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年画》课件电子教案
- 格式:ppt
- 大小:15.59 MB
- 文档页数:23
一、教学目标:1.了解并掌握年画的历史渊源和特点;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年画中的图案意义;3.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能运用线条、色彩、明暗等手法表达自己的创意。
二、教学准备:1.PPT课件;2.年画海报和作品展示板;3.西泠印社《古画谱》等资料;4.颜料、画笔、纸张等绘画工具。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海报和作品展示板,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激发学生对年画的猜想和兴趣。
2.了解年画(10分钟)通过PPT,向学生介绍年画的历史渊源和特点,让学生了解年画的由来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3.欣赏年画(15分钟)展示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年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年画中的图案、色彩和构图等要素,让学生理解年画的寓意和表达方式。
4.分析年画(15分钟)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引导学生分析年画中的常见图案,如福、门神、花鸟等,让学生理解图案的象征意义,并能运用图案思考创作。
5.绘制年画(30分钟)教师示范绘制春联年画,引导学生运用线条、色彩等手法表达自己对春节的祝福或对家庭幸福的期盼。
学生按照自己的创意,绘制属于自己的年画作品。
6.作品分享(15分钟)学生将自己的作品贴在黑板上,进行作品分享。
教师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思路和感受,引导其他同学提出意见和建议,促进彼此之间的学习和进步。
7.小结(5分钟)教师对今天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对学生的绘画技巧和表达能力进行肯定和评价。
四、教学延伸:1.组织学生进行年画展览,邀请家长和其他班级进行参观和点评;2.组织学生宣传年画,制作海报、宣传册等,并进行年画知识竞赛;3.学校组织参观年画博物馆或书画展览,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4.对优秀的年画作品进行评选和奖励,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小学美术赣美版四年级下册《年画》省级名师授课教案优质课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教案
本课时教材属于欣赏为主,涂色为辅的课型,其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年画这个载体,使学生了解民间年画的悠久历史,让学生初步了解年画的色彩、构图的艺术特点等,培养学生热爱民间美术的思想情感。
本校地处农村地区,四年级的孩子已经具备一定的美术基础和观察能力。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接触到与念书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和产品也越来越多。
但欣赏美得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因此本课仍要为学生最大限度地创造机会,借助本地浓厚的乡土气息,独特的人文环境,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能够更贴近生活、更自由地认识美、创造美。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来了解年画的悠久历史,培养学生热爱民间美术的思想感情。
2.通过临摹年画作品,使学生初步了解民间年画造型简练、色彩对比强烈、构图饱满的艺术特点,鼓励学生大胆用语言表达对年画的感受。
3.通过欣赏年画作品,使学生了解年画所表现的题材内容与传统文化、习俗的内在联系。
【过程与方法】。
年画幻灯片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美术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五课《年画幻灯片课件》。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年画的起源、发展以及各类年画的风格特点,引导学生运用幻灯片制作软件,创作出富有创意的年画幻灯片。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年画的起源、发展以及各类年画的风格特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制作幻灯片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探究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了解年画的起源、发展以及各类年画的风格特点,掌握幻灯片制作软件的基本操作。
