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及其应用》课程设计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85.00 KB
- 文档页数:6
多媒体信息处理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多媒体信息处理的基本概念,掌握多媒体文件的类型、格式及其特点。
2. 学生能够描述多媒体信息处理的技术原理,包括图像、声音、视频等信息的采集、存储、编辑和输出过程。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多媒体信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多媒体软件进行基本的图像、声音和视频编辑。
2. 学生能够独立创作简单的多媒体作品,展示信息处理的基本技能。
3.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解决多媒体信息处理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多媒体信息处理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和实践欲望。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信息观念,尊重知识产权,遵循法律法规。
3. 学生能够认识到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理解其对社会发展的意义。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结合多媒体技术原理和应用,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初中年级的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基础,善于合作与分享,但需引导他们深入理解和掌握多媒体信息处理的相关知识。
教学要求:1. 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2. 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
3.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程中收获成长。
二、教学内容1. 多媒体信息处理概述- 多媒体定义及特点- 多媒体信息类型及其应用2. 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 图像处理技术:图像采集、图像编辑、图像输出- 声音处理技术:声音采集、声音编辑、声音输出- 视频处理技术:视频采集、视频编辑、视频输出3. 多媒体软件应用- 常用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美图秀秀等- 常用声音处理软件:Audacity、Cool Edit等- 常用视频处理软件:Adobe Premiere、Movie Maker等4. 多媒体作品创作- 多媒体作品设计原则- 多媒体作品制作流程- 多媒体作品评价标准5. 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 实践操作:图像、声音、视频编辑技巧练习- 案例分析:多媒体作品欣赏与评价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多媒体信息处理概述第二周:图像处理技术第三周:声音处理技术第四周:视频处理技术第五周:多媒体软件应用第六周:多媒体作品创作第七周: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本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章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多媒体信息处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课程设计报告总结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XX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准确地掌握XX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概念,了解学科的发展趋势和应用领域。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备基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对XX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意识到学科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XX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通过讲解和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并掌握XX学科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2.学科发展及其应用:介绍XX学科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应用能力。
3.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学生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4.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通过问题讨论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课程目标,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法:通过系统讲解,使学生掌握XX学科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2.讨论法: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XX学科在实际中的应用。
