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仰韶文化看传统元素对现代设计的启示
- 格式:doc
- 大小:14.50 KB
- 文档页数:3
浅谈传统纹样在现代书籍设计中的运用作者:陈文惠来源:《青年文学家》2015年第36期摘要:在中国的现代书籍设计中,传统纹样的运用越来越广泛。
这也是设计师对传统元素尊重一种表现,这也对当代及未来设计理念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西方时尚和精髓设计文化理念的背后,有对民族特色文化的认同,而中国的商业设计却走着“中国母亲寻找西方父亲”的路。
如何“西学东渐”这需要设计师的大量实践。
本文以论述传统纹样在书籍设计中的运用所带来的审美观念和文化理念来阐述中国的设计要尊重传统文化,要有根可扎,有源可溯,有理可依。
关键词:传统纹样;书籍设计;版式设计;构成艺术作者简介:陈文惠,男,贵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14级研究生,学科教学(美术)专业。
[中图分类号]:J5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5)-36--01从艺术本质论来讲,艺术是人的意识对客观现实的一种反映,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
艺术要反映现实美,更要创造艺术美。
平面设计作为一门现代视觉艺术,也要体现艺术的本质。
书籍设计是现代平面设计的一种,而书籍设计也是门新生的设计,它注重艺术美的形式和文化修养的结合,为人类提供着精神食粮。
真正要做好书籍的设计,需要好的人文素质。
本文以浅谈中国传统纹样在书籍设计中的运用为主题,阐述传统纹样与平面设计的结合应用,并以此来论证传统艺术在现代书籍设计中的价值。
一、纹样的文化内涵与审美价值纹样,是中国传统图案的中国元素的一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代表性,充分挖掘、运用祖先留给我们的丰富的精神财富,能使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图案和现代设计达到形式、内涵上的完美融合。
探究纹样的来源和分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其文化内涵和设计价值。
我国古代传统图案纹样来源大致可分三个部分。
其一,来自民间工艺,如刺绣、窗花、剪纸、编织等,艺术感觉比较朴实、粗犷、乡土气息浓郁。
其二来自宗教艺术,如宗教传说和神话传说,庙宇、石窟中的壁画、塑像服饰、建筑以及各种供器装饰。
仰韶时期彩陶纹样作为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产,具有丰富的意义和独特的设计语言。
在现代社会,文创设计已经成为了一种深受欢迎的创作形式,而仰韶时期彩陶纹样正是一种丰富的文化资源,具有巨大的艺术潜力。
本文将聚焦于仰韶时期彩陶纹样在现代文创设计中的应用,探讨如何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新旧文化的融合,让古老的艺术语言与现代审美理念相互碰撞与交融,创造出独一无二的作品。
仰韶纹样中的彩绘技法是其装饰风格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绚丽多彩的颜色和精细的绘画技巧,为陶器增添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仰韶彩绘技法采用了各种颜料,如红、黑、白、黄等色彩。
这些颜色在作品中的运用,既表现出鲜明的对比效果,又传递着丰富的情感和意义。
红色是最常见的彩绘颜色,它代表着吉祥和活力,常用于突出重要的图案和纹饰;黑色则传达着神秘和深沉的意象,通常用于勾勒出轮廓和细节;白色象征纯洁和宁静,常用于创造光影和表现纹理;黄色代表着光明和温暖,常用于强调图案的高光部分。
彩绘技法在仰韶纹样中同样注重细节的表现和纹理的刻画,艺人们使用细腻的笔触和精准的手法,将纹样绘制得生动而立体。
例如,在绘制动物形象时,艺人们善于运用渐变和层次的色彩来表现动物的肌理和形态,使其呈现出更加生动的形象。
2.2.1几何纹样几何纹样在仰韶时期有着重要的地位,它有着简约与秩序的概念。
仰韶文化通过直线、弧线、圆形、三角形等几何形状的组合和排列,呈现出整齐和谐的美感。
这种几何纹样的表现方式象征着对秩序和规律的追求,也反映了当时仰韶时期的人们对周围世界的观察和对宇宙秩序的理解。
在仰韶时期,几何纹样同样具备一定的神秘和抽象性,其形态和符号可能与当时的宗教、信仰或神秘主题有关。
这些纹样可能代表着超自然力量、宇宙能量或其他神秘概念,通过抽象的几何形式传达给人们一种无形和超越的感觉。
2.2.2图案纹样天文纹样是大河村遗址彩陶纹样中最具特色的一类纹样。
这些图案和纹饰通过总结会发现一些天文现象的自然规律,渐渐演变成了原始的天文历法,为研究古代天文历法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影响文化小礼子如是说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但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传统的民族文化都有着浓厚文化内涵,对现代艺术设计产生着很大的影响力。
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现代艺术设计中,已经成为现在社会发展的潮流和趋势,也是当今时代发展的特征。
事实证明只有通过传统文化的学习借鉴,并在对民族文化研究的基础再对进行艺术设计,才有可能对人类历史的进程产生深远的意义并在世界舞台发挥重要的作用。
艺术设计发展到今天,呈现出的是“百家争鸣”和“百花齐放”的局面。