难点:如何将年画元素融入幻灯片制作中,创作出富有创意的年画幻灯片。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脑、投影仪、幻灯片制作软件、年画样品、绘画工具。
学具:笔记本、彩笔、水粉、剪刀、胶水、幻灯片制作软件安装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年画样品,引导学生谈论年画的起源、发展以及各类年画的风格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教师讲解年画的起源、发展以及各类年画的风格特点,让学生了解年画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3. 示范教学:教师运用幻灯片制作软件,现场演示如何制作年画幻灯片,讲解制作技巧。
4. 学生练习:学生分组合作,运用幻灯片制作软件,结合年画元素,创作富有创意的年画幻灯片。
5. 作品展示:教师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引导学生互相评价、学习,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年画的起源与发展1. 起源:古代民间习俗2. 发展:历代演变,种类繁多3. 风格特点:寓意吉祥、形象生动、色彩艳丽年画的类别1. 门神年画2. 生肖年画3. 吉祥年画4. 神话传说年画创作年画幻灯片1. 选择素材2. 设计布局3. 添加文字、动画4. 调整色彩、效果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运用幻灯片制作软件,结合年画元素,创作一幅富有创意的年画幻灯片。
2.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我国年画的分布区域,分析不同地区年画的风格特点,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
《年画》教学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美术》教材第五册第五章《民间艺术》,详细内容为《年画》一节。
通过对我国传统年画的历史、种类、特点及制作方法的介绍,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年画的基本知识,培养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年画的历史、种类和特点,提高对民间美术的认识。
2. 学习年画的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通过对年画的欣赏与创作,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年画的制作方法及创作技巧。
教学重点:年画的历史、种类、特点以及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年画教材、多媒体设备、挂图、实物。
学具:彩纸、剪刀、胶水、画笔、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年画挂图,引导学生说出对年画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介绍年画的历史、种类、特点及其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3. 示范:现场演示年画的制作方法,讲解创作技巧。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年画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师生共同评价。
六、板书设计1. 年画的历史、种类、特点2. 年画的制作方法3. 年画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迎新春”为主题,创作一幅年画。
2. 答案:学生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年画的制作方法掌握程度,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下收集不同地区的年画作品,了解其特色,下节课分享交流。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深入了解年画这一民间艺术形式,培养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注重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进步。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环节;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年画的制作方法及创作技巧是本节课的难点和重点。
教案主题:小学美术《年画》教学对象:小学生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年画,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1.中国传统年画的特点和历史背景。
2.年画的常见题材和表现手法。
3.创作一幅简单的年画作品。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师生互动,师生共同回顾过去学过的中国传统艺术形式,如书法、国画等。
2.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年画》,了解年画的定义和基本知识。