4.实验法: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素养。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择权威、适合学生水平的教材,作为教学的主要参考资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直观性。
4.实验设备:准备实验所需的设备器材,保证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我们将采取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估其学习态度和理解能力。
高中信息技术多媒体及其应用教案第一章:多媒体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多媒体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让学生理解多媒体的关键特性。
让学生了解多媒体的应用领域。
1.2 教学内容多媒体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多媒体的关键特性:多样性、集成性、交互性、实时性。
多媒体的应用领域:教育、娱乐、商业、医疗等。
1.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多媒体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学生通过实例了解多媒体的关键特性。
学生分组讨论多媒体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1.4 作业与评价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回答多媒体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学生提交小组讨论的总结报告。
第二章:多媒体技术基础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基本组成。
让学生掌握多媒体数据的基本格式。
让学生了解多媒体处理技术。
2.2 教学内容多媒体技术的基本组成:硬件、软件、数据。
多媒体数据的基本格式:文本、图像、音频、视频。
多媒体处理技术:图像处理、音频处理、视频处理。
2.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多媒体技术的基本组成。
学生通过实例了解多媒体数据的基本格式。
学生动手实践多媒体处理技术。
2.4 作业与评价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回答多媒体技术的基本组成。
学生提交实践作品的评价。
第三章:多媒体应用软件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多媒体应用软件的类型。
让学生掌握多媒体应用软件的使用方法。
让学生了解多媒体应用软件的开发过程。
3.2 教学内容多媒体应用软件的类型:演示软件、创作软件、游戏软件。
多媒体应用软件的使用方法:基本操作、功能特性。
多媒体应用软件的开发过程:需求分析、设计、编程、测试。
3.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多媒体应用软件的类型。
学生通过实例掌握多媒体应用软件的使用方法。
学生分组讨论多媒体应用软件的开发过程。
3.4 作业与评价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回答多媒体应用软件的类型。
学生提交小组讨论的总结报告。
第四章:多媒体作品设计与制作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多媒体作品的设计原则。
让学生掌握多媒体作品的制作流程。
让学生掌握多媒体作品的发布与传播。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课程设计报告《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课程设计报告课程名称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设计题目网页设计与制作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起止日期 2019 年 9月 2日至 9 月 5日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目录摘要.................................................................................1 关键字 (1)一、概述 (2)1.1 课题的意义和解决的问题 (2)1.2 系统实现的具体功能 (3)1.3 系统的特点与创新点 (3)1.4 软件与硬件的运行环境 (4)二、功能需求分析 (4)2.1 课题的社会和技术背景 (4)2.2 客户与功能的需求分析 (5)2.3 系统运行软件和硬件环境的分析及确定 (6)2.4 系统的具体功能要求 (6)三、系统设计 (6)3.1 软件与开发平台 (6)3.2 框架与模板间的联系 (7)3.3 项目的详细设计 (7)四、技术实现 (8)4.1 主要功能模板的实现 (8)4.2 主要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法 (10)4.3 亮点和创新点的实现 (11)五、总结........................................................................12 参考文献 (13)附录 (14)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设计者:莫仁宗学号:11600122摘要《多媒体技术及应用》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