文化艺术不但是协调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更是协调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的媒介。
艺术设计为现代社会服务,为人们服务,优化我们的生存环境,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让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有了基础保障和文艺支撑。
在现代艺术设计过程中,国家的传统文化始终是支撑整个艺术设计始终的灵魂,将中国传统文化有机融入到现代艺术设计中,是我国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中国传统的设计理念对艺术设计的影响国家的传统文化是通过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通过前人一步一步传递、创造、积累出来的各种精神和制度,它是一个民族文化精神实质的真实的体现,具有比较大的号召力和凝聚力。
人们对美开始有了一些认识,要追溯到一万八千年以前发现的山顶洞人的一些装饰品开始,当时对装饰品进行磨制、在上面钻孔、着色等方面,已经对美有了一些原始的认知形态。
到了五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彩陶已成为具有时代特色的艺术品。
夏、商时代,人们已熟练地掌握了青铜冶炼、铸造技术。
从商周青铜器到汉代工艺品,从举世闻名的“唐三彩”到古朴优雅的宋代瓷器,从明代苏绣到清代家具,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工艺设计历程。
再看中国的绘画、书法、戏剧、建筑艺术、民间艺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底蕴体现的淋漓尽致,这些都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各个方面产生了巨大影响。
特别是中国绘画中丰富的构图和笔墨技巧中讲究的黑白、聚散、疏密、虚实、浓淡、粗细、曲直、刚柔等手法都已经被后人运用到了现代艺术设计当中,形成了艺术设计中的形式美法则,还被当代设计师结合新的设计手法频频用于设计作品中。
简析原始彩陶装饰的现代感班级:艺设09-2 学号:15095672 姓名:范银银一、引言在绚丽多姿的古代传统工艺美术品中,“彩陶”可谓是一朵引人注目的奇葩,让人感受着远古人类的朴素。
而这古朴拙雅的原始彩陶,正是见证着人类最初脱离动物性本能羁绊,也是人类改造大自然的有力写照。
彩陶的出现,进一步奏响了人向艺术王国迈进的序曲。
也就是说,人类是历史的创造者,而艺术就是根本意义上的历史,彩陶就是在缔写着人类的历史。
它是古老而现代的语言。
彩陶有其历史感、原始感。
但它的装饰纹样又给人以现代感。
原始彩陶作为中国艺术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它特有的审美魅力,体现了原始先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也为现代艺术设计带来了诸多的启示。
二、追溯原始彩陶所谓彩陶,就是指一种绘有红色、黑色的装饰花纹的红褐色或者棕黄色的陶器。
这个时期的文化称之为“彩陶文化”。
因为彩陶最早是在中国河南省淄池县仰韶村被发现所以也称“仰韶文化”。
原始社会经历了极其漫长的人类历史发展阶段,我们把它分为旧石器时期和新石器时期。
而新石器时期是主要使用磨制石器并且发明了陶器的时代;上开始出现了原始农业与畜牧业分工,人类由采取现成的天然产品为主进入以自身活动来增加天然产物生产的时代。
伴随着社会分工的扩大,我国若干传统工艺门类或者说原始的设计艺术和视觉艺术都产生或萌芽于这个时代。
(1)而陶器的出现,上新石器时期初期的重要文化标志之一。
它是人类最早的一项手工生产活动。
“这是人类利用火,第一次通过化学变化将一种物质改变为另一种物质的创造性活动,它揭示了人类利用自然‘适应自然,与自然作斗争的新的一页,上人类生产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2)彩陶可以说是古老而现代的语言。
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对于原始人的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满足了人类生活实用性的需要;另一方面,造型和纹饰的完美结合,也满足了人类审美的追求。
约七千年前,在山川河流之傍,高山密林之中,原始先民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式的田园生活,他们把对大自然的感受沉淀在这些日用器皿上,通过熟悉的自然之物表达出来。
原始彩陶装饰的现代感分析现代社会,诸多文化符号被各类设计师应用于平面、环境装饰、服饰以及建筑等领域。
我国远古时期的彩陶装饰艺术作为历史留下的一种特殊符号,带给后人诸多的思考与回忆,那时的彩陶装饰纹样现在已成为人们设计创作的源泉。
几千年过去了,但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审视当时的装饰纹样,有人不禁会疑惑:在现代人眼里看起来如此流行和时尚的线条、轮廓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居然就已经创造出来了,甚至在某些方面比我们做的更好!这究竟是历史的必然还是纯属巧合?我想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回过头来再去仔细研究,细心探索在远古时期我们祖先的彩陶装饰纹样产生的背景和发展的过程。
陶器的发明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项伟大成就,有了陶器人们就可以更长久的储存像水这样难以储蓄的东西。