第二步:讲解1.通过图片和实物,向学生展示一些经典的年画作品,并让学生对其进行观察。
2.分析年画的特点和历史背景,如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花鸟年画、儿童年画等。
3.重点讲解年画的题材和表现手法,如色彩的运用、线条的表现等。
第三步:创作1.向学生展示一些简单的年画作品,并进行分析和解读。
2.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题材,如动物、植物、人物等。
3.引导学生进行初步的构思和画面设计,从线条和色彩两个方面进行规划。
4.给学生提供年画创作所需的工具和材料,如画笔、颜料、画纸等。
5.学生根据构思和设计,开始动手创作自己的年画作品。
第四步:分享和评价1.学生完成作品后,让他们展示自己的年画,并进行互相欣赏。
2.引导学生相互评价和提出改进意见,以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3.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和鼓励,激发他们更多的创作灵感。
第五步:总结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总结年画的特点和表现手法。
2.强调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教学资源:1.年画作品图片和实物2.画笔、颜料、画纸评价方式:1.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2.学生的作品创意和表现水平。
小学美术《年画》教案第一篇:小学美术《年画》教案年画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民间年画的悠久历史,培养学生热爱民间美术的思想情感。
2、通过欣赏年画作品,使学生了解年画作品表现的题材内容与传统文化习俗。
3、通过涂色或临摹年画作品,使学生初步了解民间年画造型简练、色彩对比强烈、构图饱满的艺术特点。
教学重点:以欣赏年画作品为主,感受传统年的造型、色彩、构图等特点。
教学难点:通过欣赏,能利用已有的知识进行绘画涂色。
教学准备:课件、年画图片、年画线描稿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欢快的歌曲我们共同来欣赏一下好不好?生:好。
课件:欢度春节的歌曲师:同学们这首歌曲描绘的是哪个传统节日的场面呢?生:过新年。
师:同学们想一想过年都有哪些传统习俗呢?生:放鞭炮、包饺子、挂彩灯、贴对联、贴年画等。
师:那什么是年画呢?年画就是过年时张贴的画。
用以增添节日的气氛。
又因为一年更换一次,所以称为年画。
大多数的年画艺人都是生活在乡镇的农民。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年画,了解年画。
课件:展示课题(年画)二、举行智多星“擂台赛”,有奖竞猜理解年画的含义。
(初步认识年画)师:你看到了什么?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宝贝,老师会把它送给等会表现最棒的小朋友。
仔细看图~ 教师出示很多生活中的图片:有鱼、寿桃、鸡、元宝、老鼠等(在出示相应的年画作品)你们发现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吗?提问:为什么人们在过春节时要贴这幅有鱼的年画?贴了这幅有鱼的画,是希望家里怎么样?(提示鲤鱼年画,理解“鱼”与“余”的谐音,表示富裕,过年贴有鱼的年画意思是‘年年有余’,反映人们希望年年丰收,生活富裕的美好愿望)提问:画中的莲花,有代表人们什么样的心愿呢?(莲蓬里有子,谐音子孙)提问:那画中的桃子又有什么意思?(寿星手上都会拖着桃子,得出年画上的桃子是希望家里的人健康长寿。
)(运用游戏的方法,提高小朋友的积极性)每一副年画其实都有自己的寓意,表达了农民伯伯阿姨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理想生活。
教案标题:第14课年画(教案)岭南版美术五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年画的起源、发展、种类及其在民间的应用,增强学生对我国民间美术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2. 通过观察、分析、实践,使学生掌握年画的基本特点和表现手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技能。
3.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创新的精神,激发学生对民间美术的热爱,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年画的起源和发展2. 年画的种类和特点3. 年画的表现手法4. 年画在民间的应用5. 年画的制作过程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年画的起源、发展、种类、特点、表现手法及民间应用。
2. 教学难点:年画的表现手法和制作过程。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年画的起源和发展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初步了解年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授:讲解年画的起源和发展,让学生了解年画的历史背景。
3. 欣赏:展示不同时期的年画作品,让学生感受年画的艺术魅力。