课程综合讲述了多媒体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关键技术及其开发和应用。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更多是来源于互联网。
而吸引浏览用户的则是视觉效果出色、信息量丰富、使用起来便捷的网页,所以网页设计尤为重要。
本文从网页设计的角度出发,介绍一些设计中要素和技巧,最为基本的框架和运用PS处理图片,DW的使用,以及用Adobe premiere对一些视屏的剪辑等等。
目录1 作品简介 (1)2 设计工具及平台 (1)3 编剧与灵感 (3)4 素材来源 (3)4.1音频来源 (3)4.2视频来源 (3)5 设计方法,技巧及简要步骤 (3)5.1音频处理 (3)5.2视频处理 (6)6 设计结果 (8)总结 (9)致谢 (9)参与作品的人员 (10)我的大学存有记忆学生姓名:高超指导老师:柳欣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提高,网络技术迅猛发展,Internet 的普及程度也越来越高,网络在各个领域里开始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尤其近些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在追求物质生活富足的同时,精神生活也渐渐被更多的人们列入了自己的生活计划。
关键词:音频;视频;1 作品简介这部简短影片是主人公在大学经历过的一些事情的回忆,每个人在大学都有美好的回忆,而作者是通过这种做成视屏的方式来纪念与怀念即将逝去的大学时光,本视频分作两篇,奋斗篇与情感篇,本片主要运用作者独白的形式,向大家阐述主人公在大学里的一些经历与过往。
影片开头以一段读场白开头,结尾亦有开头之异曲同工之妙。
大学到底是什么?是回忆?是珍惜?是美好?是惋惜?.......2 设计工具及平台设计工具:,,平台:Windows 73 编剧与灵感当现在的一切都即将变成回忆,心里难免有不舍。
这部影片与其说它是一部作品,更不如说它是我的美好回忆录。
在这部影片中,我运用了大量的独白,向大家阐述我的经历,与其说它是独白,更不如说它是我的心声。
在这部影片中,我拍摄了大量的景象,与其说它是景象,更不如说它是我的难舍情节。
我运用一连串的故事,编排出属于我的回忆,这是我永远难以磨灭的时光隧道......4 素材来源视屏运用Dv拍摄,音频运用软件自己合声配音4.1 音频来源音频是来自网上的歌曲加上用Cool Edit Pro与Adobe Audition3.0软件合成自己的声音。
4.2 视频来源视频是来自dv拍摄。
5 设计方法,技巧及简步骤5.1 音频处理录音上是用的是Windows 7自带的声卡加上录音话筒不好比较粗糙。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课程设计报告FLASH动画《滥竽充数》姓名:张玉立班级:08级专升本2班学号:083210228指导教师:彭统乾成绩:完成时间:2010年1月1日完成地点:一、设计题目(问题)描述和要求Flash动画设计是计算机应用专业多媒体及网页制作方向的专业技能课程之一,是一门操作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制作动画现在已经在人生活普遍比较流行,人们可以把制作的flash放到网络中给朋友分享,增加人们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同时也能满足自己的爱好。
然而,生活中的人们还是有很大一部分人很少接触网络和计算机,想独立制作一个个性还是很困难诉,为此,本人根据自己所学的课程知识,通过FLASH制作一个简单的动画让更多的人们去了解制作的一般过程。
通过课程设计,加深对多媒体技术及应用的相关原理和工作机制的理解,掌握Photoshop、Flash、多媒体数据压缩等相关操作及原理。
要求:(1)掌握Flash MX 2004的基本操作和图像处理功能、对象的操作和位图的应用;了解图层、元件和实例的相关概念(2)了解动画制作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方法,熟练掌握逐帧动画、补间动画、路径动画和遮罩动画的制作。
(3)使用动作脚本制作交互式动画。
(4)掌握Flash动画的导出和发布方法。
二、系统分析与概要设计1.动画制作的工具选择Flash是当前最流行的交互式矢量动画软件,用它制作的Flash作品已经在无数网站和很多相关领域广泛应用结合,基于本学期课程所学的基本理论与实践知识,设计制作FLASH动画,主要在FLASH软件下完成,电子相册中声音,相片,图形的处理也要借住相应的软件来实现有Phothoshop cs 8.0, firework 图片处理等工具。
2.FLASH动画要完成功能动画要执行效率要高,能够在电脑和网络上快速实现滚动和动态效果,并位随着音乐的响起来实现有序动画效果显示。
要提前设计人机接口,并在动画播放工作完成后,可以选择是否结束还是重复,增加吸引力。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多媒体技术及应用一、实验目的1.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学习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方法;3.掌握多媒体技术实验的基本操作和实验仪器设备的使用。
二、实验过程1.实验仪器和设备的准备根据实验要求准备计算机、音频设备、视频设备等。
2.实验步骤(1)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操作使用计算机软件,创建一个包含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多媒体元素的演示文稿。
