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速公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 格式:doc
- 大小:72.50 KB
- 文档页数:12
浅谈公路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及防治摘要公路施工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需要引起各方的关注,采取措施降低其负面影响。
本文首先阐述了公路施工对环境所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而后从不同层面提出了若干控制措施。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环境;控制中图分类号u4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44-0066-02公路建设的高速发展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会带来若干负面影响,其中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就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公路施工对自然环境的生态破坏主要指公路施工使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失调。
本文首先阐述了公路施工对环境所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而后从不同层面提出了若干控制措施。
1 公路建设对自然环境的影响1.1 破坏地表植被公路建设是一条线,对地面扰动面较大,破坏类型有多种,其中对植被的破坏主要体现在:1)公路路基工程施工时需对公路征地范围内的原地面进行填筑或开挖,从而造成地表植被的破坏;2)施工便道、材料堆场及其他临时用地因施工作业的影响,使地表植被遭受破坏;3)公路在施工过程中大量的取土、石或弃土、弃渣,使原有地表植被遭受破坏;4)施工期间建筑材料运输、机械碾压及施工人员踩踏等造成公路建设区域地表植被遭受破坏。
1.2 引起水土流失地表植被在遭受破坏后,地表坡度、坡长会改变,土壤表层将裸露,从而使其抗侵蚀能力降低,诱发水土流失。
公路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取土或弃土、弃渣,受地形及运输条件的限制,这些弃土、弃渣可能被就近处置形成松散的岩土构造。
若不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会引起新的水土流失,进一步破坏生态环境,并可能影响到后期公路的安全运营。
另外,在公路施工过程中,施工区域内的临时便道、临时土石堆场及其他临时用地,由于缺少必要的水土保持措施,一遇暴雨或大风将不可避免地产生水土流失,并对周围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1.3 破坏生态系统公路施工产生的强光照射、噪声等会干扰动植物的正常生活规律,程度严重时可能会导致植物的死亡以及动物生理紊乱而影响其种群繁衍。
浅谈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公路建设在推动经济发展和便利交通的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公路建设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土地资源利用、动植物栖息地破坏、水土流失、大气污染以及噪音污染等方面。
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来浅谈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公路建设对土地资源的利用存在一定的影响。
公路的建设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尤其是在山区、湿地等生态脆弱地区,它们的开发常常需要大量的土地和资源,导致土地的破坏和生态环境的恶化。
土地的开发和开挖会破坏原有的地形地貌,直接影响附近的自然生态环境。
公路建设对动植物栖息地的破坏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公路的建设往往需要大量的土地,这就导致了原有的植被被破坏和砍伐,动物的生存空间受到了侵蚀,原有的生态链条被破坏。
特别是对于一些珍稀植物和野生动物来说,公路建设给它们的生存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威胁,甚至会导致它们的灭绝。
公路建设对水土流失也会带来一定的影响。
公路的建设需要大量的土地,这就意味着原有的植被被砍伐,土地裸露出来,容易造成水土流失的现象。
公路建设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的土方工程,也会导致土地的紧实和破碎,加速了土壤的流失,对水资源的保护和生态环境的稳定都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公路建设也会导致大气污染。
公路运输是目前最主要的运输方式之一,高速公路的发展使得机动车辆的数量不断增加,而汽车尾气中含有大量的有害气体,长时间的排放会导致大气污染加剧。
高速公路的建设不仅会增加车辆的数量,同时也会带来崭新的大气污染源,对周边的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公路建设也会带来噪音污染。
公路的建设需要进行大量的机械作业,这些作业会产生巨大的噪音,给周边的居民带来不便和骚扰。
交通的增加也会使得交通噪音不断增加,对周边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的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
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存在一定的影响。
为了减少这些影响,公路建设应该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在选址、规划、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充分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加强环保措施,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浅谈高速公路建设对社会经济的贡献【摘要】高速公路建设对社会经济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提升了交通便利性,方便了人们的出行,还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刺激了就业增长,促进了物流行业的发展。
高速公路建设的贡献在于加快了城市间的联系,促进了资源的流动与配置,为经济的蓬勃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持续发展高速公路网不仅有助于经济的持续增长,还是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速公路建设对社会经济的贡献是巨大的,其重要性不可忽视。