我国的陶器最早产生于黄河流域,彩陶造型大多为圆形,因为在当时人们所接触到的多是一些圆形的物体,如太阳、天空、植物果实等,我想这可能还和“天圆地方”之说有很大的关系。
也恰是这种圆形器皿使得先民们在表面做起纹样来可以更加的规整。
圆形彩陶的轮廓曲线连贯流畅,再加上陶器本身的口、耳等,把大自然的柔和含蓄的韵味融入其中,富有韵律,让我们看到了远古时期的和谐宁静的美。
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一边要抵御自然灾害的侵害,一边还要防御猛兽的袭击,因而人均寿命短,死亡率较高。
每一个氏族部落要想变得强大就必须增加本部落的人口数量,渐渐地人类开始把这一观念以图像表达的方式运用于日常生活用品的装饰中。
原始图腾崇拜也就是从那时起开始诞生了,多子的鱼和蛙以及象征着自由的鸟自然而然就成为了它们崇拜的对象。
在当时出现在器物表面的纹样多是由动物形象的写实而逐渐变为抽象化,符号化和表号化的。
但在后世看来似乎只是“美观”,“装饰”而并无具体含义和内容的抽象集合纹样其实在当年确实有着非常重要的内容和含义,即具有严重的原始巫术礼仪的图腾含义的。
①图腾崇拜是抽象文化最早的符号,它们一般都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这象征着部落成员之间的血缘关系以及共有的祖先观念,如果没有图腾观念的产生,也就不会有象征艺术的发展,这也是彩陶纹样体现出的重要艺术特征和时代特征。
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以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为题,我们可以看到在当代设计领域中,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开始借鉴传统文化的元素并加以运用。
传统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的精神财富,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审美观念,其运用在现代设计中不仅能够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还能为设计作品注入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品味。
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可以体现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在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全球化的趋势,传统文化逐渐被淡忘和边缘化。
然而,许多设计师意识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开始将其融入到设计中,以此表达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比如,在建筑设计中,许多设计师运用传统的建筑元素和构造方式,打造出具有独特风格的现代建筑。
这样的设计作品既能满足当代社会的需求,又能将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可以为设计作品注入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品味。
传统文化代表着一个民族的审美观念和艺术创作方式,其中蕴含着丰富的艺术元素和风格特点。
将传统文化的艺术元素运用到现代设计中,可以使设计作品更加独特和具有吸引力。
例如,在服装设计中,许多设计师将传统的刺绣技法和图案元素融入到现代服装设计中,使得服装呈现出独特的美感和文化品味。
这样的设计作品不仅能够满足人们对时尚的需求,还能展现出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还可以为设计作品赋予更深层次的内涵和情感价值。
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其运用可以使设计作品更加丰富和有内涵。
比如,在产品设计中,许多设计师注重产品的功能和外观的同时,还注入了传统文化的思想和情感,使产品更加贴近人们的情感需求和精神追求。
这样的设计作品不仅具有实用功能,还能引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思考和感悟,产生更深层次的共鸣和情感共鸣。
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已经成为一个趋势,并且受到越来越多设计师的重视和认可。
传统文化的运用不仅能够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还能为设计作品注入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品味,赋予其更深层次的内涵和情感价值。
论中国传统纹样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以原始彩陶纹样为例□钱惠丽摘要:原始彩陶作为中华文明早期发展的艺术形式之一,蕴含着难以估量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
将包括彩陶纹样在内的传统纹样合理运用于现代设计,是实现本土化设计的趋势之一。
该文主要从原始彩陶纹样的艺术造型与原始彩陶纹样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两个方面展开论述,从原始彩陶的自然纹样、几何纹样、精神内涵等角度分析现代设计对于彩陶纹样的借鉴与应用。