通过添加转场和特效等功能,提升演示效果。
(2)多媒体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使用多媒体技术制作一个教学课件,包含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多种元素。
通过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的吸引力和互动性。
(3)多媒体技术在广告中的应用使用多媒体技术制作一个广告视频,包含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多种元素。
通过创意的设计和精心制作,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达到广告的宣传效果。
三、实验结果及分析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成功地应用多媒体技术创建了演示文稿、教学课件和广告视频等多种多媒体产品。
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这些产品具有了更加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增加了产品的宣传效果和教学互动性。
四、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学习了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方法。
在实践中,我们充分体会到了多媒体技术在演示文稿、教学课件和广告视频等多种场景中的应用优势。
多媒体技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展示信息,提升产品的宣传效果和教学的吸引力。
但同时也面临着技术的局限性和应用的挑战,如技术设备的限制、制作成本的考虑等。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提升产品和教学的质量。
五、改进方向1.提高认识,深入研究多媒体技术的原理和应用;2.多练习,掌握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操作和实验仪器设备的使用;3.加强创新,通过创意的设计和精心制作,提高多媒体产品的质量和效果。
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多媒体技术及其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掌握了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操作和实验仪器设备的使用。
作品名称:中国速度作者:099932 朱斌099933 文章专业:土木工程指导教师:王颖制作日期:2011—12作品简介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熟悉的火车的速度也在不断刷新着记录。
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交通工具,火车给我们带来了许多便利。
作品通过记录中国铁路的发展,带领我们进入一个火车的王国,同时体会到祖国的发展带给我们的自豪感。
这个作品运用的Adobe Photoshop CS3 中文版、3ds max 7中文版以及Adobe Premiere Pro CS3等主要软件。
作品中的素材大多来自于网络,再加以处理成为作品的一部分。
整个作品基调抒情缓慢,生动细腻。
作品贴近生活,取材真实,表达了作者对火车的特殊情感和对生活的热爱。
作品效果图设计思路1.开场,缩放主题字幕:中国速度2.主题“中国速度”以金属质感加镜头光晕的效果出场3.接下来以图片的形式展示静态的火车4. 3dmax中制作“卷轴”5.片尾拉丝文字的制作6.作品以观看相册的形式结束。
设计重点和难点重点为把收集到的素材进行预处理,包括拍摄的视频剪辑,然后是素材在premiere中的编排和各种效果的添加,字幕的制作以及各种字幕效果调节。
3d部分的建模、材质与贴图的设置、灯光的设置,路径约束动画的调节。
最后是3d相册的制作与翻页动画的制作等。
1.开场标题字幕“中国速度”金属质感效果字幕的制作方法:(1)在Premiere中新建字幕“片头”,输入文字,从“项目”面板中将“片头”拖入“时间线”的“视频1”。
(2)切换至“效果”面板,打开“视频特效”文件夹下的子文件夹,将其中的“渐变”特效拖动到“时间线”面板“视频1”轨道中的“片头”字幕素材上。
(3)将时间滑块移动到00:00:00:00处,在“视频1”轨道中选中“片头”字幕素材,然后在“特效控制台”面板中展开“渐变”选项,设置“渐变起点”的数值为420,396,“渐变终点”的数值为324,188,并分别单击这些选项前面的“切换动画”按钮,添加关键帧,效果如图所示(4)将时间滑块移动到00:00:01:05处,在“特效控制台”面板中设置“渐变起点”的数值为400,140,“渐变终点”的数值为280,380,此时会在时间滑块所在的位置自动添加第二组关键帧,效果如图所示(5)在“效果”面板中,打开“视频特效”文件夹下的“透视”子文件夹,将其中的“斜角Alpha”特效拖动到“时间线”面板“视频1”轨道中的“片头”字幕素材上,然后在“特效控制台”面板中展开“斜角Alpha”选项,对其中的参数进行设置,设置参数及效果如下(6)在“效果”面板中,打开“视频特效”文件夹下的“色彩校正”子文件夹,将其中的“RGB曲线”特效拖动到“时间线”面板“视频1”轨道中的“片头”字幕素材上,然后在“特效控制台”面板中展开“RGB曲线”选项,对其中的参数进行设置,参数设置及效果如下(7)最后,将“片头”字幕素材拖到“视频2”轨道,在Photoshop中做一张背景为黑色的图片,将其拖到“视频1”轨道,并使“片头”字幕素材与图片素材的时长一样,在“效果”面板中,打开“视频特效”文件夹下的“生成”子文件夹,将其中的“镜头光晕”特效拖动到“时间线”面板“视频1”的图片上,把“镜头类型”设为“105mm prime”,从左向右移动“光晕中心”,同时调节“光晕亮度”。
《多媒体技术及其应用》课程设计报告————Photoshop制作篮球图片
姓名:李均平
班级:07级本科(1)班
学号:071210115
