢棉2 徐二树2 杨立军2 易涛2 余顺坤2 翟明岳2 张福伟2 张洪青2 张建华(女)2 张粒子2 张兴平2 张至柔2 赵长红2 赵洱岽2 郑华2 祝金荣2 曹昉1 陈德刚1 崔翔1 崔学深1戴丽萍1 董福贵1 杜冬梅1 段泉圣1 葛炬1 郭民臣1 郭喜燕1 侯世香1 胡彦霞1 黄弦超1 简建辉1 姜彤1 靳涛1 瞿斌1 李斌1 李庚银1 李继清1 李惊涛1 李涛1 李卫国1 李晓宇1 李星梅1 李岩松1 李彦斌1 廖斌1 刘东雨1 刘江艳1 刘静静1 刘俊承1 刘石1 刘彤1 刘小丽1 刘晓彦1 刘宗德1 刘宗岐1 卢斌先1 吕蓬1 吕跃刚1 毛雪平1 彭文1 齐磊1 乞建勋1 邱天1 芮晓明1 申晓留1 师瑞峰1 孙冬1 孙中伟1 唐良瑞1 王莉1 王丽萍1 王淼鑫1 王泽忠1 冼海珍1 肖海平1 徐鸿1 徐磊1 徐衍会1 阎光伟1 杨国田1 杨慧娜1 杨京燕1 詹花茂1 张金芳1 张娟1 张可铭1 张素芳1 张晓东1 赵治1 周登文1 祖向荣17、ISTP收录(共85篇,500元/篇,共计42400元;其中2007年C级升级1篇)王伟4 张洪青4 何青3 李存斌3 罗应立3 乌云娜3 何平林2 康志忠2 李成榕2 李晓宇2 牛东晓2 吴忠群2 徐茹枝2 尹忠东2 张桂芹2 张建华(女)2张艳馥2 朱永强2陈秋华1 陈文君1 崔学深1 丁立健1董福贵1 黄伟1 黄文杰1 何永秀1 康顺1 李春杰1 李芬花1 李艳玲1 刘宝柱1 刘吉成1 刘明基1 刘其辉1 刘睿1 刘元欣1 钱锐1 宋晓华1 唐平舟1 王红宇1 王婧1 王丽萍1 王淼鑫1 文俊1 肖湘宁1 杨志平1 叶振军1 余中福1 曾鸣1 张戈1 张建华1 张莉萍1 张粒子1 张晓春1 赵洱岽1 郑玲1 郑涛1 周长玉1 周涛18、ISSHP收录(共11篇,500元/篇,共计5400元;其中2007年C级升级1篇)刘崇明2 郭红珍1 郭亦玮1 黄文杰1 瞿斌1 李涛1 李彦斌1 王志成1 吴忠群1 赵振宇19、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复印(共2篇,500元/篇,共计1000元)叶陈云210、国外正式学术期刊(英文)(共16篇,500元/篇,共计8000元)李晓宇2 罗国亮2 沈巍2 陈学刚1 高建伟1 何永秀1 李淑清1 刘力纬1 刘元欣1 龙成凤1 马德香1 张学梅1 赵红涛111、Cssci收录(共17篇,500元/篇,共计7900元;其中2007年C级升级6篇)袁晓红2 陈维春1 付荣1 郭红珍1 李晓宇1 李星梅1 李鱼1 刘吉成1 刘力纬1 罗国亮1 齐振海1 施健1 王威威1 乌云娜1 苑英科1 张艳馥1三、著作出版奖(15部,5000元/部,共计75,000元)1、CPM网络中的路长定理及其在顺序优化中的应用乞建勋2、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社会评价理论与方法张兴平3、电力需求及其波动分析李翔4、石油期货价格预测研究祝金荣5、基于商务智能的动态联盟管理刘吉成6、自然水体生物膜上铁、锰氧化物的形态及其吸附机理研究李鱼7、构建与嬗变:中国政府改革发展30年王伟8、企业现金流量信息应用的理论与方法李涛9、中国建筑业企业国际竞争力.柔性策略与案例分析赵振宇10、科技英语翻译赵玉闪11、火电厂用水与节水技术李晓芸12、电煤供应链合作与冲突机理研究赵晓丽13、财务管理现代化研究龙成凤14、未观测金融与货币均衡研究田光宁15、电力与经济关系的计量分析何永秀四、知识产权奖(共 26项,共计143,000元)1、绝缘子带电检测仪及其实施方法李成榕发明 ZL2005 1 0063334.4 10000元2、一种配电网电磁式电压互感器铁磁谐振的可控阻尼装置尹忠东发明 ZL2005 1 0123559.4 10000元3、主从式消弧线圈预随调谐及小电流接地故障选线系统杨以涵发明 ZL2005 1 0130051.7 10000元4、电网消谐电抗器谭伟璞发明 ZL2005 1 0125626.6 10000元5、一种屋顶式振荡流热管太阳能热水器杨勇平发明 ZL2006 1 0011153.1 10000元6、一种遮阳式振荡流热管太阳能热水器冼海珍发明 ZL2006 1 0011156.5 10000元7、一种汽车电瓶暂态功率补偿器尹忠东发明 ZL2006 1 0011707.8 10000元8、V型或圆锥型热解火焰合成碳纳米管燃烧器及合成方法孙保民发明 ZL2006 1 0076791.1 10000元9、一种原位生成超细晶二硅化钼涂层的方法刘宗德发明 ZL2006 1 0011834.8 10000元10、串联型电压质量扰动发生装置尹忠东发明 ZL2006 1 0012018.9 10000元11、核能-风能自然循环联合发电系统周涛发明 ZL2006 1 0089609.6 10000元12、一种用于原位合成MoSi2堆焊层的粉芯焊丝刘宗德发明 ZL2006 1 0165338.8 10000元13、一种用振荡流热管做吸热内管的太阳能真空玻璃集热管冼海珍发明 ZL2007 1 0064359.5 10000元14、一种基于IGBT模块的通用换流器平台肖湘宁实用新型ZL2007 2 0103182.0 1000元15、中性线断线检测保护装置尹忠东实用新型ZL2007 2 0103181.6 1000元16、一种膜壳式多效降膜蒸馏海水淡化装置周少祥实用新型ZL2007 2 0103585.5 1000元17、一种多功能生物质气化装置董长青实用新型ZL2007 2 0103902.3 1000元18、一种新型高效户用无动力生物质气化燃烧炉董长青实用新型ZL2007 2 0187283.0 1000元19、超临界直流锅炉水冷壁仿真软件V1.0徐二树计算机软件登记 