关键词:原始彩陶纹样文化现代设计中国是一个拥有深厚民族文化底蕴的国家,原始彩陶艺术作为中国艺术史上的一座高峰,其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是不容忽视的。
其中,彩陶纹样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具有独特的艺术性和审美性。
原始彩陶承载着我国黄河、长江流域无数的历史记忆与文化印记,将彩陶纹样元素合理运用于现代设计,会产生巨大的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
在全球文化多元化的影响下,西方设计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的设计产生了冲击,我国的传统文化、传统设计语言受到部分设计师的忽视。
彩陶纹样对于本土化设计而言,是独树一帜的设计语言。
虽然这些纹样是原始先民的无意识创作,但纹样包含的富有规律感的形式美,成为当下我国艺术创作取之不尽的源泉,同时也进一步展示了原始彩陶纹样艺术的成就之高、构思之精妙。
一、原始彩陶纹样的艺术造型原始彩陶纹样的演变,反映了先民从最初追求物质生活需要向追求精神生活需要的发展轨迹,同时体现了人类审美意识的发展轨迹。
原始彩陶分布地区广泛,根据时间发展的顺序以及各自艺术风格的特点,大致可以分为半坡、庙底沟、马家窑、半山、马厂等几个主要类型。
彩陶纹样题材繁多,从简单的具体刻画到高度的抽象概括,经历了由单体形式到复合形式的演变。
彩陶纹样主要可分为自然纹样和几何纹样两大类。
自然纹样以人纹、动物纹和植物纹为主。
半坡彩陶的鱼纹、人纹是具有鲜明特色的装饰纹样,还有庙底沟彩陶的鸟纹、马厂彩陶的蛙纹等,都是具有代表性的自然纹样。
而出现频率较少的 植物纹样主要是通过对植物局部特征明显的部分的提炼与变形构成,其中较为常见的有花瓣纹样。
中国传统色彩文化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运用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在这个过程中,文化产品的设计与传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其中传统色彩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符号之一。
在文创产品设计中,如何将传统色彩文化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既能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又能满足现代人对美的追求,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中国传统色彩文化源远流长,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审美价值。
从古代的宫廷绘画、民间刺绣到现代的服装、建筑等领域,传统色彩文化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现代社会,由于受到西方审美观念的影响,传统色彩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一定的困境。
研究如何在文创产品设计中运用传统色彩文化,对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传统色彩文化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运用,有助于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文化产业链。
在全球范围内,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一个高度竞争的行业。
通过将传统色彩文化融入文创产品设计,可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从而推动文化产业的整体发展。
研究传统色彩文化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运用,有助于提升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保持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和多样性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将传统色彩文化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从而增强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研究传统色彩文化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运用,有助于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
在全球范围内,文化交流与融合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通过将传统色彩文化运用于文创产品设计,可以促进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实现文化资源的共享和互补,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