指导教师:彭统乾
成绩:
完成时间:2010.12
完成地点:软件四实验室
一、设计题目描述和要求
本课程设计题为Photoshop制作篮球图片,使用Photoshop6.0开发工具制作,所用功能均为自身功能。
所制作出的图片,最终效果尽可能地接近现实事物。
二、总体设计
根据问题描述和要求,完成该作品首先,应首先对Photoshop的基本功能有一定程度的熟悉,具有简单的使用经验。
在制作篮球图片的过程中,应首先制作出篮球的基本轮廓,具体为建立一立体的球体;接着,为球体着上红褐色;再为球体画上花纹;最后为篮球印上商标。
三、详细设计
具体的设计步骤如下:
(1)启动Photoshop 6.0,建立一个新文件,取名为“篮球”,宽度为800象素,高度为600象素,分辨率为300。
(2)将前景色设置为深灰色,在图层控制面板中新建一个图层。
在图层控制面板中点选白色的背景层,并将背景层全部选取。
(3)执行命令[选择]4[全部]。
再执行命令[滤镜]4[纹理]4[染色玻璃],将单元格大小设置为2,其他参数不变。
(4)运用浮雕滤镜,让球表面凹凸起来。
执行命令[滤镜]4[风格化]4[浮雕效果],将角度设置为-160,其他参数不变。
(5)执行命令[图像]4[调整]4[变化],弹出“变化”对话框,选择“中间色调”在其中加深红色,单击【确定】完成后效果如图1所示。
图1
(6)在工具栏点击椭圆形选取框工具,选取当前层为背景层,在绘图区绘制一个正圆选区。
(7)执行命令[编辑]4[复制],将选取所选部分进行复制。
继续执行菜单命令[编辑]4[粘贴],将所选区域拷贝一层,默认名为图层2。
(8)将前景色设为白色,点击层面板背景层,执行命令[编辑]4[填充],填充背景层为白色,效果如图2所示。
图2
(9)在层面板上按住Ctrl键,用鼠标点击要选取的层,为当前层内物体建立一个浮动选区,再点击该层眼睛图标将其关闭。
(10)选择渐变工具,在参数设置面板上,设置好适当的参数。
在层面板上点选图层1,工具面板上渐变工具中选圆形渐变工具,从左上角向右下角方向渐变。
(11)将图层1拖到图层2的下面,并选取图层2,取消图层1的浮动选取。
(12)在层面板上点取混合模式,选择“覆盖”。
得到如图6的结果。
将图层1和图层2连接合并,并另存为“篮球1”。
(13)执行菜单命令[图像]4[调节]4[亮度/对比度],调整图像的对比度和亮度,达到最佳效果,完成后效果如图3所示。
图3
(14)在层面板上按新建层图标,默认名为图层2。
按住 Ctrl键,用鼠标点击图层1,为图层1的篮球图形在图层2上建立浮动选区。
(15)选取直线工具图标,在视窗顶部弹出的参数设置栏内设置直线宽度为5个像数,其它设置使用默认值。
将工具面板中的前景色设置为黑色。
按住 Shift 键,在图层2上拖动鼠标,经过圆心画出水平和垂直的两条黑线,效果如图4。
图4
(16)在层面板上新建图层3,在工具面板中选取路径笔工具图标,准备为另外两条装饰线勾取路径。
执行命令[窗口]4[显示路径],打开路径命令面板。
用路径笔勾画路径,并通过路径调整工具对其进行调整。
(17)点击工具命令面板中的铅笔画线工具,在参数设置栏内设置画笔大小为5个像数,其余参数处于默认状态。
单击路径面板右上角的黑色三角形,在弹出的面板中选取勾画路径命令,弹出勾画路径面板,确认勾画工具为铅笔工具。
(18)在路径面板中,删除路径,效果如图5所示。
图5
(19)按住 Ctrl键,用鼠标点击图层1,为其建立选区。
层面板上点选图层3,执行命令[选择]4[反选],按键盘 Delete删除多余的黑线,再取消浮动选取。
(20)复制图层3为图层3复制,执行命令[编辑]4[变换]4[垂直翻转],并移动到适当的位置,如图6所示。
图6
(21)链接图层[Page]3和图层3复制,点击层面板右上角的黑色小三角形,选取合并链节,将其合并为图层3。
并复制该图层为图层3复制,执行命令[编辑]4[变换]4[水平翻转]。
按住 Shift键,将黑线向左移动到适当的位置。
(22)在层面板上链接图层3、图层3复制和图层2,得到如图7所示的效果。
图7
(23)用文本工具在图层上输入“Power Sports”英文字母,运用缩放、旋转等工具调整到适当的位置。
(24)用钢笔工具勾出路径,并为路径描边(方法同前面制作路径、描边路径一样)。
将图层合并为图层2。
(25)按住Ctrl键,用鼠标点击层面板上的图层1,建立球面的浮动选区。
确认当前层为图层2,执行命令[滤镜]4[扭曲]4[球化效果],在弹出的面板中,将参数总量值设为100,单击【确定】,完成操作。
取消将当前选区,效果如图8所示。
图8
(26)球面上的黑线经过球面化以后显得太粗,可将黑线变细。
按住Ctrl 键,用鼠标点击层面板中的图层2,将黑线选取。
执行菜单命令[选择]4[修改]4[收缩],在收缩像数框内输入4。
(27)执行菜单栏命令[选择]4[反选],再按Delete键,将黑线多余部分删除。
黑线与球面一样有高光部分,这一效果可运用滤镜功能来实现,确认当前层为图层2,按住 Ctrl键,用鼠标点取图层1,执行菜单栏命令[滤镜]4[渲染]4[眩光效果],完成后效果如图9所示。
图9
(28)按住Ctrl键,用鼠标点击图层2,执行命令[选择]4[修改]4[扩展],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扩展参数值3,单击【确定】。
再执行命令[选择]4[羽化效果],将半径设置为4。
(29)通过调整选区内图像的明度和对比度来制作黑线边缘的斜面。
执行命令[图像]4[调节]4[亮度/对比度],调整好参数。
(30)用多边形索套工具在球面上画出高光点,执行羽化效果命令,并将羽化后的选区用白色填充。
再用喷枪工具,配合笔刷的大小对球面的高光进行修正。
合并图层1和图层2。
并对图像的色调、饱和度进行调节,最后将篮球保存在硬盘中。
至此,篮球的制作完成,最后效果如图10所示。
图10
四、结果
结果如图10,电子图片见附带文件篮球.jpg。
五、小结
多媒体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广泛,该领域的软件发展甚是迅速,Photoshop自其投入使用以来一直为广大使用者青睐。
本次实验,笔者再次对此深有体会。
Photoshop其功能实在是太强大了。
另外,在完成该课程设计的同时,通过一遍又一遍审查斟酌,不仅对Photoshop的理论知识取得了进一步深化,而且也更加熟悉了其软件的常用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