4. 小结:总结年画的起源和发展,强调年画在我国民间美术中的重要地位。
第二课时:年画的种类和特点1. 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讲授:讲解年画的种类和特点,让学生了解年画的多样性。
3. 欣赏:展示不同种类的年画作品,让学生感受年画的艺术魅力。
4. 小结:总结年画的种类和特点,强调年画的艺术价值。
第三课时:年画的表现手法1. 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讲授:讲解年画的表现手法,让学生掌握年画的绘画技巧。
3. 欣赏:展示年画作品,让学生感受年画的表现力。
4. 实践:指导学生进行年画绘画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结:总结年画的表现手法,强调实践的重要性。
第四课时:年画在民间的应用1. 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讲授:讲解年画在民间的应用,让学生了解年画的文化内涵。
3. 欣赏:展示年画在民间应用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年画的实用价值。
4. 小结:总结年画在民间的应用,强调年画的文化传承。
二年级美术民间年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民间年画的起源、发展及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3. 引导学生运用线条、色彩等元素创作具有民族特色的年画作品。
二、教学内容1. 民间年画的起源和发展2. 民间年画的主要类型和特点3. 创作方法及步骤三、教学重点1. 了解民间年画的起源、发展及特点。
2. 学会运用线条、色彩等元素创作年画作品。
四、教学难点1. 掌握年画创作的步骤和方法。
2. 创作出具有民族特色的年画作品。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民间年画的图片、资料及相关作品。
2. 学生准备绘画用品(如彩笔、水粉、画纸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民间年画的图片和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教师讲解民间年画的起源、发展及特点,让学生了解民间年画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3. 示范:教师展示年画创作的步骤和方法,边讲解边示范,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创作过程。
4. 练习:学生按照示范步骤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七、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为下次教学做好准备。
八、作业布置1. 让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所学内容,让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 完成一幅年画作品,下节课带来展示。
九、教学评价1. 学生对民间年画的了解和认识程度。
2. 学生年画创作的技能和创意表现。
3. 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情况和合作能力。
十、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民间年画展览,加深对民间年画的认识。
2. 开展民间年画比赛,鼓励学生发挥创意,传承民间艺术。
3. 邀请民间年画艺术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民间年画的艺术价值。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不同地区的民间年画,引导学生关注年画的地区特色。
2. 新课:教师讲解不同类型的民间年画,如喜庆年画、平安年画等,并分析各自的特点。
3. 示范:教师选择一种类型的年画进行创作示范,讲解创作思路和技巧。
大班美术教案《年画》含PPT课件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观赏年画艳丽的颜色和饱满的构图。
2、引导幼儿初步理解年画所表达的含义。
3、启发幼儿用语言和姿势表现自己的感触,体验年画快乐祥和的气氛和人们的美妙愿望。
活动预备:1、PPT课件。
2、音乐:《喜洋洋》、《金蛇狂舞》、《二泉映月》。
3、课前,让幼儿回家向父母了解,他们小时侯看到过的年画内容,并参观过新华书店的各种挂历、年画。
4、师生共同收集年画,将活动室布置成年画展览厅; 五角星挂件若干。
配套课件:下载地址:活动过程:一、初步感知年画的特点。
1、在《喜洋洋》的音乐伴奏下,老师和幼儿自由地观赏PPT课件里的年画,自由地交谈、谈论。
2、让幼儿在活动室中间找个位置坐下,老师再介绍:今日观赏的这些画是特地过年时张贴的画,这种画叫年画,是我国独有的一种画,现在,在农村还有贴年画欢庆春节的习惯(出示PPT)。
3、提问:你看了这些年画有什么感觉? (兴奋、欢乐,有种过年的感觉等)(评析:开放式宽裕的环境,有利于幼儿同伴之间的互相沟通。
通过谈看年画的感觉,使幼儿初步对年画有了整体的感触。
)三、观赏《年年有余》的构图和颜色,感触其欢乐祥和的气氛。
1、提问:这幅画主要画的是什么?画家把它画在画面的什么地方?2、用白纸拦住旁边的荷花和莲蓬,引导幼儿体味画面的饱满感,再分离露出左边的荷花和右边的莲蓬,引导幼儿体味画面的均衡感。