我们应该认识到高速公路建设的重要性,加大投入,加快建设步伐,为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关键词】高速公路建设, 社会经济, 交通便利性, 区域经济发展, 就业, 物流行业, 出行便利, 经济增长, 现代化城市建设1. 引言1.1 高速公路建设的重要性高速公路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作为现代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高速公路不仅连接了各个城市和地区,促进了区域经济的互联互通,还提升了交通便利性,方便人们的日常出行。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加快,高速公路的建设愈加成为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指标。
高速公路的发展不仅能够刺激就业,促进物流行业的发展,还能为经济的持续增长提供坚实支撑。
1.2 高速公路对社会经济的作用高速公路对社会经济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高速公路的建设可以提升交通便利性,缩短城市之间的距离,方便人们的出行。
这有助于促进城市之间的互联互通,加快信息传递和人员流动,为经济发展提供更为便利的条件。
高速公路的建设也能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通过连接各个城市和地区,高速公路可以促进资源的共享和优势互补,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活力和发展速度。
这将使整个地区的产业结构更加多元化,提升整体经济效益。
高速公路建设还可以刺激就业,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包括工程师、技工、管理人员等,同时也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为更多的人提供就业机会。
高速公路对社会经济的作用是十分重要且显著的。
浅谈高速公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和应对措施作者:兰俊杰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07期摘要:任何发展都伴随着负面效应。
我国公路总里程不断增长,汽车保有量持续增加,公路在国民经济综合运输体系中的位置愈来愈重要。
但是伴随着公路的高速发展,公路污染、公路对周边环境影响等问题也大量凸现出来。
本文简要指出公路建设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并提出应对措施。
关键词:公路建设;负面影响;应对措施Abstract: any development is accompanied by negative effects. China's road mileage increasing, car ownership increased, road position become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in national economy comprehensive transportation system. But along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highway, highway pollution and impact on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is also a large number of problems such as apparent.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e highway construction of the negative effects on the environment, and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Key words: road construction; Negative impact; Response to the.中图分类号:U412.36+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公路建设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1 对声环境的影响一是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挖掘机、平地机、推土机、拌和机、各种运输车辆的运作以及爆破而产生的噪声污染。
形势与政策关于环境保护的论文2000字下面是给大家推荐的形势与政策关于环境保护的论文2000字,希望大家喜欢!形势与政策关于环境保护的论文2000字篇一《浅谈公路环境保护》关键词:公路;环境保护;措施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公路建设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飞速发展时期。
近年来,我国公路总里程不断增长,至2005年全国等级公路里程193万公里,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增加,公路交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愈来愈重要。
伴随着公路的高速发展,公路污染、公路对周边环境影响等问题也大量显现出来。
如何面对公路建设产生的环境问题,如何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分析评价公路建设各阶段对环境的作用与影响,采取何种措施减少或杜绝公路环境污染、挽回路域生态损失,这些摆在我们广大公路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一、环境保护的定义环境保护是指人类有意识地保护自然资源并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对受到污染和破坏的环境必须做好综合治理,以创造出适合于人类生活、工作的环境。
联合国环境署通过的《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中明确地提出了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认为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维护和改善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二、公路环境保护的内容公路环境保护是基于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调节与控制“公路工程与路域环境对立统一关系的发生与发展。
公路环境保护由两项基本工作组成:一是分析因修建公路而对环境产生的各种影响及其影响的程度和范围,根据需要采取专门的环境保护措施,积极开展环境保护的有关工作;二是在公路的设计、施工及运营管理过程中,注意考虑公路各组成部分的环保功能,使公路在发挥运输功能的同时,对沿线环境的影响最小。
三、公路的环境问题公路建设必然影响环境,尤其是高速公路建设,其施工、营运期造成的环境问题会更严重。
公路建设将造成如下环境问题:选线不当会破坏沿线生态环境;防护不当会造成水土流失,如坡面侵蚀与泥沙沉淀等;公路带状延伸会破坏路域自然风貌,造成环境损失;公路施工造成环境污染;公路通车营运期间,车辆对沿线造成污染。