2008SRBJ2463 1000元20、材料清册设计系统V1.0董长青计算机软件登记 2008SRBJ3537 1000元21、华电供应商审批系统V1.0[简称:供应商审批系统]赵建涛计算机软件登记 2008SRBJ3545 1000元22、电站设备计算机化维修管理系统V1.0[简称:电站设备CMMS]顾煜炯计算机软件登记 2008SRBJ3716 1000元23、电站设备状态维修决策支持系统V1.0[简称:电站设备O&M工作站]顾煜炯计算机软件登记 2008SRBJ4834 1000元24、机网动态安全评估系统V1.0贺仁睦计算机软件登记 2008SRBJ4300 1000元25、生产实时信息监视系统V1.0[简称:ProcessMonitor]黄孝彬计算机软件登记 2008SRBJ6106 1000元26、过程数据趋势分析系统V1.0[简称:ProcessTrend]黄孝彬计算机软件登记 2008SRBJ5969 1000元五、重大科技成果奖(共6项,共计71,500元)1、电力负荷动特性模型的建立2006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补差奖金25000元)主要完成人:贺仁睦1、魏孝铭2、马进42、CSC数字式电网继电保护成套设备的研究2006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第二完成单位,奖金15000元)主要完成人:黄少锋2、毕天姝93、750千伏主网架安全自动装置配置研究2008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第二完成单位,奖金10000元)主要完成人:刘文颖14、在电磁环网条件下的750kV电网运行方式研究2008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第二完成单位,奖金10000元)主要完成人:潘炜3、程林65、基于介质窗口式特高频检测方法的GIS局部放电在线监测与诊断系统2008山东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第二完成单位,奖金10000元)主要完成人:李成榕1,王伟2,郑书生4,程养春66、《企业信用制度论》河北省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主要完成人:叶陈云3(第二完成单位,奖金1500元)六、2008年度校科技成果奖(共11项)(共计21000元;一等奖3000元,二等奖1000元)成果名称第一完成人等级1、西北电网特殊负荷特性的在线辨识研究贺仁睦一等2、考虑机网耦合影响的动态安全评估研究贺仁睦一等3、创新技术授权战略理论与方法研究闫庆友一等4、小电流接地电网单相接地故障离线定位方法的研究杨以涵一等5、地磁感应电流对750kV变压器及保护影响的研究刘连光一等6、哈尔滨电业局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申晓留二等7、新型混合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尹忠东二等8、开发研制基于曲折移相无电容拓扑的零序滤波器尹忠东二等9、中国电力与经济关系及电力发展战略研究何永秀二等10、国家电网公司综合计划管理与投资管理辅助决策技术支持系统开发曾鸣二等11、电力合约交易理论及技术研究曾鸣二等七、成果鉴定奖(共3项)(20000元/项,共计60000元)1、华北区域大面积停电应急管理及应急体系建设评估组织鉴定单位: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主要完成人:张建华32、电网安全评价组织鉴定单位: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主要完成人:张建华1、杨京燕3、申晓留4、刘自发10 3、小电流接地电网单相接地故障离线定位方法的研究(20000)组织鉴定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主要完成人:杨以涵1、齐郑2、李岩松3、戚宇林6八、科技工作先进集体奖(共5个院系,共计50000元)1、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10000元2、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10000元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10000元4、工商管理学院10000元5、可再生能源学院10000元华北电力大学2008年度科技工作奖拟奖励名单(保定校区)一、2008年度科技工作先进奖(共23名,奖金23000元)1、授予年度科技工作先进个人奖,1000元/人,共计22人白占武陈颖敏付东韩璞韩庆瑶黄元生黄志强梁平刘长良刘云鹏律方成马永光石新春万书亭王敬敏王志刚袁和金张胜寒赵毅周海云周建国周兰欣2、授予科技管理工作先进个人奖,1000元/人,共计1人李非二、学术论文发表奖(A级论文188篇,作者姓名后数字为发表篇数;B级716篇)(共计1374600元)1、SCI光盘版收录(共40篇,10000元/篇,共计400000元)王志刚8 白占武3 赵毅3 周海云3 付东2 李琳2 任惠2 汪黎东2 关荣华1 蒋艳杰1 李保会1 廉进国1 王艾萌1 王春波1 王东风1 王江江1 王修武1 阎占元1 张贵银1 张亚刚1 张重远1 赵莉1 赵志斌12、SCI网络版收录(共13篇,5000元/篇,共计56500元;其中2007年EI光盘级升级4篇,国外正式期刊升级1篇)王江江2 张春发2 李和明1 李利平1 苏晓红1 王敬敏1 王胜华1 杨薛明1 张贵银1 张莹1 赵毅13、EI(核心版)收录的期刊论文(共103篇,3000元/篇,共计304500元;其中2007年ISTP级升级1篇,C级升级5篇,国外正式学术期刊升级2篇,一级学报升级1篇。