研究传统色彩文化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运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通过对传统色彩文化的研究和创新运用,可以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升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为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持。
仰韶文化服饰设计理念仰韶文化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一部分,它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创作理念闻名于世。
仰韶文化的服饰设计理念在当代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仰韶文化的服饰设计理念强调自然与简约,尊重自然的美和个体的特点。
在仰韶文化的服饰设计中,常常可以看到对于自然元素的运用,如鱼纹、兽纹等。
这些自然元素的融入不仅仅是为了装饰,更是对于自然界的敬畏和致敬。
同时,仰韶文化的服饰设计注重简约,减少不必要的装饰,强调线条的流畅和整体的和谐。
仰韶文化的服饰设计理念还强调舒适与实用。
在古代社会,人们更加注重服饰的舒适性和实用性。
仰韶文化的服饰设计也同样体现了这一理念。
仰韶文化的服饰设计通常采用宽松的剪裁和舒适的面料,使人们在穿着时感到自在和舒适。
同时,仰韶文化的服饰设计注重实用性,追求功能和美观的统一。
例如,仰韶文化中的瓮衣就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服饰,它可以防寒保暖、方便活动,同时又兼具审美价值。
仰韶文化的服饰设计理念还注重个性与个体的尊重。
在仰韶文化中,个体的特点和个性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在服饰设计中,个体的需求和特点被充分考虑。
仰韶文化的服饰设计追求个性与艺术的结合,注重突出个人的特点和优点。
例如,仰韶文化的服饰设计常常注重面部装饰,以突出个体的美感和个性。
此外,仰韶文化的服饰设计还注重体现社会地位和身份的差异,通过服饰的差异来体现个体的身份和地位。
总之,仰韶文化的服饰设计理念以自然与简约、舒适与实用、个性与个体的尊重为核心。
这一设计理念在当代的服饰设计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当代社会,人们对于舒适性、个性和身份的追求更加强烈,仰韶文化的服饰设计理念能够满足这些需求,并且在实际运用中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启示。
因此,我们可以借鉴仰韶文化的服饰设计理念,为当代的服饰设计注入更多的艺术元素和人文关怀,让人们在穿着时感到舒适和自在,同时又能够展示个性和风采。
中国传统雕刻中国传统雕刻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是中国艺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雕刻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通过对不同材料的刻雕和塑造,呈现出丰富多样的形象和主题。
本文将探讨中国传统雕刻的历史渊源、艺术特点以及对当代艺术的影响。
一、雕刻的历史渊源中国传统雕刻起源于远古时期,最早的雕刻作品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
这些早期的雕刻作品多以动物形象、神灵图案等为主题,展现了当时人们的生活场景和宗教信仰。
随着社会的发展,雕刻技艺逐渐成熟,并成为皇室和贵族的重要艺术表达方式。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多个朝代都出现了著名的雕刻作品,如东汉时期的石窟雕刻、唐代的佛教造像、明清时期的紫砂壶等。
这些作品代表了不同时期的雕刻艺术风格和审美趣味,为后世的雕刻家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和灵感。
二、艺术特点中国传统雕刻注重对材料的选择和运用,常见的材料包括石头、木头、玉石、牙齿等。
不同材料赋予了作品不同的质感和表现力,雕刻家通过对材料的巧妙处理,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在形式上,中国传统雕刻注重细节的表达和造型的准确。
通过雕刻刀的运用,雕刻家能够将作品的纹理、线条和比例处理得恰到好处。
此外,中国雕刻还借鉴了中国绘画的表现手法,注重线条的运用和构图的布局,使作品具有独特的美感和审美效果。
中国传统雕刻的主题内容丰富多样,既有山水景观、花鸟虫鱼,也有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等。
这些主题反映了中国人对自然、宗教、历史的情感和思考,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和广度。
三、对当代艺术的影响中国传统雕刻作为一种古老而独特的艺术形式,对当代艺术的影响深远。
首先,传统雕刻的技艺和经验积累为当代雕刻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借鉴。
他们可以从传统中吸取灵感,将其融入到当代雕刻创作中,创造出独具个性和时代感的作品。
其次,中国传统雕刻的审美理念和创作方式也为当代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
传统雕刻注重形象的表达和技巧的运用,这与当代艺术追求形式多样性和技艺创新的趋势相契合。
许多当代艺术家在雕刻创作中,结合了传统和现代的元素,使作品更具时代性和观赏性。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设计的启示中国传统文化是博大精深的,它不仅体现在历史、文学等方面,也深刻地影响了中式设计。