浅谈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与前景1. 引言1.1 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意义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意义非常重要,它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建设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高速铁路的发展可以极大地提高国家的交通运输效率,缩短城乡间的距离,方便人民出行。
高速铁路的建设可以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
高速铁路的快速运输速度和高安全性能也为国家的旅游业和货运业带来了巨大的利好,促进了区域经济的融合和发展。
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意义不仅在于提升交通运输的效率,更在于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1.2 中国高速铁路的建设历程中国高速铁路的建设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初。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浪潮下,国家开始致力于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运输的现代化发展。
1986年,中国首次提出了建设高速铁路的目标,标志着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正式启动。
随着国家不断增加对高速铁路建设的投资和支持,中国的高速铁路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1997年,京沪高速铁路正式开通运营,标志着中国高速铁路建设取得了里程碑式的成就。
随后,中国陆续开通了多条高速铁路,形成了庞大的高速铁路网。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改进,中国高速铁路的运营速度逐渐提高,运行效率和安全性也得到了极大的保障。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和持续投入,中国高速铁路的建设规模和质量不断提升,使得中国成为全球高速铁路建设和运营的重要国家。
未来,中国高速铁路将继续秉承“安全、快速、便捷、舒适”的发展理念,努力实现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目标。
2. 正文2.1 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现状目前,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高铁网络之一。
截至2021年底,中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已经达到3.2万公里,占据全球高铁运营总里程的三分之一。
北京至上海、北京至广州、北京至深圳等多条高铁主干线路成为中国高速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旅客提供了便捷、快速的出行方式。
浅谈山区高速公路环境保护与创建浅谈山区高速公路环境保护与创建导语: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和城镇化的推进给高速公路公司带来了巨大机遇。
铁路主要干线运输能力紧张,部分地区进出通道不畅,高速公路发挥着重要的运输作用。
因此,中国高速公路行业正处在产业扩张期,面临持续繁荣的契机。
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公路建设重点已开始向西部转移,在以山地占多数的西部地区将掀起山区高速公路建设的高潮。
由于西部山区多数为崇山峻岭,沟壑纵横,其地形、地质、水文、气候条件十分复杂,高速公路建设取、弃土石方对环境的影响较大。
此外,由于山区高速公路线型指标偏低、桥隧所占比例大,对营运环境造成不利的影响。
基于以上考虑,本文就高速公路环境保护与生态和营运环境的创建提出探讨,希望能取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以便更好地建设山区高速公路,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山区高速公路建设的特点1、地质、水文、气候条件复杂:山区是地质构造运动活动区,其地质条件一般较为复杂,地质病害多,常见的有滑坡、泥石流、崩塌、岩堆、顺层、岩溶、岩溶天坑等地质病害;水文方面存在着地下暗河、承压水、岩溶水等不良水文地质;山区气候复杂、变化大,雾多、湿重,还存在着冰冻、大暴雨、连阴雨、冰雹、大风等灾害性气候;2、高填深切路基较普遍:由于山区沟壑纵横交错、地势起伏大、坡面陡峻,不利于路线的布设,不可避免产生高填深切路段;3、隧道设置多:高速公路技术指标要求高,要克服地形高差的影响,隧道设置一般较多,且长大隧道所占比例较大;4、公路长、大纵坡较多,平面半径偏小;5、桥梁所占比例较大,高架桥数量较多;二、对生态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山区高速公路建设的上述特点,造成了公路建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较大,其营运安全与舒适环境较差,现分述如下:(一)对自然环境的影响1、路基高填深切与爆破作业改变了周围岩土的应力状态,影响山体的稳定,特别是路基所经过的顺层、滑坡体地段,很有可能出现岩土失去平衡而发生滑坡、崩塌等地质病害;2、隧道的弃渣不当有可能引发泥石流、滑坡等灾害:山区高速公路隧道所占比例较大,其弃渣量也很大,每公里隧道开挖(双洞)约有弃渣140000立方米,若对弃渣不加以控制,施工过程中随意地将这些废渣就近弃之于沟谷或荒坡上,将会造成河谷雍水,加大对荒坡的压力,若河谷与荒坡有滑坡、顺层等地质病害,将可能导致大的滑坡发生。
浅谈高速公路施工对环境的影响作者:姚伟等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4年第6期姚伟刘辉(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摘要:基于江苏省高速公路发展迅猛,至2015 年,全省高速公路将形成“五纵九横五联”的高速公路网,总里程为5200 公里。
高速公路在建成通车后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施工时在一定程度上也破坏了区域的自然环境。
本文从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对通过区生态环境、环境空气、环境噪声和社会环境影响的特点入手,综合分析了高速公路施工期及营运期对通过区环境破坏及污染的强度、范围和来源,可对高速公路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管理起指导和借鉴作用,最大限度地消除或减轻高速公路建设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高速公路施工环境影响0 引言随着高速公路建设的步伐越来越快,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也日渐尖锐。
高速公路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不仅要占用大量农田,而且它的修建无疑要对周围自然地形、景观、地质、地貌、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损害。