中国国电集团公司
2017年度科学技术进步暨优秀合理化建议奖拟授奖名单一、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拟授奖项目(4项)
根据《集团公司科学技术进步暨优秀合理化建议奖励办法》(国电集生[2011]766号)规定,一等奖授奖人数不超过15人。
二、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拟授奖项目(6项)
根据《集团公司科学技术进步暨优秀合理化建议奖励办法》(国电集生[2011]766号)规定,二等奖授奖人数不超过10人。
三、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拟授奖项目(10项)
根据《集团公司科学技术进步暨优秀合理化建议奖励办法》(国电集生[2011]766号)规定,三等奖授奖人数不超过7人。
四、科技进步组织奖拟授奖单位(3项)
注:根据《集团公司科学技术进步暨优秀合理化建议奖励办法》(国电集生[2011]766号)规定,获得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的项目推荐单位,同时获得集团公司科技进步组织奖。
五、优秀合理化建议奖项目推荐名单(46项)
根据《集团公司科学技术进步暨优秀合理化建议奖励办法》(国电集生[2011]766号)规定,优秀合理化建议奖授奖人数不超过5人。
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励办法(中国电机工程学会2005年4月15日发布,2011年6月15日第一次修订,2013年6月6日第二次修订,2014年2月10日第三次修订,2015年5月28日第四次修订,2017年5月2日第五次修订,2018年5月2日第六次修订)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奖励在中国电力科学技术进步中做出重要贡献的单位和个人,鼓励电力科学技术工作者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促进电力科学技术的发展,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1999年5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65号发布,根据2003年12月20日国务院令第396号《国务院关于修改<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的决定》第一次修订,根据2013年7月18日国务院令第638号《国务院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第二次修订)和《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管理办法》(1999年12月26日科学技术部令第3号发布,根据2006年2月5日科学技术部令第10号《关于修改〈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管理办法〉的决定》修订)的有关规定,经国家科技奖励主管部门批准,由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国家电网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国华电力有限责任公司、神华国能集团有限公司作为设奖单位(以下简称设奖者),共同设立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
其承办机构为中国电机工程学会。
为做好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的推荐、评审和授奖工作,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励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鼓励电力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鼓励团结协作、联合攻关,鼓励自主创新、攀登科学技术高峰,鼓励应用推广先进科学技术成果,促进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电力生产建设、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密切结合,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营造鼓励创新和有利于优秀科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加速电力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