在今天的时代里,设计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需要借鉴和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
本文将从五大方面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设计的启示。
一、形象代言——中国风中国风不仅仅是一种造型,更是一种文化内涵的体现。
中国传统文化大量的物、形、色、符号等都被运用到了中国风中。
其设计实用性与美学性之间的兼顾,体现出中国人在使用器物时所追求的“实用”和“美感”的完美结合。
现代设计师可以从中国风的元素中汲取灵感、创意和形式。
比如,在产品设计中,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图案、符号、颜色等巧妙地运用于其中,增添产品的艺术性和欣赏性,同时也彰显出中华文化的魅力。
二、人文情怀——儒家思想儒家思想一直以来都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儒家思想注重人性的完善,关注社会伦理,强调“仁爱”、“忠诚”、“礼仪”等人文情怀,在设计中也有广泛的适用性。
如今的设计,更多注重的是人的需求和情感,而儒家思想恰好与之契合。
在现代设计中,设计师可以通过颜色、造型等细节优化设计,用设计表达对人性的尊重,让设计更具人文的温暖与关怀。
三、字体之美——汉字文化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其繁简、书法、结构等方面都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汉字不仅是交流和沟通的载体,也是中国的独特的文化符号和民族记忆。
在现代设计中,设计师可以通过巧妙地运用汉字作为设计元素,增添作品的文化底蕴和艺术感。
比如,在字体设计中,通过汲取汉字书法之美,创造出一种新的字体风格,结合产品属性,打造具有中华文化韵味的设计。
四、环境建筑——中国园林中国园林是中华民族特有的艺术形式,其内涵丰富而独特,既追求自然美,又融合了建筑美和人文美。
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设计师可以从中国园林中汲取建筑设计的灵感和思路,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打造出既有现代科技感又不失传统文化特色的建筑环境,在建筑、园林、雕刻等方面做出自己的独特贡献。
从仰韶文化到六朝时期彩陶纹饰对现代设计的启发与影响作者:胡益瑞吴钰蓉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20年第68期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按照意义上来讲,陶器的制作应该算是早期的面对生活的工业设计,是中华民族原始文明创造的产物,从原始时期的仰韶文化到六朝时期是陶器发展最为丰富的一个阶段。
其中,彩陶纹饰的形成与变化,是对当时文化和社会的意识形态的反应,具有独特的美的理念。
现代人设计时对于美的理念,也深受其影响。
首先,在原始时期,设计主要是为生存而存在的,这个时期最为突出的就是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体现了对美的要求,但不是只求装饰,更讲求实用,陶器的各种器型都是为了符合人类的生存而具有的。
充分表现了原始时期居民对自己的把握和理解,而且还有对大自然的热爱。
因此原始纹饰的样式内容很丰富,主要反应出当时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主要接触到的事物,概括起来主要有植物纹,动物纹,人型纹,几何纹等类型。
由最开始的单纯简单的临摹到后来進行创造和高度的提炼和概括,这是彩陶纹饰的发展,也是原始时期居民文化与艺术才能的反映。
先秦时期也就是夏商周这个阶段,氏族内部出现分化,奴隶制的出现,对纹饰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例如白陶,纹饰繁缛细腻,遍布器身,主要纹饰内容是饕餮纹,夔纹和云雷纹。
是奴隶主专用的器具。
等级制度产生,代表等级的彩陶也相应产生。
秦王嬴政建立秦朝,结束了诸侯割据占地的局面,同时,统一度量衡,建立中央集权,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因此,无论陶器还是青铜器,丝织品等都有了一个新的发展起点,有了新的内容,新的形式,新的物质材料还有新的工艺技术。
人俑,瓦当等,都是服务于贵族,皇族,祭祀还有生活保障和装饰等。
秦之后的汉代,彩陶的工艺发展,也是与时代安定不可分离。
生活美满使无论官营还是私营手工发展也有了很大的发展。
建筑营造和盛行的兴建大型墓椁与厚葬之风,使砖瓦,人俑等形成了独特的纹饰艺术。
这些纹饰不仅渗入了这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民俗的各个方面,还包含有农种,出游,享乐,神话传说和迷信思想这些主题。
仰韶文化彩陶中的原始装饰艺术元素在现代家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作者:邵晓磊黄凌玉王洋来源:《文艺生活·中旬刊》2019年第04期摘要:仰韶文化是黄河中游地区一种重要的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制陶行业相当发达。
其持续时间在公园前约5000年至3000年,在这两千年左右的时间里原始先人创造出了题材丰富的纹样元素及种类多样的陶制品。
本文通过对仰韶文化彩陶中的原始装饰艺术元素的分析解读,探索寻求其在现代家装设计中应用的可能性和方式方法,以为现代家装设计提供一种新思路、新方法。