在施工和营运期间,各种机械、车辆也会造成污染和危害。
把高速公路建设、施工工艺、环境美化等因素有机结合起来,使高速公路达到通畅、整洁、美化和和谐,构造安全、舒适、优美的高速公路环境。
1 高速公路施工时对环境的影响1.1 高速公路施工时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①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高速公路对线路的要求高,它的建设将产生大量的路堑边坡及路堤护坡,路线施工中高填、深挖处的坡面、取弃土(渣)场地以及暴露的工作面成为水土流失的主要发生源,扰动后容易引起塌方、泥石流等地质病害,会对沿线水土保持产生影响,尤其是隧道的进出口及仰面坡的开挖,对局部山体稳定不利,可能引发塌方、滑坡、软土层滑移等不良地质病害。
公路建设中破坏植被所引起的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公路施工期。
由于工程防护措施和恢复植被措施的实施,水土流失到营运中后期将基本稳定。
②对水资源的影响。
水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所有生物的结构组成和生命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高速公路提出了全方位的要求,除了要安全、方便、快捷之外,对景观、生态、环保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但是,不论是在建设阶段、还是在运营阶段,高速公路都会不可避免地对周围的自然生态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并带来一系列的环境污染问题。
本文从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破坏、水资源污染、大气污染、噪声、固体废弃物等方面的影响应采取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提出浅显看法。
关键词:高速公路建设,环境影响,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目录1 引言 (1)2 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现状 (1)3 高速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3.1对水土保持的影响 (3)3.2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3)3.3对水环境的影响 (4)3.4对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的影响 (4)3.5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5)3.6对沿线声音环境的影响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7对生态脆弱区的影响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优化高速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对策.....................................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优化选址方案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提出工程的设计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开展科学研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提出相应防治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1防治水土流失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2节约土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3水资源防治措施 (5)4.4.4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的保护对策 (6)4.4.5大气环境防治措施 (6)4.4.6噪声的防治措施 (7)4.4.7生态脆弱区的防治措施 (7)5 结语 (9)参考文献 (9)致谢 (10)1 引言高速公路是20世纪30年代在西方发达国家开始出现的为汽车交通提供特别服务的基础设施,经过70多年的探索和发展,目前全世界已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超过了20万公里,其中美国、日本、德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已经构筑起与本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速公路网。
高速公路不仅是交通运输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审视世界高速公路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以“快速、安全、经济、舒适”为特征的高速公路如同汽车一样,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深刻影响着它所服务的每一个人和触及的每一寸土地,高速公路的发展不仅仅是经济的需要,也是人类文明和现代生活的一部分。
近十几年来,我国高速公路的建设获得跨越式发展.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巨大推进作用。
然而.大规模的社会丁程必定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高速公路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社会经济、大气环境、声音环境、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等的影响。
高速公路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公路交通条件的改善,为人类物质的交流和信息反馈提供了条件.但交通噪声、烟尘等又污染环境,破坏原有的环境平衡,必须重视公路生态环境和保护工作2 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公路建设发展迅速,目前高速公路已突破了6.5万公里,中国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继续居世界第二位。
1988年10月31日,上海至嘉定18.5公里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使中国大陆有了高速公路。
此后22年间,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突飞猛进。
根据交通部《公路水路交通“十一五”发展规划》,至2010年全国公路总里程将达到230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5万公里、二级以上公路45万公里、县乡公路180万公里。