3、提问:你看了这幅画有什么感觉?为什么你看了这幅画会感到情绪很开心呢?启发幼儿从小男孩笑嘻嘻的表情及红、黄、绿艳丽明快的颜色上形成了喜庆喧闹的气氛。
4、观赏《金蛇狂舞》和《二泉映月》二段音乐(片段)。
提问:你觉得哪一段音乐与这幅画相配?5、放《金蛇狂舞》的音乐,让幼儿学一学画中小男孩的姿势,或让幼儿合作用自己的动作来表现这幅画。
(评析:用左右分离遮盖比较法让幼儿感触画面的均衡、构图的饱满,办法巧妙直观。
匹配音乐让幼儿用语言、动作、表情来表达自己对作品的感触和想象,给幼儿制造了多通道充分体验的机会,同时也体验了美术观赏带来的欢乐。
小学美术综合实践课教学设计年画学习领域:造型.表现学习用具:彩笔、安全剪刀、线描稿、双面胶。
学习方式:探究、体验、创造。
科技素养:了解年画的历史意义、特征及创作方法。
教学目标:1.了解年画特点、意义,感受中国传统的年文化。
2.学习用流畅的线条、夸张的造型、鲜艳的色彩等年画特点,创作一幅年画,体验创作乐趣。
3.能随时代的变迁,创作具有时代感的年画,体验创作的乐趣。
教学重点:以夸张的造型、鲜艳的色彩表现年画。
教学难点:年画特征的恰当表现。
解决难点方法:用音乐、舞蹈动作、各种类型的年画图片,启发思维,贴进生活,找出年画的特征。
教学准备:课件、传统与现代年画、彩纸、剪刀、线描稿、彩笔学习准备:彩笔、勾线笔、油画棒、安全剪刀等。
一、教学过程1.课堂导入:情境导入:播放音乐《过年啦》,师生跟音乐原地扭秧歌,烘托过年的节日气氛。
设问:孩子们,这首歌曲表达的内容是我们中国人的哪一个传统节日呢?生:春节是的,那我们中国人过春节时,除了要贴对联、贴窗花,还有贴什么的习俗呢?对,还有贴年画的习俗呢!孩子们,今天让我们再一次感受过年的欢乐祥和气氛,一起去感受年画为节日增添的色彩。
(设计意图:利用中国年的节日气氛激发学生兴趣。
)2.板书课题《年画》二、课堂发展:活动一:赏年画,了解年画的特征。
(课本范画)通过对传统年画与现代年画的对比、欣赏,以及小组的讨论,了解年画的艺术特征,为创作年画打基础。
(设计意图:通过多看、多赏,让学生感知年画的特点。
)(1)出示门神。
设问:这幅画你们熟悉吗?师讲门神的来历。
谁来说一说什么叫年画?师生共同归纳(年画就是过年时张贴的画。
用来增添节日的气氛。
又因为一年更换一次,所以称为年画。
)年画特征:构图饱满、线条流畅、造型夸张、颜色鲜艳。
年画寓意:人们对平安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驱邪等。
(2)出示其他几张图片,引出以下知识点,学生先说,师板书归纳:年画种类:中堂画、条异单幅、斗方门画(板书)年画产地:天津杨柳青、山东维坊杨家埠、苏州桃花坞、四川绵竹题材内容:喜闻乐见、以喜庆、吉祥等。
《年画》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年画》为小学岭南美术出版社第九册第六单元第14课,学习领域属于“造型·表现”。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在“我的家乡”单元主题下,以每年家家户户贴的年画为设计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表现美好生活,热爱家乡民间艺术的感情,提高审美素养。
教学中主要抓住三大内容:一是欣赏年画;二是掌握年画的特征;三是结合自身能力创作一幅别具一格的年画作品。
教学内容符合高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需求。
二、学情分析本课教学对象为小学五年级学生,由于接触美术作品和阅历的增加,对生活习俗有一定认识,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教学中各种富于趣味的或熟悉的事情会让他们兴奋不已或引发联想,创造出符合自我个性的年画作品。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年画独有的特征和年画的寓意、造型、色彩、构图等艺术特点。
2、通过对年画的人物造型、色彩特征、喜庆效果的理解和感受,发挥想象,创作一幅年画作品。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看年画视频,感受年画的历史意义、风俗习惯。
2、通过欣赏年画图片,知道年画的特征及寓意,加深对年画神韵的体会和理解。
3、在小组合作中,尝试运用组合的方法创作一幅能表达美好寓意的年画。
情感、态度、价值观:1、感知年画的形式美、寓意美。
2、感受民间艺术——年画的魅力,培养学生喜爱祖国民族传统绘画艺术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与感受年画的寓意、造型、色彩、构图等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年画特征的恰当表现。
课堂导入一、看年画1、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观看一段视频:过年有哪些风俗?2、师提问:通过视频,你知道哪些过年的风俗?(引导学生说出贴年画。
)师:年画就是过年时张贴的画,用以增添节日的气氛,表达驱邪纳福的愿望。
(板书题目——“年画”)3、刚才的那段视频,就是用年画做成的动画。
1、观看视频,思考问题。
2、生答:我知道过年的风俗有贴对联、贴年画。
五年级的学生对生活习俗有一定的认识,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资源呈现各种富于趣味的或学生熟悉的过年习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他们的思考联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