关键词:仰韶文化;彩陶;原始装饰艺术;家装设计中图分类号:TU241.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童编号:1005-5312(2019)11-0028-02一、仰韶文化彩陶的种类及其装饰元素分析仰韶文化彩陶按艺术风格和时间顺序分,主要有半坡、庙底沟、马家窑、半山、马厂等主要类型。
早期的仰韶彩陶部分以红色为底黑色绘彩,中期比较流行以白色或红色陶衣为底,再绘以黑色、棕色或红色的纹饰,有的还会为黑彩镶加白边,十分简洁美观。
(一)半坡型彩陶这种类型的彩陶以红色为底和黑色绘彩为主,装饰图案有人面纹、鱼纹、蛙纹等,鱼纹(如图1所示)出现较多,这些鱼纹大多是侧面的,鱼鳍、鱼鳃甚至连细部的牙齿鱼嘴上的细微变化等都刻画得相当形象具体,直观的展现了古人对于自然事物形象的认知理解。
人面大多都夸张的装饰以鱼纹,表现了原始居民与鱼之间的密切关系,这应该与原始社会除农耕之外很大程度的依赖于狩猎的生活方式有很大关系。
半坡类型的几何纹主要有宽带纹、三角纹、斜线纹、网纹等。
这个时期陶器的代表物:埙、尖底陶瓶等。
(二)庙底沟类型彩陶这时期彩陶整体的线条圆润流畅,装饰纹样以圆点曲线和弧边三角形为主要元素,如图2所示的点化弧线的形式则被认为是具象的鸟纹(如图3所示)向抽象的几何纹转化的结果灵动雅致。
庙底沟类型彩陶纹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阴阳纹,阳纹涂黑彩,阴纹为底色,无论是阳纹还是阴纹都有着强烈的图案效果,都能显示出完整的图案。
仰韶彩陶纹样在现代插画中的创新与应用作者:张攀攀来源:《世界家苑·学术》2018年第07期彩陶文化是中國传统文化中的瑰宝,而彩陶文化作为新石器时代的一个文化载体,反映出先民鲜活的生活场景和原始社会生产和发展的景象。
它是当时原始社会时期集文化和艺术所综合表现出来的一种形式,也是之后开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的开端。
“在几十万乃至上百万年前人类的劳动中,在打击石器工具的劳作中,人们发现了动作作用于对象所产生的痕迹,当意识到这种打击痕迹的存在并去有意模仿和创作各种纹痕,刻画线条时,‘纹’的观念和意识开始生成和发展起来,并有可能向着艺术性的表现方向发展,人在这一过程中从而能体验到人对于这类‘纹’象创造的主体性意义。
”仰韶彩陶纹样作为特殊的文化符号,具有独特的表现形式,通过彩陶纹样自身的艺术性和丰富的内容而受大众所关注,它集中体现了原始社会时期人类文明和陶器艺术所达到的巅峰艺术成就。
所饱含着深刻的思想文化内涵,激荡着丰富的感情,是一种具有韵律和韵味设计形式,笔者将仰韶彩陶纹样运用到现代动态插画中,能更好的将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和发扬。
插画是一种悠久的艺术形式,它的源头可以一直追溯到上万年的洞窟艺术即洞窟壁画。
“插画”在《辞海》中是这样释义的“指插附在书刊中的图画。
有的印在正文中间,有的用插页方式,对正文内容起补充说明或艺术欣赏的作用。
”一般情况下,当提到插画时,人们先想到的是它在书籍中的表现,然而在现代社会中,插画的含义和过去的释义已变得不同,现代插画的应用范围日趋宽泛,不论是形式、风格还是题材和内容都发生了变化。
尤其是在现代设计行业,很受大众所青睐。
它不仅仅是一种重要的视觉传达的形式,也是表达其插画师内心的一种情感表达和寄托,更可以说是一种信息传播的媒体。
现代插画以其自身的特点,有生动活波的形象、鲜明亮丽的色彩表达,在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受到广泛的应用,如商业宣传、影视娱乐、社会文化等方面。
现在,我们所处的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读图”正成为这个时代的最主要的阅读特征。
文化与传统艺术对现代设计的启示与创新在当今快节奏的现代社会,设计在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而文化与传统艺术作为设计的重要源泉,不仅可以为设计提供灵感,还可以对设计进行启示与创新。
文化与传统艺术为现代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视觉元素和符号。
每个地区都有独特的文化和传统艺术,这些艺术形式可以通过色彩、图案、形状等方式被应用到现代设计中。
比如,中国的传统绘画中经常运用的水墨画技巧可以被运用到现代平面设计中,给人以深远的艺术享受。
同时,传统艺术中的符号和图案也可以被融入到现代设计中,赋予作品更多的文化内涵和魅力。
文化与传统艺术能够给予现代设计以情感和故事。
传统艺术作为历史的结晶,所蕴含的传承与坚持的精神,可以为现代设计注入情感和故事性。
通过运用传统艺术中的表现手法和元素,设计师能够唤起观众的共鸣和情感共振,使得设计作品更具有情感价值,更容易被受众接受和认同。
例如,日本的传统木偶艺术——日本人形,可以通过在产品设计中利用人形的形状和手势,传达出和谐、平静、专注等情感,使设计作品更具灵性。
文化与传统艺术的审美观念与设计的创新性结合,可以促进现代设计的创新与发展。
传统艺术中的审美观念常常是经过时间考验的,包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通过将这些观念与现代设计理念结合,可以创造出独特而富有创新性的设计作品。
例如,以中国传统陶艺观念为基础的创作,在陶瓷制品设计中注入现代元素,创造出具有艺术价值和实用性的作品,给人带来全新的视觉享受。
文化与传统艺术对现代设计的启示还表现在对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上。
传统艺术往往通过自然材料和可持续生产方式来创作,强调对环境的尊重和保护。
现代设计可以从传统艺术中借鉴这种理念,注重环境友好材料的使用,提倡可持续设计。