高速公路的建设对中国经济建设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大大缩短了省际之间、重要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加快了区域间人员、商品、技术、信息的交流,有效地降低了生产运输成本,正在改变着人们的时空观念和生活方式。
但同时,高速公路自建设开始的整个生命周期都将对环境产生一系列强烈的负面影响。
3 高速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进行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速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高速公路交通的跨越式发展。
但与此同时,高速公路建设由于其线形技术标准要求高,建设中开挖填筑、架桥挖隧、取土弃土等都不町避免地会对周围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如廊道分割效应、水文影响、植被影响、野生动物影响、水土保持影响、土地资源影响,自然保护区影响等。
高速公路建设也占用了大量耕地,穿越了湿地、林地、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加重了对生态环境土地资源的压力,高速公路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须的开发建设活动,会对周围环境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3.1对水土保持的影响公路修建过程中,由于开挖路堑,开凿隧道,取土填筑路堤等等,对山坡及表土搅动较大,使周围植被遭到破坏,靠自然界自身的力量恢复边坡植被需3~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若不及时恢复,在大雨条件下,极易引起侵蚀,产生局部水土流失。
公路建设改变地表径流,成为沿线水土流失的另一原因。
公路沿线桥梁、涵洞的新建和变更,将影响原有河道、沟渠的断面结构。
公路建成后,取弃土场往往处于被放置的状态,成为公路沿线新增水土流失的源头之一,增加了水土流失的潜在风险。
高速公路沿线水土流失敏感路段、区主要有:挖方地段,弃土石区,取土区和沿海、沿河路段。
3.2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土地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公路建设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日益加重了土地资源的负担,因此公路建设与土地利用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双向互动关系。
山区地势陡峻,受区域地形、地质、水文等条件限制,公路建设宜多建在地势较平缓的土地上,而这部分土地往往又多是优质农林用地,包括水田、旱地、果园、林地等。
并且,公路建设在建设期要比运行期对土地的影响要大。
公路建设势必占用这些农林用地,造成农村土地面积大量减少,森林覆盖率降低。
造成土地利用结构发生变化,加剧人多地少的矛盾。
如绥芬河至满洲里高速公路拟(扩)建公路全线占用土地432.25hm2,拟建项目将拆迁房屋总计780hm2,拟(扩)建公路全线填方总计1.49×106立方米,拟建项目借方1.49×106立方米(折合成自然方)。
拟建公路全线共设置取土场16处,占地约130.39hm2。
沿线取土场的设置对自然植被、基本农田以及农业生产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3.3对水环境的影响对水资源的影响包括对地表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的影响。
前者主要表现在对地表水体的水文条件产生影响,如弃渣侵占河道,沿河而建的公路,或跨越河流湖泊的桥梁都会影响河流的过水断面、流量及流速等水文条件,引起冲刷动能增大,加速河岸侵蚀,诱发洪水等不良灾害。
有些公路建设还可能致使河流改道,池塘、湖泊、水库被毁,对地表水资源、水环境产生危害。
公路建设工程对水环境的影响在施工期主要是施工中的水土流失对周围水环境的不利影响;施工营地的生活污水、粪便等的排放;桥梁施工扰动局部水体使河床泥沙悬浮以及钻孔泥浆、钻渣的跑漏;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含油废水、机械漏油等等。
在公路营运期,则主要是路面径流雨水的排放及服务区生活污水的排放,可能对水环境产生影响。
3.4对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的影响公路建设对动、植物的影响主要是工程行为和工程设施将改变和干扰动物的栖息环境。
施工噪声将使一贯生活在宁静环境中的动物因噪声干扰而烦躁不安;局部地区树木、灌草的砍伐以及施丁现场扬尘、有害气体对地表水、植被的污染,将可能导致动物因生存条件变化而迁移;公路设施将可能阻隔野生动物出没的通道和改变其活动范围等,这些均可影响其繁衍生息。
此外,由于高速公路每开凿一处山槽,所改变的植被面积是平原区的2~3倍,因此对森林植被破坏量较大。
3.5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公路施工期间的大气污染主要为扬尘污染。
扬尘包括施工扬尘和运输车辆道路扬尘。
在建设过程中,施工材料的运输、装卸、拌合过程有大量的粉尘散落到周围大气中,建筑材料堆放期间由于风吹会引起扬尘污染,尤其是在风速较大或装卸、汽车行驶速度较快的情况下,粉尘的污染更为严重。
道路扬尘是施工期间的另一种扬尘,道路的起尘量与运输车辆的车速、载重量、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路面含尘量、相对湿度等因素有关,尤其道路施工中,材料运输多行驶在土路便道上,路面含尘量很高,道路扬尘十分严重。
此外,高速公路建设后,汽车尾气也会造成环境污染。
4.4.3水资源防治措施完善排水工程设计,不使路面径流水直接排入敏感水体。
施工中,实施排水系统及各类防护工程,以减轻水土流失。
桥梁下部结构施工应在枯水季节进行,并采取措施与水体隔开。
为降低桥而径流对水体水质的影响,大桥两端岸护坡坡面宜以草皮覆盖。
当因公路施工而使农田排灌系统局部改变时,应予重建或改建。
施工营地生活污水应经化粪池简易处理后排放,生活垃圾应及时清运。
公路营运期应设污水处理处,对污水进行处理达标后排放。
对含有污染物的施工材料,堆放地点应远离河流、水库、水塘等,以防止雨水冲淋排入水域,废油、废擦布等集中处理,严禁向河道或水库弃土或倾倒施工垃圾。
严禁各种泄漏、散装、超载的车辆在公路上散落物品,造成水体污染。
4.4.4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的保护对策认真进行路线方案比选,尽量绕避环境敏感区,公路中心线距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边缘不小于100m。
公路通过林地时,应严格控制林本的砍伐数最;经过草原时,应注意保护草原植被。
公路进入法定保护的湿地时,应认真做好设计及施工方案,力求避免造成生态环境的重大改变,以保护水生生物、两柄类生物及鸟类等的生息环境。
在有国家级保护的野生动物出没路段。
应设置预告、禁止鸣笛等标志,并为动物设置足够数量的过路兽道。
在公路用地范围内进行完善的绿化设计,中央分隔带内栽植灌木、花卉,地面铺草皮;路基边坡采用工程防护和植物防护(草、藤)相结合的方法;填方边沟外及挖方段碎落台栽植乔灌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