以传统艺术为启示,设计师可以通过创新的方式,将环境理念融入到产品设计中,提高产品的可持续性,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减少到最小。
综上所述,文化与传统艺术作为现代设计的重要源泉,不仅可以为设计提供丰富的视觉元素和符号,还可以赋予设计以情感和故事,同时结合审美观念与创新性,促进现代设计的发展与创新。
从仰韶文化看传统元素对现代设计的启示
作者:田文
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4年第01期
摘要:基于特定的文化符号作用,本文探讨以仰韶文化纹饰特征为例的现代设计与传统元素的融合问题,同时对仰韶文化与现代设计间的相互作用进行分析,并举例说明了在现代设计中传统元素如何应用的问题。
以求塑造一个独特的视觉形象和丰富的内涵,并促进设计实践的创新。
关键词:现代设计;实践创新;彩陶图案;仰韶文化;人面鱼纹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3-0192-01
一、引言
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世界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在这片历史悠久,地域辽阔的土地上,我们的祖先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和丰富多彩的民族艺术。
新石器时代,人类开始定居生活,随着生产力的不断进步,人类生活得到改善,原始的、朴素的审美观念悄然走近日常生活。
为了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先民们结合当时的自然条件,创造出了异彩纷呈的原始艺术,其中彩陶艺术以其精湛的工艺和宝贵的文化价值成为这一时期原始艺术中的佼佼者。
二、仰韶文化概述
1921年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在河南渑池县仰韶村首次发现了含有彩陶器的考古学文化,出土了上面涂绘黑色纹饰的红陶和一些磨光石斧、石刀等新石器文化实物,随之这种考古学文化被命名为仰韶文化。
仰韶文化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的河南、陕西、河北、山西,这一时期的生产工具主要以磨制石器为主。
农业作物主要依靠粟和黍,人们也从事狩猎、捕鱼和采集活动。
三、仰韶文化中彩陶的纹饰探究——以人面鱼纹为例
(一)彩陶
彩陶,简单说就是彩绘图案装饰的陶制器物。
其主要特点是使用天然矿物材料在陶坯上绘制装饰性的图案,经过打磨,再入窑烧制成型。
仰韶文化中的制陶工艺成就最高,精品最多的就是彩陶,因此仰韶文化也被称之为“彩陶文化”。
这一时期的彩陶是世界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祖先用劳动和智慧创造的具有宝贵价值的史前艺术。
(二)仰韶文化的代表纹样——人面鱼纹纹饰
在这一时期发现的陶器中,动物纹样多以表现写实的鱼、蛙、鸟、纹为主,其中以鱼纹最为常见。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鱼一直深受艺术家和老百姓的喜爱。
从开始到结束,鱼纹始终装饰了整个仰韶文化时期的陶器,是中华民族纹饰中重要的纹样之一。
人面鱼纹是仰韶文化时期半坡型彩陶最具代表的纹样。
通过人面鱼纹可以发现仰韶文化的先民们已经能够通过抽象的几何形式对人和动物等较复杂的形体特征表现出一个近于图案的纹样。
同时抓住人物形象的面部、表情这两个最基本的关键,用线描和平涂的手法构成人面的形态特征,使图形本身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达到较强的装饰效果。
四、从人面鱼纹纹饰看仰韶文化符号对现代设计的启示
(一)仰韶文化与现代设计的关系
在仰韶文化时期,彩陶纹饰绝大部分是由点、线、面构成的几何纹。
这种造型手法在中国几千年的绘画发展中始终贯穿,是中国画不同风格和技法的重要因素和组成部分。
在现代艺术中,通常也以线作为主要手段来提炼描绘的对象的形态和结构。
特别在白描中,它的作用是无与伦比的。
我们可以从彩陶的装饰纹样和现代艺术的发展中看出,它们都经历了从具体到抽象的阶段。
所以现代艺术是一种基于传统装饰演变而成的各种绘画技法、色彩搭配以及不同材料的应用。
(二)彩陶元素与现代设计的融合——以仰韶彩陶坊酒包装为例
在现代设计中,与传统元素的融合,已成为设计的必然趋势。
毫无文化内涵的设计是注定没有生命力的,一切与传统有关的元素,都有可能被设计者们运用到任何物品上。
通过几千年的沉淀和积累,传统文化孕育了现代设计。
从设计的角度来看,传统元素的文化内涵应以形而上的本质为指导,借鉴某一特定的文化元素进行设计。
现代化的东方元素,就是我们的DNA。
河南仰韶酒业生产的彩陶坊—-国陶酒,采用了仰韶文化时期彩陶中的纹样作为酒瓶容器底纹或底纹的一部分进行装饰,这些纹样纯朴、简单、有力,与中原地带人们的性格及其相符,容易产生认同感和亲切感。
仰韶彩陶坊酒可以被认为是中国第一文化名酒,其瓶身造型源于7000年前仰韶文化中鱼纹葫芦瓶的外形,通过精心的烧制与现代烤漆工艺结合,完美地体现了古今辉映之美。
同时,葫芦是中华民族原始的吉祥物,其谐音“福禄”更为饮酒之人增添了吉祥祝福之意。
五、总结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审美意识也在发展,对传统元素的运用不仅能够更好地展示着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还可以使现代设计更具文化性与社会性。
我们可以在理解的基础上取其“形”、延其“意”、从而传其“神”,用传统文化精髓,以现代化、国际化的语言来表达,把传统元素的精神融入现代设计之中,使民族的文化精神和世界的设计语言,共同融汇成为现代设计的高层次艺术。
参考文献:
[1]谢佳.中国传统鱼纹样的文化内涵与现代设计[J].山东纺织经济,2011-8.。